一支不在哭泣的康乃馨
A. 康乃馨圖片紅色
康乃馨是carnation的音譯,最早來源於「coronation(加冕)」 ,也有一說是從拉丁語「carn(肉)」而來,因為野生康乃馨的顏色多半是粉紅到肉紅色。雖然這名字洋氣十足,可人家的正式中文名卻十分素凈,喚作「香石竹」。
康乃馨圖片紅色如下:
康乃馨與宗教還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基督徒相信聖母瑪麗亞在耶穌背著十字架受難時哭泣,滴落在地上的眼淚長出了康乃馨,因此康乃馨被基督教視為聖神之花。伊斯蘭教義禁止偶像崇拜,所以清真寺建築的裝飾紋理很少能看到人或者動物,不過幾何紋樣的草花仍被允許使用,上面經常能見到康乃馨紋樣的設計存在。
康乃馨花語:熱情、魅力、使人柔弱的愛、真情、母親我愛你、溫馨的祝福、熱愛著你、慈祥、不求代價的母愛、寬容、母親之花、濃郁的親情、親情思念、清純的愛慕之情、熱戀、熱心、傷心與懊悔、偉大、神聖,慰問、心靈的相通、真摯、走運、思念。
B. 觀察康乃馨的日記600字
我家的窗檯上有一盆康乃馨。雖是一盆,倒不如說是一束,因為幾乎所有的都是花骨朵兒,唯獨她綻放了,就像是一枝獨秀似的。了解相關精彩內容請參考我為大家精心准備的 文章 :觀察康乃馨的 日記 600字
觀察康乃馨的日記600字1
提起康乃馨大家不會生疏吧!可沒有一個人比我更喜歡康乃馨了!我家的客廳里就有一盆深紅又略帶紫的康乃馨。每當我經過它的身旁時,就會聞到一股幽香味,我總是忍不住低下頭來聞一聞,看一看它那散發著清香的花瓣。
瞧!它那嫩綠的葉子,細細的、尖尖的、長長的、很有順序地排著隊伍。有的葉子非常大,像一把小扇子;有的葉子彎彎曲曲的,像一隻小蚯蚓在泥土裡活動著;有的葉子既尖又細,猶如一根根細細的針。
你看!它那細膩的花瓣層層分開,像一階階的樓梯,散發著濃郁的幽香,清純而簡單。這盆康乃馨,有的含苞欲放,在低頭沉思著;有的開得正艷,向我們展示著那迷人的風姿;有的和夥伴們相擁,悄悄地說著自己的小秘密;有的極目遠眺,在等待著朋友的到來……遠遠望去,它們就像是一群美麗的少女,多麼令人憐愛。
我想:把康乃馨送給老師就表達了對老師的尊敬與喜愛;送給媽媽就表達了對媽媽的關愛與感恩;送給朋友就表達了與朋友美好的友誼……
康乃馨的清純、美麗、簡單、意義,深深地吸引著我,它無私地、默默地奉獻著自己的香味。看著康乃馨,我不由想起了媽媽:在我生病的'時候,媽媽無微不至地照顧著我;在我心情不好、難過的時候,媽媽總是逗我開心,安慰我;每天的每天,她總是為我而忙碌,為我而操勞著,時時刻刻地關愛著我。康乃馨,我贊美你,但我更要贊美像康乃馨一樣無私地、默默地奉獻著自己的媽媽。
我愛美麗的康乃馨,我更愛我偉大的母親!
觀察康乃馨的日記600字2
花開的季節終是美好的。人世間最偉大、神聖的事物,那就是母愛。她無時無刻不伴隨在你的身邊,你根本就察覺不到。就好比一種生活在雜草中的、粉色的、白色的——康乃馨。
微風呼呼的吹打著我的臉,一轉眼間,我的生日就快到了,但我並不快樂,而且有點傷心。
回憶起來,從我一歲起幾乎到現在都沒有過生日。跟平常日子一樣是時間一點點一滴滴的過去了。而且,我聽到別的同學說十歲的生日很重要特別,家中有好多好多的親戚朋友都來了,屋裡屋外都坐滿了。當時我聽了,滿不在乎的就走開了。回到家中,因為我爸媽沒有給我過生日。所以,我控制不住的發了火。後來,得到的卻是一耳光。我只有獨自一個人躲在自己房間中無聲的哭泣。我的生日幾乎都是這樣過去的。
直到那一次,母親對我說過生日時要不要請客人來。而我當時,自己都乎意料的說出「我不稀罕」後,怒氣沖沖的離開了。也不知道母親當時的反映如何。那天,還要像往常一樣過去了。我輕輕呼吸著不知從那傳來的花香。當時看到了美麗的花時,我的眼淚不知不覺得掉了下來。那花奇美無比,幾乎所有的色彩都具備。可惜我的爛筆頭無法寫出它的萬分之一來。在那花桿下方,那花盆和泥土彷彿都和它一起香了起來。我猛的跑到母親的房間,抓著她那因勞累而粗糙的手。大聲的痛哭,對媽媽講:「對不起,媽媽,我愚昧,不曉得你的愛,還對你大呼小叫。」母親,看著你那為了我給我過生日,上了無數座山,為了給我找到這花,弄得自己遍體鱗傷,還有手上風乾的血跡,我感到萬分愧疚。後來,我知道,那如陽光般的花兒是康乃馨。
康乃馨是象徵偉大的、神聖的、潔白的母親愛。母親,你過生日時,我也要送你一束康乃馨。
觀察康乃馨的日記600字3
嗨!大家好!我是家喻戶曉的康乃馨。當然,你們對我很熟悉。說到這兒,我忍不住跟你們訴說一件事……
在一個風和日麗的早晨,我在刺痛中醒來。呀!原來是一些人把我和兄弟姐妹們摘下來運輸到花店里。開始,我很憤怒,我本來是想在那空氣清鮮、天空明朗、鳥語花香的地里生活。可是如今我被運到了花店,我心裡還是憤憤不平。
過了一會兒,有一個漂亮的小女孩走了過來,把我和幾個姐妹買回去。這時,我心裡想:她要干什麼呢?我的命運將會怎樣呢?小女孩跑回了家,把我們插在精緻而美麗的花瓶中,裡面放著清澈而冰涼的水。我們爭先恐後地吸著甘甜的水。我抬頭望望四周,呀!這裡布置得很美,每個地方都是乾乾凈凈的。再看看左邊,有一個嶄新的日歷,上面清楚地寫著:5月10日。呀!今天是 母親節 呀!這時,我的心平靜了許多。
大概一個小時過去了,門「吱」地一聲推開了,一個女人走了進來,她一眼看到的就是我們。她輕輕地走過去,聞了一下我們,臉上露上一絲的微笑。這時小女孩走了過來,高興地對她媽媽說:「祝您節日快樂!」噢,原來我們是母親節的禮物。看著這場面,我流下了激動的淚水,我以我們而感到驕傲!
於是我拚命地喝著甘甜的水,希望我早日長大,開得更燦爛、更鮮艷,更芬芳,為小女孩的媽媽作報答。
觀察康乃馨的日記600字4
今天,我一推開家門,一眼便望見那空空的花瓶,頓時,那件事便浮上我的心頭......
前年的10月20日,那天是我母親的生日。我從小店中買回一束康乃馨,插入花瓶,旁邊附上我的一張 賀卡 。頓時,客廳顯得格外雅緻:透明的花瓶,中間的康乃馨紅的奔放。
媽媽回來後,眼中好像閃爍著什麼,卻一把將我抱在懷中。我問媽媽怎麼了,她卻只是緊緊地抱著我,一句話也沒說,屋子中靜靜的......
隨後,我照一本書上寫的,往水中加了一點糖,又加了一點鹽。(因為這樣鮮花可以開的久些。)媽媽又將花瓶移到了客廳中最顯眼的地方。
從那以後,我回家第一件事就是去看看那康乃馨,它也散發著芳香,家中的氣氛變得是那麼溫馨。
可是有一天我回家後,突然發現康乃馨謝了。我怔住了,這花怎麼會謝的呢?昨天還是好好的!
這個時候,媽媽回來了,她發現站在花瓶邊的我。我一看見媽媽,就撲到她懷中:「媽......媽媽......花......花......」抬頭望著媽媽,我真的好想哭。
媽媽摸著我的頭說:「一個生命在具有了生命的時刻,就與死神定下了約定,註定了以定會死亡。而你,在我生日的那天,就把康乃馨種在了我的心中。這花,會在我的心中永遠的綻放,永遠的盛開。」
我聽了媽媽的話破涕為笑。是啊,只要這愛還在,這康乃馨就永遠不會凋謝。
觀察康乃馨的日記600字5
今年 春節 ,媽媽在市場買來一把康乃馨,她說:「家裡要有花才有春天的氣息。」
媽媽請我修剪康乃馨的枝條,並囑咐我:「一定要斜著剪花枝。」我輕輕拿起其中一朵,花枝有筷子那麼粗,每相隔大約十厘米的地方,便有對稱的兩片細長的翠綠葉子生長著,看上去有點像爺爺臉上的兩撇鬍子。我修剪好花枝,媽媽把它們一一插進有水的花瓶里。
我數了數,一共有十六朵。這時,我才注意到,康乃馨還沒有全部開放,它們各有各的風姿,有的才展開兩三片花瓣,有的展開五六片,有的還是花骨朵兒呢,看起來飽飽的一個。
在這些日子裡,時光彷彿過得十分緩慢,每天我都在觀察它們。
康乃馨每天一點兒一點兒地展開,它需要水和陽光,還需要我有耐心慢慢地等待它。終於有一天,花兒全都開放了。只見它的花瓣多得數不清,它們一片一片的像扇子一樣,在這些小扇子的邊緣,有一些鋸齒狀的大小不一的小波紋,彷彿是浪花送過來給康乃馨的禮物。它由外而內的層層疊疊地聚在一起,中間的花瓣全部緊緊地挨在一起,好像在趕集似的,外邊的花瓣鬆散開來,好像在夜空中漫步的人們。花瓣呈淡粉色,中間聚在一起的花瓣又變成了微淡的桃粉色。湊近它輕輕吸一口氣,有一股微苦的香甜味道。
遠遠看去,康乃馨像一叢粉紅色的大彩雲,里邊的每一朵都是雲寶寶,由這些雲寶寶聚成了一團粉色。外層的雲寶寶是微白的粉紅色,里層的雲寶寶顏色就更深了,比桃粉色還要深一點兒。
康乃馨的花語是不朽的母愛和尊敬之情,它的英文名是Carnation。
C. 康乃馨的象徵意義是什麼
今天母親節,街上似乎多了不少手持康乃馨的小朋友(和大朋友)。考慮到人類這種動物大的出奇的腦袋(分娩時極易造成難產)和過於漫長的童年(必須依靠父母哺育否則難以存活),母親節和康乃馨有著如此廣泛的群眾基礎,也是情理之中的事情。
話說回來,就像我們往往忽略了母親的勞動一樣,康乃馨這么低調好養還便宜的植物的身世,也是很多人不了解的。
「康乃馨」是Carnation的音譯,科學名稱是Dianthus香石竹,來自兩個拉丁詞的組合:「dios」(意為神)和「anthos」(意為花)。康乃馨被稱為「眾神之花」。
康乃馨的一些顏色和花型(圖源:維基網路)
康乃馨花萼呈圓筒狀,倒卵形花瓣邊緣有鋸齒,有點像削鉛筆時留下的刨花兒(圖源:中國花卉報)
康乃馨是石竹科花色最美麗的草花,株高40-60厘米,對生小葉,抱莖似竹,花單生或4-5朵生在莖枝上部。花色有紅、紫紅、桃紅、玫紅、粉、桔黃、黃、白及多種復色。家庭盆栽種植,開花不斷。北方在溫室或陽畦種植,南方用陽畦、露地栽植。康乃馨適宜溫暖、乾燥、通風的環境,不耐寒冷,也怕高溫,最適宜的生長溫度在15-25℃。春季,從母株上掰下短側枝,扦插在草炭土或珍珠岩基質內,用薄膜拱罩保濕,1個月左右生根。
康乃馨的歷史可以追溯到古希臘和羅馬時期,當時它曾用於藝術和裝飾。基督徒相信,當聖母瑪利亞為耶穌背著十字架哭泣時,第一朵康乃馨在地上開花。早期的康乃馨多為淡粉色和桃紅色,後來,可用的顏色逐漸發展為包括紅色、黃色、白色、紫色甚至綠色。在許多世紀的變化中,康乃馨的受歡迎程度一直未減。
在中國,於1910年開始引種生產,到20世紀50年代迅速發展,80年代以西姆(Sim)系列品種為主,又從歐洲引進新品種,並進行脫毒快繁擴大推廣。
在發展中,人們附著康乃馨很多文化因素,西方國家把它看作是偉大而慈祥的母親的象徵。
據說在1905年5月9日,美國費城安娜·加維斯小姐的母親不幸去世。悲痛之中她回憶起母親撫育她們姐妹幾個成長的艱辛,萌發出建立一個節日的想法,讓兒女們表達對母親的愛。在母親去世周年之際,加維斯小姐提出設立母親節的倡議,並到處演講,編寫小冊子,給美國許多知名人士,甚至給總統寫信。她的行動感動了社會,1914年5月7日,美國總統威爾遜批准了國會的議案,把每年5月的第二個星期日定為母親節。
1934年5月,美國首次發行母親節郵票(圖源:網路)
大概是加維斯小姐的母親生前喜歡康乃馨,1934年5月,美國首次發行母親節郵票,郵票畫面有著名畫家惠斯勒所畫的一幅母親像,母親深情地凝視著面前花瓶中鮮艷的康乃馨。這幅深情、純潔、高雅、纏綿、蘊意深刻的畫面和郵票上寫著的「懷念美國的母親節」的文字,隨著郵印往來,引起世界上許多國家人民的共鳴,於是母親節被世界公認,康乃馨也被譽為母親之花。在西方母親節這天,人們按照習慣,母親去世的人要佩戴白花,母親健在的人需佩戴有色花。
除了象徵母親,康乃馨在許多國家都具有象徵意義。
康乃馨被認為是西班牙的國花,尤其是在南部,它與激情和渴望聯系在一起。紅色康乃馨(連同紅玫瑰)也與國際勞動節(5月1日)以及一般的勞工運動有關。紫色康乃馨在法國經常被用作葬禮花,被視為反復無常的象徵。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