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花卉百科 » 荷蘭鬱金香之熱小說

荷蘭鬱金香之熱小說

發布時間: 2024-12-16 18:30:50

1. 大仲馬《黑鬱金香》情節概括

大仲馬所著小說《黑鬱金香》以十七世紀荷蘭資產階級革命時期激烈的政治斗爭與回動盪生活答為背景,描寫一對青年男女的愛情故事。主人公拜爾勒是個完全不過問政治的青年醫生。他愛好培植鬱金香。並在試著培育一種沒有一點雜色的大黑鬱金香,因為第一個培育出黑鬱金香的人能獲得一筆可觀的獎金。拜爾勒的鄰居博克斯戴爾為了得到這筆獎金,也想培育出黑鬱金香。他對拜爾勒很嫉妒,生怕拜爾勒捷足先登。他不擇手段地監視拜爾勒的行動,暗中破壞他培育的鬱金香。爾後他又誣告拜爾勒藏著有損於荷蘭總督的信件,致使他無辜鋃鐺入獄,險些被送上斷頭台。拜爾勒在獄中與看守的女兒羅莎相識並相愛,最後喜結良緣。他們的愛情是純潔的、真誠的,它和博克斯戴爾的仇恨和妒忌以及看守格里弗斯的兇狠殘暴形成了強烈的對比。他們歷經艱辛,合作培育出的黑鬱金香正是他們愛情的象徵。

2. 《狂熱鬱金香》:愛情伴著鬱金香泡沫死亡

人類對美的追求自古以來就沒有停止過。從古希臘的特洛伊戰爭到中國古代的沖冠一怒為紅顏,美麗的存在總能吸引人們,引領他們走向未知。

17世紀的荷蘭,鬱金香交易市場上演了一場無聲的戰爭。稀有品種價格飛漲,富人們爭相展示最新、最難得的鬱金香,小小花朵成為了身份地位的象徵。投機活動應運而生,人們購買鬱金香只為投機,期望價格飆升,最終導致泡沫破滅,無數人傾家盪產。

電影《狂熱鬱金香》以此為背景,講述了索菲婭和揚的婚外情故事。他們違反道德的愛情雖然熱烈,但在現實面前終將破滅,面對各自的命運。

不幸福的婚姻

孤女索菲婭在修道院長大,院長將她培養成女傭,希望她能找到更好的歸宿。商人科內利斯將她從貧困中解救,希望她能為他生下兒子,彌補失去的遺憾。然而,這段婚姻更像是交易,而非愛情。索菲婭被當作生育工具,婚姻的不幸福和未能完成任務使她痛苦。

科內利斯雖能給她富足生活,但索菲婭並未感受到真正的愛。在沒有孩子的情況下,她焦慮不已,渴望愛情。與畫家揚的相遇為她帶來了短暫的快樂,但這段感情的展現過於膚淺,不夠真實。

假死鬧劇

為擺脫科內利斯,索菲婭與揚計劃了一場假死鬧劇。她假裝懷孕,成功地讓科內利斯誤以為她難產而死。然而,在最後一刻,她對科內利斯的愛意萌生,意識到自己的行為傷害了他。最終,她良心發現,逃離了科內利斯,但未能找到揚。

科內利斯得知真相後,選擇原諒並把財產留給女僕,自己前往國外。電影試圖洗白科內利斯,展現他作為父親的愛和對過去的反思。

蠱人的鬱金香

在與揚的計劃中,索菲婭陷入更深的困境。她的追求愛情和逃離婚姻的行為導致了一系列悲劇,同時也揭示了貪婪和虛榮的危害。

電影以揚和索菲婭的重逢作為結尾,兩人在各自的轉變和釋懷中找到了新的生活軌跡。《狂熱鬱金香》通過轉折處的善意,展示了人性的復雜性和自我救贖的可能性。

3. 大仲馬《黑色鬱金香》

《黑色鬱金香》為大仲馬的名篇。作品以17世紀荷蘭資產階級革命時期激烈的政治斗爭和動盪生活為背景。大仲馬以豐富的想像力和編造故事的技巧描繪了這個歷史事件。
作品以17世紀荷蘭資產階級革命時期激烈的政治斗爭和動盪生活為背景。17世紀的荷蘭國內北方的資產階級和南方的貴族之間以及宗教、政治派別之間的的斗爭也此起彼伏。1672年8月20日在海牙發生暴亂,堅決主張與法國談判的主和派,荷蘭議長約翰-德-維特和他的哥哥高乃依-德-維特慘遭殺害。《黑鬱金香》的故事就是從這一個日子開始。大仲馬以豐富的想像力和編造故事的技巧來描繪這個歷史事件,正是這個歷史事件給故事帶來了驚心動魄的悲壯氣氛,深深的打動了讀者,使讀者帶著濃厚的關切心情關心著故事情節的一步步發展。
主人公拜爾勒是個完全不過問政治的青年醫生。他愛好培植鬱金香,並在試著培育一種沒有一點雜色的大黑鬱金香,因為第一個培育出黑鬱金香的人能獲得一筆可觀的獎金。拜爾勒的鄰居博克斯戴爾為了得到這筆獎金,也想培育出黑鬱金香。他對拜爾勒很嫉妒,生怕拜爾勒捷足先登。他不擇手段地監視拜爾勒的行動,暗中破壞他培育的鬱金香。爾後他又誣告拜爾勒藏著有損於荷蘭總督的信件,致使他無辜鋃鐺入獄,險些被送上斷頭台。拜爾勒在獄中與看守的女兒羅莎相識並相愛,最後喜結良緣。他們的愛情是純潔的、真誠的,它和博克斯戴爾的仇恨和妒忌以及看守格里弗斯的兇狠殘暴形成了強烈的對比。他們歷經艱辛,合作培育出的黑鬱金香正是他們愛情的象徵。

4. 知道鬱金香的故事

鬱金香的故事

花卉的天地里,鬱金香堪稱為大名鼎鼎的洋花。它的確切起 源已難於考證。但在500多年前因中亞地區的人所戴的頭巾與鬱金香花形相似,其原名Tulipa就是土爾其「頭巾」之意。故有的專家認為它的原產地大概是在土耳其和地中海一帶。至1863年傳至荷蘭。嗨,好傢伙。熱愛奇花異卉的荷蘭人意一下子把鬱金香捧上了天。他們對它那種美妙的酒杯形花朵竟如痴如醉。

有人還編了一個故事:古代有位美麗的少女住在雄偉的城堡里,有三位勇士同時愛上了她。一個送她一頂皇冠;一個送把寶劍;一個送塊金堆。但她對誰都不予鍾情,只好向花神禱告。花神深感愛情不能勉強,遂把皇冠變成鮮花,寶劍變成綠葉,金堆變成球根,這樣合起來便成了鬱金香了。這個故事更加深了荷蘭人對這花的印象。甚至有宣傳媒介還宣揚一句箴言:「誰輕視鬱金香,誰就是冒犯了上帝。」終於一場「鬱金香熱」席捲荷蘭全國以至歐洲。不少人認為「沒有鬱金香的富翁也不算真正的富有」。有的人竟寧願用一座酒坊或一幢房子去換取幾粒珍稀的種頭。這許許多多的「狂人舞曲」卻把荷蘭奏富起來了。19世紀之初荷蘭全國只種鬱金香130英畝,到了20世紀中葉已發展到兩萬多英畝,佔全世界鬱金香出口總量的80%以上,行銷125個國家,被譽為「世界花後」。這個超級拳頭產品的出現,使鬱金香當然無愧地成為國花,也無愧與風車、乳酪、木鞋一道被定為「四大國寶」了。

鬱金香屬於百合科多年生草本植物。經過園藝家長期的雜交栽培,目前全世界已擁有8000多個品種。它色彩艷麗,變化多端,以紅、黃、紫色最受人們歡迎。但開黑色花的鬱金香,卻被視為稀世奇珍。19世紀,法國作家大仲馬所寫的傳奇小說《黑鬱金香》,贊美這種花「艷麗得叫人睜不開眼睛,完美得讓人透不過氣來」。其實,純黑的花是沒有的。黑鬱金香所開的黑花,並不是真正的黑色,它有如黑玫瑰一樣,倒是紅到發紫的暗紫色罷了。這些黑花大都是通過人工雜交培育出來的雜種。諸如荷蘭所產的「黛顏寡婦」、「絕代佳麗」、「黑人皇後」等品種所開的花都不是純黑的。近據國外報道,有一種真正黑色的品種開始問世。但香港花界人士說眼下尚在尋尋覓覓、祈祈盼盼之中。可惜我國的民情不喜歡用黑花過年,故再新再奇也不易使人解開腰包。在國外因洋人喜插切花,而鬱金香的花柄長達四、五十厘米,我國大多用作盆花,那就顯得花高葉矮,有點像跳芭蕾舞的味兒了。如果能加以矮化處理,恐怕會更加秀麗.

鬱金香因喜歡在冷涼的氣候生長,花期又只有10天左右,除了北方之外嶺南各地難以繁殖種頭,每年總得依靠百口。按照它的習性要經歷一段冷藏的刺激才能誘發花芽分化。

鬱金香原產伊朗和土爾其高山地帶,形成了適應冬季濕冷和夏季乾熱的特點。喜溫暖、濕潤,夏季涼爽、稍乾燥的環境。宜富含腐殖質、排水良好的沙壤土。

5. 《荷蘭的花》這篇課文的主要內容 急

《荷蘭的花》這篇課文以舒緩、優美的文字介紹了荷蘭人最迷戀的國花——鬱金香的秀姿天成,嫵媚動人,借「荷蘭人愛花」來表達荷蘭人對土地的執著和熱愛。

文章從從三方面描寫鬱金香的:

1、描寫鬱金香的名字。

2、描寫荷蘭人對鬱金香的痴迷。

3、描寫鬱金香的由來。

課文原文:

荷蘭,是世界上地勢最低的國家之一,沿海邊,有一望無際的窪地。海風輕鼓起波浪,海水就會漫過淺灘,把荷蘭成片成片的窪地淹沒。於是,荷蘭人在大海邊,築起了一道宏偉的堤壩,像萬里長城一樣,把洶涌的海水擋在堤壩外,讓泥土完完整整地顯露出來。就這樣,荷蘭人從海里掏出了千頃土地。
也許是這土地用血汗換來的緣故,荷蘭人對土地有種很深沉、很執著的感情。在新墾的田野上,荷蘭人種滿了自己心愛的花兒,鬱金香、風信子、百合花……春末夏初,這些花兒盛開時,像一片靜謐的五彩海,與遠處波動的湛藍相輝映。
在茫茫花海中,荷蘭人是最迷鬱金香。那花有光滑碧綠的長葉,葉間伸出一梗壯實的花莖,上面託了朵柔美的花,活脫脫像只典雅的高腳酒杯。鬱金香花色繽紛,而且每種顏色有個美妙動聽的名字:像烈焰船熾熱鮮紅的,叫「斯巴達克」;像黑夜船神秘幽深的,叫「夜皇後」;鑲有淺紅花邊的白花,被譽為「中國女性」,真是亭亭玉立,秀姿天成。荷蘭人的想像多妙!
荷蘭人迷鬱金香都快痴了。有個老闆願意用他的釀酒廠換一枝罕見的鬱金香,瞧瞧,代價多高!阿姆斯特丹有幢非常美麗別致的小石屋,就像一座童話里的皇宮,門前牆上的一塊石頭上刻著:「此屋出售,價值三枝鬱金香。」荷蘭人愛鬱金香,並把它定為國花。
其實,鬱金香原生長在我國的青藏高原,現在那兒還有野生的鬱金香。很久以前,這花被荷蘭人發現,便小心翼翼地捧回家,用那雙能變滄海為桑田的神奇的手,輕輕撫弄暗淡柔弱的小花朵。一年、兩年……好多年過去了,人們再也辨認不出它那小而可憐的模樣了。鬱金香出落得驚人的莊重、典雅,就像有位作家說的:艷麗得讓人睜不開眼,完美得讓人透不過氣來。
流連荷蘭,你會覺得到處是這雙神奇的手所創造的美。
在城市高高的電線桿上,你一眼就能看見凌空懸垂著一個花籃,裡面插滿了潔白茂密的滿天星,幾枝濃艷欲滴的紅玫瑰隱顯其中。
橫跨江河的橋頭,你會發現一盆活潑艷麗的扶郎花在微笑。

6. 大家推薦幾本管理學的著作吧~~~

現代管理學之父——彼得·德魯克
《管理實踐》《公司概念》《卓有成效的管理者》
市場營銷學之父——菲利普·科特勒
《營銷管理》
競爭戰略之父——邁克爾·波特
《競爭戰略》 《競爭優勢》

如果你想比較好的掌握管理學這么學科,知識面要廣,才能融會貫通◎!
可參考《財富》推薦的75本必讀書

《財富》推薦的75本必讀書
http://home.donews.com/donews/article/8/87393.html
在一個完美的世界裡,我們每個人都該有自己的「軍師」,就像《教父》里的那位律師,或是德爾斐神廟的神使,他能一天 24 小時跟隨我

們,在我們耳邊說著妙策良言: 「用紙,不要用塑料。用 Google,不要用 Infoseek。不行,你的老闆不會喜歡你這種古板和僵硬表情的……



且慢,實際上,你現在就有了睿智的顧問供你驅使,它耐心地待在那裡,等著你的召喚,你甚至可以把它揣在包里。1962 年古巴導彈危機

期間,肯尼迪總統從巴巴拉 塔奇曼(Barbara Tuchman)的《八月炮火》(The Guns of August)一書中尋求智慧。這本書講述了歐洲爆發第

一次世界大戰的經過。肯尼迪對他的兄弟說,「我不會像書中的人那麼做,否則,人們這次就可以寫一本名為《十月導彈》(The Missiles of

October)的書了。」

你不可能總是隨身攜帶你想要的書。但是,你手邊卻可以有一份完美的閱讀書目。正因為如此,《財富》調動一切資源,選出了 75 本書

,這些書將激發你的思考,甚至是行動。

這些書,並不是那種乾巴巴的所謂經典商業讀物。一方面,我們選出的有些書其實與商業無關。巴諾書店(Barnes & Noble)可能會把邁

克爾?劉易斯(Michael Lewis)的《錢與球》(Moneyball)歸入體育類書籍,但該書談到投資(和招聘)的內容,要比任何咨詢師的 文章都

多。另外,它也不枯燥。雖然《我在通用汽車公司的日子》(My Years at General Motors)是一部經典,但卻枯燥乏味。

不過,有些經典作品我們還是喜歡的。《股票作手回憶錄》(Reminiscences of a Stock Operator) 雖然寫於 1923 年,但該書仍然能

夠與《門口的野蠻人》(Barbarians at the Gate)擺在一起。這兩本書都不是教人具體怎麼做的書—總的來說,我們沒有選那些有意識教導

人的書,而是選了那些寓教於樂的書。而且沒有比一手的信息更有價值的了。既然你可以讀沃倫?巴菲特(Warren Buffett)自己寫的書,為什

么還要去讀別人寫他的書呢?

當然,要讀完書單上所有的書,大概需要 75 年吧。不過,我們可以給你提個建議: 不要只是因為你沒有時間看完一本書,就不去讀它。

打開封面,看看介紹,直接跳到第九章。或者,留著這個書目,把它放到抽屜里。因為書中自有黃金屋,它們正等待你去發掘呢!

商業興衰

《1929 年大崩盤》(The Great Crash 1929),加爾布雷思(John Kenneth Galbraith)著,1955 年出版。這是本簡明扼要但又富有見地的

歷史著作,初版以來一直在重印。原因何在?加爾布雷思本人在 1997 年寫道: 「每次它就要停印時,一場投機性泡沫……又會激起人們對這

段歷史的興趣,這是現代經濟大起大落的重要案例。」

《非同尋常的大眾幻想與群眾性癲狂》(Extraordinary Popular Delusions and the Madness of Crowds),查理斯?麥基(Charles Mackay

)著,1841 年出版(中譯本由中國金融出版社出版)。這本有關 1634 年荷蘭鬱金香狂熱和 1720 年「南海泡沫」事件(南海公司成立於

1711 年,主要從事奴隸貿易。該公司的股票曾經在市場上炙手可熱,吸引了大批投資者。1720 年 1 月,該股票從 128.5 英鎊飆升至 1,000

英鎊,引起了空前的投機熱潮。但同年 9 月,股市狂跌,該股票跌至 124 英鎊,使許多投機者破產—譯注)等非理性狂熱現象的編年史引人

入勝,它深刻描繪了人類陷入投機狂熱的沖動。

《有趣的錢財》(Funny Money),馬克?辛格(Mark Singer)著,1985 年出版。純粹從消遣的角度說,任何其它書的好看程度都比不上辛格

講述的俄克拉荷馬州 Penn Square Bank 倒閉的故事。該書是第一批深入揭露醜聞的書籍之一。

《沸騰歲月: 華爾街 60 年代牛市興衰記》(The Go-Go Years: The Drama and Crashing Finale of Wall Street』s Bullish 』60s),約

翰?布魯克斯 (John Brooks)著,1973 年出版。布魯克斯是《紐約客》(New Yorker)雜志的已故撰稿人。他深入分析了上世紀 60 年代的

共同基金熱,其自信的商業寫作手法可謂前無古人、後無來者。

企業

《門口的野蠻人》(Barbarians at the Gate: The Fall of RJR Nabisco),布賴恩?伯勒(Bryan Burrough)和約翰?黑利亞爾(John

Helyar)著,1990 年出版(中譯本由機械工業出版社出版)。這本書講述一起被奉為典故的交易—對 RJR Nabisco 公司的 250 億美元杠桿收

購—的故事(作者之一是《財富》的高級撰稿人)。好的商業新聞所必備的一切在書中應有盡有—詭計、香煙、從別人那裡搶來的老婆,還有

足以令華爾街覆滅的貪得無厭。要想了解人性中可悲的貪婪,最好看的莫過於這本書了。

《基業長青》(Built to Last: Successful Habits of Visionary Companies),吉姆?科林斯(Jim Collins)和傑瑞 I 波拉斯(Jerry

I. Porras)著,1994 年出版(中譯本由中信出版社出版)。該書以一個最簡單的問題為開頭: 偉大的公司何以偉大?然後,對此做了深入研

究。這是一個宏偉、艱巨而又大膽的目標。哦,對了,這些詞就是這本書當時首先使用的。

《鏈鋸》(Chainsaw: The Notorious Career of Al Dunlap in the Era of Profit-at-any-price),約翰?拜恩(John Byrne)著,1999 年

出版。當鄧拉普把他對大規模裁員的熱情從斯科特紙業公司(Scott Paper)帶到 Sunbeam 時,後者被搞得支離破碎,股價直線下跌。拜恩向

讀者詳細描述了這次潰敗的過程,敘述中不乏對鄧拉普的針砭,因為作者本人很討厭他的主人公。

《誰說大象不會跳舞?》(Who Says Elephants Can』t Dance ?),郭士納(Louis V. Gerstner)著,2002 年出版(中譯本由中信出版社出

版)。郭士納講述了他 1993 年擔任 IBM 首席執行官以後,是怎樣扭轉公司局面的。 對那些認為「企業文化」只是咨詢師口中令人費解的概

念的人來說,這本書包含了一些寶貴的經驗之談。

決策

《安那普爾那: 女人的地方》(Annapurna: A Woman』s Place),阿琳?布魯姆(Arlene Blum)著,1980 年出版。該書講述了一支全女性登

山隊企圖登上 8,000 米高的安那普爾那山的激動人心故事,故事中勝利和失敗交織。作者是此次登山行動的指揮。

《出類拔萃之輩》(The Best and the Brightest),戴維?哈爾伯斯坦(David Halberstam)著,1972 年出版(中譯本由新華出版社出版)

。作者精彩地說明,為什麼使用原始的燭光—在本書中,就是羅伯特?麥克納馬拉(Robert McNamara,越南戰爭時期美國國防部長—譯注)手

下的年輕干將試圖把在福特汽車公司(Ford Motor)學到的知識運用到越南戰場上—並非在一切時候都管用。

《大洋深處: 埃塞克斯捕鯨船的悲劇》(In the Heart of the Sea: The Tragedy of the Whaleship Essex),納撒尼爾?菲爾布里克

(Nathaniel Philbrick)著,2000 年出版。在「石油業」還使用魚叉的年代,南塔基特(Nantucket,美國波士頓南部的一個島—譯注)的一

艘捕鯨船在太平洋沉沒,事故的原因是該船被一頭足有梅爾維爾(Melville)在他的《大白鯨》(Moby Dick)中描寫的那麼大的鯨魚所碰撞。

事故造成的痛苦後果,引起了對決策失敗的研究。

《殺手天使》(The Killer Angels),邁克爾?沙拉(Michael Shaara)著,1974 年出版(曾被改編為電影《葛底斯堡》,該電影被譽為最真

實、最雄偉地反映美國南北戰爭的影片 譯注)。這部獲得普利策獎的歷史小說,讓你像葛底斯堡戰役的參戰官兵那樣親歷戰場。這些人中有

試圖垂死一拼的羅伯特?李(Robert E. Lee)將軍。

《十三天: 古巴導彈危機回憶錄》(Thirteen Days: A Memoir of the Cuban Missile Crisis),羅伯特?肯尼迪(Robert F. Kennedy)著,

1969 年出版(中譯本由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羅伯特?弗蘭克林?肯尼迪以第一人稱敘述的這部令人著迷的書,讀起來就像湯姆?克蘭西(Tom

Clancy,美國著名偵探和懸念小說家—譯注)的小說。該書講述了有關授權和做出正確判斷的重要經驗。

經濟學

《資本主義、社會主義和民主》(Capitalism, Socialism, and Democracy),約瑟夫?熊彼特(Joseph A. Schumpeter)著,1942 年出版(

中譯本由商務印書館出版)。不要看標題,直接跳到第七章「創造性破壞的過程」。再看看四周,你會發現這種情況比比皆是。

《一切待售: 市場的好處和限度》(Everything for Sale: The Virtues and Limits of Markets),羅伯特?庫特納(Robert Kuttner)著,

1996 年出版。自由市場可以調動人們的創業熱情,但也造成了亞洲金融危機。庫特納讓人們思考為何看不見的手是有用的,但有時卻不管用。

《就業、利息和貨幣通論》(The General Theory of Employment, Interest, and Money)第十二章,凱恩斯(John Maynard Keynes)著,

1936 年出版(中譯本由商務印書館出版)。盡管凱恩斯作為文匠享有盛名,但其作品大多比較晦澀和過時。令人稱奇的例外是本書的第十二章

,該章講述了金融市場讓我們著迷和困惑的原因,其意義超越了時間,文筆生動詼諧。

《流行的國際主義》(Pop Internationalism),保羅?克魯格曼(Paul Krugman)著,1996 年出版(中譯本由北京大學出版社出版)。這位

經濟學家在一系列頗富爭議和很有意思的文章中稱,有關國際貿易的大多數看法都是一派胡言。克魯格曼針對政治家、記者甚至經濟學家同行

的懶惰想法,甚至在提出批評的同時都沒有忘記給他們上一課。

《國富論》(The Wealth of Nations),亞當?斯密(Adam Smith)著,1776 年出版(中譯本由陝西人民出版社館出版)。斯密常常被嘲笑為

提倡自由放任的狂熱分子,其實他不是。《國富論》雄辯地主張自由、開明政府和個人的內在價值。在捍衛資本主義的道德性方面,無人能出

其右。

道德

《賊巢》(Den of Thieves),詹姆斯?斯圖亞特(James Stewart)著,1991 年出版(中譯本由國際文化出版公司出版)。在這部有關道德的

書中,善(一群執著的政府律師和偵探)戰勝了惡〔邁克爾?米爾肯(Michael Milken)、伊萬?布斯基(Ivan Boesky)、馬丁?西格爾

(Martin Siegel)、丹尼斯?利文(Dennis Levine)〕。但是,在 這之前,惡卻得到了不少實惠。

《告密者》(The Informant),庫爾特?埃痕瓦爾特(Kurt Eichenwald)著,2000 年出版(中譯本由機械工業出版社出版)。埃痕瓦爾特的

這本書,以平靜的語言、驚險的情節和身臨其境的對話講述了一個有些變態的告密者,單就懸念而言,完全可與勒卡雷(le Carr

熱點內容
畢節的山茶花 發布:2024-12-16 20:37:00 瀏覽:448
我幫媽媽插花 發布:2024-12-16 20:34:16 瀏覽:260
網上采購鮮花 發布:2024-12-16 20:31:26 瀏覽:642
帶有玫瑰的網名 發布:2024-12-16 20:29:03 瀏覽:562
櫻花萱 發布:2024-12-16 20:19:32 瀏覽:689
獲獎的插花作品 發布:2024-12-16 20:16:33 瀏覽:668
七彩豆盆栽 發布:2024-12-16 20:13:48 瀏覽:141
掉落的茉莉花能做香水嗎 發布:2024-12-16 20:11:19 瀏覽:333
中牟綠城百合花園 發布:2024-12-16 20:03:15 瀏覽:561
荷花派月季 發布:2024-12-16 19:57:27 瀏覽: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