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花卉百科 » 什麼是茉莉花走水

什麼是茉莉花走水

發布時間: 2025-01-06 05:21:51

⑴ 中國十大名茶,分別是哪些具體區別在哪裡

中國十大名茶

1.西湖龍井
[編輯本段]

是我國的第一名茶,產於浙江杭州西湖的獅峰、龍井、五雲山、虎跑一帶,歷史上曾分為「獅、龍、雲、虎」四個品類,其中多認為以產於獅峰的品質為最佳。龍井素有「色綠、香郁、味醇、形美」四絕著稱於世。形光扁平直,色翠略黃似糙米色,滋味甘鮮醇和,香氣幽雅清高,湯色碧綠黃瑩;葉底細嫩成朵。
傳說乾隆皇帝下江南時,來到杭州龍井獅峰山下,看鄉女採茶,以示體察民情。這天,乾隆皇帝看見幾個鄉女正在十多棵綠蔭蔭的茶蓬前採茶,心中一樂,也學著采了起來。剛采了一把,忽然太監來報:「太後有病,請皇上急速回京。」乾隆皇帝聽說太後娘娘有病,隨手將一把茶葉向袋內一放,日夜兼程趕回京城。其實太後只因山珍海味吃多了,一時肝火上升,雙眼紅腫,胃裡不適,並沒有大病。此時見皇兒來到,只覺一股清香傳來,便問帶來什麼好東西。皇帝也覺得奇怪,哪來的清香呢?他隨手一摸,啊,原來是杭州獅峰山的一把茶葉,幾天過後已經幹了,濃郁的香氣就是它散出來了。太後便想嘗嘗茶葉的味道,宮女將茶泡好,茶送到太後面前,果然清香撲鼻,太後喝了一口,雙眼頓時舒適多了,喝完了茶,紅腫消了,胃不脹了。太後高興地說:「杭州龍井的茶葉,真是靈丹妙葯。」乾隆皇帝見太後這么高興,立即傳令下去,將杭州龍井獅峰山下胡公廟前那十八棵茶樹封為御茶,每年採摘新茶,專門進貢太後。至今,杭州龍井村胡公廟前還保存著這十八棵御茶,到杭州的旅遊者中有不少還專程去察訪一番,拍照留念。
鑒別方法:產於浙江杭州西湖區。茶葉為扁形,葉細嫩,條形整齊,寬度一致,為綠黃色,手感光滑,一芽一葉或二葉;芽長於葉,一般長3厘米以下,芽葉均勻成朵,不帶夾蒂、碎片,小巧玲瓏。龍井茶味道清香,假冒龍井茶則多是清草味,夾蒂較多,手感不光滑。

2.洞庭碧螺春
[編輯本段]

產於江蘇吳縣太湖之濱的洞庭山。碧螺春茶葉用春季從茶樹採摘下的細嫩芽頭炒制而成;高級的碧螺春,每公斤干茶需要茶芽13.6~15萬個。外開形條索緊結,白毫顯露,色澤銀綠,翠碧誘人,捲曲成螺,故名「碧螺春」。湯色清澈明亮,濃郁甘醇,鮮爽生津,回味綿長;葉底嫩綠顯翠。
相傳很早以前,西洞庭山上住著一位名叫碧螺的姑娘,東洞庭山上住著的一個名叫阿祥小夥子。兩人心裡深深相愛著。有一年,太湖中出現一條凶惡殘暴的惡龍,揚言要碧螺姑娘,阿祥決心與惡龍決一死戰,一天晚上,阿祥操起漁*,潛到西洞庭山同惡龍博斗,直到鬥了七天七夜,雙方都筋疲力盡了,阿祥昏倒在血泊中。碧螺姑娘為了報答阿祥救命恩,她親自照料阿祥。可是阿祥的傷勢一天天惡化。一天,姑娘找草葯來到了阿祥與惡龍博斗的地方,忽然看到一棵小茶樹長得特別好,心想:這可是阿祥與惡龍博斗的見證,應該把它培育好,至清明前後,小茶樹長出了嫩綠的芽葉,碧螺採摘了一把嫩梢,回家泡給阿祥喝。說也奇怪,阿祥喝了這茶,病居然一天天好起來了。阿祥得救了,姑娘心上沉重的石頭也落了地。就在兩人陶醉在愛情的幸福之中時,碧螺的身體再也支撐不住,她倒在阿祥懷里,再也睜不開雙眼了。阿祥悲痛欲絕,就把姑娘埋在洞庭山的茶樹旁。從此,他努力培育茶樹,採制名茶。「從來佳茗似佳人」,為了紀念碧螺姑娘。人們就把這種名貴茶葉取名為「碧螺春」。
鑒別方法:產於江蘇吳縣太湖的洞庭山碧螺峰。銀芽顯露,一芽一葉,茶葉總長度為1.5厘米,每500克有5.8-7萬個芽頭,芽為白豪捲曲形,葉為捲曲清綠色,葉底幼嫩,均勻明亮。假的為一芽二葉,芽葉長度不齊,呈黃色。

3.君山銀針
[編輯本段]

產於岳陽洞庭湖的青螺島,有「洞庭帝子春長恨,二千年來草更長」的描寫。其沖泡後,三起三落,雀舌含珠,刀叢林立。很高的欣賞價值。
據說君山茶的第一顆種子還是四千多年前娥皇、女英播下的。後唐的第二個皇帝明宗李嗣源,第一回上朝的時候,侍臣為他捧杯沏茶,開水向杯里一倒,馬上看到一團白霧騰空而起,慢慢地出現了一隻白鶴。這只白鶴對明宗點了三下頭,便朝藍天翩翩飛去了。再往杯子里看,杯中的茶葉都齊嶄嶄地懸空豎了起來,就像一群破土而出的春筍。過了一會,又慢慢下沉,就像是雪花墜落一般。明宗感到很奇怪,就問侍臣是什麼原因。侍臣回答說「這是君山的白鶴泉(即柳毅井)水,泡黃翎毛(即銀針茶)緣故。」明宗心裡十分高興,立即下旨把君山銀針定為「貢茶」。君山銀針沖泡時,棵棵茶芽立懸於杯中,極為美觀的。
鑒別方法:產於湖南嶽陽君山。由未展開的肥嫩芽頭製成,芽頭肥壯挺直、勻齊,滿披茸毛,色澤金黃光亮,香氣清鮮,茶色淺黃,味甜爽,沖泡看起來芽尖沖向水面,懸空豎立,然後徐徐下沉杯底,形如群筍出土,又像銀刀直立。假銀針為清草味,泡後銀針不能豎立。

4.廬山雲霧
[編輯本段]

產於江西廬山。廬山雲霧茶,古稱「聞林茶」,從明代起始稱「廬山雲霧」。此茶產於江西廬山,是綠茶類名茶。

廬山雲霧茶是中國著名綠茶之一,也被列為中國傳統十大名茶(所謂十大名茶,目前來看絕對不只十種)之一。巍峨峻奇的廬山,自古就有「匡廬奇秀甲天下」之稱。廬山在江西省九江市,山從平地起,飛峙江湖邊,北臨長江,甫對鄱陽湖,主峰高聳入雲,海拔1543米。山峰多斷崖陡壁,峽谷深幽,縱橫交錯,雲霧漫山間,變幻莫測,春夏之交,常見白雲繞山。有時淡雲飄渺似薄紗籠罩山峰,有時一陣雲流順陡峭山峰直瀉千米,傾注深谷,這一壯麗景觀即著稱之廬山「瀑布雲」。蘊雲蓄霧,給廬山平添了許多神奇的景色,且以雲霧作為茶葉之命名。
據載,廬山種茶始於晉朝。唐朝時,文人雅士一度雲集廬山,廬山茶葉生產有所發展。相傳著名詩人白居易曾在廬山香爐峰下結茅為屋,開辟園圃種茶種葯。宋朝時,廬山茶被列為「貢茶」。廬山雲霧茶色澤翠綠,香如幽蘭,昧濃醇鮮爽,芽葉肥嫩顯白亮。
廬山雲霧茶不僅具有理想的生長環境以及優良的茶樹品種,還具有精湛的採制技術。在清明前後,隨海拔增高,鮮葉開采朔相應延遲到「五一」節前後,以一芽一葉為標准。採回茶片後,薄攤於陰涼通風處,保持鮮葉純凈。然後,經過殺青、抖散、揉捻等九道工序才製成成品。

廬山雲霧茶的工藝特點:由於天候條件,雲霧茶比其他茶採摘時間較晚,一般在穀雨之後至立夏之間始開園採摘。採摘標准為一芽一葉初展,長度不超過5厘米,剔除紫芽、病蟲害葉,采後攤於陰涼通風處,放置4--5小時後始進行炒制。經殺青、抖散、揉捻、理條、搓條、提毫、烘乾、揀剔等工序精製而成。

廬山雲霧茶的品質特點:芽壯葉肥,白毫顯露,色澤翠綠,幽香如蘭,滋味深厚,鮮爽甘醇,耐沖泡,湯色明亮,飲後回味香綿。

與黃山相比,在古代,廬山的名氣要響得多。歷代名人,交口贊譽,認為宇內名山,除五嶽以外,首推匡廬。唐代大詩人李白說:"余行天下,所游覽山水甚富,俊偉詭特,鮮有能過之者,匡廬真天下之冠也。"

相傳,廬山種茶始於漢代,據《廬山志》記載,東漢時,佛教傳入我國後,佛教徒便結舍於廬山。當時全山梵宮僧院多到三百多座,僧侶雲集。他們攀崖登峰,種茶采茗。東晉時,廬山成為佛教的一個很重要中心,高僧慧遠率領徒眾在山上居住三十多年,山中也栽有茶樹。唐寧兩代文人墨客多有贊頌之作,唐代大詩人白居易曾在廬山香廬峰結廬 而居,親辟園圃,植花種茶,詩雲:"葯圃茶園為產業,野麋林鸛是交遊。"寧代詩人周必大有"淡薄村村灑,甘香院院茶"之句。

後來,明太祖朱無璋曾屯兵廬山天池峰附近。朱無璋登基後,廬山的名望更為顯赫。廬山雲霧正是從明代開始生產的,很快聞名全國。明代萬曆年間的李日華《紫桃軒雜綴》即雲:"匡廬絕頂,產茶在雲霧蒸蔚中,極有勝韻。"

匡廬之山,真是雲的故鄉,雲的世界。廬山雲霧,千姿百態,變幻無窮,時而像浩瀚的波濤,時而像輕盈的薄絮,整個廬山都沉浸在那朦朧飄渺的雲霧中,"千山煙靄中,萬象鴻蒙里",一如太虛紀境。因而,有雲霧茶之名,"霧芽吸盡香龍脂",雲霧的滋潤,促使芽葉中芳香油的積聚,也使葉芽保持鮮嫩,便能制出色香味俱佳的好茶。

廬山雲霧茶的製法分為殺青、抖散、揉捻、初干、握條、做毫、再干七個過程。高級的雲霧茶條索秀麗,嫩綠多毫,香高味濃,經久耐泡,為綠茶之精品。
號稱「匡廬秀甲天下」的廬山,北臨長江,南傍鄱陽湖,氣候溫和,山水秀美十分適宜茶樹生長。廬山雲霧芽肥毫顯,條索秀麗,香濃味甘,湯色清澈,是綠茶中的精品。

5.祁紅
[編輯本段]

在紅遍全球的紅中,祁紅獨樹一幟,百年不衰,以其高香形秀著稱,博得國際市場的經久稱機,奉為茶之佼佼者。祁紅,是祁門紅茶的簡稱。為工夫紅茶中的珍品,一九一五年曾在巴拿馬國際博覽會上榮獲金牌獎章,創制一百多年來,一直保持著優異的品質風格,蜚聲中外。祁紅生產條件極為優越,真是天時、地利、人勤、種良、得天獨厚,所以祁門一帶大都以茶為業,上下千年,始終不敗。祁紅工夫一直保持著很高的聲譽,芬芳常在。

祁紅向高香著稱,具有獨特的清鮮持久的香味,被國內外茶師稱為砂糖香或蘋困香,並蘊藏有蘭花香,清高而長,獨樹一幟,國際市場上稱之為〔祁門香〕。英國人最喜愛祁紅,全國上下都以能品嘗到祁紅為口福,。皇家貴族也以祁紅作為時髦的飲品,用茶向皇後祝壽,贊美茶為〔群芳最〕。

6.黃山毛峰
[編輯本段]

產於安徽黃山,主要分布在桃花峰的雲谷寺、松谷庵、吊橋閹、慈光閣及半寺周圍。這里山高林密,日照短,雲霧多,自然條件十分優越,茶樹得雲霧之滋潤,無寒暑之侵襲,蘊成良好的品質。黃山毛峰採制十分精細。製成的毛峰茶外形細扁微曲,狀如雀舌,香如白蘭,味醇回甘。
明朝天啟年間,江南黟縣新任縣官熊開元帶書童來黃山春遊,迷了路,遇到一位腰挎竹簍的老和尚,便借宿於寺院中。長老泡茶敬客時,知縣細看這茶葉色微黃,形似雀舌,身披白毫,開水沖泡下去,只見熱氣繞碗邊轉了一圈,轉到碗中心就直線升騰,約有一尺高,然後在空中轉一圓圈,化成一朵白蓮花。那白蓮花又慢慢上升化成一團雲霧,最後散成一縷縷熱氣飄盪開來,清香滿室。知縣問後方知此茶名叫黃山毛峰,臨別時長老贈送此茶一包和黃山泉水一葫蘆,並囑一定要用此泉水沖泡才能出現白蓮奇景。熊知縣回縣衙後正遇同窗舊友太平知縣來訪,便將沖泡黃山毛峰表演了一番。太平知縣甚是驚喜,後來到京城稟奏皇上,想獻仙茶邀功請賞。皇帝傳令進宮表演,然而不見白蓮奇景出現,皇上大怒,太平知縣只得據實說道乃黟縣知縣熊開元所獻。皇帝立即傳令熊開元進宮受審,熊開元進宮後方知未用黃山泉水沖泡之故,講明緣由後請求回黃山取水。熊知縣來到黃山拜見長老,長老將山泉交付予他。在皇帝面前再次沖泡玉杯中的黃山毛峰,果然出現了白蓮奇觀,皇帝看得眉開眼笑,便對熊知縣說道:「朕念你獻茶有功,升你為江南巡撫,三日後就上任去吧。」熊知縣心中感概萬千,暗忖道「黃山名茶尚且品質清高,何況為人呢?」於是脫下官服玉帶,來到黃山雲谷寺出家做了和尚,法名正志。如今在蒼松入雲、修竹夾道的雲谷寺下的路旁,有一檗庵大師墓塔遺址,相傳就是正志和尚的墳墓
鑒別方法:產於安徽歙縣黃山。其外形細嫩稍捲曲,芽肥壯、勻齊,有鋒毫,形狀有點像「雀舌」,葉呈金黃色;色澤嫩綠油潤,香氣清鮮,水色清澈、杏黃、明亮,味醇厚、回甘,葉底芽葉成朵,厚實鮮艷。假茶呈土黃,味苦,葉底不成朵。

7.安溪鐵觀音
[編輯本段]

產於福建安溪,鐵觀音的製作工藝十分復雜,製成的茶葉條索緊結,色澤烏潤砂綠。好的鐵觀音,在製作過程中因咖啡鹼隨水分蒸發還會凝成一層白霜;沖泡後,有天然的蘭花香,滋味純濃。用小巧的工夫茶具品飲,先聞香,後嘗味,頓覺滿口生香,回味無窮。近年來,發現烏龍茶有健身美容的功效後,鐵觀音更風靡日本和東南亞。
鐵觀音原產安溪縣西坪鎮,已有200多年的歷史,關於鐵觀音品種的由來,在安溪還留傳著這樣一個故事,相傳,清乾隆年間。安溪西坪上堯茶農魏飲製得一手好茶,他每日晨昏泡茶三杯供奉觀音菩薩,十年從不間斷,可見禮佛之誠。一夜,魏飲夢見在山崖上有一株透發蘭花香味的茶樹,正想採摘時,一陣狗吠把好夢驚醒。第二天果然在崖石上發現了一株與夢中一模一樣的茶樹。於是採下一些芽葉,帶回家中,精心製作。製成之後茶味甘醇鮮爽,精神為之一振。魏認為這是茶之王,就把這株茶挖回家進行繁殖。幾年之後,茶樹長得枝葉茂盛。因為此茶美如觀音重如鐵,又是觀音托夢所獲,就叫它「鐵觀音」。從此鐵觀音就名揚天下。鐵觀音是烏龍茶的極品,其品質特徵是:茶條鄭曲,肥壯圓結,沉重勻整,色澤砂綠,整體形狀似晴蜓頭、螺旋體、青蛙腿。沖泡後湯色多黃濃艷似琥珀,有天然馥郁的蘭花香,滋味醇厚甘鮮,回甘悠久,俗稱有「音韻」。茶音高而持久,可謂「七泡有餘香」。
鑒別方法:福建安溪縣。葉體沉重如鐵,形美如觀音,多呈螺旋形,色澤砂綠,光潤,綠蒂,具有天然蘭花香,湯色清澈金黃,味醇厚甜美,入口微苦,立即轉甜,耐沖泡,葉底開展,青綠紅邊,肥厚明亮,每顆茶都帶茶枝,假茶葉形長而薄,條索較粗,無青翠紅邊,葉泡三遍後便無香味。

8.雲南普洱茶
[編輯本段]

普洱茶是在雲南大葉茶基礎上培育出的一個新茶種。普洱茶亦稱滇青茶,原運銷集散地在普洱縣,故此而得名,距今已有1700多年的歷史。它是用攸樂、萍登、倚幫等11個縣的茶葉,在普洱縣加工成而得名。

普洱茶的產區,氣候溫暖,雨量充足,濕度較大,土層深厚,有機質含量豐富。茶樹分為喬木或喬木形態的高大茶樹,芽葉極其肥壯而茸毫茂密,具有良好的持嫩性,芽葉品質優異。採摘期從3月開始,可以連續采至11月。在生產習慣上,劃分為春、夏、秋茶三期。採茶的標准為二三葉。其製作方法為亞發酵青茶製法,經殺青、初揉、初堆發酵、復揉、再堆發酵、初干、再揉、烘乾8道工序。

在古代,普洱茶是作為葯用的。其品質特點是:香氣高銳持久,帶有雲南大葉茶種特性的獨特香型,滋味濃強富於刺激性;耐泡,經五六次沖泡仍持有香味,湯橙黃濃厚,芽壯葉厚,葉色黃綠間有紅斑紅莖葉,條形粗壯結實,白毫密布。

普洱茶有散茶與型茶兩種。運銷港、澳地區及日本。馬來西亞、新加坡、美國、法國等十幾個國家。

返回

9.凍頂烏龍
[編輯本段]

凍頂烏龍茶,被譽為台灣茶中之聖。產於台灣省南投鹿谷鄉。它的鮮葉,采自青心烏龍品種的茶樹上,故又名〔凍頂烏龍〕。凍頂為山名,烏龍為品種名。但按其發酵程度,屬於輕度半發酵茶,製法則與包種茶相似,應歸屬於包種茶類。

文山包種和凍頂烏龍,系為姊妹茶。凍頂茶品質優異,在台灣茶市場上居於領先地位。其上選品外觀色澤呈墨綠鮮艷,並帶有青蛙皮般的灰白點,條索緊結彎曲,乾茶具有強烈的芳香;沖泡後,湯色略呈柳橙黃色,有明顯清香,近似桂花香,湯味醇厚甘潤,喉韻回甘強。葉底邊緣有紅邊,葉中部呈淡綠色。

10.蘇州茉莉花
[編輯本段]

我國茉莉花茶中的佳品。蘇州茉莉花茶,約於清代雍正年問已開始發展,距今已有250年的產銷歷史。據史料記載,蘇州在宋代時已栽種茉莉花,並以它作為制茶的原料。1860年時,蘇州茉莉花茶已盛銷於東北、華北一帶。

蘇州茉莉花茶以所用茶胚、配花量、窨次、產花季節的不同而有濃淡,其香氣依花期有別,頭花所窨者香氣較淡,「優花」窨者香氣最濃。蘇州茉莉花茶主要茶胚為烘青,也有殺茶、尖茶、大方,特高者還有以龍井、碧螺春、毛峰窨制的高級花茶。與同類花茶相比屬清香類型,香氣清芬鮮靈,茶味醇和含香,湯色黃綠澄明。

從解放初期始,蘇州茉莉花茶開始出口,外銷香港、東南亞、歐洲、非洲等二十多個國家和地區。

⑵ 鐵觀音蘭花香什麼味所有的鐵觀音都有「蘭花香」嗎

鐵觀音(tiě guān yīn)茶,是中國傳統名茶,屬於青茶類,是中國十大名茶之一。原產於福建泉州市安溪縣西坪鎮,發現於1723—1735年。「鐵觀音」既是茶名,也是茶樹品種名,鐵觀音茶介於綠茶和紅茶之間,屬於半發酵茶類鐵觀音獨具「觀音韻」,清香雅韻,沖泡後有天然的蘭花香,滋味純濃,香氣馥郁持久,有「七泡有餘香之譽 」。這是大家所熟知的,但是有的茶友問了,鐵觀音蘭花香什麼味 ?為什麼有的鐵觀音茶葉並沒有「蘭香味」,而有的卻有呢?
一、所有的鐵觀音都有蘭花香嗎?
其實,並非所有的鐵觀音茶葉都會形成「蘭花香」的,形成蘭香鐵觀音需要具備:優質鮮葉、良好天氣、合適的發酵等三大要素。
1、鮮葉
蘭香鐵觀音」的茶的成因的條件之一就是鮮葉,優質鮮葉的茶質要好是「蘭香鐵觀音」的基礎。鮮葉的茶質指指鮮葉裡面種種茶葉化學成分,只有裡面的化學成分好,才能為茶葉發酵後產生一些芳香氣味提供物質基礎。
由於目前的生產很講究產量,大規模,所以大量應用化肥,化肥的營養元素單一,致使茶樹所需的微量元素缺乏,這樣一般不能生產出有蘭香鐵觀音的茶。好比養雞場養的雞和農村養的土雞,養雞場的雞只用單一的飼料,雖然長得快,那讀者也許會問,那安溪鐵觀音各種各樣的氣味真的是不好學習。不,這里也有簡便方法。習慣中我們還把這種好的氣味叫做「正勢」味,
但其營養卻大不如土雞。所以現代的農業要求搞有機農業就是為了提高農產品的品質。本人就是因為認識到這個問題,所以在施肥中改用農家肥和有機肥,這樣做出來的茶葉自然蘭香鐵觀音 好。
另外,鮮葉的老嫩需要適中,不得太老也不能太嫩。而且還需要嚴格按照三葉一心標准採摘,這樣的鮮葉才比較好製作,才能夠達到足夠的均衡度。
2、天氣
形成「蘭花香」茶葉的另一個條件就是天氣情況。「蘭花香」的鐵觀音屬於鐵觀音茶葉中的極品,而北風天是制高級茶的最好天氣。因為在這種天氣下,葉子中的多酚類的酶促氧化進行得比較緩慢,葉子發酵比較慢,搖青可搖到「梗葉消」,使葉子裡面的內含物能充分轉化為成茶的香氣和滋味物質,同時,在低溫低溫隋況下,葉子內含物的化學變化比較緩慢,物質的轉化,積累大於消耗,並有利於搖青時的「保青」,使「走水」能順利進行。梗中豐富的有效物質能得以充分的利用,所以說「北風天」是制觀茶的好天氣。
3、發酵
發酵適度是「蘭香鐵觀音」的技術要求。在制茶過程中,決定茶品質的最重要的環節就是「搖青」,既控制茶葉發酵的過程。如果控製得適度,就能讓茶葉裡面的化學物質轉化成芳香的物質。怎樣才是發酵適度,既傳統所說的「青枝綠蒂紅鑲邊」。這種發酵方法也稱「傳統做法」。現實是人們為了追求茶葉顏色的綠,而使發酵不到位,造成茶葉氣味帶有「青臭」的氣味。有「蘭香鐵觀音」的茶的特徵。蘭香鐵觀音從干茶顏色看,呈墨綠,好茶其實就是這個顏色。
二、蘭香鐵觀音顏色很綠嗎?
蘭香鐵觀音並非很綠很綠,如果太綠了,就是發酵不大到位。總之不會是青綠色,顏色會深一點。用手掂干茶,會覺得比較有手感,有份量感,那是因為裡面的茶葉元素多的原因。湯色呈黃色,不是綠色,比起綠色蘭香鐵觀音會來得濃些。從滋味來說就是說好的濃香就是上面所說的有鐵觀音味。這種茶比較耐泡。有「蘭香鐵觀音」茶的市場情況。
綜上所述,「蘭香鐵觀音」指富有香氣的鐵觀音茶,市場上「蘭香鐵觀音」的銷售情況怎樣?最喜愛富有蘭香鐵觀音茶的是廣東人,他們最早喝鐵觀音,對傳統的鐵觀音有一種痴愛,這是一種比較成熟和理性的選擇。他們對茶的氣味以及耐泡程度最講究,而對茶顏色則看在其次。而全國的大部分地區,還有一種偏愛發酵比較輕的茶,就是外觀比較青綠,茶水青綠,滋味也比較青,比較不耐泡的茶。
其蘭香鐵觀音就不是那麼濃。當然人們喜愛「蘭香鐵觀音」,而富有蘭香的茶往往在外觀顏色上不能很綠,但市場上又喜愛外觀顏色比較綠的茶,這就成了一對矛盾。而要這兩者同時兼備,那價格至少也要500元/斤以上。那到底我們在選購時要選哪一種呢?這個就是蘿卜青菜各有所愛了。你可以在對比中選擇自己的所愛。但這也不是很絕對的,一個上檔次的好茶,一般這兩都是都會兼備的。何為蘭香鐵觀音?這真是大家即想知道。
三、蘭花香鐵觀音什麼味
1、氣味
蘭香鐵觀音一般指品茶的過程中對茶葉品質的評價,主要指鐵觀音特有的好的氣味,包括:杯蓋的氣味、茶水的氣味、茶渣和杯底的氣味。可單獨指其中一種氣味,比如說杯蓋的蘭香鐵觀音有明,但茶水的蘭香鐵觀音不一定明顯。鐵觀音的這幾個方面的氣味並不必然一致,存在一些差異,有的杯蓋的氣味很好,但茶水的氣味並不是很好,有的茶水氣味很好,但杯蓋的氣味並不那麼好。也可總的綜合說,這個茶的蘭香鐵觀音好不好。
2、喉韻
另外也認為品完茶後的「喉韻」也是蘭香鐵觀音的一部分。「喉韻」,就是齒頰留香,喉舌回甘的感覺。這種好的氣味,主要指香氣,比如蘭花或桂花的香氣,還有一種酸味中帶香的習慣叫做「酸啷味」,鐵觀音由於其特殊的屬性,現實中還會有各種各樣的香氣類型,說法也各種各樣,有的像「紅菇的氣味」、有的像「糖果的氣味」、有的像「新樅的氣味」,有的像「花酸的氣味」,應有盡有。
3、感覺
有的地方也會有一個地方氣味的特點,有些甚至是只可意會不可言傳。現實中最經常講的就是「蘭花香」、「酸啷味」和「新樅味」。這種茶,我們也習慣上稱「傳統的鐵觀音」。既從你一般的感覺中,覺得好的我們就叫做「正勢」味,而其他的就不是。就像抽煙喝灑,能品出它們的優劣與特點。感覺好的就是好,感覺不好的就是不好。當然這感覺也是要靠練的。
四、蘭花香鐵觀音是什麼感覺
關於蘭花香,其實很難從文字上來表達,古人表達蘭香鐵觀音的「勢」曾用了下面這些詞彙:有高有低、有強有弱、有酸有甜、有深藏不露、有霸氣逼人、有溫文雅而、有婀娜多姿....千奇萬種、無窮無盡,皆是蘭香鐵觀音,就好像大海里的魚類,都叫作魚,但品種繁多,目不暇接,蘭香鐵觀音亦是如此,每一泡觀音茶。
在安溪,每個茶農所做的蘭香鐵觀音都有不同的韻味,每天做的鐵觀音香氣都是不同的。那麼,到底韻味是怎樣的一個感覺呢?實話說,真是說不清楚,現把我從小到大喝觀音的感受用笨拙的文字、刻意的表達一點吧,最多也只能是它的萬分之一。
其一:蘭香鐵觀音的感覺從聞香開始,「如梅似蘭」的香氣,你想像它是什麼香,它就有什麼香,而且它就有一種神奇的穿透力,會穿透你的五臟六腑,甚至於每個細胞,而其他品種聞香的時候,頂多也就到了喉嚨,然後馬上失去了感覺,而且這種香氣會讓你感覺「俗」,而鐵觀音的香氣則表現為「雅」,就好像我們聞到了茉莉花和蘭花之間的區別,這估計就是有韻和沒韻之間的差別之一。
其二:入口一霎的「鑽」感覺,鐵觀音一入口就好像千萬個神奇的物質「鑽」進你的牙縫,並且向兩腮擴張,直入候根底部,在舌的表現則為被覆蓋了一層薄薄的冰膜,並有一點「油」的感覺......而其他烏龍茶則沒有這種感覺,一般是粗淡或平淡的感覺。
其三:回味的感覺,鐵觀音的回甘和其他品種又有不同,鐵觀音的回甘帶有「氣」的感覺,兩腮生津,而這種特有的「氣」則從鼻子沖出,並且這種「氣」從喉嚨到鼻孔之間長時間保留;而其他品種則沒有這種感覺......現實中,人們對「蘭香鐵觀音」比較大眾的認同是什麼意思?如果不是深層次的茶葉文化的探討或是說到精神方面的,那通常「蘭香鐵觀音」的意思最簡單的就是「鐵觀音味」。這里的「味」指氣味,因為鐵觀音最重要的特質就是氣味。
安溪人品評鐵觀音,碰到蘭香鐵觀音不錯,說是「蘭香鐵觀音有起」或「蘭香鐵觀音有顯」,大多情況下稱「韻口」。如果說蘭香鐵觀音很重,就是說鐵觀音的特性很明顯,當然是好茶了。如果說蘭香鐵觀音不明,就是說鐵觀音的特性不明顯,當然不是好茶了。

⑶ 哪位對福州方言有研究的福州人,請簡單介紹以下福州方言的情況

福州話是閩方言之一,閩東話的代表。閩方言是漢語方言的一支,分為閩東話、閩南話和閩北話。福州方言流行於福州市和所轄的閩侯、長樂、福清、平潭、永泰、閩清、羅源等8具(市)以及古田、屏南、南平、福安、寧德、周寧、壽寧、柘榮、霞浦、福鼎等縣(市)。覆蓋面占福建省面積五分之一強。
福建由於歷史上高山峻嶺重疊,交通閉塞,形成地域的隔離,方言形成碎塊型,往往造成涉一條溪或過一重山便有同音不同腔的現象。因此福州話中又分為福州本地腔和閩侯腔、長樂腔、福清腔、平潭腔、永泰腔、閩清腔、羅源腔等等。
在我國方言中,福州話不僅以其歷史悠久而聞名,而且以語詞豐富、語體多樣、語流音變復雜而著稱,使許多研究古漢語的專家為之神往。歷史上由於中原文化數度入閩,因此福州方言在上古漢語和中古漢語與當時方產融為一體的過程中,既保存著上古漢語語音、詞彙、語法方面的許多舊痕跡,又保存有不少中古漢語的一些特色,是保存中古音(或稱唐音)最多的方言之一,許多古籍中可以看到的基本詞彙一直為福州方言繼續沿用至今。如"筷子"叫"箸","兒子"叫"仔","鍋子"叫"鐤","剪刀"叫"鉸刀"等等。
其作為量詞,在秦以後的古漢語中已不多見,但卻保留在福州話里,而且至今使用還十分廣泛,如稱"十個"為"十其",稱"十個八個人"為"十其八"。福州話說"下雨"為"桐雨"(或寫成"遏雨"),"桐"字源於"掉",掉從卓,卓福州話念"tok",轉成陽聲韻則念成"tog",俗寫成"桐"。丟失福州話說"拍桐",丟失的丟就是掉,"丟三拉四"實是"掉三拉四"。迷路福州話說"拍桐路",與廣州話說"桐失路"是同一類的音理。

日語多用我國中古唐音,如"修理"一詞,日語同福州話一樣,都念成"銹里"。一會兒,福州話說"仂久",福清、平潭說"一刻古"。"仂"實是躡,眼睛一眨的意思。"一刻古"的"古"是閩南話的"久",而"刻"不是指古代漏壺的一刻,不是計時的詞,人死了合上眼了,叫"瞌目去"。"一刻古"也就是"一合眼之久"。一會兒的"會"又是什麼意思呢?繁寫"會"字底下是鍋中間是蒸籠,上面是蓋子,是指整套的炊具,會、合同意,故一會兒,也就是"一合眼之久"的意思。"才"福州話念"財",福清、平潭說"災"。才寫成"fff"是川字中心加一畫,顯出水道壅塞以成火災的意思,既不像《說文》說的"草木之初"形狀,也不似《甲骨金文字典》猜的是器具形狀。上古的"才"與"在""災"同源,可作傷害或災害解釋。如《屯南》甲骨文有"辛丑貞王甚狩無才",這里的"才"就作傷害解釋。
名詞附加成份的運用詞尾拖個"仔"稈,如"椅仔"(凳子)、"伲仔"(小孩)、"厝仔"(小房子),大致相當於普通話的"子"或"兒"的虛詞作用。
動詞有特殊用法,放在動詞前面表示完成時態的在福州話中常見:如"我有收著你的批"(我收到了你的信),"我前一刻共你古好好攀講"(我前不久和你談過話),"汝食盲昧?"(你吃晚飯了沒有),"你看過電影昧?"(你看過電影沒有)。普通話"主語棗謂語棗賓語棗賓語"的句式在福州方言中常加上一個介詞"共"或"甲",例如"我共汝商量"(我和你商量),"我共汝甲真好"(我和你很親熱)。

動詞"去"字在福州方言中常用補語,表示動作行為已成為結果。如"病已好去了"(病已痊癒),"跑去了"(溜走了)。
賓語提前的現象比較常見,如"買蝦皮兩斤"(買兩斤蝦皮),"買碗1副"(買一副碗)等。
倒讀句式多,如"歡喜"(喜歡)、"洗過腳手臉",(洗過臉手腳)、"船渡"(渡船)等。
閩方言比較句有特別的結構。如:"伊嫌我肥(他嫌我胖),"汝嫌我細話"(你嫌我多嘴)。
明末編成的福州話韻書《戚林八音》和現代福州話並無太大區別,至今仍被閩劇藝人用作合轍押韻的依據。福州方言,按《戚林八音合訂》共有36個韻母,15個聲母,8個聲調。36個韻母中與普通話相同的有31個。現在普通話中只有陰平、陽平、上聲、去聲4個聲調,沒有入聲,福州方言中仍完整地保留著中古漢語的入聲。

福州方言是漢語的八大方言之一,在唐末五代期間就已定型,在福建方言中佔有重要的地位。

福州方言是閩江下游的舊福州府"十邑"的共通語,整個閩東地區劃代表性方言。在今福州市所屬的5區2市6縣通行,今寧德地區所轄的2市5縣也能聽懂。在閩東方言區之外的浙江省泰順縣、平陽縣、蒼南縣部分鄉鎮也有通行福州方言的。至於閩北地區如尤溪、建甌、沙縣、順昌、將樂等,則以福州話為第二方言,從閩東方言區出去的華僑更是把福州話傳播到世界各地。

常用詞

天文

日頭--太陽
好天--晴天,天晴
做風台--刮風台
晡時(雨)--雷陣雨
二八天--春秋宜人天氣
轉潤--反潮
秋烘--秋後熱天氣
懸下日--忽晴忽陰
落霜--下霜
做溪水--發大水
雨蒙--蒙蒙雨
南風天--冬天暖和天氣
白露絳--白露熱天氣
日頭花--薄雲下的陽光
凊天--冷天
陰烏天--陰天
天光--天亮
雨囝--小雨

地理

平洋--大片平地
園--旱地,園地
江墘--江邊
塗沙--沙土
石頭子--碎石子兒
坎爿--碎瓦片
塗糜漿--爛泥漿
水漲--漲潮
滾湯--開水
粟埕--曬谷場
洋田--大片平坦的水田
町--畦(菜)
山骹--山腳下
石頭卵--==鵝卵石
湯--溫泉,熱水,湯
水湓--落潮
街中--街上
輕--鋁
埕--場子,場院

時間

今年暝--今年
年暝--年關
老後日--大後天
上晝--上午
暝晡--晚上
半度暝--深夜
下(二)日--往後,來日
日把--一兩天
舊底--以前,從前
現刻--現在
往(兩)幫--先前
仱--現在
年頭--年初
明旦--明天
早起頭--早晨
下晝--下午
暝頭--初夜
尾手--後來
仂久--一會兒
個郎日--整天

方位

位處--地方
底勢--裡面
前斗--前面
地兜--地上
滿(四)世--四下里
門喙--門口
角角--角落,角
尾涿--最後一個
門後角--門後
後向--後邊
溪墘--河沿
懸頂--上面
外斗--外面
面(頭)前--面前
邊兜--旁邊
近兜--近旁
台中中--最中間
半台中--半中間
道頭--碼頭,渡口

房舍

厝--房子,家
天星瓦--天窗
露台--陽台
門扇--門板
僻榭--廂房
糞坑厝--廁所
火牆(包)--風火牆

戲棚--戲台
軟板--天花板
瓦頂--屋頂
踏斗--室內固定樓梯
檻門(戶)--窗戶
花廳--客廳
灶前--廚房
起厝--蓋房子
弄頭--宅院內過道

器具

行架--傢具
藤床框--藤床綳子
氈--毯子
行鋪--輕便床
月桌--大圓桌
椅條--條凳
鼎筅--炊帚
鼎抒--鍋鏟
(洋)油猴--煤油燈
自來火--火柴
棕薦--棕墊
鋪板--床板
簽押桌--大寫字台
撥桶--吊桶
缸婆--大海碗
茶桌--茶幾
只紗--線團兒
篦梳--篦子
匙--鑰匙
火管--吹火筒
羅盆--臉盆
據據--拐杖
咭囝--小汽艇
柴排--木排
針鼻--針眼兒
鏡箱--梳妝盒
風抽--打氣筒
面桶--木臉盆
箸簏--筷子籠
鉸刀--剪子
瓢羹--調羹

動物

頭牲--牲畜
鴨雄--公鴨
溪滑--河鰻
青鰲--小海蚌
蠶繭--蠶
蟳--鋸緣青蟹
冬雞--烏賊
蝦米--干蝦皮
螞蝴--晴蜓
只只--麻雀
蛤啦--蟑螂
豬哥--公豬
犬母--母狗
水雞--田雞
蟛蜞--小河蟹
巴啷鼓錘--蝌蚪
草蜢--螞蚱
紅蚣--蜈蚣
螞蜞--螞蟥,水蛭
蚤--跳蚤
蚨蠅--蒼蠅
虱母--虱子
塗犬--螻蛄
蘭尾星--螢火蟲
化化--八哥
蠣柎--連殼的鮮海蠣
墨束--小烏賊
牛頭蜂--大黃蜂
風蚊--蚊子
胡鰍--泥鰍
老鷂--老鷹
潭鰂--鯰魚

植物

油甜苞--玉米
芋卵--小芋頭
廣瓜--冬瓜
籽瓜--甜瓜
番椒--辣椒
艾菜--茼窩
莓薺--荸薺
柑--橙子
黃梨--菠蘿
秫米--糯米
番囝薯--馬鈴薯
金瓜--南瓜
番櫞瓜--佛手瓜
油白菜--小白菜
茭筍--茭白
春菜--萵苣
茉莉--茉莉花
麻筍--毛竹筍
豆莢--碗豆角
菅蓁--茅草
黃彈--黃皮果
苔菜--海苔
麻竹--毛竹
薸--浮萍
葵菜--一種闊葉菜
烏豆--黑豆
蕹菜--空心菜
番薯--紅地瓜

人品

丈夫儂--男人
老儂--老人
外江儂--外地人
單身哥--單身漢
漢碼--個子
孀居--寡婦
大細儂--本家
走水--走私者
婆奶--接生婆
諸儂囝--女孩子,女兒
兩個聲--語言不同的人
下八洞--下等人
矮股--矮個兒
親房--親近友好的人
幫侶--同伴,搭檔
長年--長工
暗看--巫婆
義女--婢女
拖車其--車夫
菜婆--吃素的女居士
呆儂--壞蛋
敗囝--敗家子
撥馬--扒手
乞食--乞丐
白面(哥)--*女
花師--園丁,花匠
塗師父--泥水匠
妥當儂--老實人
番客--華僑
細婆--妾
街扒--小癟三

稱謂

郎罷--父親
依姆--伯母,大嬸
大伯--夫兄,大伯子
姆嬸--妯娌
姑爹--姑夫
老公--丈夫
外媽--外婆
丈儂--岳父,丈人
郎奶--母親
依伯--伯父,老大爺
依婆(姆)--老太婆
細叔--夫弟,小叔子
孫--孫子,侄兒
公媽--爺爺奶奶
老媽--妻子
新婦--兒媳婦
丈奶--岳母,丈母娘
大公--曾祖父
後奶--繼母,後娘
後伯--後爹
親家舅--妻舅
祖媽--老祖宗(女性)
娘姨--姨母
會伯--稱朋友之父
大媽--曾祖母
姨媽--姨婆,母之姨
姑娘--小老婆
細姐--姨太太
會母--稱朋友之母

飲食

食早--吃早飲
粥配--下粥的菜
炊床飯--蒸飯
含米仁--夾生飯
(豆)腐箸--腐竹
油炸粿果--油條
光餅--小的咸燒餅
扁肉--餛飩
蹄戈--腿肉
上排--帶脊椎骨的精肉
瞑晝--午飯和晚飯
凊飯--冷飯,剩飯
糖粿--甜年糕
切面--面條
粉干--粉條
春餅--春卷兒
燕皮--肉剮的餛飩皮
糟魚--紅糟魚
烰豆乾--炸豆腐
番薯燒--地瓜灑
番薯錢--片狀地瓜干
番薯韌--熟地瓜干
茶食--油炸小油條
朦糕--發糕
噇--吃(罵語)
蔥珠--蔥花
糟菜--腌菜,酸菜
冰箸--冰棍兒
豆毛菜--豆芽兒
香乾--鹵豆腐乾
盪--重煮

起居

咯啷喙--嗽口
面湯--洗臉水
食薰--抽煙
客遛--玩
轉厝--回家
沕水--潛水
洗面--洗臉
面布--毛巾
食飯--吃飯
做暢--開玩笑
剃頭--理發
泅水--游泳
曝日頭--曬太陽
困晝--午睡
狂眠--說夢話
歇--休息
起動--勞駕
人情--紅包,禮物
交徠--交往
交家--往來
犬吠--胡言亂語

受氣--生氣
詐死--裝傻
細膩--客氣,小心
摒糞掃--倒垃圾
做儂客--做客
做闊--擺闊氣
生份--陌生
皮厚--厚臉皮,害羞
做面--表面應付
帶喙--捎口訊

服飾

皮襖--皮袍
扣--扣子
開斗褲--開襠褲
尿燥--屎布
鞋套--雨靴
肚爿--肚兜
扎腳--綁腿
汗衫--襯衣
褲--褲子
褲斗--褲襠
半長褲--內短褲
領巾--圍巾
骹帶--裹腳布
碗帽--瓜皮帽
汗巾--手帕
齊眉--劉海兒
抱裙--嬰兒用圍裙
搭扣--子母扣

人體

面--臉
螺--頭發旋兒
目睭--眼睛
目睫--睫毛
目水--眼力
目滓--眼淚
目油--含著的淚水
鼻--鼻子,鼻涕
鼻水--稀鼻涕
下頦--下巴
喙皮--嘴唇
牙槽腮--腮幫
牙齒座--牙床
耳空--耳朵孔
喙須--胡須
喙碼--口才
肩頭--肩膀
胳洛下--腋下
手腿--胳膊
大姆哥--姆指
心肝前--胸前
腹臍--肚臍
腹腸--腸
骹肚--小腿肚
骹(掌)甲--腳指甲
骹底--腳底
骹腹頭--膝蓋
骹柄下--胯下
股川--屁股
朘友--男陰

疾病

破病--生病
做病--鬧病
驚凊--怕冷
風寒--感冒,傷風
寒積--受寒而消化不良
發癲--發瘋
生痱--長痱子
青垢--皮下淤血
凍子--凍瘡
病囝--害喜
病屎--發育不良
病啞--啞巴
無頭神--健忘
蚨蠅屎--雀斑
豬頭瘴--腮線炎
羊眩--羊癲瘋
灌膿--化膿,鼓膿
脫腸--疝氣
青盲--眼瞎,瞎子
麻面--麻臉,麻子
瘌頭--禿頭
大舌叵--大舌頭

無牧--沒治
撮葯--抓葯
摸脈--號脈
有瘥--(病情)好轉
脫輪--脫臼
結庀--結痂
茶囝--簡易中草葯
著痧--中暑
泄尿--尿床,小便失禁
啡血--吐血
肉柱--粉刺

俚諺語

七留八留無離福州。
鐵打延平府,紙糊福州城(南平難攻,福州易失)。
見蛇不打三分罪。
食在在做賴賴工錢都還在。
眠床下踢毽平平懸(床下踢毽子同樣高,不分高低)。
七哥問八哥共汝差不多(保守者只求不比人差就行)。
心肝搭搭,伓驚菩薩(問心無愧,不怕鬼神)。
田園日日去,親戚淡淡行。
風吹單條竹,餓死單身哥。
體得主人意,更是好功夫。
賭錢輸窮鬼,犬吠癩獃人。
死的去遠遠,生的要吃飯。
接親長長陣,拜堂剩兩其(人)。
烏字上白紙,有性沒處使。
鐵打延平府,紙褙福州城。
手裡沒把米,呼雞都不理。
湯水雖熱總是水,飯粒雖凍會粘牢。
老虎雖壞不咬囝,鐵匠不打刣(殺)囝刀。
平生不作虧心事,半瞑(夜)開門心不驚。
三分人樣七分裝,七分人樣不用裝。
看命先生半路死,地理先生沒處埋。
走馬倉山看走馬,泛船浦內看番船。
牛頭馬面是娘奶,胭脂粉面是別人。
文官把筆安天下,武將持刀保太平。
孝順必生孝順囝,忤逆還生忤逆兒。
有緣千里能相會,無緣對面不相逢。

還有其他短句如:

城裡燈籠鄉下骨。
鴨牳裝(打扮)死嘴總是扁的。
瓦爿囝也中墊桌骹。
月光處處光。
是金便赤,是銀便白。
有心打石石會穿。
和尚是人做的。
好鼓不用重錘。
破鼓總會救得月。
九十九還要問一百。
奶奶死欽欽磕磕(敲動法器發出的聲音),老爺死寂寂寞寞。
有錢講話響叮當,沒錢講話沒人聽。
諸人囝十八變,上轎還(有)一變。
先是人情後是債。
寧可敆(得罪)初一,不可敆(得罪)十五。
輕聲講重話,會急又沒汗。
鼓山戴帽,做土起餓。
雷打秋,晚沒收。
一百錢要使,一分錢要儉。
千賒不如八百現。
江中雖大,船頭會相碰。
財主困(睡)半暝(夜),窮人起五更。
頭過(道)參,二過(道)茶。
衙門有大小,法度總一般。

熱點內容
盆景榕樹散文 發布:2025-01-07 19:21:58 瀏覽:125
文荷蘭花葉 發布:2025-01-07 19:14:03 瀏覽:10
絢麗海棠花語 發布:2025-01-07 19:13:27 瀏覽:438
哈爾濱阿城網上花店 發布:2025-01-07 19:12:36 瀏覽:995
盆栽進貨 發布:2025-01-07 19:04:30 瀏覽:377
綠沙海棠果 發布:2025-01-07 19:03:03 瀏覽:725
山地玫瑰批發 發布:2025-01-07 18:39:53 瀏覽:219
琪源花店 發布:2025-01-07 18:38:38 瀏覽:828
金絲玉紫羅蘭系列 發布:2025-01-07 18:38:31 瀏覽:214
梅花作文開頭 發布:2025-01-07 18:33:17 瀏覽:1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