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鵑花圖片鳥
⑴ 杜鵑名字的由來
杜鵑又抄名杜宇、子規,俗稱布襲谷鳥。相傳是古蜀國國君杜宇的精魂化身,啼時口角流血 相傳,蜀國杜宇號稱望帝,禪位後化為杜鵑鳥,每年春耕時節,杜鵑鳥飛來喚醒老百姓「快快布穀! 快快布穀!」 "......故蜀人聞子規鳴,皆起曰,是望帝也(《說文·佳部》)」,鳴聲凄切,動人哀思,晝夜不止,直叫得嘴邊淌血,因而又名"思歸"、「催歸」。嘴巴流出的血,滴滴灑在地上,染紅了漫山的杜鵑花。「杜鵑花與鳥,怨艷兩何賒。疑是口中血,滴成枝上花。(成彥雄《杜鵑花》)」,此即成語「杜鵑啼血」、「子規啼血」的來歷
⑵ 杜鵑是鳥名還是花名
杜鵑既是鳥名,也是花名。
杜鵑花也叫映山紅、山石榴,杜鵑是喜蔭的植物,養護起來難度大,它對土壤、溫度、濕度、光照、肥水的要求都比較高。
杜鵑鳥是杜鵑科鳥類的通稱,也叫布穀鳥。杜鵑會大量捕食松毛蟲、舞毒蛾、松針枯葉蛾、蝗蟲等為食,保護了植物的安全,是林業益鳥,值得我們愛護。不過杜鵑鳥喜歡把蛋下到別的鳥窩中,是寄生的典型。
常隱棲樹林間,平時不易見到。叫聲格外洪亮,每隔2-3秒鍾一叫,有時徹夜不停。雜食性,啄食松毛蟲、金龜甲及其他昆蟲,也吃植物種子。不營巢,在葦鶯、黑卷尾等的鳥巢中產卵,卵與寄主卵的外形相似。
杜鵑花養護技巧
第一、合適的盆土是養好杜鵑的基礎
杜鵑喜排水良好的酸性土壤,家庭盆栽可以用腐葉土、沙土、園土按照7:2:1的比例拌勻使用。這種土壤不宜積水,疏鬆透氣,且偏酸性,含有豐富的腐殖質,非常適合杜鵑的生長。
第二、舒適的環境可以讓杜鵑保持優美的觀賞態
杜鵑喜溫暖和陰涼的環境,既怕酷熱又怕嚴寒。家中養護是要把盆栽擺放在光照強度不大的散射光處,環境溫度控制在10℃—30℃之間,有利於促進杜鵑開花。夏季要給杜鵑防曬遮陰,不可讓烈日暴曬。還要定期給植株周邊噴霧增濕,定期開窗通風透氣,這樣可以讓葉片更加滋潤,花朵鮮艷嬌嫩。
⑶ 杜鵑花圖片
杜鵑花:又名映山紅、山石榴,為常綠或平常綠灌木。相傳,古有版杜鵑鳥,日夜哀鳴而咯血權,染紅遍山的花朵,因而得名。杜鵑花一般春季開花,每簇花2-6朵,花冠漏斗形,有紅、淡紅、杏紅、雪青、白色等,花色繁茂艷麗。生於海拔500-1200(-2500)米的山地疏灌叢或松林下,為中國中南及西南典型的酸性土指示植物。
該物種全株供葯用:有行氣活血、補虛,治療內傷咳嗽,腎虛耳聾,月經不調,風濕等疾病。又因花冠鮮紅色,為著名的花卉植物,具有較高的觀賞價值,在世界各公園中均有栽培。中國江西、安徽、貴州以杜鵑花為省花,長沙、無錫、九江、鎮江、大理、嘉興、贛州等城市定為市花的城市多達七八個。1985年5月杜鵑花被評為中國十大名花之六。
⑷ 介紹一下杜鵑鳥
杜鵑鳥是杜鵑科鳥類的通稱,常見的有大杜鵑、三聲杜鵑和四聲杜鵑。大杜鵑叫聲似「內布穀」,所以又容叫布穀鳥;三聲杜鵑叫聲似「米貴陽」,所以有些地方就叫它米貴陽;四聲杜鵑又叫子規,叫聲似「快快割麥」、「割麥割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