梔子花詩是一首什麼詩
❶ 李東陽梔子花原文及詩賞析
《梔子花·梔子花》詠梔子花詩鑒賞
李東陽
抽黃媲白總稱才,誰遣山梔入畫來。
似為詩家少知己,杜陵吟罷不曾開。
時當夏日,艷陽如火,梔子花噴香盛放,玉潔無瑕的花容,真給人一種「孤姿妍外凈,幽馥暑中寒」的感受。
明人李東陽這首七言絕句,寫法上別開生面,是從欣賞一幅梔子花圖著筆的。「抽黃媲白」是指梔子花白果黃,「總稱才」,是說果實可以染色,又可入葯。詩人接著提問,是哪位丹青妙手畫的?詩與畫應該珠聯璧合,畫上怎麼沒有詩人的題詠呢?詩人又自問自答:莫非是因為唐代的詩人杜甫已有詠山梔的佳篇,因此後人就只能「眼前有花道不得」了呢?
杜子美詠花詩不多,可是卻有點偏愛梔子花。他詩中曾吟過「梔子紅椒艷復殊」之句。在另一首五言《梔子》詩中,寫出了此花的精神:「梔子比眾木,人間誠未多。於身色有用,與道氣相和。紅取風霜買,喜看雨露柯。無情移得汝,貴在映江波。」詩中之梔子花,顏色可能是紅的。據《花鏡》載:「昔孟昶十日宴芳林園,賞紅梔子花,清香如梅,近日罕見此種。」《萬花谷》及《野人閑話》兩書中,亦均有紅梔子花的記載,可惜今不復見。
「似為詩家少知己」,李東陽這話似乎太武斷了點。我國歷代詠梔子花的詩篇很多,如唐人王建的「婦姑相喚浴蠶去,閑著中庭梔子花」;又如宋人朱淑真的「玉質自然無暑意,更宜移就月中看」;再如明人陳淳的「竹籬新結度濃香,香處盈盈雪色妝,知是異方天竺種,能來詩社攪新腸」;又如明人沈石田的「雪魄冰花涼氣清,曲闌深處艷精神,一鉤新月風牽影,暗送嬌香入畫庭」。都從不同角度勾描出梔子花的秀色清姿。
梔子花不僅色香俱佳,而且樹身挺秀,枝幹蒼勁,臨池橫枝,尤為動人。故梔子花樹有「水橫枝」之美稱。南朝梁簡文帝有《詠梔子花》詩贊賞它:「素花偏可喜,的的半臨池。疑為霜里葉,復類雪封枝。日斜光隱見,風還影合離。」今嶺南人多喜鋸古枝,浸植於案前,朝夕品賞,以悅心目。李東陽是明文壇茶陵派首領。他與何景明樹起復古旗幟,提倡「文必秦漢,詩必盛唐」。因此《梔子花》一詩的後兩句,就有竭力推崇杜甫而貶其他詩家之意。平心而論,這是一種偏見。盛唐的李、杜,固然是中國詩壇上的兩個高峰,但亦並非每一首詩都是絕唱,中唐、晚唐、五代宋明的詩歌中,也不乏佳作。上引杜甫的《梔子》五言,也井非「三吏」、「三別」那樣的名詩,較之其他詩人吟詠梔子花的篇什,沒有什麼突出之處,為什麼說:「杜陵吟罷不曾開」?李東陽寫了不少詩,但內容空泛的較多,這大概與他身居高位養尊處優有關。封建時代,一個文人仕途通達,詩就往往不能「窮極而後工」了,這一點,正如曹劌所斷言的:「肉食者鄙。」
❷ 關於梔子花的四字詩句
1.求一首關於梔子花的詩
南朝梁·蕭綱。
《詠梔子花》:「素華偏可喜,的的半臨池。疑為霜裹葉,復類雪封枝。
日斜光隱見,風還影合離。」 唐·杜甫。
《梔子》:「梔子比眾木,人間誠未多。於身色有用,與道氣相和。
紅取風霜實,青看雨露柯。無情移得汝,貴在映江波。」
唐·劉禹錫:《和令狐相公詠梔子花》:「蜀國花已盡,越桃今已開。 色疑瓊樹倚,香似玉京來。
且賞同心處,那憂別葉催。 佳人如擬詠,何必待寒梅。」
宋·朱淑真。《水梔子》:「一根曾寄小峰巒,苫葡香清水影寒。
玉質自然無暑意,更宜移就月中看。」 宋·楊萬里。
《梔子花》:「樹恰人來短,花將雪樣年。 孤姿妍外凈,幽馥暑中寒。
有朵篸瓶子,無風忽鼻端。 如何山谷老,只為賦山礬。」
宋·蘇籀。《梔子花一首》:「鏤裁雪羽元同質,合輯龍沈更一家。
氣襲禪僧鼻端白,葩敷溪女鬢唇斜。牽纏薌色誠虛幻,結習因緣可嘆嗟。
芍葯調和傳漢殿,酴醿脂澤有渾耶。」 宋·劉過。
《詠余商卿梔子花》:「捍不求知色自然,朝來何許雪華鮮。如行佛國參知識,未嫁仙姿益凈娟。
梅子已黃猶夜雨,客遊方倦作春眠。地卑山近征衣潤,不費熏爐一炷煙。」
宋·舒岳祥。《梔子花》:「六齣台成一寸心,銀盤里許貯金簪。
月中不著蠅點璧。春過翻疑蝶滿林。
陸地水光山院靜,炎天冰片石壇深。楊州只說瓊花好,漠漠風水何處尋。」
宋·董嗣杲。《梔子花》:「玉瓣涼叢擁翠煙,南薰池閣燦雲仙。
芳林園里誰曾賞,檐卜坊中自可禪。明艷倚嬌攢六齣,凈香乘烈裊孤妍。
風霜成實秋原晚,付與華燈作樣傳。」 宋·王義山。
《梔子花詩》:「當年曾記晉華林。望氣紅黃梔子深。
有敕諸官勤守護,花開如玉子如金。此花端的名薝蔔。
千佛林中清更潔。從知帝母佛同生,移向慈元供壽佛。」
宋·陳造。《次梔子花韻》:「居士窗前檐卜花,清香不斷逗窗紗。
傷和錯底風過關,照夜偏憐玉雪葩。瓊樹未應矜潔白,金神端為發英華。
世間俗眼便紅紫,試遣詩翁較等差。」 明·李東陽。
《梔子花》:「抽白媲黃總稱才,誰遣山梔人畫來?似為詩家少知己,杜陵吟罷不曾開。」 元程棨《三柳軒雜識》中謂梔子花為花中之「禪客」。
2.關於桅子花的詩
《梔子花》宋 董嗣杲
玉瓣涼叢擁翠煙,南薰池閣燦雲仙。
芳林園里誰曾賞,檐卜坊中自可禪。
明艷倚嬌攢六齣,凈香乘烈裊孤妍。
風霜成實秋原晚,付與華燈作樣傳。
《梔子花》宋 蔣堂
庭前梔子樹,四畔有椏枝。
未結黃金子,先開白玉花。
《梔子花》宋 楊萬里
樹恰人來短,花將雪樣年。
孤姿妍外凈,幽馥暑中寒。
有朵篸瓶子,無風忽鼻端。
如何山谷老,只為賦山礬。
《梔子花》宋 舒岳祥
六齣台成一寸心,銀盤里許貯金簪。
月中不著蠅點璧。
春過翻疑蝶滿林。
陸地水光山院靜,炎天冰片石壇深。
楊州只說瓊花好,漠漠風水何處尋。
《梔子花詩》明 沈周
雪魄冰花涼氣清,曲欄深處艷精神。
一鉤新月風牽影,暗送嬌香入畫庭。
供參考。
3.幫我找幾首關於梔子花的古詩
詠牆北梔子詩
【南朝】謝抄朓
有美當階樹。霜露未能移。
金蕡發朱采。映日以離離。
幸賴夕陽下。余景及西枝。
還思照綠水。君階無曲池。
余榮未能已。晚實猶見奇。
復留傾筐德。君恩信未貲。
江頭四詠襲·梔子
【唐】杜甫
梔子比眾木,人間誠未多。
於身色有用,與道氣傷和。
紅取風霜實,青看雨露柯。
無情移得汝,貴在映江波。知
和令狐相公詠梔子花
【唐】劉禹錫
蜀國花已盡,越桃今已開。
色疑瓊樹倚,香似玉京來。
且賞同心處,那憂別葉催。
佳人如擬詠,何必待寒梅。
梔子花
【宋】楊萬里
樹恰人來短,花將雪樣年。
孤姿妍外凈,幽馥暑中寒。
有朵篸瓶子,無風忽鼻端。
如何山道谷老,只為賦山礬。
4.誰能幫我作一首關於梔子花的詩呀
梔子花詩
(宋)王義山
當年曾記晉華林。望氣紅黃梔子深。有敕諸官勤守護,花開如玉子如金。此花端的名薝蔔。千佛林中清更潔。從知帝母佛同生,移向慈元供壽佛。
「和令狐相公詠梔子花」劉禹錫
蜀國花已盡,越桃今已開。色疑瓊樹倚,香似玉京來。
且賞同心處,那憂別葉催。佳人如擬詠,何必待寒梅。
「雨過山村」王建
雨里雞鳴一兩家,竹溪村路板橋斜。
婦姑相喚浴蠶去,閑看中庭梔子花。
5.哪句描寫了梔子花形態的句子
描寫梔子花形態的句子很多,選部分如下:
1、梔子花的的花朵是白色的,它分大梔子和小梔子兩種,大的有拳頭那麼大,小的只有兩三根手指頭那麼小。它有許多花瓣,一層挨著一層,都看不見中間的花蕊了。我輕輕地掰開層層花瓣,終於看見了它黃色的花蕊,花蕊的四周有許多約1厘米長的嫩黃色的細條像衛兵一樣,圍繞著黃色的花蕊,守衛著它。梔子花的花瓣呈壞雨滴狀,摸起來就像嬰兒的皮膚,也像上等的綢緞,滑滑嫩嫩的,非常舒服。
2、盛夏之夜,點點繁星影影綽綽的綴在夜幕,朦朧的月光好像一層輕紗覆蓋著大地,月亮如流水一般,靜靜的瀉在梔子樹上,那美麗的梔子花此時宛如一位位亭亭玉立的美少女,又宛如正欲起舞的蝴蝶。這時,你可以找一把涼椅,看著皎潔的月亮高懸在空中,綠茸茸的小草含著露水,靜靜的伏在涼椅上,呼吸著梔子的清香,享受著月光清涼的撫摸,這一切都是多麼的寧靜祥和啊……
3、花朵兩側碧玉般的葉子往下垂著,有的嫩黃帶綠往裡捲曲,有些深綠色的葉子像匕首一樣往外伸展著。一片片葉子像一個個士兵保護著美麗的花朵。一陣微風吹來,幾棵梔子樹隨風舞動,婆娑起舞,扭動腰肢,美麗極了!
4、梔子花的根泡在水裡,一些葉片浮在水面,就像一個正在浴池裡洗澡的少女。它的葉子綠得發亮,細細的長長的;有的新芽兒直挺挺的站在那;即便是花枯萎了後它的葉子也會保持幾天碧綠的狀態。
❸ 劉禹錫和令狐相公詠梔子花原文及賞析
《梔子花·和令狐相公詠梔子花》詠梔子花詩鑒賞
劉禹錫
蜀國花已盡,越桃今正開。
色疑瓊樹倚,香似玉京來。
且賞同心處,那憂別葉催。
佳人如擬詠,何必待寒梅。
令狐相公即令狐楚,是同劉禹錫過從甚密的詩友之一。令狐楚寫有詠梔子花的詩(今已失傳),劉禹錫就和了這首詩。這首詩所寫梔子花系四川梔子花。「蜀國花已盡」是說蜀地花已開盡之時。梔子花開在6至8月間,其間蜀地豈能無花,只是多少而已,或以名花為計,說盡。這是一種誇張,藉此突出梔子花開時節,格外惹人注目。「越桃今正開」即指梔子花的別稱。接著說梔子花「色疑瓊樹倚,香似玉京來」。說梔子花的花色潔白好象瓊玉所雕的樹,其香濃烈四溢,大概是從玉京處飄來。玉京,道教稱天帝所居之處。瓊樹即指仙樹。這兩句是寫梔子花的色與香,二者都好象上天神仙處所有之物,非人間凡物可比,極言梔子花的神奇美妙。「且賞同心處,那憂別葉催」因無令狐楚之作,很難明確此句含意。從這句推斷是針對令狐楚詩中所言。似乎在令狐楚詩中有說到花開盛時雖堪玩賞,時光即逝,秋風即來,梔子花隨時都要萎謝而被別葉,即別的花所替代。梔子花系常綠灌木或小喬木,翠葉婆娑,不曾凋落,謝眺曾寫道「有美當階樹,霜露未能移」。但其花雖香氣濃烈幾天後就轉黃褐而枯謝,難免有令人感傷之處,這顯然是一種極為習見的傷時感嘆的寫法。劉禹錫既是和作在後,自然要有所反映,有所應對,不能重復其原意而應有新意,這新意就是且不必憂慮別葉相催還是趁著梔子花正開之時,來同心觀賞吧! 最後一句「佳人如擬詠,何必待寒梅」也是這一意思,即及時把握時機,不必延宕等至將來。佳人要打算吟詠詩句,也正當其時,不一定非等到寒梅那種花開之時不可。劉禹錫詩歌風格極為健朗,有「詩豪」之稱,這同他的充滿昂揚樂觀的精神品格相一致,他的酬答白居易詩的名句「沉舟側畔千帆過,病樹前頭萬木春。今日聽君歌一曲,暫憑杯酒長精神」就是針對白居易詩中「徒為爾」、「不奈何」「長寂寞」「獨蹉跎」「才名折」「折太多」等充滿傷感壓抑情調而發的。他的這首詠梔子花詩盛贊梔子花的神奇,勸導友人及時玩賞、吟詠,充分表現了劉禹錫對梔子花的賞愛之意和達觀之情,是一篇很有個性特色的詠花之作。
❹ 杜甫梔子原文及賞析
《梔子花·梔子》詠梔子花詩鑒賞
杜甫
桅子比眾木,人間誠未多。
於身色有用,與道氣相和。
紅取風霜實,青看雨露柯。
無情移得汝,貴在映江波。
這首詩是《江頭五詠》組詩的第三首,這是杜甫在成都度過第三個春天所寫。其時杜甫已年過半百,流離多年,暫得小憩,自然有心詠花鳥。但杜甫的詠花另有寓意,正如王嗣奭所說:「公之詠物,俱有為而發,非就物賦物者,蓋詩之比也。」(《杜臆》卷之四)
梔子花芬芳特異,色白,型大,且花冠六裂,世所罕見。唐人段成式《酉陽雜俎》」廣動植之三,木篇」稱:「諸花少六齣者,唯梔子花六齣。」梔子花的果實象酒器——卮,故名梔子。
這首詩首先通過梔子與眾木的對比,總寫其與眾不同,誠為人間少有的佳木。接下去具體描寫梔子特出之處時,並不是一般地從花的香味、花片的數量及果型的特殊等方面去著筆,因為那些固然是梔子的特點,但不是它的本質特點,只是其表面特徵。
第二聯從實際功能和價值方面禮贊梔子。它的果實可取黃色,作為染料可以染帛與紙;它的果實性寒味苦,中醫以之入葯,功能是清熱瀉火。《本草綱目》稱梔子解治五內邪氣,胃中熱氣,其理氣調和之功自然是清楚的。「色有用」、「氣相和」兩句充分肯定了梔子的經濟價值和醫葯價值。第三聯以鮮明的色彩再現了梔子的姿容,與第二聯相諧,一表一里,一貌一神,將梔子的觀賞價值描寫的更廣更深。梔子不但花是碩大美麗的,而且全身枝葉、果實皆可欣賞。能欣賞梔子的枝葉、花朵、果實,人們欣賞的時間,機會,角度就極大延長、增多、變化了,從中獲得的樂趣也自然更醇美。「紅取」、、「青看」兩句,首先將顏色字映入人們眼簾,異常醒目。枝葉著雨翠綠欲滴,果實經風霜由青而黃,中仁深紅。在盎然生機中,在發展變化中,寫出梔子的枝、果的可愛,寫法靈活,生動形象。
看完前三聯,再回頭咀嚼「人間誠未多」句,其含義更深更廣了。
梔子之貴,誠由其觀賞、經濟、葯用等價值決定。然更可貴的還在於它「但取映江波,更無心移植上苑也」(《杜詩鏡銓》卷九)。謝眺有《詠牆北梔子》詩:「有美當階樹,霜露未能移,……還思照綠水,君階無曲池。」意為「期在見用」(浦起龍《讀杜心解》卷三之三)杜甫翻謝意,「此公自傷以杏之安而孤冷不合於時,甘自老於江湖也。」(《杜詩鏡銓》卷九)難怪嚴武薦舉他,他堅辭不幹。詩人一直心系朝廷,憂念蒼生;但坎坷困頓,已使他在仕途上不抱任何幻想。然根本不能移的,是詩人憂國憂民之心,這是最可寶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