盆栽梔子花平時用澆生根粉嗎
❶ 梔子花的養殖方法
梔子花種植存不住水解決方法:增加一些土或者鋸末即可解決。更多梔子花種植技術,您可以網路一下:助農驛站項目園
梔子花,又名林蘭、木丹、越桃、木橫枝,屬茜草科梔子屬常綠灌木。
梔於花潔白,花香濃郁,除可供觀賞、佩帶外,其果還可作葯用,有消炎解毒之功效。另外,梔子葉長綠,具有抗煙塵、抗二氧化硫能力,是一種理想的環保綠化花卉。葉形很像兔耳,有光澤。6~8月開花,花著生於枝頂。花冠白色,形大質肥厚,很像古代的一種盛酒器具——「卮」,故得名卮子花(後將卮作「梔」),每朵花開3~5天,一株花可開1個月左右,至萎謝而香不減。
梔子花原產我國西南部。目前主要栽培品種及其變種有大葉梔子(也稱大花梔子),葉大、花大、重瓣、香濃,水梔子,植株矮小,花小葉子也小,重瓣:單瓣雀舌,葉小花小,單瓣,多野生,此外還有卵葉梔子和小葉梔子等。
梔子花可地栽也可盆栽,盆栽時土壤宜用含腐殖質豐富、肥沃的酸性土壤栽培,這對地域偏北的家庭成功種植至為關鍵。一般可選用腐葉土加腐熟豆餅肥,同時摻入一定量的硫酸亞鐵,或上盆後用0.2%硫酸亞鐵或礬肥水淋透3~5次。
用扦插苗和壓條苗進行栽植,要保證植株的根系充分舒展,同時用細土把根系中的空隙填實,且要注意下緊上松,培土深度在根繫上方1cm左右。栽後及時澆透水,一般以盆底滲水為宜。
梔子花要求的空氣濕度較大。澆水的原則為干透澆透,澆水以天然水或發酵過的淘米水為好。生長期每7~10天澆一次含O.2%的硫酸亞鐵水或施一次礬肥水。梔子花夏季宜放樹蔭下有散射光的地方養護,春、夏、初秋經常澆水和葉面噴水,以增加濕度。冬季宜放陽光處,停止施肥,澆水不宜過多,可經常用與室溫相近的水;中澆枝葉,保持葉面潔凈,北方有暖氣的房間更應如此。不要把花盆放在暖氣片或空調的正面,以避免葉片脫水。
家庭盆栽一般1~2年翻盆一次,以春季進行最佳。為防止盆土鹼化,每年可進行一次翻盆,換盆前須進行扣盆,扣盆在盆土干後略有松動時進行,一般停止澆水10天左右即可。換盆時剪掉病蟲根、過密根,再進行栽植。
整形修剪一般也在春季進行,剪去徒長枝、弱枝和其它影響株形的亂枝,以保持株形優美。梔子花為項部著花,生長季節可適當進行頂部摘心,促進花枝生長,增加開花數量。
梔子花春、夏、秋季均可進行扦插,但以春季3月至4月扦插成活率較高。扦插時從生長健壯的母株上剪取1~2年生的枝條,截成20cm左右的插條,每段要有3個以上的節點,剪去下端葉片然後將下端剪口放入500ppm生根粉溶液中浸15秒鍾,取出稍晾乾葯液後隨即扦插。插前在修整好的苗床上按行株距10cm×7cm畫線打點,並用小木棍在點上打孔,再將插條的2/3插入孔內,用土壓緊後澆水保濕,成活後進行除草、追肥管理,當苗長至50cm左右即可出圃定植。
梔子花不是十分喜肥的花卉,但是由於它生長旺盛,又受盆土養分有限的限制,所以在生長期內,需要合理補充肥料。一般每隔10天左右施一次腐熟的人糞尿或餅肥,在施肥前1天應停止澆水,施肥後澆1次透水,9月中旬起停止施肥。成年植株,在6月中旬和8月中旬各增施一次麻醬渣,每次25g~50g,粉碎後與表土充分混合。
梔子花喜大水,故有人叫它「水梔子」。北方春天因風多、風大、空氣乾燥和降雨稀少,每3天澆水一次,並每日早晚在盆花的周圍灑水,以提高空氣濕度。夏季入伏後天氣炎熱,上午要少澆水,下午兩點以後澆透水。夏季以軟水澆灌為宜,因硬水中含鈣、鎂較多,這對梔子花的生長十分不利,輕則枝葉變黃,重則很快死去。為了克服土壤和水質的鹼性,在生長季節里每周澆一次礬肥水,使梔子花保持枝葉濃綠。冬季應控制澆水,不幹不澆,長期含水量過多,易造成爛根死亡。
梔子花易發生黃化病,黃化病由多種原因引起,故應採取不同措施進行防治。缺肥引起的黃化病表現為從植株下部老葉開始,逐漸向新葉蔓延:缺氨則表現為單純葉黃,新葉小而脆:缺鉀的時候老葉由綠色變成褐色;缺磷則老葉呈紫紅或暗紅色。可針對以上諸種情況,追施不同類型的肥。梔子花在夏季高溫及通風不良時易發生介殼蟲、紅蜘蛛和煤煙病,可噴40%的樂果乳油1000倍液防介殼蟲,40%的三氯殺蟎醇乳油1000至1 500倍液防治紅蜘蛛,同時亦可減少煤煙病發生。家庭為安全起見可用洗衣粉液噴灑,亦有一定的防治效果。更多梔子花種植技術,您可以網路一下:助農驛站項目園
❷ 梔子花的栽種方法和注意事項
1、梔子花是典型的酸性土壤植物,土壤選用時需要使用疏鬆、排水良好、含基肥的酸性土壤。如果土壤黏性大或鹼性大會影響梔子花的生長,出現黃葉、枯枝、落葉等現象。一般可使用腐葉土3份、園土3份、沙土3份、松針1份來配置。使用松針的目的是增加土壤的酸性,也可在土壤中添加基肥,腐熟的豆餅肥、花生餅肥、牛骨粉、草木灰、鋸末等來增加土壤養分。
2、梔子花喜歡溫暖濕潤的環境,生長旺盛期的溫度是20-30度之間,不耐寒。喜歡上午、傍晚時間的散射性光照,但氣溫超過30度時應避免烈日直曬,如遭遇暴曬的話容易導致葉片發黃、脫落。所以夏季高溫季節必須移放至庇蔭處,如果地栽苗的話可使用遮光網保護。傍晚可使用噴壺噴水降溫。冬季氣溫應不低於0度,低於0度的話容易遭受凍害。盆栽養護的可以移至室內越冬。
3、梔子花喜歡濕潤的環境,春季、秋季應3-5天澆一次水,夏季應2-3天澆一次水,冬季5-7天澆一次水。夏季高溫時節在早上或傍晚用清水噴曬葉面,便於降溫和增加空氣濕度。
4、梔子花喜肥沃的土壤,盆土已經加有基肥外,生長期時還需要1個月追加一次肥(如盆土中沒有基肥物質的話,應15-20天施肥一次),可選用有機液肥,或者使用腐熟的豆餅肥、麻醬渣、花生皮等有機肥,腐熟後呈酸性。必須薄肥多施,避免濃肥、生肥。秋季應微量施肥,避免秋季枝條猛長,容易遭受凍害。冬季不施肥。花蕾初現時應增施1-2次速效磷肥。
5、梔子花日常要注意修剪整形,一般在生長季節需要修剪2-3次,剪去頂枝和部分分枝,因梔子花萌芽力強、生長旺盛,容易導致枝條重疊、密不透風、營養分散。修剪時應根據樹形選留三個主枝,剪除掉主枝上萌發的其他枝條,花朵凋謝後也要及時修剪。最主要的還是要按照自己的審美標准來修剪,有的花友喜歡球形樹冠、棒棒糖型樹冠、傘型樹冠。每個人的審美不一樣,按照自己喜歡的就好。
6、正確的換盆時間應該在綠植生長前和新芽萌動時節,不能在生長期或開花期換盆,若在生長期換盆容易導致植株脫水、養分不足、大量落葉等現象。在換盆時應保護好根部中心的土壤,不能散落,帶上根部中心的老土一起移栽到新的容器中,移栽完畢後應一次澆透水,然後將花盆移放在陰涼通風處,緩苗15天左右。
7、梔子花常用扦插的繁殖方法,扦插時節應在梅雨季節,截取10-15CM嫩枝枝條,頂部保留2-3個葉片,其他葉片去除掉,需要浸泡生根水或生根粉,扦插基質多用河沙、園土、珍珠岩等混合基質。扦插苗床應在陰涼散射光處,保持基質透氣及環境濕潤。准備好扦插基質後要先將基質消毒,常用消毒葯物高錳酸鉀,稀釋後澆灌噴曬基質。待消毒完畢2-3天開始扦插。可以先用螺絲刀或其他器物將基質插孔,孔與孔之間要留適當的間距。然後就可以把截取的枝條放入孔中,在把土壓實,動作要輕柔。扦插完畢後一次澆透水,生根期間要保持環境的濕度。約45天左右生根成活。
8、梔子花在養護過程中最經常出現的問題就是缺鐵導致的黃化病,主要症狀表現在嫩葉和嫩枝上,開始時嫩枝和葉片呈淡黃色或白色,葉片非常小,葉脈仍然是綠色,嚴重時葉片中的葉脈也會變成黃色,最終導致葉片枯死。發現葉片有黃化的症狀後應及時的施用酸性肥料。或在水中添加硫酸亞鐵後澆灌盆土,待葉片顏色轉綠後可停止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