鬱金香事件的意義
1. 關於「鬱金香泡沫」事件
1. 簡而言之,社會集體投機賺錢的獲利心理造成了「鬱金香泡沫」事件,其後果是社會經濟惡性動盪,損害了經濟本來的發展趨勢。
2. 提起鬱金香,許多人會想到荷蘭,荷蘭人鍾愛鬱金香,將其奉為國花。鬱金香與風車、乳酪和木鞋一起,被稱為荷蘭的「四大國寶」。
3. 鬱金香的故事眾所周知,荷蘭是名副其實的「鬱金香王國」,其出產的鬱金香暢銷120多個國家,出口量佔全世界總出口量的80%以上。
4. 鬱金香的故鄉並非荷蘭,而是土耳其和小亞細亞一帶,甚至也有人認為鬱金香原產自中國的西藏。
5. 鬱金香的歷史,是從一位名叫克盧修斯的園藝家開始的。1554年,奧地利駐君士坦丁堡的大使在奧斯曼帝國的宮廷花園里初識了高貴的彎運鬱金香,驚艷之餘,他把一些鬱金香的種子帶回維也納,送給他的好友、在維也納皇家花園當園丁的克盧修斯。
6. 17世紀的歐洲屬於一個充滿炫耀、獵奇和好大喜功的時代。花園和鮮花是貴族和商人們奢華生活的一部分。
7. 由於鬱金香被引種到歐洲的時間很短,數量自然非常有限,因此價格也極其昂貴。一般少數富有的達官顯貴家裡都擺有鬱金香,作為觀賞品和奢侈品向外人炫耀。
8. 鬱金香狂熱從1634年開始,荷蘭百業荒廢,全國上下都開始為鬱金香瘋狂。與所有的投機泡沫一樣,參與的人們最初都實際賺到了錢。
9. 鬱金香狂熱的終結,終於在1637年2月4日不期而至,最大的「傻瓜」終於還是出現了。盡管泡沫崩潰的日期被記錄得非常清楚,但誰也說不清投機泡沫到底是怎樣崩潰的。
10. 災難的結果導致了人們對鬱金香的無比痛恨,畫家們也得到了發揮才能的天地。在著名畫家揚·勃魯蓋爾創作的一幅諷刺畫中,一群愚蠢的猴子正在熱火朝天地進行著鬱金香交易。
11. 鬱金香事件不僅沉重打擊了舉世聞名的阿姆斯特丹交易所,更使荷蘭全國的經濟陷入一片混亂,加速了荷蘭由一個強盛的殖民帝國走向衰落的步伐。
12. 泡沫之後還有泡沫,就在鬱金香狂熱事件過後不到100年,還是在荷蘭,人們又一次陷入到狂熱之中,只不過這一次的對象變成了另一種植物——洋水仙。
13. 歷史經驗也告訴我們,一個經濟泡沫在它膨脹的時候,公眾的追風心理才可能使其成為具有嚴重破壞力的投機浪潮。因貪婪而失去理智的、狂熱的人們,會為泡沫的吹起尋找各種「合理」的依據,不斷提升對價格的預期,引起資產價格不斷上漲。
14. 近年來,在東部沿海尤其是經濟發達的浙江,出現了另一種投資熱潮,那就是炒蘭,蘭花價格連連攀升,創造一個又一個天價。最近,一株蕙蘭居然叫價700萬元,這則新聞發生以蘭花為市花的浙江紹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