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陰茉莉花
1. 黃茶|遺落的南境
我曾在三年前寫過一篇關於黃茶的文章,而本篇旨在勾勒整個黃茶大類的真相。
中國六大茶類中唯一還沒被炒作起來的只剩黃茶了。不是沒人想去做,而是迄今沒有成效。這很像武當派,除了創始人張三豐很牛外,就一直不溫不火。我覺得主要原因是,離少林寺太近,被少林的光芒遮蔽了。中國的黃茶原產地屈指可數,全位於綠茶產區內,被綠茶的大眾審美所遮蔽。
茶葉的營銷需要故事化,從古至今都是這樣,只是在當下把故事廣為傳播和刺激消費者跟風的營銷成本高昂,為了承受這種營銷成本,對原產地而言,最希望黃茶中的普貨銷量大,而黃茶的普貨經不起消費市場的細品,性價比缺乏吸引力。至於黃茶中的上品,總產量小,原產地內部的購買力強的消費群體其實就能消化差不多了。
如今,新編故事的套路都不新鮮,動輒追溯唐宋,以證明該產地生產黃茶歷史之悠久。其實這個邏輯是非常錯誤的。就如同武當派,源起少林寺,沒必要再去追溯到印度達摩。
關於套路,我印象最深的是霍山黃芽的茶商們喜歡拿明朝許次紓寫的《茶疏》中的事兒來證明霍山黃芽起源之早。由於消費者普遍不會去讀古籍,所以這是一種典型的斷章取義手法。其實,《茶疏》中原文是說:「江南地暖…顧此山中不善製造,就食鐺薪炒焙,未及出釜,業已焦枯…雖有綠枝紫筍,輒就萎黃…」。許次紓是在批評霍山的人不善於做茶,做茶的時候用平時做飯的大鍋炒茶,因為火候不善,茶葉還沒有出鍋就已經焦枯了,所以只能作為「下食」,不能供品茶或者鬥茶使用。
正史沒有記載黃茶明確的起源,但可以推測,與很多茶類如紅茶、烏龍茶一樣,黃茶的誕生很可能是偶然的,然後通過高手們的實踐和試錯,把偶然變成可以必然發生的工藝。與其無法完全防止黃變的發生,不如人為去控制黃變的程度,因而導致了黃茶的發明。至於黃茶的起源時間是明朝、清朝甚至民國,我覺得其實無所謂的。
從史料上看,黃茶工藝的精製成型是由民國時期就出名的茶學宗師們為首完成,民國之前還非常的粗糙。
在之前寫過的文章中,我講到,茶學宗師庄晚芳在莫干山閑逛時發生了一次偶遇,然後他就一直記在心中,文革一結束,條件成熟了,他馬上就創制了莫干黃芽。就像覺遠在《楞伽經》的夾縫之中偶遇九陽真經,並傳給了張三豐。
民國時期就出名的這些宗師們,總體來說相互關系和諧,畢竟大家的初心都是復興中華。哪怕是因為信仰和現實生計的考慮,吳振鐸和林馥泉跟著老蔣去了台灣,兩大高手客觀上奠定了台灣茶雄渾的江湖地位。隨著改革開放,兩岸的茶學宗師們相互間也一笑泯恩仇。
但,唯獨庄晚芳和陳椽,吵架了幾十年,至死不肯和解。不管是看書,還是問人,都無法尋覓出他兩早年到底發生了啥不可調和的齷蹉。遇到各種茶學問題都要吵架,譬如為了先有紅茶還是先有烏龍茶的事兒,激動地互相罵了娘。
在黃茶的問題上,其實兩位宗師都是有傑出貢獻和投入情感的。陳椽在上世紀末給茶做分類的時候,就力挺黃茶,說黃茶的品質特點是黃色茶湯,不像綠茶那樣充分的殺青破壞多酚氧化酶的活性,必須單獨成為一個大類。而庄晚芳創立的莫干黃芽則代表了黃茶精製的尊嚴。
六安瓜片和霍山黃芽的產地是重合的。我曾為霍山黃芽的事兒請教過六安瓜片去年金獎得主楊師傅,按他的說法,霍山黃芽的技藝是斷代了,他反復研讀陳椽寫的黃茶內容,還是不得其法。霍山方面曾派人去莫干山學習,但沒啥收獲,這很正常,以鄉村的邏輯,除非發生通婚,否則制茶的核心技藝不會外傳,武林門派亦是如此,功夫怎能輕易外傳。
陳椽在一錘定音六大茶類細節時明確指出,黃茶分為黃小茶和黃大茶。黃小茶,是相對粗老的黃大茶而言。黃大茶的做工粗糙,其實就是全國各地普遍的土法制茶之一而已。從追溯歷史角度,霍山黃芽確實至少民國期間就有了,但流傳至今的是黃大茶,安徽的霍山、金寨、六安、岳西等縣都產黃大茶,主要供皖北、山西和齊魯大地的農民伯伯們干農活時解渴用。
莫干黃芽里也有黃大茶,有的製作得蠻有技巧,聞起來像焦糖瑪奇朵,故意高溫導致焦糖氣息,實際品飲則和其他黃大茶同樣的粗糲和寡淡。市面上營銷發力的幾乎都是黃茶各產區的黃大茶,如同宋青書,外秀迷人但武功平平。
說的再形象些,黃大茶的典型味道就是綠茶炒焦後的那種類似炒米和鍋巴的味道,就像我們有時候炒菜,如果火大了,菜在鍋里久了的話就會發黃一樣。當然,這個其實又涉及到飲食習性和品茶喜好的心理共情,龍井在綠茶江湖中的崛起就是因為外焦內嫩的鍋巴味兒。本文講黃茶,不延展綠茶問題了。
去年春天,我舉辦過黃茶專題茶會,各款黃茶品完後,有位資深茶友最後感嘆道「還是那款君山銀針最好喝」。她的眼光還是蠻毒辣的。當然,其實涉及到香氣滋味的轉化原因,那時最高等級的莫干黃芽的優勢還沒釋放出來。
君山島是洞庭湖中的一個小島,才0.98平方公里。我是不會相信文成公主帶君山銀針入藏的虛幻故事,即使公主的嫁妝之一真的包含君山銀針,則那時的君山銀針也是一款綠茶,而非黃茶。漢語的奧妙之一在於,特別方便進行概念偷換。
君山島遠離江南黃茶產區,卻能獨樹一幟,很不容易,就像張翠山,雖然和張三豐離別多年,但老張眼裡,小張仍是繼承掌門之位的首選。
君山銀針產量極少,扁扁的松針狀,採用全芽製作,清新的玉米香,口感特別淡雅,這是它討巧的一面,難怪殷素素如此喜愛。但它的做工,導致和主流綠茶一樣,出於含水率的原因,夏天開始需要放冰箱,是故就談不上陳化的說法。
而莫干黃芽,等級最高的也不會採用全芽形態,且多數莫干黃芽可以常溫保存,經得起陳化。不過,莫干黃芽的陳化意義有待大學里茶學系科研數據進一步佐證。就像俞連舟,越老越穩,最後替代宋遠橋成為武當掌門。
其實武夷山也做過一段時間的黃茶,國營崇安茶廠。但自從岩茶太受追捧後,就沒有人再生產黃茶了。即便如科研愛好者劉鋒,他有拿岩茶區域內的茶樹品種去做白茶和綠茶,但也沒試圖恢復武夷黃茶。
崇安茶廠當年的蓮心茶,其實是按綠茶工藝炒制過後,製成毛茶階段的含水量過高,因人手問題使得有段時間堆積在那裡,沒及時進入後道工序,於是茶葉發生黃化。由於武夷門派的制茶高手較多,大家搞搞科研,把這種現象變成可控的狀態,就誕生了武夷黃茶。
說得簡單些,黃茶就是按照綠茶的工序,但在殺青後增加一個堆積「悶黃」,讓茶利用殺青的余溫悶在一起變黃,成為一種微發酵的茶類,同時悶出了玉米甜香。
說得復雜些,黃茶與黑茶(熟普、六堡、安茶等)製造過程有相似之處,前導步驟均用高溫殺青,破壞酶促作用,制止催化黃烷醇類的氧化,其功能與綠茶的殺青相同。黃茶殺青後的「悶黃」與黑茶殺青後通過堆積變色,都是無酶的催化反應,變色是茶中的黃烷醇的自動氧化。可見,雖然黃茶和黑茶的色香味差異很大,但核心工序竟然近似,就像不同門派的武學精深到一定程度都會產生共振。
說得再復雜些,如果某批次的鮮葉想做成品質較好的黃茶,在殺青環節還是要與綠茶稍有不同,留些酶的活性,便於微發酵。莫干黃芽中的上品就是這樣考慮的。
可見,製作細節中有很多學問的,分寸拿捏是關鍵。台灣也曾做過黃茶,目前是否已經湮滅,不清楚。中蘇蜜月期時,蘇聯方面也做過黃茶,做的太接近綠茶口感。湖南的溈山鄉曾經在海拔一千米以上的優質黑色砂質土做過黃茶,而且還採取松煙乾燥的工藝。中國唯二的煙熏茶只有武夷山桐木關的紅茶起源地,和湖南的個別地方。我很好奇,煙熏味道的黃茶會是啥風味。
浙江唯二的黃茶,除了莫干黃芽以外,還有平陽黃湯。解放前肯定就有,在泰順縣,但因銷路不好,停產了。文革結束後,根據以前的記憶,進行工藝恢復,是溫州地區的兩大名茶(另一個是永嘉烏牛早),因為主要由平陽縣的茶商經營,故而得名平陽黃湯。湖南的北港毛尖和湖北的遠安鹿苑,也是同時期因政府推動地方名茶而搞出來的黃茶,現在都默默無聞了。就像殷梨亭和莫聲谷,不僅沒有當上掌門的可能性,還武功弱,名義上是張三豐的徒弟,實際上是宋遠橋和俞連舟代傳武功的,大師兄二師兄當然沒太用心去教,以免增加競爭對手。
這裡面有個容易混淆的概念。如同安吉白茶屬於綠茶一樣,黃金葉、縉雲黃茶之類,其實都屬於綠茶,只是通過農業技術或採摘手法讓成品茶顯得黃些而已,和「悶黃」工藝無關。譬如,嫩芽剛剛萌發時,葉綠素含量尚未達到讓茶樹嫩芽綠的程度,此時採摘下來,綠茶的做工焙乾後,就是茶色嫩黃。
最後提一下川派。作為茶中故舊的老資格,蒙頂山上除了蒙頂甘露、蒙頂石花,還有蒙頂黃芽。蒙頂黃芽真實歷史不可考了,斷代過,整個蒙頂茶的恢復是1958年毛主席視察時做了指示後才開始的。蒙頂黃芽的悶黃時間比其他地區的黃茶要長,從而形成自己的特色。
前年,四川的九香彝黃突然在茶圈裡出名,我好奇購入一兩,和其他高手一起品飲後,覺得這茶辨識度高,挺好喝的,但懷疑是一款動用了梔子花進行窨制的黃茶。川派本來在花茶創新窨制方面就比較強,如碧潭飄雪。不過,這款茶採取的營銷噱頭是走了歪門,號稱九次悶黃,實在是誇張宣傳,明顯抄襲頂級茉莉花茶九窨的邏輯。總之,這是一款不錯的茶,但川派變臉的營銷手法,我不喜歡。考慮到它的價位,前景不看好。就像峨眉派、青城派,終究成不了氣候。
九香彝黃讓我想起一件事兒。林馥泉年輕時於抗戰期間寫了岩茶的獨孤九劍,至今無人可以超越,後來隨老蔣去了台灣,又寫了台灣茶的九陰真經,也是干貨滿滿。他在晚年時沒啥可研究了,就玩茶藝去了,收了個徒弟,叫范增平,老范是當今的茶藝泰斗。其實可見林馥泉的實力之強。老范前年去莫干山考察,給黃莉姑娘支了個招,說她名字中有莉,如果研發出能結合茉莉花窨制的莫干黃芽,那就營銷故事很有趣了。當然,由於莫干山沒有花茶窨制的技藝,這事兒並沒去做。而九香彝黃就是結合花茶窨制技術的黃茶。就像不同武林門派,如果取長補短聯合搞研發,創制出的武功會很有意思。
我講述了這么多深入淺出的黃茶內容,是想告訴大家,如果品過幾款標桿的黃茶,再結合我講的這些背景信息,你在與人切磋黃茶時就不會被忽悠。黃茶的獨門傳承,山場的特殊性,不可告人的秘技之類,都是虛幻。厚古薄今,更不可取。當代黃茶體現出的,其實就是一種精製的尊嚴。(
2. 經典寫花優美句子
水仙花那綠衣飄飄,身著白裙,頂著金黃的蕊,在那清凌凌亮晶晶的水舞台上怒放。以下是我為大家提供的寫花優美句子78句,歡迎閱讀借鑒。
1、一朵鳳凰花就像一小團火焰,一樹鳳凰花就像一支燃燒的火把,滿街盛開的鳳凰花呀,照得整個城市都紅彤彤的。
2、梅花清入羅浮夢,荔子紅分廣海程。
3、忽聞梅福來相訪,笑著荷衣出草堂。
4、菊花品種繁多,有雪白的、火紅的、還有梨黃的……,白的像皚皚白雪,紅的像艷麗的一串紅,黃的像黃橙橙的大鴨梨,非常漂亮!菊花的頸有大大的,有小小的,菊花的花瓣有粗粗的,有細細的,而且菊花還有一種淡淡的特有的清香,讓人陶醉起來。
5、哇!好漂亮的花兒呀!風信子開花了,原來"玉米粒"似的花苞已經悄悄開花了,一朵朵紫色的花兒散發出迷人的芳香,淡黃色的花心點綴著它們,真是美極了!
6、岸柳染綠清溪水,荷香沁沏金色秋。
7、無奈荷花不應人,背立啼紅雨。
8、攜手藕花湖上路。
9、鳳仙花已經開了不少了。碧綠的葉子高的高,矮的矮,像一把把橢圓的小雨傘,鳳仙花從這些傘里調皮地鑽出來。有的開完了紫色的花,露出了花蕊;有的枯萎了,結出了黑黑的種子;還有的還是骨朵兒。
10、大片大片的雪花在空中飛舞,紛紛揚揚、飄飄灑灑。像柳絮、像蘆花、像蒲公英一般的雪花在空中舞,在隨風飛!
11、漫山遍野的野菊花,拉網式席捲山野,叢林。霸氣地割據我美好記憶的主版塊。雖然,她只來自於山野間,泥土一樣質朴。素麵朝天的清麗模樣,並非不是絢麗多彩的,野菊花,一樣也五彩紛呈。黃色,燦燦若星;白色,皚皚如雪;蘭色,幽幽似海;粉色,淡淡如霞;紫色,淺淺若紗……絢麗間,不失樸素與清雅。
12、青翠的花苞結實飽滿,芳香如同帶有毒性的辛辣。隨風而來的,就是梔子甜甜的香。雪白的花瓣上有圓溜溜的露珠在上面躺著,好象晶瑩剔透的淚花。我們坐在花壇旁邊,欣賞著美麗的梔子花,恍惚中我彷彿看見了一位天真無邪的少女在沉睡,沉睡在綠葉鋪就的軟床上,若干年了,她還沒有蘇醒,像是在等待傳說中的小王子來接她。
13、放眼望去,盡是白花花的棉花朵和粗壯有勁的棉花桿,漂亮極了!
14、深秋的早晨,大地、屋頂、樹枝都灑滿了寒霜,瑟瑟秋風吹來,黃葉紛飛,百話凋謝。可是菊花卻挺立枝幹,伸長著枝,張開著葉,盛開著花,顯示了它傲霜耐寒的性格。
15、小雪花慢慢變大,變厚了,變得密密麻麻,彷彿月宮里的吳剛用力地搖動著玉樹瓊花,那潔白無暇的花瓣紛紛飛落下來。
16、藕田成片傍湖邊,隱約花紅點點連。
17、夏天,丁香花慢慢凋謝了。這時,綠綠的葉子下的樹陰便成了我們休閑的好場所。上完體育課,我們便坐在樹陰里的藍凳子上談天,常常是到打了上課鈴才回班。課間,常常有一些淘氣的小男孩爬上樹,搖著樹干讓樹葉落下來,一邊說:"天女散花啦,天女散花啦!"
18、走到裡面,我看見了一棵丁香樹,遠遠望去,就像一株株落滿晶瑩雪花的聖誕樹,聖潔而誘人。近看,那層層疊疊的花穗是由一朵朵精巧的小花組成的,每一朵小花 有四個水滴形的花瓣,兩個一組就像一對可愛的翅膀,在綠葉的襯托下顯得更漂亮、淡雅。
19、溝溝岔岔開滿了鮮花。有金黃色的,粉紅色的,天藍色的、深紫色的。一團團,一簇簇,好像無數張笑瞼,又像是精巧藝人編織的五光十色的花冠,非常奪目誘人。
20、桃樹的樹枝很多,向外伸展,幾天前,人們還看到樹枝上布滿了青綠的花骨朵,彷彿一個個翠綠的燈籠。沒過多久,人們就會驚奇的發現粉紅色的桃花已經開滿枝頭。
21、滿園飄零花瓣,吸引一隻孤單的蝴蝶,在花瓣飄零的瞬間飛舞,輕輕觸摸桂樹的身軀,它害羞輕顫,欲撫摸桂花嬌顏,花兒羞怯逃避。使得它們翩翩起舞,攜帶溫馨桂香紛紛飄落塵埃。
22、各種荷花頂著驕陽,爭相競馥。花影入波,恍如朝霞成綺;墨綠的荷葉上,一顆顆水珠像珍珠一樣,微風拂過,隨著荷葉的擺動在滾動,婆娑婀娜,湖上泛起陣陣綠浪。
23、的確,菊花雖然沒有牡丹雍容華貴,沒有月季嬌艷嫵媚,沒有百合高貴優雅,但她那傲霜精神,確實令人喜愛。我們做人,就要像菊花那樣,不怕困難,知難而進,努力攀登科學文化的高峰。在九月重陽的菊花就是一個素衣飄飄的俠女,仗一把劍,帶一把琴,立於秋天的夜裡。那時候,一彎弦月就掛在天上,朦朧的月色下。
24、風雨人生,尋尋覓覓。紅棉的怒放,驅去了嚴寒,紅棉的盛放,天氣暖洋洋,木棉花,從綻放那一刻起,直到生命走到盡頭,其生命的態度都是開朗豪放,笑到最後。
25、迎春花以你獨有的姿態早早地綻放了,那一朵朵黃色的花蕾,一串串芬芳的花瓣,靜靜地綻放出一種喜悅的心情,微笑著向著人們致意。
26、那一抹淡淡的清香,飄自春息間,順著彩蝶的倩影,我尋覓到了迎春花的眼前,愛挑逗的迎春花,不是一下子把艷麗撒向人間,而是有意無意似的,帶著幾分撩人的羞澀,慢慢地舒展。
27、野菊花,小朵,微黃,是菊科,也屬"草"的。它那特有的質朴,常釋放出鄉村姑娘身上那特有的美麗和芳香,給鄉村的小夥子們帶來不盡的誘惑。
28、當春去夏至,槐花枯老,花瓣干癟萎縮,面臨凋謝,卻只有零星片瓣隨風飄落。
29、春天是一個生機勃勃的季節,它讓春風吹醒大地上所有的花草樹木喚發出光彩。牡丹花也一樣喚發出了光彩,散發著迷人的香氣。
30、綠葉紅花被晨光一照,又像一隻粉蝴蝶在微風中撲撲翅膀,翩翩起舞。
31、曇花像祖父辛勞一生,枯乾的雙手捧著孫女潔白嬌艷的面龐,空中彌漫著無盡的芳香,不俗不媚,不輕不重。
32、駐足在校園里,漫天的桃花花色漸漸彌漫眼眸;那白色的精靈,消融了留戀在春天的寒意。
33、桃花和眾多的花卉一樣,總是和美麗共依共存,舞之翩躚、色之嬌美、蕊之柔情,萌動著美麗的年青而青澀的生命。
34、那片金黃色的油菜花田,綠色絨毯般的草原,整齊如畫的麥浪,還有湛藍湛藍的天空,這個充滿神奇魅力的地方,無時無刻都令人身心氣爽,令人回味無窮。
35、湖中的荷花,亦墨黑如漆,淡者如煙,葉葉之中水墨交融,濃淡相破,魯朴疏狂,醇厚飄逸,自然忘形。雨中的荷花,才是真正的大寫意,頃刻之間,滿紙煙雲,大氣磅礴!
36、荷花沐浴陽光,輕搖曼舞,雨後風情,更加秀朗文靜,雍容華貴。荷葉疏影中,千朵萬朵白嫩無暇,騰空而出。蜂飛蝶舞,小鳥落下,一派勃勃生機。
37、荷花在雨中嬌艷多姿,她們紅潤羞澀的臉頰是多麼迷人。
38、櫻花如雪般純凈,便一簇簇的湧上枝頭,那耀眼的白如棉花糖般的柔軟,身處其中,彷彿早已飄飄成仙,平添了一份詩意與淡雅。
39、春天的櫻花樹,枝條上裹上一層斑斕的色彩,一簇一簇地擁擠在枝頭上,舒展著狹長的花瓣和被包裹在其中的花蕊,好看極了。
40、丁香花就像一個美麗的小姑娘,穿著紫色的衣裳,在微風中翩翩起舞,散發出那麼濃郁的香氣。
41、丁香花面南而立,濃蔭如蓋,顯得古樸端莊,蒼勁健秀,蘊含著一種特殊的魔力。那綠油油、水生生、鮮嫩嫩的葉片,在陽光下泛著金光。
42、梔子花獨特的氣質和魅力,在夏日裡默默地散發出沁人的花香,宛如一陣涼爽的海風,悠遠而纏綿。
43、蘭花可以在森林密處自由綻放,吐納芬芳,可以高傲蔑視一切花草,可以臨風偏偏起舞。
44、空氣中彌漫著香甜的桂花香,讓人沁人心脾,一人安靜地坐在庭院中,合眸傾聽,或拿了本書來讀,愜意極了。
45、冬天的海棠花,受著寒流的廝打和噬咬,用著火紅的鬥志,挺拔不屈的身體,抵擋著寒冷的冬天,更加顯現出它的輝煌燦爛。
46、碧綠的湖水盪漾著水波,那片片荷葉像一張張碧綠的小傘,有的浮在水面上,微風吹過托起一顆顆晶瑩的小水珠,有的亭亭玉立地挺立在水面上。盛開的荷花更是千姿百態,紅的像火炬,白的像雪。有的已經完全盛開,花瓣粉嫩的像嬰兒的笑臉,吐露著嫩黃的花蕊,有的含苞欲放,還有的是綠綠的小花苞。
47、這天,咱們循著香味來到桂花樹前,我迫不及待地奔到桂花樹下,仔地觀察起來,它是金桂,像滿天的晚霞。桂花不像梧桐那麼高大,也不像黃楊木那麼矮小,它枝繁葉茂,流香溢彩,遠遠望去,像一個大圓球。
48、在這個悲涼的季節,菊花卻在秋風中,怒放。原來我們的小區里樹木不少,可惜深秋到了,都凋零了。
49、雨中,花瓣被雨水打散了,裡面有一個嫩綠的小蓮房,旁邊圍著黃色的花蕊。雨點打在荷葉上的聲音就像那優美動聽的`音樂,荷花在風中搖擺,就像那多姿的舞蹈。
50、當我還未踏上這片荷塘時,就已經聞到一陣陣的清香,身體上的三萬六千個毛孔,像吃了人參果似的,無一個毛孔不暢快。當我踏入蓮花世界時,眼前整片綠色,讓人的眼睛及心靈都頓時明亮了起來。不愧是蓮花的世界;看,多畝的荷田,多個品種,真所謂:規模之大,品種之多啊!荷池中那荷葉也清翠欲滴,從中心出發,伸展出一條條清晰可辨紋路,它的周圍還圈著一些彎曲的滾邊,就像少女高高的裙擺,用那寬大的荷葉做一把遮陽的傘,那必須也別有一番情趣。
51、那沾滿花粉的花蕊,在花瓣的簇擁下,顯得美麗多姿,讓人看一眼就心曠神怡。那馥郁的香味沁人心脾,令人陶醉。
52、晚上七點多鍾時,曇花的花骨朵張開了小嘴,又過了一會兒,曇花開了!只見在海帶狀的綠葉坳口間,一枝嬌嫩的花蕾正在微微顫動。筒裙似的花托,托不住豐腴的白玉般的花苞,漸漸地裂了開來,雪白的花瓣從花托中輕輕地探了出來,一片、兩片、三片……接著成簇成簇米黃色的花蕊徐徐地綻出,中間一根柱狀的白色花蕊竟高高地翹起……
53、菊花屬菊科是菊科中的多年生草本植物,也是我國的傳統名花之一。我國栽培歷史悠久,已有三千多個品種。
54、看,茉莉花那碧綠的葉子托著小花蕾,吐出一股股迷人的芳香,像一個害羞的姑娘。它們藏在碧綠的葉子中間,好像在跟我捉迷藏呢!花兒一朵比一朵美,一朵有一朵的姿勢,有的花才展開兩三片花瓣兒,有的全展開了,有的還是花骨朵兒呢!
55、人生並非充滿了玫瑰花,倒是有時路上的荊棘刺痛了你。
56、杜鵑花有著嫩嫩的、橢圓形的葉子,像少女的眼睛,水靈靈的,好象一碰就會冒出很多水。雖然很密,但層次清晰。不知什麼時候,葉子之間冒出了一個個小小的花骨朵,可開得卻很慢,我等啊盼啊,一直過了半個多月,杜鵑花終於開了。有的像剛出生的嬰兒,被綠色天使包圍著;有的像害羞的姑娘用花瓣擋著紅彤彤的小臉蛋;有的像伸展腰肢的仙女露出了粉紅的笑臉……它的花是淡粉色,外側還有白色的花邊,很雅緻。
57、櫻花開的時候我想起你,想你沒有原因,也沒有理由。突然間的,坐在車上,茫然的看著車窗外的風景,然後,就想起你。
58、藕絲牽作縷,蓮葉捧成杯。
59、月的荷塘,微風送來縷縷清香。我興致勃勃地觀賞著荷花動人的姿態。你看,那荷花有的還是花骨朵,含苞欲放,看起來飽脹得馬上要破裂似的;有的才露出兩三片花瓣;有的花瓣全都展開了,露出了嫩黃色的小蓮蓬。
60、美麗的夏天一到,成千上萬的荷葉中,無數朵漂亮的荷花緩緩盛開,就像一幅畫,更像一首詩。
61、梨花的顏色並不如紫羅蘭般嬌艷,卻是人間最純凈的色彩。花開得不多,但卻似鵝黃嫩綠的枝頭上添了一層雪白的紗簾。更多的只是長出了嫩嫩的、嬌嬌的花苞,讓人心頭有一種憐惜,使人禁不住驚嘆生命的偉大。
62、金銀花的莖是泥黃色的,十分粗糙。那粗壯的4條大根枝上面,長著一條條縱橫交錯的小根枝,像藤條似的。
63、我發現,金銀花剛剛開放的時候是淡白色的,就象白花花的銀子,慢慢,又變成了金黃色,就象黃澄澄的金子。
64、紫荊花足足有兩人多高,從上往下看,整株紫荊花就像噴花的飛泉。紫荊花的枝條和別的樹不一樣,別的樹都是先長了主幹,然後才長出枝條,可紫荊花卻是許多的枝條一起生長出來,不需要主幹。細的枝條,就像一支筆;粗的枝條,就像健美的手臂。在同一根枝條上,會抽出五六根新枝,幾乎都開滿了花,真是"千朵萬朵壓枝低"呀!
65、紫荊花不像牡丹那樣嬌艷,也不像茶花那樣火紅,更不像水仙花那樣嬌嫩。在萬紫千紅的花海中,顯得樸素,大方,讓人喜愛。
66、深秋時節,花季早過,花兒大多都敗落了,桂花也只在早秋芬芳一時。惟有菊花,不畏寒冷,迎著即將到來的冬天開放。南方少霜,見不到菊花傲霜挺立的英姿,但從古人的詩句『寧可枝頭抱香死,何曾吹入北風中』足以看出菊花的這種精神。
67、金銀花即將盛開的時候,細長的白色花蕊,像一根根銀針,劃開薄薄的花萼,從花蕾里跳出來似的。銀色的花瓣全都向後微微捲起,極力地將長長的花蕊襯托得分外妖嬈。我俯身細看,一絲清香便沿著花萼淡淡地散過來,令人感覺甘甜而且美妙,一叢叢,一簇簇,次第相繼,黃白相間。春風拂過我的臉,有清香入懷。我站在春天的陽台上,久久不能離開。金銀花終以它獨特的生命歷程,回贈了我一季的芬芳與美麗。
68、這應該是[20XX]年最後一場雪吧。天霧蒙蒙的,空中散落著細小的雪花!
69、小的吊蘭像少女漂亮的小辮子,上面還扎了一個淡色的蝴蝶結。
70、蘭花盛開了,那花兒似乎是白玉雕成的,在青蔥的綠葉烘托下,看上去那樣素潔高雅,纖塵不染。
71、梅超風的九陰白骨爪殺人於無形,也稱得上"無雙無對",也能關節作響手掌伸縮。而作為桃花島傳人,天文星象自然不會落下。他能暗地裡教出楊康,也可以再傳一個其他弟子,兼有九陰白骨爪和桃花島的學識武功。經過數次再傳,近百年的演變,到殷天正師父那一代,十分可能出現一個精通天文和鷹爪擒拿手——九陰白骨爪的變種——的人。這個人帶出了至少兩個徒弟——殷天正和李天垣,而其對天文的愛好也深深的影響了殷天正。作者:新垣平 出處:劍橋倚天屠龍史
72、蘭花荷花次第開,花開花落花又來。愛花賞花花間坐,寫花畫花笑庸才。
73、鴛鴦鈿帶拋何處,孔雀羅衫付阿誰。
74、記得兒時,每逢春季,田野里都會被一簇一簇的油菜花裝扮的金黃,大片的平原披著一層金裝,偶爾一陣清風,大地上便掀起了片片的漣漪,烈陽下金光燦燦,甚是好看!
75、在這西風蕭瑟百花凋謝寒霜彌漫的深秋,菊依然傲然怒放。而且西風越緊,菊開得越是繁茂;寒霜越濃,菊開得越是艷麗。難怪陳毅爺爺會如此贊它:秋菊能傲霜,風霜重重惡。本性能耐寒,風霜其奈何?是啊,在本性如此剛強的菊面前,風霜又能怎麼樣呢?
76、早晨,太陽一露出笑臉,太陽花就興沖沖地開放了。一朵叫醒一朵,一朵擠著一朵,你不讓我,我不讓你,蓬蓬勃勃地開滿枝頭。
77、杏花一叢叢,一簇簇,這繁花從樹枝開到樹梢,不留一點空隙,陽光下就像幾座噴花的飛泉。我不由得贊嘆道:"真是一片如霞如霧的杏花林啊!走進杏花林中,恍若置身於鋪錦流霞的桃花源仙境一般,香風過處,杏花們呢喃細語,賞花人顧盼流連於這如詩如畫的美景之中。隨手摘下一朵杏花,那杏花白里透紅,像喝醉了酒似的,滿枝緋紅。杏花的花瓣有四五片,花瓣潤澤透明,像是用琥珀或玉石雕成的,很有點冰清玉潔的韻致。花蕊是嫩黃色的,就像一顆顆繁星正在向我調皮的眨著眼睛呢。
78、一樹梨花一樹詩,樹樹梨花惹相思,如夢似幻欺香雪,無色倒比有色痴。思念就象是一棵開滿梨花的樹,燦爛和美麗,面對著飄零的梨花,卻不知該訴說淡淡的牽掛,還是嘈笑內心的寂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