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櫻梅茶花 » 梅花拳

梅花拳

發布時間: 2020-12-31 01:58:35

梅花拳到底有用嗎

你練得帥就有表演泡妞的作用 你練得得法就有強身健體的作用
你老師真有傳承你用心練回就有提高技答擊能力的效果
說開發智力雖然也有忽悠的成分但確有其事 是講他養的效果
從淺說腎水充足灌溉腦髓 精力記憶自然提高
深入的話由動入靜 心靈凈也可以算智力開發呀

❷ 梅花拳的梅花拳歷史

梅花拳古稱梅拳,是中國較為古老的漢族傳統拳種之一。《梅拳秘譜》上說:「梅拳之始因年代久遠而不可知,傳雲漢時已有,至今已有百餘世矣。」 梅花拳也叫梅花樁,是干支五勢梅花樁的簡稱,屬昆侖派。據梅花拳經典《五護綱領》記載:「周昭二十五年,古佛生焉,居伯陽(老子)之後,占仲尼之前」。「古佛」即東方離,化名雲磐,住在西域天磐雲程孝縣清靜宮玄金殿,即昆侖山一帶,他創造了兩種拳:一為「八卦」(不是指八卦拳、八卦掌),一為「梅花」。其中,八卦為行路拳,梅花為看家拳。有「出門合八卦」,「回家踏梅花」、「東昆侖八卦神掌,西昆侖梅花神拳」之說。周昭王乃西周第四代君王姬瑕,姬瑕稱王是在公元前十世紀末,也就是說,東方離創拳、傳拳的時間距今已有三千多年的歷史了。所以在梅花拳弟子中著這樣一首歌謠:
先有武當後有天
俺比武當還當先
開天闢地治世界
留下樹林和山川
這幾句歌謠充分說明了雲磐始祖創建梅花拳的歷史之久遠。雲磐始祖下山傳拳時,時逢滿山梅花開放。於是,他據梅花五瓣而定五行,取梅花迎寒而放之意,外乾枯而內豐盈,下盤節而上通天。招數似疏而密,伏機而待,變化無窮。具陰陽五行之資,又通八卦之神妙。朵朵梅花又預示著世間每一個弟子,於是,給自己創建的拳命名為「梅花拳」。
梅花拳史上有明確記載的是在公元前479年(周敬王41年),王秋白,齊建文、楚庄明、宋定國、吳龍軍、秦穆和六人創立「梅花五虎拳」。公元前223年(秦王政24年)梅花拳正式立譜,寫成拳譜傳於後人。第一部拳譜叫《五虎七星拳》。梅花拳共有四大譜、四小譜。第一小譜是在公元前208年(秦二世2年)立;第二小譜是在公元9年(新朝元年)立;第三小譜在公元49年(漢光武帝劉秀建武25年)立;第四小譜在公元280年(晉武帝司馬炎太康元年)立。
梅花拳至公元1628年(明崇禎元年)有了新的進展,起了更大的變化。四大譜被定為祖譜,祖譜又分為十二小譜,十二小譜又成為十二派。十二在全國迅速發展開來,由梅花精拳改為梅花拳。四大祖譜改為「梅花令」。以「正忠令」為祖。於此,全國的梅花拳共分十二支三大派(三大家),即龍門派、青龍派、金龍派。
從公元前479年至公元1628年,梅花拳已發展至170代;從公元1628年至今,又發展了28代;從公元前面479年至今,全國梅花拳已傳承了198代。

❸ 梅花拳的介紹

梅花拳亦稱梅花樁,梅拳。漢族傳統武術拳種之一。為演練方便,專在地面演練較為屬廣泛,稱為落地干枝梅花樁。1梅花拳起始時間,眾說不一。有雲春秋戰國時有之;有雲秦漢時有之;亦有千年矣。2鄒宏義,字光大,清代直隸順德府(今邢台市)人,著名武術家,梅花拳的創始人。本 名鄒宏義字 號字光大所處時代清朝出生地順德府(今邢台市)

❹ 為什麼梅花拳教也要念阿彌陀佛

梅花拳教在形式上是拳術功夫,在內里上是一種民間宗教。
民間版宗教又叫民間秘密宗教,權是泛指傳統的儒道釋之外的、混合各教思想的民間思想,清代以來的統治者一般在文檔中稱為「邪教」,學術上說叫民間信仰,一般都大量混雜佛、道、儒三家的經典和思想。屬於民間秘密宗教自己所塑的神祗,主要有無生老母、無極老祖、天真古佛、混元老祖、先天祖師、中天祖師、後天祖師、收圓佛祖等。教門內大都宣傳劫災、劫變等思想和無生老母、彌勒菩薩下凡間救世的內容,相信現在掌世的佛將讓位給未來掌世的佛,清代以「真空家鄉、無生老母」(或無生父母)八字,最為普遍,但因為阿彌陀佛的極樂凈土概念也深入人心,有些教門也會稱頌阿彌陀佛。根據一些文獻和教門《寶卷》記載,其中就有「彌陀下生」、「彌陀顯現」等說法,說彌陀古佛化下凡,化為明師真人,指引眾生,受三皈五戒,得三昧禪定,頓悟無生,結果還歸回鄉。

❺ 梅花拳的梅花樁武功

武功是一個拳派的基本內容,武功則主要是由功法、套路和拳理所組成的。梅花拳是受漢民族傳統文化影響最深的一種拳術,我們從它運動的特點和拳法的特殊結構就可以看出:
一、梅花拳是沒有固定的拳術套路。它的基本拳路稱為「架子」。「架子」的構造就很特殊,它有五個基本的拳勢稱為「樁步五勢」,它們在練習時要靜止站樁。此外就是運動變化迅速的「行步」。「樁步五勢」和「行步」的練習要在拳場中走遍東西南北各個方向也稱為「四門八方」。這種串連起來的拳路可按一定路線周而復始的循環練習。初學者可以先學基本的和變化簡單的,隨著功力加深和練功時條件的不同再不斷補充和不斷變化各種拳勢和動作。梅花拳的對練拳路「成拳」除了必須要在「四門八方」各個方向上練習外,它的抓拿摔打的動作和拳勢皆可以因人而異,隨時編造。到了梅花拳的更高級的對練拳路「擰拳」時,更是「手無定手、腳無定步,勢無定形、見勁使勁、引進落空、見空按豆,隨勢而布。」這種「架子」、「成拳」、「擰拳」的變化和不定的形態,使得它們的內容可以靈活多變,無窮豐富。這種拳法結構的特點反映了宇宙萬物千彎萬化,無窮無盡的基本特性。梅花拳文理中說的:「拳無拳,藝無藝,無藝之中是真藝。」有拳、有藝,有了一成不變的套路就不是真正的武藝了。正如「道無形」之理,真正的武功是變而不變,有而無的,它也是「無形」的。不懂我國傳統文化中的辯證思維方法,就無法理解梅花拳的這種特殊結構。
二、梅花拳的基本拳路「架子」中有「樁步五勢」和「行步」。練拳時「樁步五勢」要站樁,要靜止不動:「行步」是不斷變化的動作要迅速輕靈,這一動一靜兩種極端的情況要在一個拳路中交替出現,這真是一種奇特的練法。
周敦頤的《太極圖說》認為:「無極而太極。太極動而生陽,動極而靜,靜而生陰,靜極復動。一動一靜互為其據,分陰分陽,兩儀立焉。陰變陽合而生水火木金土,五氣順布,四時運焉。五行一陰陽也,陰陽一太極也,太極本無極也,各一其性。無極之真,二五之精妙合而凝。乾道成男,坤道成女,二氣交感化生萬物,萬物生生而變化無窮焉。」在梅花拳的「架子」中,「動為陽,靜為陰」,在「樁步、五勢」中的「大,順,拗,小,敗」五熱又與「金水木火土」五行相對應。五勢之變化「本陰陽之理,太極之功」,「按五行相生相之理不斷變化衍生」。其餘如「剛柔」,「起落」,「進退」皆可謂陰陽。梅花拳「架子」的結構和變化,正是一幅「太極圖」的景象。梅花拳若要練好,就必須在練「架子」時「動靜」要互根;「剛柔」要相濟;「起落」「進退」要靈利。這也就是「陰陽不測之謂神」使拳法出神入化變化莫測的道理。
三、在梅花拳的基本拳路「架子」和對練拳路「成拳」中都必須要在「四門八方」各個方向上練習。何謂「四門八方」?即八卦的乾坎艮震巽離坤兌八個方位,也稱為四正四隅。此外在梅花拳的掌法,拳法和腿法中也要有「九宮之變化」九宮也就是四正四隅八個方位及中一點,拳術的變化也是人體的一種形體的動動。我國傳統文化中的八卦思維是一套直觀的形式化系統,它具有巨大的可納性。梅花拳把各種拳法的變化和應用都在八個方位上考慮,或者都要符合「九宮」之數,使得其內容更加豐富多彩,可以根據八卦爻變道理使其拳法有無窮的變化。
四、在梅花拳的「架子」中因有「樁步五勢」和「行步」的不同練法,「樁步五勢」可練全身之氣。練時要凝神,聚氣,調息,懂聚氣之法,這顯然是在「練內」。而「行步」是練步法法之輕靈迅速,這主要是「練外」的,因此它是「內外兼練」的。
不論在練「架子」或「成拳」中都要一氣貫串,一氣呵成,不散不亂,內外一體。自始至終都要練形,練氣,練神。先要「形氣合一」再「神氣合一」達「精氣神一體」即「渾元一氣」。
梅花拳拳法中也把人體看做一個小天地,本「天人合一」之理。練拳必須知「四時行功加減」及「易筋經」之道理。梅花拳練拳之目的是要「先固根本」即:「仙煉之則為內丹,武煉之則為外丹,然內丹未有不借外丹而成者。動靜互根,溫養有法,自有結胎還原之妙。內丹既成,靈妙莫測,自成金剛不壞之體,則超凡人聖上乘可登,若雲制敵猶其小焉者也。」
上述精神就是我國傳統文化中的整體觀,正如朱熹說的:「總天地萬物之理,便是太極」,「人人有一太極,物物有一太極」。實際上若細心觀察,在梅花拳的「架子」中兩手的動作都在空間全方位上劃出了一個個的太極圖。
由上述討論的梅花拳武功的四個基本特點就可看出,梅花拳拳法的指導思想就是我們民族傳統文化中的陰陽五行學說、八卦變易之理、渾元一氣的整體觀等。如果不懂我們民族的傳統文化思維方法也就無法理解梅花拳的拳理,也不能煉好梅花拳武功。梅花拳弟子們都知道,梅花拳是很有文化素養的一種拳術,在武功鍛煉過程中拳法理論的指導作用是很重要的。常常要一邊練功,一邊學習拳理,還要在鍛煉過程中對拳理不斷地體會,領悟。因此,梅花拳武功的鍛煉過程也就是一個傳統文化思維方法的學習和訓練過程。
當梅花樁武功練到高級階段時,就要懂得煉神、煉氣之法,對此就要進行修心養性的文練。如前面所說,內丹養成,除武練外丹之外,還要用溫養之法,也就是文練的方法。因此文功實際上就是武功的高級階段。文理,是梅花拳文場中比拳理更高級的理論。它是指導梅花拳拳派一切活動特別是文場活動的理論和依據。文理主要以手抄本經書的形式世代流傳下來,也有一些輾轉抄錄的另散文字和圖譜。它們都被奉為比生命還貴重的至寶,被嚴密收藏,絕不輕易示人。我們在調查中經多次艱苦地說服工作,才看到和抄錄了其中一部分,雖未詳盡,但也看出了梅花拳的主要指導思想及其文場活動的主要內容和方法。
文理主要取材於佛、道、儒三家學說及周易,但其內容主要是與修心養性,煉氣煉神有關部分。雖然其中仍保留一些神、佛、仙、道等宗教詞語,但其含意已經變了,成為煉神煉氣的功法所使用的名詞了。就連儒家學說和易經中的語句也是如此。例如:「三綱五常」,在討論修心養性時,人的精氣神謂之三綱,心肝脾胃腎謂之五常;在討論拳法和練體時,天地人稱為三綱;東西南北中五個方位就是五常。在梅花拳的任何拳法和功法中對方向都很重視,又如:在易經中艮卦的:「艮其背,不獲其身。行其庭,不見其人」。是指文煉中的兩種功法(艮背)與(行庭)能止念凝神忘形的境界等。在文理的經書中也有一些神佛傳道的故事,但這都是有所指的,主要是指導梅花拳發展、流傳的歷史,並給於對梅花拳的發展、傳播有卓越貢獻的祖師某些尊稱,以示紀念。梅花拳祖師怕弟子們學文理時看不懂經書中隱語和借用的詞語,還有一段文字說明。「講道不離身,打鐵不離砧,大道分明在人身,迷人不知向外尋,泥胎木象都是假,鐵打銅鑄也不真,修行不遇名師點,枉費徒勞一片心」。這里所說的「道」、「大道」、「修行」當然都是指導煉功了,明確指出文理的內容不是宗教迷信,而是修心養性的功法。此外又能如:「佛在靈山莫遠求,靈山就在汝心頭,人人有個靈山塔,好在靈山塔下修」。這里所說的「佛」是指(長生之道),而「靈山」「靈山塔」就是指的(心)了。注意,煉功中的「心」可不是心臟,而是指導的產生意念的神經中樞,大腦皮層。梅花拳文場主要是煉文功,也就是修心養性,煉神煉氣。煉文功必須要心靜,清心寡慾,摒除一切雜念,清靜無為。文理中就吸收了很多佛、道兩家在修行時這方面的理論和方法。如佛教中的「三皈五戒」,即皈佛——元神;皈法——元氣;皈僧——元精。五戒——殺、盜、窯、酒、妄。道教中的「三寶五行」,即三寶——精氣神;五行——有仁慈——屬木利於肝;有義氣——屬金利於肺;有禮讓——屬火利於心;有智慧——屬水利於腎;有信實——屬土利於脾,等等。文理中還有很多內容是談功法的,如:「由凡希聖聖希天,反轉洛書參靜禪」、「要知性命在何方,離坎爻中是祖鄉」,「去妄存滅悟本空,正心反內守靈宮,希賢希聖希天容,一念不生萬法通。一條大道少人奔,尋至玄關始入門,養性靈台身有主,神存至善魄成魂」。以上都是修心養性,入靜調息之法又如:「修行不論行往坐卧,天門常開地戶永閉,專意觀看書,神不外游,氣不耗散,久久鍛煉自然心空,心空發朗體卦虛空,久而行之自然金丹成就。見性明心忽然惺悟,認得元性從何而來,往何而去,脫離生死返本皈源」。以上是「煉精化氣。煉氣化神,煉神還虛」的根本大法。注意這里不僅談的是功法,還有些煉功時的感受體會。又如:「我大道言面壁非有別件,端疊生閉雙目如同泰山,去不追來不想不生一念,恐不視懼不驚不開一言,。無天地無日月無桉無殿,無飛禽無走獸無水無山,無人相無我相無紛無亂,無壽者無眾生無火無煙,知止定定後靜靈光閃閃,如此辰居其所龜息綿綿,心忘形性忘心真靈不散,靜之久忽然的元神出關,見天地和三光百般景現,這乃是身內道顯發外邊」。這是一個靜坐修行的功法,這里不僅是功法還有練功者的感受和思維活動。注意文煉之人當功夫達很高境界時,常常引發出人體的特異功能,因此他們的思維和感受是一般人很難理解體會的。這也是文理非常深奧,一般配人很難懂的一個原因。在文理中常把煉功者稱為修道之人或佛門弟子,把求得長生或練習文功,武功之理稱為無字真經,如:「金檁金梁金廟台,紅門落鎖無人來,你說你是佛家真弟子,為啥不帶鑰匙來?蓮為鑰匙性為簧,無字真經法內藏,真性打開三簧鎖,一條明路到家鄉」。這里說的梅花拳文功的要點:一個是「蓮」—即舌抵上齶,使內氣做周天循環;一個是煉性,煉成「真性」,這也是「性命」雙修的意思。
梅花拳根在平鄉,花開四方。自清初以來,以平鄉為中心,梅花拳遍布冀、魯、豫,輻射全國十數省市區及五大洲20多個國家和地區。至今平鄉縣253個行政村,村村習練梅花拳,有梅花拳班(隊)的村莊佔70%,其中大班幾十人,多者百餘人,小班十幾人。在二十世紀80年代經常習練梅花拳者多達6萬餘人,其中在班練習者萬餘人,散練者五萬人。廣宗、威縣、巨鹿、南和、雞澤、永年、巨野、嘉祥、沛縣等縣市習練人數也較多,其中廣宗有65%的村莊習練梅花拳,弟子達到4500人。自1991年以來,平鄉縣共舉辦中國*平鄉梅花拳聯誼會16屆每逢正月十六日全國各地及國外20個國家的弟子、弟子到後馬庄鄒氏墓群尋根祭祖、切磋技藝、交流研討,十幾年來,平鄉縣多次組織梅花拳武術隊參加省市及亞太武術交流會,並多次獲獎。

❻ 關於梅花拳

大哥,留個郵箱。

❼ 梅花拳都供奉的都有哪位

有關梅花拳的源流問題,雖然各地梅花拳內部傳承譜系記載的不盡一致,但從第一輩至第專八輩的屬主要人物所記相同。梅花拳譜系是以

法王老祖( 或收元老祖) 為第一輩

張三省為第二輩;

鄒宏義為第三輩

蔡光瑞、鄒文聚、王西征、孟有德為第四輩;

楊炳、孫盤龍、韓華禮、張福、王登榜等為第五輩

❽ 楊炳的梅花拳

楊炳自幼習練梅花拳,是我國有文獻記載的最早的梅花拳大師。在任御前侍衛時,他將梅花拳傳入京城,北京人還稱梅花拳為「老楊拳」。辭朝後楊炳住在丁庄村花園,這時他雖處在「正靜養時也,猶斤斤以武藝為念」。為了使梅花拳這一中華武術之奇葩不僅在理論上、技擊功法上進一步完善規范,而且要進行普及發展,他於乾隆7年(公元1742年)寫出了《習武序》這篇重要著述。
在這篇論著中楊炳首先批判了「至治之世而武可以不練」的錯誤觀點,闡述了「武可以百年不用,不可一日不備」的哲理,推崇「自古聖帝明王莫不隆文重武,公卿大夫率皆出將入相」的榜樣,鞭笞了當時「庸儒俗子,互相譏笑」,「文而弗武,武而弗文」的社會不良風氣。
他在文中制定了「習武規矩十二條」,要求梅花拳弟子必須講修身養性,身心並練,文武雙修;必須謙虛謹慎,戒驕戒躁;凡事要知進知退、趨利避害;師徒之間誠敬誠愛,至親至密。這是東方文化傳統和梅花拳自身的性質決定的。
楊炳還對梅花拳弟子提出「五戒」、「五要」。「五戒」:不許打拳賣藝,招搖撞騙;不許保鏢護院,仗藝仗勢;不許藝傳匪人,結伙砸搶;不許強霸良女,為非作歹;不許酗酒,擾亂鄉里。「五要」:要愛國守法,奮勇抗敵;要扶貧助弱,御惡除霸;要團結鄉友,和睦鄉鄰;要尊師愛徒,扶老攜幼;要兄友弟恭,謙虛忍讓。從而使梅花拳的武德有規范可依。
楊炳還唯恐梅拳習練者「心有神疑,習武不專」,又在《習武序》一文中設立「或問」數條,立論鮮明,論述精闢。他將儒道思想滲透於梅花拳里,將《易經》的深奧法則寓於拳法之內。
當代歷史學界和武術界的許多專家學者,視《習武序》為瑰魂寶。歷史學家因發現了這篇著述,解開了我國近代發生的義和拳運動之謎:原來義和拳起源於梅花拳,義和拳運動就是梅花拳運動。楊炳的《習武序》在山東、河北、河南等地民間的流傳,為義和拳起義打下了思想基礎。楊炳同時又以過去的職務和威望在運河兩岸廣收弟子,為義和拳起義奠定了組織基礎。如,滑縣「天理教」起義的領袖馮克善,山東清水教起義領袖王倫,河北白蓮教起義首領李存仁,山東冠縣農民起義首領楊四海,以及震驚世界的義和拳起義領袖河北威縣沙柳寨的趙三多都是楊炳的傳人。梅花拳師們發動並領導了清末義和團反帝愛國運動,為近代中國社會的發展做出了不可磨滅的歷史性貢獻。
楊炳的《習武序》汲取了中國古代的兵法思想精華,又揉進了儒家、道家、易學的思想和法則,因此武術界把《習武序》看作梅花拳的文武大法,稱楊炳關於梅花拳的文理和拳理博大精深,細微玄妙而又包羅萬象。加之,我國清代基本上沒有武術理論著作,因此,《習武序》在中國武術史上佔有重要地位。更有人贊之:楊炳「武烈出眾」,「其韜略比黃呂,法術效孫吳,勇過伍明甫,運籌帷幄之中,決勝千里之外」,「不特武略駸駸師尚父,更有文章祖先尼」(見山東大學歷史系教授路遙著《義和拳運動起源探索》山東大學出版社)。

❾ 梅花拳根源經全文

梅花拳抄的發源地位於平鄉襲縣油召鄉後馬庄村,梅花拳始祖鄒氏墓群在後馬庄村北,東北距縣城10公里。 也稱中國梅花樁。其弟子遍地海內外。主要器械:春秋大刀、丈二長槍、單刀、雙刀、劍、戟、斧、鉞、鉤、釵、棍、三節棍等十八般兵器樣樣齊全。梅花拳淵源流長,是一朵傲霜鬥雪永不凋謝的武苑奇葩,不但「受其教者數十省,被期德者億萬家」,並且已傳播到亞、歐、美等十幾個國家和地區

❿ 梅花拳起源

梅花拳亦稱梅花樁來,梅拳。中源國傳統武術拳種之一。為演練方便,在地面演練較為廣泛,稱為落地干枝梅花樁。
梅花拳起始時間,眾說不一。有雲春秋戰國時有之;有雲秦漢時有之;但都無文可考。有文字可考的是流傳在平鄉後馬庄的手抄本梅花拳秘本《大文底》。該文記載梅花拳起始於南宋末年,開派祖師是鄒宏義,家住江蘇徐州府北門外六里朱家橋村。
鄒宏義,字光大,清代直隸順德府(今邢台市)人,著名武術家,梅花拳的創始人。

熱點內容
梔子花新葉變黑 發布:2024-09-21 22:31:11 瀏覽:934
花卉點芽 發布:2024-09-21 22:30:58 瀏覽:980
盆栽葫冬季 發布:2024-09-21 22:30:20 瀏覽:785
日在校園情人節cos 發布:2024-09-21 22:30:11 瀏覽:597
各國蘭花 發布:2024-09-21 22:22:30 瀏覽:869
雲間花語 發布:2024-09-21 22:14:24 瀏覽:14
常見的花卉植物 發布:2024-09-21 22:12:12 瀏覽:594
馬蘭花徵文 發布:2024-09-21 21:49:22 瀏覽:675
毛什麼盆栽 發布:2024-09-21 21:49:19 瀏覽:788
插花手辦 發布:2024-09-21 21:47:02 瀏覽:4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