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士櫻花
⑴ 花是櫻花 人是武士
花是櫻花,人是武士」,櫻花是日本文化的圖騰,日本人的骨子裡認為櫻花是其生命最重要的象徵,「寧願短暫,只要燦爛」是日本人將武士比做櫻花所取的原意,因為櫻花在最美的時候,也就是它將要凋謝的時候。因此,日本人把櫻花與大和民族的武士道精神相連,櫻花的瞬間開放,瞬間凋零,就如同武士最光彩的時候,也就是他拋灑熱血效命疆場的時候。
將武士比做櫻花,也有寓意人生的悲觀無常和凄美的視死如歸的英雄悲情心結之意,所以說,日本人可以把死亡看作是櫻花隕落時的璀璨悲壯的一種景觀,而這種超越生死的超然心態從日本人與佛教的關系中也能找到根據,日本人出生的時候去神社洗禮,結婚時又大都採用教會式,而當吹燈拔蠟時又毫無例外的都用佛教儀式做最後的生命告別,外人對日本人的宗教觀百思不解而日本人自己卻樂在其中。但在日本的所有宗教中,佛教,無疑是對日本人影響最深的,究其原因,就是佛教尤其是禪宗的輕生、出世、信仰命運等人生觀教義與日本人的悲觀主義心態極為契合,是佛教,使武士對於命運有一種鎮靜之信託,對於前途所不能避免之死,有一種安之若素安之如歸的自然心態。從日本人的審美傾向亦能看出日本人的悲觀主義思想,與中國人看戲喜歡看喜劇看大團圓結局不同,日本人無論是看書還是看戲,大都喜歡看悲劇,百十年來熱映不衰的演繹日本古代「47浪人」為主復仇的悲情劇《忠臣藏》是之,前幾年風靡一時的小說及根據小說改編的悲情劇《失樂園》亦是之。其實,這些小說、戲劇、電影的故事情節都很老套,但卻都蘊含著人生短暫世事難料,美好的東西必將付之流水的悲情意識,因此,他們受歡迎的原因之一也可以說是因為戲里同樣體現著日本人的悲情情結。
⑵ 求一張以櫻花為背景的日本武士圖片
⑶ 「花が桜、人は武士」出自哪裡
整句是【花は桜木、人は武士、柱は檜、魚は鯛、小袖はもみぢ、花はみ版よしの權 -- 竹田出雲ら『仮名手本忠臣蔵』】
仮名手本忠臣蔵不過是平民(1756前後)
不過,其實存在另外兩種看法。
一種說是源自一休禪師(1394~1481)作的曲。不過據說那個時候這句話已經都成慣用句了。
另一種說是楠木正成說的話,後人寫在「太平記」里了。
說了半天,總之最初是從哪裡來的,已經沒有史料可以考證了。
意思是「花の中で桜が最もすぐれているように、人の中では武士がすぐれている意。」
【花里最美的話是櫻花,人群里最優秀的是武士】
說花,沒問題……說武士,似乎當初侵略戰爭時期這句話激勵了不少好戰日本鬼子啊
一休宗純禪師の言葉とされていて、花だったら人だったらと1位と思っているものをあげていった言葉のようです。
他の方も書かれていますが、桜は散り際が美しいもの、武士もまた潔く死に際が潔いもの、つまりは散り際が潔く美しいものが良いということを書いているそうです。
ちなみに、最後の花は吉野の桜をさしています。(雑學ですが、花札の桜にあるみよしのもそうです。)
最初と最後を桜で固めてあるわけですね。
⑷ 「花屬櫻花,人屬武士」出自何處。
在日本流傳著這樣的說法.完美的體現了日本民族的尚武精神.就我所知.貌似沒有出處.
而且應該是"花屬櫻花.人惟武士"
⑸ 找一部日本電影,古裝片,關於櫻花 愛情 武士
哈哈,你真幸運來,我剛看了,自是日本的藤澤的小說改的叫《山櫻》。
《黃昏的清兵衛》
《花痕》
《武士的一分》
《隱劍鬼爪》都是根據他的小說改的,我建議你看《隱劍鬼爪》,一個真正敢愛敢恨的武士,而且內容驚險刺激。
山櫻太淡了。另外,他倆最後是在一起的。因為武士不會被處死。藤澤的小說,基本都是圓滿的。
⑹ 日本的櫻花,為什麼會成為日本武士的象徵
說起日本旅遊,人們不得不去觀賞的就是富士山腳下的櫻花。櫻花,是日本的國花,也是日本的象徵與標志,它在這個民族文化中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櫻花的盛開不但讓日本上層階級十分喜愛,也經常被認為是日本武士的象徵。那麼,日本櫻花與武士之間有著什麼樣的關聯呢?其實是精神品質相符。
盡管日本櫻花盛開時美得不可方物,但是櫻花花期十分短暫,在盛開之後全部盡數凋謝。這一方面也恰恰符合了日本武士在遭遇失敗後的自我了斷,毫無留戀的精神品質。賞花如賞人,不同民族所欣賞的花,也代表了這個民族中人們的性格特徵。
⑺ 找一部日本電影,古裝片,關於櫻花 愛情 武士
哈哈,你真幸運,我剛看了,是日本的藤澤的小說改的叫《山櫻》。
《黃昏的清兵回衛》 《花痕》 《武士的一答分》 《隱劍鬼爪》都是根據他的小說改的,我建議你看《隱劍鬼爪》,一個真正敢愛敢恨的武士,而且內容驚險刺激。
山櫻太淡了。另外,他倆最後是在一起的。因為武士不會被處死。藤澤的小說,基本都是圓滿的。
⑻ "花推櫻花,人數武士"的意思
"花推櫻花,人數武士"的意思是最美的花當數櫻花,最厲害的人當數武士。
櫻花在日本被當作了武士的象徵,因此有「花推櫻花,人數武士」的說法。每年的櫻花季末,千千石公園都要舉行一年一度的「觀櫻火宴」。
日落之後,200多名古裝武士手持火把在落櫻繽紛的公園巡遊,以400多年前的歷史為藍本,再現那段勇狀且幽玄的歷史畫卷,傳統感十足。武士們表演的初衷已經不再是宣揚武士道精神,而是增強青少年對於傳統文化的認同,鼓勵他們勇於追求自己的人生目標。
(8)武士櫻花擴展閱讀
櫻花在日本已有1000多年的歷史。在奈良時代(710-794年),說到花,就是指梅花,到了平安時代(794-1192年),櫻花成了主角。7世紀,持統天皇特別喜愛櫻花,多次到奈良的吉野山觀賞櫻花。日本歷史上的第一次賞櫻大會是9世紀嵯峨天皇主持舉行的。
慶長三年(1598年)3月15日,豐臣秀吉在京都醍醐寺舉行的賞花會,以其豪侈華麗而名標史冊。當初,賞櫻只是在權貴間盛行,到江戶時代(1603-1867年)逐漸普及到平民百姓中,形成傳統的民間風俗。
現代,日本政府把每年的3月15日-4月15日定為「櫻花節(祭)」。日本人喜愛櫻花,認為它象徵日本武士道絢爛而短暫的美學。日本人認為人生短暫,活著就要像櫻花一樣燦爛,即使死,也該果斷離去。櫻花凋落時,不污不染,很乾脆,被日本人尊為日本精神。
⑼ 在日本 櫻花與武士的關系
在中國,倘若提起日本的武士道,人們往往想到的是殘忍、血腥、野蠻和殺戮。而提起櫻花,人們則往往會想到美麗,聖潔與純真。人們往往把他們看作是兩種截然相反的事物,而事實上,在日本,人們卻常常用櫻花來比喻武士。而且武士道精神在形成與發展過程中,也與櫻花有著不可分割的關系。
眾所周知,櫻花作為日本的國花,深受日本人民的喜愛。櫻花盛開時曼妙多姿,聖潔美好,漫山遍野一片生機盎然,總能讓人們心中盪起無限激情的漣漪,讓人們感受到生命的璀璨和光輝;而她的花期僅僅是四五天,如此的短暫,一夜之間,滿山的櫻花就能全部凋謝,沒有一朵流連枝頭,只剩下漫天飛舞的櫻花,像一場櫻花雨,悄悄的潤濕心田,帶給人心靈的洗禮與震撼。
櫻花可謂是來也匆匆去也匆匆,毅然決然地走過,不帶有一絲的踟躕。留給人們的,唯有那全櫻盛開的壯麗和落櫻繽紛的凄美。日本人愛櫻花,既愛她短暫而唯美的盛開,也愛她毫無留戀的凋落。日本人很欣賞櫻花這種壯烈的性格,欣賞她凋落得一塵不染,欣賞她的毅然決然。因此,櫻花的精神也是日本文化的精神底色。櫻花的這種凋謝之美,更深深的鐫刻於日本國民的心中,並對武士道產生了巨大的影響。
受櫻花精神的影響,日本武士認為自己的一生,更應生若櫻花,他們恪守著人生短暫,活著就要像櫻花一樣燦爛,綻放美的極致,即使死,也應該果斷離去,正如落花一瞬,凄美壯觀,一生無敗。
櫻花最美的一刻是凋謝,而武士生命中最美的一刻,即是武士生命之花凋謝時的死亡。
武士道曾吸取過儒家和佛家的思想,因此在武士文化中,宇宙被認為是虛無的,而人的生命亦是有限而且短暫的,終究會死去。基於此,武士們認為生命的意義不在於它的長度,而是它的高度,正如《日本道徳思想史》(注1)中所言:「武士が命を惜しまない(武士不珍惜自己的生命)」,他們認為,人生的重點應該是在於如何能夠像櫻花一樣,活得絢麗,死得凄美。他們追求的境界,不是生命之花絢爛後的慢慢凋零,而是在片刻的耀眼的美麗中達到自己人生的巔峰發揮自己最大的價值,為主盡忠,然後就毫無留戀的結束自己的生命,如《日本道徳思想史》(注2)中所雲「みな奉公の無代提供、自然の時、粉骨を至して主の感を見よ(大意:(武士們)都不計代價的為主效力,在適當的時刻,為主人粉身碎骨在所不辭)」。另外,日本的一首軍歌《歩兵の本領》中也曾唱到:「萬朶の桜か襟の色花は吉野に嵐吹く大和男子と生まれなば散兵線の花と散れ」(作詞:加藤明勝作曲:栗林宇一歌詞大意:隊伍中那些紅色的領章就像千萬朵花枝繁茂的櫻花,花兒在吉野吹起風暴(吉野:櫻花名地)生為大和男兒就該像散兵戰線上散落的花兒一樣戰死在沙場)。這首軍歌恰如其分的將櫻花與武士道精神聯系在了一起。
另外,武士切腹自殺,也是櫻花精神典型的一個例證。在中國人眼中往往這樣認為,武士自殺是要以死來洗刷恥辱,或者是感覺輸不起了,已無路可走。而另一方面,他們認為自己已經盡過了最大的努力,自己的心願也已經了結,在自己的一生中,已經不可能有更大的輝煌,而此時,就應該象櫻花一樣,在自己到達人生的巔峰時毫無留戀的凋謝。武士的死,在更多意義上,是對生命意義的一種覺悟,是對自己能力的一種判斷,是對自己曾經的努力的一種滿足,更是對神聖櫻花凋謝的凄美的一種嚮往。
以上是櫻花的凋零之美對武士道的影響。當然櫻花對武士道的影響不僅限於此。櫻花一同開放一同凋落的品性也曾深深的影響著武士的集團精神,使之注重共性的唯美,對此本文不再贅述。
一方水土養一方人,一個民族的喜好,也會漸漸的影響一個民族的精神。美好的櫻花走過,給武士道精神,留下一抹淡淡的芳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