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櫻梅茶花 » 話劇茶花女

話劇茶花女

發布時間: 2021-01-02 17:15:39

A. 大家幫忙寫個串詞,就3個話劇節目:桃花扇,威尼斯商人,茶花女 。急用啊。

欣賞完《桃花扇》中才子佳人為國家興亡舍棄個人情感,我們再來看看內《威尼斯商人》中聰容明妻子是怎樣既救了丈夫的命又俘獲了丈夫的心的
看樣子,女扮男裝美麗機智的鮑西婭已經征服了大家頭腦,下面有請為了愛而放棄愛的《茶花女》瑪格麗特為我們譜一曲美的贊歌

B. 話劇是什麼

話劇是一門綜合性藝術,劇作、導演、表演、舞美、燈光、評論應該說是缺一不可。更不可缺少的是接受這門藝術的對象———觀眾。當然在莎士比亞的年代,話劇的因素要少一些。話劇之所以在歐洲幾百年經久不衰,一個很重要的原因是因為話劇培養了一代代的觀眾,而一代代觀眾對思考和娛樂這兩者有機的結合又促使了話劇的發展。

話劇藝術具有如下幾個基本特點:

第一、舞台性。古今中外的話劇演出都是藉助於舞台完成的,舞台有各種樣式,目的有二:一利演員表演劇情,一利觀眾從各個角度欣賞。

第二、直觀性。話劇首先是以演員的姿態、動作、對話、獨白等表演,直接作用於觀眾的視覺和聽覺;並用化妝、服飾等手段進行人物造型,使觀眾能直接觀賞到劇中人物形象的外貌特徵。

第三、綜合性。話劇是一種綜合性的藝術,其特點是與在舞台塑造具體藝術形象、向觀眾直接展現社會生活情景的需要和適應的。

第四、對話性。話劇區別於其他劇種的特點是通過大量的舞台對話戰線劇情、塑造人物和表達主題的。其中有人物獨白,有觀眾對話,在特定的時、空內完成戲劇內容。

話劇在中國的發展

中國人最早接觸西方戲劇的,是一些出使西洋的外交官。他們或屈從於外交禮儀,或出於好奇,觀看了他們稱為「西劇」的演出。但他們只是津津樂道於西洋「戲館」建築之華美,驚異西方「優伶」地位之高貴,慨嘆西方戲劇布景之逼真,並沒有將這種「西劇」引進中國。直到1866年,僑民在上海建立了第一座西式劇院——蘭心大劇院,定期演出業余劇團ADC編演的戲劇,「西劇」或所謂「戲劇」才第一次在中國本土演出。

1899年,上海聖約翰書院的中國學生藉助戲曲故事編演了一出名為《官場醜史》的戲,它「既無唱工,又無做工」,形式上已頗為接近後來的「話劇」。

1907年,中國留日學生李叔同、曾孝谷等人組成的「春柳社」,在日本東京上演《茶花女》第三幕和《黑奴籲天錄》,被看作是中國話劇史的開端。「春柳社」推崇日本「新派」,即新劇,以研究和仿效新派演劇為己任。《茶花女》的成功演出,獲得了東京中外人士的稱贊。

後來成為戲劇表演大師的歐陽予倩,就是在觀看了李叔同主演的話劇《茶花女》後,驚奇地發現「戲劇原來還有這樣一種表現辦法」,於是也加入「春柳社」。歐陽予倩回國後積極參加話劇團體活動,編導演出了數十部話劇,成為中國話劇運動的奠基者、開拓者之一。

不久,「春柳社」又在東京本鄉座舞台上演了改編自美國作家斯托夫人小說《黑奴籲天錄》的同名五幕新劇,並公開發表《開丁未演藝大會的趣意》一文,寫道:「演藝之事,關系於文明至巨。」字里行間,他們的舞台理想表露無遺。可見,中國人並不是被動地接受了西方戲劇,而是當時的有志之士在探求民族振興的過程中,把目光轉向了西方,試圖從西方戲劇中尋求療救中國社會之葯方。這是中國人的一種主動的文化選擇,也是一種歷史的遇合。

《黑奴籲天錄》當時演出的分幕方法,以對話和動作演繹故事為特點,接近於生活的舞台設計、服裝和化妝,都預示了一種前所未有的演劇形態的確立,這一形態在當時被稱為「新劇」。

中國話劇誕生後,早期曾有多個名稱,如「新戲」、「新劇」、「文明新戲」、「文明戲」等。1928年4月,在上海戲劇同仁的一次聚會上,洪深提議,將英文drama譯為「話劇」,以統一有關這個新的藝術形式的多種不同稱謂,並使其區別於中國傳統戲曲,以獨立的藝術品格和嶄新姿態屹立於中國藝壇。洪深解釋說,「話劇是用那成片段的,劇中人的談話所組成的戲劇」,「話劇的生命就是對話」,洪深的提議得到了歐陽予倩、田漢等人的一致贊同,從此,這種誕生於20世紀初的新的舞台藝術形式,有了自己的新的固定的命名,「話劇」名稱一直被沿用至今。

C. 茶花女話劇欣賞的論文2000字

可以的,有是

D. 對話劇部的認識及展望

中國話劇發展的三個階段及代表作:

1907年:誕生
代表人物:李叔同(弘一法師)
代表劇目:《黑奴籲天錄》
1907年,李叔同(弘一法師),在日本東京成立了一個旨在研究各種文藝的「春柳社」。1907年春,春柳社的成員們參加了日本東京中國青年會為國內徐淮水災而舉行的一個賑災籌款游藝會,並嘗試性地演出了法國著名作家小仲馬的名劇——《茶花女》之第三幕,獲得了在東京的世界各地人士的交口稱贊,尤其是李叔同反串的茶花女,引起了極大的轟動。日本戲劇評論家松居松翁後來在《芝居》雜志上發表的《對於中國劇的懷疑》一文中說:「與其說這個劇團好,寧可說就是李君演得非常好……李君的優美婉麗,絕非本國的演員所能比擬。」
歐陽予倩就是在觀看了李叔同演的話劇《茶花女》後,驚奇地發現「戲劇原來還有這樣一種表現辦法」。歐陽予倩回國後積極參加話劇團體活動,編導演出了數十部話劇,成為中國話劇運動的奠基者、開拓者之一。
不久後,春柳社又演出了根據美國小說《湯姆叔叔的小屋》改編的話劇《黑奴籲天錄》。在表演中,他們首次採用了分幕表演法,並以對話和動作演繹故事的特點,使演員塑造的角色更為豐滿、立體、真實。這場表現了被壓迫者的反抗精神的演出再一次在東京演劇界引起巨大反響,還曾得到日本戲劇家土肥春曙和伊原青青園的好評,並認為中國青年的這種演劇象徵著中國民族將來的無限前途。
而《黑奴籲天錄》的成功,確立了中國前所未有的新劇形態。它對日本「新派劇」中源於西方戲劇的布置設計、服裝、化妝、刀具、燈光等方面的潛心研究和大膽實踐,對日後中國話劇在舞美方面的發展都有著很大影響。同時,也標志了中國話劇在真正意義上的誕生。

20世紀30年代:興起
活躍人物:曹禺、夏衍、田漢、歐陽予倩等
代表劇目:《卡門》、《夜未央》、《血債》、《秋海棠》、《氣壯山河》
20世紀30年代,是中國歷史飽經憂患的年代,這一時期,中國話劇轉向了現實主義,一掃既往浪漫、感傷的基調,轉向悲憤、抗爭,主動承擔起喚起民眾、拯救國家的重任,開始走向成熟。其主要特點是:把話劇同中國社會的、人民大眾的需要緊密結合在一起,植根於民族文化,在借鑒西方話劇的同時,以中國傳統的藝術精神,對這一外來藝術形式進行創造性轉化,使之成為為中國現實所需要、為中國民眾所喜愛的戲劇品種;涌現了曹禺、夏衍等一批傑出的劇作家和一批傑出的劇作。同時,職業劇團開始出現,演劇藝術接受和達到世界的水準。
20世紀30年代,無產階級戲劇在中國興起,話劇與現實更密切地結合起來。1930年,田漢將法國小說《卡門》改編為同名話劇,試圖「借外國故事來發揮革命感情影響中國社會」。稍後,歐陽予倩把一部前蘇聯戲劇搬上舞台,以此抗議帝國主義殺害中國民眾的罪行。1930年底,中國左翼劇作家聯盟(簡稱劇聯)在上海成立,聯合主要的戲劇組織和進步的戲劇界人士,開展聲勢浩大的左翼戲劇運動。
1936年,中國戲劇界抗日救國的呼聲日趨高漲。戲劇家們以戲劇為武器,開展抗日救國的演劇運動。田漢、夏衍、洪深、陳白塵、於伶等在空前偉大的救亡運動中,同仇敵愾,表現出色——「國防戲劇」發揮了喚醒民眾、鼓舞鬥志、團結御敵的作用。
當時還產生了「紅色戲劇」,是特定歷史年代產生的群眾性戲劇活動。1932年,江西瑞金成立了工農劇社、高爾基戲劇學校等,每逢節假日都舉行話劇演出,還經常到鄉間巡迴演出。紅軍長征後,將「紅色戲劇」的種子撒向了新的革命根據地。
解放戰爭初期,中國共產黨抽調了大批文藝工作者來到東北,在部分地區組建文工團。他們每到一處,都邊演出文藝節目,邊做群眾工作。《夜未央》、《血債》、《秋海棠》、《氣壯山河》等話劇在當時的民眾之間反響很強烈。

新中國話劇:成熟
活躍人物:老舍、田漢、郭沫若、焦菊隱等
代表劇目:《戰斗里成長》、《萬水千山》、《劉蓮英》、《龍須溝》、《關漢卿》、《霓虹燈下的哨兵》
共和國成立初期的中國話劇主要是謳歌革命的勝利,包括《戰斗里成長》、《萬水千山》、《保衛和平》等,其次是歌唱新中國的主題,如《劉蓮英》、《龍須溝》、《春風吹過諾敏河》等。1949年底,老舍從美國回來,創作了《龍須溝》,可以視為這個時期的代表作,接著出現了標志新中國話劇發展中的一批峰巔之作。首先,是一批「第四種劇本」,如老舍的《茶館》、田漢的《關漢卿》等。
1957年發表的《茶館》,不但是老舍戲劇創作的高峰,也是新中國戲劇創作中具有里程碑意義的傑作。劇中寫了3個歷史時期,時間跨度50年,寫活了70個人物,總導演焦菊隱(1905年~1975年)為這出戲的成功也有著出色的貢獻。
1958年,田漢的《關漢卿》問世,也是歷史劇創作發展的一個標志。《關漢卿》是不但體現著田漢話劇創作的最高成就,也是新中國成立最優秀的劇作之一。
20世紀60年代前期,有了一個比較寬松的創作環境後,話劇創作又出現了一次高潮。出現了一批有影響的劇目,如《第二個春天》、《霓虹燈下的哨兵》、《年青的一代》、《千萬不要忘記》、《激流勇進》、《南海長城》等。它們雖然過於突出理想教育,過於注重塑造英雄人物,但在藝術上已比較成熟,人物刻畫得比較生動。

本回答由文化藝術分類達人 張琪推薦

評論

分享

舉報

zhxr63
2007-07-01

中國話劇大體經歷了以下5個發展階段。

(一)新劇時期

1906年,受日本「新派」劇啟示,留日學生曾孝谷、李叔同等組織春柳社。1907年在日本東京演出《茶花女》、《黑奴籲天錄》。同年,王鍾聲等在上海組織「春陽社」,演出《黑奴籲天錄》,這就是「話劇在中國的開場」。這種以對話為主要手段的舞台劇被稱為新劇,後又稱文明戲。以後10年間,上海、北京、天津、南京、武漢先後出現文藝新劇場、進化團、南開新劇團、新劇同志會等一批新劇團體,演出《熱血》、《共和萬歲》、《社會鍾》等劇目,受到民眾熱烈歡迎。辛亥革命失敗後,新劇逐漸衰落。這時期的代表人物是歐陽予倩。

(二)愛美劇時期

1919年「五四」新文化運動的重要人物胡適、陳獨秀、傅斯年等人對新劇啟發民眾覺悟的力量給予特別的關注,推崇介紹易卜生的社會問題劇。1919年胡適發表的獨幕劇《終身大事》是他們主張的代表。同時,陳大悲、歐陽予倩等人響亮地提出「愛美劇」非職業戲劇的口號,先後成立民眾劇社、辛酉劇社、南國社等戲劇團體;《獲虎之夜》、《名優之死》(田漢),《三個叛逆的女性》(郭沫若)、《一片愛國心》(熊佛西)、《潑婦》(歐陽予倩)、《一隻馬蜂》(丁西林)等一批優秀劇目誕生,為中國話劇建立了重要的文學基礎。1922年留美專攻戲劇的洪深回國參加戲劇協社,針對文明戲的不良習氣,從劇本、舞台紀律、導演制建立等方面大膽改革,推行男女合演,從而形成完整的話劇藝術體制。1925年北京藝術專門學校戲劇系成立,為話劇人材的培養提供了一塊陣地。田漢主持領導的南國藝術運動,最能體現20世紀20年代新興話劇的精神。1924~1930年先後上演了不少反帝反封建劇目,培養了陳凝秋、陳白塵、趙銘彝、鄭君里、張曙、吳作人等一批藝術骨幹。1929~1931年歐陽予倩主辦廣東戲劇研究所,出版《戲劇》刊物,組織演出《怒吼吧,中國》等幾十個劇目。歐陽予倩、洪深、田漢被公認為中國話劇的奠基人。1928年洪深創意將英文Drama譯為「話劇」,區別已陳腐的「新劇」,中國話劇從此定名。

(三)左翼戲劇時期

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1929年上海藝術劇社成立,提出「無產階級戲劇」的口號。1931年1月中國左翼戲劇家聯盟成立,從此中國話劇進入以左翼戲劇運動為主的發展階段。左翼「劇聯」總盟設在上海,領導北平(今北京)、南京、廣州、杭州等分盟,建立50多個左翼劇團,演出《血衣》、《亂鍾》、《怒吼吧,中國》、《香稻米》、《回春之曲》等大量進步話劇,涌現出夏衍、於伶、陳白塵、宋之的等一批新劇作家以及章泯、金山、趙丹、舒綉文等舞台藝術家。1935年上海業余劇人協會成立,演出《娜拉》、《欽差大臣》、《大雷雨》、《武則天》、《太平天國》,40年代劇社演出《賽金花》等大型劇目,舞台藝術水平大大提高。1934~1937年青年劇作家曹禺的著名劇作《雷雨》、《日出》、《原野》問世;1933年中國第一個營業性劇團中國旅行劇團誕生並堅持14年之久;1932~1937年河北定縣農民戲劇實驗在做話劇嘗試;「紅色戲劇」在江西、湖北、湖南、廣東、福建等革命根據地十分活躍,演出《二七慘案》、《八一南昌起義》、《我紅軍》等幾百個劇目,極大地鼓舞了根據地軍民的戰鬥士氣。1935年在南京成立國立戲劇學校,以後14年中培養學生千餘名,演出獨幕、多幕劇近180出,活動遍及蘇、湘、鄂、川等省,產生了廣泛深遠的影響。

(四)抗日戰爭與解放戰爭時期

抗日戰爭爆發後,中國話劇開始了大普及、大發展、大繁榮的階段。1937年「七七」事變後,戲劇工作者8月7日在上海上演《保衛盧溝橋》,並迅速組成13個救亡演劇隊奔赴各地宣傳抗戰。1937年12月31日中華全國戲劇界抗敵協會在武漢成立。1938年夏在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政治部第三廳領導下,匯聚武漢的進步戲劇工作者組成10個抗敵演劇隊、4個抗敵宣傳隊、1個孩子劇團,分赴各戰區,與各地自發組織的演劇組織及抗日根據地的話劇演出相結合,宣傳演出遍及全國城鎮鄉村,形成空前大普及的壯闊局面。1938年10月第一屆戲劇節上演曹禺、宋之的編劇的《全民總動員》,轟動一時,可謂這時期劇目的代表。1939年後話劇運動重心開始轉入城市,中國萬歲劇團、中電劇團、中央青年劇社等有影響的專業劇團在重慶成立,話劇演出劇場化。《一年間》(夏衍)、《國家至上》(老舍、宋之的)、《夜上海》(於伶)、《霧重慶》(宋之的)等一批優秀劇目誕生。1941年成立的中華劇藝社、1943年成立的中國藝術劇社帶來營業演出的新特點。從1941年至1945年重慶各劇團連續演出《屈原》(郭沫若)、《北京人》(曹禺)、《天國春秋》(陽翰笙)、《法西斯細菌》(夏衍)、《戲劇春秋》(夏衍、於伶、宋之的)等劇目150餘台。1944年2~4月,廣西桂林舉辦了規模宏大的西南第一屆戲劇展覽,28個文藝團體演出話劇27台,是一次話劇藝術的大展覽大檢閱。在抗日根據地成立了魯迅藝術學院戲劇系、延安青年藝術劇院、西北戰地服務團和大量的文工團、宣傳隊活躍在農村、部隊,《流寇隊長》(王震之)、《同志,你走錯了路》(姚仲明等)、《李國瑞》(杜烽)等劇目,突出表現了中國話劇的戰斗傳統。解放戰爭時期,話劇活動處於低潮。《清明前後》(茅盾)、《陞官圖》(陳白塵)、《麗人行》(田漢)的上演是這時期的重要收獲。

(五)中華人民共和國時期

1949年7月中國戲劇工作者協會(後改名中國戲劇家協會)在北京成立,中國話劇開始了新的發展階段。黨和政府重視話劇事業的發展,先後成立了中國青年藝術劇院、北京人民藝術劇院、中央戲劇學院、上海戲劇學院、中國人民解放軍總政治部話劇團以及各省、自治區、大軍區的專業話劇團。《龍須溝》、《茶館》(老舍)、《蔡文姬》(郭沫若)、《關漢卿》(田漢)、《萬水千山》(陳其通)、《馬蘭花》(任德耀)等優秀劇目大量涌現;焦菊隱導演的《蔡文姬》、《茶館》顯示了話劇的民族化追求,黃佐臨導演的《大膽媽媽和她的孩子們》介紹了布萊希特的演劇思想;文化基礎薄弱的少數民族地區,50年代後也出現維吾爾、蒙古、朝鮮、藏語的話劇演出,擴展了話劇藝術領域。隨著文藝界「雙百」方針的討論與貫徹,1962年後出現了《霓虹燈下的哨兵》(沈西蒙)、《年青的一代》(陳耘)等優秀劇目。文化大革命時期是中國話劇藝術實踐荒疏、與觀眾割斷聯系的衰敗時期。中國共產黨十一屆三中全會後,中國話劇進入發展的新時期。在突破舊舞台局限、革新戲劇觀念、豐富話劇藝術表現力方面,進行了廣泛而深入的探索。戲劇創作上的無場次結構、意念化形象塑造、時空跳躍情節、模糊主題等嘗試,舞台藝術上的運用面具、中性服裝、幾何圖形布景道具,激光燈光以及打破第四堵牆,縮短與觀眾的距離,四面觀眾等形式革新,引起戲劇理論界的關注,出現了一場戲劇觀念與形式革新的討論,對中國話劇的發展起到良好的作用。新時期話劇對外開放與交流也更為寬廣,自1986年後成功地舉辦了莎士比亞戲劇節、奧尼爾戲劇節。北京人藝的《茶館》多次在歐、美、日、港演出,中央戲劇學院的《俄狄浦斯王》出訪希臘,均獲得很大成功,是中國話劇走向世界的良好開端。

E. 《茶花女》哪個中文譯本的比較好

小說《茶花女》譯本很多,但譯得最好還推夏康農先生所譯的。先生譯筆內流暢,文字優容美,譯來似尤勝於原著,如瑪格麗特給阿芒的(情)信,後來的譯家幾乎都是抄他的。讀他的譯本,每感動流淚,不能自已,心情不佳者竟至旬日。

F. 中國戲劇有哪幾種

一、中國戲劇五大核心:

1、京劇:腔調以西皮、二黃為主,用胡琴和鑼鼓等伴奏,被視為中國國粹,被列入「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

2、越劇:有「第二國劇」之稱,汲取了崑曲、話劇、紹劇等特色劇種之大成。發源於浙江嵊州,發祥於上海。

3、黃梅戲:是安徽省的主要地方戲曲劇種,表演質朴細致,以真實活潑著稱。

4、評劇:評劇有東路、西路之分,而以東路評劇為主。流傳於中國的北方。

5、豫劇:在河南梆子的基礎上不斷繼承、改革和創新發展起來的。起源於河南地區。

二、中國戲曲劇種種類繁多,其它比較著名的戲曲種類有:晉劇、漢劇、崑曲、墜子戲、粵劇、淮劇、川劇、秦腔、滬劇、河南墜子、湘劇、河北梆子、河南越調、湖南花鼓戲等。

三、綜合性、虛擬性、程式性,是中國戲曲的主要藝術特徵。這些特徵,凝聚著中國傳統文化的美學思想精髓,構成了獨特的戲劇觀,使中國戲曲在世界戲曲文化的大舞台上閃耀著它的獨特的藝術光輝。

(6)話劇茶花女擴展閱讀

一、戲曲的形成最早可以追溯秦漢時代。但形成過程相當漫長,到了宋元之際才得成型。成熟的戲曲要從元雜劇算起,經歷明、清的不斷發展成熟而進入現代,歷八百多年繁盛不敗。

二、如今大約有360多個劇種。中國古典戲曲在其漫長的發展過程中,曾先後出現了宋元南戲、元代雜劇、明清傳奇、清代地方戲及近、現代戲曲等四種基本形式。

三、在戲劇里,文學、美術、舞蹈、音樂,甚至建築藝術都可以成為戲劇藝術的組成部分,因此戲劇藝術必須遵循極為復雜的、互相制約的許多藝術門類的創作規律,它本身具有著多方面的審美價值。

G. 誰有《茶花女》的中文話劇劇本

已發,看你能用不,不能我再發你TXT版本

H. 小仲馬都有哪些作品

仲馬發表了《茶花女》一舉成 名,1852年他又將其改編為同名話劇,獲得了極大 成功專,於是專門屬開始了戲劇創作。小仲馬共寫了20多個劇本,包括《半上流社 會》(1855)、《金錢問題》(1857)、《私生 子》(1858)、《放盪的父親》(1859)、《歐勃雷夫人的見解》(1867)、《阿爾米斯先生》 和《福朗西雍》<克洛德妻子》等

I. 話劇發展的三個階段及代表作

中國話劇發展的三個階段及代表作:

1907年:誕生
代表人物:李叔同(弘一法師)
代表劇目:《黑奴籲天錄》
1907年,李叔同(弘一法師),在日本東京成立了一個旨在研究各種文藝的「春柳社」。1907年春,春柳社的成員們參加了日本東京中國青年會為國內徐淮水災而舉行的一個賑災籌款游藝會,並嘗試性地演出了法國著名作家小仲馬的名劇——《茶花女》之第三幕,獲得了在東京的世界各地人士的交口稱贊,尤其是李叔同反串的茶花女,引起了極大的轟動。日本戲劇評論家松居松翁後來在《芝居》雜志上發表的《對於中國劇的懷疑》一文中說:「與其說這個劇團好,寧可說就是李君演得非常好……李君的優美婉麗,絕非本國的演員所能比擬。」
歐陽予倩就是在觀看了李叔同演的話劇《茶花女》後,驚奇地發現「戲劇原來還有這樣一種表現辦法」。歐陽予倩回國後積極參加話劇團體活動,編導演出了數十部話劇,成為中國話劇運動的奠基者、開拓者之一。
不久後,春柳社又演出了根據美國小說《湯姆叔叔的小屋》改編的話劇《黑奴籲天錄》。在表演中,他們首次採用了分幕表演法,並以對話和動作演繹故事的特點,使演員塑造的角色更為豐滿、立體、真實。這場表現了被壓迫者的反抗精神的演出再一次在東京演劇界引起巨大反響,還曾得到日本戲劇家土肥春曙和伊原青青園的好評,並認為中國青年的這種演劇象徵著中國民族將來的無限前途。
而《黑奴籲天錄》的成功,確立了中國前所未有的新劇形態。它對日本「新派劇」中源於西方戲劇的布置設計、服裝、化妝、刀具、燈光等方面的潛心研究和大膽實踐,對日後中國話劇在舞美方面的發展都有著很大影響。同時,也標志了中國話劇在真正意義上的誕生。

20世紀30年代:興起
活躍人物:曹禺、夏衍、田漢、歐陽予倩等
代表劇目:《卡門》、《夜未央》、《血債》、《秋海棠》、《氣壯山河》
20世紀30年代,是中國歷史飽經憂患的年代,這一時期,中國話劇轉向了現實主義,一掃既往浪漫、感傷的基調,轉向悲憤、抗爭,主動承擔起喚起民眾、拯救國家的重任,開始走向成熟。其主要特點是:把話劇同中國社會的、人民大眾的需要緊密結合在一起,植根於民族文化,在借鑒西方話劇的同時,以中國傳統的藝術精神,對這一外來藝術形式進行創造性轉化,使之成為為中國現實所需要、為中國民眾所喜愛的戲劇品種;涌現了曹禺、夏衍等一批傑出的劇作家和一批傑出的劇作。同時,職業劇團開始出現,演劇藝術接受和達到世界的水準。
20世紀30年代,無產階級戲劇在中國興起,話劇與現實更密切地結合起來。1930年,田漢將法國小說《卡門》改編為同名話劇,試圖「借外國故事來發揮革命感情影響中國社會」。稍後,歐陽予倩把一部前蘇聯戲劇搬上舞台,以此抗議帝國主義殺害中國民眾的罪行。1930年底,中國左翼劇作家聯盟(簡稱劇聯)在上海成立,聯合主要的戲劇組織和進步的戲劇界人士,開展聲勢浩大的左翼戲劇運動。
1936年,中國戲劇界抗日救國的呼聲日趨高漲。戲劇家們以戲劇為武器,開展抗日救國的演劇運動。田漢、夏衍、洪深、陳白塵、於伶等在空前偉大的救亡運動中,同仇敵愾,表現出色——「國防戲劇」發揮了喚醒民眾、鼓舞鬥志、團結御敵的作用。
當時還產生了「紅色戲劇」,是特定歷史年代產生的群眾性戲劇活動。1932年,江西瑞金成立了工農劇社、高爾基戲劇學校等,每逢節假日都舉行話劇演出,還經常到鄉間巡迴演出。紅軍長征後,將「紅色戲劇」的種子撒向了新的革命根據地。
解放戰爭初期,中國共產黨抽調了大批文藝工作者來到東北,在部分地區組建文工團。他們每到一處,都邊演出文藝節目,邊做群眾工作。《夜未央》、《血債》、《秋海棠》、《氣壯山河》等話劇在當時的民眾之間反響很強烈。

新中國話劇:成熟
活躍人物:老舍、田漢、郭沫若、焦菊隱等
代表劇目:《戰斗里成長》、《萬水千山》、《劉蓮英》、《龍須溝》、《關漢卿》、《霓虹燈下的哨兵》
共和國成立初期的中國話劇主要是謳歌革命的勝利,包括《戰斗里成長》、《萬水千山》、《保衛和平》等,其次是歌唱新中國的主題,如《劉蓮英》、《龍須溝》、《春風吹過諾敏河》等。1949年底,老舍從美國回來,創作了《龍須溝》,可以視為這個時期的代表作,接著出現了標志新中國話劇發展中的一批峰巔之作。首先,是一批「第四種劇本」,如老舍的《茶館》、田漢的《關漢卿》等。
1957年發表的《茶館》,不但是老舍戲劇創作的高峰,也是新中國戲劇創作中具有里程碑意義的傑作。劇中寫了3個歷史時期,時間跨度50年,寫活了70個人物,總導演焦菊隱(1905年~1975年)為這出戲的成功也有著出色的貢獻。
1958年,田漢的《關漢卿》問世,也是歷史劇創作發展的一個標志。《關漢卿》是不但體現著田漢話劇創作的最高成就,也是新中國成立最優秀的劇作之一。
20世紀60年代前期,有了一個比較寬松的創作環境後,話劇創作又出現了一次高潮。出現了一批有影響的劇目,如《第二個春天》、《霓虹燈下的哨兵》、《年青的一代》、《千萬不要忘記》、《激流勇進》、《南海長城》等。它們雖然過於突出理想教育,過於注重塑造英雄人物,但在藝術上已比較成熟,人物刻畫得比較生動。

J. 讓你推薦人生必看的10本書,你會推薦哪幾本

《活著》《許三觀賣血記》《第七天》《百年孤獨》《墨菲定律》《人性的弱點》《一生》《飄》《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輕》《貨幣戰爭》《教父》《戰爭與和平》《霍亂時期的愛情》《簡愛》《紅與黑》《人間失格》《狼道》《鬼穀子》《九重人格》《贏》《贏的答案》《商業的本質》《富爸爸窮爸爸》《曾國潘傳》《杜月笙傳》《聖經》《老人與海》《平凡的世界》《聰明的投資者》《滾雪球》《肖生克的救贖》《阿甘正傳》《吶喊》《挪威的森林》《麥田裡的守望者》,耿帥的《失去的都會以另一種方式歸來》《貧窮的本質》《荊棘鳥》《湯姆叔叔的小屋》《假如給我三天光明》《夢的解析》《心理學》《基督山伯爵》《悲慘世界》《罪與罰》《追風箏的人》《圍城》《永別了武器》《月亮與六便士》《復活》《巴黎聖母院》《傲慢與偏見》《國富論》《資本論》《局外人》《1984》《瓦爾登湖》《菊與刀》《林肯傳》《里根傳》《太陽與烏雲》《茶館》《生死場》《柳家大院》《呼叫河傳》《匆匆》《生如夏花》《人類群星閃耀時》《羅生門》《哈利波特》《我是貓》《小王子》《十宗罪》《魯濱遜漂流記》《年輪》《穆斯林的葬禮》《浮生六記》《查理芒格的原則》《窮查理寶典》《偉大的博弈》《微表情心理學》《邊城》《沉默的大多數》《雪國》《怦然心動》《少有人走的路》《陪安東尼度過漫長歲月》《白銀時代》《無聲告白》《天才在左瘋子在右》《偷影子的人》《眠》《解憂雜貨鋪》《格林童話》《孤獨是一個人的清歡》《皮囊》《昨日的世界》《惡意》《悟空傳》《霧都孤兒》《長長的回家路》《如何閱讀一本書》《烏合之眾》《三體》《失控》《白夜行》《送你一顆子彈》《極簡》《斷舍離》《死後的世界》《一隻特立獨行的豬》《我們仨》《未來簡史》《一個人的朝聖》《史蒂夫喬布斯》《自控力》《城南舊事》《殺死一隻知更鳥》《愛的五種語言》《美國陷阱》《我不喜歡這世界,但我喜歡你》《雲邊有個小賣部》《非暴力溝通》《演講的力量》《內向者溝通聖經》《情商》《黑天鵝》《深度思考》《自卑與超越》《傾城之戀》《偷書賊》《自在獨行》《一生自在》《悲喜自渡》《心中所想,素履所往》《財富自由》《了不起的蓋茨比》《夜色溫柔》《白痴》《漫長的告別》《巴菲特致股東的信》《漫步華爾街》《人間值得》《白鹿原》《鄉土中國》《東方快車謀殺案》《心理學與生活》《理想國》《蘇菲的世界》《牛奶可樂經濟學》《自私的基因》《笑場》《愛你就像愛生命》《撒哈拉的故事》《海邊的卡夫卡》《人生不在重來》

熱點內容
遂平鬱金香什麼時候開 發布:2024-11-16 20:46:14 瀏覽:925
薏米和玫瑰花 發布:2024-11-16 20:39:02 瀏覽:819
大興花卉批發市場在哪 發布:2024-11-16 20:32:58 瀏覽:945
珊瑚綠植怎麼養殖方法 發布:2024-11-16 20:21:43 瀏覽:325
法頌七夕 發布:2024-11-16 20:11:56 瀏覽:138
山茶花額曲 發布:2024-11-16 19:39:58 瀏覽:214
荷花燈煙火 發布:2024-11-16 19:31:19 瀏覽:87
一朵嬌花劇透 發布:2024-11-16 19:25:10 瀏覽:946
古厝壁畫荷花 發布:2024-11-16 19:17:13 瀏覽:333
天刀哪有荷花 發布:2024-11-16 19:16:31 瀏覽: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