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櫻梅茶花 » 潮劇小梅花金花女

潮劇小梅花金花女

發布時間: 2021-01-04 04:28:16

1. 潮劇為什麼這樣出名

潮劇,並不是一個非常出名的劇種,卻是一個擁有著悠久歷史的劇種,它有它獨特的唱腔、表演,運用方言來唱、念,使得它具有非常濃厚的地方特色,深得當地老百姓的喜愛不同於舞蹈是純肢體語言的藝術,不同於歌曲是聲音上的藝術,也不同於音樂是人對樂器的演奏藝術,更不同於雜技是純技能上的表演藝術,它是一門綜合性極高的藝術,集唱、念、做、打於一身,對演員的要求非常高,培養戲曲演員不是一件很簡單的事情,尤其是要培養一名德高藝精的戲曲演員更是難。( u: a6 y% f6 P# Z9 z, I
很多很多的白發老人,他們手執扇子,聽著他們喜愛的腔調,有時候頭會隨著演員的腔調走動,有時候會大叫好,我彷彿看到他們年輕時候就在看戲,看著看著,頭上的烏絲就變成了白發……除了老人,剩下的大概就是行內人了,或者是一些小孩,這些孩子大部分也都是戲校的孩子。" J: u l I0 w& ?' Z
其實,不只是京劇面臨著一個觀眾老齡化的問題,很多地方戲都是這樣,像潮劇,也有過很多年的低迷期。所幸,在潮劇面臨著萎靡不振的形勢時,在潮汕地區,有一個業余潮劇培訓團體,培養了許多許多戲曲新苗,幾年來,連續奪得了12塊「中國少兒戲曲小梅花」金牌,為潮劇填補了這方面的空白。更加重要的是,它為潮劇培養了一大批潮劇小觀眾、小票友……這個團體在潮劇界在潮汕地區也算是小有名氣,也因為他們出版了很多潮劇卡拉OK唱片,讓孩子們有了一個方便學習潮劇的平台。如是,從此潮汕地區掀起了一股小孩學唱潮劇的熱潮,民間也興辦了很多業余學習潮劇的機構。
e, G0 | j# O3 s 當然,潮劇這個劇種,本身有它的局限性,它是用方言唱的,外地人都聽不懂、說不了,所以基本上只能由本地人來唱和演,所以它的受眾面又只能是懂潮語的人,雖然現在科技也發展了,有了字幕機了,可是,如果要觀眾邊看戲還要邊看字幕,勢必會分散觀眾的心,那觀眾自然也就沒有辦法體會到最美的享受了。說到字幕,必須強調一個問題,就是在傳統潮劇劇目中,有很多俗語,都是必須用潮汕話來說才有意思才幽默的,比如潮劇《金花女》第五場中,驛丞就說到了「老婆掉進溪——凄涼(妻涼)」,這樣的話外地人還可以聽懂,又如,《金花女》第三場里,進財說的「秀才吃嶗餅——有日」,像這樣,外地人能看得懂嗎?如果是很土的方言,字幕也用一些很生僻的字的話,那外地人怎麼能看懂?這樣,字幕就變得非常重要了,當遇到方言而且是生僻字時,打字幕的人必須把演員們要說的意思表達清楚,而不是打出那些諧音的,只有潮汕人看了才能懂的字。只有這樣努力改變,我們潮劇才能把自己推向外地,推向更遠的地方!只要努力用心了,一定可以,外國片也可以打上中文就拿到中國放映,照樣有很大的市場。
除了字幕,還有很多方面我們潮劇都需要改進,像我們的化妝、頭飾、服飾都可以多向外地劇種(比如越劇)學習。要有一出好戲,劇本也是非常重要的,而我們潮劇,當前缺的卻不僅僅是優秀的演員,劇作者也是緊缺,還有作曲的老師也缺,仔細想想,潮劇面臨的形勢確實太嚴峻太危險了。

2. 對潮劇有建議,向誰投送我對潮劇有建議,卻不知對誰說。

關於潮劇文化的研究報告
一、課程提出
隨著時代的發展,在這個信息化的世界中出現了許許多多的新奇的事物,吸引著人們的眼球。因此,我們經常回發現有些人瘋狂地追逐哪些新奇的事物,二護綠了存在與我們身邊的的,富有文化底蘊的東西,作為一個潮州人,我們應該隊本土文化有所了解,比如說我們潮州文化的精髓——潮劇。然而現實生活中我們往往看到人們痴迷地追捧日劇韓劇,卻對潮劇一無所知,所以我們現小組對潮劇文化做了研究,希望能更深地了解潮劇的內涵,傳承和弘揚這一文化。
二、研究目的
1.了解潮劇的基本情況
2.了解潮劇的藝術特點。
3.弘揚潮劇文化,對潮劇的發展提出建意。
三、研究方法
1.搜查資料(上網)
2.討論總結成文
四、研究成果
(一)潮劇簡介
潮汕山川靈秀,氣候宜人,大島小嶼,錯落海中,碧波盪漾,虛無縹渺,堪稱閬苑仙鄉!千百年來,踏潮土、弄潮水、聆潮聲、說潮話的潮汕兒女就生活在這里,一代接著一代。
古老的潮汕人傑地靈,富有深厚的文化傳統。潮人的衣食住行,無不帶著潮汕文化的獨特色彩。而用潮州方言演唱的源遠流長的潮劇,更是潮汕文化之中的奇珍異寶,獨領!
南宋時中國東南沿海形成了戲曲——潮劇又名潮州戲、潮音戲、潮調、白字戲,主要流行於潮州方言區,是用潮州方言演唱的一個古老的地方戲曲劇種。主要分布於粵東、閩南、、香港和東南亞等地。
潮劇的形成和發展,距今已有四百三十多年的歷史。它是宋元南戲的一個分支,由宋元時期的南戲逐漸演化,吸收了弋陽、崑曲、皮黃、梆子戲的特長,結合本地民間藝術,如潮州音樂等,最終形成自己獨特的藝術形式和風格。
潮劇傳統劇目可分為兩大類:一類來自南戲傳奇和雜劇,如《琵琶記》、《荊釵記》、《白兔記》、《拜月記》、《珍珠記》、《蕉帕記》、《漁家樂》等。另一類取材當地民間傳說故事或實事編撰的地方劇目,如《荔鏡記》、《蘇六娘》、《金花女》、《柴會》、《龍井渡頭》等。
潮劇有自己的體系和獨特的風格。音潮劇傳統劇目可分為兩大類:一類來自南戲傳奇和雜劇,如《琵琶記》、《荊釵記》、《白兔記》、《拜月記》、《珍珠記》、《蕉帕記》、《漁家樂》等。另一類取材當地民間傳說故事或實事編撰的地方劇目,如《荔鏡記》、《蘇六娘》、《金花女》、《柴會》、《龍井渡頭》等。
潮劇在國內主要流布在廣東、福建閩南南潮語區,也流行於香港和,也經常在廟會上演出,表示於對「老爺」的尊敬,老百姓也喜愛在非常熱鬧的氛圍下觀看,使節日氣氛更濃。
(二)發展歷史
潮音班,流行於粵東、閩南、香港、以及東南亞的泰國、新加坡、馬來西亞、越南等地。
潮劇是宋元南戲流傳到粵東潮汕地區之後,融化吸收了潮州音樂以及潮汕其它民間藝術,用潮州方言演唱的地方劇種。明代戴璟在《廣東通志初稿》卷十八《風俗》中載:「潮俗多以鄉音搬演戲文。」清初屈大均在《廣東新語》中載:「潮人以土音唱南北曲曰潮州戲。」年在揭陽的明墓中出土的、用潮州方言演唱的抄本《蔡伯皆》和年潮州挖西山西在鳳塘鶴隴施工時發現的明墓中出土的明宣德抄本《劉希必金釵記》,是明代潮人以鄉音搬演戲文的文物佐證。
(三)潮劇唱腔
潮劇演唱用真聲,主要受外地傳入在弋陽腔、崑腔影響,與京劇、粵劇等的假聲唱腔很大區別,唱念用古譜&uot;二四譜&uot;,韻味濃郁。唱腔是以曲牌聯綴為主的曲牌體和板腔體的聯體制,至今仍保留著一唱眾合(幫腔),二、三人合唱一曲或曲尾的形式,風格獨特,表現力很強。
潮劇的聲腔在明代稱為「潮腔」,也稱「潮調」現在存世的潮腔劇本,有明嘉靖丙寅()刊刻的《重刊五色潮泉插科增入詩詞北曲勾欄荔鏡記戲文》、萬曆辛巳()刊刻的《新刻增補全像鄉談荔枝記和萬曆年間刊刻的《重補摘錦潮調金花女大全》(附《蘇六娘》)等。萬曆辛巳刻本《荔枝記》,署有「潮人李東月編集」,用潮腔演唱是與嘉靖刻本《荔鏡記》同一故事內容的不同演出本。嘉靖刻本《荔鏡記》,在曲牌名之下標有「潮腔」或「泉腔」字樣,是兩個聲腔劇種通用的劇本。兩個聲腔通用一個劇本,這不是唯一的一個。清順治辛卯刊刻的《新刊時興泉朝雅調陳伯卿荔枝記大全》,也是潮、泉兩個聲腔的通用本,反映了粵東的潮劇與閩南的梨園戲兩個古老劇種在歷史發展上的一些關系。其中在潮劇唱腔上具有代表性人物是著名潮劇老生黃盛典,其唱腔宏亮高昂、振奮激越,折服過無數的觀眾和專家,在首屆中國戲劇節上,其憑借在《張春郎削發》中扮演皇帝一角,贏得廣泛好評,其唱聲更是被專家評為「超黃金點男高音」早期潮劇的「幫聲」,即登台演員唱至最精彩片段時後台眾聲「齊唱」相和的現象,在其他戲曲中甚為少見,是潮劇的特點之一。

(四)潮劇角色
潮劇行當齊全,生、旦、凈、丑各有應工的首本戲,表演細膩生動,身段做工既有嚴謹的程式規范,又富於寫意性,注重技巧的發揮,其中醜行和花旦的表演藝術尤為豐富,具有獨特的風格和地方色彩。
從表演上來看,潮劇的腳色行當中以生、旦、丑最具地方特色。生旦戲《掃窗會》被譽為中國戲曲以舞演故事的典型代表;潮劇丑角分為十類,其中項衫丑的扇子功蜚聲南北,為世所稱。老丑戲《柴會》中,丑角的溜梯功為潮劇所獨有,在戲曲界享有盛譽。潮劇在過去一直實行童伶制,小生、青衣、花旦均由兒童藝人擔任,這些藝人長大後,聲音改變,即被淘汰,這一體制嚴重阻礙潮劇藝術的發展。新中國成立後,廢除了童伶制,並在各方面銳意改革,培養了一大批優秀演員,使潮劇這一古老藝術煥發出新的光彩。
(五)著名潮劇唱段
1.《蘇六娘》
河流縱橫的潮汕,浪花滔滔,奔流赴海。潮汕的一條江就有一簍故事,一座村落就有一筐傳說。在美麗的榕江畔,至今仍存一所勝跡,那就是蘇六娘故居和墓地。傳說蘇員外娶妻林氏懷孕五始卻皆早產,便請風水先生看了地理觀了厝宅。風水先生說蘇宅卜居鷹地,應栽林木。一年後員外產下已是第六始的女嬰,取名六娘。長大後的蘇六娘如花似玉,在潮陽西臚舅家寄讀,與表兄郭繼春日久生情。無奈族長作媒,將六娘強配訟棍楊子良。六娘以鋼鐵般的意志寫下絕命書,奔向黑黝黝的浩渺江波。
「欲娶雅妻蘇六娘」。蘇六娘是潮汕心中的一個美人形象。潮汕姑娘,在非常時刻竟煥發出如此熾熱光明的能量,這便是《蘇六娘》的動人之處。
2.《翁萬達主婚》
自古以來由於潮人倚山傍海,有海的胸懷與山的氣慨,因而潮人出類拔萃。從潮汕大也走了無數大名鼎鼎的商人學士和彪炳史冊的朝廷命官。其中有曾三度被明世宗委以兵部尚書的明代軍事家翁萬達。《明史》用首屈一指的篇幅撰寫其傳,翁萬達剛介坦直,文武全才,亦卿亦帥,博古通今,下筆萬言,詩文磊落,富有奇氣,著有《稽愆集》、《稽愆詩集》等大量詩文,是優秀的潮汕文化中重要的組成部分。潮劇《翁萬達主婚》雖則只描畫了他人生旅途的幾個細節,但已讓人感受到一代曠世偉人也是性情中人,英勇善戰的帶兵人也有善良可親的一面。
(六)著名潮劇演員

著名潮劇演員:姚璇秋 著名潮劇演員:方展榮

著名潮劇演員:李玉蘭 著名潮劇演員:林初發

五、對弘揚潮劇文化的建議
1.應該採取一些弘揚潮劇文化的相關措施。
2.媒體可適當舉辦關於潮劇文化的節目活動,如《梨園英會》,潮劇小梅花等。
3.門可適當開展宣傳潮劇文化的活動,增強青少年對潮劇文化的了解。

六、心得體會
通過這次活動我們收獲了很多。首先,我們懂得了團隊合作的力量和重要。更重要的是,這次活動使我們對潮劇文化有了更深的了解。潮劇的魅力吸引著我們,她那豐富而深刻的內涵令我們不禁贊嘆:潮劇真是潮州文化之精髓!作為一個潮州人,我們將盡自己最大的努力弘揚潮劇文化!

呃,這是範文哦,你參考參考一下咯

3. 潮劇的劇種簡史

潮劇又名潮州戲、潮音戲、潮調、潮州白字(頂頭白字)、潮曲,主要流行於潮州地區,是用潮州話演唱的一個古老的漢族地方戲曲劇種。
潮劇在國內主要流布在廣東東部、福建南部、台灣、香港、上海,以及東南亞、美國、加拿大、法國、澳大利亞等講潮州話的華僑、華裔聚居的地區 。
潮劇經常在廟會上演出,表示於對「老爺」(指 神明)的尊敬,老百姓也喜愛在非常熱鬧的氛圍下觀看,使節日氣氛更加濃厚,因此,潮劇要比其它劇種更具濃郁的民俗色彩。
潮劇是宋元南戲的一個分支,由宋元時期的南戲逐漸演化,是一個已有4 4 0多年歷史的古老劇種,主要吸收了弋陽腔、崑曲、梆子、皮黃等特長,結合本地漢族民間藝術,如潮語、潮州音樂、潮州歌冊、潮綉等,最終形成自己獨特的藝術形式和風格。
我國戲曲在12世紀至13世紀形成北方雜劇和南方戲文(南戲)。北雜劇在宋金原來的基礎上發展起來。至元代達到繁榮;南戲是12世紀初葉,在浙江溫州首先形成發展起來的。在宋元二百多年的流傳發展中,南戲向長江流域和東南沿海流傳,形成了弋陽腔(江西),海鹽腔、餘姚腔(浙江),崑山腔(蘇州),以及泉潮腔(閩南粵東)等聲腔劇種。
南戲流傳到各地並形成地方聲腔劇種,一般有兩種情況,「一種是南戲原有的曲調流傳到各地之後,被戲曲演員以當地語言傳唱著,由於語言、語調上的差別,使之不斷變化,在風格上也逐漸地方化起來;一種是當地的漢族民間音樂——從秧歌、小調、直到某些宗教式歌曲,不斷地被採用到戲曲中來,豐富著原有的曲調。這兩種因素相互滲透,便形成了若干不同風格的聲腔劇種。」 明本潮州戲文的發展,證明了現潮汕地區在元明時期有過繁榮的南戲演出活動,一些在史籍上記載已佚的宋元南戲早期劇本,如《顏臣》(即《陳顏臣》,演陳顏臣與連靜娘的故事)、《劉希必金釵記》,就是早期南戲曾在現潮汕地區流傳的佐證。
其次,《蔡伯喈》、《劉希必金釵記》,均是用潮州方言演唱的南戲劇本,說明南戲流傳到現潮汕地區之後,潮州藝人曾用潮州方言演唱,由於語音、語調上的不同,使原有的曲調起了變化,同時還吸收潮州的民間音樂、小調等,從而在南戲的基礎上形成了新的聲腔——潮腔。明代戴璟在《廣東通志》所載:「潮俗多以鄉音搬演戲文」。清初屈大均在《廣東新語》所載:「潮人以土音唱南北曲,曰潮州戲。」這兩手抄演出本的出土,是潮人以鄉音唱南北曲的佐證。
其三,《荔枝記》、《荔鏡記》是以潮州漢族民間故事編寫,結構完整、手法嫻熟、用潮腔演唱的劇本,說明潮腔在嘉靖年間已趨於成熟,那麼,它形成的年代,自然應在嘉靖之前。前到什麼年代呢?有的戲曲研究專家根據有關的史料,認為「明中葉以前,泉潮腔已很盛行,它有獨特的劇目和演出形式,流傳在泉州、漳州、潮州一帶」。「明中葉以前」即15世紀初,距今已有500多年了。如果從《荔鏡記》刊刻的嘉靖丙寅(1566年)算起,潮劇歷史的絕對數字,也有4 5 0多年了。
經過明清的發展之後,潮劇在近代走過了一段曲折的歷程。
抗日戰爭時期,潮劇處於衰落階段,原先多個班社,到此時寥寥無幾。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文藝得到重視,潮劇又得以復興,潮劇在過去一直實行童伶制,小生、青衣、花旦均由兒童藝人擔任,這些藝人長大後,聲音改變,即被淘汰,這一體制嚴重阻礙潮劇藝術的發展。新中國成立後,廢除了童伶制,並在各方面銳意改革,培養了一大批優秀演員,使潮劇這一古老藝術煥發出新的光彩。50到60年代的黃金年代,各地專業與業余的潮劇團發展到近200個,出現廣受好評的第一代「五朵金花」。並先後2次進京演出,受到各方好評如潮。
「文化大革命」期間,這些劇團全被解散,直至江青反革命集團被粉碎後才得到恢復。
改革開放以來,在各種新娛樂方式和市場經濟的沖擊下,潮劇同其他中國傳統戲曲一樣,在艱難中前進,不斷探索新的發展道路。
潮劇明末已在潮州、閩南的詔安、雲霄等地廣為流傳,與梨園戲關系密切。明嘉靖四十五年(1566年),由建陽麻沙出版的《荔鏡記》劇目,用「泉、潮二腔」演唱,同時,吸收南戲的音樂曲調。據清順治《潮州府志》載:明末清初,潮劇是「雜以絲竹管弦之和南音土風聲調」。乾隆版《潮州府志》載:「所演傳奇,皆習南音而操土風」,「聲歌輕婉,閩、廣參半。」演出劇目的唱白以閩南方言雜潮語,故清李調元認為「潮音似閩」。
清代,潮劇在潮汕及閩南十分繁盛。乾隆十三年(1748年),漳浦蔡伯龍在《官音匯解釋義》中稱:「做正字,唱官腔;做白字,唱泉腔;做潮調,唱潮腔……」嘉慶二十一年(1816年)《雲霄廳志》載:「俗好演劇,導淫增悲,豈可使善男女見之?今雖不能盡革,亦當取其有裨風教者,編成歌曲,庶聽之者可以興起良心,不為無助。」
從清末至20世紀二三十年代,是潮劇發展興盛時期。據《雲霄縣志》卷四「風土」載:「按本邑今唯潮音劇盛行,查此劇喜演鄉曲,流傳鄙俚不堪之小說,以迎合婦孺。每一唱演,則通宵達旦,舉國若狂。」而且「每歲一街社最少演出十數台,所費不貲。」龍岩近城各坊也「越境招致」,「競聘潮劇」演出。所演劇目,按內容題材分為大鑼戲、小鑼戲和蘇鑼戲三大類。大鑼戲多為傳統劇目,保留有《蔡伯喈》、《劉智遠》、《郭華》、《拜月記》、《荊釵記》等一批宋、元南戲;小鑼戲多取民間題材,為生活小戲,如《桃花搭渡》、《益春藏書》;蘇鑼戲則屬於公堂戲和武打戲。
潮劇是什麼年代,在什麼基礎上形成發展起來的?研究者曾有不同的說法,一說是從潮州巫術「關戲童」發展起來的,一說潮劇是弋陽腔的一支,是「弋陽腔在各地流傳後的直接產物」。
直到世紀30年代以來,流存於海外的明代潮劇劇本的發現,以及明代藝人手抄南戲劇本在潮州出土,潮劇的南戲淵源得到了史料佐證的論說。
1936年,我國歷史學家向達,在《北平圖書館館刊》上,發表《記牛津所藏的中文書》一文,首次介紹存於英國牛津大學圖書館的潮劇明代刻本《班曲荔鏡戲文》(即《陳三五娘》劇本)。戲文的全題《重刊五色潮泉插科增人詩詞北曲勾欄荔鏡記戲文》。牛津大學所藏的這個刻本,因「最後一頁有殘缺,不能知道此書究竟刊於何時」,但向達認為「就字體各插圖形式看來,類似明萬曆左右刊本」。
向達介紹牛津的《荔枝鏡》藏本之後,二十年過去了。1956年,梅蘭芳和歐陽予倩率中國京劇團到日本訪問,在日本天理大學見到了另一明刊本《班曲荔鏡戲文》,以及另一個藏於東京大學東洋大學研究所的《重補摘錦潮劇金花女大全》(附刻《蘇六娘》)。藏於天理大學的明刊本《班曲荔鏡戲文》,與英國牛津大學所藏的《班曲荔鏡戲文》是同一刻本。但該本保存完好,末頁是書坊告白的文字和及「嘉靖丙寅年」字樣。嘉靖是明世宗朱厚熜年號,嘉靖丙寅年即公元1566年。藏於東京大學東洋大學研究所的《重補摘錦潮調金花大全》,沒有刊刻年號,但據專家考證,系明代萬曆年間刻本(見《明本潮州戲文五種後記》)。
嘉靖刻本卷末刻有書坊一段告白:「重刊荔鏡記戲文,計一百五葉,因前本荔枝記字多差訛,曲文減少,今將潮泉二部,增入「顏臣」,「勾欄、詩詞、北曲、校正重刊,以便騷人墨客,閑中一覽,名曰荔鏡記,買者須認本堂余氏新安雲耳」。說明這個「重刊」本,是從舊本「荔枝記」,揉合潮泉二部,增「顏臣」、北曲等內容,並「校正」舊本荔枝記文字的差訛而成的。
1964年,牛津大學東方研究所主任、漢學家龍彼得教授,在奧地利維也納國家圖書館,又發現潮劇的另一個明代刻本,這就是刊於明萬曆辛巳(公元1581年)的《新刻增補全像鄉談荔枝記大全》。這個「新刻增補」的潮劇本,不稱《荔鏡記》,而稱《荔枝記》,是與《荔鏡記》同一故事內容的不同演出本。它的底本是不是嘉靖重刻的荔鏡記依據的原本,沿難斷定,但這個刻本是「新刻增補」本,說明在萬曆之前,已在原刻(初刻)存在了。這個刻本的卷首,刻有「潮州東月李氏編集」字樣。地方戲曲向不登大雅之堂,戲曲編劇者署上名字也不多見,這個刻本把編劇者潮州人李東月也刻上了。
就在流傳於海外的潮劇明代刻本被陸續發現期間,1958和1975年,在揭陽縣漁湖和潮安縣鳳塘兩地的明墓中,相繼出土《蔡伯喈》(即《琵琶記》)和《劉希必金釵記》手抄劇本。這兩個抄本的出土,引起國內外戲曲專家的高度重視,認為「是研究戲曲發展史的珍貴文獻」,是「新中國建國以來戲曲文物的一次重大發現」。
新中國以來,潮劇界開展了一系列的傳統劇目傳承活動。
潮劇現有的這批傳統劇目,大致可以分成兩類。第一類是經過加工提煉具有很高藝術水準的劇目。這當中最有代表性的,長戲當屬《荔鏡記》《蘇六娘》,摺子戲則有《掃窗會》《蘆林會》《辯本》《鬧釵》《刺梁驥》《鬧開封》等。
在五六十年代,潮劇界能人甚多,老藝人和新文藝工作者濟濟一堂,社會上的文人學者也無微不至地關注著潮劇,當時對傳統的整理傳承達到了一個高峰。專家學者對大量的傳統劇目進行了甄別篩選,絕大多數有提煉價值的劇目經過加工,成為潮劇的經典和保留劇目。這批劇目劇本緊湊,立意高,唱詞文雅,文學價值很高;音樂既保留了傳統,也融入了新素材;動作設計與人物塑造緊密相連,並保留了潮劇細膩典雅的特色和獨有的表演程式。
此外,也增加編寫了一批優秀的新編歷史劇,如《辭郎洲》、《袁崇煥》等。
另外,揭陽揭東小梅花潮劇團以及廣東小百花潮劇團的成立都在努力把古老潮劇的藝術魅力向青少年傳遞,取得了一定的成績,其中小梅花還聘請著名潮劇演員林舜卿老師指導。
此外韓山師范學院的學生開發的卡通潮劇也引起了很多人的關注。
現狀
潮劇是中國古老戲曲存活於舞台的生動例證,是中華民族優秀文化表現形式的代表之一,具有深刻的歷史意義和較高的審美價值。1990年以後,潮劇受到市場經濟的制約和多種現代文藝形式的沖擊,投資減少,人才流失,藝術水平下降,優秀的傳統表演藝術瀕臨滅亡,正處在艱難發展的狀況之中,亟待保護和扶植。
國家非常重視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2006年5月20日,潮劇經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並已在廣州成立「廣東省潮劇發展與改革基金會」。2012年9月24日,第四屆潮劇節在汕頭開幕,潮劇向聯合國申報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
目標
不但深受廣東、福建潮語區人民的喜愛,也流行和影響於香港、台灣及東南亞一帶。是具有代表性的地方劇種。潮劇的藝術魅力,潮劇的文化品位,是潮州傳統文化中極為重要的一部分。為弘揚潮州文化,讓潮劇這朵藝術奇葩綻放得更加鮮艷,讓大家在網上欣賞到家鄉文化,這是我們在所不辭的責任。
註解
①見蕭遙天《民間戲劇叢考》。
②見張庚、郭漢城主編《中國戲曲通史》。
③《蔡伯喈》,1958年在揭陽縣漁湖公社西寨村的一座明墓發現。共出土五冊,其中三冊在出土後毀損無存。抄本《蔡伯喈》共兩冊,其中「總本」一冊,五十四葉。「生本」一冊,三十八葉。殘文三葉,總共九十五葉,「總體」從「高堂稱慶」至「糟糠自懨「,是全劇上半部的寫本。「生」本從「南浦送別」至「一門旌表」,中間有殘缺。
《劉希必金釵記》1975年12月23日,在潮安縣鳳塘公社西山溪一夫婦合葬的明墓中發現。寫本正文七十二葉,計戲文六十七出(中間缺四齣),附鑼鼓譜「三棒鼓」,「得勝鼓」一葉、散曲「黑麻序」二葉,共七十五葉,正文葉中間有「宣德六年」,末頁有「宣德七年六月」字樣,是明宣德年間寫本。
④⑤⑦⑧⑨劉念茲《南戲新證》。
⑥黃仕忠《蔡伯皆琵琶記初探》。

4. 廣東潮劇院一團所有演員名字

湯麗娟, 廣東省潮劇院一團女演員,主攻閨門旦,國家二級演員,1995年分配到廣東潮劇院一團版工作至今。先後在權《保嬰記》中飾金滿月、《京娘送兄》飾京娘、《金花女》中飾金花女,《張春郎削發》飾雙嬌公主、《狄青出使》飾八寶公主、《楚宮風雲》飾孟嬴、《趙少卿》飾趙賽英、《大義巾幗》飾柴玉英、《煙霞山》飾夏妃、《紅鬃烈馬》飾玳瓚公主、《蘇後復國》飾白玉蘭等。1998年參加廣東省中青年演藝大賽獲得金獎,同年被評為汕頭市文藝一等獎。1999年參加廣東省中青年演唱演奏比賽獲得金獎,同年被評為汕頭市文藝一等獎。2002年參加潮劇院中青年演藝大賽獲得一等獎。2002年參加中國名家名段演唱大賽榮獲全國專業組二等獎,同年被評為汕頭市文藝一等獎。2006年參加廣東省中青年演藝大賽榮獲金獎,參加中國第三屆紅梅薈萃大賽榮獲金獎,同年被評為汕頭市文藝一等獎。2008年赴上海戲曲學院導演系進修並結業。曾多次隨團赴新加坡、越南、柬埔寨、香港等地演出,廣受贊賞。

5. 潮劇花旦演員鄭小霞相關消息

鄭小霞(1960~),女, 潮劇 旦角。 汕尾市 陸豐縣 東海鎮人。
表演細膩、唱功清版麗宛轉獲觀眾好權評。飾演過《三篙恨》、《金花女》、《漢文皇後》、《飛霞傳》、《飛龍女》、《六月雪》、《蘆林會》等劇目

6. 哪裡能找到潮劇天子奇緣和金花女的戲詞

《金花女》選段《心不留郎也留郎》幫聲:五更月落天地朗
金花送郎出鄉關
雙人相對雙無語
一重心事一重山

金花:夫妻不灑別時淚
寄萬種恩情在不言中
劉永(娘子)
金花(官人)
劉永:三月恩愛情無限
金花:一旦分離心凄愴
劉永:緘口不說離別語
為怕嬌妻心作難
金花:強作笑容送君走
愁絲不系遠行人
劉永:求功名暫把愛妻撇
忍教她弱質對空房
金花:我怕他
此去關山跋涉苦
挨寒捱凍缺茶湯
劉永:家無余糧她怎為婦
縱不掛牽也掛牽
金花:千里迢迢無車馬
心不留郎也留郎
劉永:思至此不由人眉頭雙鎖
金花:想起來好教奴有口難
有口難言 。
《金花女》選段《我郎心中有奇才》
壁破風侵知天冷 手勤心熱可持家 嫁時不貪錦共緞 於今無忘麻與紗 雖然是寒門少余績 稀飯伴蔬更 且喜夫妻情篤同甘苦 內外順隨心寧氣靜 手剝黃麻把郎待 文章有價郎早回 勢利小人行呀行開去 識才丈夫行呀行磨來 有心織麻麻成絲 願郎得志赴科期 村野寒梅知呀知春早 春風報喜入呀入門閭 織幼績細細開 我郎心中有呀有呀有奇才 布鞋雨傘上京去 金鞍白馬返呀返回來 返回來 返回來

7. 潮劇的特點

潮劇傳統劇目相當豐富,已發掘出一千三百多個,大致分為以下二類:
一類是來自宋元南戲和元明雜劇,傳奇如《琵琶記》、《荊釵記》、《拜月亭》、《白兔記》、以及《高文舉珍珠記》、《何文秀玉釵記》、《綉繻記》、《破窯記》、《躍鯉記》、《蕉帕記》、《漁家樂》、《玉簪記》等。這類劇目的主要「關目」與古本大多相同,文詞典雅,樂器古樸,做工精細。其中如《琵琶記》的《奏皇門》、《拒父》、《描容》、《上路》、《認相》,《拜月亭》的《姐妹拜月》,《白兔記》的《井邊會》、《回書》、《磨房會》,《高文舉珍珠記》的《掃窗會》,《蕉帕記》的《鬧釵》,《躍鯉記》的《蘆林會》,《漁家樂》的《刺梁冀》,《玉簪記》的《妙嫦追舟》等,為潮劇舞台經常上演的錦出艷段。潮州書坊還刊行木刻唱本,一直流傳於國內外潮人居住的地方。
另一類是取材於地方民間傳說或以當地實事編撰的劇目,如《荔鏡記》、《蘇六娘》、《金花女》,以及《龍井渡頭》、《陳太爺選婿》、《李子長》、《換偶記》、《剪月容》、《柴房會》、《蓉娘》等,這類劇目戲文雅俗共賞,情節曲折有趣,富於地方色彩,其中如《荔鏡記》的《陳三磨鏡》、《益春藏書》,《蘇六娘》的《桃花過渡》、《楊子良討親》,《金花女》的《南山相會》等,更是家喻戶曉,老少咸宜,並分別成為潮劇生、旦、丑的傳統應工戲、教材戲

8. 潮劇院一團一級演員湯麗娟

湯麗娟, 廣東省潮劇院一團女演員,主攻閨門旦,國家二級演員,1995年分配到廣版東潮劇院一團工作至今。
先後權在《保嬰記》中飾金滿月、《京娘送兄》飾京娘、《金花女》中飾金花女,《張春郎削發》飾雙嬌公主、《狄青出使》飾八寶公主、《楚宮風雲》飾孟嬴、《趙少卿》飾趙賽英、《大義巾幗》飾柴玉英、《煙霞山》飾夏妃、《紅鬃烈馬》飾玳瓚公主、《蘇後復國》飾白玉蘭等。
1998年參加廣東省中青年演藝大賽獲得金獎,同年被評為汕頭市文藝一等獎。1999年參加廣東省中青年演唱演奏比賽獲得金獎,同年被評為汕頭市文藝一等獎。2002年參加潮劇院中青年演藝大賽獲得一等獎。2002年參加中國名家名段演唱大賽榮獲全國專業組二等獎,同年被評為汕頭市文藝一等獎。2006年參加廣東省中青年演藝大賽榮獲金獎,參加中國第三屆紅梅薈萃大賽榮獲金獎,同年被評為汕頭市文藝一等獎。
2008年赴上海戲曲學院導演系進修並結業。曾多次隨團赴新加坡、越南、柬埔寨、香港等地演出,廣受贊賞。

9. 潮汕較出名潮劇演員有誰

潮劇著名演員有:謝大月、蘆吟詞、謝吟、楊其國、陳華、黃玉斗、洪妙、郭石梅、蔡錦坤、李有存、方展榮、姚璇秋、范澤華、吳麗君、張長城、黃瑞英、黃盛典、葉清發等。
潮劇傳統劇目可分為兩大類:一類來自南戲傳奇和雜劇,如《琵琶記》、《荊釵記》、《白兔記》、《拜月記》、《珍珠記》、《蕉帕記》、《漁家樂》等。另一類取材當地民間傳說故事或實事編撰的地方劇目,如《荔鏡記》、《蘇六娘》、《金花女》、《柴房會》、《龍井渡頭》等。
推薦的劇目
1、掃窗會(姚璇秋、翁鑾金)
2、廬林會(范澤華、黃清城)
3、井邊會(姚璇秋、陳瑜、李有存、孫暹龍)
4、回書(張長城、陳瑜、鄭建英)
5、磨房會(范澤華、張長城)
6、鬧釵(方展榮、謝素貞、陳郁英、陳麗璇)
7、趙寵寫狀(葉清發、陳麗璇)
8、鬧開封(張長城、朱楚珍、方展榮、吳玲兒等)
9、楊令婆辨本(洪妙、林銀門)
10、包公會李後(洪妙、蟻錫深)
11、薛仁貴回窯(陳書櫥、溫美蕉)
12、柴房會(方展榮、吳楚珊)
13、庵堂認母(王少瑜、周細卿)
14、庵堂認母(吳麗君、陳學希)
15、六月雪(鄭建英、胡娟)
16、梅亭雪(姚璇秋、陳瑜)
17、嫦娥奔月(鄭健英、鄭仕鵬)
18、孟姜女過關(吳楚珊、孫暹龍)
19、益春藏書(王少瑜)
20、潑水記(李澤瑞、劉育生等)
21、蘆林會(鄭小霞、陳學希)
22、六月雪(鄭小霞)
23、蘇六娘(電影錄音)
24、陳三五娘(電影錄音)
25、劉明珠(電影錄音)
26、江姐(姚璇秋、謝素貞、方展榮等)
27、彭湃(陳秦夢、林舜卿、鄭健英等)
28、蝶戀花(鄭健英、吳文蘭、張小重等)
29、萬山紅(姚璇秋、謝素貞、林玩貞等)
30、換偶記(洪妙等)
31、白兔記(范澤華、張長城、陳瑜、溫美蕉)
32、金花女(鄭小霞、陳學希、林舜卿、李有存等)
33、張春郎削發(中唱1984年版本)
34、辭郎洲(姚璇秋、翁鑾金、謝素貞等)
35、續荔鏡記(姚璇秋、葉清發、張長城等)
36、續荔鏡記(吳麗君、黃清城、翁鑾金等)
37、漢文皇後(鄭小霞、陳學希、張長城等)
38、飛龍女(吳玲兒、方展榮、鄭小霞等)
39、古琴案(方展榮、吳玲兒、吳麗君等)
40、蘇後復國(鄭小霞、陳瑜等)
41、袁崇煥(陳秦夢、林玩貞等)
42、趙氏孤兒(范澤華、陳光耀等)
43、審皇後(鄭健英、陳光耀、鍾怡坤、王少瑜等)
44、告親夫(鄭建英、曾馥、陳文炎等)
45、柳明月義救孤兒(鄭健英、周若虹、許惠琴等)
46、救風塵(鄭健英、王少瑜、陳文炎等)
47、綉襦記(王少瑜、胡娟等)
48、南唐遺事(鍾怡坤、鄭健英等)
49、血染南梁宮(王少瑜、鄭建英、鍾怡坤等)
50、血濺美人圖(王少瑜、胡娟、鄭薇等)
51、花箋狀(王少瑜、黃振龍等)
52、荊釵記(王少瑜、吳文蘭、林玩貞等)
53、嫦娥奔月(鍾怡坤、杜冰、曾馥等)
54、美人淚(鄭健英、周細卿等)
55、銀鎖怨(鄭健英、陳麗玉、鍾怡坤等)
56、三篙恨(鄭小霞、胡娟、蟻錫深等)
57、屠夫狀元(鍾維、魏璇卿、馬嬋如等)
58、謝瑤環(曾馥、吳文蘭、陳文炎等)
59、香羅帕(陳麗璇、馬嬋如等)
60、龍女情(王少瑜、鍾怡坤、周細卿、黃學勇)
61、寶蓮燈(邱楚霞、許淑婉、陳廷良等)
62、七日紅(唐龍通、許淑婉等)
63、莫愁女(邱楚霞、鄭躍生、許淑苑等)
64、二度梅(邱楚霞、許淑苑、陳廷良等)
65、五女拜壽(邱楚霞、唐龍通、黃少華等)
66、回唐山(潮州團)
67、梁山伯與祝英台(鄭莎、李娜等)
68、逼上樑山(蔡植群、鄭莎等)
69、綵樓記(鄭莎、蔡植群等)
70、楊八姐闖幽州(鄭莎、賴舜娥等)
71、文武香球(鄭莎、蔡植群、王文和等)
72、姐妹易嫁(陳芳生、賴舜娥等)
73、江秀卿(李娜等)
74、紅珊瑚(陳麗玲、賴舜娥等)
75、羅衫記(陳麗玉、許惠琴、陳大筐等)
76、孝婦殺家姑(王瑞芬、林潔、張桂坤等)
77、珍珠塔(邱應發、田佩蘭、陳麗玉、廖文卿等)
78、飛龍刺狄青(張秀蘭、李麗容、黃素玲、陳家漢等)
79、武則天親斷梨花案(陳麗玉、張桂坤、陳家漢等)
80、春香傳(李楚卿、許悅蓉等)
81、血濺美人圖(李楚卿、許悅蓉、鄭薇等)
82、張古董借妻(李楚卿、彭鍾亮、胡娟等)
83、火燒臨江樓(李楚卿、吳文蘭等)
84、孔雀東南飛(李麗容、鄭莎等)
85、孟麗君會蘇映雪(黃楚霞、方壯華等)
86、白蛇傳(黃芝香、肖岳潮、方壯華等)
87、楊門女將(張楚吟、黃芝香等)
88、白玉扇(黃芝香、肖岳潮等)
89、金龍銀鳳(黃芝香、周輝南等)
90、柯山紅日(普寧二團)
91、紅鬃烈馬(余林儂、陳燕鳴等)
92、弓劍情(余林儂、陳燕鳴等)
93、陸文龍歸宋(余琳儂、陳燕鳴、陳喬、張仕耀等)
94、古堡恩仇記(余林儂、陳燕鳴等)
95、歌女劍刺江西王(陳燕鳴、麥素芝等)
96、王莽篡漢(陳燕鳴、陳喬等)
97、亂世佳人(林羨、陳經倫等)
98、秦香蓮(陳舜卿等)
99、鐵面縣令怒斬玉面狼(林娟、黃派林、陳舜卿等)
100、貓兒換太子(林娟、陳舜卿等)
101、粉妝樓(林娟、林玉等)
102、龍井渡頭(吳麗華、林若英、林靜香等)
103、秦王李世民(許淑娥、吳麗華等)
104、十五貫(林炳利、黃明強、周芝圃等)
105、包公鍘侄(林令勇、周芝圃、林炳利等)
106、周不錯(周芝圃等)
107、王魁休妻(電台版)
108、劉璋下山(惠來,李開珠、吳玉華等)
109、生死牌(揭西,林木漢等)
110、秦香蓮(馬麗端、曾友祿等)
111、趙少卿(陳碧霞、許雲坡等)
112、一門三進士(方巧玉、陳楚惠等)
113、四郎探母(許雲波、陳美雲等)
114、朱玉蓮(柳惜春、許雲波、李美英等)
115、楊乃武與小白菜(陳碧霞、陳碧玲等)
116、桃園奇冤(方巧玉、陳楚惠等)
117、苦盡甘來(陳碧霞、許雲坡等)
118、玉堂春(陳美雲、方樺等)
119、秦鳳蘭(陳美雲、庄靜靜等)
120、孟舍落難(陳嫦娥、許雲坡等)

10. 潮劇是怎麼來的

考古資料證明,潮劇由南戲發展而來。

南戲產生於南宋的浙江,是用南曲演唱的戲曲形式,由宋雜劇、宋詞、里巷歌謠綜合發展而成。明代祝允明《猥談》雲:「南戲出於宣和之後,南渡之際,謂之溫州雜劇」。

溫州在浙江東部,離京城臨安(杭州)不遠。宋室渡江以來,大批官員士子尾隨而至,中原百姓更是紛紛逃難而來。富庶的江南變得冠蓋如雲,人才濟濟。苟安的朝廷不雪靖康恥,「直把杭州作汴州」;顢頇的士子不解新亭淚,「西湖歌舞幾時休」。處於這種偏安局面,需要一種新的娛樂形式,以沉醉風月。宋雜劇這種歌舞表演形式,是他們在汴京早就熟悉了的,填宋詞更是裏手,民間歌謠也不難找尋。於是,一種新的戲曲形式便應運而生了。

南曲以唐宋大麴、宋詞、江南民間小調糅合而成,音樂柔和,長於抒情。這類唐宋樂曲,本為宮廷音樂,因社會變故而散落民間。杜甫離亂中遇李龜年,「正是江南好風景,落花時節又逢君」。時代的劇變,使宮廷樂師淪為江湖藝人,廟堂的典雅藝術和民間的質朴藝術結合了。這無疑也是音樂的大幸。這方面,可以從今天的潮劇音樂中找到蹤影。老劇作家老舍說「潮劇音樂很豐富,恐怕還保留有唐宋的音樂。」指的正是這一點。

南戲以江浙一帶的語音為標准,兼用中州音韻。但在明代,聲腔分流之後,中州音卻在某些聲腔中占優勢,民間稱其為「官腔」,閩南語系地區把這種戲曲叫做「正音戲」或「正字戲」。明初入潮的南戲,便是唱正字的一種聲腔。或謂「正音」實是潮州人日常所說的「讀書音」,相對於口語(白話)而言,道理上都說得通。

有幾個明代古本,為我們清晰地勾劃出南戲演變為潮劇的軌跡。首先是《金釵記》。

1975年,潮安縣出土了一本明代宣德七年 (1432)的手抄演出本《金釵記》。此乃元代傳奇《劉文龍)流傳於民間的改編本。此劇的出土,為解決潮劇淵源、早期演出情況、入潮路線與演變過程,都找到例證。

劇本註明「正字」,是說它唱正音。「南北」,是說南北曲合套,北曲本是元雜劇所使用的北樂,自元代雜劇興盛以來,南戲逐步吸收北曲的營養,形成了形式更為自由靈活的「傳奇」。《金釵記》便是用正音唱南北曲的傳奇劇目。《金釵記》摻雜了不少潮州方言土語,如「鳥脯」、「平長」、「好物」、「無過」、「痴哥」、「討死」、「棺柴」、「參叉路」、「百梯」、「接面」等。還有一些潮州地名,如「洗馬橋」、「鳳城」。這些土語及地名,是南戲在潮州流傳之後,為使語言生動,能吸引觀眾,而有意加進去的。它極好地說明,南戲地方化的第一步,是從口白的改造開始的。其次是嘉靖手抄本《蔡伯皆》,元本《琵琶記》在潮州的演出本,有藝人的演唱處理符號及舞台提示。雖仍按正音演唱,但潮州方言民俗更多,更普遍,地方化更進一步了。

從《金釵記》到《琵琶記》近百年間,潮劇已由胚胎到成形,南戲亦真正落地生根。經過一個世紀與地方文化的融合,一個新的聲腔劇種已破繭而出了。

這一標志,便是《荔鏡記》、《荔枝記》、《金花女》、《蘇六娘》四個劇目的出現。它們全用潮州方言音韻,按當時的說法,屬「鄉音搬用戲文」。《荔枝記》前面有「鄉談」二字,乃曲藝術語,指用方言演唱。

《荔鏡記》年代較早,與《蔡伯皆》同時,故仍出現「官潮雜陳」現象。《蘇六娘》與《金花女》則全用方言編寫,只偶爾出現官腔。

上述劇目,向我們展現早期潮劇「加方言口白——官潮雜陳——唱潮腔」的演變過程。

熱點內容
白茶配茶花 發布:2025-01-16 08:33:30 瀏覽:493
牡丹掐花 發布:2025-01-16 08:26:57 瀏覽:605
南通花藝協會 發布:2025-01-16 08:19:31 瀏覽:967
苟枸杞盆栽 發布:2025-01-16 08:09:50 瀏覽:843
花藝剪刀袋 發布:2025-01-16 07:58:14 瀏覽:755
梅花的動作 發布:2025-01-16 07:53:18 瀏覽:530
富平石荷花 發布:2025-01-16 07:41:17 瀏覽:552
中國桔梗插花 發布:2025-01-16 07:35:26 瀏覽:325
若煊盆栽 發布:2025-01-16 07:35:23 瀏覽:422
櫻花樹下埋人 發布:2025-01-16 07:30:06 瀏覽: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