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櫻梅茶花 » 巴黎茶花女遺事

巴黎茶花女遺事

發布時間: 2021-01-04 13:28:34

『壹』 茶花女最早翻譯者

茶花抄女最早翻譯者襲是林紓。

1897年,已步入不惑之年的林紓捧著《閩中新樂府》和讓洛陽「一時紙貴」的《巴黎茶花女遺事》譯本開始了他遲來且豐碩的著譯生涯。

當時恰逢林紓母親去世,接踵而至又是妻子病故,魏翰、王壽昌等幾位好友為幫林紓走出消沉的困境邀他一同譯書,林紓接受了這一請求,《巴黎茶花女遺事》得到國人相當的認可,從某種程度上激勵著林紓沿著翻譯文學作品的道路繼續走下去。

(1)巴黎茶花女遺事擴展閱讀:

林紓翻譯的作品

林紓工詩古文辭,以意譯外國名家小說見稱於時,他一生翻譯了40餘種世界名著,包括:《魯濱孫飄流記》、《黑奴籲天錄》、《巴黎茶花女遺事》。

《哀吹錄》、《凱撒遺事》、《玉樓花劫》、《賊史》、《迦因小傳》、《鬼山狼俠傳》、《歇洛克奇案開場》、《撒克遜劫後英雄略》、《拊掌錄》、《伊索寓言》、《梅孽》,等等。

『貳』 茶花女什麼時候翻譯的

法國小仲馬《茶花女》這部凄切動人的愛情悲劇於19世紀末以《巴黎茶花女遺事》為名在中國譯出後,「不脛走萬本」,「一時紙貴洛陽,風行海內」。林琴南以古雅的文筆,細膩地刻畫了茶花女的心理活動、描繪了亞猛復雜的思想感情。人們贊嘆小仲馬驚人的構思,知道了西方也有如中國一樣優美的文學。多少人賦詩撰文,為茶花女不幸的遭遇流下了同情的眼淚。人們把它比作「外國的《紅樓夢》」。
但80多年過去了,《巴黎茶花女遺事》究竟譯在何時,至今爭論不休。寒光在《林琴南》中說是光緒十九年(1893年),高夢且說是光緒二十五年(1899年)(《春覺齋著述記》),張靜廬的《出版大事年表》把它排在1895年(《中國近代出版史料二編》),楊蔭深的《中國文學家列傳》說此書「譯於林紓新喪偶後,其時當在1897年。」黃濬在《花隨人聖庵摭憶》中說:「事在光緒丙申(1896年)、丁酉(1897年)間」。張俊才的《林紓年譜簡編》認為譯於1897年夏。這已有了六種不同的時間。也許我們應以林琴南本人的說法為准,1900年《清議報》第六十九期所載林紓寫的《譯林敘》稱此書譯在1898年夏天。但1905年他在《拿破崙本記》序中又講《茶花女》譯書年代是光緒十九年(1893年),這就給研究者帶來了極大的麻煩。
林琴南是一位不懂外文的大翻譯家。顯然譯本的選擇權不全掌握在他手裡。黃濬說啟發他譯《茶花女》的是福建人魏瀚,魏曾留學法國,時正主持馬江船政局工程處,與林關系密切。一天他告訴林:「法國小說甚佳,欲使譯之。」林講:「須請我游石鼓山乃可。」石鼓山系閩江濱海的大山,來去極為不便。魏慨然應諾,「買舟導游,載王子仁先生並往,強使口授,而林筆譯之。譯成,林署冷紅生,子仁署王曉齋」。(《花隨人聖庵摭憶》)
王子仁畢業於馬尾船政學堂,留學法國,在巴黎大學學習法律。歸國後,任天津洋務局翻譯、湖北交涉使、漢陽兵工廠總辦,他工詩能文。錢基博認為林紓當時「喪其婦,牢愁寡歡」,王子仁就對林說:「吾請與子譯一書,事可以破岑寂;吾亦得以介紹一名著於中國,不勝於蹙額對坐耶?」遂與同譯法國小仲馬《茶花女遺事》行世。(《現代中國文學史》)似乎《茶花女》的譯述,出於王子仁的提議。以上兩說均以譯述出於純粹偶然的原因,林琴南並無任何思想准備。然根據《譯林敘》所述,《茶花女》翻譯的動機很明確:「大澗垂枯,而泉眼未涸,吾不敢不導之;燎原垂火,而星火就爝,吾不得不然之。」救國圖存的思想躍然紙上。據高夢旦《書〈閩中新樂府〉後》講,林紓當時「每議論中外事,慨嘆不能自己」。在早年的《閩中新樂府》中,他憤念國仇,優憫時俗,倡導新政的思想溢於言表:「國仇國仇在何方?英德法俄偕東洋。」
他的友人陳熙績在《歇洛克奇案開場》敘中講,林紓「夙以譯述泰西小說,寓其改良社會,激勵人心之雅志。自《茶花女》出,人知男女用情之宜正。」可以推知林琴南當時有一種想通過某種方式來拯救祖國的願望,而魏瀚或王子仁的倡議正與他的願望相吻合,《茶花女》也許就在「買舟作鼓山方廣游」「議論中外事」的「亘數日夜」中提出譯述的,但魏、王二人究竟誰為倡議者,尚難以確定。
本來可就此擱筆了,手頭有一本最近學林出版社出版的鄭逸梅的《書報話舊》,講光緒二十五年(1899年),林紓在馬江客居喪偶,王子仁從法國歸來,與林談及大仲馬父子的作品膾炙人口,「《茶花女馬克格巴爾遺事》更為小仲馬極筆,勸林紓同譯。」但同篇文章的下半部又講《茶花女遺事》是譯在1898年夏秋之間。同一篇文章也會產生爭議,看來要結束這場爭議並非一件容易的事情。

『叄』 巴黎茶花女遺事怎麼樣

我不知道是否有人在研究近現代中國文學的時候特別注意到,那時候很多尚不成熟的作家受到的不是純正的「外國文學」的影響,而是受到了翻譯這些文學的譯者的影響。 好比說今天,小資們引用的不是村上春樹的話,而是林少華的話;被用到泛濫的哈姆雷特不是莎士比亞的話,而是朱生豪的話。比如我自己,每每想到源氏物語,冒出來的第一個名詞必定是鄭振鐸。 我可以確定地說,林紓(琴南)是中國第一個這樣翻譯外國小說的人,也是最後一個這樣做的人。所謂前無古人,後無來者,不過如此而已。林譯小說影響了整整一代人,魯迅後來雖對此人很不屑,但據許壽裳的回憶,他青年時代卻也大量閱讀了林譯小說。 《巴黎茶花女遺事》。 小仲馬的《茶花女》是也。全篇的古文,開口「余」,閉口「汝」,笑時「艷若朝霞」,哭曰「雪涕」。古雅清新,我真不知道還有誰能譯出這樣美的文字。 林譯小說的「自成一體」,在於其簡直能與原著分開。瑪格端然一好女子,言行舉止,中西合宜,讀來讓人潸然淚下,內心的傷痛卻全然是中國式的,帶著點隱忍,與讀現代譯本時那種澎湃激動之痛完全不同。茶花女依舊是小仲馬寫的茶花女,但現代譯本的茶花女多少帶了外國羊脂球式的風塵氣,林琴南筆下的茶花女卻清麗婉轉,確然是「二十四橋明月夜,玉人何處教吹簫」的李師師、柳如是、魚玄機之類。 林紓本人並不通曉外語,全是靠人口述故事自己做記錄,而且遇到難譯之辭,動輒刪改,如果真想了解全部小說風貌的,其實大可不必讀林譯小說。 但如果想知道書生文字的典雅,想知道中國文人氣質如何「充乎其內而溢乎其外,而其不自知也」,必然要讀林譯小說。因為再也沒有人這樣譯小說了,再也沒有人有這樣的勇氣與才氣把茶花女喚作「勾欄女子」。

『肆』 《巴黎茶花女遺事》是誰根據法國作家小仲馬的小說翻譯的。謝謝

是林紓根據小仲馬的《茶花女》翻譯的

茶花女
在中國,《茶花女》可以說是讀者最熟悉、最喜愛的外國文學名著之一。早在100多年以前,著名翻譯家林紓用文言體翻譯出版了小說《巴黎茶花女遺事》之後,瑪格麗特和阿爾芒的愛情故事在中國的讀者群中迅速流傳,深入人心。
《茶花女》是小仲馬的第一部揚名文壇的力作,小說所表達的人道主義思想,體現了人間的真情,人與人之間的關懷、寬容與尊重,體現了人性的愛,這種思想感情引起人們的共鳴,並且受到普遍的歡迎。

林紓(1852-1924年),原名群玉,字琴南,號畏廬,福州蓮宅人,是我國最早翻譯西方文藝作品的人。清光緒七年(1882年)中舉人。他能詩善畫,文章擅敘事抒情,文筆婉約動人。自23歲起,即在南台從事教育工作。曾於他舊居所建的「蒼霞精舍」任漢文總教習,主授《毛詩》和《史記》,頗受門人喜愛。林紓48歲離開福州,先後在杭州東文精舍、北京金台書院、京師大學堂等處教書。晚年住在北平,專門從事繪畫和翻譯。他不懂外文,依靠別人口譯,用文言文翻譯歐美等國小說170餘種。他譯筆流暢,文字優美,又能保持原著的風貌,很受歡迎。他翻譯的名著《巴黎茶花女遺事》出版後,轟動全國。《魯濱遜飄流記》、《伊索寓言》、《新天方夜談》、《黑奴籲天錄》等譯著在當時都頗有影響,在我國翻譯史上作出顯著的貢獻。

『伍』 林舒是怎樣翻譯《茶花女》的

晚清時期,在福州出了一位不懂外語的翻譯家林紓。他與王壽昌合作首譯法國小仲馬名著《茶花女》。自從《巴黎茶花女遺事》發售以來,「中國人見所未見,不脛走萬本」,至今已歷110周年。 《茶花女》是法國作家亞歷山大·小仲馬的名著。小說以委婉曲折的筆調描述了19世紀40年代,巴黎資本主義社會里一對青年男女的愛情悲劇。 林紓(1852~1924),字琴南,號畏廬,別號冷紅生,福州人。舉人出身,既沒有上過洋學堂,又沒有出過國,對外國語言、民情風俗不熟,卻在20多年中譯出160多部小說。林紓是怎樣走上翻譯小說道路的,還要從他和王壽昌聲淚合譯《茶花女》說起。 光緒二十三年(1897年)暮春三月,福州城外下杭街金皇巷林紓寓所,氣氛悲哀。林紓愛妻劉瓊姿剛去世,他哀痛極深,整日鬱郁寡歡。在家人勸導下,林紓來到馬尾朋友魏瀚住處。他沒有想到,馬尾此行改變了他一生的命運,使他與翻譯小說結下不解之緣,成為近代文壇上的名人。 魏瀚(1851~1929),福州人。同治五年(1866年),考取馬尾船政前學堂製造班,系製造第一屆畢業生,成績名列第一。他刻苦自厲,學力超群,精繪圖、製造舟艦,畢業後留在船政局供職。光緒元年(1875年)游歷歐洲,後奉命留在法國為正式留學生,入削浦官學,兼學鋼鐵甲艦。畢業回國後,任總司船政工程,監造鋼甲新艦。官至會辦大臣等職,時任船政工程處制船總司。 魏瀚住所是臨江而建的小樓,林紓到馬尾後住在這里。時值初夏,風景宜人。但林紓因悲情難消,惱愁寡歡。魏瀚也不知如何是好,一籌莫展之時,王壽昌來了,他是林紓的同鄉舊誼。王壽昌剛從法國巴黎留學歸來不久,在馬尾船政學堂任教。王在法留學期間,曾接觸閱讀西方大量文學名著,並帶回小仲馬父子的名著等多部。兩人同時勸慰林紓,讓他從喪偶的苦痛中解脫。王壽昌向林紓介紹法國小仲馬的名著《茶花女》。還提議與林合譯這本名著,一則解林紓憂郁;二則向國人介紹一本好書。於是,王壽昌當即把《茶花女》梗概敘述一遍。林紓聽後為書中的悲苦纏綿情節感動,欣然同意與王壽昌合譯。 王壽昌(1864~1926),福州人。他14歲考入福州馬尾船政前學堂製造班,是該班第三屆畢業生。1885年4月以優異成績被選送法國巴黎大學,攻讀法律兼修法文,成績名列前茅。1891年畢業回國,回母校任法文教師,後任天津洋務局、奉天軍署翻譯。1898年,清政府創辦京漢鐵路,借款法國。1911年,壽昌被調為會辦、任總翻譯。路成,調任湖北交涉使、漢陽兵工廠總辦(廠長),為湖廣總督張之洞所器重。後充總理各國事務衙門章京及三省鐵路學校校長。 民國元年(1912年)春他回福州,任福建省交涉司司長。後受排擠,復往馬尾母校任教。 王壽昌為人豪爽慷慨。他不但精通法語,中文造詣也較高,好置書、練字、寫詩、作畫,被譽為詩、書、畫三絕。 《茶花女》是他心愛的一部小說,他對此書十分崇拜,讀了多遍。他與林紓合作是再好不過了。在口譯《茶花女》時,王壽昌特別動情,把馬克的心態描述得淋漓盡致,令人同情。林紓在筆述中也尤其用心。他以漢語的詞彙,寫歐洲人的性情,好語連珠,感人肺腑。加之夫人新喪,心境凄涼,常被書中人物打動,其譯筆融入了對亡妻的思念情愫。經王壽昌動情的口述,加上林紓生花的譯筆,可謂珠聯璧合、相得益彰。 他倆合譯書時,魏瀚為他們提供寧靜幽美的環境,買舟載酒,請他們游鼓山。在馬江駛向鼓山的遊艇上,中國首部翻譯小說《茶花女》從這里動筆。王壽昌臨窗而坐,手捧《茶花女》法文原著,逐字逐句、繪聲繪色地傾吐;林紓鋪紙於幾,全神貫注地傾聽,下筆如飛地描寫。從初夏到深秋,王壽昌每天口譯4小時,林紓筆錄6000字。不到半年時間,此書全部譯完。其後林紓將譯文從頭到尾細讀一遍,成功的喜悅驅散了心中的愁雲。中國近代文學翻譯史上里程碑式的作品《巴黎茶花女遺事》,以獨特的方式誕生了。 這部以文言譯成的小說,是中西文化交流的產物。它既達到「信、達、雅」的譯文標准,又以中國人欣賞習慣表達出來。由於受傳統思想影響,小說被人視為小道,他們都不敢用真姓名,林紓署名冷紅生,王壽昌署名曉齋主人,托為別號以掩其真。譯稿經王壽昌和魏瀚校對後,由魏出資,在福州城內南後街宮巷口東側吳玉田作坊木刻刊印,此書每頁兩面對折,中縫印「巴黎茶花女遺事」書名,單魚尾下注頁數,每面9行,每行20字,老宋體。全書120頁,不分卷,不分段落,無斷句,最後一頁末行印有「福州吳玉田鐫字」。毛邊紙本,字極清晰。於光緒二十五(1899年)二月,在福州首版發行。當時只印100本,分送三家親友傳閱。時隔一百餘年,至今此版本已所剩無幾,彌足珍貴。 光緒二十五年(1899年)五月間,由杭州老報人汪康年在上海用原刻版,以昌言報館名義,用竹紙、線裝重刊印。接著各種版本不斷出現。據統計,除吳刻本外,還有素隱書屋本、文明書局本、商務印書館本、廣智書局《小說集新》第一種本、玉情瑤怨館紅印本和黑印本,以及其他通行本,有二三十種。後來形成翻譯熱潮,便有劉半農等翻譯的話劇《茶花女》,夏康農等按原著譯為白話文,演藝界又引進歌劇《巴黎茶花女》。 此書發行以來,影響所及,仿作甚多,數不勝數。譯文《巴黎茶花女遺事》哀艷凄絕可傳,不少人為主人公的不幸遭遇灑下同情之淚。它的出版發行,打動了許多不滿封建專制、爭取婚姻自由的青年讀者的心。對西方進步文化在中國的傳播起了重要作用。 在合譯《茶花女》期間,林紓、王壽昌常住馬江魏瀚家。魏見他們每譯到纏綿凄惻之處,相對而哭,日後以此為談資。林紓多次回憶譯述《茶花女》時的情景,寫道:「余既譯《茶花女》,擲筆哭者三數。」至民國2年(1913年),林紓還想起與王壽昌翻譯《茶花女》時的傷心事。 《巴黎茶花女遺事》面世後,鼓舞了林紓的譯書熱情。從此,他走上翻譯小說的道路,在文壇上漸負盛名,成為一位不懂外語的翻譯家。但對於林紓的合作者王壽昌,人們則大多把他遺忘了。福州地方史專家鄭麗生在《巴黎茶花女遺事提要》一文中指出:「諸多版本之譯皆壽昌與紓啟導也。而後紓又與人合作譯域外小說達二百五六十冊,世稱林譯最享盛名,不知慫恿之者實始於壽昌。」近人寒光所著《林琴南》(林紓)一書中稱:「曉齋主人法文口述,所譯雖僅《巴黎茶花女遺事》一書,但為西洋小說輸入華土的第一部,他的奇功已夠和林氏共垂不朽。洵確論也。」事實確如所言,沒有首部《巴黎茶花女遺事》合譯成功,使林紓嘗到譯作的喜悅,便沒有這位不懂外語翻譯家的誕生,也許中國翻譯西洋小說,不知還要推遲多少年。王壽昌作為口譯《茶花女》第一人,功不可沒。林紓與王壽昌合譯《巴黎茶花女遺事》,打開了中國翻譯西方小說之門,溝通了中西文化。此書售路之多、影響之大、普及之廣,更是古今中外所罕見,這不能不說是一種奇跡。這也是在船政文化巨大作用下的產物。 林紓除翻譯大量外國小說,還留下數量可觀的詩詞、叢談、瑣記、隨筆、小說、傳奇和劇本等文學作品。他一生創作頗豐,著有《畏廬文集》《畏廬遺跡》《春覺齋論文》《春覺齋論畫》等幾十種,是中國近代不可多得的文化遺產,為後人所推崇。卷帙浩繁的「林譯小說」成為中國近代文學的巨大財富,他的著作在中國近代文學史上永遠閃耀燦爛的光輝。 1924年10月9日丑時,「譯界之王」林紓病逝於北平,享年72歲。2年後,王壽昌也因體弱多病,於1926年1月17日,得肺病逝於福州故居「光福山房」,享年62歲。

『陸』 茶花女故事梗概

瑪格麗特原來是個貧苦的鄉下姑娘,來到巴黎後,開始了賣笑生涯。由於生得花容月貌,巴黎的貴族公子爭相追逐,成了紅極一時的「社交明星」。她隨身的裝扮總是少不了一束茶花,人稱「茶花女」。

茶花女得了肺病,在接受礦泉治療時,療養院里有位貴族小姐,身材、長相和瑪格麗特差不多,只是肺病已到了第三期,不久便死了。小姐的父親裘拉第公爵在偶然發現瑪格麗特很像他女兒,便收她做了乾女兒。

一天晚上10多鍾,瑪格麗特回來後,一群客人來訪。鄰居普律當絲帶來兩個青年,其中一個是稅務局長迪瓦爾先生的兒子阿爾芒,他瘋狂地愛著茶花女。甚至早在一年前,瑪格麗特生病期間,阿爾芒每天跑來打聽病情,卻不肯留下自己的姓名。普律當絲向瑪格麗特講了阿爾芒的一片痴情,她很感動。

從日記中,阿爾芒才知道了她的高尚心靈。「除了你的侮辱是你始終愛我的證據外,我似乎覺得你越是折磨我,等到你知道真相的那一天,我在你眼中也就會顯得越加崇高。」

《茶花女》是法國作家亞歷山大·小仲馬創作的長篇小說,也是其代表作。故事講述了一個青年人與巴黎上流社會一位交際花曲折凄婉的愛情故事。

(6)巴黎茶花女遺事擴展閱讀:

創作背景:

《茶花女》就是根據小仲馬親身經歷所寫的一部力作,這是是發生在他身邊的一個故事。小仲馬出生於法國巴黎,他的母親卡特琳娜·拉貝是一個貧窮的縫衣女工,他的父親大仲馬當時只是一個默默無聞的抄寫員,後來在戲劇創作和小說創作領域取得了巨大成就,成為法國十九世紀浪漫主義文學運動中的重要代表。

一年後,當小仲馬24歲時,寫下了這本凝集著永恆愛情的《茶花女》。名妓瑪麗·杜普萊西嚮往上流社會生活,和小仲馬母親卡特琳娜·拉貝被大仲馬拋棄,同時反映當時資本主義制度下的拜金現象,批判當時資本主義的黑暗。

『柒』 <<茶花女遺事>全部的書里內容

王佐良在談到《巴黎茶花女遺事》時說,這部作品「向中國讀書界透露了兩樣新事物:西洋男女的情感生活(包括西洋式的門第觀念)和西洋作家的小說技巧。這「西洋小說技巧」相信主要指的是第一人稱敘事、日記體以及大團圓結局的打破等,但對於那些無意於在閱讀中學習文學創作或借鑒外來筆法的普通中國讀者,小說技巧恐怕不是作品風行的重要原因。表面上看來,林譯的言情小說之所以特別受中國近代讀者的歡迎,一是中國文學中自古就有才子佳人的閱讀傳統;一是王佐良所提到西洋男女的感情生活,它所表現的排他的愛情與中國婚姻傳統中一夫多妻制所形成的反差,使受了新式教育的中國青年大開了眼界。但《茶花女》並不是偉大的作品,小仲馬也不是一流的偉大作家;《迦茵小傳》更是在英國文學史上不值一提,他的作者哈葛德甚至算不上二流作家。這兩部作品如此受中國近代讀者賞識,單單是以上所說的兩點原因嗎?。
民國初年「上海發行之小說,今極盛矣,然按其內容,則十有八九為言情之作,以《巴黎茶花女遺事》和《迦茵小傳》為代表的林譯言情小說,上乘晚清描寫妓女生活的狹邪小說的流風,下啟民初鴛鴦蝴蝶派之先河,參與了中國近現代小說的歷史,插足其流變,並在其後的歲月里影響巨大,一直被目為經典。
中國的文學傳統並不缺乏以兒女之情為主題的作品,清末世風日下,末路士人眠花宿柳,游戲人生。1905年,金松岑的《論寫情小說與新社會之關系》中對林譯《茶花女》和全本《迦茵小傳》的指責,也並非是無稽之談。作為資產階級革新派的金松岑只是希望小說能夠鼓勵人們建立共和制,要寫「兒女英雄之好模範」,為革命事業服務,因此才猛烈反對「歌泣於情天淚海之世界」的小說。而且當時確有一部分人將《茶花女》和《迦茵小傳》作風月之想,借思想自由之名玩弄女性,金的抨擊也不可只簡單地說成是一個老封建的偏見就可解決的。才子佳人小說、狎妓小說的遺澤,是《茶花女》和《迦茵小傳》風行的原因之一,金松岑的觀點攻擊的是這類小說的接受者中的末流,真正的最具先鋒意識的知識精英喜愛《茶花女》不會是狎妓的托詞,但很難說後者的比例會在接受者中佔大多數。
巴黎名妓馬克貌美無比,被人稱為茶花女,與沒落貴族青年亞猛情深意篤,但礙於封建倫常與門第觀念,他們的愛困難重重。直到亞猛之父私下與馬克相見,曉之以利害。說如果亞猛與出身娼門的馬克結合,不僅亞猛名聲受辱,而且他妹妹的婚事也將因此而毀於一旦。此時亞猛的身家清明與其妹是否能有「室家之慶」全系於馬克掌握之中。茶花女與《迦茵小傳》有一個模式:三個核心人物不可或缺,一個道德說教者——亞猛之父或亨利之母;一個無辜的不知情者——亞猛或亨利;一個最終「深明大義」肯於犧牲的女子——馬克格尼爾或者迦茵。於是一般的通俗小說中的沖突被簡化為一個地位不高的女子面對個人幸福與心上人的大家庭利益之間難以決斷的困境。值得注意的是在這樣的困境中,女子都為了他人而選擇了犧牲個人幸福。被激賞的主人公在道德要求下,犧牲了自我真正的需求。

『捌』 《茶花女遺事》的作者,朝代和小說簡介誰有謝謝!

這部小說的作者是小仲馬(1824~1895),是19世紀法國著名小說家、戲劇家。

小說簡介

真實生動地描寫了一位外表與內心都像白茶花那樣純潔美麗的少女被摧殘致死的故事。主人公瑪格麗特是個農村姑娘,長得異常漂亮;她來巴黎謀生,不幸做了妓女。富家青年阿芒赤誠地愛她,引起了她對愛情生活的嚮往。

但是阿芒的父親反對這門婚事,迫使她離開了阿芒。阿芒不明真相,尋機羞辱她,終於使她在貧病交加之中含恨死去。

(8)巴黎茶花女遺事擴展閱讀

創作背景

《茶花女》就是根據小仲馬親身經歷所寫的一部力作,這是是發生在他身邊的一個故事。

小仲馬出生於法國巴黎,他的母親卡特琳娜·拉貝是一個貧窮的縫衣女工,他的父親大仲馬當時只是一個默默無聞的抄寫員,後來在戲劇創作和小說創作領域取得了巨大成就,成為法國十九世紀浪漫主義文學運動中的重要代表。

隨著社會地位和經濟條件的不斷改變,他的父親大仲馬越來越瞧不起縫衣女工卡特琳娜·拉貝。他混跡於巴黎的上流社會,整日與那些貴婦人、女演員廝混在一起,把小仲馬母子倆忘得一干二凈。可憐的縫衣女工只好一個人起早貪黑辛苦勞動,勉強維持母子兩人的生計。

小仲馬七歲的時候,父親大仲馬通過打官司從卡特琳娜·拉貝手中奪取了對兒子的監護權,而那位勤勞善良的縫衣女工則就此失去了自己一手養大的兒子,重新成為一個孤苦伶仃的人。這使小仲馬從小體驗到了人世間的殘酷和不平。

使得小仲馬熱切地期望著自己也能像父親一樣,揚名於文壇。於是,他也開始從現實中取材,從婦女、婚姻等問題中尋找創作素材。《茶花女》就是根據他親身經歷所寫的一部力作。這是是發生在小仲馬身邊的一個故事。

1844年9月,小仲馬與巴黎名妓瑪麗·杜普萊西一見鍾情。瑪麗出身貧苦,流落巴黎,被逼為娼。她珍重小仲馬的真摯愛情,但為了維持生計,仍得同闊佬們保持關系。小仲馬一氣之下就寫了絕交信去出國旅行。

1847年小仲馬回歸法國,得知只有23歲的瑪麗已經不在人世,她病重時昔日的追求者都棄她而去,死後送葬只有兩個人!她的遺物拍賣後還清了債務,餘款給了她一個窮苦的外甥女,但條件是繼承人永遠不得來巴黎!

現實生活的悲劇深深地震動了小仲馬,他滿懷悔恨與思念,將自己囚禁於郊外,閉門謝客,開始了創作之程。一年後,當小仲馬24歲時,寫下了這本凝集著永恆愛情的《茶花女》。

名妓瑪麗·杜普萊西嚮往上流社會生活,和小仲馬母親卡特琳娜·拉貝被大仲馬拋棄,同時反映當時資本主義制度下的拜金現象,批判當時資本主義的黑暗。

『玖』 《茶花女遺世》

帖主筆誤了,應該是《茶花女遺事》。

《茶花女遺事》就是《茶花女》。

《巴黎茶花女遺事》或《茶花女》
<巴黎茶花女遺事>與<迦茵小傳>是林譯言情小說中影響最大的兩部作品,過去認為中國人喜歡這兩部作品是因為它張揚個性自由、婚姻自主.但事實上通過分析我們會發現中國人看重的是這兩部外國小說中的道德主題,西方的個性自由觀念並未被真正接受.正因如此,<巴黎茶花女遺事>中蘊含的"反封建"因素沒有在後來的中國現代言情小說中真正成長,而最終發展成為鴛鴦蝴蝶派等大眾消閑讀物.

網上全文很多 :

http://www.pku.e.cn/study/novel/tea/cindex.htm
http://www.kuwang.com/literature/foreign/chn/index.html
http://www.white-collar.net/02-lib/02-wg/x/xiaozhongma/chn/index.html

參考資料:http://www..com/s?wd=%B2%E8%BB%A8%C5%AE&cl=3

『拾』 茶花女和茶花女遺事是什麼關系

《茶花女》在我國是第一部被翻譯過來的外國小說。近代著名的翻譯家林紓於一八九八年譯出這本小說,以《茶花女遺事》為名發表,開創了近代的翻譯文學史。

熱點內容
作文茉莉花的樣子 發布:2024-11-18 23:34:49 瀏覽:808
開心丁香婷婷 發布:2024-11-18 23:25:23 瀏覽:794
林清玄百合花開 發布:2024-11-18 23:20:18 瀏覽:143
七夕牛郎和織女相會的七夕 發布:2024-11-18 23:11:16 瀏覽:97
牡丹之歌蔣大為歌詞 發布:2024-11-18 23:07:32 瀏覽:413
為對方插花 發布:2024-11-18 22:35:37 瀏覽:282
獵空和黑百合什麼關系 發布:2024-11-18 22:35:34 瀏覽:304
七夕青蛙節 發布:2024-11-18 22:26:25 瀏覽:93
商場鮮花裝飾 發布:2024-11-18 22:04:27 瀏覽:276
返鮮花生到底有沒市場 發布:2024-11-18 21:53:55 瀏覽:6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