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的梅花山
⑴ 什麼時候去南京梅花山最好
往年差不多3月份.就像現在.梅花山的美化已經開了.幾年的冬天比較漫長.我哥哥今天就去了梅花山.還拍了照片.梅花已經漸漸開放了.過些天.差不多三月下旬的時候.您就可以前去游覽了。
⑵ 南京梅花山簡介
地址:南京梅花山
公交:游2、游、20路明孝陵下。
門票:15元
開放時間:7:00-17:30
梅花山有有一扇,陵門又稱文武坊門,是陵寢的第一道門。該門原為5門,正門3洞,側門各一,俱毀。清同治年曾作修整,僅有一門洞通行。修復後坊門開辟5門,加頂覆瓦,修繕紅牆,鋪設月台。門頂所用的琉璃構件均出自北京皇家御窯,重砌門券和填補牆面所用的均選用明代遺留的城磚。修復後的文武坊門整體高8.90,寬27.65米。整座建築黃瓦、朱門、紅牆相互映襯,流光溢彩。正門東牆下至今還保存一方用日、德、意、英、法、俄六國文字撰寫的「特別告示」牌,為清宣統元年(1909年)兩江洋務總局道台和江寧知府會銜豎立的保護明孝的告示。
方城是寶頂前面的一座大建築,全以大條石建成,前高16.25米,後高8.13米,東西長75.26 米,南北寬30.96米,下部為須彌座。方城正中有拱門一,從此入口是圓形拱形隧道,由54級台階組成。方城之上是明樓,俗稱梳妝台,東西長39.25 米,南北寬19.4米,樓內地面以方磚鋪地,上面原有重檐飛角,覆黃色琉璃,造型華麗,雄偉壯觀。現僅存四壁磚牆。
四方城,即為明孝陵碑亭,是一座正方形建築,四面各有一券門,原有重檐歇山式屋頂,現無存。碑亭內有永樂三年(公元1405年),明成祖朱棣為其父朱元璋所立的「大明孝陵神功聖德碑」,該碑通高8.78米,體積為南京地區之首。
大金門是明孝陵的第一道大門,門朝南,有拱門三券,明代裝有朱紅漆大門,門樓頂覆蓋黃色玻璃瓦,現在大門和屋頂早已無存。在明朝時這座大金門是一個令人望而生畏的地方一般人不得擅自進入,違者要受到杖一百的處罰。
孝陵殿又稱享殿,原建築規模宏偉,惜毀於戰火。現存的三層須彌座台基之上的殿基,台基上有大型柱礎56個,按照台基的面積和柱礎的位置,推斷出當年的享殿面闊九間,進深五間,規模與北京的長陵享殿相近。
方城是寶頂前面的一座大建築,全以大條石建成,前高16.25米,後高8.13米,東西長75.26 米,南北寬30.96米,下部為須彌座。方城正中有拱門一,從此入口是圓形拱形隧道,由54級台階組成。方城之上是明樓,俗稱梳妝台,東西長39.25 米,南北寬19.4米,樓內地面以方磚鋪地,上面原有重檐飛角,覆黃色琉璃,造型華麗,雄偉壯觀。現僅存四壁磚牆。
以明代開國皇帝朱元璋陵墓為主,現存有碑亭、神道、碑殿、文武方門、明樓和寶城。附近建有萬株梅園、博愛閣、暗香閣櫻花園、以及新建成的紅樓藝文苑、海底世界,還有名人墓葬:孫權墓遺址、廖仲愷、何香凝之墓。整個景區面積156.7萬平方米,是春季覽勝的佳地。
明太祖朱元璋長子朱標曾被立為太子,可惜未登基便英年早逝。朱元璋詔令將朱標葬於孝陵之東,後世稱東陵。歷經六百年滄桑,東陵早已湮沒無聞。1999年文物部門對東陵實施全面的考古勘探,探明東陵陵寢所在和建築格局。東陵位於孝陵東約60米處,兩座陵寢之間地下埋藏著大片建築基址,護陵御河從東陵以東流經孝陵宮前的五龍橋。東陵陵寢總體布局與孝陵相似,由陵園、陵寢大門、享殿前門、享殿及地宮等建築構成,享殿前門與享殿體量宏大,用材華美。陵寢圍牆平面前尖後方,呈龜背形,格局特殊。
明孝陵神道分為兩段。第一段是東西向,現名石象路。沿途依次排列獅、獬豸、駱駝、象、麒麟和馬六種石獸,每種四隻,兩蹲兩立,共24隻。第二段南北向,分列石柱一對,武將和文臣各兩對。石柱名望柱,高6.52米,六棱形,柱帽為圓形,雕雲龍花紋。
明孝陵,是明朝開國皇帝朱元璋的陵墓,位於南京東郊著名的紫金山南麓,至今已有600年的歷史。
朱元璋,字國瑞,1328年生於安徽濠州鍾離鄉(今鳳陽縣東北)的一個貧苦農民家庭。父母早逝,孤苦無依,進皇覺寺出家做了和尚。1352年,朱元璋25歲時,參加了郭子興領導的元末農民起義軍,郭去世後,他成了這支起義軍的領袖。1356年,朱元璋率兵攻下江南重鎮集慶(今南京)。1368年朱元璋41歲時登基稱帝,定國號大明,年號洪武,改都城集慶為應天。
洪武九年(1376),朱元璋開始為自己籌建陵墓。洪武十五年(1382),皇後馬氏去世,朱元璋將其葬入正在營建中的陵墓,大約因馬皇後的謚號是"孝慈"的緣故,這座明代第一陵被稱為"孝陵"。
孝陵從洪武九年(1376)開始籌建,十二年拆遷寶公塔、蔣山孝,十五年葬入馬皇後,十六年建成孝陵殿,三十一年葬入朱元璋,最後,永樂十一年(1413)建成"大明孝陵神功聖德碑",前後經歷了38年之久。
孝陵是我國現存建築規模最大的幾處古代帝王陵墓之一,自最前面的下馬坊至後部的方城,縱深達2.62公里,圍繞孝陵的紅牆,周長22.5公里,相當於京城城垣長度的2/3,可見規模之龐大。
孝陵的平面布局,可分為前後兩個部分:前自下馬坊迄欞星門,是作為導引的神道設施;後是陵墓的主體陵寢建築。
下馬坊是孝陵的起點,位於衛崗的東面,是一座兩柱"沖天"式石造牌坊,額坊上橫刻"諸司官員下馬"六字。由下馬坊西北行約755米,是孝陵陵園的大門,叫大金門。大金門屋頂已毀,面闊26.6米,進深8米,尚存券門三洞。過大金門正北行70米,是一座碑亭,俗名四方城。碑亭平面作正方形,邊長26.8米,四面開券門。亭頂部已毀,內望通天。亭內有一塊6.7米高的石碑,下承龜趺,這是明成祖朱棣在永樂十一年(1413)所立的"大明孝陵神功聖德碑"。碑文由朱棣撰寫,記述朱元璋一生事跡,全文長達2746字,是南京地區最大的一塊古碑。
從碑亭西北行,過御河橋,便踏上孝陵的神道。神道分為兩段,第一段即為現在的石象路,長620米,沿途依次排列獅、獬、豸、駱駝、象、麒麟和馬六種石獸,每種4隻,兩蹲兩立,共24隻。石獸盡處,折向正北,至一對高大的白石望柱前即是第二段神道,也叫翁仲路,長250米,路兩側有武將、文臣石像各兩對。帝王陵墓的神道通常都成直線修造,而孝陵神道沿梅花山西側呈"之"字形伸展,極為少見。據說建陵時有人曾欲鏟平這座昔日叫孫陵崗的梅花山,築條直道,但朱元璋看重葬於孫陵崗的孫權是條好漢,要孫權為他看大門,因此,記自己的神道繞了個彎,這當然只是一個不盡可信的傳說而已。
神道盡頭為欞星門,現僅存石柱礎六個。由欞星門往東北行275米,便抵金水橋。自金水橋往北到方城寶頂,沿途的建築物均按南北中軸線對稱配置。
由金水橋北行200米,就到了明孝陵的正門,明代叫做文武方門。文武方門原為五門,三大兩小,黃瓦單檐,正中的大門僅供後代皇帝謁陵時通行。現僅剩一門,為清同治年間重修,門上有一方青石門額,陰刻"明孝陵"三字。門外東側紅牆下和門內碑殿的東牆下,各立有"特別告示"碑,用日、德、意、英、法、俄六國文字撰刻保護孝陵的告示,這是清宣統元年(1909)兩江洋務總局道台和江寧府知府會銜豎立的。
過文武方門北行34米,原為孝陵殿殿前中門,即孝陵門,門已毀,現僅存寬40米,進深15米的須彌座台基。清代時在此建立了碑殿,殿中豎立五塊高大的石碑,中間一塊刻有"治隆唐宋"四個大字,是康熙皇帝南巡謁明孝陵時所題,意為明太祖的功業勝過了唐宗宋祖。"治隆唐宋"碑的兩側是乾隆皇帝題書的御碑。殿內靠後兩邊是兩塊卧碑,東邊一塊刻康熙帝第一次謁陵紀事,西邊一塊刻記康熙帝第三次謁陵情形。
出碑殿再北行,便至孝陵亭殿。孝陵殿是孝殿的主要建築之一,原來規模宏大,建於三層石造須彌座台基上,極其巍峨壯觀,惜毀於咸豐三年(1853年)的兵火。現存孝陵殿是同治十二年(1873年)在廢墟上重修的三間堂屋,規模已很小。殿壁上有朱元璋紙本畫像,大約是清末重建時掛上的。現在這里被辟為"明孝陵史料陳列室",陳列面積約80平方米,展出約100張圖片資料,分成四個部分,向觀眾介紹朱元璋的生平、孝陵的興建與現狀、南京的明代遺址和孝陵的保護規劃等。
孝陵殿後即是方城,方城外部用大條石建成,高16米,寬75米,進深31米,下部為雕花的須彌座基,東西兩側有八字牆,牆面四角有紋飾精美的磚雕。方城中部是圓拱形的遂道,由54級石階組成,人行其間,陰暗清冷,頗有神秘幽邃之感。
出遂道沿牆拾級而上,便達明樓。明樓建於方城之上,寬39.25米,進深18.40米,四周有過道,南面有拱門三洞,東、西、北各有拱門一洞,原有重檐黃瓦的樓頂已毀,僅存磚牆四壁。
方城的後面是寶城,又稱寶頂,是一個直徑約325-400米的圓形大土丘,周圍繞以條石作基礎的磚牆,正面石壁上刻:"此山明太祖之墓"七個楷書大字,據說這七個字刻於民國初年,用以回答遊人詢問的。寶城上樹木參天,其下即為朱元璋與馬皇後的墓室,應建有和北京定陵類似的整套地宮建築。整個陵園明朝時曾種植松樹十萬株,放養懸掛銀牌的長生鹿一千頭,到明末清初的時候,就損失凈盡了。
清咸豐年間,清軍與太平軍的長期戰爭,使孝陵遭到嚴重破壞。同治三年,曾國藩的弟弟曾國荃奉命修復孝陵,估算需銀20萬兩。清政府財政困難,無力按原樣修復,結果僅花740兩銀子局部維修了一下。我們今天所見的明孝陵,基本上保持了同治年間修理後的面貌。明孝陵的進一步整修和開發正在規劃中。
南京明孝陵四方城內巨大的神功聖德碑
南京明孝陵神道兩側相對而立的石象
南京明孝陵享殿
明孝陵被收入世界遺產名錄
位於南京的明孝陵是明太祖朱元璋和皇後馬氏合葬的陵寢,迄今已近700年歷史。這座地位尊崇的陵園位於南京市紫金山南麓獨龍阜玩珠峰下,據說是朱元璋自選的「壽宅之所」。
陵園當初北起鍾山,南至孝陵衛,東起靈谷寺,西至城牆,陵垣周長達22.5公里。當時陵垣封山錮水,內則遍植松柏,放養馴鹿達數千頭。現存的僅為陵園最後部分。其總體布局分為兩部分
⑶ 南京的梅花山好玩嗎
還不錯,70元門票,梅花節已於3月13日結束。這星期梅花應該開得差不多了
⑷ 南京梅花山的介紹
梅花山是中國南京東郊紫金山的一座小山丘,位於中山陵西南,明孝版陵正南。山上遍植梅權花,因此得名。梅花山以及山下的「萬株梅園」佔地400餘畝,有230個品種,13000餘株梅樹,以品種奇特著稱,為四大梅園之一,每年春季舉辦有「中國南京國際梅花節」。
梅花山因東吳大帝孫權葬於此處,原名孫陵崗、吳王墳。山下的孫權故事園建於1994年,內有孫權雕像和孫權故事浮雕碑廊。2006年,江蘇省地震局地震工程研究院利用精密磁測技術在山頂博愛閣南側地下發現大型地下建築,極有可能即是孫權墓葬。
⑸ 南京梅花山
地址:南京梅花山
公交:游2、游3、20路明孝陵下。
門票:15元
開放時間:7:00-17:30
陵門又稱文武坊門,是陵寢的第一道門。該門原為5門,正門3洞,側門各一,俱毀。清同治年曾作修整,僅有一門洞通行。修復後坊門開辟5門,加頂覆瓦,修繕紅牆,鋪設月台。門頂所用的琉璃構件均出自北京皇家御窯,重砌門券和填補牆面所用的均選用明代遺留的城磚。修復後的文武坊門整體高8.90,寬27.65米。整座建築黃瓦、朱門、紅牆相互映襯,流光溢彩。正門東牆下至今還保存一方用日、德、意、英、法、俄六國文字撰寫的「特別告示」牌,為清宣統元年(1909年)兩江洋務總局道台和江寧知府會銜豎立的保護明孝的告示。
方城是寶頂前面的一座大建築,全以大條石建成,前高16.25米,後高8.13米,東西長75.26 米,南北寬30.96米,下部為須彌座。方城正中有拱門一,從此入口是圓形拱形隧道,由54級台階組成。方城之上是明樓,俗稱梳妝台,東西長39.25 米,南北寬19.4米,樓內地面以方磚鋪地,上面原有重檐飛角,覆黃色琉璃,造型華麗,雄偉壯觀。現僅存四壁磚牆。
四方城,即為明孝陵碑亭,是一座正方形建築,四面各有一券門,原有重檐歇山式屋頂,現無存。碑亭內有永樂三年(公元1405年),明成祖朱棣為其父朱元璋所立的「大明孝陵神功聖德碑」,該碑通高8.78米,體積為南京地區之首。
大金門是明孝陵的第一道大門,門朝南,有拱門三券,明代裝有朱紅漆大門,門樓頂覆蓋黃色玻璃瓦,現在大門和屋頂早已無存。在明朝時這座大金門是一個令人望而生畏的地方一般人不得擅自進入,違者要受到杖一百的處罰。
孝陵殿又稱享殿,原建築規模宏偉,惜毀於戰火。現存的三層須彌座台基之上的殿基,台基上有大型柱礎56個,按照台基的面積和柱礎的位置,推斷出當年的享殿面闊九間,進深五間,規模與北京的長陵享殿相近。
方城是寶頂前面的一座大建築,全以大條石建成,前高16.25米,後高8.13米,東西長75.26 米,南北寬30.96米,下部為須彌座。方城正中有拱門一,從此入口是圓形拱形隧道,由54級台階組成。方城之上是明樓,俗稱梳妝台,東西長39.25 米,南北寬19.4米,樓內地面以方磚鋪地,上面原有重檐飛角,覆黃色琉璃,造型華麗,雄偉壯觀。現僅存四壁磚牆。
以明代開國皇帝朱元璋陵墓為主,現存有碑亭、神道、碑殿、文武方門、明樓和寶城。附近建有萬株梅園、博愛閣、暗香閣櫻花園、以及新建成的紅樓藝文苑、海底世界,還有名人墓葬:孫權墓遺址、廖仲愷、何香凝之墓。整個景區面積156.7萬平方米,是春季覽勝的佳地。
明太祖朱元璋長子朱標曾被立為太子,可惜未登基便英年早逝。朱元璋詔令將朱標葬於孝陵之東,後世稱東陵。歷經六百年滄桑,東陵早已湮沒無聞。1999年文物部門對東陵實施全面的考古勘探,探明東陵陵寢所在和建築格局。東陵位於孝陵東約60米處,兩座陵寢之間地下埋藏著大片建築基址,護陵御河從東陵以東流經孝陵宮前的五龍橋。東陵陵寢總體布局與孝陵相似,由陵園、陵寢大門、享殿前門、享殿及地宮等建築構成,享殿前門與享殿體量宏大,用材華美。陵寢圍牆平面前尖後方,呈龜背形,格局特殊。
明孝陵神道分為兩段。第一段是東西向,現名石象路。沿途依次排列獅、獬豸、駱駝、象、麒麟和馬六種石獸,每種四隻,兩蹲兩立,共24隻。第二段南北向,分列石柱一對,武將和文臣各兩對。石柱名望柱,高6.52米,六棱形,柱帽為圓形,雕雲龍花紋。
明孝陵,是明朝開國皇帝朱元璋的陵墓,位於南京東郊著名的紫金山南麓,至今已有600年的歷史。
朱元璋,字國瑞,1328年生於安徽濠州鍾離鄉(今鳳陽縣東北)的一個貧苦農民家庭。父母早逝,孤苦無依,進皇覺寺出家做了和尚。1352年,朱元璋25歲時,參加了郭子興領導的元末農民起義軍,郭去世後,他成了這支起義軍的領袖。1356年,朱元璋率兵攻下江南重鎮集慶(今南京)。1368年朱元璋41歲時登基稱帝,定國號大明,年號洪武,改都城集慶為應天。
洪武九年(1376),朱元璋開始為自己籌建陵墓。洪武十五年(1382),皇後馬氏去世,朱元璋將其葬入正在營建中的陵墓,大約因馬皇後的謚號是"孝慈"的緣故,這座明代第一陵被稱為"孝陵"。
孝陵從洪武九年(1376)開始籌建,十二年拆遷寶公塔、蔣山孝,十五年葬入馬皇後,十六年建成孝陵殿,三十一年葬入朱元璋,最後,永樂十一年(1413)建成"大明孝陵神功聖德碑",前後經歷了38年之久。
孝陵是我國現存建築規模最大的幾處古代帝王陵墓之一,自最前面的下馬坊至後部的方城,縱深達2.62公里,圍繞孝陵的紅牆,周長22.5公里,相當於京城城垣長度的2/3,可見規模之龐大。
孝陵的平面布局,可分為前後兩個部分:前自下馬坊迄欞星門,是作為導引的神道設施;後是陵墓的主體陵寢建築。
下馬坊是孝陵的起點,位於衛崗的東面,是一座兩柱"沖天"式石造牌坊,額坊上橫刻"諸司官員下馬"六字。由下馬坊西北行約755米,是孝陵陵園的大門,叫大金門。大金門屋頂已毀,面闊26.6米,進深8米,尚存券門三洞。過大金門正北行70米,是一座碑亭,俗名四方城。碑亭平面作正方形,邊長26.8米,四面開券門。亭頂部已毀,內望通天。亭內有一塊6.7米高的石碑,下承龜趺,這是明成祖朱棣在永樂十一年(1413)所立的"大明孝陵神功聖德碑"。碑文由朱棣撰寫,記述朱元璋一生事跡,全文長達2746字,是南京地區最大的一塊古碑。
從碑亭西北行,過御河橋,便踏上孝陵的神道。神道分為兩段,第一段即為現在的石象路,長620米,沿途依次排列獅、獬、豸、駱駝、象、麒麟和馬六種石獸,每種4隻,兩蹲兩立,共24隻。石獸盡處,折向正北,至一對高大的白石望柱前即是第二段神道,也叫翁仲路,長250米,路兩側有武將、文臣石像各兩對。帝王陵墓的神道通常都成直線修造,而孝陵神道沿梅花山西側呈"之"字形伸展,極為少見。據說建陵時有人曾欲鏟平這座昔日叫孫陵崗的梅花山,築條直道,但朱元璋看重葬於孫陵崗的孫權是條好漢,要孫權為他看大門,因此,記自己的神道繞了個彎,這當然只是一個不盡可信的傳說而已。
神道盡頭為欞星門,現僅存石柱礎六個。由欞星門往東北行275米,便抵金水橋。自金水橋往北到方城寶頂,沿途的建築物均按南北中軸線對稱配置。
由金水橋北行200米,就到了明孝陵的正門,明代叫做文武方門。文武方門原為五門,三大兩小,黃瓦單檐,正中的大門僅供後代皇帝謁陵時通行。現僅剩一門,為清同治年間重修,門上有一方青石門額,陰刻"明孝陵"三字。門外東側紅牆下和門內碑殿的東牆下,各立有"特別告示"碑,用日、德、意、英、法、俄六國文字撰刻保護孝陵的告示,這是清宣統元年(1909)兩江洋務總局道台和江寧府知府會銜豎立的。
過文武方門北行34米,原為孝陵殿殿前中門,即孝陵門,門已毀,現僅存寬40米,進深15米的須彌座台基。清代時在此建立了碑殿,殿中豎立五塊高大的石碑,中間一塊刻有"治隆唐宋"四個大字,是康熙皇帝南巡謁明孝陵時所題,意為明太祖的功業勝過了唐宗宋祖。"治隆唐宋"碑的兩側是乾隆皇帝題書的御碑。殿內靠後兩邊是兩塊卧碑,東邊一塊刻康熙帝第一次謁陵紀事,西邊一塊刻記康熙帝第三次謁陵情形。
出碑殿再北行,便至孝陵亭殿。孝陵殿是孝殿的主要建築之一,原來規模宏大,建於三層石造須彌座台基上,極其巍峨壯觀,惜毀於咸豐三年(1853年)的兵火。現存孝陵殿是同治十二年(1873年)在廢墟上重修的三間堂屋,規模已很小。殿壁上有朱元璋紙本畫像,大約是清末重建時掛上的。現在這里被辟為"明孝陵史料陳列室",陳列面積約80平方米,展出約100張圖片資料,分成四個部分,向觀眾介紹朱元璋的生平、孝陵的興建與現狀、南京的明代遺址和孝陵的保護規劃等。
孝陵殿後即是方城,方城外部用大條石建成,高16米,寬75米,進深31米,下部為雕花的須彌座基,東西兩側有八字牆,牆面四角有紋飾精美的磚雕。方城中部是圓拱形的遂道,由54級石階組成,人行其間,陰暗清冷,頗有神秘幽邃之感。
出遂道沿牆拾級而上,便達明樓。明樓建於方城之上,寬39.25米,進深18.40米,四周有過道,南面有拱門三洞,東、西、北各有拱門一洞,原有重檐黃瓦的樓頂已毀,僅存磚牆四壁。
方城的後面是寶城,又稱寶頂,是一個直徑約325-400米的圓形大土丘,周圍繞以條石作基礎的磚牆,正面石壁上刻:"此山明太祖之墓"七個楷書大字,據說這七個字刻於民國初年,用以回答遊人詢問的。寶城上樹木參天,其下即為朱元璋與馬皇後的墓室,應建有和北京定陵類似的整套地宮建築。整個陵園明朝時曾種植松樹十萬株,放養懸掛銀牌的長生鹿一千頭,到明末清初的時候,就損失凈盡了。
清咸豐年間,清軍與太平軍的長期戰爭,使孝陵遭到嚴重破壞。同治三年,曾國藩的弟弟曾國荃奉命修復孝陵,估算需銀20萬兩。清政府財政困難,無力按原樣修復,結果僅花740兩銀子局部維修了一下。我們今天所見的明孝陵,基本上保持了同治年間修理後的面貌。明孝陵的進一步整修和開發正在規劃中。
南京明孝陵四方城內巨大的神功聖德碑
南京明孝陵神道兩側相對而立的石象
南京明孝陵享殿
明孝陵被收入世界遺產名錄
位於南京的明孝陵是明太祖朱元璋和皇後馬氏合葬的陵寢,迄今已近700年歷史。這座地位尊崇的陵園位於南京市紫金山南麓獨龍阜玩珠峰下,據說是朱元璋自選的「壽宅之所」。
陵園當初北起鍾山,南至孝陵衛,東起靈谷寺,西至城牆,陵垣周長達22.5公里。當時陵垣封山錮水,內則遍植松柏,放養馴鹿達數千頭。現存的僅為陵園最後部分。其總體布局分為兩部分
⑹ 南京梅花山的梅花品種有哪些
中山陵園管理復處在梅花山再制1958年以後,開辟了一百多畝荒山,大量栽植了猩猩紅、骨里紅、照水、宮粉、跳枝、千葉紅、長枝、胭脂、玉碟、送春等珍貴品種。
其中別角晚水全國獨此一株,尤為珍貴。春季梅花盛開之時,繁花滿山,香飄數里。來此賞梅的遊人摩肩接踵,高潮時節每天都在十萬以上。
(6)南京的梅花山擴展閱讀:
南京梅花山最為珍貴的就是別角晚水品種的梅花。別角晚水是真梅系直枝梅類宮粉型的優良品種,花期一般在2月下旬至3月上旬,花淡玫瑰紅色,淺碗狀,花瓣層層疊疊,多達45瓣。
內有碎瓣婆娑飛舞,十分漂亮。本品種是梅花院士陳俊愉先生,上世紀90年代在梅花山調查時發現,並命名。
因其開放時常有花瓣開得不完全周正,花瓣邊緣常有凹陷,稱之為蹩腳,取其諧音為別角,花期較晚,花色水紅,碎瓣流動而得此名。花濃香,鮮艷,性狀優良又因其稀少而更顯珍貴,是梅花山的鎮山之寶。
⑺ 南京梅花山的梅花種類都有什麼
世界上現已發現和培育的三百種梅花中,這里擁有二百多種共三萬余株,而且有些是梅中極品。根據花色,這里的梅花可分為白梅、綠梅、硃砂(紅梅)、宮粉(粉紅)、黃梅等幾種。探梅、賞梅是南京的民俗,而南京植梅與賞梅的歷史悠久,歷六朝至今不衰。
每當春季梅花盛開之時,梅花山的萬株梅花競相開放,層層疊疊,雲蒸霞蔚,繁花滿山,一片香海,前來探梅、賞梅者多達四、五十萬人,來此賞梅的遊客絡繹不絕。
(7)南京的梅花山擴展閱讀;
梅花的養殖條件
1、土壤。雖說梅花對土質的嚴苛程度不是很高,但也要選用土壤疏鬆質地肥沃的,而且不要經常灌水在盆景中,多餘的水根很難吸取,排水又不方便,根很容易爛掉。市場上有專門培育梅花的土壤可以去購買。
2、溫度。梅花是冬天開花,這是它成長最旺盛的季節,雖說它不懼嚴寒,但是並不代表它不需要光照,如果光照不充足的話,它會減慢光合作用,將會發育不好,開花量也會變少。它喜歡濕潤,如果你把它安放在屋內的話,要保持通風。
3、濕度。如果梅花還在生長,要適當的給它澆澆水,如果是夏天天氣炎熱,可以給它的周圍噴灑水霧,保證它需要的濕度。夏天一般需要一天澆水兩三次,春天和秋天相對較少,只要一兩次。冬天只要在盆中乾燥的情況下再澆。
⑻ 南京梅花山哪個是正門
南京梅花谷南門(3號門)是正門。南側600米是2號地鐵苜蓿園站。
梅花谷北門(1號門)在石象路中段孫權墓南。
梅花谷東門(4號門)在陵園路中段。
梅花谷西門(2號門)在梅花谷路中段。
⑼ 南京梅花山上有哪幾種梅花
南京梅花山來位於南京東郊明孝陵附自近,自1996年以來已經舉行了十屆梅花節,2005年第十屆梅花節於3月4日開幕,由於今年天氣寒冷,梅花遲遲不開,本人3月6日前往梅花山也只看到3-4成梅花開放,3月10日左右將是賞梅的最佳日。 近年來,梅花山的植梅規模不斷擴大,新的品種不斷出現,植梅面積達400餘畝,梅花品種達230多個品種,梅樹總數約15000株,品種與規模居全國賞梅勝地之首。 其中精品薈萃,如紅妝淡抹的「宮粉型梅」、狀如游龍的「龍游梅」、萼似翡翠的「綠萼梅」、花如堆雪的「玉蝶型梅」、胭脂點珠的「硃砂型梅」以及珍奇品種「別腳晚水」「南京紅」等。 位於梅花山東側的紅樓藝文苑花房內還有蠟梅、春梅等各類盆景和瓜葉菊、大花蕙蘭、仙客來、春蘭、櫻草、報春等花卉共1000盆。 梅研中心內則用春天燦爛的盆花來映襯蠟梅盆景、古樁梅花盆景,為遊客營造了一種全新的視覺感受。
⑽ 梅花山 簡介
南京梅花山是梅花節連續九年的主會場,也是國內唯一一處位於世界遺產景區內的賞梅勝地,在全國八大賞梅勝地中,無論是按植梅的歷史、規模、數量還是品種排比,皆堪稱魁首,被譽為「天下第一梅山」。
據史料記載,六朝時南京植梅已盛,明朝時候靈谷寺東南一里有一處賞梅勝地,叫梅花塢,是明代宮廷專設的梅園,其間植梅不下千株,所結的梅子專供太廟祭禮皇帝的祖宗之用。梅園里的每株梅樹上都懸掛著書有「御用」二字的木牌,由於明代刑律嚴酷,故而雖然遊客眾多,但絕沒有人敢私自攀枝。
三十年代初,當時的總理陵園管理委員會將梅花山一帶辟為中山陵園植物園的薔薇花木區,開始植梅,到抗戰前夕,這里已經形成一片梅林,每逢梅花盛開之際,遊人常常絡繹不絕。1944年這里正式稱為梅花山。
近年來,梅花山的植梅規模不斷擴大,新的品種不斷出現,如今的梅花山有梅園面積400餘畝,形成了3大梅花體系、5大種類、18個花型、230多個品種,總數約15000株。其中精品薈萃,如紅妝淡抹的「宮粉型梅」,狀如游龍的「龍游梅」,萼似翡翠的「綠萼梅」、花如堆雪的「玉蝶型梅」、胭脂點珠的「硃砂型梅」、以及珍奇品種「別腳晚水」、「南京紅」等。另外,「單瓣跳枝」、「水紅小硃砂」等60餘個品種已進行了國際登錄。常言到「花是將開未開好」,在梅花含苞欲放之時去梅花山「探花」別有一番情致。而當梅花盛開時節,繁花似錦的梅花山更讓遊客沉醉在如詩如畫的美景之中。
梅花山對南京而言,已不是一座普通的小山,而是一處重要的「文化空間」它是南京梅花節重要的文化空間。公元252年,吳大帝孫權71歲時病故,下葬於鍾山南麓的高崗上,陵寢史稱「蔣陵」,葬處得名「孫陵崗」,即今天的梅花山。
孫權此舉開啟了以後歷代在南京定都的著名帝王或政治家喜愛以鍾山作為陵址的先河,即他還是鍾山陵寢文化的開創者。葬於鍾山的「帝王」級人物不下於10位,但能葬於主位即鍾山主峰或東、中、西峰下的只有孫權、朱元璋、孫中山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