製作梅花
『壹』 創意diy手工製作梅花樹
【陶指藝DIY】裡面有教程
『貳』 梅花小盆景怎麼製作
1、選樹:在叢林式盆景中,並不要求每一株樹木都很優美,而在於姿態自然,風格統一。有些樹木單株欣賞並不美觀,甚至還有明顯缺陷,但經過組合。卻能揚長避短,出現極佳的觀賞效果。所選的樹木最好是經過盆栽培養的植株,這樣的樹木根系好,植入新的觀賞盆容易成活。樹木應有大有小,有高有矮,有粗有細,.才便干設計出理想的構圖。
2、選盆:叢林式盆景常選用淺型的長方盆、腰圓盆、橢圓型盆等,有助於反映景觀的廣闊和深遠。盆的底部一般都有排水孔,但極淺的盆可以例外。盆的質地、顏色應與盆景樹種相和諧。常用的盆有石盆、釉陶盆、紫砂盆等。
3、脫盆剔土,整理根系將選好的樹木從盆中脫出,用竹簽細心剔除部分泥土.使之便干棺入新的觀賞盆。遇到妨礙拼配栽植的根系,在不影響成活的情況下,可適當修剪;而妨礙栽植、但又不宜剪除的,可用棕絲或金屬絲蟠扎彎曲後,再植入盆中。
4、樹木布局樹木的布局是叢林式盆景成敗的關鍵。將經過剔土處理的若干樹木在盆中試作布局,通過觀察、推敲,調整樹木的位置,做到有主有次,有疏有密,有高有低;樹與樹之間爭讓有度,互有照應,形成優美的布局
5、修剪枝葉布局確定之後,應根據構圖要求,對各株樹木逐一進行修剪整理。剪去影響整體效果的枝條、重疊的枝條、過密的枝條和過多的葉片等,刪繁就簡,以達到畫面清晰、節奏鮮明的藝術效果。
6、栽植樹木栽植前,先用塑料網片或薄瓦片墊好盆底排水孔,然後鋪上一層土,依照試放時確定的位置放上樹木,盡量使根系舒展分布。接著培土填實,將樹木栽穩,土面可做出一些起伏,更顯得自然
7、點綴山石叢林式盆景中常常點綴山石,以增添山林野趣,同時也使畫面更為生動。選用的石種與形狀,要與盆內樹木的氣韻相通,使意境更為深邃。
8、布苔點石之後,還需要在土面布上青苔。碧綠的青苔猶如綠茵茵的草地,能使景色增添生機。樹木與石頭之間有青苔過渡,則顯得更加自然、和諧。
9、安放擺件為了豐富意境,突出主題,有時需要在盆景中安放人物、動物、屋宇等擺件。配件的大小要符合比例,安放的位置要相宜。
10、澆水新完成的盆景,要用細噴壺連樹帶盆進行噴淋,直至盆土完全吃透水。這樣做,可以讓新栽樹木的根系與土壤緊密結合,有利於成活,同時也對整個盆景進行了清洗。
『叄』 如何製作梅花蛋糕
1.准備好所有材料
2.鮮奶,沙拉油,蛋黃拌勻,篩入低筋麵粉
3.攪拌均勻,沒有顆粒
4.蛋白打專起泡加入分次細砂糖屬
5.打至8分發
6.紅曲粉加入一點熱水拌開,拌入麵糊,裝入擠花袋
7.擠出花朵,放入烤箱上下火190度,烤1分鍾,同樣的可可粉加熱水拌入麵糊,擠出樹枝烤2分鍾
8.蛋白霜和蛋黃糊拌勻
9.倒入烤盤.上火170度,下火150度,烤20分鍾
10.蛋糕出爐後倒扣
11.蛋糕放涼,抹上奶油糊,捲起來.放入冰箱定型半小時就可以了
『肆』 梅花扳手如何製作
梅花扳手屬手動工具類。
傳統的梅花扳手,設計雖然比較完善,但擰動六角螺母的數量范圍太小,一把只能擰動兩個規格的六角螺母。工作時要配備多把不同規格的扳手,操作起來調換扳手次數頻繁,不易選擇,影響工作效率。由於數量的增加,製造成本相應增加,金屬材料消耗大,浪費嚴重。整套重量重,攜帶十分不便。
本發明只需將傳統的梅花扳手稍作改動,便可實現一把多用梅花扳手可轉動四個不同規格的六角螺母。起到了一把多用梅花扳手相當於兩把傳統梅花扳手的作用。同時扳手的數量減少了一半,操作時選擇十分方便,減少調換次數,提高工作效率。減輕整套重量,攜帶更加方便。
本多用梅花扳手如圖所示。
由扳手頭(1);手柄(2);梅花孔(3)、(4)等構成。扳手頭(1)的形狀為帶球形的圓台形(也可作成圓柱形)。手柄(2)為直柄,其斷面為橢圓形。梅花孔(3)、(4)設置在扳手頭上,兩孔分別是有規律的多邊形孔,兩孔在同一軸線上重疊相通,每個孔有十二個角(5),角度均為120°,十二個角在同一圓周上均布。對角距應與設定六角螺母的理論對角距相等。扳手任意一端的扳手頭兩面各套入的六角螺母規格最好接近,利於控制扳手頭的壁厚,重疊在同一軸線上的兩孔(3)、(4)深度各占扳手頭厚度的二分之一。扳手頭的厚度可根據設定六角螺母的規格來定,一般在15mm至30mm為宜。
本多用梅花扳手結構簡單、設計合理,其經濟,方便、可靠、實用等都是傳統的梅花扳手無法比擬的。
本多用梅花扳手的具體實例如下,本例是轉動六角螺母對角距為27.7mm和31.2mm的實例。
『伍』 如何手工製作梅花
這款lover玫瑰一共有3個視頻,花朵一個,花萼一個,綠葉一個,最後組裝還有一個。內每個視頻都挺長的也挺容不好折的,我說的不好折不是難,是費時間,大家注意了我的所有花卉折紙作品都是簡單的,只是需要耐心而已。不是折什麼動物,所以都不難。如果你不喜歡黃色,可以換個顏色,紅色或者是紫色都可以,如果你覺得我這種擺放不好看,你也可以朵折一點,買個其他花瓶,擺放整齊一點,反正你可以自己設計,不用完全參考我的,每個人的審美不一樣。
『陸』 怎樣製作梅花扣
菜系及功效:滬菜
口味:甜鹹味 工藝:烤梅花糕的製作材料:主料:小麥麵粉2000克,赤小豆克
調料:酵母8克,鹼15克,蘇打粉25克,白砂糖1610克,桂花10克,玫瑰花5克,花生油100克
梅花糕的特色:糕面呈金黃色,蓬鬆突出;糕身呈玉黃色,稜角鮮明,猶如梅花怒放狀。入口松甜香韌,熱吃更佳。教您梅花糕怎麼做,如何做梅花糕 1.將干玫瑰花瓣,花心掰搓成球形。將咸桂花5克,白糖100克加水300克,浸泡成桂花糖水。花生油50克攙水50克,調成水油。鹼用35克水溶成鹼水,將酵母打成老酵漿2500克。
2.將赤豆,花生油50克,白糖900克和玫瑰花心,咸桂花5克製成濕豆沙餡心(玫瑰花心放入鍋內與赤豆同煮,咸桂花在熬豆沙時加入)。
3。老酵漿加鹼水15克,小蘇打,白糖10克,桂花糖水100克攪和,再加水1900克攪成稀漿,然後放入全部麵粉,輕輕攪拌至光潔發松,無乾粉及僵塊時即成新酵漿。
4.取少量新酵漿放在燒熱的鐵板上檢驗糕樣,成熟後以有許多小氣孔(冬季如大綠豆,夏季如油菜籽),並有香味,呈微綠色為佳。如氣孔大,是酵重欠鹼;吐黃色有鹼味是鹼重;氣孔過小,是酵輕或蘇打少;有酸味,色灰暗,是欠鹼,均需恰當調整。
5.將新酵漿裝於特製的壺內,壺須敞口,寬嘴,以便下酵。一壺裝酵漿1125克,豆沙分成6碗,每碗約450克。
6.在生好火的爐子上先放鐵板,糕模燒到灼熱時用線刷蘸水油刷糕管一周,以清掃殘物並潤滑糕管。此時如聽到爆裂聲,即可將酵漿倒入糕管,先倒1/3,隨即將糕模豎起來,四面轉動,使糕管四壁都均勻粘有酵漿。然後將碗中豆沙用糕插分別嵌入糕管,每管約加入豆沙25克,另取白糖50克分撒在豆沙上,再將其餘酵漿覆蓋於每個糕管的豆沙之上,酵漿上撒在豆沙上,酵漿上撒些玫瑰花瓣,並從糕模下抽出灼熱的鐵板蓋在糕模上,關閉爐門,減弱底火。約2-3分鍾後,糕已半熟,仍將鐵板放回爐面,打開爐門加熱,再在糕面上撒上白糖50克和酒桂花糖水50克,然後再一次抽出鐵板蓋在糕模上,關閉爐門,烘約3-5分鍾,用糕扦插入糕身,已無生漿溢出,糕即熟。再用糕扦順模型表面線路劃開,並用糕鉤針逐只挑出。每爐19隻,如此反復6次
『柒』 梅花手工製作,超輕黏土
能看懂嗎?
『捌』 絲襪梅花的製作方法
材料:QQ 線、套管(共 8 只)、咖啡色膠帶、尖嘴鉗、金黃絲襪(可選用紅、綠、白)、梅花專用花 芯(可選紅、黃、綠)、26# 金色鐵絲、梅花花桿。
步驟:
用 26# 金色鐵絲在 1 號套管(從小到大依次為 1 、 2 、 3 、 4 、 5 、 6 、 7 、 8 ,最小的那個)上繞一圈,用尖嘴鉗擰兩圈,剪掉多餘的鐵絲。做 5 個(每朵花 5 片花瓣 )。
金黃的絲襪套在繞好的鐵圈上 用 QQ 線纏好( 註:扎花專用 QQ 線,有輕微粘性,不用打結,直接拉斷即可),用剪刀剪掉多餘的絲襪 (注意剪時要兩邊剪,這樣可以避免把鐵絲剪斷 },5 片都綳好絲襪。
取一根鐵絲剪斷,對折,做一個小彎勾。
把做好的小勾放進梅花花芯,用尖嘴鉗夾緊 因為花芯中間是空的,用勾子勾住就不會 脫落 用膠帶纏一圈(紙膠帶有粘性,要拉開。)
把做好的花瓣綁在處理好的花芯上,依次綁好 5 片,用紙膠帶纏幾圈 (把難看的碎襪子 和鐵絲遮掉),一朵梅花大功告成了。
把做好的花朵綁在梅花桿上,用咖啡色紙膠帶纏幾圈(可以遮掉難看的碎襪子和鐵絲,使 整體更美觀) 整下形,多做些扎在花桿上很好看的。
做好的一束 共 4 小枝,把花桿弄彎曲些。
『玖』 如何進行梅花的插花製作
(1)我國梅花插花的歷史 我國梅花插花的最早記載,至少應在魏、晉之際。據《荊州記》載:「陸凱與范曄交善,自江南寄梅花一枝詣長安與曄,並贈詩雲:『折花逢驛使,寄與隴頭人,江南無所有,聊贈一枝春。』」宋代,梅花插花之風甚盛。李嵩畫有《花籃圖》,在此畫中,一個精緻的藤籃中插有梅花、蠟梅、山茶、水仙、瑞香等花卉,技法豐滿、細膩。張道洽的《瓶梅》詩雲:「寒水一瓶春數枝,清香不減小溪時。橫斜竹底無人見,莫與微雲淡月知。」陸游作有「瓶里梅花夜來香」的詩句,戴復古作有「古瓶斜插數枝春,此即吾家勸酒人」的詩句,楊萬里作有「膽樣銀瓶玉樣梅,北枝折得未全開。為憐落寞空山裡,喚入詩人幾案來」的詩句。明、清梅插花及藝梅均步入鼎盛期。明代出現插花的專著,如張謙德《瓶花譜》、袁宏道《瓶史》等。《瓶史》中「花目」一節雲:「余之諸花,取其迎而易致者,入春為梅為海棠」;「品第」一節雲:「梅以重葉、綠萼、玉蝶、百葉緗梅為上」;「使令」一節雲:「梅花以迎春、瑞香、山茶為婢」。《瓶史》很快傳入日本,並形成日本插花的流派之一——宏道流。清代以瓶供為主,如陳書繪制《瓶供》圖,梅花與牡丹交輝,更顯得梅花插花的清麗高潔。清代涉及梅花插花的著作也更豐碩,如《芥子園畫傳·梅菊譜序》就有「出家除夕無他事,插了梅花便過年」之句。其他還有陳淏子的《花鏡》、沈復的《浮生六記》等也涉及有梅花插花。近代,梅花插花應用在規模、風格上均有新的提高。如1949年在上海舉辦的梅展,據考證,可能是我國有史以來的第一屆包括梅花插花的正式梅展。1989年中國花協梅花、蠟梅分會成立後舉辦過九屆全國梅展,均設有梅花插花展區。
(2)插梅的構圖與立意 牡丹重姿、重彩,插牡丹必須顯出富麗堂皇;玉蘭潔白、清麗,插玉蘭要突出亭亭玉立之姿;桃杏嬌艷、繽紛,插桃杏可烘托熱鬧的氣氛……梅花,不以華麗取寵,而以韻格為勝,具有自己獨特的氣質及風格。所以插梅的構圖與立意與眾花不同。
人們愛梅,不只是欣賞梅的外在風姿,更在於梅的「萬花敢向雪中出,一樹獨先天下春」的品格,人們視梅為堅貞、頑強、幸福及友情的象徵。因此,我們插花之前應先立意:或以冰中孕蕾、雪裡開花的梅花為主體,配以蒼松、翠竹,構成松、竹、梅「歲寒三友」圖;或以「欲傳春信息,不怕雪埋藏」(宋·陳亮)為題來歌頌威武不屈的精神;或以「江南無所有,聊贈一枝春」(晉·陸凱)以寄予友人之情誼;或以「賞梅倍思親」來抒發親人團聚的願望;或以「喜迎佳節春意鬧」,象徵欣欣向榮的景象。關於梅花的插花藝術,《瓶史》中談到:十一月插紅梅,正月插梅花。花木搭配以梅花為主,再配迎春、瑞香、山茶。
(3)插梅的主要方式 插梅的主要方式可分花瓶式插梅、盆景式插梅和壁掛式插梅3種:
花瓶式插梅:花瓶深色、素凈者均可,銅質和陶瓷的古樸花瓶更能顯示梅花的高雅。切勿用華麗的花瓶,以免喧賓奪主。如瓶口太大而花枝擺動,可剪幾根短枝架設瓶口,也可將花枝基部的中間切開,使它能夾住瓶內的小橫木,以固定花枝。如花瓶較輕不易立穩,瓶中可投鉛、石等,以防倒伏。梅花有紅、白、綠等色,可一色單插,也可幾色合插,但必須以一色為主,以免紛雜。插梅時也可適當配些南天竹、文竹等,以調和色彩與層次。
盆景式插梅:一種插器是淺身闊口的水盆器皿,一種是用以製作小型寫意盆景的各種觀賞淺盆。用水盆器皿插梅,必須藉助於花插座(也稱劍山),這是由金屬鑄制而成的,圓形、三角形或方形平底,向上一面有較多針刺,用來固定花枝之用。根據自己的立意要求進行構圖,在插「歲寒三友」圖時,由於竹枝易乾枯,必須將它盡量低插,近於水面為好。若松枝過於笨重粗大,不能平穩放置,可先將其基部釘在方塊木板上。置於盤中後用卵石蓋壓木板,這樣就可固定松枝。如梅枝較粗,可在花枝下中間處,用刀切成十字形,切隙深度應比劍山的針約長兩倍,切好後再插。挑選好橫斜疏瘦的小梅枝,借古人詠梅的佳句名言為意境,創作寓意深刻的寫意盆景,置於書房幾案,以假亂真,同樣可收到極好的觀賞效果。其製作方法為:用濕棉花或濕紗布將梅枝基部纏繞,用塑料布包好後,根據立意要求,或直或斜栽於盆中,並適當點綴一些蕨類、小草等小植物和玩石、朽木之類的小配件,再用土鋪成起伏不定的山巒起伏,也可留些空白做水體,最後用苔蘚將土體全部鋪蓋;這樣,一盆梅花寫意盆景就製成了,只要經常在苔蘚上噴些水就可欣賞數日之久,花謝後可再換梅枝。
壁掛式插梅:採用竹器、陶瓷等懸掛式的花器。斜垂的梅枝,配以文竹或常春藤的長蔓,這樣剛毅的梅枝與搖曳的長藤在合適的背景前交相輝映,一剛一柔,別有風味。若梅枝不斜垂,可在適宜彎曲處,鋸1~2個缺口,用三角形硬木填塞鞏固其隙以符所需角度。
(4)插梅的保鮮技術 花瓶口小身高,水應盛至瓶身最寬闊處,使水與空氣有較大的接觸面。以雨水為佳,河塘水亦可,渾濁者須澄清方可使用。自來水中因有氯氣,須貯放數日再用。唯井水鹼性大,切勿使用。水溫應與氣溫相一致。為使瓶水不腐,可在水中加入0.1%的食鹽或1/4000的高錳酸鉀或適量的硫磺,並注意經常換水。
花枝浸入水中剪切,避免剪切時空氣侵入枝莖導管中,利於吸收水分。切口斜度越大越好,以擴大吸水面積,增大吸水量。在切口處多開裂縫,也可達到此目的。用厚報紙將梅枝上部包裹好,把切口浸入加了少許食鹽或明礬的沸水中10秒鍾左右,這既可排除切口細菌,又能將導管中所存空氣排出。或者將梅枝切口用火燒焦,使它局部炭化。
我國古代也有一些插梅保鮮措施,如宋代范成大雲:「花下不易焚香……至若濁氣煤煙,皆時殺花。」明代王象晉《群芳譜》載:「煮鯽魚湯可插梅。」清代陳淏子《花鏡》載:「梅宜用豬肉汁去油俟冷插花,且瓶不結凍,雖細蕊皆開。」明代《瓶花譜》載:「古銅壺龍泉均州瓶,有極大高三二尺者,別無可用,冬日投以硫磺,斫大枝梅花插供……梅花初折,宜火燒折處,固滲以泥。」又雲:「日置南窗下,夜卧置榻旁,俾近人氣,可不凍。」大家不妨一試。
『拾』 怎樣製作梅花寫意盆景
梅花寫意盆景是以梅花為主、山石為輔的有意境的盆景,它是山水盆景與梅花盆景的完美結合,其畫面優美、意境深遠、內涵蘊厚,繼承並融合了我國傳統的文化藝術和盆景技藝於一體,把梅花盆景推向更高層次和更高品味,使之成為再現大自然中梅之神韻的珍貴藝術品。
我們一般將梅花寫意盆景分為旱式、水旱式、旱盆水意式、山水式和硯式等。其中,完全沒有水景的為旱式;既有水景又有旱景的為水旱式;旱盆水意式是盆內並不「貯水」,而是以細碎的石子或沙粒表示水面或小溪,雖不見水,卻有水意;山水式是以山石為主要素材,在山體上預留種植穴,然後在種植穴里種植小型梅花;硯式就是以硯狀石板代替盆缽,以白色石板為多,其上植梅點石,石板沒有邊框,平坦的板面可代表水面。
梅花寫意盆景製作的方法:
(1)立意 製作寫意盆景之前,必先立意。梅所包含的寓意較多,例如將松、竹、梅合植,取其「歲寒三友」之意;將梅、蘭、竹、菊合植,取其「四君子」之意等。盆景為無聲的詩、立體的畫,故梅花寫意盆景的意境還可取自於詩情與畫意,使詩情畫意融於盆景之中。梅花寫意盆景的主題很多,如「疏枝橫斜浮暗香」、「寒雲侵曉月」、「斷橋煙雨梅花瘦」、「百卉前頭第一芳」、「欲傳春信息,不怕雪埋藏」、「不受塵埃半點侵,竹籬茅舍自甘心」、「玉梅謝後陽和至,散與群芳自在春」、「一樹梅花一放翁」、「梅妻鶴子」、「江南無所有,聊贈一枝春」等等。
(2)製作 立意之後,就可動手製作。製作一般是在梅花花蕾期進行。
①選梅樁。製作梅花寫意盆景的梅樁應以梅花的自然景觀為依據,形態不宜太奇特,以具有大樹形態為宜,通常多為直干、斜乾和臨水式,懸崖、樹干彎曲程度大的曲乾式等均不適宜。在整形手法上,一般適宜以修剪為主,蟠扎為輔。梅花寫意盆景表現的是較大范圍的梅花自然景觀,有山、有水、有綠地等。如果使用有明顯的人工痕跡或過度變形的梅樁,則與寫意盆景表現的環境極不協調而影響整體效果。
②選盆。製作梅花寫意盆景多選用淺型的大理石水盆,其次是釉陶盆,特大型的也可用水泥盆和定製的木製淺盆。盆淺,能顯示曲折婉轉的水岸線,盆幫深度一般在1厘米左右,盆底一般無排水孔。盆的顏色以素靜、典雅為上。盆形以長方形和橢圓形為宜。這樣白色的大理石盆就好比一張白紙,梅花寫意盆景就好比用梅花、山石在這張白紙上作的畫。
③選石。製作梅花寫意盆景的石材有龜紋石、英德石、卵石、石筍石、斧劈石、千層石、雪化石、鍾乳石等,不同的石種在質地、形態、紋理、色彩等方面各不相同,採用何種石種應根據作品表現的內容而定。同一盆盆景應用一種石料。而在同一種石料中,又要注意顏色的一致、形狀的協調、紋理的相通。用於不同環境的石頭,亦有不同的要求,比如,水邊的石頭要平而薄,給人以水漫坡岸的感覺。岸上散置的石頭以及與樹木配合造景的石頭,要求有較為美觀的形狀。用於近處的石頭,紋理可以清晰一些;用於遠景的石頭,紋理可以模糊一些。若沒有山石,也可用形態酷似山石的枯木、落羽松的膝狀根等材料代替,因為枯木和落羽松的膝狀根的外觀都有些類似石頭。
④配材。配景小植物有蘭花、小五針松、小竹子、小火棘、一些禾本科草類及苔蘚等。依據藝術表現的需要,梅花寫意盆景可放置一些建築、人物、動物、舟楫等擺件,來表現一些富有生活情趣的題材,如放牧、垂釣、冬歸樵等,使觀賞者有如身臨其境之感。恰當的配件,常能起到突出主題、畫龍點睛的作用。在安放配件時,要注意在內容、大小及位置上的匹配,如無合適的配件,寧可不用,切不可隨意湊合。擺件的質地有陶質、瓷質、石質、金屬質等數種,在梅花寫意盆景中以陶質為好,其質地與梅花、盆缽及山石較協調。
⑤布局。製作時,先將梅樁或小型梅花放在盆中恰當位置,再用山石或泥土在淺盤中疊一「山坡」,可留一空白作為水體,坡岸應曲折有致。然後在梅樁周圍點綴一些小植物,並適當安置一些小配件。注意安置這些配景植物和小配件時不應雜亂無章,更不能喧賓奪主,必須根據景緻的需要合理配置。完成這些工作後,最後把泥土暴露的「山坡」鋪上苔蘚,給人一種草地的感覺。鋪種青苔一可增添景觀,二可對土面起保護作用。苔蘚有很多種類,在一件作品中,最好以一種為主,再配以其他種類,既有統一,又有變化。鋪種方法:先以噴霧器將土面噴濕,然後將鏟來的青苔一片一片地貼於土面,邊貼邊壓實。製作完成後,最後用刷子和抹布將梅樁樹干、石頭及盆洗刷干凈,並用噴霧器全面噴一次水。若要將其做成雪景,可用噴霧器將製作好的梅花寫意盆景全部噴濕,然後將事先准備好的石膏粉放在小篩內,懸於盆景上方,用手指輕輕彈擊小篩外壁,讓石膏粉垂直落在山體以及盆內的梅樁、亭塔等上。石膏遇水即自然凝固,這樣製作的雪景十分逼真。雪景也可不用石膏粉,而用白礬石或珍珠岩簡單鋪灑而成。
(3)製作後的管理 製作好後的梅花寫意盆景,一般擺置於光線條件好且通風的室內環境中,這樣花期較長,可欣賞1個月有餘。由於盆中土淺根露及土表植有苔蘚,故在觀賞期間要經常向土面噴水,以保持濕潤,若失水,輕者苔蘚枯死,梅花花蕾不開放,重者梅樁乾死。另外在此期間不要給梅樁施肥,因為只要保持濕潤,花蕾就能開放,若施肥,不僅對開花不利,而且有礙觀賞。梅花是對溫度很敏感的花卉之一,溫度若偏高,花就開得快、謝得快,觀賞期就縮短了,所以室內溫度以偏低為宜(10℃左右)。花謝後,要及時將梅樁換回泥土盆中進行正常的周年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