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櫻梅茶花 » 梅花油畫

梅花油畫

發布時間: 2020-12-29 07:38:04

『壹』 本人有幅油畫想提幾句詩是關於梅花跟兩只鳥的

暈,油畫還題名!

『貳』 梅花用油畫棒怎麼畫

梅花想用油畫棒畫的更好,必須要抓住它的具體形態以及細節性的特徵,才能達到更理想的繪畫效果。

『叄』 什麼叫畫芯

釋義:書畫在沒有裝裱之前或者已裝裱作品中的畫作部分,叫做「畫芯」,版
讀音:【權huà
xīn】
釋義:書畫裝裱專用術語,主要指書畫在沒有裝裱之前或者已裝裱作品中的畫作部分。
名詞由來:傳統書畫一般創作在宣紙或絹上,這兩種材料材質較薄,為了便於保存懸掛和欣賞才產生了書畫裝裱,畫芯最初是書畫裝裱師對待裝裱作品的稱謂。
示例:

『肆』 油畫怎麼畫梅花

1,充分了解梅花的外形及結構,包括各個生長時期的特點。
2,如果是比較薄的版色彩,注權意細微的色彩變化。
3,也可以用比較厚的色彩堆起來,這樣更有立體感。
4,也要注意枝幹及背景的處理。
5,或者借鑒一下國畫梅花的畫法或構圖,也許會有特別的效果。

『伍』 是梅花呀,是指甲油畫的哦[調皮]

『陸』 國畫與油畫的區別

一、 中國畫於西洋畫在內容方面的比較

世界上的繪畫,基本上可以分為兩大體系,就是東方畫於西方畫,也可以叫做東洋畫於西方畫。東方畫以中國畫為主,西方畫以油畫為主。

東方畫於西方畫著兩大繪畫體系各有其特點,若就中國畫於西洋畫比較,則不論在內容和形式方面,都有相似的地方,但也有不同的地方。

在兩者比較以後,不斷可對中國畫,夜空對西洋畫有個初步的了解,而且對於坐在進一步的研究是有幫助的,對於「古為今用,洋為中用」也是有利的。

現在,先就內容方面來說,中國畫於西洋畫相似的地方,約有三點。

第一點,中國畫於西洋畫的歷史,其發展的初期,都是注重人物畫的。並且都曾為宗教服務過,構成所謂宗教畫。由於中國古代封建制度,在帝王、貴族、地主的反動統治下,要繪畫為他們服務。中國畫在漢朝以前,曾把帝王、聖賢、功臣像極其事跡,畫在壁畫上,還畫有二十四孝圖等,宣揚忠孝等封建禮教。後來,漢明帝時,佛教傳入中國,就有了佛畫,再為晉南北朝時代,道釋教、佛教盛行一時,到處建立寺、院,大畫道釋畫,尤其是佛畫更為發達,當時著名的畫,例如衛協的「七佛圖」、顧愷之的「維摩詰圖」和「洛神賦圖卷」、陸探微的「阿難維摩圖」、孫僧繇的「定光如來像」等。這種宣揚封建禮教和宣揚宗教極其出世思想。其目的都是封建統治階級麻痹人民鞏固其政權的手段。

在西洋畫方面也有相似的情況,就是西歐各國在古代封建社會中世紀時期,其文化完全為基督教神學所籠罩,科學、教育、文學、藝術都帶有宗教性質,西洋畫也沒有例外,是為宗教服務的。十五世紀義大利文藝復興時期,已有資本主義萌芽,藝術雖然開始從封建思想的禁錮中解放出來,有描繪當時社會生活的現實主義藝術出現,不過,還不能完全擺脫宗教的束縛。人物畫興盛,但大多仍從宗教或古代神話中吸取題材,例如喬托(Giottodi Bondene)畫有「基督之死」、「猶大之吻」、。到了十六世紀,文藝復興的全盛時代,都市繁榮,導致了資本主義藝術的昌盛,但人物畫仍多取材於宗教故事,不過已經撥去了神的神秘外衣,而帶有資產階級的思想感情,例如芬奇(Leonardoda Vinci)的名畫「最後的晚餐」、米開朗基羅(Michelanglo Buonarroti)的「最後的審判」、拉斐爾(Raffello Sanzio)的「聖母像」、「西斯廷聖母像」等都是。

上面舉的幾個畫例,「基督之死」是描繪季度被捕,釘死在十字架上的宗教故事。「猶大之吻」是描繪門徒猶大在基督被捕前虛偽地和她問別的故事。「最後的晚餐」是描繪季度在被捕前和門徒的最後一次晚餐。「最後的審判」是描繪一些使徒和殉教者到基督面前受最後審判的宗教故事。 「聖母像」是描繪聖母的肖像。所謂聖母,是基督教徒對己都耶穌的母親瑪麗亞的尊稱。「西斯廷聖母像」是描繪聖母把她的愛子即幾多耶穌獻給人類的宗教故事。

第二點,中國畫的山水,在古代本來只作為人物畫的背景而存在著,在畫面上所佔的地位不多,後來,山水在畫面上所佔的地位逐漸擴大,終於發展成為獨立的一種繪畫,花鳥畫也有類似的情況。就西洋畫來說,西洋的風景畫與中國的山水畫雖然不同,其靜物畫也與中國的花鳥畫不同,但其發展過程卻與山水畫和花鳥畫有相似的情況。

在中國畫方面,山水畫在漢朝有萌芽,據傳劉褒畫有「雲漢圖」和「北風圖」。在成都出土的漢畫像磚中,有塊磚上描寫山中狩獵於井礦采鹽的場面,在畫面上大部分畫的是群峰羅列的山景,人物幾乎成為點綴。山水畫開始脫離人物畫而獨立起來,是在六朝時代,那時候,顧愷之、王微、宗炳都能畫山水,顧愷之寫有《畫雲台山記》一文,宗炳寫有《畫山水序》一文,據傳宗炳是「好山水,西涉荊巫,南登衡岳,因結宇衡山。」並且「方所游歷,皆圖於壁。」(《歷代名畫記》卷六)可惜其畫失傳。發展到隋代,展子虔的「游春圖」是一直保存到現在的最古的一幅山水畫。到了唐代,山水畫已經成熟,不但完全獨立,並且發展成為一種重要的畫科。當時著名的山水畫家有吳道子、李思訓、王維、張璪……等。

花鳥畫也是到了唐代才發展成為獨立的一種畫科。到了晚唐,花鳥畫更昌盛,著名的畫家有邊鸞、刁光胤……等。

山水畫和花鳥畫之所以能夠成為獨立的一科。也是有一定的階級關系的,當時畫山水、花鳥的,多是一班士大夫階級的文人、名士甚至是隱士,所謂「詩中有畫,畫中有詩」繪畫與詩文結合起來,脫離了政治和宗教的束縛,走到另外一個境界中去了。

在西洋畫方面,最初,風景畫也是以作為人物畫的背景出現的。後來,在十七世紀的荷蘭,才有純粹的風景畫的萌芽,例如侖勃蘭德(Rembrandt Harmensz van Rijn)、訶貝瑪(meindert Hobbema)、路易斯達爾(Jacob van Ruisdael)等的風景畫。十八世紀末的法國資產階級大革命沉重地打擊了封建制度,為法國資本主義掃清了道路。此後,浪漫主義畫派興起,出現了不少風景畫家。但是,風景畫真正發展成為獨立的一科,是在十九世紀初期,具體地說,是在一八三零年左右,那時候重要的風景畫家先後有:英國的忒涅(Joseph Mallord William Turner)、法國的科洛(Millet Corot)、米勒Jean Francois Millet)等人。印象畫派則更進一步發展了風景畫,其中主要的畫家是莫奈(Claude Monet)、畢沙羅(Camille Pissarro)、西斯萊(Alfred Sisley)等人。莫奈的代表作有「威尼斯」、「泰姆士」及其連坐(Serie)「草堆」和「廬安寺的前門」等。

所謂靜物畫,是把畫中的「五」看成是靜止的不動的東西。靜物畫的萌芽較後與風景畫,約在十八世紀初,開始有「靜物畫」(stilllfe)的名詞,最初的靜物畫畫的是「食桌」,在食桌上放一些食物和杯盤等物,例如夏爾丹(J. S. Chardin)的靜物畫。靜物畫之成為獨立的一科,同樣是在十九世紀初的那個時期。

第三點,中國畫於西洋畫,最初都是注重內容的,但發展到後來,都變為注重畫面上的筆墨色彩而不注重其內容了,這種從重視內容到重視形式的趨勢是相似的。

在中國畫方面,前面已經說過,在歷史上,起初是指畫人物,為宗教服務。但發展到後來,山水畫和花鳥畫興起後,所畫的山水或花鳥,都含有一定的意義,例如一幅古代的山水畫往往是表示隱逸的消極思想,一幅古代的花鳥畫並非為花鳥而畫花鳥,而是含有一種意義在內的,例如畫竹子以象徵清高,畫牡丹以象徵富貴等等。不過,發展到後來,其所含的象徵意義漸漸被視為次要的,而畫面上的筆墨趣味及其優劣卻變成為重要的了。但是這種輕重倒置的情況,在全國解放以後,已經逐漸轉變過來,基本上實現了評價中國畫的標准為內容第一、政治第一,而形式和筆墨已褪去到第二位了。

在西洋畫方面,也由於中國畫相似的情況,就是西洋畫在繪畫宗教化的時期,也是注重畫的內容的。但是,在進入十九世紀以後,「自然主義畫派」和「印象畫派」都注重於描繪畫面上光和色的變化,注重於外形的呈現,並且不但對風景畫、靜物畫是這樣描繪,就是對於人物畫也是這樣畫的,對於畫的內容則反不加註重。

在內容方面,中國畫於西洋畫不同的地方也約有三點。

第一點,中國畫方面,所畫的山水、花鳥往往含有象徵性,注入了一定的主觀部分,例如畫梅花、松樹或菊花,以象徵其不怕嚴寒,用於冰雪斗爭的精神。古代人所畫的山水畫,往往是謳歌消極的隱逸思想的,例如宋馬遠華的「寒江獨釣圖」和元錢選畫的「山居圖卷」。

而西洋畫的風景畫和靜物畫是沒有什麼象徵性的,主要是純粹地追求畫面上的美,講究光和色的調和,花的內容反而處於次要的地位。

第二點,中國畫在主題內容方面的選擇,除人物、山水、花鳥等幾種畫科外,有些東西如花鳥中的梅竹、鳥獸中的馬、牛、羊及其他雜物,畫家們喜專門擅長畫其中之一物,例如在唐朝,韓干長於畫馬,韓滉長於畫牛;張南本長於畫火,孫位長於畫水;元王冕長於畫梅等等。晚唐在山水畫和花鳥畫興起以後,出現了這種情況。

但是在西洋畫方面,是沒有這種情況的。

第三點,在中國畫的畫面上,可以題詩以闡發那幅畫的主題思想,詩和畫互相結合起來,這種例子是很多的。而在西洋畫方面是沒有這種情況的。

二、中國畫於西洋畫在形式方面的比較

再就形式方面來看,則中國畫於西洋畫所不同的地方較多,而相通的地方太少。

第一,在中國畫方面,人物畫中的人物都穿著衣服,很少是裸體的,主要在於表現人物的姿態和特點,並不在於講究人體各部分的比例和動作時肌肉和外形的變化,所以沒有研究「藝術解剖學」的必要。

在西洋畫方面,人物畫中的人物有裸體的,所以必須研究「藝術解剖學」,嚴究人體各部的骨骼比例及動作時肌肉外形的變化等等。

這一點主要是因為西洋人對待人體美的態度和著眼點,與中國人有所不同。

第二,中國畫中的景物,不重視也不描繪物體上的光及物體上的色彩因受到光的影響所起的變化,換一句話說,就是不大注重形似,所注重描繪的是景物的神奇和性格,也就是說,注重神思。花鳥畫里的畫是生動的,鳥也是有動態的。

西洋畫里的景物,非常注重物體上的光和其色彩因受到光的影響所引起的變化,要求描繪的肖似,與真實景物一般無二,換一句話說,就是重視形似,靜物畫里的鳥是靜的死的。

第三,中國畫可以不受「透視法」的拘束,在一幅畫的畫面上,其視點是不固定的,可以上下前後自由移動,突破了空間的約束。

西洋畫由於重視形似,誅求立體化,要求肖似真實的景物,所以非常重視「透視法」,在一幅畫面上,只能有一個固定的觀點,不能隨意移動。

第四,中國畫在畫面上很重視線。畫人物,要先勾線,後填色,在衣服上所勾的線叫做「衣褶」。畫花鳥,也有先勾線後填色的方法,如工筆花鳥。畫山水時,畫山的線叫做「皴法」。這些線都要求它具有寫字的筆法。並且,這種線並非僅指當作界線或輪廓看待,還具有表現人物的感情或物體的性質的作用。

在西洋畫的畫面上,不注重線而注重色,如在油畫的畫面上,一般只用色來分別出物與物之間的「界」,在界上並不描「線」,在十九世紀末的一些西洋畫派也描線,不過這種線僅只起著輪廓的作用而已。鉛筆畫、木炭畫等素描畫,在畫面的物體上所描的線,其作用也是如此。

第五,中國畫不重視背景,畫面上往往要留出很多空白。

西洋畫則重視畫背景,不論人物、風景或靜物畫,都要畫背景,畫面上塗滿了色彩,不留一點空白的地方。

第六,中國畫的畫幅形式是多種多樣的,小幅畫有冊頁或扇面等形式。較大的畫有叫做「卷軸畫」的形式,卷軸畫除直幅者外,還有叫做「手卷」的橫幅形式,無論直幅或橫幅都可以長達一丈有餘。

西洋畫幅的形式,一般為長方形,長方形的大邊與小邊紙幣,約為5:3,叫做「黃金律」比較缺少變化。

第七,中國畫的工具,一般是毛筆和宣紙,除用顏色外,還用墨,在硯上磨成黑色後畫之。西洋畫的工具,除水彩畫所用的毛筆與顏色,與中國畫所用者相似外,其所用的至於宣紙不同。畫油畫,要利用油來代理水來調色,不畫在紙上而畫在布上。與中國畫所用的工具有顯著的不同。

熱點內容
情人節與誰共度 發布:2025-01-04 05:26:53 瀏覽:665
清馨海棠 發布:2025-01-04 05:21:58 瀏覽:781
畫梅花藍色 發布:2025-01-04 05:21:54 瀏覽:423
西蘭花常見病 發布:2025-01-04 05:04:34 瀏覽:341
紫羅蘭色頭發好看嗎 發布:2025-01-04 05:02:41 瀏覽:967
紫羅蘭玉6 發布:2025-01-04 04:20:36 瀏覽:790
七夕情人節電影院 發布:2025-01-04 04:20:02 瀏覽:84
周迅紫羅蘭 發布:2025-01-04 04:06:25 瀏覽:908
紫羅蘭白菜擺件價格 發布:2025-01-04 03:52:24 瀏覽:380
百合梨子水 發布:2025-01-04 03:50:58 瀏覽: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