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林梅花刀
1. 少林梅花刀的動作名稱
回頭望月
虛步亮勢
跳步單叉
二起腳
接刀
裹腦虛步藏專刀
左弓步藏刀
扎刀
獨立撩刀屬
左弓步架刀
纏頭截刀
裹腦虛步藏刀
右弓步劈刀
倒插步劈刀
馬步立刀
獨立架刀
左弓步撩刺
馬步藏刀
旋風腳
左弓步劈刀
背花刀
旋風腳
墊步單叉
左弓步架刀
上步右弓步劈刀
後插步劈刀
翻身弓步劈刀
插步劈刀
翻身弓步劈刀
回身裹腦虛步藏刀
行步分刀
接刀亮勢
2. 少林的刀術主要有哪些種類
少林的刀術主要有春秋大刀、梅花刀、少林單刀、少林雙刀、奮勇刀、縱朴刀、雪片刀、提爐大刀、抱月刀、劈山刀、少林一路大刀、二路大刀、六合單刀、座山刀、六路雙刀、八路雙刀、太祖卧龍刀、馬門單刀、燕尾單刀、梅花雙發刀、地堂雙刀、滾堂刀、單刀長行刀、五虎少林追風刀等。
少林的對練刀術有刀對刀、二合雙刀、對劈大刀、單刀進雙刀等。少林武僧的競賽刀包括少林雙刀、奮勇刀、縱朴刀、雪片刀、提爐大刀。
刀的使用特點是纏頭裹腦、翻轉劈掃、撩掛雲刺、托架抹挑等,並有「單刀看手、雙刀看走、大刀看頂手,劈、撩、斬、刺似猛虎」之說。
如少林梅花刀,是少林寺較早的傳統器械之一,梅花刀短小精悍,結構嚴密,刀法多變,動作朴實大力,簡單易練。刀法以劈為主,配以纏頭裹腦,演練起來,忽左忽右,忽上忽下,似梅花紛飛而名。
《少林梅花刀譜》記載:
少林梅花刀可誇,亮勢望月外五花;
甩刀纏頭藏刀熱;白鶴亮翅撩劈扎;
平分截腰推磨刀;交刀大劈下單叉;
接二連三連步砍,磨盤旋風背刀花;
滾身翻劈分左右,精練實用走天涯。
少林梅花刀共有32個動作,動作名稱分別為回頭望月、虛步亮勢、跳步單叉、二起腳、接刀、裹腦虛步藏刀、左弓步藏刀、扎刀、獨立撩刀、左弓步架刀、纏頭截刀等。
少林梅花刀的每一刀都是在絕不可能的方位以古怪的姿勢砍將出去,然後每一招刀法都從前面的古怪姿勢中化將出來,有倒立、橫身、伸腿上頸、反手抓耳等種種詭異姿勢。三刀收尾幻化成梅花形狀,故稱「少林梅花刀」。
此外,還有少林翻江十二刀,屬於擋掉對手箭支或暗器,保護自己及其背後人員不受傷害。翻江十二刀是少林寺一位老方丈獨創的傳統降魔刀法,只制敵而不殺人。用刀時先使用單刀圈住敵人,此後連使十一刀,共是11種派別的刀法,最來反轉刀背,在肩頭擊上一記致敵昏厥。
少林雁形刀為少林傳統刀法,有十二式,出招之時猶如大雁沖天,令對手眼花繚亂,防不勝防。
少林魚頭刀全長3尺,形似魚頭樣,是歷代武士和僧徒練武防身之器。由於樣式特殊,刀法中有別於其他大刀的招式,是劍法與刀法的綜合運用。
少林追風趕月刀是後世中華武術在歷代技擊中的常用兵器。追風趕月在迅疾之中,靈活應變,是刀法的完整套路。具有古樸的獨特風格。攻防意識強,具有實戰的價值。
五虎斷門刀是少林八發門的主要器械套路之一,其動作敏捷精靈、剛勁有力、勇猛矯健、神情兼備,是一套難度較大的刀術。這套刀法在運用上結合身形步眼,編排合理,招數清楚,是一套風格獨特的傳統刀術。
少林雙刀刀法別致,不尚花架,注重技擊。練時要求步快手疾,身械合一,形神兼備,宛若山林之虎,「盡躥蹦跳躍之技,窮閃撲騰越之能」。盡顯「刀如猛虎」之美譽!
南派少林中的南刀王,也是南少林的傳統刀術,其刀法沉著,發勁勇猛有力,以聲助威,以氣發力。步法輕快,轉換迅猛,有跳步、跪步、弓步、仆步等,整個套路剛猛迅折,起伏有敘,深得武林中人贊揚。
3. 少林寺羅漢院學武術好嗎
非必要情況下,個人建議絕對不要去上武校!尤其是所謂的少林武校版,文武學校!權
練武首先要有武德,練習的動機如果只是為了打人那麼這個練習者的本身就毫無前途。
在當今比較和平穩定的社會情況下,更多的依靠文化知識水平和技術操作能力,習武當個業余愛好,練練玩玩強身健體身心愉快是最好的狀態。走專業道路除非有這方面的天賦並且喜歡從事這方面的職業,否則還是最好別去武校吧,就算能上,這也不是當今社會好的選擇。如果為了謀生找出路,隨便進個技校學個技術也比學武強的多。
最後能做武術指導,武術明星(現在估計還要顏值)本身就是鳳毛麟角,自己以後去開武館做教練一樣耗資巨大甚至血本無歸,見得最多的就是去做保安甚至保安現在比較好的小區也要有學歷要求,很多武校江湖氣很重導致最後一些學生甚至還有去做打手最後坐牢判刑。
宣傳所謂文武學校的大多都是打廣告!文化課少得可憐,少林寺自己也不收學徒都是掛著少林寺牌子的武校在收!
武校並沒有相應的排名,這個和文化系院校是不一樣的!也沒有什麼所謂公辦的武校,只要自身身體健康沒問題,去武校唯一的條件是你交多少學費!
4. 少林寺梅花單刀怎麼打
梅花單刀是少林螳螂拳中優秀的傳統器械套路。其動作靈活多變、結構合理、布局內交錯、節容奏鮮明、動作連擊突變。其刀法有:纏頭、裹腦、劈、砍、截、撩、掛、刺、抹、斬、掃、雲、崩、按、格、藏、背、推、架、分、帶、掄、點、擺、提、抄。要求單刀要剛柔相濟,動靜分明,眼疾手捷,變化多端,起伏轉折,進退閃躲,翻騰跳躍都要刀隨身走,刀常居中,勁力貫於刀身而達於刀尖,這樣體現出「持短入長,單刀直入」的刀術特點。此刀流傳於安徽宿縣;江蘇南京;河南鄭州、平頂山;四川成都;上海;重慶等地區。
5. 少林梅花刀的刀法概述
不同門派的刀法雖各有特點,但總結起來也有共同點:一、「刀招專沉猛」,與劍相比,刀法屬大開大闔,變化較少而威力不減。二、「單刀看手,雙刀看走」,在刀法中非持刀手及步法極為重要。刀為」諸藝之膽「,素有」勁刀如猛虎「之稱。
少林梅花刀是少林寺較早的傳統器械之一,共有三十二個動作。
6. 求少林梅花單刀招式名稱!
「刀凡八種,而小異者,猶不列馬。其習法皆不傳,今所習唯長刀、腰刀。」單刀由於攜帶和使用方便,與單劍並為武術中最重要的短兵。單刀法多出自少林,常見的有六合刀,解腕刀,抱月刀,劈山刀,露花刀,雪片刀,斷門刀,鳳池縱撲刀,武氏劈閃刀,鳳翅刀,抹眉刀,梅花刀等刀法。 梅花刀因舊中央國術館列為教材而一度得到推廣。據傳說,清代雍正年間,賈舍僧懷有絕技,遊河北滄縣城北姚官屯,與隱居授徒在此的大武術家孫通先生相識,見先生為人誠實忠厚,乃授以梅花刀法。孫通先生之子孫國梁、孫國棟均精於梅花刀,國梁刀術無傳人,國棟傳長子陳光治,陳光治傳胞侄陳玉山,陳玉山傳滄縣城南佟家花園李元智。李先生從學十年,盡得其妙,任國術館教授班教練,此術於是傳世。 編輯本段梅花刀 十字訣 梅花刀即:提,刁,摸,甩,剁,綳,掛,撩,搜,扎。刀身倒提,刀刃向左,刀尖向下,謂之提;刀身倒置,刀尖斜向下,刀刃向右,形如刁手,謂之刁;刀尖向前,刀刃向左,猛平迂迴,謂之摸,刀身猛向左右,或猛向右後斜劈,謂之甩;刀身猛然向前向下,謂之剁;刀身由下猛向上升,謂之綳;刀身向前,猛向外向後斜帶,謂之掛;右臂伸直,刀身由下猛向前向上,謂之撩;刀身向左右平行,為之搜;刀尖直向前方,謂之扎。 梅花刀拳諺說: 「單刀看手,雙刀看走。」變單刀時,右手持刀,左手必須追隨右手腕,與之配合,或按刀背,或置頭頂上,其意在於相敵之機,作換把用。例如與敵交戰,我用刀撥開敵械,左足在前,右足在後,此時右手刀不利於擊遠,唯有將刀移交左手,猛力刺進,方能便利制敵。本來,「槍為百兵之王」,「槍如游龍」,長槍以其「一寸長,一寸強」而稱雄武壇,但是,梅花刀法以其「捨身單刀」和「刀走黑,刀如猛虎」而擅長破槍。所謂捨身、如猛虎,是指奮不顧身,勇往直前,其氣勢已先聲奪人;而走黑是指乘敵側門而進,善於乘虛而入,是有勇知方的意思。因為具此特點,梅花單刀在身法上要求輕、圓、飄、倏;輕則靈變敏捷,有生龍活虎之態;圓則轉動自如,有閃電旋風之妙;飄則進退迅速,有飛箭流星之快;倏則左右突忽,有鬼沒神出之奇。為達此目的,在演練梅花刀時必須有假想之敵,做到「有形剁形,無形剁影」,臨敵時方能做到「敵雖千變,我心歸一」,從容應付。
7. 少林武術套路有多少種它的拳名是(要全部)
少林套路原來分 東南西北四個院 但現在 只有南院的保存完整 拳法很多內 我教練是個傳統套路容高手他學了將近20年 而我在他那裡學了就幾種 這種問題你最好去少林寺實地考察我學過的有洪拳 羅漢拳 七星拳 記得有個炮拳 這個很經典 記得是傳統套路 不是現在武術錦標賽那些套路我教練是俗家弟子 法號 延潤
8. 少林寺真的有72絕技嗎有的話都是什麼
尚不確切。
少林七十二絕技一覽
1日月鞭法
2燃木刀法
3韋陀杵
4風雲手
5拈花指
6散花掌
7鷹爪手
8普渡杖
9千葉手
10醉棍
11達摩劍
12龍爪功
13羅漢拳
14伏魔劍
15修羅刀
16韋陀杖
17大金剛拳
18無常杖
19一指禪
20如影隨形腿
21如來千手法
22韋陀掌
23少林彈腿
24寂滅抓
25摩訶指
26慈悲刀
27大力金剛指
28定珠降魔無上神功
29虎爪手
30伏魔杖
31多羅葉指
32魔爪功
33達摩掌
34無相劫指
35大智無定指
36去煩惱指
37因陀羅抓
38少林擒拿十八打
39摩訶指
41一拍兩散
42一零八路瘋魔杖法
43大力金剛掌
44金剛獅子吼
45金剛不壞體神功
46須弭山掌
47袈裟伏魔功
48擒龍功
49袖裡乾坤
50鐵布衫
51達摩劍法
52金剛般若掌
53雜阿含功
54易筋經
55金鍾罩
56大慈大悲千手式
57普門杖法
56阿羅漢神功
57破衲功
58少林長拳
59羅漢劍法
60心意氣混元功
61澄靜指
62光明拳
63偏花七星拳
64左右穿花手
65雙圈手
66大摔碑手
67菩提刀法
68破戒刀法
67大文殊杖法
68達摩八法神禪杖法
69達摩閉息功
70菩提心法
71降龍伏象功
72如意縮骨功
上面是從少林寺官方網站上復制來的。
另外一種說法是將部分絕技改成了我們常見常用的民間功法,如卧虎功,鐵牛功等。
到底有沒有少林72絕技,《南方周末》對此專門進行了揭露,還專門采訪了最早提出「少林72絕技」這個概念的金庸先生,金庸先生知道這個事情後十分驚訝,連說他除了知道有《易筋經》這門真正的武功外,其他的都是出於他的杜撰,他不明白為什麼少林寺根據他小說里的內容,在官方網站上公布希么72絕技,如果這是巧合,也太巧了。
而且金庸先生所說的《易筋經》,是真正的內功心法,但是也和少林寺沒有關系,一般認為是紫凝道人宗衡託名達摩祖師所寫的,這種說法也是被國家體育總局認可的。而且《易筋經》的內容也是和道教養生的傳統方法有密切關系,根本不可能是天竺僧人達摩祖師所寫。
所以少林寺根本不可能有什麼72絕技,少林寺是傳有一些拳法棍法,但是絕對沒有什麼72絕技,達摩祖師留給少林寺的真正財富,是少林禪宗的偉大思想,現在少林寺把佛學拋在一邊,熱衷於到處作秀、炒作、騙錢,哪裡還有半點出家人的樣子,實在讓人心痛,也不知道達摩祖師在西天看到他的徒子徒孫如此胡鬧,會做何感想。
============================================
請以ggggxxxxwwww的為准,我的那個應該是舊的,ggggxxxxwwww的比較實際,不少都是有人練過的,
不過這個可能是後來由於攻擊過多而改掉的。
9. 求 古代刀法名稱
刀中八法 掃、劈、撥、削、掠、奈、斬、突
第一種刀法
1.笑裡藏刀式
2.敲山震虎式
3.夜戰八方式
4.立劈華山式
5.順水推舟式
6.白鶴亮翅式
7.移花接木式
8.亢龍有悔式
9.天外飛仙式
10.渾然天成式
第二種刀法
1、亮刀帶馬——開式、提刀
2、開門見山——上步雙殺
3、童子迎賓——前掃下勾攔
4、金龍出洞——上步撩、刺
5、運轉乾坤——轉身挑、撩
6、旗開得勝——大劈、圈、斬
7、青龍探爪——上步雙抹
8、單刀赴會——勾、攔、撩、冚、刺
9、天女散花——後花、前花
10、周倉待主——右轉豎刀
11、翻雲復雨——反手冚刀、獻樽
12、盤龍吐信——轉身反劈
13、霸王舉旗——獨立反劈
14、蛟龍攪浪——大劈雙抽
15、怒殺五關——盤步後掃、鉗步標刀、轉身拖刀、 西牛望月、轉身抽撩
16、雲長出征——轉身背刀亮掌
17、威振雷霆——頂花劈刀
18、龍騰虎躍——單花、雙花、 背花、頂花、頸花、躍步雙斬
19、浪里翻花——轉身前花
第三種刀法
六合單刀刀譜
1、大鵬展翅
2、仙人指路
3、二起腳
4、單鳳朝陽
5、仙人指路
6、魁星獨立
7、落步藏刀
8、烏龍擺尾
9、魚樵問路
10、縱步連環劈
11、推窗望月
12、護膝撩刀
13、大鵬展翅
14、仆腿藏刀
15、橫掃連環劈
16、跳步撥刀
17、登山趕月
18、弓步下掃
19、偷步下掃
20、弓步攔腰斬
21、上步掛劈刀
22、轉身後撩刀
23、跳步托撩刀
24、向後撩刀
25、十字劈
26、輕風落葉
27、翻身勒馬
28、跳步盤頭攔腰
29、撤步裹腦
30、縱步連環劈
31、轉身劈刀
32、快馬前進
33、彈腿刺刀
34、撤步拖刀
35、轉身裹腦
36、旋風刀
37、左右刀花
38、背刀旋風腳
39、進步纏頭攔腰
40、裹腦還刀
41、白鶴亮翅
42、收式刀法
10. 明朝錦衣衛服飾圖
錦衣衛高級官員有三種服飾:蟒服、飛魚服和鬥牛服。
1、蟒袍:蟒袍是一種皇帝的賜服,穿蟒袍要戴玉帶。蟒袍與皇帝所穿的龍袞服相似,本不在官服之列,而是明朝內使監宦官、宰輔蒙恩特賞的賜服。獲得這類賜服被認為是極大的榮寵。
(10)少林梅花刀擴展閱讀:
飛魚是一種紋理,有飛魚紋的曳撒、直身、貼里都是不同款式的飛魚服。飛魚服上有四爪飛魚紋「飛魚類蟒,亦有二角。所謂飛魚紋,是作蟒形而加魚鰭魚尾為稍異飛魚類蟒,非真作飛魚形」。
是明代錦衣衛、大內太監朝日、夕月、耕耤、視牲、祭歷代帝王所穿禮服,由雲錦中的妝花羅、妝花紗、妝花絹製成,佩綉春刀,除此之外只有蒙皇帝恩賜,才可穿著,是明代僅次於蟒服的一種二品賜服。
張廷玉修的《明史》有提到,嘉靖年間的錦衣衛指揮使——張爵的墓誌里有寫「賜四獸麒麟服、鑾帶綉春刀、銀鎁瓢方袋三事」,嘉靖帝巡幸承天,特命張爵「充前驅使事,—切機務悉倚毗焉,仍加食都指揮僉事俸。自發駕以至回鑾,飛魚蟒衣、帑金、廄馬、酒飯之賜,及宣召面諭之優,不可枚舉。」由此可見,飛魚服綉春刀是皇帝賞賜的。
明代史料裡面提到了錦衣衛堂上官穿飛魚服,不過「飛魚服」是個大名稱,凡是裝飾有飛魚紋樣的衣服都叫飛魚服,而紋樣包括這樣過肩式的、補子式的等等,衣服款式則各種都可以。
明中期時制服的識別系統缺少監管,有人專門把飛魚服穿得像蟒袍,於是朝廷嚴厲控制了多年,至明末奢華之風又起,人人都喜穿的華貴,對服飾的管制才放寬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