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茶花
1. 有一種茶花有5種顏色,大家叫他五色茶花,4朵同樣的茶花有多少顏色
5
2. 茶花的常見顏色
茶花有不同程度的來紅、紫、白、黃自等色。
茶花花頂生,無柄;苞片及萼片約10片,組成長約2.5-3厘米的杯狀苞被,半圓形至圓形,長4-20毫米,外面有絹毛,脫落;花瓣6-7片,外側2片近圓形,外面有毛,內側5片基部連生約8毫米;
倒卵圓形,長3-4.5厘米,無毛;雄蕊3輪,長約2.5-3厘米,外輪花絲基部連生,花絲管長1.5厘米,無毛;內輪雄蕊離生,稍短,子房無毛,花柱長2.5厘米,先端3裂。
干美枝青葉秀,花色艷麗多彩,花型秀美多樣,花姿優雅多態,氣味芬芳襲人,品種繁多,花大多數為紅色或淡紅色,亦有白色,多為重瓣。
(2)五茶花擴展閱讀:
生長習性
茶花懼風喜陽、地勢高爽、空氣流通、溫暖濕潤、排水良好、疏鬆肥沃的砂質壤土,黃土或腐殖土。pH5.5-6.5最佳。
適溫在20-32 ℃之間,29℃以上時停止生長,35 ℃時葉子會有焦灼現象,要求有一定溫差。環境濕度70%以上,大部分品種可耐-8 ℃低溫,在淮河以南地區一般可自然越冬喜酸性土壤,並要求較好的透氣性。
以利根毛發育,通常可用泥炭,腐鋸木,紅土,腐植土,或以上的混合基質栽培。茶花春秋冬三季可不遮陰,夏天可用50%遮光處理。
3. 五彩茶花在什麼情況下才能開出各種顏色的花
養的年數多了,把樹養大以後,一般8年就可以了
4. 茶花的特點
茶花(學名:Camellia japonica L.)又名山茶,是山茶科、山茶屬植物,古名海石榴,性喜溫暖、濕潤的環境。花期較長,從10月份到翌年5月份都有開放,盛花期通常在1-3月份。花瓣為碗形,分單瓣或重瓣,單瓣茶花多為原始花種,重瓣茶花的花瓣可多達60片。茶花有不同程度的紅、紫、白、黃各色花種,甚至還有彩色斑紋茶花,而花枝最高可以達到4米。
【形態特徵】
常綠灌木或小喬木。株高可達15米。樹度灰褐色,枝幹光滑。葉瓦生,革質較硬,表面光滑,卵圓至橢圓形,葉緣有小鋸齒,葉表羽狀網脈較明顯。花兩性,腋生或單生於枝頂,花單瓣_或重瓣,有白色、粉色和紅色及雜色斑紋等色澤。花期l0月到翌年3月。蒴果圓形,種子深褐色,表面有棱。花色有紅、粉紅、深紅、玫瑰紅、紫、淡紫、白、黃色、斑紋等,花期為冬春兩季,較耐冬。
【生長習性】
茶花懼風喜陽、地勢高爽、空氣流通、溫暖濕潤、排水良好、疏鬆肥沃的砂質壤土,黃土或腐殖土。pH5.5-6.5最佳。適溫在20-32 ℃之間,29℃以上時停止生長,35 ℃時葉子會有焦灼現象,要求有一定溫差。環境濕度70%以上,大部分品種可耐-8 ℃低溫(自然越冬,雲茶稍不耐寒),在淮河以南地區一般可自然越冬喜酸性土壤,並要求較好的透氣性。
以利根毛發育,通常可用泥炭,腐鋸木,紅土,腐植土,或以上的混合基質栽培。茶花春秋冬三季可不遮陰,夏天可用50%遮光處理。
5. 有一種茶花有5種顏色,大家叫它五色茶花。4朵同樣的茶花一共有多少種顏色
5種
6. 五色茶花樹的種植方法
五色茶花樹的種植方法如下:
一、土壤:喜排水良好具保水、透氣性佳的富有機質砂質壤土為宜。可以砂質壤土60%+腐葉土40%調配使用最為理想。
三、灌溉給水:喜濕潤、排水良好。故應適時給水,尤其應防夏季缺水的西曬乾燥現象或建物輻射熱傷害,以免妨害其生長。當花芽分花時,更不可斷水、缺水,以免著花不易或引起落花。
四、施肥:可以有機質肥為主供應:骨粉、草木灰、油粕。或過磷酸石灰、氯化鉀。其N-P-K比為:5-3-2,開花後可施重肥,5~7月花芽分化期間忌施肥,尤其是氮肥,以免僅萌發葉芽。
五、摘蕾:茶花的花芽分化多為六月間,但摘蕾時須視花蕾如黃豆一般大小時約在9~11月間才可進行。摘蕾的原則為:每節花芽僅留一個花蕾為原則,且其花蕾須朝上,並不可傷及新芽。
六、花後處理:12~1月間:花後應盡早除去殘花,並立即追肥,在支幹基部起僅保留2~3節新芽,其餘頂端可去除。4~5月間:須減少供水,使新芽所生長之枝條不會過分伸長,以免後續之花芽分化的萌花蕾數減少。培育場所宜於半日照、通風良好之涼爽環境培育。忌炎熱、密閉、陰濕或乾燥區域栽培。
盆栽的種植與管理
1·定植 在每年2—3月樹液將要流動或開始流動時,將山茶花苗木移入排水保水性能良好的肥沃疏鬆的微酸性土壤。屬盆栽的,盆土按腐葉土、菌根土、細沙以4:3:2的比例配合,再添加少量的磷、鉀肥或復合肥混合而成。混合後的土壤最好用2%甲醛或其它葯物進行滅菌處理。栽植地點宜選在半陰地,切勿種在整天被陽光直射的地方,以免光照太強灼傷樹葉和花朵。移栽時,盡量使其根系舒展,壓實土、澆透水。
2·遮光 山茶花為半陽性植物,喜半陰地環境,適宜生長在氣候溫暖、空氣濕潤的地方。為防止灼傷,可採用架設遮蔭棚或遮陽網的辦法解決。如果是盆栽花,最好將其放置在蔭棚的東邊,使其上午能得到足夠的光照,中午和下午又不會被烈日,照射到。
3·澆水 山茶花對水分要求較嚴,要盡量使土壤濕度保持在半墒狀態。土壤過乾會導致生長不良、落葉,甚至死亡;太濕易引起根系腐爛。澆水量和澆水次數要根據季節不同而有差異。春季和秋季澆水量較多,每次澆水以土壤在澆完後捏能成團、放可鬆散為宜。冬季少澆,屬盆景的只澆至盆土濕潤100px深左右。夏季澆水量最大、澆水次數最多,每次澆水要將土壤全部澆濕澆透,但不能積水。對盆景澆水時,不可對准根部,以免沖擊根部使根外露。
4·施肥 山茶花不可多施肥,特別是不要施人糞、麻餅等肥性太「燥」(即肥力強)的肥料,一般施用肥性較柔和的肥料為宜,如經浸泡腐熟的豬糞水、豆餅水等。施肥量囚季節的更替而變化:春季,樹體生長勢復甦,在開花後開始澆肥水,隨著生長加快,逐漸增加澆肥次數;5-6月,每月澆肥水4~5次;7月是生長最盛的季節,澆6~8次;8月以後逐漸減少,秋分(9月)以後,停止施肥,直到第2年春天。施肥水與澆水要輪流進行。
5·防凍 山茶花怕嚴寒,易凍傷,因此在冬初要做好越冬准備,可採用樹干刷白或捆稻草的辦法進行。遇下雪天氣,可用掃除樹上的雪、在園子四周燒火土灰(可提高園內溫度)的辦法解決。是盆景的,則將其移人溫室內;遇上冬天的晴天,在中午將其搬出室外,受短時陽光照射和換氣通風,以彌補光照不足、通氣不良的缺點。
6·換盆 盆栽每年都要將盆土更換。每換一次盆,花盆須遞大一號。換盆時,把山茶花植株連同盆土全部弄出來,用小木棒將近盆邊的土挑松,使其根系舒展,須根太長的,可適當剪短。換盆前,在新植入的花缽底部小孔處放一瓦片(既可滲水又可防止盆土下漏),在瓦片上放人50px厚的篩過的細爐灰渣,再加入新配製的盆土,最後將帶有土團的山茶花放入盆內,用新配製的盆土將花盆四周空隙填滿,壓實、澆水。
7·修剪 盆景要適當修剪。修剪的基本原則是:一是要把病枝和死枝剪除;二是根據造型需要進行適當地修剪;三是把主枝剪除,讓其多發側芽,防止其過高生長。要抑制山茶花盆景過快地擴大空間,以免失去盆景價值,除修剪外,還要控制水肥施用量,有的需要施用15%的多效唑粉劑80-100x10的負六次溶液澆灌進行矮化處理。
8·催花 山茶花一般在春季3-4月開花。如果想要山茶花在節日或其它喜慶日期准時開放,需要適當提前或推遲山茶花的開花時間,可採用控制光照強度、調節溫度高低、加強水肥管理等措施來進行。如需提前開花,則提前一段時間逐漸延長光照時間、提高室內溫度、加大澆水和施肥次數。如需推遲開花時間,則在相應時間內,放人暗室(以減少光照強度)、降低室內溫度、減少澆水和施肥量,使具處於半休眠狀態;在需要其開花的前2—3個月,將山茶花拿出暗室,逐漸增加澆水和施肥次數,促使其准時開花。因提前和推遲開花的時間不一定,所以在這里無法確定具體的控制時間。一般來說,要在需開花的前3-4個月(有的甚至半年前)就要採取措施,控制其外部環境條件。中國有機農業網
7. 茶花樹的種植
茶花的栽培與管理技術
一、土壤:喜排水良好具保水、透氣性佳的富有機質砂質壤土為宜。可以砂質壤土60%+腐葉土40%調配使用最為理想。
三、灌溉給水:喜濕潤、排水良好。故應適時給水,尤其應防夏季缺水的西曬乾燥現象或建物輻射熱傷害,以免妨害其生長。當花芽分花時,更不可斷水、缺水,以免著花不易或引起落花。
四、施肥:可以有機質肥為主供應:骨粉、草木灰、油粕。或優質「翠姆」肥。其N-P-K比為:5-3-2,開花後可施重肥,5~7月花芽分化期間忌施肥,尤其是氮肥,以免僅萌發葉芽。
五、摘蕾:茶花的花芽分化多為六月間,但摘蕾時須視花蕾如黃豆一般大小時約在9~11月間才可進行。摘蕾的原則為:每節花芽僅留一個花蕾為原則,且其花蕾須朝上,並不可傷及新芽。
六、花後處理:12~1月間:花後應盡早除去殘花,並立即追肥,在支幹基部起僅保留2~3節新芽,其餘頂端可去除。4~5月間:須減少供水,使新芽所生長之枝條不會過分伸長,以免後續之花芽分化的萌花蕾數減少。培育場所宜於半日照、通風良好之涼爽環境培育。忌炎熱、密閉、陰濕或乾燥區域栽培。
盆栽的種植與管理
1·定植 在每年2—3月樹液將要流動或開始流動時,將山茶花苗木移入排水保水性能良好的肥沃疏鬆的微酸性土壤。屬盆栽的,盆土按腐葉土、菌根土、細沙以4:3:2的比例配合,再添加少量的磷、鉀肥或復合肥混合而成。混合後的土壤最好用2%甲醛或其它葯物進行滅菌處理。栽植地點宜選在半陰地,切勿種在整天被陽光直射的地方,以免光照太強灼傷樹葉和花朵。移栽時,盡量使其根系舒展,壓實土、澆透水。
2·遮光 山茶花為半陽性植物,喜半陰地環境,適宜生長在氣候溫暖、空氣濕潤的地方。為防止灼傷,可採用架設遮蔭棚或遮陽網的辦法解決。如果是盆栽花,最好將其放置在蔭棚的東邊,使其上午能得到足夠的光照,中午和下午又不會被烈日,照射到。
3·澆水 山茶花對水分要求較嚴,要盡量使土壤濕度保持在半墒狀態。土壤過乾會導致生長不良、落葉,甚至死亡;太濕易引起根系腐爛。澆水量和澆水次數要根據季節不同而有差異。春季和秋季澆水量較多,每次澆水以土壤在澆完後捏能成團、放可鬆散為宜。冬季少澆,屬盆景的只澆至盆土濕潤100px深左右。夏季澆水量最大、澆水次數最多,每次澆水要將土壤全部澆濕澆透,但不能積水。對盆景澆水時,不可對准根部,以免沖擊根部使根外露。
4·施肥 山茶花不可多施肥,特別是不要施人糞、麻餅等肥性太「燥」(即肥力強)的肥料,一般施用肥性較柔和的肥料為宜,如經浸泡腐熟的豬糞水、豆餅水等。施肥量囚季節的更替而變化:春季,樹體生長勢復甦,在開花後開始澆肥水,隨著生長加快,逐漸增加澆肥次數;5-6月,每月澆肥水4~5次;7月是生長最盛的季節,澆6~8次;8月以後逐漸減少,秋分(9月)以後,停止施肥,直到第2年春天。施肥水與澆水要輪流進行。
5·防凍 山茶花怕嚴寒,易凍傷,因此在冬初要做好越冬准備,可採用樹干刷白或捆稻草的辦法進行。遇下雪天氣,可用掃除樹上的雪、在園子四周燒火土灰(可提高園內溫度)的辦法解決。是盆景的,則將其移人溫室內;遇上冬天的晴天,在中午將其搬出室外,受短時陽光照射和換氣通風,以彌補光照不足、通氣不良的缺點。
6·換盆 盆栽每年都要將盆土更換。每換一次盆,花盆須遞大一號。換盆時,把山茶花植株連同盆土全部弄出來,用小木棒將近盆邊的土挑松,使其根系舒展,須根太長的,可適當剪短。換盆前,在新植入的花缽底部小孔處放一瓦片(既可滲水又可防止盆土下漏),在瓦片上放人50px厚的篩過的細爐灰渣,再加入新配製的盆土,最後將帶有土團的山茶花放入盆內,用新配製的盆土將花盆四周空隙填滿,壓實、澆水。
7·修剪 盆景要適當修剪。修剪的基本原則是:一是要把病枝和死枝剪除;二是根據造型需要進行適當地修剪;三是把主枝剪除,讓其多發側芽,防止其過高生長。要抑制山茶花盆景過快地擴大空間,以免失去盆景價值,除修剪外,還要控制水肥施用量,有的需要施用15%的多效唑粉劑80-100x10的負六次溶液澆灌進行矮化處理。
8·催花 山茶花一般在春季3-4月開花。如果想要山茶花在節日或其它喜慶日期准時開放,需要適當提前或推遲山茶花的開花時間,可採用控制光照強度、調節溫度高低、加強水肥管理等措施來進行。如需提前開花,則提前一段時間逐漸延長光照時間、提高室內溫度、加大澆水和施肥次數。如需推遲開花時間,則在相應時間內,放人暗室(以減少光照強度)、降低室內溫度、減少澆水和施肥量,使具處於半休眠狀態;在需要其開花的前2—3個月,將山茶花拿出暗室,逐漸增加澆水和施肥次數,促使其准時開花。因提前和推遲開花的時間不一定,所以在這里無法確定具體的控制時間。一般來說,要在需開花的前3-4個月(有的甚至半年前)就要採取措施,控制其外部環境條件。
8. 在生活中,了解哪五個禁忌能夠養出好的山茶花
1、山茶忌暴曬
山茶的良好生長狀態離不開肥料的追施,並且山茶也是喜肥花木,但切記施用濃肥。很多花卉的追施都易用薄肥,薄肥有利於根系的吸收而又不會傷害到細小的根系,小小的花盆空間也不會因為肥料過於濃厚而產生土壤板結。
養山茶花有眾多的講究,了解了5個忌諱之後可以幫助我們更好地認識山茶,但想要自己養的山茶開花多,開花好,要做的功課可不止這些。再加上我國各地環境不同,山茶的喜好卻基本固定,除了基本的養護條件要了解外,也要結合自己身處的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