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花解釋
1. 古詩 梅花 解釋
梅花
作者: 王安石
牆角數枝梅,凌寒獨自開。
遙知不是雪,為有暗香來。
譯文:
牆角里有幾枝梅花
迎著寒風獨自開放
遠遠的就知道那不是雪
因為有花香飄過來
注釋
. 1.凌寒:冒著嚴寒。
2.遙:遠遠的。
3.為:因為。
4.暗香:指梅花的幽香
賞析:
古人借用這些意象往往有這樣一種模式:竹,多以畫骨,而境界全在其中,些許文字,以竹之斑駁融文之參差,所謂景中寫意。松,以畫,畫姿則聯想盡在松姿中;以詩寫神,則松姿盡在想像中,以畫以詩,展姿現神,皆謂借物言志。蘭,以植,植之盆庭院,飛香於書齋,蘭香清,書香雅,謂之淡泊,謂之文雅。而梅,亦如松,可詩可畫,不同的是松以畫傳神,梅以詩傳神。另外,梅似乎具全了其它三「君子」的特徵:如竹般清瘦,如松般多姿,亦如蘭而有芳香。因而,「四君子」中就梅在詩中表達的意境尤為豐富。王安石的《梅花》以寥寥幾句詩句略出了幾枝梅,恰把這幾個特徵都寫出來了。在意象中,松往往唱獨角戲,環境只是作為一種陪襯,主要還是看松姿,而梅不同,梅往往要與環境結合,當然在墨畫中環境可以是空白,然而這就是一種環境,只不過比較朦朧。
《梅花》中以「牆角」兩字點出環境,極其鮮明,極具意境。牆角顯得特別冷清,看似空間狹小,其實作者以牆角為中心,展開了無限的空間,正是空闊處在角落外,見角落便想到空闊。「數枝」與「牆角」搭配極為自然,顯出了梅的清瘦,又自然而然地想到這「數枝梅」的姿態。「凌寒」兩字更是渲染了一種特別的氣氛,寒風沒模糊掉想像中的視線,反而把想像中的模糊趕跑了,帶來了冬天的潭水般的清沏。所以,不管它是曲梅還是直梅,讀者總會覺得腦海中有一幅有數枝定型的梅的清晰的畫。「獨自開」三字就如一劍劈出分水嶺般巧妙地將梅的小天地與外界隔開了,梅的卓然獨「橫」(梅枝不「立」),梅的清純雅潔的形象便飄然而至。「遙知不是雪」,雪花與梅花——自然界的一對「黃金搭檔」,兩者相映成輝,相似相融,似乎是一體的。而作者明確「看出」「不是」,並且是「遙知」。為什麼?「為有暗香來」。「暗香」無色,卻為畫面上了一片朦朧的色彩。清晰與朦朧交錯,就像雪中閃爍著一個空洞,造成忽隱忽現的動感。也像飄來一縷輕煙,波浪式的前進,橫攔在梅枝前。作者用零星的筆墨層層展開意境,幾筆實寫提起無限虛景,梅之精神也被表達得淋漓盡致,此作者之神往,亦令讀者神往。
2. 《梅花》 王安石 解釋詩義
詩意是:那牆角的復幾枝梅制花,冒著嚴寒獨自盛開。為什麼遠望就知道潔白的梅花不是雪呢?因為梅花隱隱傳來陣陣的香氣。
梅花
宋代:王安石
牆角數枝梅,凌寒獨自開。
遙知不是雪,為有暗香來。
注釋
凌寒:冒著嚴寒。
遙:遠遠地。知:知道。
為(wèi):因為。暗香:指梅花的幽香。
擴展資料:
賞析
首二句寫牆角梅花不懼嚴寒,傲然獨放,末二句寫梅花潔白鮮艷,香氣遠布,贊頌了梅花的風度和品格,這正是詩人幽冷倔強性格的寫照。詩人通過對梅花不畏嚴寒的高潔品性的贊賞,用雪喻梅的冰清玉潔,又用「暗香」點出梅勝於雪,說明堅強高潔的人格所具有的偉大的魅力。
作者在北宋極端復雜和艱難的局勢下,積極改革,而得不到支持,其孤獨心態和艱難處境,與梅花自然有共通的地方。這首小詩意味深遠,而語句又十分樸素自然,沒有絲毫雕琢的痕跡。
3. 《梅花》 王安石 解釋,賞析
釋義:那牆角的幾枝梅花,冒著嚴寒獨自盛開。為什麼遠望就知道潔白的梅花不是雪呢?因為梅花隱隱傳來陣陣的香氣。
賞析:此詩語言樸素,對梅花的形象也不多做描繪,卻自有深致,耐人尋味。「牆角數枝梅」,「牆角」不引人注目,不易為人所知,更未被人賞識,卻又毫不在乎。「牆角"這個環境突出了數枝梅身居簡陋,孤芳自開的形態。體現出詩人所處環境惡劣,卻依舊堅持自己的主張的態度。
「凌寒獨自開」,「獨自」,語意剛強,無懼旁人的眼光,在惡劣的環境中,依舊屹立不倒。體現出詩人堅持自我的信念。「遙知不是雪」,「遙知」說明香從老遠飄來,淡淡的,不明顯。詩人嗅覺靈敏,獨具慧眼,善於發現。「不是雪」,不說梅花,而梅花的潔白可見。
意謂遠遠望去十分純凈潔白,但知道不是雪而是梅花。詩意曲折含蓄,耐人尋味。暗香清幽的香氣。
「為有暗香來」,「暗香」指的是梅花的香氣,以梅擬人,凌寒獨開,喻典品格高貴;暗香沁人,象徵其才氣譙溢。立在僻靜甚至冷清的牆角,沖破嚴寒靜靜開放,遠遠地向世人送去濃郁的幽香,這是絕世之梅,也是絕世之人。
原文:牆角數枝梅,凌寒獨自開。遙知不是雪,為有暗香來。
(3)梅花解釋擴展閱讀
其他寫梅花的詩:
1、原文:聞道梅花坼曉風,雪堆遍滿四山中。何方可化身千億,一樹梅花一放翁。
出自:宋代·陸游《梅花絕句·其一》
釋義:聽說山上的梅花已經迎著晨風綻開,四周大山的山坡上一樹樹梅花似雪潔白。有什麼辦法可以把我的身子也化為幾千幾億個?讓每一棵梅花樹前都有一個陸游常在。
2、原文:數萼初含雪,孤標畫本難。香中別有韻,清極不知寒。橫笛和愁聽,斜枝倚病看。朔風如解意,容易莫摧殘。
出自:唐代·崔道融《梅花》
釋義:梅梅花初放,花萼中還含著白雪;梅花美麗孤傲,即使要入畫,都會擔心難畫的傳神。花香中別有韻致,清雅的都不知道冬的寒冷。梅花的枝幹橫斜錯落,似愁似病,北風如果能夠理解梅花的心意,就請不要再摧殘她了。
在孤寒中的梅花,堅韌頑強,傲然獨立,瀟灑的北風啊,請你放慢腳步,精心的呵護她吧!你忍心在如此嚴寒之中再摧殘她嗎?
4. 關於梅花的解釋
梅(學名:Armeniaca mume Sieb.):小喬木,稀灌木,高4-10米;樹皮淺灰色或帶綠色,平滑;小枝綠色,光滑無內毛。葉片卵形或橢圓容形,葉邊常具小銳鋸齒,灰綠色。花單生或有時2朵同生於1芽內,直徑2-2.5厘米,香味濃,先於葉開放;花萼通常紅褐色,但有些品種的花萼為綠色或綠紫色;花瓣倒卵形,白色至粉紅色。果實近球形,直徑2-3厘米,黃色或綠白色,被柔毛,味酸;果肉與核粘貼;核橢圓形,兩側微扁。花期冬春季,果期5-6月。2n=16,24。
梅原產中國南方,已有三千多年的栽培歷史,無論作觀賞或果樹均有許多品種。許多類型不但露地栽培供觀賞,還可以栽為盆花,製作梅樁。鮮花可提取香精,花、葉、根和種仁均可入葯。果實可食、鹽漬或干制,或熏製成烏梅入葯,有止咳、止瀉、生津、止渴之效。梅又能抗根線蟲危害,可作核果類果樹的砧木。
梅花是中國十大名花之首,與蘭花、竹子、菊花一起列為四君子,與松、竹並稱為「歲寒三友」。在中國傳統文化中,梅以它的高潔、堅強、謙虛的品格,給人以立志奮發的激勵。在嚴寒中,梅開百花之先,獨天下而春。
5. 張道洽的詩《梅花》的解釋
譯文:
走到荒林的盡頭看到小路上的綠苔,竹林的身處開著無數枝梅花。
知曉南專方的雪花羞於與之相屬見,想要與東風一道又不好意思自薦。
無主的野橋追隨著月光,有根的寒谷也逐漸展現出綠意。
喝醉了之後我並不能睡在庭前的地上,只因擔心風吹梅花落下花瓣。
原文:
梅花 [宋]張道洽
行盡荒林一徑苔,竹梢深處數枝開。
絕知南雪羞相並,欲嫁東風恥自媒。
無主野橋隨月管,有根寒谷也春回。
醉余不睡庭前地,只恐忽吹花落來。
注釋:
1、三峰:即黃陵山。詞人因改官被調離湖南,途經洞庭湖畔黃陵山時遇風受阻,泊舟山下,而作此詞。
2、風回:指風向轉為順風。
3、准擬:一定能。
(5)梅花解釋擴展閱讀:
作品鑒賞
《梅花》通過描寫梅花的特徵,表達作者對仕宦生涯的決絕態度和對自由的隱居生活的嚮往之情
通過周圍環境的幽僻來烘托梅的精神。
《梅花》主要採用實寫。實寫梅的生存環境、清高之格和疏野之性。《梅花》主要表達詩人對梅花不隨俗浮沉,堅貞品性與頑強的生命力的贊揚。《夢尋梅》主要表現詩人對仕宦生涯的決絕態度和對自由的隱居生活的嚮往之情。
6. 宋代陳亮的梅花解釋
《梅花》[南宋]陳亮
疏枝橫玉瘦,小萼點珠光。 一朵忽先發,百花皆後春。
欲傳春消息,不怕雪埋藏。 玉笛休三弄,東君正主張。
陳亮(1143~1194),南宋思想家、文學家。字同甫,原名汝能,後改名亮,人稱龍川先生。
陳亮的這首《梅花》詩吟詠的是早春之梅。全詩雖僅4句20字,卻較為形象地刻畫了早春梅花的神韻和香色。詩翻譯全文如下:
稀稀落落地梅樹枝條歪歪輕斜地掛滿那潔白如玉的雪花,使得枝條上一朵又一朵的梅花花萼泛著斑斑點點的雪花在陽光照射下閃著晶瑩的光采。忽然有一朵梅花最先綻開放了,這使得想要在春天競吐芳香的種種百花都落在梅花的後面了。梅花要想把春天悄然而來的信息傳遞出去,又怎麼會害怕被厚厚的積雪所深深埋藏呢!請玉笛不要再吹奏那令人傷感的古曲《梅花三弄》了,讓主宰春天的神東君為梅花留住春天,不要讓開在早春的梅花因一支悲傷曲調而過早地凋謝。
[注釋]疏:稀疏,稀落。玉瘦:點:閃著,泛著。休:莫,不要。
三弄:指古曲《梅花三弄》,全曲主調出現三次,故稱三弄。
東君:司春之神。主張:當令,作主,主宰春天。
這首詩的[注釋]里的字詞是我查閱相關唐詩的注釋,很准確。這首詩翻譯是我自己原創的,因為查閱網上所有關於這首南宋的陳亮《梅花》詩翻譯其意思都不準確,所以我逐字逐句認真揣摩,翻譯出來的這首詩,希望你能喜歡。
7. 古詩梅花的意思
《梅花來》是北宋詩人自王安石創作的一首五言絕句。此詩語言樸素,對梅花的形象也不多做描繪,卻自有深致,耐人尋味。這首寫梅花的詩,前兩句寫牆角梅花不懼嚴寒,傲然獨放;後兩句寫梅花的幽香,以梅擬人,凌寒獨開,喻典品格高貴,暗香沁人,象徵其才氣譙溢。
梅花 宋 王安石
牆角數枝梅,凌寒獨自開。
遙知不是雪,為有暗香來。
白話譯文:
那牆角的幾枝梅花,冒著嚴寒獨自盛開。
為什麼遠望就知道潔白的梅花不是雪呢?因為梅花隱隱傳來陣陣的香氣。
(7)梅花解釋擴展閱讀:
創作背景
宋神宗熙寧元年,王安石上《本朝百年無事札子》,主張「發富民之藏」以救「貧民」,富國強兵,進行全面改革。次年二月,王安石再次拜相。
熙寧九年,再次被罷相後,心灰意冷,放棄了改革,後退居鍾山。此時作者孤獨心態和艱難處境與傲雪凌霜的梅花有著共通的地方,因此寫下此詩。
8. 《梅花》 王安石 解釋,賞析
年代:北宋
作者:王安石
作品:梅花
內容:
牆角數枝梅,[1]
凌寒獨自開。[2]
遙知不是雪,[3]
為有版暗香來。權[4]
作品注釋
注釋:
[1]數:幾枝。
意思:牆角有數枝梅花。
[2]凌,冒著。
意思:在寒冷的冬天獨自開放。
[3]遙,遠。
意思:遠遠看去好像是雪。
[4]為,因為。
暗香,幽香。
意思:幽香飄來才知道那是梅花。
[解說]
牆角有幾枝梅花冒著嚴寒獨自開放。為什麼遠看就知道潔白的梅花不是雪呢?那是因為梅花隱隱傳來陣陣的香氣。
簡析:
這首詩通過寫梅花,在嚴寒中怒放、潔白無瑕,贊美了梅花高貴的品德和頑強的生命力
9. 梅花古詩的意思
梅花
宋代:王安石
牆角數枝梅,凌寒獨自開。遙知不是雪,為有暗香來。
譯文:
那牆角的幾內枝梅容花,冒著嚴寒獨自盛開。為什麼遠望就知道潔白的梅花不是雪呢?因為梅花隱隱傳來陣陣的香氣。
注釋:
凌寒:冒著嚴寒。
遙:遠遠地。知:知道。
為(wèi):因為。暗香:指梅花的幽香。
賞析:
首二句寫牆角梅花不懼嚴寒,傲然獨放,末二句寫梅花潔白鮮艷,香氣遠布,贊頌了梅花的風度和品格,這正是詩人幽冷倔強性格的寫照。詩人通過對梅花不畏嚴寒的高潔品性的贊賞,用雪喻梅的冰清玉潔,又用「暗香」點出梅勝於雪,說明堅強高潔的人格所具有的偉大的魅力。
作者在北宋極端復雜和艱難的局勢下,積極改革,而得不到支持,其孤獨心態和艱難處境,與梅花自然有共通的地方。這首小詩意味深遠,而語句又十分樸素自然,沒有絲毫雕琢的痕跡。
10. 古詩《梅花》是什麼意思
1、古詩《梅花》是北宋詩人王安石所作的一首五言絕句。
這首詩中以梅花的堅內強和高潔品格喻示那些像詩人一樣容,處於艱難、惡劣的環境中依然能堅持操守、主張正義,為國家強盛而不畏排擠和打擊的人。
2、具體原文如下:
牆角數枝梅,凌寒獨自開。
遙知不是雪,為有暗香來。
3、釋義:
牆角有幾枝梅花,正冒著嚴寒獨自開放。為什麼遠看就知道潔白的梅花不是雪呢?那是因為梅花隱隱傳來陣陣的香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