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花引歌曲原唱
㈠ 有關梅花的歌曲都有那些
1,《梅花三復弄》制
《梅花三弄》是電視劇《梅花三弄之梅花烙》的主題曲,由姜育恆演唱,瓊瑤作詞,陳志遠譜曲編曲,歌曲被收錄在專輯《梅花三弄之梅花烙》中。
2,《梅花引》
《梅花引》是由韓靜霆作詞徐沛東作曲蔡日錫配伴奏的一首古典風格的歌曲,集詩與歌給一體。該曲目曲調幽雅,婉轉起伏,感嘆了梅花之美。宋祖英、張也、吳碧霞都曾演唱過。
3,《紅梅贊》
《紅梅贊》是由閻肅作詞,羊鳴、姜春陽、金砂作曲的愛國歌曲、歌劇《江姐》的主題歌。2009年5月25日,《紅梅贊》入選中宣部、中央文明辦等10部委推薦的100首愛國歌曲。
4,《一剪梅》
《一剪梅》,由費玉清演唱,娃娃填詞,陳彼得譜曲,最早收錄於費玉清1983年4月推出的《長江水·此情永不留》專輯,1984年成為同名電視劇片頭曲,該歌曲後又成為2009年霍建華、呂一主演電視劇《新一剪梅》的片頭曲。
5,《梅花》
《梅花》由劉家昌作詞譜曲,原唱:甄妮,翻唱:鄧麗君、鳳飛飛、原野三重唱,是1976年台灣電影《梅花》主題曲。
㈡ 唱原古詩詞的歌都有哪些
1、《虞美人》
是曹穎演唱的歌曲,由李煜(南唐)作詞,高曉松作曲,吳夢奇編曲,收錄在曹穎於2006年發行的專輯《虞美人》中。
2、《滿江紅》
《滿江紅》是楊洪基演唱的一首歌曲,岳飛《滿江紅·怒發沖冠》配以古曲演唱。
3、《月滿西樓》
是由童麗演唱的一首歌曲,由李清照作詞,蘇越譜曲。此曲2010年1月10日發行,收錄於專輯《水鄉·伶人》中。
4、《西江月》
《西江月》這首歌由辛棄疾作詞,傅雪漪作曲,王蘇芬演唱。
5、《滾滾長江東逝水》
「滾滾長江東逝水」,是一句歌詞,出自1995年6月28日發行的《臨江仙·滾滾長江東逝水》這首歌曲。它也是電視劇版《三國演義》的主題曲。
其也是出自明代文學家楊慎所作《廿一史彈詞》第三段《說秦漢》的開場詞《臨江仙·滾滾長江東逝水》。
(2)梅花引歌曲原唱擴展閱讀:
《臨江仙·滾滾長江東逝水》是明代文學家楊慎創作的一首詞。詞的上闋通過歷史現象詠嘆宇宙永恆、江水不息、青山常在,而一代代英雄人物卻無一不是轉瞬即逝。下闋寫詞人高潔的情操、曠達的胸懷。
把歷代興亡作為談資笑料以助酒興,表現了詞人鄙夷世俗、淡泊灑脫的情懷。全詞基調慷慨悲壯,讀來只覺盪氣回腸、回味無窮,平添萬千感慨在心頭。
作品原文:
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英雄。
是非成敗轉頭空。
青山依舊在,幾度夕陽紅。
白發漁樵江渚上,慣看秋月春風。
一壺濁酒喜相逢。
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談中。
網路-滾滾長江東逝水
㈢ 怎樣欣賞藝術歌曲《梅花引》
《梅花引》,是中國傳統藝術中表現梅花的佳作。《神奇秘譜》記載此曲最早是東晉時桓伊所奏的笛曲。後由笛曲改編為古琴曲,全曲表現了梅花潔白,傲雪凌霜的高尚品性。此曲借物詠懷,通過梅花的潔白、芬芳和耐寒等特徵,來頌具有高尚節操的人。
此曲結構上採用循環再現的手法,重復整段主題三次,每次重復都採用泛音奏法,故稱為《三弄》。體現了梅花潔白,傲雪凌霜的高尚品性。
全曲共十段,分為兩大部分∶一、溪山夜月;二、一弄叫月,聲入太霞;三、二弄穿雲,聲入雲中;四、青鳥啼魂;五、三弄橫江,隔江長嘆聲;六、玉簫聲;七、凌雲戛玉;八、鐵笛聲;九、風盪梅花;十、欲罷不能。
《梅花三弄》是一首最古老的古琴曲,它旋律優美流暢,形式典雅獨特,通過對梅花凌霜傲雪神態的描寫,贊頌文人高潔的品格,藝術價值很高。作者桓伊系東晉「淝水之戰」名將。
《梅花三弄》樂曲主題表現梅花,三弄實際是三個變奏,古代有:高聲弄,低聲弄,游弄之說。全曲共分十段,兩大部分,第一部分,前六段,採用循環再現手法,後四段為第二部分,描寫梅花靜與動兩種形象。
(3)梅花引歌曲原唱擴展閱讀:
樂曲文化背景
中國人對「梅花」有著特殊的尊敬和喜愛,它已成為中國人某種人格的化身。因此,梅花自然就成為古今藝術創作的重要題材。人們寄情於梅花,以詩、畫、樂來表現梅花潔白、芬芳、耐寒的特點以及傲霜高潔、情趣高雅等具有高尚人格美的品質。
《詩經》中就有《小雅》、《召南》、《陳風》、《曹風》等。宋代的陸游、明代的高啟等人也曾以詩頌梅。畫界自宋朝以來就有人畫梅。到了明代以「梅、蘭、竹、菊」為獨立的畫料,稱為以梅為首的「四君子畫」。比較之下,歌頌梅花的樂曲可以說是鳳毛麟角了。
晉隋以來便有此曲,原是晉代桓伊所奏之笛曲,後經唐代名琴家顏師古移植為琴曲。樂曲名稱由來於音樂中代表梅花形象的曲調在不同的段落中反復出現三次,由此稱《梅花三弄》。
㈣ 張也的《梅花引》 歌詞
歌曲:梅花引
歌手:張也
填詞:韓靜霆
譜曲:徐沛東
發行時間:2010-01-23
伴奏:蔡日錫
專輯:《梅花引》
語言:國語
發行公司:天藝唱片
一枝梅花踏雪來 懸崖上獨自開
一枝梅花踏雪來 懸崖上獨自開
回眸一婉 天地芳菲都消盡
紅顏寂寞 空守天地一片白
誰是我知音 誰解我情懷
誰是我知音 誰解我情懷
疏影橫斜 一樹梅花
一斷魂 一片冰心等君來
一枝梅花踏雪來 懸崖上獨自開
一枝梅花踏雪來 懸崖上獨自開
冰封一笑 化做春泥飄零去
孤芳無痕 唯留清香透天外
誰聽我吟唱 誰為我徘徊
誰聽我吟唱 誰為我徘徊
撥開風雪 贈君東風
第一枝 萬朵霞衣任君裁
網路音樂:http://music..com/song/2003579?fm=altg4
《梅花引》是由韓靜霆作詞徐沛東作曲蔡日錫配伴奏的一首古典風格的歌曲,集詩與歌給一體。該曲目曲調幽雅,婉轉起伏,感嘆了梅花之美,其傲骨之資,另外用擬人的手法繪出梅花的孤獨,渴求知音之情。整曲詞美調美,朗朗上口,一經發布,引來許多歌唱家演唱。宋祖英、張也、吳碧霞都曾演唱過,不同的歌唱風格,為這首歌帶來了不同的韻味,平添了色彩。
㈤ 吳碧霞的《梅花引》 歌詞
《梅花引》
作曲 :徐沛東
作詞 :韓靜霆
演唱:吳碧霞
歌詞:
一枝梅花內踏雪來,懸崖上容獨自開
一枝梅花踏雪來,懸崖上獨自開
回眸一笑,天地芳菲都消盡
紅顏寂寞,空守天地一片白
誰給我溫存,誰解我情懷
誰給我溫存,誰解我情懷
疏影橫斜,一樹梅花
一斷魂,一片冰心等君來
一枝梅花踏雪來,懸崖上獨自開
一枝梅花踏雪來,懸崖上獨自開
臨風 一笑,化做春泥飄零去
孤芳無痕,唯留清香透天外
誰是我知音,誰為我徘徊
誰是我知音,誰為我徘徊
撥開風雪,贈君東風
第一枝,萬朵霞衣任君裁
(5)梅花引歌曲原唱擴展閱讀:
《梅花引》發行於2003年,該專輯收錄在同名專輯當中,該專輯共有1首歌曲,該歌曲共4分44秒。
該歌曲還有其他版本:
歌手譚晶在2010年1月1日發行該單曲,收錄在專輯《祖國萬歲》中,該專輯共有120首歌曲。
歌手廖昌永在2010年6月10日發行該單曲,收錄在專輯《海戀》中嗎,該專輯共有11首歌曲。
㈥ 梅花引歌詞的含義,或分析
這首歌由韓靜霆作來詞、徐沛東作曲、自蔡日錫配伴奏,以古典傳統詞牌為名,以「梅花」為象徵,是一首古典風格的作品,也應該算是一首藝術歌曲,古色古香又行雲流水氣勢如雄,帶給人無限情思。
《梅花引》是古代的詞牌名,「引」集歌體與詩體於一身,也是這類詩歌詩曲調的演化。
歌詞中作者以擬人的手法,贊美了梅花的嬌艷,賦予了梅花少女的情懷,讓人們領略到青春的寶貴和對幸福生活的嚮往,抒發了梅花渴望知己,甘心為自己所愛的人犧牲奉獻的可貴精神。歌詞融合了古今詩人詠梅詩作的佳句,如歌詞第一句:「一枝梅花踏雪來,懸岩上獨自開」,在立意上依託了毛澤東《詠梅卜運算元》中的意蘊,突出了梅花高潔超逸的身姿。「疏影橫斜一樹梅花一斷魂,一片冰心等君來」則化用了宋代詩詞《山園小梅》中的「疏影橫斜水清淡,暗香浮動月黃昏」的詩句。作者不是生搬硬套這些詩句,而是在一個嚴謹的主題之下,重新賦予這些詩詞新的含義,表現了歌曲獨特的藝術特色。
㈦ 梅花引的曲目來歷
古典曲來目《梅花三弄》
桓伊自,有人又叫他桓「野王」,功高名顯,但是非常謙遜,平易近人。他喜好音樂,能達到音樂的奧妙,「為江左第一」,有「笛聖」之美稱。他有一支「蔡邕柯亭笛」,經常自己吹奏。「書聖」王羲之的兒子王徽之正好趕到京城金陵去,「泊舟青溪側」。桓伊沒有見過徽之。桓伊正好從岸上經過,船裡面有客人說:「啊,這就是桓野王啊。」王徽之就唐突地叫人去說:「聽說您善於吹笛,請為我奏一曲吧。」桓伊沒有將軍架子,他也聽說過徽之的名頭與音樂癖好,於是下車,盤踞於胡床,為他吹奏了三調,「弄畢,便上車去,客主不交一言」。這首笛子曲,後來成為中國膾炙人口的《梅花三弄》。公元384年,他因為在383年的淝水之戰中協助攻破苻堅,「功封永修縣侯,進號右軍將軍,賜錢百萬,袍表千端」。桓伊去世後,安葬於南昌青雲譜,他的兒子桓肅之、孫子桓陵繼承了他的侯國。
㈧ 道教音樂《梅花引》是什麼場合用的
一般是度亡道場,不過地區不一樣也會有不同吧
㈨ 藝術歌曲《梅花引》的創作背景
這就是緣分?何老師,偶是李千仟吶!
㈩ 譚晶的《梅花引》 歌詞
《梅花引》是由韓靜霆作詞徐沛東作曲蔡日錫配伴奏的一首古典風格的歌曲,集詩內與歌給一體。該曲目曲調容幽雅,婉轉起伏,感嘆了梅花之美,其傲骨之資,另外用擬人的手法繪出梅花的孤獨,渴求知音之情。整曲詞美調美,朗朗上口,一經發布,引來許多歌唱家演唱。宋祖英、張也、吳碧霞都曾演唱過,不同的歌唱風格,為這首歌帶來了不同的韻味,平添了色彩。
演唱:譚晶
歌詞:
一枝梅花踏雪來,懸崖上獨自開。
一枝梅花踏雪來,懸崖上獨自開
回眸一望,遍地芳菲都消盡,紅顏寂寞,空守天地一片白。
誰是我知音,誰解我情懷,誰是我知音,誰解我情懷。
疏影橫斜,一樹梅花一斷魂,一片冰心等君來。
一枝梅花踏雪來,懸崖上獨自開。
一枝梅花踏雪來,懸崖上獨自開。
臨風一笑,化做春泥飄零去。
孤芳無痕,難留清香透天外。
誰聽我吟唱,誰為我徘徊,誰聽我吟唱,誰為我徘徊。
撥開風雪,贈君東風第一枝,萬朵霞衣任君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