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櫻梅茶花 » 臘梅花露

臘梅花露

發布時間: 2021-01-16 01:43:50

⑴ 臘梅有幾種顏色,品種 最香的臘梅是什麼

有5種顏色,它們中間有純黃色、金黃色、淡黃色、墨黃色、紫黃色,也有銀白內色、淡白色、雪容白色、黃白色,花蕊有紅、紫、潔白等。

臘梅最香為河南鄢陵縣所產的鄢陵蠟梅,還有素心臘梅花被純黃,有濃香為臘梅中最名貴的品種,而蠟梅有4個品種群,12個品種型,165個品種。

(1)臘梅花露擴展閱讀

磬口臘梅:

葉及花均較大外輪花被黃色,內輪黃色上有紫色條紋,香味濃,為名貴品種。 小花臘梅:花朵特小,外層花被黃白色,內層有紅紫色條紋,香氣濃郁 。

狗爪臘梅:

也叫狗牙臘梅或紅心臘梅、狗蠅梅、狗英梅。葉狼狹花小,花被狹而尖,外輪黃色,內輪有紫斑,淡香。抗性強。原放中國中部秦嶺、大巴區等地區,以陝西及湖北為分布中心。

⑵ 臘梅花有什麼用處

園林用途:臘梅花開於寒月早春,花黃如臘,清香四溢,為冬季觀賞佳品,是我國特有的珍貴觀賞花木。一般以孤植、對植、叢植、群植配置於園林與建築物的入口處兩側和廳前、亭周、窗前屋後、牆隅及草坪、水畔、路旁等處,作為盆花樁景和瓶花亦具特色。我國傳統上喜歡配植藍天竹,冬天時紅果、黃花、綠葉交相輝映,可謂色、香、形三者相得益彰。更具中國園林的特色。

臘梅花的食用與葯用價值
李時珍在《本草綱目》中說:「臘梅花味甘、微苦、採花炸熟,水浸淘凈,油鹽調食」,既是味道頗佳的食品,又能「解熱生津」。
臘梅魚頭湯:臘梅花10朵,魚頭750克,各種調料適量,雞清湯1000克。將魚頭洗凈放入鍋中燉,後加入調料,調好口味後再放入臘梅花瓣,即可食用。
臘梅燴牛肉條:牛肉500克、臘梅花10朵、豬油50克、蔥頭25克、芹菜25克、胡蘿卜25克、油麵醬15克、精鹽、胡椒粒、胡椒粉各適量。把牛肉切成條後沾鹽和胡椒粉拌勻下入鍋中,煎成兩面嫩黃時,放入蔥頭塊、芹菜段、戎蘿卜片、胡椒粒等,大火燒開,煮半小時,然後放入油麵醬和燙過的臘梅花瓣,即可食用。
臘梅燉豆腐:臘梅花5朵、豆腐適量、熟豆油250克、蔥絲、香菜、精鹽、胡椒粉各適量。將鍋上火,油燒熱後放入切好的豆腐條,炸成黃色,撈出。把油倒出,放入蔥絲烹一下,加水、鹽,後把豆腐條倒入,燉5分鍾,把胡椒粉放入,出鍋時,加入臘梅花、味精調好味。
梅花粥 : 取白梅花5-7朵,掰下花瓣,用清水洗凈待用。將100克粳米洗凈入鍋煮至粥熟,加入白梅花、適量白糖,略沸即成。此粥能舒肝理氣,健脾開胃,醒腦明目。適用於肝胃氣痛、郁悶不舒、食慾不振、頭目昏痛、神經官能症等,是開胃散郁常用之品。
現代葯理分析,臘梅花含有龍腦、桉油精、芳樟醇等成分。祖國醫學認為:臘梅花味微甘、辛、涼,有解暑生津,開胃散郁,解毒生肌,止咳的效果。主治暑熱頭暈、嘔吐、熱病煩渴、氣郁胃悶、咳嗽等疾病。民間常用臘梅花煎水給嬰兒飲服,有清熱解毒的功效。
臘梅花性溫味甘微苦。《本草綱目》雲其可「解暑,生津。現代研究表明,臘梅花含多種揮發油、洋臘梅鹼、臘梅甙,β-胡蘿卜素。葯理實驗表明洋臘梅鹼有類似士的寧(可興奮神經中樞,但毒性較大)的作用,還有降低血糖、興奮子宮及腸管作用。有解暑生津、開胃散郁、解毒生肌、順氣止咳的功效。
現代研究:臘梅花含有揮發油,內含龍腦、芳樟醇等。具有解暑生津、開胃散郁、解毒生肌、順氣止咳等功效,主治暑熱頭暈、嘔吐、熱病煩渴、氣郁胃悶、咳嗽等症。
將含苞花蕾製成干品,單用或與其他中葯配伍,可治麻疹發熱、風火喉痛、急性結膜炎等症。治療久咳,治療暑熱煩渴、頭暈、胸悶、嘔吐、小兒麻痹、百日咳。可改善青春痘,粉刺,黑斑。治熱病煩渴、胸悶、咳嗽、燙燒傷等病證效果很好。
李時珍在《本草綱目》中說:「臘梅花味甘、微苦、採花炸熟,水浸淘凈,油鹽調食」,既是味道頗佳的食品,又能「解熱生津」。
其果實古稱土巴豆,有毒,可以做瀉葯,不可誤食。

現代葯理分析,臘梅花含有龍腦、桉油精、芳樟醇等成分。祖國醫學認為:臘梅花味微甘、辛、涼,有解暑生津,開胃散郁,解毒生肌,止咳的效果。主治暑熱頭暈、嘔吐、熱病煩渴、氣郁胃悶、咳嗽等疾病。民間常用臘梅花煎水給嬰兒飲服,有清熱解毒的功效。
常用便方
久咳: 蠟梅花9克,泡開水代茶飲。
胃氣痛: 蠟梅花或根9~15克,泡茶或水煎服。
中耳炎:蠟梅花蕾浸麻油或菜籽油內,3~5天後,用油滴耳,每次2~3滴。
風寒感冒:根(干品)15克,生薑3~5片水煎後加紅糖適量服用。
燙火傷:蠟梅花以菜籽油浸後,塗敷患處。
暑熱、心煩頭昏、頭痛: 蠟梅花、扁豆花、鮮荷葉各適量,水煎服。
急性結膜炎: 蠟梅花6克、菊花9克,水煎,調入蜂蜜少許飲服。臘梅花中揮發油的價值
其他用途
蠟梅花含揮發油,油中有龍腦、桉油精、芳樟醇、洋蠟梅鹼、異洋蠟梅鹼、蠟梅甙、a-胡蘿卜素、亞油酸、油酸等化學成分,葉中含蠟梅鹼、洋蠟梅鹼、異洋蠟梅鹼;鮮葉含氰氫酸。種子含脂肪油、脂肪酸、亞油酸、亞麻酸等成分。並有較好的葯用價值,如花蕾:性溫,味甘、微苦。解暑生津,開胃散郁,通乳潤燥,止咳。主治暑熱頭暈,嘔吐,氣郁胃悶,麻疹,百日咳,燙傷,火傷,中耳炎等。根及莖,辛,溫。祛風理氣,活血解毒。主治哮喘,勞傷咳嗽,胃痛,腹痛,風濕癢痛,療瘡腫毒,跌打創傷等。外用適量,研末撒。

⑶ 臘梅花開後結的果實是什麼

臘梅的復果實,裡面制有臘梅的種子;臘梅的種子可以用於繁殖臘梅的實生苗,又名「狗牙臘梅」。

臘梅的果實又稱「土巴豆」梅花的果實。葯用名為:土巴豆,有毒,可以做瀉葯,不可誤食。臘梅的果子在成熟前是綠色的,要到成熟後才變成灰褐色。

臘梅結果非常罕見,特別是南方。因為臘梅在天氣寒冷時候開放,只是作為觀賞性植物。

(3)臘梅花露擴展閱讀:

臘梅喜陽光,能耐蔭、忌漬水。臘梅花可以在霜雪寒天傲然開放,花黃似蠟,濃香撲鼻,是冬季觀賞主要花木。臘梅耐寒,在不低於-15℃時能安全越冬,北京以南地區可露地栽培,花期遇-10℃低溫,花朵受凍害。

臘梅通常生長在土層深厚、肥沃、疏鬆、排水良好的微酸性沙質壤土上,在鹽鹼地上生長不良。

臘梅耐旱性較強,怕澇,家庭養護澆水不要太勤。樹體生長勢強,分枝旺盛,根莖部易生萌櫱。耐修剪,易整形。先花後葉,花期11月~翌年3月,7~8月成熟。

⑷ 臘梅花怎麼養 什麼時候開花

蠟梅性喜陽光,能耐蔭、耐寒、耐旱,忌漬水。蠟梅花在霜雪寒天傲然開放,花黃似蠟,濃香撲鼻,是冬季觀賞主要花木。怕風,較耐寒,在不低於-15℃時能安全越冬,北京以南地區可露地栽培,花期遇-10℃低溫,花朵受凍害。好生於土層深厚、肥沃、疏鬆、排水良好的微酸性沙質壤土上,在鹽鹼地上生長不良。
耐旱性較強,怕澇,故不宜在低窪地栽培。樹體生長勢強,分枝旺盛,根莖部易生萌櫱。耐修剪,易整形。先花後葉,花期11月~翌年3月,7~8月成熟。
栽植
1、露地栽植
選擇土層深厚、避風向陽、排水良好的中性或微酸性沙質土壤,一般在春季萌芽前栽植。小苗採取30厘米×50厘米的株行距栽植;2-3年生的中等苗按50厘米×55厘米株行距栽植。庭園內定植的大苗樹穴直徑60-70厘米,穴深40-50厘米;穴底填放腐熟的廄肥、豆餅等作基肥,在基肥上覆蓋一層土後,再將帶有土球的蠟梅植株放入,填土,踩實,澆水。
2、盆栽
選擇疏鬆肥沃、排水良好的沙質土壤做培養土,在盆或缸底排水孔上墊一層石礫,在每年的初冬選擇花蕾飽滿的小株,帶土掘起,植於盆中,開花後即可陳列觀賞。平時放在室外陽光充足處養護。

水肥管理
1、澆水
平時澆水以維持土壤半墒狀態為佳,雨季注意排水,防止土壤積水。乾旱季節及時補充水分,開花期間,土壤保持適度乾旱,不宜澆水過多。盆栽蠟梅在春秋兩季,盆土不幹不澆;夏季每天早晚各澆一次水,水量視盆土干濕情況控制。
2、施肥
每年花謝後施一次充分腐熟的有機肥;春季新葉萌發後至6月的生長季節,每10-15天施一次腐熟的餅肥水;7-8月的花芽分化期,追施腐熟的有機肥和磷鉀肥混合液;秋後再施一次有機肥。每次施肥後都要及時澆水、鬆土,以保持土壤疏鬆,花期不要施肥。
盆栽蠟梅,上盆初期不再追施肥水,春季要施展葉肥,每隔2-3年翻盆換土一次,在春季花謝後進行,同時換掉1/3的盆土。[3]

整形修剪
1、整形
(1)喬木狀樹形。在幼苗期選留一枝粗壯的枝條,不進行摘心培養成主幹。當主幹達到預期的高度後再行摘心,促使分枝。當分枝長到25厘米後再次摘心,使其形成樹冠,隨時剪除基部萌發的枝條。
(2)叢狀樹形或盆栽。幼苗期即行摘心,促其分枝。冠叢形成後,在休眠期對壯枝剪去嫩梢,對弱枝留基部2-3個芽進行短截,同時清除冠叢內膛細枝、病枯枝、亂形枝。對當年的新枝在6月上中旬進行一次摘心。園藝造型一般萌芽時動刀折整枝幹,使之形成基本骨架。至5-6月份可用手扭折新枝。基本定型後,還要經常修剪,保持既定型式。
2、修剪
(1)生長季抹芽、摘心。蠟梅葉芽萌發5厘米左右時,抹除密集、內向、貼近地面的多餘嫩芽。在5-6月旺盛生長期,當主枝長40厘米以上,側枝30厘米以上時進行摘心,促生分枝。在雨季,及時剪去雜枝、無用枝、亂形枝、擋風遮光枝。
(2)花前修剪。在落葉後花芽膨大前,對長枝在花芽上多留一對葉芽,剪去上部無花芽部分,疏去枯枝、病蟲枝、過弱枝及密集、徒長的無花枝和不作更新用的根孽。要小心操作,避免碰掉花芽。
(3)花後補剪。疏去衰老枝、枯枝、過密枝及徒長枝等,回縮衰弱的主枝或枝組。對過高、過長、過強的主枝,可在較大的中庸斜生枝處回縮,以弱枝帶頭,控制枝高、枝長和枝勢。短截一年生枝,主枝延長枝剪留30-40厘米,其他較強的枝留10-20厘米,弱枝留一對芽或疏除。花謝後及時摘去殘花。

⑸ 盆栽臘梅花怎麼養,臘梅養殖方法和注意事項

(1)地栽。臘梅地植應選背風向陽處,移植時間多在冬、春二季,苗的根部須帶土團。栽植前,在定植穴內施足糞肥、廄肥或腐熟的豆餅等作基肥。施基肥後,在肥上蓋上一層薄土隔開,再放苗填土。栽植後,要及時澆水並適當修剪。
(2)盆栽。盆栽臘梅,培養土應選用疏鬆肥沃、富含腐殖質的沙質壤土。上盆後要及時澆透水,並放在陰棚下緩苗約一個月,再放在庭院內或陽台上陽光充足處養護。
養護要點:
1、施肥
地裁臘梅管理上可以粗放些。一般每年6-9月份,每隔20天施1次液肥(可用骨粉和餅肥泡水,充分腐熟後施用),這樣可以保證枝葉、花芽發育良好。
盆栽臘梅,平時要經常追肥,以促其形成大量花苞,否則開花稀少。一般每年5-6月間每隔7天施1次腐熟的餅肥水,肥、水比可按3:10配合。7-8月間為臘梅花芽形成期,施肥可每隔15-20天1次,且肥水的濃度應稀一些,肥與水的配比以1:5為好。這樣有助於花芽分化。所施肥料必須充分腐熟,不然會爛根。秋後再施1次干餅肥,以供開花時對養分的需要。入冬後要讓盆土偏干一些,不再施肥,否則花期縮短。
2、澆水
地栽臘梅初冬前澆1次水,花謝後施1次肥,並澆1次水,平時一般不澆水,只有天氣太旱時可適量澆水。
盆栽臘梅澆水應掌握干透再澆水的原則,不可多澆,盆土不宜過濕;但也不可過干,過干則花開不整齊。
3、溫度、光照
盆栽臘梅,12月份移入室內。如果室溫高,元旦前即可開花;但若室溫低,花期可延遲到春節前後。花後應移往陰涼處,防止過早抽新梢和葉,影響花芽分化,對來年開花不利。
4、整形修剪
臘梅萌發力強,花後要及時修剪,一般將花枝20厘米以上部分剪除,並將前一年的伸長枝剪短,留1-2對芽即可。這樣可使養分集中於抽發新枝,並為翌年開出色艷朵大的花創造有利的條件。
5、繁殖
臘梅的繁殖可用播種、壓條、嫁接、分株等方法。播種法因不易保持花卉的原有優良特性,故一般不採用。採用較多的是嫁接法,嫁接又有切接和靠接兩種方法,而又以切接最為常用。
切接的時間約在3月中旬,最好在臘梅葉芽剛萌發至米粒大小時進行,若等到葉芽發得過大或已發出葉後再切接就不易成活。切接通常用狗牙臘梅的實生苗為砧木,以素心或磐口臘梅等珍貴品種為接穗。接穗宜在1個月前就選定1年生粗壯而較長的枝條,將其項梢截去,這樣可使養分集中到枝條中段的芽上。接穗長7-8厘米,留取1-2對芽。削接穗時不可削得太深,以稍留木質部為准。砧木從離地面5-6厘米處剪斷,從砧木直徑的1/3處向下切,劈開4-5厘米,把臘梅接穗插入砧木切口中,對准形成層。接好後用軟麻皮綁扎牢,然後用疏鬆土壤把砧木和接穗一起封住,直至把接穗頂部蓋沒。此後要保持土壤濕潤。1個月後,松開封土,檢查是否成活,若已成活,則抹除砧木上的其他新芽,以促接芽成長。接著仍將鬆土蓋在上面,以免剛接活的嫩芽受到風吹日曬而死亡。再過1個月後逐漸去土,讓芽苗逐漸接受陽光。用此法繁殖的臘梅生長旺盛,當年可長至50厘米左右。

⑹ 臘梅花結果是怎麼回事

臘梅花復後會結果,這是制正常的生理現象,開花結果是植物繁殖的自然規律。

(1)蠟梅中文別名:金梅、臘梅、蠟花、黃梅花。蠟梅科蠟梅屬,落葉灌木,常叢生。花期11月至翌年3月,果期4-11月。臘梅果有毒,可以做瀉葯。

(2)蠟梅性喜陽光,能耐蔭、耐寒、耐旱,忌漬水。蠟梅花在霜雪寒天傲然開放,花黃似蠟,濃香撲鼻,是冬季觀賞主要花木。怕風,較耐寒,在不低於-15℃時能安全越冬,北京以南地區可露地栽培,花期遇-10℃低溫,花朵受凍害。好生於土層深厚、肥沃、疏鬆、排水良好的微酸性沙質壤土上,在鹽鹼地上生長不良。

(3)蠟梅不僅是觀賞花木,其花含有芳樟醇、龍腦、桉葉素、蒎烯、倍半萜醇等多種芳香物,是制高級花茶的香花之一。它提煉而成的高級香料,在國際市場上1000克相當於5000克黃金的價格。

⑺ 臘梅花可以食用嗎

梅樹的最初栽培,是以食用梅果為目的的。梅子可以食用(多以果梅),果實含有檸檬酸、蘋果酸、琥珀酸和糖等成分。除鮮食外,還可以糖漬,製成蜜餞,也可以釀酒等。有名的夏季飲料酸梅湯,就是用烏梅加糖配製而成的。把配製好的酸梅湯冰鎮,是最受人們喜愛的夏季清涼飲料之一。說到冷凍酸梅湯,據傳說,慈禧太後很愛喝。那是八國聯軍侵入中國以後,她逃到西安。一天,她心煩口渴非要酸梅湯不可。當時,到哪裡去找冰,御膳房的廚師趕忙派幾百人四處尋找,最後終於在一百多里外的山岩洞里,找到了自然冰,才為慈禧太後製成了酸梅湯。用白梅鮮花、檀香粉、麵粉加水製成的鮮花湯餅,湯鮮花香,味美無窮。《紅樓夢》中也有「梅花香餅」的記載。此外,白米煮粥,待熟,加入梅花,成梅花粥,食之令人口舌生香。
古時,梅是重要的調料之一。古籍中說的「鹽梅金鼎美調和」,指的就是以鹽梅烹制食物。現在,一些少數民族地區,仍保留著用梅調味的方法。梅果除少量供生食外,一般製成蜜餞和果醬等。海內外享有盛名的奶油話梅,就是用成熟的梅果,經過鹽漬、漂洗、烘乾後,再用白糖、橘皮製成的糖汁反復浸漬,曬干後再添香草香精加工而成。酸、甜、咸、香融為一體,含在口裡,餘味無窮。梅果除了可製作話梅外,還可加工成甜梅、漬梅和梅干。另外,也可加工梅醋、梅醬和梅酒。
梅花性平,無毒,味微酸,有疏肝解郁、健脾開胃的功能。梅花因花質細嫩,多入羹餚,以存其色香之特色。一般用10朵梅花,去蒂,去蕊,取瓣待用,如做成梅花玻璃魷魚羹、梅花魚羹火鍋等,湯鮮味香,十分雅緻。
梅花還可入茶。《紅樓夢》中就記載有妙玉用五年前梅花雪水煎茶待客的情景。梅花花蕾蒸餾液,稱梅露,直接飲用,能生津止渴,也可與金銀花露合用;或將梅花與綠茶、冰糖和在一起用沸水沖泡,可代茶頻飲,具有舒肝理氣、健脾開胃之效。健康人服用,也能增進食慾,振奮精神。

⑻ 插臘梅花時花瓶下面要不要裝水多少為宜

需要裝水,一般情況下瓶裝2/3高度的水。瓶插臘梅最好選用陶瓶,形狀色彩越古樸內越好。插養前,應先將臘梅插容枝底部輕輕拍扁,用明火燎烤,這樣可擴大插枝吸水能力,保證養分供應,並可消毒防腐,使花鮮,色艷,味香。

換水是瓶插養護臘梅的重要一環,一般以間隔5至6日換一次水為宜。每次換水時還要清洗瓶子內壁。用雪水蒔養臘梅效果最佳,井水、河水稍次之。自來水中存有不利開花的氣體,故在使用前最好能晾置數日。

臘梅花怕高溫,最好將室溫控制在15℃以下,夜晚將瓶花置於較冷涼的窗檯等不結凍處。這樣,可使花朵保持鮮艷,花期亦會相對延長。

(8)臘梅花露擴展閱讀:

生長習性:

生於山地林中;臘梅性喜陽光,能耐蔭、耐寒、耐旱,忌漬水。蠟梅花在霜雪寒天傲然開放,花黃似臘,濃香撲鼻,是冬季觀賞主要花木。

怕風,較耐寒,在不低於-15℃時能安全越冬,北京以南地區可露地栽培,花期遇-10℃低溫,花朵受凍害。好生於土層深厚、肥沃、疏鬆、排水良好的微酸性沙質壤土上,在鹽鹼地上生長不良。

耐旱性較強,怕澇,故不宜在低窪地栽培。樹體生長勢強,分枝旺盛,根莖部易生萌櫱。耐修剪,易整形。先花後葉,花期11月~翌年3月,7~8月成熟。



⑼ 臘梅花幾天澆一次水

花春季應2天澆抄一次水,襲但需要注意的是不能讓盆土出現積水,可根
據土壤的干濕情況來決定澆多少水。如果是室外陸地上種植,春季則需3天澆一次水,梅雨季節可停止澆水,雨水可以保證臘梅花得到足夠的水分。

夏季氣溫較高,水分也蒸發得很快,因此澆水次數也要增加。夏季可一天澆一次水,也可根據土壤的干濕情況來決定澆多少水。夏季天氣炎熱,可不定時的向葉片上噴水,可以保證空氣濕度。

秋季氣溫逐漸降低,可適當減少澆水次數,10月份過後可每3天澆一次水。臘梅花開花前要保持土壤濕潤,如果土壤出現完全乾白的情況,開花就會受到嚴重的影響。

(9)臘梅花露擴展閱讀:

施肥

臘梅屬喜肥性花卉,蠟梅在生長期需要及時追肥,可以經常追施餅肥水。每年5~6月間每隔7天施一次腐熟的餅肥水肥、水按照3:10配比。

進入伏天後,施肥可每隔15~20天一次,且肥水的濃度要稀一些,肥水按照1:5比例調配。在這期間可以多增加磷鉀肥的施用量,因為這個時期花芽分化且植株新根生長旺盛。

但此時施肥要是薄肥,否則容易燒根。秋涼後再施一次乾肥,每盆施40~-60克腐熟的枯餅粉,這樣有利於充實花芽生長。

熱點內容
星型鬱金香 發布:2025-02-04 15:46:04 瀏覽:934
蘭花茉莉花 發布:2025-02-04 15:43:03 瀏覽:134
綠植挖 發布:2025-02-04 15:38:05 瀏覽:32
白海棠和韻 發布:2025-02-04 15:34:59 瀏覽:9
中國花卉交易網 發布:2025-02-04 15:30:35 瀏覽:452
2014西嶺雪山情人節 發布:2025-02-04 15:30:23 瀏覽:534
破甲之刃櫻花 發布:2025-02-04 15:10:28 瀏覽:598
百合香的扮演者 發布:2025-02-04 15:09:33 瀏覽:547
青彈盆景 發布:2025-02-04 15:06:07 瀏覽:425
花之戀仿原生態花卉加盟 發布:2025-02-04 15:01:41 瀏覽:6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