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櫻梅茶花 » 梅花塢陸希聲

梅花塢陸希聲

發布時間: 2021-01-16 14:54:41

⑴ 唐陸希聲《梅花塢》詩句解釋

《陽羨雜來詠十九首·梅花塢》源
【唐 】陸希聲

凍蕊凝香色艷新,小山深塢伴幽人。
知君有意凌寒色,羞共千花一樣春。

這首七絕詩的大概意思是:
梅花冰凍的花蕊凝聚著幽香,花色艷麗清新,在深山花塢里開放,陪伴著幽居的隱士。
我知道梅花君有意凌寒盛放,不屑於同春天的千百種花卉一樣爭奇斗艷。

⑵ 關於凝香的詩句

《游靈隱寺得來詩復用前韻》

年代:宋作者:蘇軾

君不見,錢塘湖,錢王壯觀今已無。屋堆黃金斗量珠,運盡不勞折簡呼。
四方宦遊散其孥,宮闕留與閑人娛。盛衰哀樂兩須臾,何用多憂心郁紆。
溪山處處皆可廬,最愛靈隱飛來孤。喬松百丈蒼髯須,擾擾下笑柳與蒲。
高堂會食羅千夫,撞鍾擊鼓喧朝晡。凝香方丈眠氍毹,絕勝絮被縫海圖。
清風時來驚睡余,遂超羲皇傲幾蘧。歸時棲鴉正畢逋,孤煙落日不可摹。


《六絕句呈趙帥兼簡鄭機宜》

年代:宋作者:陳造

長日登臨憶侍郎,芳時譚笑客凝香。須公多辦瓊花露,容我時開古錦囊。


《再次韻》

年代:宋作者:陳造

門第應疑堪不庭,翩隨府檄下山城。江梅作意先秋拆,檻菊多情擅晚榮。
飲處凝香嚴畫戟,客間張丈間殷兄。主賓縹緲蜚埃外,信有人間小玉京。


《次韻童尚質書懷三首》

年代:宋作者:陳著

夜寂氣如洗,心閑理自明。凝香清夢寐,讀易悟生平。
月樹烏驚曉,雲階鶴報更。閉門佳致意,名利一毛輕。


《題婺州仁風堂寄韓侍郎》

年代:宋作者:崔敦禮

公餘燕寢但凝香,稍退朝來雁鶩行。政譽已爭銅嶺峻,恩波仍帶綉川長。
未應尚布春風詔,會許重賡夏日章。皎皎東陽嘉話在,到公端類發天藏。


《賀曾修撰帥江陵》

年代:宋作者:董穎

麟符虎節爛龍光,勢重侯藩壯帝鄉。那復謝玄將淝水,政煩汲黯守淮陽。
咄嗟萬戶無窮惠,清凈三州已試方。餘事不妨哦妙句,韋郎韻勝寢凝香


《玩金鸂鶒戲贈襲美》

年代:唐作者:陸龜蒙

曾向溪邊泊暮雲,至今猶憶浪花群。不知鏤羽凝香霧,堪與鴛鴦覺後聞。


《陽羨雜詠十九首·梅花塢》

年代:唐作者:陸希聲

凍蕊凝香色艷新,小山深塢伴幽人。知君有意凌寒色,羞共千花一樣春。


《閨怨》

年代:唐作者:韋庄

戚戚彼何人,明眸利於月。啼妝曉不幹,素麵凝香雪。
良人去淄右,鏡破金簪折。空藏蘭蕙心,不忍琴中說。


《玉河橋曉行》

年代:明作者:蔡羽

太液新波出建章,轆轤聲近想宮牆。殘星拂樹天橋凈,隔岸啼鶯禁御長。
紫氣凝香開北極,蒼龍乘日起東方。君王垂拱臨朝蚤,銀燭光中散鷺行。

⑶ 求75首最簡短的古詩,最好是四句的,謝謝!

李白:
《靜夜思》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
孟浩然回:答
《宿建德江》移舟泊煙渚,日暮客愁新。野曠天低樹,江清月近人。
盧綸:
《塞下曲》月黑雁飛高,單於夜遁逃。欲將輕騎逐,大雪滿弓刀。
王維:
《竹里館》獨坐幽篁里,彈琴復長嘯。深林人不知,明月來相照。
《鳥鳴澗》人閑桂花落,夜靜春山空。月出驚山鳥,時鳴春澗中。

白居易
《暮江吟》一道殘陽鋪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紅。可憐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
《大林寺桃花》人間四月芳菲盡,山寺桃花始盛開。長恨春歸無覓處,不知轉入此中來。
劉禹錫
《望洞庭》湖光秋月兩相和,潭面無風鏡未磨。遙望洞庭山水翠,白銀盤里一青螺。
蘇軾:
《題西林壁》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

⑷ 求贊美梅花的詩詞歌賦

南朝宋 陸凱《贈苑嘩詩》
折梅逢驛使,寄與隴頭人。江南無所有,聊贈一枝春。

南朝宋 鮑照《梅花落》

中庭多雜樹,偏為梅咨嗟。「問君何獨然?」「念其霜中能作花,露中能作實。搖盪春風媚春日,念爾零落逐寒風,徒有霜華無霜質。」

南朝梁代 何遜《揚州法曹梅花盛開》

兔園標物序,驚時最是梅。銜霜當路發,映雪擬寒開,枝橫卻月觀,花繞凌風台。朝灑長門泣,夕駐臨邛杯。應知早飄落,故逐上春來。

南朝陳時 陰鏗《雪裡尋梅》

春近寒雖轉,梅舒雪尚飄。從風還共落,照日不俱銷。葉開隨足影,花多助重條。
今來漸異昨,向晚判勝朝。

南朝陳 謝燮《早梅詩》

迎春故早發,獨自不疑寒。畏落眾花後,無人別意看。

北周 庾信《詠梅》

梅含今春樹,還臨先日池。人懷前歲憶,花發故年枝。

北周 庾信《梅花》

當年臘月半,已覺梅花闌。不信今春晚,俱來雪裡看。樹動懸冰落,枝高出手寒。早知覓不見,真悔著衣單。

隋 侯夫人《春日看梅詩二首》 選一

香清寒艷好,誰惜是天真。玉梅謝後陽和至,散與群芳自在春。

唐 李煜《梅花》

殷勤移植地,曲檻小欄邊。共約重芳日,還憂不盛妍。阻風開步障,乘月溉寒泉。誰料花前後,蛾眉卻不全。失卻煙花主,東君自不知。清香更何用,猶發去年枝

唐 李煜 《清平樂》

別來春半,觸目柔腸斷。砌下落梅如雪亂,拂了一身還滿。雁來音信無憑,路遙歸夢難成。離恨恰如春草,更行更遠還生。

唐 盧照鄰《橫吹曲辭·梅花落》

梅嶺花初發,天山雪未開。雪處疑花滿,花邊似雪回。因風入舞袖,雜粉向妝台。匈奴幾萬里,春至不知來。

唐 沈佺期《橫吹曲辭·梅花落》

鐵騎幾時回,金閨怨早梅。雪中花已落,風暖葉應開。夕逐新春管,香迎小歲杯。感時何足貴,書里報輪台。

唐 劉方平《梅花落》

新歲芳梅樹,繁花四面同。春風吹漸落,一夜幾枝空。少婦今如此,長城恨不窮。莫將遼海雪,來比後庭中。

唐 張九齡《庭梅詠》

芳意何能早,孤榮亦自危。更憐花蒂弱,不受歲寒移。朝雪那相妒?陽風已屢吹。馨香雖尚爾,飄盪復誰知?

唐 張九齡《和王司馬折梅寄京邑昆弟》

離別念同嬉,芬榮欲共持。獨攀南國樹,遙寄北風時。林惜迎春早,花愁去日遲。還聞折梅處,更有棣華詩。

唐 楊炯 《梅花落》

窗外一株梅,寒花五齣開。影隨朝日遠,香逐便風來。泣對銅鉤障,愁看玉鏡台。行人斷消息,春恨幾裴回。

唐 李嶠《梅》

大庾斂寒光,南枝獨早芳。雪含朝暝色,風引去來香。妝面回青鏡,歌塵起畫梁。若能遙止渴,何暇泛瓊漿。

唐 張說《正朝摘梅》

蜀地寒猶暖,正朝發早梅。偏驚萬里客,已復一年來。

唐 孫逖《和常州崔使君詠後庭梅二首》

聞唱梅花落,江南春意深。更傳千里外,來入越人吟。弱干紅妝倚,繁香翠羽尋。庭中自公日,歌舞向芳陰。梅院重門掩,遙遙歌吹邊。庭深人不見,春至曲能傳。花落彈棋處,香來薦枕前。使君停五馬,行樂此中偏。

唐 杜甫《江梅》

梅蕊臘前破,梅花年後多。絕知春意好,最奈客愁何。雪樹元同色,江風亦自波。故園不可見,巫岫郁嵯峨。

唐 杜甫《西郊》

時出碧雞坊,西郊向草堂。市橋官柳細,江路野梅香。傍架齊書帙,看題減葯囊。無人覺來往,疏懶意何長

唐 元稹《賦得春雪映早梅》

飛舞先春雪,因依上番梅。一枝方漸秀,六齣已同開。積素光逾密,真花節暗催。摶風飄不散,見晛忽偏摧。郢曲琴空奏,羌音笛自哀。今朝兩成詠,翻挾昔人才。

唐 劉言史《竹里梅》

竹里梅花相並枝,梅花正發竹枝垂。風吹總向竹枝上,直似王家雪下時。

唐 李紳《過梅里七首家於無錫四十載,今敝廬數堵猶存,今列題於後·早梅橋》

早梅花,滿枝發。東風報春春未徹,紫萼迎風玉珠裂。楊柳未黃鶯結舌,委素飄香照新月。橋邊一樹傷離別,游盪行人莫攀折。不競江南艷陽節,任落東風伴春雪。

唐 王初 《梅花二首》

應為陽春信未傳,固將青艷屬殘年。東君欲待尋佳約,剩寄衣香與粉綿。迎春雪艷飄零極,度夕蟾華掩映多。欲 清香傳遠信,一枝無計奈愁何。

唐 殷堯藩 《友人山中梅花》

南國看花動遠情,沈郎詩苦瘦容生。鐵心自儗山中賦,玉笛誰將月下橫。臨水一枝春占早,照人千樹雪同清。好風吹醒羅浮夢,莫聽空林翠羽聲。

唐 朱慶餘 《早梅》

天然根性異,萬物盡難陪。自古承春早,嚴冬斗雪開。艷寒宜雨露,香冷隔塵埃。堪把依松竹,良塗一處栽。

唐 庾敬休 《春雪映早梅》

清晨凝雪彩,新候變庭梅。樹愛春榮遍,窗驚曙色催。寒江添粉壁,積潤履青苔。分明六齣瑞,隱映幾枝開。聞笛花疑落,揮琴興轉來。曲成非寡和,長使思悠哉。

唐 李商隱《十一月中旬至扶風界見梅花》

匝路亭亭艷,非時裊裊香。素娥惟與月,青女不饒霜。贈遠虛盈手,傷離適斷腸。為誰成早秀?不待作年芳

唐 李商隱 《與薛肇明弈棋賭梅花詩輸一首》

定定住天涯, 依依向物華。寒梅最堪恨, 常作去年花。

唐 李商隱 《酬崔八早梅有贈兼示之作》

知訪寒梅過野塘,久留金勒為回腸。謝郎衣袖初翻雪,荀令熏爐更換香。何處拂胸資蝶粉,幾時塗額藉蜂黃。維摩一室雖多病,亦要天花作道場。

唐 韋蟾《梅》

高樹臨溪艷,低枝隔竹繁。何須是桃李,然後欲忘言。擬折魂先斷,須看眼更昏。誰知南陌草,卻解望王孫。

唐 崔櫓 《岸梅》

含情含怨一枝枝,斜壓漁家短短籬。惹袖尚余香半日,向人如訴雨多時。初開偏稱雕梁畫,未落先愁玉笛吹。行客見來無去意,解帆煙浦為題詩。

唐 李群玉《人日梅花病中作》

去年今日湘南寺,獨把寒梅愁斷腸。今年此日江邊宅,卧見瓊枝低壓牆。半落半開臨野岸,團情團思醉韶光。玉鱗寂寂飛斜月,素艷亭亭對夕陽。已被兒童苦攀折,更遭風雨損馨香。洛陽桃李漸撩亂,回首行宮春景長。

唐 李群玉 《山驛梅花》

生在幽崖獨無主,溪蘿澗鳥為儔侶。行人陌上不留情,愁香空謝深山雨。

唐 溫庭皓 《梅》

一樹寒林外,何人此地栽。春光先自暖,陽艷暗相催。曉覺霜添白,寒迷月借開。余香低惹袖,墮蕊逐流杯。零落移新暖,飄揚上故台。雪繁鶯不識,風裊蝶空回。羌吹應愁起,征徒異渴來。莫貪題詠興,商鼎待鹽梅。

唐 皮日休 《行次野梅》

蔦拂蘿捎一樹梅,玉妃無侶獨裴回。好臨王母瑤池發,合傍蕭家粉水開。共月已為迷眼伴,與春先作斷腸媒。不堪便向多情道,萬片霜華雨損來。

唐 陸龜蒙 《奉和襲美行次野梅次韻》

飛棹參差拂早梅,強欺寒色尚低徊。風憐薄媚留香與,月會深情借艷開。梁殿得非蕭帝瑞,齊宮應是玉兒媒。不知謝客離腸醒,臨水應添萬恨來。

唐 來鵠 《梅花》

枝枝倚檻照池冰,粉薄香殘恨不勝。佔得早芳何所利,與他霜雪助威稜。

唐 方干 《袁明府以家醞寄余余以山梅答贈非唯四韻兼亦雙關》

封匏寄酒提攜遠,織籠盛梅答贈遲。九度攪和誰用法,四邊窺摘自攀枝。樽罍泛蟻堪嘗日,童稚驅禽欲熟時。畢卓醉狂潘氏少,傾來擲去恰相宜。

唐 方干 《胡中丞早梅》

不獨閑花不共時,一株寒艷尚參差。凌晨未噴含霜朵,應候先開亞水枝。芬郁合將蘭並茂,凝明應與雪相宜。謝公吟賞愁飄落,可得更拈長笛吹。

唐 羅鄴 《早梅》

綴雪枝條似有情,凌寒澹注笑妝成。凍香飄處宜春早,素艷開時混月明。遷客嶺頭悲裊裊,美人簾下妒盈盈。滿園桃李雖堪賞,要且東風晚始生。

唐 羅鄴 《梅花》

繁如瑞雪壓枝開,越嶺吳溪免用栽。卻是五侯家未識,春風不放過江來。

唐 羅隱 《梅花》

吳王醉處十餘里,照野拂衣今正繁。經雨不隨山鳥散,倚風疑共路人言。愁憐粉艷飄歌席,靜愛寒香撲酒樽。欲寄所思無好信,為人惆悵又黃昏。

唐 王適《江濱梅》

忽見寒梅樹,花開漢水濱。不知春色早,疑是弄珠人。

唐 韓愈《春雪間早梅》

梅將雪共春,彩艷不相因。逐吹能爭密,排枝巧妒新。誰令香滿座?獨使凈無塵。芳意饒呈瑞,寒光助照人。玲瓏開已遍,點綴坐來頻。那是俱疑似,須知兩逼真。熒煌初亂眼,浩盪忽迷神。未許瓊華比,從將玉樹親。先期迎獻歲,更伴占茲辰。願得長輝映,輕微敢自珍。

唐 白居易《新栽梅》

池邊新種七株梅,欲到花時點檢來。莫怕長洲桃李妒,今年好為使君開。

唐 白居易《和薛秀才尋梅花同飲見贈》

忽驚林下發寒梅,便試花前飲冷杯。白馬走迎待客去,紅筵鋪待舞人來。歌聲怨處微微落,酒氣熏時旋旋開。若到歲寒無雨雪,猶應醉得兩三回。

唐 白居易《憶杭州梅花,因敘舊游,寄蕭協律》

三年閑悶在餘杭,曾為梅花醉幾場。伍相廟邊繁似雪,孤山園里麗如妝。蹋隨游騎心長惜,折贈佳人手亦香。賞自初開直至落,歡因小飲便成狂。薛劉相次埋新壟,沈謝雙飛出故鄉。歌伴酒徒零散盡,唯殘頭白老蕭郎。

唐 齊己《梅》

萬木凍欲折,孤根暖獨回。前村深雪裡,昨夜一枝開。風遞幽香去,禽窺素艷來。明年如應律,先發映春台。

唐 李白《宮中行樂詞》句

寒雪梅中盡,春風柳上歸。

唐 張謂 早梅

一樹寒梅白玉條,迥臨村路傍溪橋。不知近水花先發,疑是經冬雪未消。

唐 張謂《官舍早梅》

階下雙梅樹,春來畫不成。晚時花未落,陰處葉難生。摘子防人到,攀枝畏鳥驚。風光先佔得,桃李莫相輕。

唐 崔道融《梅花》

數萼初含雪,孤標畫本難。香中別有韻,清極不知寒。橫笛和愁聽,斜枝倚病看。朔風如解意,容易不摧殘。

唐 羅隱 《人日新安道中見梅花 其年以徐寇停舉 》

長途酒醒臘春寒,嫩蕊香英撲馬鞍。不上壽陽公主面,憐君開得卻無端。

唐 唐彥謙 《梅亭》

東海窮詩客,西風古驛亭。發從殘歲白,山入故鄉青。世事徒三窟,兒曹且一經。丁寧速賒酒,煮栗試砂瓶。

唐 唐彥謙 《梅》

玉人下瑤台,香風動輕素。畫角弄江城,鳴璫月中墮。

唐 鄭谷 《江梅》

江梅且緩飛,前輩有歌詞。莫惜黃金縷,難忘白雪枝。吟看歸不得,醉嗅立如痴。和雨和煙折,含情寄所思。

唐 鄭谷 《梅》

江國正寒春信穩,嶺頭枝上雪飄飄。何言落處堪惆悵,直是開時也寂寥。素艷照尊桃莫比,孤香黏袖李須饒。離人南去腸應斷,片片隨鞭過楚橋。

唐 鄭谷 《江梅》

江梅且緩飛,前輩有歌詞。莫惜黃金縷,難忘白雪枝。吟看歸不得,醉嗅立如痴。和雨和煙折,含情寄所思。

唐 鄭谷 《折得梅》

寒步江村折得梅,孤香不肯待春催。滿枝盡是愁人淚,莫殢朝來露濕來。

唐 鄭谷《江梅》

江梅且緩飛,前輩有歌詞。莫惜黃金縷,難忘白雪枝。吟看歸不得,醉嗅立如痴。和雨和煙折,含情寄所思。

唐 崔塗 《初識梅花》

江北不如南地暖,江南好斷北人腸。燕脂桃頰梨花粉,共作寒梅一面妝。

唐 韓偓 《早玩雪梅有懷親屬》

北陸候才變,南枝花已開。無人同悵望,把酒獨裴回。凍白雪為伴,寒香風是媒。何因逢越使,腸斷謫仙才。

唐 韓偓 《梅花》

梅花不肯傍春光,自向深冬著艷陽。龍笛遠吹鬍地月,燕釵初試漢宮妝。風雖強暴翻添思,雪欲侵凌更助香。應笑暫時桃李樹,盜天和氣作年芳。

唐 韓偓 《湖南梅花一冬再發偶題於花援》

湘浦梅花兩度開,直應天意別栽培。玉為通體依稀見,香號返魂容易回。寒氣與君霜里退,陽和為爾臘前來。夭桃莫倚東風勢,調鼎何曾用不材。

唐 吳融 《旅館梅花》

清香無以敵寒梅,可愛他鄉獨看來。為憶故溪千萬樹,幾年辜負雪中開。

唐 陸希聲 《陽羨雜詠十九首·梅花塢》

凍蕊凝香色艷新,小山深塢伴幽人。知君有意凌寒色,羞共千花一樣春。

唐 王貞白 《春日詠梅花見絕句辯體》

靚妝才罷粉痕新,迨曉風回散玉塵。若遣有情應悵望,已兼殘雪又兼春。

唐 徐夤 《梅花》

瓊瑤初綻嶺頭葩,蕊粉新妝奼女家。舉世更誰憐潔白,痴心皆盡愛繁華。玄冥借與三冬景,謝氏輸他六齣花。結實和羹知有日,肯隨羌笛落天涯。

唐 李中 《梅花》

群木方憎雪,開花長在先。流鶯與舞蝶,不見許因緣。

唐 劉禹錫 楊柳枝詞

塞北梅花羌笛吹,淮南桂樹小山詞。請君莫湊前朝曲,聽唱新翻楊柳枝。

唐 王維《雜詩》

君自故鄉來,應知故鄉事。來日綺窗前,寒梅著花未。

唐 劉元載妻《早梅》

南枝向暖北枝寒,一種春風有兩般。憑仗高樓莫吹笛,大家留取倚闌干。

唐 蔣維翰《春女怨》

白玉堂前一樹梅,今朝忽見數花開。幾家門戶尋常閉,春色因何入得來。

唐 孟浩然《早梅》

園中有早梅,年例犯顏開。少婦曾攀枝,將歸插鏡台。猶言看不足,更欲剪刀裁。

唐 李德裕《憶平泉雜詠·憶寒梅》

寒塘數樹梅,常近臘前開。雪映緣岩竹,香侵泛水苔。遙思清景暮,還有野禽來。誰是攀枝客,茲辰醉始回。

唐 李德裕《春暮思平泉雜詠二十首·花葯欄》

蕙草春已碧,蘭花秋更紅。四時發英艷,三徑滿芳叢。秀色濯清露,鮮輝搖惠風。王孫未知返,幽賞竟誰同。

唐 柳宗元《早梅》

早梅發高樹,迥映楚天碧。朔風飄夜香,繁霜滋曉白。欲為萬里贈,杳杳山水隔。
寒英坐銷落,何用慰遠客。

唐 令狐楚《游春詞》

高樓曉見一花開,便覺春光四面來。暖日晴雲知次第,東風不用更相催。

唐 李塑 下為心 《梅花吟》

平淮策騎過東來,適遇梅花灼爍開。耐歲耐寒存苦節,故於冷境發枯 草下加亥

唐 劉希夷《春日行歌》

山樹落梅花,飛落野人家。野人何所有,滿瓮陽春酒。攜酒上春台,行歌伴落梅。醉罷卧明月,乘夢游天台。

唐 張籍《梅溪》

自愛新梅好,行尋一徑斜。不教人掃石,恐損落來花。

宋 張道洽《詠梅》

才有梅花便絕塵,霜鋪月冷倍精神。風流晉宋之間客,清逸羲皇以上人。年後臘月無盡意,水邊林下自然春。萬花錦綉東風鬧,難浼 玉雪身。

宋 張道洽 嶺梅

到處皆詩境,隨時有物華。應酬都不暇,一嶺是梅花。

宋 王安石《梅花》

牆角數枝梅,凌寒獨自開。遙知不是雪,為有暗香來。

宋 王安石《紅梅》

春半花才發,多應不奈寒。北人初未識,渾作杏花看。

宋 王安石《梅》

華發尋春喜見梅,一株臨路雪倍堆。鳳城南陌他年憶,香杳難隨驛使來。

宋 王安石《溝上梅花》

亭台背暖臨溝處,脈脈含芳映雪時。莫恨夜來無伴侶,月明還見影參差。

宋 黃銖《梅花》

玉簫吹徹北樓寒,野月崢嶸動萬山。一夜霜清不成夢,起來春意滿人間。

宋 王柏 《蘭》

早受樵人貢,春蘭訪舊盟。謝庭誇瑞物,楚澤擷芳名。蒼玉裁圭影,紫檀含露英。
奚奴培護巧,苔蘚日菁菁。

宋 王 《梅花》

冷香疑到骨,瓊艷幾堪餐。半醉臨風折,清吟拂曉觀。贈春無限意,和雪不勝寒。桃李有慚色,枯枝試並欄。

宋 林逋《梅花三首》選一

吟懷長恨負芳時,為見梅花輒入詩。雪後園林才半樹,水邊籬落忽橫技。人憐紅艷多應俗,天與清香似有私。堪笑胡雛亦風味,解將聲調角中吹。

宋 家鉉翁 《 墨梅二首》其一

非香之香,非色之色。伴我孤吟,風清月白。

宋 盧梅坡《雪梅二首》其一

梅雪爭春未肯降,騷人閣筆費評章。梅須遜雪三分白,雪卻輸梅一段香。

宋 方惟深 《和周楚望紅梅用韻》

清香皓質世稱奇,試作輕紅更相宜。紫府與丹來換骨,春風吹酒上凝枝。真叫臘雪無藏處,只恐朝雲有去時。溪上野桃何足種,秦人應獨未相知。

宋 陳與義《和張規臣水墨梅五絕》其三

自讀西湖處士詞,年年臨水看幽枝。晴窗畫出橫斜影,絕勝前村夜雪時。

宋 梅堯臣《京師逢賣梅花五首》其二

驛使前時走馬回,北人初識越人梅。清香莫把荼蘼比,只欠溪頭月下杯。

宋 梅堯臣《京師逢賣梅花五首》其三

憶在鄱君舊國旁,馬穿修竹忽聞香。偶將眼趁蝴蝶去,隔水深深幾樹芳。

宋 蔡襄《十一月後庭梅花盛開》之一

迎臘梅花無數開,旋看飛片點青苔。幽香粉艷誰人見?時有山禽入樹來。

宋 蔡襄 《十一月後庭花盛開》之二

日暖香繁巳盛開,開時曾達千百回。春風豈是多情思,相伴花前去又來。

宋 黃庭堅 《次韻中玉早梅》

折得寒香不露機,小穸斜日兩三枝。羅帷翠葉深調護,已被游蜂聖得知。

陸游 《梅花絕句》之一

當年走馬錦西城,曾為梅花醉似泥。二十里中香不斷,青羊宮到浣花溪。

陸游 《梅花絕句》之二

幽谷那堪更北枝,年年自分著花遲。高標逸韻君知否,正是層冰積雪時。

陸游 《梅花絕句》之三

雪虐風號愈凜然,花中氣節最高堅。過時自會飄零去,恥向東君更乞憐。

宋 范大成 《嶺上紅梅》
霧雨胭脂照松竹,江面春風一枝足。滿城桃李各焉然,寂寞傾城在空谷。

宋 楊萬里 《探梅》

山間幽步不勝奇,正是深夜淺暮時。一枝梅花開一朵,惱人偏在最高枝。

宋 蘇軾 《次韻楊公濟奉議梅花十首》

梅梢春色弄微和,作意南枝翦刻多。月黑林間逢縞袂,霸陵醉尉誤誰何。
相逢月下是瑤台,藉草清樽連夜開。明日酒醒應滿地,空令飢鶴啄莓苔。
綠發尋春湖畔回,萬松嶺上一技開。而今縱老霜根在,得見劉郎又獨來。
月地雲階漫一樽,玉奴終不負東昏。臨春結綺荒荊棘,誰信幽香是返魂。
日出冰湖散水花,野梅官柳漸欹斜。西郊欲就詩人飲,黃四娘東子美家。
君知早落坐先開,莫著新詩句句催。嶺北霜枝最多思。忍寒留待使君來。
冰盤未薦含酸子,雪嶺先看耐凍枝。應笑春風木芍葯。豐肌弱骨要人醫。
寒雀喧喧凍不飛,繞林空啄未開枝。多情好與風流伴,不到雙雙燕語時。
蛟綃翦碎玉簪輕,檀暈妝成雪月明。肯伴老人春一醉,懸知欲落更多情。
縞裙練帨玉川家,肝膽清新冷不邪。穠李爭春猶辦此,更教踏雪看梅花。

宋 蘇軾 《紅梅》

年年芳信負紅梅,江畔垂垂又欲開。珍重多情關伊令,直和根撥送春來。

宋 蘇軾《梅花二首》其二

何人把酒慰深幽,開自無聊落更愁。幸有清溪三百曲,不辭相送到黃州。

宋 蘇軾 《梅花》

春人西湖到處花,裙腰芳草抱山斜。盈盈解佩臨煙浦,脈脈當壚賣酒家。

宋 左緯《梅花》

幾度尋春信,空歸及暮鴉。試搖枝上雪,恐有夜來花。望月穿深塢,迎風在淺沙。若同桃李發,誰肯到山家?

宋 陳亮 《梅花》

疏枝橫玉瘦,小萼點珠光。一朵忽先變,百花皆後香。欲傳春信息,不怕雪埋藏。玉笛休三弄,東君正主張。

宋 盧梅坡《雪梅二首》其二

有梅無雪不精神,有雪無詩俗了人。日暮詩成天又雪,與梅並作十分春。

宋 洪炎《臘梅》

見江樓下臘梅花,香撲金樽醉落霞。獨倚東風如夢覺,一枝春色別人家。

宋 陸游《看梅歸馬上戲作五首》其四

江路疏籬已過清,月中霜冷若為情,不如折向金壺貯,畫燭銀燈看到明。

宋 陸游《梅花絕句六首》其三
聞道梅花坼曉鳳,雪堆遍滿四山中。何方可化身千億,一樹梅花一放翁。

宋 陸游《看梅歸馬上戲作五首》其一

平明南出笮橋門,走馬歸來趁未昏。漸老更知閑有味,一冬強半在梅村。

宋 陸游《看梅歸馬上戲作五首》其五

江郊車馬滿斜暉,爭趁南城來闔靡。要識梅花無盡藏,人人襟袖帶香歸。

宋 陳與義《和張規臣水墨梅五絕》其四

含章檐下春風面,造化功成秋兔毫。意足不求顏色似,前身相馬九方皋。

宋 曾幾《尋梅至楊家見數枝盛開》

芒鞋竹枝尋梅去,只有香來未見花。村北村南行欲遍,數株如雪小民家。

宋 曾幾 《燈下》

滿城桃李望東君,破蠟紅梅未上春。窗幾數枝逾靜好,園林一雪碧清新。

宋 曾幾《獨步小園》

江梅落盡紅梅在,百葉緗梅剩欲開。園里無人園外靜,暗香引得數蜂來。

宋 姜夔《除夜自石湖歸苕溪》其一

細草穿沙雪半消,吳宮煙冷水迢迢。梅花竹里無人見,一夜吹香過石橋。

宋 黃庭堅《戲詠梅詩二首》其一

金蓓鎖春寒,腦人香未展。雖無桃李顏,風味極不淺。

宋 黃庭堅《梅花》

障羞半面依篁竹,隨意淡妝窺野塘。飄泊風塵少滋味,一枝猶傍故人香。

元 王冕《白梅》

冰雪林中著此身,不同桃李混芳塵。忽然一夜清香發,散作乾坤萬里春。

元 王冕《墨梅》

我家洗硯池邊樹,朵朵花開淡墨痕。不要人誇顏色好,只留清氣滿乾坤。

元 王冕《梅花》

三月東風吹雪消,湖南山色翠如澆。一聲羌笛無人見,無數梅花落野撟。

元 王冕《梅花屋》

荒苔叢筱路縈回,繞澗新栽百樹梅。花落不隨流水去,鶴歸常帶白雲來。買山自得居山趣,處世渾無濟世材。昨夜月明天似洗,嘯歌行上讀書台。

明 徐渭《題墨梅》

從來不見梅花譜,信手拈來自有神。不信試看千萬樹,東風吹落?便是春。

明 方孝孺《畫梅》

微雪初消月半池,籬邊遙見兩三枝。清香傳得天心在,未許尋常草木知。

明 道源《早梅》

萬樹寒無色,南枝獨有花。香聞流水處,影落野人家。

明 陶宗儀《題畫墨梅》

明月孤山處士家,湖光寒浸玉橫斜。似將篆籀縱橫筆,鐵線圈成個個花。

明 邱睿 《題墨梅》

老龍半夜飛下天,蜿蜒斜立瑤階里。玉鱗萬點一齊開,凝雲不流月如水。

明 姚 《開元寺中觀梅》

遙思西崦開千樹,漫往東林見一枝。煙雨冥濛 加三點水 香影盡,為緣惆悵立多時。

明 陳道復《畫梅》

梅花得意佔群芳,雪後追尋笑我忙。折取一枝懸竹杖,歸來隨路有清香。

明 劉基《題墨梅》

夭桃能紫杏能紅,滿面塵埃怯晚風。爭似羅浮山澗底,一枝清冷月明中。

明 高啟《梅花九首》其一

瓊姿只合在瑤台,誰向江南處處栽?雪滿山中高士卧,月明林下美人來。寒依疏影蕭蕭竹,春掩殘香漠漠苔。自去何郎無好詠,東風愁寂幾回開。

清 程夢星《雨後看梅》

山齋愁坐雨蕭蕭,趁早看花不待邀。應是東風知客到,暗香先送過溪橋。

清 金農《畫梅》

一枝兩枝橫復斜,林下水邊香正奢。我亦騎驢孟夫子,不辭風雪為梅花。

清 李方膺 《題畫梅》

揮毫落紙墨痕新,幾點梅花最可人。願借天風吹得遠,家家門巷盡成春。

清 袁枚 《看梅四首》 選一

一般玉露總無私,山北山南分早遲。恰使人心憐舊雨,最開多是隔年枝。

清 袁枚 《折梅二首》 選一

為惜繁枝手自分,剪刀搖動萬重雲。折來細想無人贈,還供書窗我伴君。

清 蔣錫震《梅花》

竹屋圍深雪,林間無路通,暗香留不住,多事是春風。

清 曹雪芹《訪妙玉乞紅梅》

酒未開樽句未裁,尋春問臘到蓬萊。不求大士瓶中露,為乞嫦娥檻外梅。入世冷桃紅雪去,離塵香割紫雲來。槎椏誰惜詩肩瘦,衣上猶沾佛院苔。

清 曹雪芹《詠紅梅花》

疏是枝條艷是花,春妝兒女竟奢華。閑廳曲檻無余雪,流水空山有落霞。幽夢冷隨紅袖笛,遊仙香泛絳河槎。前身定是瑤台種,無復相疑色相差。

清 曹雪芹《詠紅梅花》

桃未芳菲杏未紅,沖寒先已笑東風。魂飛庾嶺春難辨,霞隔羅浮夢未通。綠萼添妝融寶炬,縞仙扶醉跨殘虹。看來豈是尋常色,濃淡由他冰雪中。

清 曹雪芹 詠紅梅花 梅字

白梅懶賦賦紅梅,逞艷先迎醉眼開。凍臉有痕皆是血,酸心無恨亦成灰。誤吞丹葯移真骨,偷下瑤池脫舊胎。江北江南春燦爛,寄言蜂蝶漫疑猜。

⑸ '知君有意凌寒色,羞共千花一樣春'出處

出自:唐 王貞白 《春日詠梅花見絕句辯體》知君有意凌寒色,羞共千花一樣春。 這句話應該是形容菊花或者梅花的,大意是:知道你是故意對抗現在的寒冷的,不想和其他的普通花草一樣在春天開放。

⑹ 跪求我國有關梅花的詩 詞作品

牡丹芍葯各爭妍,葉亂花翻臭午天。何似竹籬茅屋凈,一枝清瘦處朝煙 南朝宋人陸凱在《贈范曄》詩中,以梅花作為傳 達友情的信物,別具一格:「折梅逢驛使,寄與隴頭人。江南無所有,聊贈一枝春。」 林和靖的《山園小梅》:「眾芳搖落獨喧妍,占盡風情向小園。 疏影橫斜水清淺,暗香浮動月黃昏。 霜禽欲下先偷眼,粉蝶如知合斷魂。 幸有微吟可相狎,不須擅板共金樽。」 陸游的《卜運算元·詠梅》:「驛外斷橋邊,寂寞開無主。 已是黃昏獨自愁,更著風和雨。 無意苦爭春,一任群芳妒, 零落成泥碾作塵,只有香如故。」 南朝宋 陸凱《贈苑嘩詩》 折梅逢驛使,寄與隴頭人。江南無所有,聊贈一枝春。 南朝宋 鮑照《梅花落》 中庭多雜樹,偏為梅咨嗟。「問君何獨然?」「念其霜中能作花,露中能作實。搖盪春風媚春日,念爾零落逐寒風,徒有霜華無霜質。」 南朝梁代 何遜《揚州法曹梅花盛開》 兔園標物序,驚時最是梅。銜霜當路發,映雪擬寒開,枝橫卻月觀,花繞凌風台。朝灑長門泣,夕駐臨邛杯。應知早飄落,故逐上春來。 南朝陳時 陰鏗《雪裡尋梅》 春近寒雖轉,梅舒雪尚飄。從風還共落,照日不俱銷。葉開隨足影,花多助重條。 今來漸異昨,向晚判勝朝。 南朝陳 謝燮《早梅詩》 迎春故早發,獨自不疑寒。畏落眾花後,無人別意看。 北周 庾信《詠梅》 梅含今春樹,還臨先日池。人懷前歲憶,花發故年枝。 北周 庾信《梅花》 當年臘月半,已覺梅花闌。不信今春晚,俱來雪裡看。樹動懸冰落,枝高出手寒。早知覓不見,真悔著衣單。 隋 侯夫人《春日看梅詩二首》 選一 香清寒艷好,誰惜是天真。玉梅謝後陽和至,散與群芳自在春。 唐 李煜《梅花》 殷勤移植地,曲檻小欄邊。共約重芳日,還憂不盛妍。阻風開步障,乘月溉寒泉。誰料花前後,蛾眉卻不全。失卻煙花主,東君自不知。清香更何用,猶發去年枝 唐 李煜 《清平樂》 別來春半,觸目柔腸斷。砌下落梅如雪亂,拂了一身還滿。雁來音信無憑,路遙歸夢難成。離恨恰如春草,更行更遠還生。 唐 盧照鄰《橫吹曲辭·梅花落》 梅嶺花初發,天山雪未開。雪處疑花滿,花邊似雪回。因風入舞袖,雜粉向妝台。匈奴幾萬里,春至不知來。 唐 沈佺期《橫吹曲辭·梅花落》 鐵騎幾時回,金閨怨早梅。雪中花已落,風暖葉應開。夕逐新春管,香迎小歲杯。感時何足貴,書里報輪台。 唐 劉方平《梅花落》 新歲芳梅樹,繁花四面同。春風吹漸落,一夜幾枝空。少婦今如此,長城恨不窮。莫將遼海雪,來比後庭中。 唐 張九齡《庭梅詠》 芳意何能早,孤榮亦自危。更憐花蒂弱,不受歲寒移。朝雪那相妒?陽風已屢吹。馨香雖尚爾,飄盪復誰知? 唐 張九齡《和王司馬折梅寄京邑昆弟》 離別念同嬉,芬榮欲共持。獨攀南國樹,遙寄北風時。林惜迎春早,花愁去日遲。還聞折梅處,更有棣華詩。 唐 楊炯 《梅花落》 窗外一株梅,寒花五齣開。影隨朝日遠,香逐便風來。泣對銅鉤障,愁看玉鏡台。行人斷消息,春恨幾裴回。 唐 李嶠《梅》 大庾斂寒光,南枝獨早芳。雪含朝暝色,風引去來香。妝面回青鏡,歌塵起畫梁。若能遙止渴,何暇泛瓊漿。 唐 張說《正朝摘梅》 蜀地寒猶暖,正朝發早梅。偏驚萬里客,已復一年來。 唐 孫逖《和常州崔使君詠後庭梅二首》 聞唱梅花落,江南春意深。更傳千里外,來入越人吟。弱干紅妝倚,繁香翠羽尋。庭中自公日,歌舞向芳陰。梅院重門掩,遙遙歌吹邊。庭深人不見,春至曲能傳。花落彈棋處,香來薦枕前。使君停五馬,行樂此中偏。 唐 杜甫《江梅》 梅蕊臘前破,梅花年後多。絕知春意好,最奈客愁何。雪樹元同色,江風亦自波。故園不可見,巫岫郁嵯峨。 唐 杜甫《西郊》 時出碧雞坊,西郊向草堂。市橋官柳細,江路野梅香。傍架齊書帙,看題減葯囊。無人覺來往,疏懶意何長 唐 元稹《賦得春雪映早梅》 飛舞先春雪,因依上番梅。一枝方漸秀,六齣已同開。積素光逾密,真花節暗催。摶風飄不散,見晛忽偏摧。郢曲琴空奏,羌音笛自哀。今朝兩成詠,翻挾昔人才。 唐 劉言史《竹里梅》 竹里梅花相並枝,梅花正發竹枝垂。風吹總向竹枝上,直似王家雪下時。 唐 李紳《過梅里七首家於無錫四十載,今敝廬數堵猶存,今列題於後·早梅橋》 早梅花,滿枝發。東風報春春未徹,紫萼迎風玉珠裂。楊柳未黃鶯結舌,委素飄香照新月。橋邊一樹傷離別,游盪行人莫攀折。不競江南艷陽節,任落東風伴春雪。 唐 王初 《梅花二首》 應為陽春信未傳,固將青艷屬殘年。東君欲待尋佳約,剩寄衣香與粉綿。迎春雪艷飄零極,度夕蟾華掩映多。欲 清香傳遠信,一枝無計奈愁何。 唐 殷堯藩 《友人山中梅花》 南國看花動遠情,沈郎詩苦瘦容生。鐵心自儗山中賦,玉笛誰將月下橫。臨水一枝春占早,照人千樹雪同清。好風吹醒羅浮夢,莫聽空林翠羽聲。 唐 朱慶餘 《早梅》 天然根性異,萬物盡難陪。自古承春早,嚴冬斗雪開。艷寒宜雨露,香冷隔塵埃。堪把依松竹,良塗一處栽。 唐 庾敬休 《春雪映早梅》 清晨凝雪彩,新候變庭梅。樹愛春榮遍,窗驚曙色催。寒江添粉壁,積潤履青苔。分明六齣瑞,隱映幾枝開。聞笛花疑落,揮琴興轉來。曲成非寡和,長使思悠哉。 唐 李商隱《十一月中旬至扶風界見梅花》 匝路亭亭艷,非時裊裊香。素娥惟與月,青女不饒霜。贈遠虛盈手,傷離適斷腸。為誰成早秀?不待作年芳 唐 李商隱 《與薛肇明弈棋賭梅花詩輸一首》 定定住天涯, 依依向物華。寒梅最堪恨, 常作去年花。 唐 李商隱 《酬崔八早梅有贈兼示之作》 知訪寒梅過野塘,久留金勒為回腸。謝郎衣袖初翻雪,荀令熏爐更換香。何處拂胸資蝶粉,幾時塗額藉蜂黃。維摩一室雖多病,亦要天花作道場。 唐 韋蟾《梅》 高樹臨溪艷,低枝隔竹繁。何須是桃李,然後欲忘言。擬折魂先斷,須看眼更昏。誰知南陌草,卻解望王孫。 唐 崔櫓 《岸梅》 含情含怨一枝枝,斜壓漁家短短籬。惹袖尚余香半日,向人如訴雨多時。初開偏稱雕梁畫,未落先愁玉笛吹。行客見來無去意,解帆煙浦為題詩。 唐 李群玉《人日梅花病中作》 去年今日湘南寺,獨把寒梅愁斷腸。今年此日江邊宅,卧見瓊枝低壓牆。半落半開臨野岸,團情團思醉韶光。玉鱗寂寂飛斜月,素艷亭亭對夕陽。已被兒童苦攀折,更遭風雨損馨香。洛陽桃李漸撩亂,回首行宮春景長。 唐 李群玉 《山驛梅花》 生在幽崖獨無主,溪蘿澗鳥為儔侶。行人陌上不留情,愁香空謝深山雨。 唐 溫庭皓 《梅》 一樹寒林外,何人此地栽。春光先自暖,陽艷暗相催。曉覺霜添白,寒迷月借開。余香低惹袖,墮蕊逐流杯。零落移新暖,飄揚上故台。雪繁鶯不識,風裊蝶空回。羌吹應愁起,征徒異渴來。莫貪題詠興,商鼎待鹽梅。 唐 皮日休 《行次野梅》 蔦拂蘿捎一樹梅,玉妃無侶獨裴回。好臨王母瑤池發,合傍蕭家粉水開。共月已為迷眼伴,與春先作斷腸媒。不堪便向多情道,萬片霜華雨損來。 唐 陸龜蒙 《奉和襲美行次野梅次韻》 飛棹參差拂早梅,強欺寒色尚低徊。風憐薄媚留香與,月會深情借艷開。梁殿得非蕭帝瑞,齊宮應是玉兒媒。不知謝客離腸醒,臨水應添萬恨來。 唐 來鵠 《梅花》 枝枝倚檻照池冰,粉薄香殘恨不勝。佔得早芳何所利,與他霜雪助威稜。 唐 方干 《袁明府以家醞寄余余以山梅答贈非唯四韻兼亦雙關》 封匏寄酒提攜遠,織籠盛梅答贈遲。九度攪和誰用法,四邊窺摘自攀枝。樽罍泛蟻堪嘗日,童稚驅禽欲熟時。畢卓醉狂潘氏少,傾來擲去恰相宜。 唐 方干 《胡中丞早梅》 不獨閑花不共時,一株寒艷尚參差。凌晨未噴含霜朵,應候先開亞水枝。芬郁合將蘭並茂,凝明應與雪相宜。謝公吟賞愁飄落,可得更拈長笛吹。 唐 羅鄴 《早梅》 綴雪枝條似有情,凌寒澹注笑妝成。凍香飄處宜春早,素艷開時混月明。遷客嶺頭悲裊裊,美人簾下妒盈盈。滿園桃李雖堪賞,要且東風晚始生。 唐 羅鄴 《梅花》 繁如瑞雪壓枝開,越嶺吳溪免用栽。卻是五侯家未識,春風不放過江來。 唐 羅隱 《梅花》 吳王醉處十餘里,照野拂衣今正繁。經雨不隨山鳥散,倚風疑共路人言。愁憐粉艷飄歌席,靜愛寒香撲酒樽。欲寄所思無好信,為人惆悵又黃昏。 唐 王適《江濱梅》 忽見寒梅樹,花開漢水濱。不知春色早,疑是弄珠人。 唐 韓愈《春雪間早梅》 梅將雪共春,彩艷不相因。逐吹能爭密,排枝巧妒新。誰令香滿座?獨使凈無塵。芳意饒呈瑞,寒光助照人。玲瓏開已遍,點綴坐來頻。那是俱疑似,須知兩逼真。熒煌初亂眼,浩盪忽迷神。未許瓊華比,從將玉樹親。先期迎獻歲,更伴占茲辰。願得長輝映,輕微敢自珍。 唐 白居易《新栽梅》 池邊新種七株梅,欲到花時點檢來。莫怕長洲桃李妒,今年好為使君開。 唐 白居易《和薛秀才尋梅花同飲見贈》 忽驚林下發寒梅,便試花前飲冷杯。白馬走迎待客去,紅筵鋪待舞人來。歌聲怨處微微落,酒氣熏時旋旋開。若到歲寒無雨雪,猶應醉得兩三回。 唐 白居易《憶杭州梅花,因敘舊游,寄蕭協律》 三年閑悶在餘杭,曾為梅花醉幾場。伍相廟邊繁似雪,孤山園里麗如妝。蹋隨游騎心長惜,折贈佳人手亦香。賞自初開直至落,歡因小飲便成狂。薛劉相次埋新壟,沈謝雙飛出故鄉。歌伴酒徒零散盡,唯殘頭白老蕭郎。 唐 齊己《梅》 萬木凍欲折,孤根暖獨回。前村深雪裡,昨夜一枝開。風遞幽香去,禽窺素艷來。明年如應律,先發映春台。 唐 李白《宮中行樂詞》句 寒雪梅中盡,春風柳上歸。 唐 張謂 早梅 一樹寒梅白玉條,迥臨村路傍溪橋。不知近水花先發,疑是經冬雪未消。 唐 張謂《官舍早梅》 階下雙梅樹,春來畫不成。晚時花未落,陰處葉難生。摘子防人到,攀枝畏鳥驚。風光先佔得,桃李莫相輕。 唐 崔道融《梅花》 數萼初含雪,孤標畫本難。香中別有韻,清極不知寒。橫笛和愁聽,斜枝倚病看。朔風如解意,容易不摧殘。 唐 羅隱 《人日新安道中見梅花 其年以徐寇停舉 》 長途酒醒臘春寒,嫩蕊香英撲馬鞍。不上壽陽公主面,憐君開得卻無端。 唐 唐彥謙 《梅亭》 東海窮詩客,西風古驛亭。發從殘歲白,山入故鄉青。世事徒三窟,兒曹且一經。丁寧速賒酒,煮栗試砂瓶。 唐 唐彥謙 《梅》 玉人下瑤台,香風動輕素。畫角弄江城,鳴璫月中墮。 唐 鄭谷 《江梅》 江梅且緩飛,前輩有歌詞。莫惜黃金縷,難忘白雪枝。吟看歸不得,醉嗅立如痴。和雨和煙折,含情寄所思。 唐 鄭谷 《梅》 江國正寒春信穩,嶺頭枝上雪飄飄。何言落處堪惆悵,直是開時也寂寥。素艷照尊桃莫比,孤香黏袖李須饒。離人南去腸應斷,片片隨鞭過楚橋。 唐 鄭谷 《江梅》 江梅且緩飛,前輩有歌詞。莫惜黃金縷,難忘白雪枝。吟看歸不得,醉嗅立如痴。和雨和煙折,含情寄所思。 唐 鄭谷 《折得梅》 寒步江村折得梅,孤香不肯待春催。滿枝盡是愁人淚,莫殢朝來露濕來。 唐 鄭谷《江梅》 江梅且緩飛,前輩有歌詞。莫惜黃金縷,難忘白雪枝。吟看歸不得,醉嗅立如痴。和雨和煙折,含情寄所思。 唐 崔塗 《初識梅花》 江北不如南地暖,江南好斷北人腸。燕脂桃頰梨花粉,共作寒梅一面妝。 唐 韓偓 《早玩雪梅有懷親屬》 北陸候才變,南枝花已開。無人同悵望,把酒獨裴回。凍白雪為伴,寒香風是媒。何因逢越使,腸斷謫仙才。 唐 韓偓 《梅花》 梅花不肯傍春光,自向深冬著艷陽。龍笛遠吹鬍地月,燕釵初試漢宮妝。風雖強暴翻添思,雪欲侵凌更助香。應笑暫時桃李樹,盜天和氣作年芳。 唐 韓偓 《湖南梅花一冬再發偶題於花援》 湘浦梅花兩度開,直應天意別栽培。玉為通體依稀見,香號返魂容易回。寒氣與君霜里退,陽和為爾臘前來。夭桃莫倚東風勢,調鼎何曾用不材。 唐 吳融 《旅館梅花》 清香無以敵寒梅,可愛他鄉獨看來。為憶故溪千萬樹,幾年辜負雪中開。 唐 陸希聲 《陽羨雜詠十九首·梅花塢》 凍蕊凝香色艷新,小山深塢伴幽人。知君有意凌寒色,羞共千花一樣春。 唐 王貞白 《春日詠梅花見絕句辯體》 靚妝才罷粉痕新,迨曉風回散玉塵。若遣有情應悵望,已兼殘雪又兼春。 唐 徐夤 《梅花》 瓊瑤初綻嶺頭葩,蕊粉新妝奼女家。舉世更誰憐潔白,痴心皆盡愛繁華。玄冥借與三冬景,謝氏輸他六齣花。結實和羹知有日,肯隨羌笛落天涯。 唐 李中 《梅花》 群木方憎雪,開花長在先。流鶯與舞蝶,不見許因緣。 唐 劉禹錫 楊柳枝詞 塞北梅花羌笛吹,淮南桂樹小山詞。請君莫湊前朝曲,聽唱新翻楊柳枝。 唐 王維《雜詩》 君自故鄉來,應知故鄉事。來日綺窗前,寒梅著花未。 唐 劉元載妻《早梅》 南枝向暖北枝寒,一種春風有兩般。憑仗高樓莫吹笛,大家留取倚闌干。 唐 蔣維翰《春女怨》 白玉堂前一樹梅,今朝忽見數花開。幾家門戶尋常閉,春色因何入得來。 唐 孟浩然《早梅》 園中有早梅,年例犯顏開。少婦曾攀枝,將歸插鏡台。猶言看不足,更欲剪刀裁。 唐 李德裕《憶平泉雜詠·憶寒梅》 寒塘數樹梅,常近臘前開。雪映緣岩竹,香侵泛水苔。遙思清景暮,還有野禽來。誰是攀枝客,茲辰醉始回。 唐 李德裕《春暮思平泉雜詠二十首·花葯欄》 蕙草春已碧,蘭花秋更紅。四時發英艷,三徑滿芳叢。秀色濯清露,鮮輝搖惠風。王孫未知返,幽賞竟誰同。 唐 柳宗元《早梅》 早梅發高樹,迥映楚天碧。朔風飄夜香,繁霜滋曉白。欲為萬里贈,杳杳山水隔。 寒英坐銷落,何用慰遠客。 唐 令狐楚《游春詞》 高樓曉見一花開,便覺春光四面來。暖日晴雲知次第,東風不用更相催。 唐 李塑 下為心 《梅花吟》 平淮策騎過東來,適遇梅花灼爍開。耐歲耐寒存苦節,故於冷境發枯 草下加亥 唐 劉希夷《春日行歌》 山樹落梅花,飛落野人家。野人何所有,滿瓮陽春酒。攜酒上春台,行歌伴落梅。醉罷卧明月,乘夢游天台。 唐 張籍《梅溪》 自愛新梅好,行尋一徑斜。不教人掃石,恐損落來花。 宋 張道洽《詠梅》 才有梅花便絕塵,霜鋪月冷倍精神。風流晉宋之間客,清逸羲皇以上人。年後臘月無盡意,水邊林下自然春。萬花錦綉東風鬧,難浼 玉雪身。 宋 張道洽 嶺梅 到處皆詩境,隨時有物華。應酬都不暇,一嶺是梅花。 宋 王安石《梅花》 牆角數枝梅,凌寒獨自開。遙知不是雪,為有暗香來。 宋 王安石《紅梅》 春半花才發,多應不奈寒。北人初未識,渾作杏花看。 宋 王安石《梅》 華發尋春喜見梅,一株臨路雪倍堆。鳳城南陌他年憶,香杳難隨驛使來。 宋 王安石《溝上梅花》 亭台背暖臨溝處,脈脈含芳映雪時。莫恨夜來無伴侶,月明還見影參差。 宋 黃銖《梅花》 玉簫吹徹北樓寒,野月崢嶸動萬山。一夜霜清不成夢,起來春意滿人間。 宋 王柏 《蘭》 早受樵人貢,春蘭訪舊盟。謝庭誇瑞物,楚澤擷芳名。蒼玉裁圭影,紫檀含露英。 奚奴培護巧,苔蘚日菁菁。 宋王《梅花》 冷香疑到骨,瓊艷幾堪餐。半醉臨風折,清吟拂曉觀。贈春無限意,和雪不勝寒。桃李有慚色,枯枝試並欄。 宋 林逋《梅花三首》選一 吟懷長恨負芳時,為見梅花輒入詩。雪後園林才半樹,水邊籬落忽橫技。人憐紅艷多應俗,天與清香似有私。堪笑胡雛亦風味,解將聲調角中吹。 宋 家鉉翁 《 墨梅二首》其一 非香之香,非色之色。伴我孤吟,風清月白。 宋 盧梅坡《雪梅二首》其一 梅雪爭春未肯降,騷人閣筆費評章。梅須遜雪三分白,雪卻輸梅一段香。 宋 方惟深 《和周楚望紅梅用韻》 清香皓質世稱奇,試作輕紅更相宜。紫府與丹來換骨,春風吹酒上凝枝。真叫臘雪無藏處,只恐朝雲有去時。溪上野桃何足種,秦人應獨未相知。 宋 陳與義《和張規臣水墨梅五絕》其三 自讀西湖處士詞,年年臨水看幽枝。晴窗畫出橫斜影,絕勝前村夜雪時。 宋 梅堯臣《京師逢賣梅花五首》其二 驛使前時走馬回,北人初識越人梅。清香莫把荼蘼比,只欠溪頭月下杯。 宋 梅堯臣《京師逢賣梅花五首》其三 憶在鄱君舊國旁,馬穿修竹忽聞香。偶將眼趁蝴蝶去,隔水深深幾樹芳。 宋 蔡襄《十一月後庭梅花盛開》之一 迎臘梅花無數開,旋看飛片點青苔。幽香粉艷誰人見?時有山禽入樹來。 宋 蔡襄 《十一月後庭花盛開》之二 日暖香繁巳盛開,開時曾達千百回。春風豈是多情思,相伴花前去又來。 宋 黃庭堅 《次韻中玉早梅》 折得寒香不露機,小穸斜日兩三枝。羅帷翠葉深調護,已被游蜂聖得知。 陸游《梅花絕句》之一 當年走馬錦西城,曾為梅花醉似泥。二十里中香不斷,青羊宮到浣花溪。 陸游《梅花絕句》之二 幽谷那堪更北枝,年年自分著花遲。高標逸韻君知否,正是層冰積雪時。 陸游《梅花絕句》之三 雪虐風號愈凜然,花中氣節最高堅。過時自會飄零去,恥向東君更乞憐。 宋 范大成 《嶺上紅梅》 霧雨胭脂照松竹,江面春風一枝足。滿城桃李各焉然,寂寞傾城在空谷。 宋 楊萬里 《探梅》 山間幽步不勝奇,正是深夜淺暮時。一枝梅花開一朵,惱人偏在最高枝。 宋 蘇軾 《次韻楊公濟奉議梅花十首》 梅梢春色弄微和,作意南枝翦刻多。月黑林間逢縞袂,霸陵醉尉誤誰何。 相逢月下是瑤台,藉草清樽連夜開。明日酒醒應滿地,空令飢鶴啄莓苔。 綠發尋春湖畔回,萬松嶺上一技開。而今縱老霜根在,得見劉郎又獨來。 月地雲階漫一樽,玉奴終不負東昏。臨春結綺荒荊棘,誰信幽香是返魂。 日出冰湖散水花,野梅官柳漸欹斜。西郊欲就詩人飲,黃四娘東子美家。 君知早落坐先開,莫著新詩句句催。嶺北霜枝最多思。忍寒留待使君來。 冰盤未薦含酸子,雪嶺先看耐凍枝。應笑春風木芍葯。豐肌弱骨要人醫。 寒雀喧喧凍不飛,繞林空啄未開枝。多情好與風流伴,不到雙雙燕語時。 蛟綃翦碎玉簪輕,檀暈妝成雪月明。肯伴老人春一醉,懸知欲落更多情。 縞裙練帨玉川家,肝膽清新冷不邪。穠李爭春猶辦此,更教踏雪看梅花。 宋 蘇軾 《紅梅》 年年芳信負紅梅,江畔垂垂又欲開。珍重多情關伊令,直和根撥送春來。 宋 蘇軾《梅花二首》其二 何人把酒慰深幽,開自無聊落更愁。幸有清溪三百曲,不辭相送到黃州。 宋 蘇軾 《梅花》 春人西湖到處花,裙腰芳草抱山斜。盈盈解佩臨煙浦,脈脈當壚賣酒家。 宋 左緯《梅花》 幾度尋春信,空歸及暮鴉。試搖枝上雪,恐有夜來花。望月穿深塢,迎風在淺沙。若同桃李發,誰肯到山家? 宋 陳亮 《梅花》 疏枝橫玉瘦,小萼點珠光。一朵忽先變,百花皆後香。欲傳春信息,不怕雪埋藏。玉笛休三弄,東君正主張。 宋 盧梅坡《雪梅二首》其二 有梅無雪不精神,有雪無詩俗了人。日暮詩成天又雪,與梅並作十分春。 宋 洪炎《臘梅》 見江樓下臘梅花,香撲金樽醉落霞。獨倚東風如夢覺,一枝春色別人家。 宋 陸游《看梅歸馬上戲作五首》其四 江路疏籬已過清,月中霜冷若為情,不如折向金壺貯,畫燭銀燈看到明。 宋 陸游《梅花絕句六首》其三 聞道梅花坼曉鳳,雪堆遍滿四山中。何方可化身千億,一樹梅花一放翁。 宋 陸游《看梅歸馬上戲作五首》其一 平明南出笮橋門,走馬歸來趁未昏。漸老更知閑有味,一冬強半在梅村。 宋 陸游《看梅歸馬上戲作五首》其五 江郊車馬滿斜暉,爭趁南城來闔靡。要識梅花無盡藏,人人襟袖帶香歸。 宋 陳與義《和張規臣水墨梅五絕》其四 含章檐下春風面,造化功成秋兔毫。意足不求顏色似,前身相馬九方皋。 宋 曾幾《尋梅至楊家見數枝盛開》 芒鞋竹枝尋梅去,只有香來未見花。村北村南行欲遍,數株如雪小民家。 宋 曾幾 《燈下》 滿城桃李望東君,破蠟紅梅未上春。窗幾數枝逾靜好,園林一雪碧清新。 宋 曾幾《獨步小園》 江梅落盡紅梅在,百葉緗梅剩欲開。園里無人園外靜,暗香引得數蜂來。 宋 姜夔《除夜自石湖歸苕溪》其一 細草穿沙雪半消,吳宮煙冷水迢迢。梅花竹里無人見,一夜吹香過石橋。 宋 黃庭堅《戲詠梅詩二首》其一 金蓓鎖春寒,腦人香未展。雖無桃李顏,風味極不淺。 宋 黃庭堅《梅花》 障羞半面依篁竹,隨意淡妝窺野塘。飄泊風塵少滋味,一枝猶傍故人香。 元 王冕《白梅》 冰雪林中著此身,不同桃李混芳塵。忽然一夜清香發,散作乾坤萬里春。 元 王冕《墨梅》 我家洗硯池邊樹,朵朵花開淡墨痕。不要人誇顏色好,只留清氣滿乾坤。 元 王冕《梅花》 三月東風吹雪消,湖南山色翠如澆。一聲羌笛無人見,無數梅花落野撟。 元 王冕《梅花屋》 荒苔叢筱路縈回,繞澗新栽百樹梅。花落不隨流水去,鶴歸常帶白雲來。買山自得居山趣,處世渾無濟世材。昨夜月明天似洗,嘯歌行上讀書台。 明 徐渭《題墨梅》 從來不見梅花譜,信手拈來自有神。不信試看千萬樹,東風吹落?便是春。 明 方孝孺《畫梅》 微雪初消月半池,籬邊遙見兩三枝。清香傳得天心在,未許尋常草木知。 明 道源《早梅》 萬樹寒無色,南枝獨有花。香聞流水處,影落野人家。 明 陶宗儀《題畫墨梅》 明月孤山處士家,湖光寒浸玉橫斜。似將篆籀縱橫筆,鐵線圈成個個花。 明 邱睿 《題墨梅》 老龍半夜飛下天,蜿蜒斜立瑤階里。玉鱗萬點一齊開,凝雲不流月如水。 明姚《開元寺中觀梅》 遙思西崦開千樹,漫往東林見一枝。煙雨冥濛 加三點水 香影盡,為緣惆悵立多時。 明 陳道復《畫梅》 梅花得意佔群芳,雪後追尋笑我忙。折取一枝懸竹杖,歸來隨路有清香。 明 劉基《題墨梅》 夭桃能紫杏能紅,滿面塵埃怯晚風。爭似羅浮山澗底,一枝清冷月明中。 明 高啟《梅花九首》其一 瓊姿只合在瑤台,誰向江南處處栽?雪滿山中高士卧,月明林下美人來。寒依疏影蕭蕭竹,春掩殘香漠漠苔。自去何郎無好詠,東風愁寂幾回開。 清 程夢星《雨後看梅》 山齋愁坐雨蕭蕭,趁早看花不待邀。應是東風知客到,暗香先送過溪橋。 清 金農《畫梅》 一枝兩枝橫復斜,林下水邊香正奢。我亦騎驢孟夫子,不辭風雪為梅花。 清 李方膺 《題畫梅》 揮毫落紙墨痕新,幾點梅花最可人。願借天風吹得遠,家家門巷盡成春。 清 袁枚 《看梅四首》 選一 一般玉露總無私,山北山南分早遲。恰使人心憐舊雨,最開多是隔年枝。 清 袁枚 《折梅二首》 選

麻煩採納,謝謝!

⑺ 關於梅花的所有詩詞

唐 王適《江濱梅》

忽見寒梅樹,花開漢水濱。不知春色早,疑是弄珠人。

唐 韓愈《春雪間早梅》

梅將雪共春,彩艷不相因。逐吹能爭密,排枝巧妒新。誰令香滿座?獨使凈無塵。芳意饒呈瑞,寒光助照人。玲瓏開已遍,點綴坐來頻。那是俱疑似,須知兩逼真。熒煌初亂眼,浩盪忽迷神。未許瓊華比,從將玉樹親。先期迎獻歲,更伴占茲辰。願得長輝映,輕微敢自珍。

唐 白居易《新栽梅》

池邊新種七株梅,欲到花時點檢來。莫怕長洲桃李妒,今年好為使君開。

唐 白居易《和薛秀才尋梅花同飲見贈》

忽驚林下發寒梅,便試花前飲冷杯。白馬走迎待客去,紅筵鋪待舞人來。歌聲怨處微微落,酒氣熏時旋旋開。若到歲寒無雨雪,猶應醉得兩三回。

唐 白居易《憶杭州梅花,因敘舊游,寄蕭協律》

三年閑悶在餘杭,曾為梅花醉幾場。伍相廟邊繁似雪,孤山園里麗如妝。蹋隨游騎心長惜,折贈佳人手亦香。賞自初開直至落,歡因小飲便成狂。薛劉相次埋新壟,沈謝雙飛出故鄉。歌伴酒徒零散盡,唯殘頭白老蕭郎。

唐 齊己《梅》

萬木凍欲折,孤根暖獨回。前村深雪裡,昨夜一枝開。風遞幽香去,禽窺素艷來。明年如應律,先發映春台。

唐 李白《宮中行樂詞》句

寒雪梅中盡,春風柳上歸。

唐 張謂 早梅

一樹寒梅白玉條,迥臨村路傍溪橋。不知近水花先發,疑是經冬雪未消。

唐 張謂《官舍早梅》

階下雙梅樹,春來畫不成。晚時花未落,陰處葉難生。摘子防人到,攀枝畏鳥驚。風光先佔得,桃李莫相輕。

唐 崔道融《梅花》

數萼初含雪,孤標畫本難。香中別有韻,清極不知寒。橫笛和愁聽,斜枝倚病看。朔風如解意,容易不摧殘。

唐 羅隱 《人日新安道中見梅花 其年以徐寇停舉 》

長途酒醒臘春寒,嫩蕊香英撲馬鞍。不上壽陽公主面,憐君開得卻無端。

唐 唐彥謙 《梅亭》

東海窮詩客,西風古驛亭。發從殘歲白,山入故鄉青。世事徒三窟,兒曹且一經。丁寧速賒酒,煮栗試砂瓶。

唐 唐彥謙 《梅》

玉人下瑤台,香風動輕素。畫角弄江城,鳴璫月中墮。

唐 鄭谷 《江梅》

江梅且緩飛,前輩有歌詞。莫惜黃金縷,難忘白雪枝。吟看歸不得,醉嗅立如痴。和雨和煙折,含情寄所思。

唐 鄭谷 《梅》

江國正寒春信穩,嶺頭枝上雪飄飄。何言落處堪惆悵,直是開時也寂寥。素艷照尊桃莫比,孤香黏袖李須饒。離人南去腸應斷,片片隨鞭過楚橋。

唐 鄭谷 《江梅》

江梅且緩飛,前輩有歌詞。莫惜黃金縷,難忘白雪枝。吟看歸不得,醉嗅立如痴。和雨和煙折,含情寄所思。

唐 鄭谷 《折得梅》

寒步江村折得梅,孤香不肯待春催。滿枝盡是愁人淚,莫殢朝來露濕來。

唐 鄭谷《江梅》

江梅且緩飛,前輩有歌詞。莫惜黃金縷,難忘白雪枝。吟看歸不得,醉嗅立如痴。和雨和煙折,含情寄所思。

唐 崔塗 《初識梅花》

江北不如南地暖,江南好斷北人腸。燕脂桃頰梨花粉,共作寒梅一面妝。

唐 韓偓 《早玩雪梅有懷親屬》

北陸候才變,南枝花已開。無人同悵望,把酒獨裴回。凍白雪為伴,寒香風是媒。何因逢越使,腸斷謫仙才。

唐 韓偓 《梅花》

梅花不肯傍春光,自向深冬著艷陽。龍笛遠吹鬍地月,燕釵初試漢宮妝。風雖強暴翻添思,雪欲侵凌更助香。應笑暫時桃李樹,盜天和氣作年芳。

唐 韓偓 《湖南梅花一冬再發偶題於花援》

湘浦梅花兩度開,直應天意別栽培。玉為通體依稀見,香號返魂容易回。寒氣與君霜里退,陽和為爾臘前來。夭桃莫倚東風勢,調鼎何曾用不材。

唐 吳融 《旅館梅花》

清香無以敵寒梅,可愛他鄉獨看來。為憶故溪千萬樹,幾年辜負雪中開。

唐 陸希聲 《陽羨雜詠十九首·梅花塢》

凍蕊凝香色艷新,小山深塢伴幽人。知君有意凌寒色,羞共千花一樣春。

唐 王貞白 《春日詠梅花見絕句辯體》

靚妝才罷粉痕新,迨曉風回散玉塵。若遣有情應悵望,已兼殘雪又兼春。

唐 徐夤 《梅花》

瓊瑤初綻嶺頭葩,蕊粉新妝奼女家。舉世更誰憐潔白,痴心皆盡愛繁華。玄冥借與三冬景,謝氏輸他六齣花。結實和羹知有日,肯隨羌笛落天涯。

唐 李中 《梅花》

群木方憎雪,開花長在先。流鶯與舞蝶,不見許因緣。

唐 劉禹錫 楊柳枝詞

塞北梅花羌笛吹,淮南桂樹小山詞。請君莫湊前朝曲,聽唱新翻楊柳枝。

唐 王維《雜詩》

君自故鄉來,應知故鄉事。來日綺窗前,寒梅著花未。

唐 劉元載妻《早梅》

南枝向暖北枝寒,一種春風有兩般。憑仗高樓莫吹笛,大家留取倚闌干。

唐 蔣維翰《春女怨》

白玉堂前一樹梅,今朝忽見數花開。幾家門戶尋常閉,春色因何入得來。

唐 孟浩然《早梅》

園中有早梅,年例犯顏開。少婦曾攀枝,將歸插鏡台。猶言看不足,更欲剪刀裁。

唐 李德裕《憶平泉雜詠·憶寒梅》

寒塘數樹梅,常近臘前開。雪映緣岩竹,香侵泛水苔。遙思清景暮,還有野禽來。誰是攀枝客,茲辰醉始回。

唐 李德裕《春暮思平泉雜詠二十首·花葯欄》

蕙草春已碧,蘭花秋更紅。四時發英艷,三徑滿芳叢。秀色濯清露,鮮輝搖惠風。王孫未知返,幽賞竟誰同。

唐 柳宗元《早梅》

早梅發高樹,迥映楚天碧。朔風飄夜香,繁霜滋曉白。欲為萬里贈,杳杳山水隔。
寒英坐銷落,何用慰遠客。

唐 令狐楚《游春詞》

高樓曉見一花開,便覺春光四面來。暖日晴雲知次第,東風不用更相催。

唐 李塑 下為心 《梅花吟》

平淮策騎過東來,適遇梅花灼爍開。耐歲耐寒存苦節,故於冷境發枯 草下加亥

唐 劉希夷《春日行歌》

山樹落梅花,飛落野人家。野人何所有,滿瓮陽春酒。攜酒上春台,行歌伴落梅。醉罷卧明月,乘夢游天台。

唐 張籍《梅溪》

自愛新梅好,行尋一徑斜。不教人掃石,恐損落來花。

宋 張道洽《詠梅》

才有梅花便絕塵,霜鋪月冷倍精神。風流晉宋之間客,清逸羲皇以上人。年後臘月無盡意,水邊林下自然春。萬花錦綉東風鬧,難浼 玉雪身。

宋 張道洽 嶺梅

到處皆詩境,隨時有物華。應酬都不暇,一嶺是梅花。

宋 王安石《梅花》

牆角數枝梅,凌寒獨自開。遙知不是雪,為有暗香來。

宋 王安石《紅梅》

春半花才發,多應不奈寒。北人初未識,渾作杏花看。

宋 王安石《梅》

華發尋春喜見梅,一株臨路雪倍堆。鳳城南陌他年憶,香杳難隨驛使來。

宋 王安石《溝上梅花》

亭台背暖臨溝處,脈脈含芳映雪時。莫恨夜來無伴侶,月明還見影參差。

宋 黃銖《梅花》

玉簫吹徹北樓寒,野月崢嶸動萬山。一夜霜清不成夢,起來春意滿人間。

宋 王柏 《蘭》

早受樵人貢,春蘭訪舊盟。謝庭誇瑞物,楚澤擷芳名。蒼玉裁圭影,紫檀含露英。
奚奴培護巧,苔蘚日菁菁。

宋 王 《梅花》

冷香疑到骨,瓊艷幾堪餐。半醉臨風折,清吟拂曉觀。贈春無限意,和雪不勝寒。桃李有慚色,枯枝試並欄。

宋 林逋《梅花三首》選一

吟懷長恨負芳時,為見梅花輒入詩。雪後園林才半樹,水邊籬落忽橫技。人憐紅艷多應俗,天與清香似有私。堪笑胡雛亦風味,解將聲調角中吹。

宋 家鉉翁 《 墨梅二首》其一

非香之香,非色之色。伴我孤吟,風清月白。

宋 盧梅坡《雪梅二首》其一

梅雪爭春未肯降,騷人閣筆費評章。梅須遜雪三分白,雪卻輸梅一段香。

宋 方惟深 《和周楚望紅梅用韻》

清香皓質世稱奇,試作輕紅更相宜。紫府與丹來換骨,春風吹酒上凝枝。真叫臘雪無藏處,只恐朝雲有去時。溪上野桃何足種,秦人應獨未相知。

宋 陳與義《和張規臣水墨梅五絕》其三

自讀西湖處士詞,年年臨水看幽枝。晴窗畫出橫斜影,絕勝前村夜雪時。

宋 梅堯臣《京師逢賣梅花五首》其二

驛使前時走馬回,北人初識越人梅。清香莫把荼蘼比,只欠溪頭月下杯。

宋 梅堯臣《京師逢賣梅花五首》其三

憶在鄱君舊國旁,馬穿修竹忽聞香。偶將眼趁蝴蝶去,隔水深深幾樹芳。

宋 蔡襄《十一月後庭梅花盛開》之一

迎臘梅花無數開,旋看飛片點青苔。幽香粉艷誰人見?時有山禽入樹來。

宋 蔡襄 《十一月後庭花盛開》之二

日暖香繁巳盛開,開時曾達千百回。春風豈是多情思,相伴花前去又來。

宋 黃庭堅 《次韻中玉早梅》

折得寒香不露機,小穸斜日兩三枝。羅帷翠葉深調護,已被游蜂聖得知。

陸游 《梅花絕句》之一

當年走馬錦西城,曾為梅花醉似泥。二十里中香不斷,青羊宮到浣花溪。

陸游 《梅花絕句》之二

幽谷那堪更北枝,年年自分著花遲。高標逸韻君知否,正是層冰積雪時。

陸游 《梅花絕句》之三

雪虐風號愈凜然,花中氣節最高堅。過時自會飄零去,恥向東君更乞憐。

宋 范大成 《嶺上紅梅》
霧雨胭脂照松竹,江面春風一枝足。滿城桃李各焉然,寂寞傾城在空谷。

宋 楊萬里 《探梅》

山間幽步不勝奇,正是深夜淺暮時。一枝梅花開一朵,惱人偏在最高枝。

宋 蘇軾 《次韻楊公濟奉議梅花十首》

梅梢春色弄微和,作意南枝翦刻多。月黑林間逢縞袂,霸陵醉尉誤誰何。
相逢月下是瑤台,藉草清樽連夜開。明日酒醒應滿地,空令飢鶴啄莓苔。
綠發尋春湖畔回,萬松嶺上一技開。而今縱老霜根在,得見劉郎又獨來。
月地雲階漫一樽,玉奴終不負東昏。臨春結綺荒荊棘,誰信幽香是返魂。
日出冰湖散水花,野梅官柳漸欹斜。西郊欲就詩人飲,黃四娘東子美家。
君知早落坐先開,莫著新詩句句催。嶺北霜枝最多思。忍寒留待使君來。
冰盤未薦含酸子,雪嶺先看耐凍枝。應笑春風木芍葯。豐肌弱骨要人醫。
寒雀喧喧凍不飛,繞林空啄未開枝。多情好與風流伴,不到雙雙燕語時。
蛟綃翦碎玉簪輕,檀暈妝成雪月明。肯伴老人春一醉,懸知欲落更多情。
縞裙練帨玉川家,肝膽清新冷不邪。穠李爭春猶辦此,更教踏雪看梅花。

宋 蘇軾 《紅梅》

年年芳信負紅梅,江畔垂垂又欲開。珍重多情關伊令,直和根撥送春來。

宋 蘇軾《梅花二首》其二

何人把酒慰深幽,開自無聊落更愁。幸有清溪三百曲,不辭相送到黃州。

宋 蘇軾 《梅花》

春人西湖到處花,裙腰芳草抱山斜。盈盈解佩臨煙浦,脈脈當壚賣酒家。

宋 左緯《梅花》

幾度尋春信,空歸及暮鴉。試搖枝上雪,恐有夜來花。望月穿深塢,迎風在淺沙。若同桃李發,誰肯到山家?

宋 陳亮 《梅花》

疏枝橫玉瘦,小萼點珠光。一朵忽先變,百花皆後香。欲傳春信息,不怕雪埋藏。玉笛休三弄,東君正主張。

宋 盧梅坡《雪梅二首》其二

有梅無雪不精神,有雪無詩俗了人。日暮詩成天又雪,與梅並作十分春。

宋 洪炎《臘梅》

見江樓下臘梅花,香撲金樽醉落霞。獨倚東風如夢覺,一枝春色別人家。

宋 陸游《看梅歸馬上戲作五首》其四

江路疏籬已過清,月中霜冷若為情,不如折向金壺貯,畫燭銀燈看到明。

宋 陸游《梅花絕句六首》其三
聞道梅花坼曉鳳,雪堆遍滿四山中。何方可化身千億,一樹梅花一放翁。

宋 陸游《看梅歸馬上戲作五首》其一

平明南出笮橋門,走馬歸來趁未昏。漸老更知閑有味,一冬強半在梅村。

宋 陸游《看梅歸馬上戲作五首》其五

江郊車馬滿斜暉,爭趁南城來闔靡。要識梅花無盡藏,人人襟袖帶香歸。

宋 陳與義《和張規臣水墨梅五絕》其四

含章檐下春風面,造化功成秋兔毫。意足不求顏色似,前身相馬九方皋。

宋 曾幾《尋梅至楊家見數枝盛開》

芒鞋竹枝尋梅去,只有香來未見花。村北村南行欲遍,數株如雪小民家。

宋 曾幾 《燈下》

滿城桃李望東君,破蠟紅梅未上春。窗幾數枝逾靜好,園林一雪碧清新。

宋 曾幾《獨步小園》

江梅落盡紅梅在,百葉緗梅剩欲開。園里無人園外靜,暗香引得數蜂來。

宋 姜夔《除夜自石湖歸苕溪》其一

細草穿沙雪半消,吳宮煙冷水迢迢。梅花竹里無人見,一夜吹香過石橋。

宋 黃庭堅《戲詠梅詩二首》其一

金蓓鎖春寒,腦人香未展。雖無桃李顏,風味極不淺。

宋 黃庭堅《梅花》

障羞半面依篁竹,隨意淡妝窺野塘。飄泊風塵少滋味,一枝猶傍故人香。

元 王冕《白梅》

冰雪林中著此身,不同桃李混芳塵。忽然一夜清香發,散作乾坤萬里春。

元 王冕《墨梅》

我家洗硯池邊樹,朵朵花開淡墨痕。不要人誇顏色好,只留清氣滿乾坤。

元 王冕《梅花》

三月東風吹雪消,湖南山色翠如澆。一聲羌笛無人見,無數梅花落野撟。

元 王冕《梅花屋》

荒苔叢筱路縈回,繞澗新栽百樹梅。花落不隨流水去,鶴歸常帶白雲來。買山自得居山趣,處世渾無濟世材。昨夜月明天似洗,嘯歌行上讀書台。

明 徐渭《題墨梅》

從來不見梅花譜,信手拈來自有神。不信試看千萬樹,東風吹落?便是春。

明 方孝孺《畫梅》

微雪初消月半池,籬邊遙見兩三枝。清香傳得天心在,未許尋常草木知。

明 道源《早梅》

萬樹寒無色,南枝獨有花。香聞流水處,影落野人家。

明 陶宗儀《題畫墨梅》

明月孤山處士家,湖光寒浸玉橫斜。似將篆籀縱橫筆,鐵線圈成個個花。

明 邱睿 《題墨梅》

老龍半夜飛下天,蜿蜒斜立瑤階里。玉鱗萬點一齊開,凝雲不流月如水。

明 姚 《開元寺中觀梅》

遙思西崦開千樹,漫往東林見一枝。煙雨冥濛 加三點水 香影盡,為緣惆悵立多時。

明 陳道復《畫梅》

梅花得意佔群芳,雪後追尋笑我忙。折取一枝懸竹杖,歸來隨路有清香。

明 劉基《題墨梅》

夭桃能紫杏能紅,滿面塵埃怯晚風。爭似羅浮山澗底,一枝清冷月明中。

明 高啟《梅花九首》其一

瓊姿只合在瑤台,誰向江南處處栽?雪滿山中高士卧,月明林下美人來。寒依疏影蕭蕭竹,春掩殘香漠漠苔。自去何郎無好詠,東風愁寂幾回開。

清 程夢星《雨後看梅》

山齋愁坐雨蕭蕭,趁早看花不待邀。應是東風知客到,暗香先送過溪橋。

清 金農《畫梅》

一枝兩枝橫復斜,林下水邊香正奢。我亦騎驢孟夫子,不辭風雪為梅花。

清 李方膺 《題畫梅》

揮毫落紙墨痕新,幾點梅花最可人。願借天風吹得遠,家家門巷盡成春。

清 袁枚 《看梅四首》 選一

一般玉露總無私,山北山南分早遲。恰使人心憐舊雨,最開多是隔年枝。

清 袁枚 《折梅二首》 選一

為惜繁枝手自分,剪刀搖動萬重雲。折來細想無人贈,還供書窗我伴君。

清 蔣錫震《梅花》

竹屋圍深雪,林間無路通,暗香留不住,多事是春風。

清 曹雪芹《訪妙玉乞紅梅》

酒未開樽句未裁,尋春問臘到蓬萊。不求大士瓶中露,為乞嫦娥檻外梅。入世冷桃紅雪去,離塵香割紫雲來。槎椏誰惜詩肩瘦,衣上猶沾佛院苔。

清 曹雪芹《詠紅梅花》

疏是枝條艷是花,春妝兒女竟奢華。閑廳曲檻無余雪,流水空山有落霞。幽夢冷隨紅袖笛,遊仙香泛絳河槎。前身定是瑤台種,無復相疑色相差。

清 曹雪芹《詠紅梅花》

桃未芳菲杏未紅,沖寒先已笑東風。魂飛庾嶺春難辨,霞隔羅浮夢未通。綠萼添妝融寶炬,縞仙扶醉跨殘虹。看來豈是尋常色,濃淡由他冰雪中。

清 曹雪芹 詠紅梅花 梅字

白梅懶賦賦紅梅,逞艷先迎醉眼開。凍臉有痕皆是血,酸心無恨亦成灰。誤吞丹葯移真骨,偷下瑤池脫舊胎。江北江南春燦爛,寄言蜂蝶漫疑猜。

⑻ 關於梅花的詩詞

1、《梅花 / 梅》

【作者】王安石【朝代】宋

牆角數枝梅,凌寒獨自開。

遙知不是雪,為有暗香來。

白話翻譯:

那牆角的幾枝梅花,冒著嚴寒獨自盛開。

為什麼遠望就知道潔白的梅花不是雪呢?因為梅花隱隱傳來陣陣的香氣。

2、《雪梅·其一》

【作者】盧梅坡【朝代】宋

梅雪爭春未肯降,騷人閣筆費評章。

梅須遜雪三分白,雪卻輸梅一段香。

白話翻譯:

梅花和雪花都認為各自占盡了春色,誰也不肯服輸。難壞了詩人,難寫評判文章。

說句公道話,梅花須遜讓雪花三分晶瑩潔白,雪花卻輸給梅花一段清香。

3、《清平樂·年年雪裡》

【作者】李清照【朝代】宋

年年雪裡。常插梅花醉。挼盡梅花無好意。贏得滿衣清淚。

今年海角天涯。蕭蕭兩鬢生華。看取晚來風勢,故應難看梅花。

白話翻譯:

小時候每年下雪,我常常會沉醉在插梅花的興致中。後來雖然梅枝在手,卻無好心情去賞玩,只是漫不經心地揉搓著,卻使得淚水沾滿了衣裳。

今年梅花又開放的時候,我卻一個人住在很偏遠的地方,而我耳際短而稀的頭發也已斑白。看著那晚來的風吹著開放的梅花,大概也難見它的絢爛了。

4、《雜詩三首·其二》

【作者】王維【朝代】唐

君自故鄉來,應知故鄉事。

來日綺窗前,寒梅著花未?

白話翻譯:

您是剛從我們家鄉來的,一定了解家鄉的人情世態。

請問您來的時候我家雕畫花紋的窗戶前,那一株臘梅花開了沒有?

5、《雪梅·其二》

【作者】盧梅坡【朝代】宋

有梅無雪不精神,有雪無詩俗了人。

日暮詩成天又雪,與梅並作十分春。

白話翻譯:

只有梅花沒有雪花的話,看起來沒有什麼精神氣質。如果下雪了卻沒有文相合,也會非常的俗氣。當在冬天傍晚夕陽西下寫好了詩,剛好天空又下起了雪。再看梅花雪花爭相綻放,像春天一樣艷麗多姿,生氣蓬勃。

⑼ 帶有凝香的詩句

《游靈隱寺得來詩復用前韻》
年代: 宋 作者: 蘇軾
君不見,錢塘湖,錢王壯觀今已無。屋堆黃金斗量珠,運盡不勞折簡呼。
四方宦遊散其孥,宮闕留與閑人娛。盛衰哀樂兩須臾,何用多憂心郁紆。
溪山處處皆可廬,最愛靈隱飛來孤。喬松百丈蒼髯須,擾擾下笑柳與蒲。
高堂會食羅千夫,撞鍾擊鼓喧朝晡。凝香方丈眠氍毹,絕勝絮被縫海圖。
清風時來驚睡余,遂超羲皇傲幾蘧。歸時棲鴉正畢逋,孤煙落日不可摹。

《六絕句呈趙帥兼簡鄭機宜》
年代: 宋 作者: 陳造
長日登臨憶侍郎,芳時譚笑客凝香。須公多辦瓊花露,容我時開古錦囊。

《再次韻》
年代: 宋 作者: 陳造
門第應疑堪不庭,翩隨府檄下山城。江梅作意先秋拆,檻菊多情擅晚榮。
飲處凝香嚴畫戟,客間張丈間殷兄。主賓縹緲蜚埃外,信有人間小玉京。

《次韻童尚質書懷三首》
年代: 宋 作者: 陳著
夜寂氣如洗,心閑理自明。凝香清夢寐,讀易悟生平。
月樹烏驚曉,雲階鶴報更。閉門佳致意,名利一毛輕。

《題婺州仁風堂寄韓侍郎》
年代: 宋 作者: 崔敦禮
公餘燕寢但凝香,稍退朝來雁鶩行。政譽已爭銅嶺峻,恩波仍帶綉川長。
未應尚布春風詔,會許重賡夏日章。皎皎東陽嘉話在,到公端類發天藏。

《賀曾修撰帥江陵》
年代: 宋 作者: 董穎
麟符虎節爛龍光,勢重侯藩壯帝鄉。那復謝玄將淝水,政煩汲黯守淮陽。
咄嗟萬戶無窮惠,清凈三州已試方。餘事不妨哦妙句,韋郎韻勝寢凝香。

《玩金鸂鶒戲贈襲美》
年代: 唐 作者: 陸龜蒙
曾向溪邊泊暮雲,至今猶憶浪花群。不知鏤羽凝香霧,堪與鴛鴦覺後聞。

《陽羨雜詠十九首·梅花塢》
年代: 唐 作者: 陸希聲
凍蕊凝香色艷新,小山深塢伴幽人。知君有意凌寒色,羞共千花一樣春。

《閨怨》
年代: 唐 作者: 韋庄
戚戚彼何人,明眸利於月。啼妝曉不幹,素麵凝香雪。
良人去淄右,鏡破金簪折。空藏蘭蕙心,不忍琴中說。

《玉河橋曉行》
年代: 明 作者: 蔡羽
太液新波出建章,轆轤聲近想宮牆。殘星拂樹天橋凈,隔岸啼鶯禁御長。
紫氣凝香開北極,蒼龍乘日起東方。君王垂拱臨朝蚤,銀燭光中散鷺行。

⑽ 省耕塘水庫可以釣魚嗎

野釣水庫基本免費,現在多數地區水庫收回,不對外承包,有一些飲用水庫不讓釣魚,其餘水庫都可以釣,養殖魚收費就不固定了,有黑坑按小時收取,100到500不等,有竿坑,一天5元到500元不等,有按斤收費,主要看什麼魚收什麼價格,一般4大家魚都不超過10元一斤,其他收費具體看什麼品種的魚,基本比市場的魚價貴2到5元一斤,

龍背山森林公園共有幾個景點
龍背山分歷史文化區、植物園區、游樂園區、休閑娛樂區四個大的游覽區域,是華東地區規模最大的城中森林公園。穿過巍峨的龍背山森林公園牌坊,在花團錦簇的百餘米花圃廊引導下,首先印入眼簾的是一組規模宏大氣勢不凡的人造瀑布,這組瀑布由高5米,長178米的四組瀑布群組成。站在瀑布前,聽嘩啦嘩啦聲聲不絕於耳的瀑布轟鳴,看飛流串珠水流洶涌而下所形成的動人心魄壯觀景象,遊客不得不驚嘆這都市喧囂中竟會營造出如此這般難得的景觀。

聽秋軒

聽秋軒,位於宜興城南門外龍背山麓顯親寺內。元代至正元年(1341年)僧方厓建。元代著名畫家、詩人柯九思有《聽秋軒》詩雲:「清池蔭密竹,幽鳥語嚶嚀;夜靜天籟作,白露下泠泠;試問軒中士,喧然果何聽;無作亦無止,虛空動性靈。」至正十六年(1356年)兵毀。明代萬曆二十八年(1600年)邑人吳正志(官至光祿寺丞、江西湖西道僉事)重建「聽秋軒」。天啟七年(1627年),僧真誠募資重修。崇禎九年(1636年)捐金浚放生池,邑人曹應秩(官河南兵備道)為記。楹聯:(上)虛檻招雲集;(下)風廊倚水清。

西石亭

西石亭,一名西亭埠、石亭埠、梅花塢、復古亭。位於宜興城南龍背山區。此地昔產蘇梅,枝桿奇古。唐代昭宗時,宰相陸希聲曾於此賞梅,並賦有《梅花塢》詩雲:「凍蕊凝香雪艷新,小山深塢伴幽人;知君有意凌寒色,羞共千花一樣春。」至明代,邑人吳仕(四川參政)復購地植梅,建別業而居,築亭稱「西石亭」。

射虎亭

射虎亭,位於宜興城南龍背山區一山崗。此地俗稱「老虎墩」,晉代征西將軍周處射白額虎於此。相傳古時龍背山區山高林密,為虎狼出沒之所,尤其是白額猛虎,屢傷人畜,危害百姓。周處決心射殺猛虎,為民除害。一天,他背弓囊矢,來到此墩密林深處。一會兒,那吊睛白額虎嘯風而至。周處不慌不忙,滿弓疾箭,一箭即中白額虎咽喉,為民除卻一害。地方人士便在墩上建「射虎亭」,以資紀念。

含清亭

明代宰相徐溥入閣拜相,歷經景泰至弘治四朝,被尊為「四朝元老」。在其故里龍背山麓溪隱村建有徐大宗祠(現為江蘇省級文物保護單位),祠內有「含清樓」、「歸樂堂」、「世德堂」等,均含怡養和忠孝之義。今為紀念徐溥,故將此亭命名為「含清亭」。

浮翠亭

浮翠亭,位於原法藏寺前,建於宋英宗治平年間(1065-1067),久廢。今在此重建。

頤山亭

吳仕,字克學,號頤山,明正德九年(1541年)進士,官至四川參政。因憤於奸相嚴嵩當道,辭官回鄉,隱居龍背山區,購地植梅,築亭梅園小溪之間。今於此復建「頤山亭」。

漁隱亭

龍背山北麓溪隱村,為明代宰相徐溥故里。其父徐琳,人稱漁隱公,嘗捐資重修承雲塔旁之福源禪寺。今築「漁隱亭」,以資紀念。

粲花路

南明宰相、著名戲劇家吳炳(1595-1648年)曾在龍背山北麓五雲庄築廬安居,潛心編撰《綠牡丹》、《畫中人》、《西園記》、《情郵記》、《療妒羹》五個劇本,合稱《粲花五種》,故其宅第稱「粲花別墅」,久廢。今將此園內主要通道命名「粲花路」,以資紀念。

流杯橋

流杯橋,位於石亭埠、水月庵東,一小石樑橫跨澗上,靠近射虎亭的南山坡下。相傳晉時周處入南山射虎除害,回歸途中,至龍背山腳下時,父老們已在澗橋畔迎接,為他置酒慶賀。周處性情豪爽,舉杯暢飲,盡興之際,順手擲杯於澗,望著此杯隨水自東向西漂流而去。後人便稱此橋為「流杯橋」。

顯親橋

此處原有顯親寺。顯親寺原名光孝寺,宋代靖國元年(1101年)皇上賜額「顯親寺」。明代正統年間改名「鎮邑寺」。1927年宜興農民秋收暴動的指揮所曾設在「顯親寺」,抗戰時遭日軍焚毀。故此橋定名「顯親橋」,以資紀念。

熱點內容
姻緣花店 發布:2025-02-05 07:16:43 瀏覽:617
梅花園拍照 發布:2025-02-05 07:13:45 瀏覽:16
丙烯畫簡單花卉圖 發布:2025-02-05 07:13:36 瀏覽:193
茶花樹干紅 發布:2025-02-05 07:12:15 瀏覽:149
茉莉花耐干 發布:2025-02-05 06:58:44 瀏覽:568
盆景防腐木 發布:2025-02-05 06:58:08 瀏覽:993
康乃馨小花束包法 發布:2025-02-05 06:13:34 瀏覽:269
梔子花放陰涼處 發布:2025-02-05 05:50:27 瀏覽:593
大荷花古典樂 發布:2025-02-05 05:38:47 瀏覽:519
非洲的花店 發布:2025-02-05 05:38:11 瀏覽:8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