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課梅花魂
㈠ 第六課梅花魂中的詩句分別是哪個朝代的哪個詩人寫的
贈范曄
陸凱 南朝 宋
折梅逢驛使,寄與隴頭人。江南無所有,聊贈一枝春。
山園小梅
林和靖 唐
眾芳搖落獨喧妍,占盡風情向小園。
疏影橫斜水清淺,暗香浮動月黃昏。
霜禽欲下先偷眼,粉蝶如知合斷魂。
幸有微吟可相狎,不須擅板共金樽。
梅
王安石
牆角數枝梅, 凌寒獨自開。 遙知不足雪 ,為有暗香來。
與薛肇明弈棋賭梅花詩輸一首
王安石
華發尋春喜見梅, 一株臨路雪倍堆。
鳳城南陌他年憶, 香杳難隨驛使來。
憶梅
李商隱
定定住天涯,依依向物華。 寒梅最堪恨,長作去年花。
十一月中旬至扶風界見梅花
李商隱
匝路亭亭艷,非時裊裊香。 素娥惟與月,青女不饒霜。
贈遠虛盈手,傷離適斷腸。 為誰成早秀?不待作年芳
梅花絕句(之—)
陸游
聞道梅花圻曉風, 雪堆遍滿四山中。 何方可化身千億, 一樹梅花一放翁。
梅花絕句(之二)
幽谷那堪更北枝, 年年自分著花遲。 高標逸韻君知否, 正是層冰積雪時。
梅花絕句(之三)
雪虐風號愈凜然, 花中氣節最高堅。 過時自會飄零去, 恥向東君更乞憐。
早梅
南朝·謝燮
迎春故早發,獨自不疑寒。 畏落眾花後,無人別意看。
江梅
唐·杜甫
梅蕊臘前破,梅花年後多。 絕知春意好,最奈客愁何?
雪樹元同色,江風亦自波。 故園不可見,巫岫郁嵯峨。
早梅
唐·齊己
萬木凍欲折,孤根暖獨回。 前村深雪裡,昨夜一枝開。
風遞幽香出,禽窺素艷來。 明年如應律,先發映春台。
唐·王維
雜詩
君自故鄉來,應知故鄉事。 來日倚窗前,寒梅著花未?
雜詠
唐·王維
已見寒梅發,復聞啼鳥聲。 心心視春草,畏向玉階生。
憶梅
唐·李商隱
定定住天涯,依依向物華。 寒梅最堪恨,長作去年花。
江上梅
唐·王適
忽見寒梅樹,花開漢水濱。 不知春色早,疑是弄珠人。
庭梅詠寄人
唐·劉禹錫
早花常犯寒,繁實常苦酸。 何事上春日,坐令芳意闌?
夭桃定相笑,游妓肯回看! 君問調金鼎,方知正味難。
梅花
唐·崔道融
數萼初含雪,孤標畫本難。 香中別有韻,清極不知寒。
橫笛和愁聽,斜技依病看。 逆風如解意,容易莫摧殘。
梅花
唐·庾信
當年臘月半,已覺梅花闌。 不信今春晚,俱來雪裡看。
樹動懸冰落,枝高出手寒。 早知覓不見,真悔著衣單。
雪裡覓梅花
唐·蕭綱
絕訝梅花晚,爭來雪裡窺。 下枝低可見,高處遠難知。
俱羞惜腕露,相讓道腰羸。 定須還剪采,學作兩三技。
梅花
唐·蔣維翰
白玉堂前一樹梅,今朝忽見數花開。 幾家門戶重重閉,春色如何入得來?
梅花
宋·陳亮
疏技橫玉瘦,小萼點珠光。 一朵忽先發,百花皆後春。
欲傳春信息,不怕雪埋藏。 玉笛休三弄,東君正主張。
㈡ 第六課梅花魂的內容簡介!!!超急!!!
梅花魂》這篇課文記述了:一位身居異國、飄泊他鄉的華僑老人,珍藏一幅畫內梅的事。表容現了這位老人對梅花的摯愛,表達了身在異國的華僑熱愛祖國、眷戀祖國的思想感情。通過寫了梅花來贊揚了那些祖國的愛國者與英雄人物,與梅花那堅韌不拔的品質。像梅花那樣的花有很多:荷花出污泥而不染的高潔、牽牛花勤勞、菊花樸素大方……
㈢ 6課、梅花魂的資料
《梅花魂》,寫的是一位老華僑十分珍愛墨梅圖,在回國之際把墨梅圖和綉著血色的梅花手絹鄭重地交給外孫女讓她好好保存的往事。整篇文章通過贊美梅花來頌揚像梅花一樣有氣節的中國人,寄託了老人對祖國深深的眷戀之情。文章通過闡述老人對一幅墨梅的珍愛透析出梅花那堅貞不屈的氣節是我們中華民族精神的象徵,進而通過貫穿在全文中老人的三次流淚更讓讀者感受到一個僑居在異鄉的老人一份對祖國深切熱愛和眷戀之情。
梅花有怎樣的精神吸引著作者呢?
作者簡介
陳慧瑛,著名女作家、女詩人。祖籍福建省,1937年生於新加坡(即文中「星島」)。1967年畢業於廈門大學中文系。主要作品有散文集《無名的星》、《月是故鄉明》、《芳草天涯》、《竹葉三君》等。 現任廈門市人大僑務外事委員會主任、廈門市作家協會主席。兼任中國散文詩學會副會長、中國散文學會理事。
作者作品
一個華僑書香世家,後回祖國求學,畢業於廈門大學中文系,16歲起在正式報刊發表文學作品。 十幾年來,在中國內地及歐美、東南亞、港澳台等地200多家報刊發表散文、詩歌、報告文學、小說等作品共500多萬字,有各種作品在國內外文學評獎活動中獲獎。已出版《歸來的啼鵑》、《月是故鄉明》等16部著作,其中《無名的星》榮獲中國作協1989年舉辦的全國優秀散文集大獎。
主要內容
本課以梅花為線索,講了外祖父的幾件事,從中表現了這位老人對梅花的摯愛,表達了身在異國的華僑眷戀祖國的思想感情。 課文由故鄉梅花的開放引出了對摯愛梅花的外祖父的回憶,然後具體敘述了反映外祖父喜愛梅花、思念祖國的幾件事,最後又借梅花點明了外祖父的愛國心。 本課的重點是反映外祖父對祖國的思念之情。寫愛梅花,是因為梅花是中華民族民族精神的象徵,在外祖父的心目中,梅花就是祖國的代表,愛梅花和愛祖國是統一的。因此,課文中寫的五件事,有的直接寫外祖父對祖國的懷念之情,如,教小外孫女讀唐詩宋詞而且讀著讀著就流出眼淚,因不能回國而難過得大哭起來;有的卻是通過寫愛梅花而間接反映外祖父的愛國心的,如,對一幅墨梅圖的珍愛,在離別前把墨梅圖送給外孫女,在快要開船時把綉著梅花的手絹給了外孫女。 對小學生來講,本課的難點較多。主要有以下幾點:
1、
是第二自然段中外祖父讀的一些古詩詞。「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是唐代詩人王維的詩《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中的詩句,意思是:一個人獨自在他鄉作客,每逢過節的時候格外思念故鄉的親人。「春草明年綠,王孫歸不歸」是王維《山中送別》中的詩句,意思是:明年春天綠草如茵的時候,您能回來嗎?(「王孫」是古代對人的尊稱)「自在飛花輕似夢,無邊絲雨細如愁」是北宋詩人秦觀的詞《浣溪沙》中的句子,意思是:在空中隨風飄飛的落花,輕飄飄的,好像夜裡的夢;滿天無邊無際落著的雨絲,千條萬縷,就和這心裡郁積的愁一樣多。
2、
是外祖父贊美梅花的一段話。這段話講了三層意思:第一層是贊揚梅花那種不怕嚴寒、不怕「風欺雪壓」的品格;第二層是說我們中華民族具有梅花那種「頂天立地,不肯低頭折節」的精神;第三層是對外孫女的勉勵,希望她學習梅花的品格。
3、
是課題。《梅花魂》中的魂,在這里指精神。梅花魂,即梅花的精神。梅花的精神就是那種「不管歷盡多少磨難,受到怎樣的欺凌,從來都是頂天立地,不肯低頭折節」的精神,這也正是中華民族的民族精神。 寫作特點:本文在寫作上主要表現出三個特點: 其一是借物喻人 用借物喻人,使抽象的感情具體化,本文用擬人手法寫梅花的高貴品質,體現了作者對這種高貴品質的追求,突出他對外祖父的思念。 其二是採用了倒敘方式,這樣便造成了懸念,加強了文章的藝術效果。 其三是首尾呼應。開頭寫看見梅花,聞到梅花的幽芳,總是想起「飄泊他鄉、葬身異國的外祖父」;結尾寫每次看到墨梅圖和綉著血色的梅花的手絹,就想到「身在異國的華僑老人一顆眷戀祖國的心」。這樣首尾呼應,突出了老華僑熱愛祖國的思想感情。
學習目標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想一想課文通過哪幾件事表達外祖父對祖國的思念之情 。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梅花魂」的「魂」是什麼意思?。 4.找出描寫外祖父喜愛梅花的句子讀一讀,體會這些句子對表達外祖父的思鄉之情有什麼好處。 5.體會文中幾句詩句和梅花相乾的地方。
教學建議
1.本課是選讀課文。通過老師的詳細講解和學生自主學習、交流討論,使學生深入到本課之中。除了使學生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外,還應力求使學生在下列幾方面有所感悟。 一是要讓學生弄清外祖父為什麼常常教「我」讀唐詩、宋詞,而且每當讀到「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之類的句子,就流下眼淚。要讓學生懂得,唐詩、宋詞是中華民族文化瑰寶,它滲透著中華民族的民族精神。外祖父常常教「我」讀這些詩詞,目的是使「我」從小受到民族文化的熏陶;同時借教讀這些詩詞,寄託自己對祖國的思念之情。每當讀到「春草明年綠,王孫歸不歸」這些詩句,就勾起了外祖父對祖國的無限思念,漂泊他鄉的濃濃愁緒,就不由得流下了眼淚。 二是要弄清外祖父愛梅花、送梅花圖和愛祖國之間的關系。可著重引導學生通過讀外祖父關於梅花的一段話懂得,在外祖父的心目中,梅花是中華民族的象徵,因此,他把梅花看得比什麼都珍貴。可見,外祖父愛梅花,實際上反映了他對祖國的愛。 2.外祖父為什麼要保存這幅梅花圖的原因:是因為外祖父對家鄉的思念之情,以梅花托物言志。可以看出對梅花和祖國的熱愛與思念之情。現在把它送給外孫女又是為什麼:因為外祖父想讓我跟梅花一樣,無論在怎樣的環境里,總要有一種堅強不屈的精神,不肯低頭。外祖父把梅花作為中華民族的象徵。中華民族的精神是什麼?用「——」畫出來。 3.課文中引用的一些唐詩、宋詞,有的表現了思鄉之情,有的表現了濃重的愁緒。教學時只要讓學生大體理解即可,不必作過多講解。如果學生有興趣,可把原詩詞抄錄給學生,讓他們自己讀讀。 4.本課語句含蓄,感情深沉,要指導學生通過反復朗讀,加深對課文的理解;再在理解的基礎上,引導學生有感情朗讀,以便更好地體會課文的思想感情。 5.下列詞語解釋,僅供教師參考。 朵朵冷艷,縷縷幽芳:冷艷,指花朵好看而高雅;幽芳,指香味清淡而芬芳。冷艷和幽芳寫出了梅花的清高品格。 漂泊他鄉:指職業、生活不穩定,在遠方東奔西走。 葬身異國:指屍體埋葬在外國,也就是死在外國。 文壇:文藝界。 頗:很。頗負盛名就是名氣很大。 古玩:古董,即古代留傳下來的器物,是很值錢的東西。 玷污:弄臟。 杭綢:杭州一帶出產的絲綢,是很珍貴的。 骨氣:剛強不屈的氣概。 折節:屈服。 秉性:性格。 隆冬:冬天最冷的一段時期。 無所謂:說不上。 眷戀:深切地留戀。 境遇:境況和遭遇。
參考資料
星島即新加坡,又稱獅城、星洲。 《山中送別》唐代詩人王維的詩作。全詩是:山中相送罷,日暮掩柴扉。春草明年綠,王孫歸不歸? 《浣溪沙》北宋詩人秦觀的詞。全詞是:漠漠輕寒上小樓,曉陰無賴似窮秋。淡煙流水畫屏幽。自在飛花輕似夢,無邊絲雨細如愁。寶簾閑掛小銀鉤。 北京外國語大學德語教授 陳慧瑛,女,北京外國語大學德語教授,博士生導師。 1934年6月15日生於上海市,原籍江蘇吳縣 1940-1953年 在上海民智小學、民智中學、真如中學高中畢業 1953-1957年 在北京外國語學院德語系畢業 1957-1959年 在北京外國語學院德語系任教 1959-1963年 在原民主德國萊比錫卡爾·馬克思大學讀研究生 1963-1984年 在北京外國語學院德語系任教 1985-1986年 在聯邦德國海德堡大學進修 1986-1993年 在北京外國語學院德語系任教 1994-1995年 在聯邦德國海德堡大學漢學系任教 1995- 在北京外國語學院德語系任教 近十年的出版物; 1. 《國際社會學家辭典(下卷)》,(威·伯恩斯多夫/霍·克諾斯普主編。)1990年11月,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參與部分翻譯 2. 《高等學校德語專業高年級德語教學大綱,1993年6月,北京大學出版社,為大綱研訂組組長 3. 《西方名著入門(文學2)》,1995年6月,商務印書館出版,譯托馬斯·曼的《馬里奧和魔術師》 4. 《簡明漢德辭典》,商務印書館,承擔1/5編寫任務 5. 《重返德累斯頓一睹〈綠穹隆〉一易北河之濱紀行》,1990年1月,《東歐》雜志第1期,全部 6. 《淺談全國高等學校德語專業高年級大綱,兼談"德語作為外語"新專業》,1990年,《外語界》第4期
背景介紹
新加坡,又稱「星島 新加坡
」、「獅城」、「星洲」等。
編輯本段課文分段
第一段
(1自然段):寫山梅花而引起回憶:
第二段
(2~15自然段):回憶與梅花有關的一些往事。這一段又分為兩層:
第一層
(2~3自然段):寫時刻思念祖國的外祖父和他所珍藏的梅花圖。
第二層
(4~15自然段):寫臨別回國前,外祖父送給我梅花圖和有梅花圖案的手絹。贊揚梅花的高貴品質,抒發了老華僑的熱愛祖國的情懷。
第三段
(16自然段):照應開頭,贊揚華僑的愛國精神。 閱讀鏈接 故鄉 沒有離開故鄉的時候, 故鄉,是一幅鋪在地上的畫。 我在畫中走來走去, 只看到天邊遙遠的雲霞。 遠遠地離開了故鄉的時候, 故鄉,是一幅掛起來的畫。 一抬頭,便能看見, 每當月下,透過一層薄薄的紗。 本文作者楊牧。
㈣ 語文五年級上冊第六課《梅花魂》的主要內容是什麼
「梅花愈是寒冷,愈是風欺雪壓,花開的愈精神,愈秀氣。她是最有品格、專最有靈魂、最有骨氣的屬」。她是中華民族精神的象徵。《梅花魂》這篇課文以梅花為線索,講了有關外祖父的五件事,表現了這位老人對梅花的摯愛,表達了身在異國的華僑眷戀祖國的思想感情
㈤ 小學五年級語文上冊課文第六課梅花魂中魂的意思是什麼
這里的「魂」指的是精神。「梅花魂」,指梅花的精神。梅花的精神就是「不管受到怎樣的欺凌,從來都是頂天立地,不肯低頭折節」的精神,這也正是中華民族的民族精神。
㈥ 小學人教版語文五年級上冊第六課梅花魂的主要內容
本課以梅花為線索,講了外祖父的幾件事,從中表現了這位老人對專梅花的摯愛,表達了身在異屬國的華僑眷戀祖國的思想感情。 課文由故鄉梅花的開放引出了對摯愛梅花的外祖父的回憶,然後具體敘述了反映外祖父喜愛梅花、思念祖國的幾件事,最後又借梅花點明了外祖父的愛國心。 本課的重點是反映外祖父對祖國的思念之情。寫愛梅花,是因為梅花是中華民族民族精神的象徵,在外祖父的心目中,梅花就是祖國的代表,愛梅花和愛祖國是統一的。因此,課文中寫的五件事,有的直接寫外祖父對祖國的懷念之情,如,教小外孫女讀唐詩宋詞而且讀著讀著就流出眼淚,因不能回國而難過得大哭起來;有的卻是通過寫愛梅花而間接反映外祖父的愛國心的,如,對一幅墨梅圖的珍愛,在離別前把墨梅圖送給外孫女,在快要開船時把綉著梅花的手絹給了外孫女。
㈦ 第六課,梅花魂!梅花是一種具有什麼樣的品格的花
堅貞不屈,在困難下絕不屈服的花
㈧ 第六課梅花魂外祖父希望我做一個什麼樣的人
做一個有氣節,不肯低頭折節,有梅花精神,能為祖國出力的人
㈨ 第6課梅花魂分幾部分
梅花魂》分段及段意 全文共有十六個自然段,可分為三段: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每當「我」回看到梅花答,就會想起葬身異國他鄉的外祖父.第二部分(第2至15自然段):回憶了外祖父的五件事情.第三部分(第16自然段):「我」時常感受到外祖父眷戀祖國的心.全文
7
㈩ 第六課梅花魂根據梅花你想到了什麼聯想
「梅花愈是寒冷,愈是風欺雪壓,花開得愈精神,愈秀氣。她是最有品格、最有靈魂、最有骨氣的」。她是中華民族精神的象徵。《梅花魂》這篇課文以梅花為線索,講了有關外祖父的五件事,表現了這位老人對梅花的摯愛,表達了身在異國的華僑眷戀祖國的思想感情。
《梅花魂》寫的是一位老華僑十分珍愛墨梅圖,在回國之際把墨梅圖和綉著血色的梅花手絹鄭重地交給外孫女,讓她好好保存的往事。
整篇文章通過贊美梅花來頌揚像梅花一樣有氣節的中國人,寄託了老人對祖國深深的眷戀之情。文章通過闡述老人對一幅墨梅的珍愛。
(10)第六課梅花魂擴展閱讀:
由故鄉梅花的開放引出了對摯愛梅花的外祖父的回憶,然後具體敘述了反映外祖父喜愛梅花、思念祖國的幾件事,最後又借梅花點明了外祖父的愛國心。
《梅花魂》的重點是反映外祖父對祖國的思念之情。寫愛梅花,是因為梅花是中華民族民族精神的象徵,在外祖父的心目中,梅花就是祖國的代表,愛梅花和愛祖國是統一的。
因此,課文中寫的五件事,有的直接寫外祖父對祖國的懷念之情,如:教小外孫女讀唐詩宋詞而且讀著讀著就流出眼淚,因不能回國而難過得大哭起來;有的卻是通過寫愛梅花而間接反映外祖父的愛國心的,如:對一幅墨梅圖的珍愛,在離別前把墨梅圖送給外孫女,在快要開船時把綉著梅花的手絹給了外孫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