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有梅花
『壹』 有關描寫梅花的古詩
1、吉祥寺古梅
清代:林古度
一樹古梅花數畝,城中客子乍來看。
不知花氣清相逼,但覺山深春尚寒。
譯文:旅居南京時,聽聞吉祥寺中數畝梅花開的正艷,於是前去觀賞。身臨其境,只覺得山深境幽,春寒料峭,卻不曾想到這正是梅花冷香逼人的緣故。
2、殢人嬌·後亭梅花開有感
宋代:李清照
玉瘦香濃,檀深雪散。今年恨、探梅又晚。江樓楚館,雲閑水遠。清晝永,憑欄翠簾低卷。
坐上客來,尊前酒滿。歌聲共、水流雲斷。南枝可插,更須頻剪。莫直待西樓、數聲羌管。
譯文:細細的梅枝,濃濃的梅香,馨香一直持續到雪化。想起賞梅,發現已經過了賞梅時節,只剩下遺憾。寄居在外,路途漫漫。白日如此漫長,倚欄望去。
宴上客人來來去去,杯中滿是美酒。歌聲唱合,如行雲流水。那些最早開花的梅枝要在它們還沒開敗時,就要多采剪。人身的聚散本是匆匆,獨上西樓,聽那幽怨的羌笛聲。
3、落梅
宋代:劉克庄
一片能教一斷腸,可堪平砌更堆牆?飄如遷客來過嶺,墜似騷人去赴湘。
亂點莓苔多莫數,偶粘衣袖久猶香。東風謬掌花權柄,卻忌孤高不主張。
譯文:每一片飄零的梅花都叫人觸目愁腸,哪堪殘缺的花瓣凋落如雪片鋪滿了台階又堆上了牆頭呢?飄零的梅花就像匆匆過嶺的遷客,墜落的梅花猶如不得已赴湘的失意文人。
梅花曾經是那麼多原來美好高潔的花朵,如今卻墜入泥土與莓苔為伍,然而偶然粘上衣袖的梅花,香氣卻經久不滅。春風掌管著對眾花生殺予奪的大權,卻錯誤地忌妒梅花的孤傲高潔,不加扶持,任意摧殘。
4、眼兒媚·詠梅
清代:納蘭性德
莫把瓊花比澹妝,誰似白霓裳。別樣清幽,自然標格,莫近東牆。
冰肌玉骨天分付,兼付與凄涼。可憐遙夜,冷煙和月,疏影橫窗。
譯文:不要認為瓊花淡雅素裝,誰又和素白的神仙衣服相似呢。是那樣的清新幽靜,自然是風姿搖曳,儀態優美,不要靠近東邊的牆垣。
梅花的顏色風姿是上天的恩賜,都帶著一些孤寂冷落。可憐漫漫的長夜,花在月光相伴下耐寒而艷麗,稀疏的梅花花影散落在窗前。
5、江梅
唐代:杜甫
梅蕊臘前破,梅花年後多。絕知春意好,最奈客愁何。
雪樹元同色,江風亦自波。故園不可見,巫岫郁嵯峨。
譯文:臘月前梅蕊己破,新年後梅花正多。明知此地啊春光美好,可心懷客愁而又無可奈何!江梅和白雪原來同此一色,春風也徒自節江水漾動清波。故鄉的春色渺不可見,蒼郁的巫山空自巍峨。
『貳』 古詩《梅花》
其一:
《梅花》
王安石
牆角數枝梅,
凌寒獨自開。
遙知不是雪,
為有暗香來。
[注釋]
1.凌寒:冒著嚴寒。
2.遙:遠遠的。
3.為:因為。
4.暗香:指梅花的幽香。
[解說]
牆角有幾枝梅花冒著嚴寒獨自開放。為什麼遠看就知道潔白的梅花不是雪呢?那是因為梅花隱隱傳來陣陣的香氣。
[賞析]
古人吟唱梅花的詩中,有一首相當著名,那就是在作者之前,北宋詩人林逋的《山園小梅》。尤其是詩中「疏影橫斜水清淺,暗香浮動月黃昏」兩句,更被贊為詠梅的絕唱。林逋這人一輩子不做官,也不娶妻生子,一個人住在西湖畔孤山山坡上種梅養鶴,過著隱居的生活。所以他的詠梅詩,表現的不過是脫離社會現實自命清高的思想。作者此詩則不同,他巧妙地借用了林逋的詩句,卻能推陳出新。你看他寫的梅花,潔白如雪,長在牆角但毫不自卑,遠遠地散發著清香。詩人通過對梅花不畏嚴寒的高潔品性的贊賞,用雪喻梅的冰清玉潔,又用「暗香」點出梅勝於雪,說明堅強高潔的人格所具有的偉大的魅力。作者在北宋極端復雜和艱難的局勢下,積極改革,而得不到支持,其孤獨心態和艱難處境,與梅花自然有共通的地方。這首小詩意味深遠,而語句又十分樸素自然,沒有絲毫雕琢的痕跡。
其二:
梅花
宋·陳亮
疏技橫玉瘦,小萼點珠光。
一朵忽先發,百花皆後春。
欲傳春信息,不怕雪埋藏。
玉笛休三弄,東君正主張。
稀疏的梅樹枝條橫斜著,潔白如玉,剛勁有力;花萼上點綴著顆顆雪珠,反射出晶瑩的光彩。有一朵梅花竟然先開了,競吐芳香的百花就都落在梅花的後面了。梅花呀,要把春天到來的信息傳遞,又哪怕那雪壓冰欺!玉笛呀,不要再反復吹奏《梅花落》的曲子了,因為春神正在主宰著人間。
「一朵忽先變,百花皆後香」,詩人抓住梅花最先開放的特點,寫出了梅花不怕挫折打擊、敢為天下先的品質,既是詠梅,也是詠自己。
「欲傳春信息,不怕雪埋藏」,嚴冬阻擋不了春天到來的腳步,深雪又怎能埋藏梅花的芬芳氣息?頌揚了梅花堅貞不屈的精神,詩人以頌贊梅花的口吻來寄託自己的愛國思想。
「玉笛休三弄,東君正主張」,玉笛不要再吹奏那傷感的「梅花三弄」曲調了,春神就要來到人間,主宰大地。表達了詩人愛梅、惜梅之情,請東君為梅花作主,讓玉笛不要再吹「三弄」了,留住春天,不要讓梅花凋謝。
陳亮一生極力主張抗金,反對投降,有著強烈的愛國精神。《梅花》一詩,表達了他的愛國之志,對抗金的勝利、國家的前途,都充滿了必勝的信心。詩是詩人情感發展的產物,既然玉笛演奏的《梅花落》曲子阻擋不了在春天陽光哺育下的梅花茁壯成長,那末,投降派的種種苟且的言論又怎能阻擋歷史車輪的滾滾前進呢?進一步以頌贊梅花的挺然獨立來表達對投降派的強烈譴責,寄託了自己一生力主抗戰,反對投降的愛國主義思想。
『叄』 與梅花有關的古詩
疏影橫斜水清淺,暗香浮動月黃昏。(宋・林逋《山園小梅》)素艷乍開珠蓓蕾,暗香微度月玲瓏。(元·劉秉忠《江邊梅樹》)牆角數枝梅,凌寒獨自開。遙知不是雪,為有暗香來。(宋・王安石《梅花》)
清泉冷浸疏梅蕊,共領人間第一香。(宋・陸游《初春書懷》)風雖強暴翻添思,雪欲侵凌更助香(唐・韓偓《梅花》)
亭亭孤艷帶寒日,漠漠遠香隨野風。(宋・王安山《獨山梅花》)月中疏影雪中香,只為無言更斷腸。(宋・陸游《梅花絕句》)斷魂只有月明知,無限春愁在一枝。(明・高啟《梅花》)
年後臘前無盡意,水邊林下自然春。(宋・張道洽《詠梅》)不是一番寒徹骨,爭得梅花撲鼻香。(元・高明《琵琶記·旌表》)
橫枝消瘦一如無,但空里疏花數點(宋・朱敦儒《鵲橋仙》)梅衰未減態,春嫩不禁寒。(唐·杜牧《初春有感寄歙州邢員外》)
定定住天涯,依依向物華。寒梅最堪恨,長作去年花。(唐・李商隱《憶梅》)
梅落繁枝千萬片。猶自多情,學雪隨風轉。(五代南唐・馮延巳《鵲踏枝》)
道是花來春未,道是雪來香異。竹外一枝斜,野人家。(宋·鄭域《昭君怨・梅花》)
小春何處有梅花。想見水邊籬落,數枝斜。(宋・吳則禮《虞美人》)
雪月最相宜,梅雪都清絕。去歲江南見雪時,月底梅花發。(宋·張孝祥《卜運算元》))
剩水殘山無態度,被疏梅料理成風月。(宋・辛棄疾《賀新郎》)
排風月而迥出,傲霜雪而獨麗。(宋·王銍《梅花賦》)
冷香凝到骨,瓊艷幾堪餐。(宋·王珪《梅花》)
到處背詩境,隨時有物華。應酬都不暇,一嶺是梅花。(宋・張道洽《嶺梅》)
人憐花似舊、花不知人瘦。獨自倚闌干,夜深花正寒。(宋·朱淑真《菩薩蠻・詠梅》)
和風和雨點苔紋,漠漠殘香靜里聞。(清·律然《落梅》)
梅以曲為美,直則無姿;以欹為美,正則無景;以疏為美,密則無態。(清·龔自珍《病梅館記》)
我想三五月明之夜,疏影橫斜,暗香浮動,梅花映月,月籠梅花,漫山遍野都是晶瑩朗澈,真所謂玉山照夜哩。(周瘦鵑《蘇州游蹤》)
『肆』 含有梅花的古詩有哪些
林逋《山園小梅·其一》
眾芳搖落獨暄妍,占盡風情向小園。
疏影橫斜水清淺,回暗香浮動月答黃昏。
霜禽欲下先偷眼,粉蝶如知合斷魂。
幸有微吟可相狎,不須檀板共金尊。
不經一番寒徹骨,怎得梅花撲鼻香。
盧梅坡《雪梅·其一》
梅雪爭春未肯降,騷人閣筆費評章。
梅須遜雪三分白,雪卻輸梅一段香。
王安石《梅花 / 梅》
牆角數枝梅,凌寒獨自開。
遙知不是雪,為有暗香來。
盧仝《有所思》
當時我醉美人家,美人顏色嬌如花。
今日美人棄我去,青樓珠箔天之涯。
天涯娟娟姮娥月,三五二八盈又缺。
翠眉蟬鬢生別離,一望不見心斷絕。
心斷絕,幾千里?
夢中醉卧巫山雲,覺來淚滴湘江水。
湘江兩岸花木深,美人不見愁人心。
含愁更奏綠綺琴,調高弦絕無知音。
美人兮美人,不知為暮雨兮為朝雲。
相思一夜梅花發,忽到窗前疑是君。
劉著《鷓鴣天·雪照山城玉指寒》
雪照山城玉指寒,一聲羌管怨樓間。江南幾度梅花發,人在天涯鬢已斑。
星點點,月團團。倒流河漢入杯盤。翰林風月三千首,寄與吳姬忍淚看。
『伍』 關於梅花古詩有哪些
梅花 / 梅
[ 宋 ] 王安石
牆角數枝梅,凌寒獨自開。
遙知不是雪,為有暗香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