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櫻梅茶花 » 櫻花歌的樂器

櫻花歌的樂器

發布時間: 2023-05-28 22:16:39

㈠ 《櫻花草》第八秒 也就是心跳聲音結束後 是什麼伴奏樂器

電子琴(裡面神馬音色都有)

㈡ 日本民歌《櫻花》是什麼樂器

三味弦吧

㈢ 飛兒樂團的雨櫻花的前奏中的弦樂器是什麼樂器

F.I.R.飛兒樂團 《雨櫻花》,來自第三張專輯《飛行部落》。

這首歌是阿沁自創的和式搖滾新曲風,融合了太睜畢鼓衡薯、三味線、能劇等和風元素,搖滾演繹幕府風情,咐早者用音樂勾勒出充滿顏色音符。

㈣ 日本民歌《櫻花》屬於日本音樂的哪種風格

櫻花四月:日本音樂史 2006-04-09 三好...宮廷音樂由三種音樂作品構成:一是唐樂,屬於中國唐朝音樂的風格:二是獨樂,從...後來他們發現拍返這種樂器不論哪種旋律和節奏都用得到滑櫻,就很快地受到樂師們襲讓飢的關注,成為了日本音樂的大力發展的動力。於是...

㈤ 櫻花是一首日本民歌旋律採用調式寫成

櫻花採用都節調式。44拍歌曲旋律柔美、流暢。

《櫻花》是一首日本民歌,創作於江戶時代末期,後由日本著名音樂家清水修整理,被譽為「日本民族第一樂」。為日本作曲家清水修編曲,歌詞為張碧清譯配。

歌詞:

櫻花啊!櫻花啊!暮春時節天將曉

霞光照眼花英笑,萬里長空白雲起

美麗芬芳任風飄。去看花!去看花

看花要趁早。櫻花啊,櫻花啊

陽春三月晴空下,一望無際是櫻花

如霞似雲花爛漫,芳香飄盪美如畫

快來呀,快來呀,一同去賞花

(5)櫻花歌的樂器擴展閱讀:

《櫻花》歌曲賞析:

《櫻花》是一首日本民歌,這首櫻花歌是日本傳統民謠,歷史十分悠久,是一首描寫春天美景的日本傳統民謠,產生於江戶時代,是為兒童學習日本箏而作。明治二十一年(1888年)東京音樂學校的《箏曲集》開始有正式記載。現在已成為日本流傳最廣的民歌之一。

歌曲描寫了日本人民愛花、爭先觀賞花的情景。歌曲為一段體,14小節,在日本民間的「都節調式」(3、4、6、7、1)上構成,四四拍極進式的旋律朴實無華,生動、細膩,常使人想起腳踏木屐款款而行,陶醉於花海中的日本人民。

㈥ 音樂課文《櫻花》說課稿

在教學工作者實際的教學活動中,時常要開展說課稿准備工作,說課稿有助於教學取得成功、提高教學質量。那麼說課稿應該怎麼寫才合適呢?以下是我為大家收集的音樂課文《櫻花》說課稿範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音樂課文《櫻花》說課稿1

一、說教材

1、教材的地位與作用

本課選用了具有濃郁日本音樂特點的民歌《櫻花》,這是同學首次接觸日本音樂。在演奏形式上選用了合唱曲和器樂曲,做為以民歌櫻花改編的合唱曲和器樂曲有著各自不同的表示方式。相同音樂採用不同的演奏形式出現在同學面前,既擴充了同學的音樂視野,也協助了同學認識改編樂曲的幾種常見的方法。

做為一首具有典型日本風格的民歌,歌曲的旋律建立在日本民間音調的基礎上,具有獨特的民族風格。生動地展示了日自己民珍愛櫻花,趁三月春光結伴前往觀賞櫻花的喜悅心情,也充沛體現了人與自然和諧美好的統一。

2、教學目的:

1)通過聆聽歌曲的獨唱、齊唱、合唱、器樂演奏等形式,讓同學感受相同音樂主題,可以有不同的表示形式。

2)區分器樂改編曲運用了哪些手法,初步嘗試改編歌曲的演唱形式。

3)感受日本民歌的風格特點,了解日本的風土人情。

4)針對同學年齡小,對於音樂形象較易理解的歌曲同學較喜歡,對於器樂曲缺少認識,希望通過欣賞與比較,培養同學欣賞器樂曲的能力。

3、重點、難點:

1)相同旋律的不同表示形式。

2)認識改編曲的幾種主要方法,並能夠加以運用。

二、說教法

1)問題聆聽法:

這節課我抓住歌曲的節奏特點,藉助日本民間舞蹈動作體驗歌曲平穩的節奏,優美舒展的旋律,通過邊聆聽歌曲邊觀看各種有關日本風土人情的畫面,讓同學根據畫面說出是哪一個國家的歌曲,並試為歌曲起名字,以此來激發同學的好奇心理和進一步學習的興趣。

2)歌曲模唱法:

歌曲教學以模唱為主,分樂句聆聽歌曲旋律進行歌曲的學習。

3)視覺圖象法:

在樂曲欣賞的同時,通過各局部音樂的變化配以不同的畫面,給同學視聽結合,防止枯燥的說教形式,使原本籠統的內容變得具體形象化,有利於同學理解和分析樂曲的不同變化形式。

4)對比欣賞法:

合唱曲與器樂曲之間的對比欣賞,感受不同演奏形式的不同表示方法。並嘗試將器樂改編曲的表示方法運用到歌曲的改編中來,從而讓同學更好地認識音樂改編的幾種方法。認識到音樂的學習不是單純、唯一的繼承,而是在原有的基礎上能夠有更為豐富的改變,進而培養同學的音樂創新能力。

主題歌曲與劇情的關聯,使同學較直觀地理解主題音樂的作用。

三、說學法

同學是學習的主體,要讓同學能主動積極地學習,選擇方法是很重要的。根據教材的內容和同學年齡特點,我在學法的指導上緊緊圍繞教學目標,主要通過「看」「聽」「唱」等要素,讓同學去感知歌曲的情緒。通過列出表格,直觀地對比分析的方法,使同學自主地得出結論從而來完成能力目標,最後通過親身體驗,驗證結論,進一步加深對改編曲的認識。

1)聽、畫相結合的方法:

通過聆聽樂曲與選擇畫面相結合的方法,讓同學感受相同音樂的不同變化,並能夠藉助不同的畫面區分各種音樂演奏形式的變化。

2)實踐探索法:

以探索的方法進行學習,在聆聽與比較的基礎上認識和了解改編曲的幾種常用方法,並能夠在實踐中加以運用。通過與教師在一起聆聽的基礎上,培養同學求知、探索的慾望。

四、說教學程序

一、組織教學

二、導入:

1、聆聽歌曲

在這個環節的教學主要是讓同學在聆聽歌曲的過程中,通過教師選用的各種有關日自己文景色的畫面,邊聽音樂邊說出這是哪一個國家的歌曲。

2、我為歌曲起名字

以為歌曲起名字的方法,引導同學認真聆聽歌曲,從中了解歌曲的含義。從歌詞中理解到日本的國花是櫻花,日自己民每到三月時都會到戶外去賞花,讓同學真正感受到人與自然的和諧統一,培養同學熱愛大自然的良好品質。

3、歌曲模唱

這個環節教師運用歌曲模唱的方法,讓熟悉歌曲的旋律,為下一步的欣賞打下基礎,並在同學演唱的過程中進一步與同學一起推敲歌曲應有怎樣的歌名,選取出較有創意的想法,更能表達歌曲的內涵。

三、欣賞合唱曲《櫻花》

三年級的同學已初步具備分辨歌曲演唱形式的能力,通過聆聽合唱曲,讓同學試說出與教師的演唱以和同學的演唱有什麼不同,從而復習了獨唱、齊唱與合唱三種不同的演唱形式。並在此基礎上讓同學感受歌曲在演唱中力度有怎樣的變化,能夠做簡單的模仿。

四、欣賞器樂曲

讓同學分辯在器樂演奏的過程中,歌曲旋律一共出現了幾次,可以用不同的畫面來表示,說出你是通過什麼形式來區分的。

運用帶問題欣賞音樂的方法,即可培養同學正確聆聽音樂的好習慣,又可讓同學做到有目的的參與音樂活動。在欣賞的同時,還可以讓同學藉助手勢或是畫圖的形式參與到音樂活動中來,對提高同學的學習興趣也是很有協助的。從而讓同學認識和感受相同旋律的音樂,不同的表示形式。這首器樂改編曲通過器樂獨奏、不同的器樂獨奏、幾件樂器的合奏等形式,並在速度和力度上加以變化。

五、改編歌曲

在聆聽和了解器樂曲改編的基礎上,運用不同的演唱形式和方法改編歌曲的演唱方法。根據樂曲中不同演奏樂器、各種樂器的組合以和在速度、力度上的變化,引導同學在歌曲的演唱上也運用這些方法對歌曲進行改編,將掌握到的新知識在實踐中加以運用。比方可以運用獨唱、器樂演奏、齊唱等同學會的音樂表示

音樂課文《櫻花》說課稿2

一、說教材

1、教材的地位與作用

魯教版初中音樂教材六年級上冊第五單元環球之旅-----亞洲之聲是初中音樂教材的一系列內容之一。我說課的內容是本單元第一課時。本課我選用了具有濃郁日本音樂特點的民歌《櫻花》、尺八與箏二重奏《春之海》和朝鮮民歌《清津浦船歌》,這是學生首次接觸日本音樂和朝鮮音樂,擴充了學生的音樂視野。《櫻花》做為一首具有典型日本風格的民歌,歌曲的旋律建立在日本民間音調的基礎上,具有獨特的民族風格,生動地展示了日本人民珍愛櫻花,趁三月春光結伴前往觀賞櫻花的喜悅心情,也充分體現了人與自然和諧美好的統一。《春之海》刻畫了春天的大海,給人以美好的遐想。《清津浦船歌》起伏的強弱節奏和漁人的水上生活情景很好的結合在一起,生動形象地展示了清津浦漁人的生活。

2、教學目標:

1)學會有表情地背唱日本民歌《櫻花》,並體會其獨具特色的五聲音階的都節調式的特徵。認識日本的`民族樂器。

2)欣賞《清津浦船歌》,了解朝鮮民歌的特點;三拍子律動,充分調動學生學習興趣和積極性,引導學生創造性地參與音樂實踐活動。

3、教學重點、難點:

1)背唱歌曲《櫻花》。

2)日本音樂與朝鮮音樂的特點。

二、說教法

1)情景法:以多媒體為輔助教學手段,創設情景,貫穿虛擬的「亞洲之旅」使學生處於富有樂趣的情景中,這樣既陶冶了情操,又不知不覺地體驗到音樂表現的意境,從而提高學生對音樂的感受力、表現力。

2)識譜視唱法:

歌曲教學以視唱為主,分樂句視唱歌曲旋律進行歌曲的學習。

3)視覺圖象法:

在樂曲欣賞的同時,通過各部分音樂的變化配以不同的畫面,給學生視聽結合,避免枯燥的說教形式,使本來抽象的內容變得具體形象化,有利於學生理解和分析樂曲的不同變化形式。

4)啟發式:通過啟發,讓學生自己分析、總結音樂中的各要素,理解表達音樂。

三、說學法

學生是學習的主體,要讓學生能主動積極地學習,選擇方法是很重要的。根據教材的內容和學生年齡特點,我在學法的指導上緊緊圍繞教學目標,主要通過「看」「聽」「唱」「思」等要素,讓學生去感知歌曲和樂曲的情緒

四、說教學程序

(一)日本民歌《櫻花》

1、創設情景,興趣引入:今天老師要帶同學們去旅行。先去哪呢?出示課件富士山櫻花圖片。引出本課第一個內容-----日本民歌《櫻花》。

2、范唱歌曲,理解音樂:學生聽後說出音樂內容。

3、識譜視唱:(重視學生雙基能力的練習)

啟發學生從結束音開始說出歌曲中使用的音34671,學生總結出歌曲調式:一種五聲音階的都節調式。音樂抒情、平和、流暢。(突出學生為主體,引導學生積極參與音樂體驗)

4、演唱《櫻花》

1)配樂朗誦的加入。「暮春三月天空里,萬里無雲多明凈。如同彩霞如白雲,芬芳撲鼻多美麗。」(從心理學角度而言,「通感」這一心理現象,使藝術之間或同一藝術的不同內容之間的相互融合成為必要和可能,也體現了「提倡學科綜合」的宗旨——藝術門類的綜合。)

2)輕聲唱詞,跟琴輕聲演唱並背唱。

3)歌曲的情感處理。逐句輕唱,老師啟發,哪些地方可作漸強減弱的處理,學生討論。

4)聽錄音,有表情地演唱,表現與同伴相邀去觀賞櫻花的喜悅心情

音樂起,師:這時,想像你已穿上寬大的和服,拖著木笈在盡情歌唱。

(簡潔的語言,激發學生興趣,把學生帶進了音樂的氛圍。愛因斯坦曾說過:「熱愛,是最好的老師」。)

(二)尺八與箏二重奏《春之海》

1、尺八與箏介紹:

2、欣賞:學生理解感受音樂。(學生展開想像,發表各自的觀點、見解。)

(注重音樂課標中提出的教學內容應注重感受與鑒賞,是培養學生音樂感受能力和審美能力的有效途徑)

(三)《清津浦船歌》

1、創設情境,興趣引入:一同與學生演唱《大長今》的主題歌《希望》,理解感受朝鮮半島音樂的特性:三拍子傾向。節奏為長短、短長兩種基本形態。(從學生最感興趣的韓劇音樂出發,讓學生自己總結得出朝鮮半島的音樂特徵,這比單純的說教更易於學生掌握)

然後出示視頻資料,讓學生們感到我們又來到了朝鮮半島的朝鮮。

2、欣賞《清津浦船歌》

1)初聽:學生感受具有三拍子傾向的6/8音樂的《清津浦船歌》,說出音樂內容。

2)《清津浦船歌》是表現朝鮮半島清津浦漁人勞動生活的歌曲。襯詞表現出集體勞動中人們的樂觀精神。起伏強弱的節奏和漁人的水上生活情景很好地結合在一起,生動形象地展示了清津浦漁民的生活。

3)復聽:找出歌曲中模仿鼓聲的象聲詞,跟著音樂敲擊節奏一起感受清津浦人的樂觀精神。(不經意的舉動,其實是對學生創造力的培養。)

(四)音樂活動:比比誰的耳朵靈

老師分別放了中國、日本、朝鮮的音樂片段,學生回答分別是哪國音樂?

(這既能拓寬學生的音樂視野又是對本課內容的當堂檢測,回扣了教學目標)

(五)課堂小結:今天我們參與了第一次亞洲之旅,學習了東亞日本、朝鮮的民歌。讓我們相約,下次一起走進印度、泰國和印尼!

㈦ 日本櫻花用的是什麼樂器演奏的呀

如果是說日本最有名的那首櫻花的歌的話,是用日本的傳統樂器三味線演奏的。和2胡非常相似的一個東西。

㈧ 七年級音樂櫻花教案

音樂櫻花的教學開展能幫助學生們更好地了解日本的音樂文化。下面就隨我一起去閱讀七年級音樂櫻花教案,相信能帶給大家幫助。

七年級音樂櫻花教案一

教學目標:

准確演唱歌曲《櫻花》的旋律,感受歌曲的意境,感受日本的音樂文化,掌握日本「都節調式」的構成。

教學重、難點:

重點:感受、了解日本音樂文化。

難點:准確演唱出歌曲《櫻花》的旋律和意境。

教學過程:

一、導入

1. 亞洲(圖片)是世界上面積最大的洲,也是跨緯度最廣、東西距離最長的一個洲。 按地理方位將亞洲分為東亞、東南亞、南亞、西亞、中亞、北亞。亞洲共有1000個左右的民族,不同地區的民族,分別創造了各自的文化。

2. 今天我們就先來聽一首歌曲,請同學們判斷它是亞洲哪個地區、哪個國家的民歌?至於歌名,大家認真聽,可以從歌詞中找到答案。

二、《櫻花》歌曲學習

(一)學唱《櫻花》

1.初聽歌曲《櫻花》。

聽後學生回答:東亞——日本——《櫻花》。

教師:櫻花在日本已有1000多年的歷史了,被尊為日本國花。賞櫻更是成了一項重大的民間傳統風俗活動。

教師講授:日本是櫻花的國度,位於亞洲東部,其獨特的地理條件和悠久的歷史,孕育了別具一格的日本文化。日本著名的「三道」,即日本民間的茶道、花道、書道。而櫻花、和服、武士、浮士繪畫、能樂等等都是日本文化的象徵性符號。

2. 學唱樂譜、感受結構。

(1)教師出示四個樂譜片段(如下):

教師分句演唱A.B.C.D.唱名譜(可作分句的演奏或演唱錄音),學生跟唱。特別要多指導學生把握D.的音準(注意3-4與4—3之間的小二度,4—7之間的增四度、7—6—4,此下行學生最難把握的大二度、大三度)。

(3)教師再完整演唱(可做演唱旋律及唱名的示範錄音)《櫻花》旋律,請學生聽記歌曲的完整結構。

3. 了解都節調式。

(1)請學生從《櫻花》歌譜中尋找,1、2、3、4、5、6、7七個音中,缺少哪兩個音?

(2)對比都節調式和五聲調式。教師彈奏或演唱 幾個音,幫助學生初步感受、建立日本「都節調式」的調式感覺。此時可帶領學生復習、比對中國的五聲調式。

4. 完整演唱、學習表現。

(1)教師簡介氣息的要求,每個學生拿出事先准備的皮筋,跟老師用抻皮筋的感覺感受氣息在丹田的擴張和收縮狀態。

(2)學生跟范唱演唱旋律。並用抻皮筋的感覺繼續外化自己的氣息狀態。

(3)請學生再次演唱,並隨旋律音高的起伏變化做出力度的起伏變化。(旋律上行時漸強、下行時漸弱)

(4)教師出示漸強「<」、漸弱「>」記號。

(5)請學生嘗試在書中譜例上標出漸強、漸弱記號。

(6)按自己標出的力度變化加入歌詞進行演唱。

(7)教師講解:櫻花生命十分短暫,素有「櫻花7日」之說,邊開邊落,短暫的花期正像人的生命轉瞬即逝,日本人民希望自己短暫的一生如櫻花一般燦爛。故賦予櫻花以高雅、剛勁、清秀質朴和獨立品格,更是勤勞、勇敢、智慧的象徵。

(8)教師啟發學生用恰當的咬字和氣息處理表現歌曲的意境。

(9)教師啟發學生用強與弱的對比表現1-2、11-12小節如回聲般的演唱意境。

(10)學生邊回味圖片中的美景,邊在遐想中有感情地嘗試背唱歌曲。

七年級音樂櫻花教案二

一 、教學內容

唱歌課《櫻花》

二、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了解日本相關音樂知識:如都節調式、日本箏、及歌舞伎樂與中國傳統音樂的關系。

2、能力目標:

(1)、有感情的演唱歌曲《櫻花》,尤其注意4、7的音準。

(2)、利用所掌握的日本都節調式音樂特點進行簡單的創編。

3、情感目標:對日本的音樂及民族有一個客觀的認識,能夠學習日本的櫻花精神。

三、教學重難點

1、有感情的演唱歌曲《櫻花》。

2、掌握並能運用都節調式。

四、教學方法:

談話法、討論法、演示法、欣賞教學法。

五、教學用具:

多媒體、電子琴、古箏等。

六、教學過程

(一)、導入:

1、師:同學們好,先做一下自我介紹,我是王老師,雖然是第一見面,但是大家不用緊張,因為我今天是來給大家當導游的,我們今天旅行的目的地是亞洲的某個國家,但到底是哪個國家呢?請大家通過一組幻燈片來猜一猜。(播放輕音樂《櫻花》)

生:討論回答。

師:你從哪些方面斷定這是日本呢?

生:富士山、壽司。。。。。

(二)、新授

2、師:如果我們把伴奏音樂換掉,你們再來欣賞。(引出日本音樂的風格特點)

3、師:到底是什麼樣的音樂特點,讓我們一下子就能感受到濃郁的日本風格呢。我們一起來視唱一下這首曲子的樂譜。並從以下三個方面思考:

(1)、調式

(2)、節奏

(3)、情緒

師:關於調式,大家可能有些陌生,在這里,大家主要回答兩個問題

(1)、構成音有哪些?

(2)、樂句內音與音之間的關系如何?

師:解釋音與音的關系。

以西洋七聲音階為例12345671,七個台階上住著七個音符,這些台階是不一樣高的,3到4,7到1之間的台階是其它台階的一半,所以是半音關系。其他是全音關系。兩個相鄰的音之間的距離我們叫做2度,1到3叫三度。半音關系的兩個音我們叫做小二度,全音關系的我們叫做大二度。1到3都是全音,所以我們叫做大三度。

從一個音到她相鄰的音走了一級叫做級進,兩個音就是級進關系,如果隔一個則稱為跳進。

生:討論回答。

師:總結。

師:這首樂曲就是日本的民歌《櫻花》櫻花是日本的國花,它象徵著純潔、美麗,它還素有七日櫻花之說,這樣短暫而絢爛的形象正好符合日本,作為一個島國,日本國民從小被灌輸危機意識,要珍惜時間,在有限的時間內做到最精彩。我們一起來用「啊」來模唱一遍旋律,注意聲音要充滿嚮往和虔誠。(鋼琴伴奏)

(三)、拓展

4、師:傳統的調式就要由傳統的音樂演出形式來演繹,日本的傳統音樂包括神樂、雅樂、伎能、歌舞伎等形式。 它們大都是集歌、舞、戲劇為一體的綜合性表演藝術。

我們就一起來欣賞一下這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歌舞伎樂形式。(播放視頻)

師:大家覺得很有意思嗎?據說,日本的傳統音樂又很多是從中國隋唐音樂演化而來的,而在我國的隋唐時期,尤其是日本的聖德太子(574--622)攝政時期開始,中日兩國之間的友好往來日益頻繁,日本曾先後派遣十九批"遣隋使"和"遣唐使"到我國來,其中每個使團都設有音樂長、音樂生,他們在我國學習我國的音樂,並且又把我國的音樂帶回到日本,從而使我國音樂在日本國土上得以廣泛的流傳,並對日本的音樂產生很大的影響。隋唐時期我國傳入日本的音樂內容,主要有唐樂、伎樂、散樂三種。唐樂是唐代宴會時使用的音樂,即我們所說的燕樂或俗樂,它們流傳到日本以後,被改造為日本的雅樂。散樂與伎樂隨著雅樂的興盛開始從宮廷流入民間,後來與日本原有的滑稽伎結合,形成了日本特有的樂劇,即能樂。

(以上關於日本傳統音樂與我國傳統音樂的關系,可以省略簡要點到即可)

5、師:除此之外,日本的傳統樂器也深受中國民族樂器的影響,比如日本箏。我這里就准備了日本箏的祖先——古箏。讓我們一起隨古箏演唱一下歌曲。

更改:

1、增加學唱次數,並適當的運用指揮手勢。

2、根據學生的實際情緒及演唱慾望來適當的增加學唱遍數。

(四)、創編

6、師:看來這些都難不倒你們,我們來點有難度的,運用都節調式特點進行4小節的旋律創編。

(分小組進行,選其中兩組展示)

1. 要仔細檢查學生創編的旋律,及時更正書寫錯誤等。

2. 將學生創編成果中比較優秀的全體來視唱,並且可以當成《櫻花》的前奏或間奏。注意課堂生成的特點,並積極運用這種生成。

(五)、總結

師:通過本次日本之旅,我們收獲良多,而且還很有民族自豪感,因為古代日本的很多傳統都源自中國,但是同學們,在當今社會中,你有沒有觀察過我們身邊有多少東西都刻著日本的影子呢?

生:科技產品、汽車、相機等電子產品。

師:這真是兩千年河東,兩千年河西,日本人正是推崇這種「即使短暫,也要盛開這一瞬的絢爛。」的櫻花精神。這種信念通常會體現在他們生活、處事之道中,自古如此,久而久之便培養出了日本人特有的不惜一切力求向上、堅忍不拔的民族精神。

1、 以上總結可以根據課堂時間來即興發揮,盡量的減少題外話,直接總結櫻花品質。

2、 可以讓學生在櫻花歌曲中離開教室。

㈨ 三年級學習日本櫻花歌曲合適嗎

教材分析:?
《櫻花》是人音版三年級上冊第六單元的內容。「櫻花」是日本的國花,每當開花時滑笑節,日本人民爭相觀賞它的千姿百態。《櫻花》這首歌描繪了日本人民珍愛櫻花,結伴觀賞櫻花的喜悅心情和生活情趣。
二、教學目標:?1.?通過聆聽、欣賞、演唱、分析、對比等形式引導學生感受日本民歌的風格特點。
2.啟發學生以各種方式來表現櫻花的美、表達對櫻花的熱愛。
3.?學習和掌握日本民間「都節調式」。
三、教學重點:?通過聆聽、欣賞、演唱、分析、對比等形式引導學生感受日本民歌的風格特點。
四、教學難點:?用舞蹈的形式表現櫻花
五、教學過程:
(一)組織教學
1.師生問好
(二)新課導入
師:歡迎大家踏上音樂小火車,今天我要帶大家去一個非常美麗的地方——花園島,大家准備好了嗎?(師生齊唱《火車開了》)
播放PPT,讓同學們仔細觀察,猜一猜是什麼花?
生:桃花、杏花…….
師:今天我們就先了解一下(日本)的櫻花。同學們觀察一下說一說你看到的櫻花是怎樣的?(形狀、顏色)?
生:粉色……
師:櫻信棗含花是日本的國花,也是日本人民最喜愛的花。每年陽春三月,滿山遍野地盛開櫻花就一團團一簇簇競相開放,粉的,紅的,白的,一望無際。櫻花開花都在七天左右,花期短,所以日本人認為櫻花的美麗雖然短暫,但是給人們留下了美麗和芬芳,在櫻花的身上學到的珍惜每一天,積極生活的精神。
(三)聆聽
1.師:請同學們帶著心中的櫻花的形象來聽一聽日本歌曲《櫻花》(童聲齊唱)提問:(1)聽一聽歌曲中都唱了什麼,你能想像出歌曲
表現的情景嗎?
(2)聽一聽歌曲中出現了一個獨特的伴奏樂器,猜一猜是什麼樂器?
生:……
2.師:總結:《櫻花》這首民歌純朴而生動地表現了日本人民珍愛櫻花,趁三月春光結伴前往觀賞的喜悅心情。歌曲中出現的獨特伴奏樂器是日本箏。日本箏源於中國唐代的古箏,在唐代時期中國古箏傳入日本,經過他們的改良先後演變為樂箏、築箏、俗箏等,至今把「箏」作為日本傳統樂器。(出示圖片日本箏)。正是因岩沒為日本箏的出現歌曲更加變現了它民族音樂的特點。
3.復聽歌曲《櫻花》讓學生進一步感受音樂,邊聽邊......

熱點內容
山茶花燙花 發布:2025-02-14 00:03:42 瀏覽:944
馬上11月南京綠博園有鬱金香嗎 發布:2025-02-14 00:02:45 瀏覽:56
送鮮花表情 發布:2025-02-14 00:00:14 瀏覽:386
七夕橋天空 發布:2025-02-13 23:59:32 瀏覽:7
描述牡丹 發布:2025-02-13 23:59:24 瀏覽:934
用棉花插花 發布:2025-02-13 23:57:59 瀏覽:892
花語迷茫 發布:2025-02-13 23:57:57 瀏覽:144
牡丹斑馬線 發布:2025-02-13 23:57:08 瀏覽:957
武當櫻花 發布:2025-02-13 23:56:26 瀏覽:442
冬柃盆景 發布:2025-02-13 23:50:27 瀏覽:7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