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花的栽植
❶ 梅花種植方法和時間
梅花適合在每年的春秋季節栽種。
三四月份是比較適合種植梅花的。如果准備在園林里種植梅花的話,需要先挖一個深坑,然後用水把土坑淋濕(最好澆透),再把樹苗放進去。需要注意的是,為了保證花苗可以存活下來,最好多保留一些根部組織。
如果是盆栽梅花的話,可以在盆土中加一些腐葉土,以增加透水和透氣性。春季時氣候比較乾燥,但是想要梅花生長的好,不要澆水太勤,盆土不幹不用澆,如果要澆水的話一定要澆透。每年的八九月份也比較適合種植梅花,這時氣候乾燥清爽,種植梅花很容易存活。但是梅花不是喜濕性植物,所閉森以花友要把控好澆水次數,可根據氣候和土壤的濕潤程度來決定。
形態特徵
梅是小喬木,稀灌木,高4-10米。樹皮淺灰色或帶綠色,平滑。小枝綠頌晌色,光滑無毛。葉片卵形或橢圓形,長4-8厘米,寬2.5-5厘米,先端尾尖,基部寬楔形至圓形,葉邊常具小銳鋸齒,灰綠色,幼嫩時兩面被短柔毛,成長時逐漸脫落,或僅下面脈腋間具短柔毛;葉柄長1-2厘米,幼時具毛,老時脫落,常有腺體。
花單生或有時2朵同生於1芽內,直徑2-2.5厘米,香味濃,先於葉開放;花梗短,長約1-3毫米,常無毛。花萼通常紅褐色,但有些品種的花萼為綠色或綠紫色;萼筒寬鍾形,無毛或有時被野態鋒短柔毛。
❷ 梅花的六大養殖方法
梅花是著名的觀賞花木,在冬季開花,經常被用來比擬人的高潔品質,梅花的養殖方法怎麼樣,下邊來帶大家去了解下:梅花也叫紅梅、干枝梅、紅綠梅、綠梅,是薔薇科梅亞屬的植物,寒冬先葉開放,花瓣五片,有白﹑紅、粉紅等多種顏色。主要分為花梅和果梅兩類;可孤植、叢植、群植等。其具有良好的葯用價值:花蕾能開胃散郁,生津化痰,活血解毒;根研末可治黃疸。梅花花語為堅強 ,忠貞,高雅。
梅花的養殖方法:
2、澆水:生長期應注意澆水,經常保持盆土濕潤偏於狀態,既不能積水,也小能過濕過干,澆水掌握見干見濕的原則。一般天陰、溫度低時少澆水,否則多澆水。夏季每天可澆2次,春秋季每天澆1次,冬季則干透澆透。
3、陽光:生長期應放在陽光充足、通風良好的地方,若處在庇蔭環境,光照不足,則生長瘦弱,開花稀少。
4、溫度:對溫度非常敏感,一般耐-10℃低溫,在早春平均氣溫達- 5-7℃時開花,若遇低溫,開花期延後,若開花時遇低溫,則花期可延長。
5、施肥:施肥要合理,栽植前施好基肥,同時攙入少量磷酸二氫鉀,花前再施1次磷酸二氫鉀,花施1次腐熟的餅肥,補充營養。6月還可施1次復合肥,以促進花芽分化。秋季落葉後,施1次有機肥,如腐熟的糞肥等。
6、修剪:盆栽梅花上盆後要進行重剪,為製作盆景打基礎,以自然樹形為主,剪去交叉枝、直立枝、乾枯枝、過密枝等,對側枝進行短截,以促進花繁葉茂。
梅花品種也比較多,開放時有淡淡的清香,是很著名的觀賞花木,梅花的養殖方法就給大家介紹到這里了,喜歡梅花的朋友不妨在家居庭院等地方進行種植,那將是庭院的一道亮麗風景。
金魚草六大病害及解決方法
金魚草花色豐富多彩,一向受人們喜愛,金魚草在養護中也會出現病害情況,下面我們來了解下金魚草的常見病害及解決方法:
金魚草病害:
1、灰霉病
灰霉病是溫室內栽培金魚草的重要病害。植株的莖、葉和花皆可受害,以花為主。
解決方法:發病初期,選用70%甲基托布津可濕性粉劑1000倍液,或50%多菌靈可濕性粉劑800倍液噴霧防治。每隔10~15天噴1次,連噴2~3次。
2、焦枯病
高溫、多雨、濕度大有利於金魚草焦枯病發病,葉上病斑中部灰白色,邊緣褐色微隆,病斑直徑可由1毫米左右發展至15毫米,並出現同心環經緯度,莖上病斑主要發生在基部,病斑中部略凹陷,其餘與葉上病斑類似。發病嚴重時,葉片早落,植株矮小。
解決方法:發現病害及時噴灑70%甲基托布津1000倍液或65%代森鋅可濕性粉劑500倍液進行防治,每隔10天噴1次,連噴2-3次可有效控制病情。
3、草銹病
草銹病主要為害葉片、嫩莖和花萼。
解決方法:發病初期,可噴灑15%粉銹寧可濕性粉劑2000倍液或65%代森鋅可濕性粉劑500倍液。
4、葉枯病
葉枯病主要發生於葉部和莖部。
解決方法:發病初期,可噴灑等量式波爾多液,或65%代森鋅可濕性粉劑600倍液,或50%萊本特可濕性粉劑2000~2500倍液。
5、莖腐病
莖腐病主要為害莖和根部。發病初期,根莖部出現淡褐色的病斑,嚴重時植株枯死。
解決方法:發病初期向發病部位噴施40%乙膦鋁可濕性粉劑200~400倍液,或用50%敵菌丹可濕性粉劑1000倍液澆灌植株根莖部。
6、苗腐病
苗腐病主要為害幼苗。發病初期幼苗近土表的基部或根部呈水漬狀,最後腐爛,以致全株倒伏或調萎枯死。
解決方法:發病初期可噴灑50%多菌靈可濕性粉劑800倍液或75%百菌清可濕性粉劑800倍液。
金魚草養護不當會發生各種蟲害、病害,會影響金魚草的生長情況,降低的觀賞價值,金魚草常見的病害、蟲害及解決方法就介紹到這里了,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大岩桐,大岩桐的養殖方法
大岩桐,大岩桐的養殖方法
別名:六雪尼、落雪泥
原產地:巴西
花期:春
日照:適合半陰環境,在照度5000-6000勒克斯的條件下即可正常生長
溫度:8-10℃即可生長;生長期要求高溫;冬季塊莖休眠保持4-5℃的溫度即可
土壤:栽植用土以疏鬆、排水良好、富含腐殖質的土壤為宜
水分:生長期要求空氣濕度較高;夏季忌淋雨水冬季塊莖休眠,要保持乾燥
盆土可用腐葉土、園土、廄肥等量混合;或以3份泥炭士、1份珍珠岩、1份河沙和少量基肥混合;或以腐葉土、粗沙和蛭石混合配製而成。
二年生塊莖冬季休眠,3月開始萌芽,需及時換盆。栽植塊莖需露出盆土,每個塊莖只需留1個嫩芽。塊莖可連續栽培7-8年,每年開花兩次。老塊莖需要淘汰更新。
大岩桐好肥。當幼苗第二次移植後長出5-6片真葉時,10天後追施1:10濃度的腐熟豆餅水。定植時,應施足底肥,可將少許骨粉或1匙過磷酸鈣放在盆底,再覆蓋粗沙培養土。生長旺盛期,每周施稀薄肥水1次。形成花苞時,再增施磷、鉀肥1-2次。
因葉面絨毛密生,施肥時不可使肥液站污葉面和花蕾,以免引起腐爛。每次施肥後,需噴清水1次,以保持葉面清潔。
夏季高溫季節,要適當少澆水,盆土不幹可以不澆。秋季氣溫降低時,可逐漸減少澆水量,使植株逐步進入休眠。進入休眠期枝葉枯黃後,減少澆水至完全停止澆水。冬季休眠期保持乾燥,如濕度過大,溫度又低,塊莖易腐爛。澆水需均勻,不宜過濕,否則會導致爛根爛葉。不宜直接給葉面澆水,以防出現水漬。
生長期空氣濕度大,葉片生長繁茂蔥綠。經常噴霧,保持較高的空氣濕度。
大岩桐生長適溫為18-20℃。冬季落葉休眠期,塊莖在5℃左右的溫度下,可以安全越冬。高溫時注意降溫和通風。蕾期溫度不宜過高,否則會導致花梗細長瘦弱。開花前如能將溫度降至12-15℃,則可使花期更長久,且花朵不至於太嬌嫩。
大岩桐為半陰性植物。生長期光線不宜過強,否則會導致生長緩慢以及縮短開花期。從4月份起隨光線增強,要逐步遮去中午前後的強光。開花期可適當延長遮陰時間,以延長開花期。進入結實期後,應縮短遮陰時間,以促進種子成熟和球莖發育。冬季幼苗期應接受充足陽光,使幼苗生長更健壯。播種移苗後應適當遮陰。
大岩桐易發生葉蝸類蟲害,使葉片發黃、脫落,嚴重時導致死亡。當發現葉片上有紅蜘蛛時,可以噴5%尼索朗乳劑1000倍液,防治效果很好。一般每隔1周噴灑1次,連續噴2-3次。另外,市場上有很多新興的殺蟎特效葯,它們低毒、長效,可按照說明正確使用。
大岩桐以播種繁殖為主,也可採取扦插或分球繁殖。大岩桐的種子極細小,溫室中周年均可進行播種,但以10-12月為宜,自播種至開花約需5-8個月時間。發芽溫度以20-22℃為宜,經10-15天發芽,播後覆土宜薄或不覆土。扦播法繁殖可採取芽插,也可採取葉插,但成活率較低。通常待芽長達4厘米時即可選取新芽扦插,葉插宜在5-6月或8-9月進行。
女人最討厭的六大表白行為
1、不要帶著一群好友去告白。
不要學日本的少女漫畫,告白時帶著一群朋友去,因為這會讓對方覺得像是一群小孩子在扮家家酒。所以,如果你真的很重視對方,告白時請盡量單槍匹馬吧!
2、不要在喝醉酒時告白。
許多男生錯誤的以為,在喝一點酒後向女生告白,不但可以讓自己心情放鬆一點,而且還多點浪漫,其實這都是男生單方面的蠢想法。因為,相信大多數的人都分不清楚一個喝了酒的人所說的話究竟是醉話?還是真心話?而喝醉酒的德性更會讓人害怕,想要逃走都來不及了,更別說會有什麼愛的感覺了。
3、不要拖很久才告白。
如果當你真的很喜歡對方,最好能在對方感受到你的情意時盡早表態,別太愛裝酷或是異想天開等著對方主動送上門來。因為這不但會讓人以為你對他的興趣並不高,因此還在等著更好的人出現。也會讓對方在長時間的等待後而完全失去興趣。
4、不要有毫無氣氛下告白。
不管你選擇什麼場所向對方告白,當時的氣氛都是最重要的。一首動人的情歌、一個美麗的星光下、一份貼心的禮物、一臉真誠的笑容,都是最佳的告白氣氛。
5、不要用無聊的台詞告白。
不是所有的人都會嚮往電視劇中的浪漫情節發生在自己身上,所以千萬不要以為用電視劇里的肉麻台詞去向人表白吧!一是這種台詞多半不切實際,二是當你說出來後,反而有機會讓對方想起:你不是他的偶像木村拓哉、也不是超級美女或家財萬貫的貴公子,所以何苦要說呢。
6、不要請別人代為告白。
如果你是請朋友轉告對方:喜歡你,你覺得他怎麼樣?這種不敢自己告白的人最差勁了,尤其是男生,因為缺乏勇氣的男人可不是個理想好情人。因此,這種請朋友代為告白的戀情最容易被回絕。
❸ 梅花怎麼養
梅花的養殖方法如下:
栽植:在南方可地栽,在黃河流域耐寒品種也可地栽,但在北方寒冷地區則應盆栽室內越冬。在落葉後至春季萌芽前均可栽植。為提高成活率,應避免損傷根系,帶土團移栽。地栽應選在背風向陽的地方。盆栽選用腐葉土3份、園土3份、河沙2份、念塌腐熟的廄肥2份均勻混合後的培養土。栽後澆1次透水。放庇蔭處養護,待恢復生長後移至陽光下正常管理。
花期管理:花期控制盆栽梅花一般為家庭觀賞。冬季落葉後置於室內,溫度保持在0~5℃,元旦後逐漸加溫至5~10℃,並日充分接受光照,經常向枝條噴水,水濕應與室溫接近。
梅
梅(學名:Armeniaca mume Sieb.),薔薇科杏屬植物。
梅的鮮花可提取香精,果實可食,或熏製成烏梅成葯,有止咳、止瀉、生津、止渴之效。梅又能抗根線蟲危害,可作核果類果樹的砧木。原產中國南方,已有三千多年的栽培歷史,無論作觀賞或果樹均有許多品種。梅花是中國十大名花之首,與蘭花、竹子、菊花一起列為「四君子」,與松、竹並稱為「歲寒三友」。
❹ 梅花怎麼種
栽種梅花的過程中,首先將種子進行風干處理,不要讓陽光直接照射,主要是選取腐葉土、沙泥和細沙蘆沒混合製成栽培土壤,噴灑多菌靈後施加適量的餅肥,入栽後保持20公分的間距,澆透一次水分後,之後澆水不要過多,以免造成盆土積水影響種苗生長。
梅花的種植方法
1、栽前處理
梅花有一定的耐寒性,但在幼苗期間不要長期將植株放在低溫環境中,否則不易成活,在陰雨天氣時候要避免盆土積水,如果陪跡納土壤基肥充足,生長期間施肥可少量進行,當新梢長有5公分時候施加餅肥水,州早以促進枝條生長健壯。
❺ 梅花的栽培是怎樣的
栽培定植梅樹一般用2 ~5年生苗。可孤植或叢植。叢植時,株距3 ~5m為宜。栽植時樹穴內要施足基肥如腐熟的廄肥、堆肥、餅肥等,栽好後澆透水,加強管理。梅樹栽好後。需注意修剪和病蟲的防治。梅樹枝幹易抽生徒長枝,使樹冠內枝條雜亂,影響通風透光。
因此在入冬前或早春萌動前,剪去樹幹上徒長枝、密枝、枯枝及部分針狀枝。花枝又分長、中、短三種。長30cm以上的枝為長花枝,上面著花較少,有的僅在枝端有幾朵花。20cm以下中、短枝開花多,最短的2cm左右的花枝也能連年開花。所以修剪時對長花枝要適當剪短,促使多生花芽及中、短花枝。
夏季修剪也很重要,從萌芽後到5月間進行,抹除不必要的萌芽,稱為抹芽。抹芽可進行2次,第二次抹芽,要對保留局斗下來的長枝進行摘心,使多生花芽或促生二次花枝。夏季修剪得當,可減少一部分冬季的修剪。盆栽梅花,在花謝後進行修剪,將開過花的一年生枝剪短,只桐慶磨保留基部2 ~ 3個芽,促使其再生2 ~ 3個新梢成為新的花枝,每年反復進行。
為使花枝充實,多生花蕾,在6月中下旬要節制肥水,促進花芽分化。盆栽梅花謝後,應翻盆換土,土宜疏鬆肥沃,換盆時要施加糞干於盆底作基肥。 4 ~5月施3%的復合花肥。到6月則要控制水分,如澆水過多或雨水過多,易使枝條細弱,甚至葉黃調落,此時可將盆放倒側置。
新枝長至25cm 時停止澆水,待嫩梢萎蔫時,再澆六七成水,這樣反復多次,迫使新梢停止生長,以促進花芽的分化和生長,7月份後可追施1 ~2次磷鉀肥,這樣入冬在葉芽處就可出現綠豆大小的花蕾,初春就能開綻吐香了。在栽培管理期間,每年最好施3次肥,即在秋季至初冬要施基肥豆餅肥、廄肥、堆肥均可,在含苞待放前追施少量速效肥如稀薄腐熟的人糞尿、尿素等,第三次是在新梢停止生長後,適當控制水分,並追施適量的過磷酸鈣、氯化鉀等速效肥,以促進花芽分化。
在生長期如發現由於缺鐵造成的全株生長不良,葉片發黃,可結合澆水施用0。1 %硫酸亞鐵。梅花的病蟲害有白粉病、炭疽病、流膠病等,蟲害常見的有天牛、蚜蟲、介殼蟲及各種蛾類等。發生時要及時防除。但治蟲用葯時,要避免使用樂果, 因差叢樂果對梅花易產生葯害而導致落葉。
❻ 梅花怎麼種植
問題一:如何種植梅花? 繁殖 梅花可用嫁接、扦插、壓條和播種法繁殖。作為砧木,南方多用梅或桃,北方常用杏、山杏或山桃。杏與山杏都是梅的優良砧木,嫁接的成活率也高,且耐寒力強,北方尤多用之。通常用切接、劈接、舌接、腹接或靠接,於春季砧木萌動後進行;腹接還可在秋天進行。也可以利用冬閑進行舌接。至於靠接,多以果梅老蔸與梅花幼樹相接,春、秋均可。芽接於6-9月進行,多用盾狀芽接法。長江流域進行芽接時,接芽可帶較厚的木質部。北方接芽可以帶極薄的木質部或完全不帶木質部,也可用方塊芽接。梅的硬木扦插,多在長江流域應用,一般於11月扦插10-15厘米長的一年生枝。因品種不同,成活率差別較大,最高可達80%以上。扦插前如將插條用500ppm吲哚丁酸水溶液快浸際萌發的枝條,用利刀環剝,將環剝部埋入土中,深3-4厘米,於秋後割離母體分栽。高壓是繁殖大苗時採用的方法,可於霉雨季節進行。為了培育砧木或新品種,可採用種子法繁殖。將成熟種子清洗涼干,進行秋播;也可混濕少層積,以待來春播種。如以育種為目的則夏播為好。 2.栽培 梅花栽培,可分園林栽培、切花栽培、盆景栽培以及催延花期栽培等。園林栽培最重要的是要適地適樹。首先要選擇適當的地點,栽植時,應注重突出梅花主題,並要有松、竹等常綠樹作背景、客景。一般栽2-5年生大苗,可孤植、叢植或群植。培植大面積的梅林、梅嶺或梅山應選擇陽坡或壯舉陽坡,株距3-5米,要疏密有致,配置自然。挖掘樹穴後,施足基肥,再行栽植,栽後澆透水,並加強管理。梅樹以整成得天獨厚開心形為宜,一般宜輕度修剪,以疏剪為主、短截為輔。生長季節一般要施3次肥,即秋季至初冬施基肥,如餅肥、堆肥、廄肥等;含苞前盡早施速效性肥,如人糞尿、尿素等為「催花肥」;6月底、7月初新梢停止生長後,要適當控制水分,並施過磷酸鈣、氯化鉀等速效性肥料,以促進花芽分化。平時要注意花的管理工作,包括灌溉、排水、除草及病蟲防治。以生產切花為主要目的時,多在露地成片多栽種,株行距可縮小至3米乘以3米,定干約30厘米,並適當重剪,多施肥料,以腫生較長的花枝。作切花的品種,要求長勢健壯,而且年年著花繁密。以宮粉型梅花作切花最好綠萼型、玉蝶型次之。 梅耐修剪,發枝力強,花芽易於形成,故適於盆栽。將成活的苗木露地栽培數年,於年底上盆。盆土宜疏鬆、肥沃,最下鋪一層磚或粗土塊,以利排水。栽前與栽後,均要加以整形修剪。採用毀、棕絲扎、鐵絲纏、斧劈、火燒等措施,達到「疏、欹、曲」和「蒼勁自然」的效果,且忌「順風梅」、「疙瘩梅」、「屏風梅」、「龍蛇梅」等呆板形式。修剪梅樁、盆梅,應較露地梅花為重。盆梅澆水要適度,太濕易引起黃葉干青葉易脫落。新枝長至30厘米左右時(約6月間)要適當控制水分,並增施追肥,以促花芽分化。花前先置下冷室向陽處,含苞待放時移至室內觀賞。花後應進行強度短截,仍移至露地培養,藉以恢復元氣。 梅花適於催延花期栽培,可令其在春節、「五一」、「七一」、國猛,並要經常灑水,以保持空氣濕度,應將其放於陽光充足處,待花蕾露色後,移至低溫處,則含苞欲放的狀態可維持10-20天之久;若給予15-20oC的條件,則經一周左右即可開花。為了延長觀賞期,或將初放的梅花移至10oC左右的條件下。如要其在「五一」開放,可將花芽豐多的盆梅於略高於冰點的冷室中,延至翌年4月上中旬逐漸移出室外;若要提前至國慶節開花,則要在抽梢長30厘米後及時「扣水」,重施追肥,並摘除全部葉片,再依次給以低溫和增溫處理,以促花芽於國慶節前夕吐蕊。
問題二:怎樣種梅花? 梅花不畏嚴寒,傲霜鬥雪,自古以來一直受到人們的稱頌。依栽培目的不同,梅花可分為花梅和果梅兩大類。果梅常栽於果園,以收獲果實為主;花梅栽於庭院或花盆中,其花色艷麗,品種豐富,主要供人觀賞。
①上盆
梅花盆栽以花梅為主。盆栽梅花,在 9-10 月上盆較好。選用經過嫁接、已在實地栽培 2-3 年、根莖較粗壯的樹苗上盆,這樣栽後當年就能見花。為使梅花成型,一般可在株高 20-30 厘米處進行截頂,留頂端 3-4 個新芽作為主枝培養。梅花適宜在輕松肥沃的土質中生長,盆土一般用 2 份腐葉土、 2 份風化河泥或稻田泥, 6 份細沙土混合即成(也可在培養土中略摻糞干或餅肥)。上盆後要連續澆兩次透水,放在陽光充足處養護。花盆以普通瓦盆較好,開花時將其移置紫砂盆內,供觀賞。
②澆水
梅花對土壤水分很敏感。澆水要掌握不幹不澆,澆則要透,見干澆水,忌過濕的原則。土壤含水分過多,葉片將發黃而脫落。如果發現青葉脫落,則是因為土壤過干。為了使梅花多著花蕾,當新枝長至 25 厘米左右時,應作「乾旱處理」,即作短時間的停止澆水,俗稱「收水」處理,使植株因缺水而葉片翹卷,枝條略呈萎蔫狀,然後再澆小水「緩苗」,「小水」的水量約是通常澆水量的 6-7 成。小水連續幾天後再作短時間的停水,這樣反復幾次,迫使新梢停止生長及二番枝的萌發,俗稱「定頭」。然而再慢慢「放水」,逐步恢復正常澆水。這種「收水」的目的,能控制新梢不至長得太長,同時也能使植株集中養分增加花芽生長,可達多著花蕾的效果。但應注意,由於盆土已乾燥過久,應先澆小水使根部緩緩吸收,逐漸恢復生機,切不可立即大水澆灌,大水會造成大量落葉。梅花有孕蕾期間落葉會直接影響著蕾,所以要特別注意。梅花喜水,但不耐澇。春季雨水多,易使枝條旺長而使花芽減少。黃梅季節是孕育花芽的時候,盆土宜略干,此時水分過量會使枝條生長細長,甚至會產生葉黃凋落,影響著蕾開花。夏季高溫宜濕,可在上午 8 時至下午 4 時左右各澆水一次。大雨後應注意側盆倒水,防止盆內積水。秋季要逐漸減少澆水量,以保持濕潤為宜,一般 1-2 天上午澆水一次即可。霜降落葉後,花芽已長大,可以隔天或隔幾天澆水一次。開花和展葉期也要少澆水。
③施肥
盆栽梅花的施肥,春季除上盆和換盆時施給底肥外,可施一次濃肥(人糞 70% 、水 30% ),施後第二天必須「回水」。這次濃肥後,已能滿足春季抽枝發葉,不必再施肥,特別是當芽長到 5 厘米上下時,更忌施肥,不然易使枝條發生徒長,還易引發蚜蟲危害。 5 月中下旬,可施淡追肥 1-2 次(人糞 30% 、水 70% ),目的是促使形成花芽。 8 月上旬,為第二次發根期,同時為了促使花芽肥大,也可施追肥一次(人糞 30% 、水 70% )。 9 月上旬,梅花新根已較老熟,為了使花芽健壯,也可再少量追施一次磷肥。
在含蕾待放時,追施少量氮素或磷鉀肥。肥料來源有:豆餅水,花生餅水(澆在盆土上),干雞糞(撒在盆土上或埋在盆邊)。
④修剪
梅花枝條宜稀忌繁,枝條過密時須及時修剪。花芽形成在當年新生的枝條上,在新枝中以短枝和中枝開花較多,長枝往往無花,因此欲使多著花,可用修剪的辦法促使多生新枝。初上盆的幼株可選留強壯的枝條 2-3 枝,在 20 厘米左右處短截,其餘枝條可自基部全部剪去,使在短截的枝條上長出新枝。在生長過程中若有徒長枝、纖弱枝、病害枝、重疊枝及密生枝,都應及時剪除。修剪要和整形相結合,整形根據植株生長勢,保持自然形態,不求挺直壯觀,而講究橫、斜、倚、曲、古、雅、蒼、疏,要有詩情畫意,有疏有密,疏密相間。花期過後,除主枝留 20 ......>>
問題三:梅花的種植方法 1、栽植:在落葉後至春季萌芽前均可栽植。為提高成活率,應避免損傷根系,帶土團移栽。移栽後澆透水,噴施新高脂膜,可有效防止地上水分不蒸發,苗體水分不蒸騰,隔絕病蟲害,縮短緩苗期,快速適應新環境,健康成長。放庇蔭處養護,待恢復生長後移至陽光下正常管理。
2、澆水、施肥、防病蟲害:生長期應注意澆水,經常保持盆土濕潤,合理定期施肥,栽植前施好基肥,對發生病蟲害的植株要噴灑針對性葯物並加新高脂膜,保墒保肥,增強葯效。
3.整形修剪:剪去交叉枝、直立枝、乾枯枝、過密枝等,對側枝進行短截,以促進花繁葉茂。盆栽梅花上盆後要進行重剪,為製作盆景打基礎,修剪後給傷口塗上愈傷防腐膜,促傷口癒合組織生長,防腐爛病菌侵染。
4.花期控制 :盆栽梅花一般為家庭觀賞。在花芽分化期要環刷促花王2號,促使花芽分化。在花蕾期噴灑花朵壯蒂靈可促使花蕾強壯、花瓣肥大、花色艷麗、花香濃郁、花期延長。
問題四:梅花樹怎麼種植 用土:宜選用排水透氣俱佳的砂質壤土。此種培養土可由泥炭、細砂、園土按照1:1的比例配製而成,如有可能,往裡面放入少量腐葉土則更好。加腐葉土之目的在於提高培養上的貯肥能力,使培養土呈微酸性反應。
選盆:梅俊盆雅,能夠相互襯托,增添觀賞價值。但是,最好把梅花種在普通的瓦盆中,待植株開花時,再給它套上外形雅緻的花盆。因為瓦盆有利於梅花根系生長,而古香古色的瓷盆或紫砂盆略遜之。
澆水:冬春兩季,梅花需水不多,除了在花期里使盆土略潮之外,其他階段均直使盆土保持微潮偏乾的狀態。夏秋兩季,是梅花需水最多的階段,應該見干澆水。但在6月至7月時,花芽開始分化,此間要對梅花「控水」幾次,即減少澆水令梅花葉片微卷再行澆水,這樣梅花才能更好開花。
施肥:梅花喜肥,然而供肥要適時適量,從春末至夏初可以間隔10天左右追施稀薄液體肥料一次。冬末至春初,當梅花花蕾開始明顯生長至透色前,應該每隔5天追施稀薄液體肥料一次,以使梅花的花朵開得色艷味香。
光照:擺放地點陽光充沛,梅花生長健壯,著花較多,反之則植株生長緩慢、花芽分化較少。因此,保證盆栽梅花每天接受4至6小時的日光照射是十分必要的。在梅花的花期里,特別是其花芽開始膨大後,每天接受數小時的日光直射有利於開花,當梅花的花朵開放後,則要把它擺放在無日光直射的明亮之處,否則花朵會很快謝掉的。
修剪:要想使梅花有優美的樹形、強壯的生長勢,每年的修剪必不可少。梅花在生長旺盛季節要對枝條進行摘心,只令其長到20――30厘米的高度。同時,還要隨時剪去砧木上所發出的萌芽並及時剪去病弱枝、內膛枝、此外,還要隨時摘除砧木上所長出的萌櫱。當梅花開花後亦要加以修剪,每根枝條僅留基部3至5芽。春季枝條發芽時還要進行疏芽,好使養分合理分配,這樣梅花才能長得更加美觀、茁壯。
問題五:梅花什麼時候種 繁殖與栽培:梅花以嫁接為主,播種也可。嫁接常備用切接或芽接。砧木以實生梅苗為好。切接可以早春萌動時進行,也可在冬季,用不帶土的裸根砧苗在室內進行切接或劈接。芽接多在6--9月進行,多用盾形芽接法。通常在生長期間施3次肥,即在秋季至初冬施肥,如餅肥堆肥、廄肥等;在含苞前施速效性肥;在新梢停止生長後(6月底至7月初),適當控制水分貳施肥,促進花芽分化。如果用梅的老樹干靠接,可快速形成盆栽樹樁。梅花適作盆景栽培。將地栽培數年後的植株上盆。盆土宜軟松肥沃,栽前栽後均要整形和修剪。常見病害有穿孔病、炭疽病、白粉病、枯枝流膠病、干腐流膠病等。 注意治蟲用葯時避免使用樂果,因樂果對梅花易主生葯害而導致落葉。
問題六:請問,用梅花種子可以種植梅花嗎 完全可以
問題七:梅花是不是遷插種植的???要怎麼做才能種植??? 是扦插種植的。
普通扦插法
l、扦插時間:梅花扦插時間一般在11月底進行,此時枝條已停止生長。當年生枝條己木質化,且枝條養分含量高。
2、插床的准備: 插床宜選排水良好、向陽的地方。插床為lm寬左右,床面用肥力較大的疏鬆壤土作基質 (方便成活苗生長一年後移栽出圃),床邊設弓架 (6Ocm高)備扦插後蓋塑料薄膜。
3、操作: 在易扦插成活的幼壯年母樹品種上取已木質化的當年生枝條,用枝條中上段截取長為13cm左右的枝段為插穗(注意:用利剪、利刀截取,以防傷口撕裂,插穗上端為平口,下端沿芽下削剪成馬耳形,這樣利於擴大切口面,更好地形成愈傷組織),插入土中lOcm,留2cm-3cm外露地面,株距3cm-5cm,行距l5cm,插後用手輕輕地將周圍土壓實,最後噴一次透水,蓋上塑料薄膜。
4、管理: 扦插後經常噴水保持土壤濕潤,低溫期,塑料薄膜要蓋嚴實、防止透風。第二年春季溫度回升後,在晴朗天氣膜內溫度達2O℃以上時,上午掀開薄膜通風,下午太陽下山前重蓋上 (防止薄膜內氣溫過高而地溫末上來,先發芽後長根的假活現象)。到3-4月確認插穗生根後除去薄膜,以後進入苗期管理。
問題八:我想種植梅花,但是不知道北方適合種什麼品種的梅花? 如果是黃河流域的話,一些耐寒品種就可以,另外一些雜交培育的品種在北京都可以野外越冬了,但是在北方栽培梅花還是盆裝冬季市內越冬合適
植物生長要靠空氣,陽光,水和溫度。梅花雖然不怕寒冷,但是太冷了也會死的。北方十月後就在0下10--30度,結冰了,梅花怎麼能生長?好多植物都被雪壓住了,開春後才發芽,你說是也不是?
問題九:梅花的種植方式有哪些?其特點是什麼?速度回答,今晚有用. 梅花原產我國的東南、西南、華中及台灣等地,性喜溫暖,但也能較耐低溫。現已有幾十個抗寒性強的品種能在三北地區陸地越冬。梅花對土壤要求不嚴,耐貧瘠,凡排水良好的粘土,壤土及沙壤土,微鹼性土(ph值在6―8),均能良好生長。梅花的栽培方式,主要有園林栽植,盆景栽培和切花栽培。下面對這些栽培方法進行詳細的說明:
【園林栽植】:梅花在我國園林栽培中,多採用傳統手法,以松、竹、梅『歲寒三友』組景。突出梅花作為主題,又宜三五成叢或孤植於窗前、屋角、池旁、路邊、橋頭、亭、榭附近。或建梅花專類園,如梅林、梅嶺、梅峰、梅溪、梅徑等。開花時繁花似錦,香飄數里,是旅遊及文人墨客踏雪尋梅、詠梅、畫梅的最佳去處。露地定植梅花,要選擇適合當地氣候條件的品種,選背風、向陽,排水良好之地。定植時間,黃河以南大部地區,淮河以南可於冬季以前栽植,有利於梅花提前紮根生長。北方乾旱地區,可於春天栽植。提前購進的苗木先用沙土培埋假植,待土壤解凍後方可栽植。栽植前要挖好樹穴,混施積肥,若土壤過於粘重,須在樹穴內加細沙石、碎桔桿或煤灰等,以利於排水。栽植前須將過長的根系修剪一下,有條件的最好將根系沾泥漿後栽植,泥漿內可加入生根粉、多菌靈、植物生長調節劑等。栽植深度以與原苗木地平處相同。栽後澆透水,小苗留50―70厘米剪截。在北方栽植的大樹,枝條應盡量多剪去一些,以減少水分蒸發,提高成活率。為防止大風吹搖,可用竹木竿三角固定。北方寒冷地區頭兩年上凍前要適當培土保護,馴化幾年後便可解除防凍措施。
【盆景栽培】:自古以來,我國人民就非常喜歡用梅花製作成盆景,置於窗前、案頭供觀賞。多欣賞盆梅的盤根錯節,蒼勁多姿。正如文學家龔自珍雲:『梅以曲為美,直則無姿;以欹為美,正則無景;以疏為美,密則無態。』盆栽梅花依據大小分大型古梅樁及小盆景。古梅盆景是用野生梅樁嫁接栽培品種,經多年培育而成。小盆梅是由小苗培養而成。梅花小盆景,培養快,成本低,能夠做到批量生產。加上包裝運輸容易,所以有很好的市場前景。培養小盆梅,首先要選易於形成花芽,開花繁密,同時兼顧花香、色艷的品種。如小紅硃砂、小綠萼、變綠萼、白須硃砂、粉紅硃砂、粉皮宮粉、虎丘晚粉、南京紅、南京紅須、桃紅台閣、豐後、紀念及美人梅等。首先按30―50厘米的株行距將小苗栽植於大田。然後進行嫁接,根部整型,修剪培育。經過2到3年大田培養,然後再於冬季或早春起出上盆。盆土宜選用含腐植質的腐葉土,也可加些園土及細沙,以保證土壤的透氣性。上盆時依據小梅樁的形狀再修剪根系及枝條,做到以最佳觀賞角度上盆。
【切花栽培】:隨著國內外鮮切花市場的不斷發展,梅花切花已開始引起國內外客戶的關注。在國外,一束梅花要幾十美元。由於目前國內缺乏梅花切花生產基地,所以市場上幾乎無貨供應。建立梅花切花生產基地將有極大的發展前景。 切花生產圃也要選土壤肥沃,通風向陽,排水好的地塊。深耕,施足積肥。栽植以行距3米,株距1.5―2米為宜。栽植時最好按品種分行分區,便於日常管理和方便分品種剪切花枝。栽植時期依據各地氣候條件於秋冬及早春。我國北方地區為提早及延長剪切花時間,也可用大棚設施栽培。 梅花切花以收獲花枝為主,與園林栽植、盆景栽植不同。要求以中、長花枝多,短枝少。所以第一年定植苗留30厘米剪截,然後隨著生長均勻留3到5個枝條。第二年春將所留枝條在20厘米左右處剪截,培養二次骨架。第二年冬及第三年春采剪切花條時,再在二次骨架處留2到3個枝,在15厘米左右處剪截,作為三次骨架。以後每個枝條就隨著採花留3到4個芽剪截。為培養節間短,質量好的花條,生長前期可噴1到2次矮......>>
❼ 梅花的種植方法和養法
1、土壤:種植梅花時要使用肥沃度高、透氣性強的土壤。2、種植:將苗株栽種到土壤中,並用泥土填壓緊實。3、水肥:梅花種植後要每隔1周澆一次水,生長旺季要施加腐熟的有機肥。4、光照:為植株提供充足的散射光。
梅花怎麼種植
1、土壤條件
種植梅花時,要准備好有機質含量豐富、富含腐殖質的土壤,並且要在土壤中加入足量的餅肥作為基肥,讓梅花根莖生長的更加茁壯。
2、種植方法
在種植梅花的過程中,首先要在土壤中挖一個小洞,然後直接將苗株放在洞中,注意洞穴的深度控制在10厘米左右即可,最後在梅花根部覆蓋土壤。
3、水肥充足
梅花在生長過程中對水肥的需求較多,可以每隔1個星期澆一次水,讓土壤微微濕潤,並且在梅花生長旺季,要為其施加腐熟的有機肥。
4、光照需求
梅花在光照充足的環境中生長良好,開花旺盛,養殖過程中要為其提供適宜的散射光,讓枝葉充分進行光合作用,促使梅花花芽分化。
❽ 梅花怎麼種植方法和注意事項
梅花的種植方法和注意事項如下:
一、種植方法:
1、養殖用土
梅花的養護要使用土質疏鬆、排水較好、養分充足的土壤進行養護。可以使用腐葉土、田園土、河沙土以及少量有機肥混合,也可以直接使用營養土進行養護,都能滿足梅花的生長。
2、光照充足
梅花的生長也離不開充足的光照條件,需要將植株放在採光較好的地方進行養護,保證其每天接受光照時間在6小時左右。但是夏季的光照過於強烈,這個時候我們需要做好相應的遮陰措施,讓其處於半陰的環境中,避免強光直射對梅花造成傷害。
3、肥水要點
梅花的養護離不開合理的澆水以及施肥,梅花的澆水要點在於見干見濕,根據土壤的干濕度進行澆水,保持土壤處於微微濕潤的狀態即可,不宜過於濕潤。梅花的施肥要點在於薄肥多施,選擇稀薄的液肥少量施撒即可,切忌施肥過多、過濃。
4、合理修剪
梅花的養護離不開合理的修剪,適當修剪能夠有效促進梅花的生長以及開花,梅花的修剪主要是針對植株發育不良、徒長、發病的枝葉以及花期結束後的殘花。及時修剪能夠減少其養分的流失,保證養分的充裕,在修建完畢之後要注意做好消毒處理,避免植株出現感染現象。
二、梅花養殖注意事項:
1、養殖梅花要掌握換土規律,正常情況下1~2年需更換一次土壤,並且根據梅花的長勢判斷是否需要換盆。保證養分的同時,避免土壤板結的發生。
2、養殖梅花一定要注意病蟲害的防治,日常養護需要加強植株的通風條件,一旦感染病蟲害之後必須配合相應的葯物進行防治,讓植株盡快恢復。
❾ 梅花的栽培技術
梅花的栽培技術
梅花是我國傳統的名貴花卉,已有三千多年的栽培歷史。下面,我為大家分享梅花的栽培技術,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露地
依據梅花生態習性,露地栽植亦選擇土質疏鬆、排水良好、通風向陽的`高燥地,成活後一般天氣不旱不必澆水。每年施肥3次,入冬時施基肥,以提高越冬防寒能力及備足明年生長所需養分,花前施速效性催花肥,新梢停止生長後施速效性花芽肥,以促進花芽分化,每次施肥都要結合澆水進行。
冬季北方應採取適當措施進行防寒。地栽尤應注意修剪整形,合理地整枝修剪有利控制株型,改善樹冠內部光照條件,促進幼樹提早開花。修剪以疏剪為主,最好整成美觀自然的開心形,截枝時以略微剪去枝梢的輕剪為宜,過重易導致徒長,影響來年開花。
多於初冬修剪枯枝、病枝和徒長枝,花後對全株進行適當修剪整形。此外,平時應加強管理,注意中耕、灌水、除草、防治病蟲害等。
盆栽
中國北方由於冬季嚴寒,地栽難以越冬,多作盆栽,適宜在冷溫室中越冬生長。繁殖成活的梅苗,露地栽培一至數年後,可在年前上盆。盆土宜疏鬆、肥沃、排水良好,盆底施足基肥。
盆梅對水分比較敏感,要求也比較嚴格,盆土過濕輕則根系發育不良,葉黃而落,重則傷根毀樹,過干則短枝少,新梢伸長慢,易落葉,花芽發育不良,因此盆梅澆水應干澆濕停、見干見濕、不幹不澆、澆則澆透,雨天要避免盆土內積水。
在新梢生長期應避免因澆水過多而抽枝過長,初夏花芽分化前,適當控水,以利於形成花芽和著生花蕾,夏季應正常澆水,此時水分不足易落葉和影響花芽形成,秋季落葉後減少澆水次數,保持土壤不幹不濕,以利枝條充實,冬末初春適當增加澆水,便可收到花繁滿枝的效果。
盆梅因已施足底肥,且不喜大肥,當新梢長到約5厘米時,可施一次薄餅肥水,促使枝條生長健壯。花後展葉時,肥水要充足,以4-5周施一次稀薄液肥。待枝條長到20厘米時控制施肥。為促使花芽分化,夏末秋初施追肥。每次施肥後都應當澆水。
盆栽梅花應放在通風向陽處養護,過密或環境蔭蔽,使植株高而細弱,冬季多曬太陽則花芽飽滿粗壯,花色艷麗,姿態美觀。若控制樹形,促使幼樹提早開花,需適時修剪整形。
梅花的花芽是在一年生的新生枝條上形成的,一般當幼苗長至25-30厘米時,剪去頂端,萌芽後留頂端3-5個枝條作主枝,當枝條長到約20厘米左右時,摘心,以利花芽飽滿。次年,花後留基部2-3個芽重剪,剪時應注意剪口芽的方向,選准外向芽,內向芽。
發芽後剪除交叉枝、過密枝、重疊枝。盆梅因直則無姿、正則無景、密則無態,應按“疏、欹、曲”而又不矯揉做作的原則進行修剪。
盆栽梅花應每隔1-2年在早春花後修剪完畢進行換盆、換土。如使盆栽梅花春節開花,在冬季落葉後放入室外自然休眠,元旦以後移入溫室向陽處,室溫保持8-12℃,每天向枝端灑水,並保持盆土濕潤,使花蕾現色後,增溫到1 5-20℃,則春節即可開花。
如使“五一”開花,整個冬季需放在稍高於0℃的冷室內不見直射光,盆土保持相對乾旱,直到4月上旬再逐步移到室外。
切花
栽培以生產切花為目的者,多在露地成片栽植,株行距要小(3×3米),主幹留低(約30厘米),並適當重剪,多施肥,以促進生長大量枝條,使樹體成灌木狀,每年都要對當年生枝條短剪,供插瓶及其他裝飾用。
落葉後要施足肥料,以恢復樹勢,來年花謝後施肥以磷肥為主。適合切花栽培的品種主要為宮粉型,玉碟形、綠萼型為次。
樁景
可以露地栽培,也可以盆栽,生長比較脆弱,水分管理要適當,切忌過濕,以免漬水爛根,導致樁頭枯萎死亡,常給葉面和干枝灑水,對衰老樁景有養葉護根的作用。樁景栽培梅花需要進行重剪,使形成矮小樹體,細枝可用棕絲蟠扎,粗枝需刀刻、斧劈、火烤彎曲造型。
用老果梅作砧木嫁接,可適當多靠接幾枝,然後進行造型,經過數年藝術加工和細心培養,樁景即可成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