拔根蘆茶花
❶ 拔根蘆柴花 歌詞
拔根蘆柴花
作詞:江蘇民歌
編曲:孟文豪
演唱:李偉如夢
牡丹花兒回開答 芙蓉花兒開
玉蘭花兒開 玫瑰花兒開
叫呀我這么里呀來 我呀就的來嘹
拔根的蘆柴花 花清香
那個玫瑰玉蘭花兒開 蝴蝶那個戀花
牽姐那個看呀 鴛鴦那個戲水 要郎猜
小小的郎兒來 月下芙蓉牡丹花兒開
玫瑰花兒開 就是我給你的愛
我的愛不會敗 請你不要猜
還記得那個情人節 我走在五亭橋上
一個人是那樣的寂寞 氣氛有點傷感
就在此刻傳來美妙的情歌
遠處隱隱約約看到我的希望
船槳撥開月光 我看見你的摸樣
這水面清晰映著你美麗的臉龐
耶 叫呀我這么里呀來我呀就來嘹
拔根的蘆柴花花清香 那個玫瑰玉蘭花兒開
蝴蝶那個戀花 牽姐那個看呀
鴛鴦那個戲水 要郎猜
小小的郎兒來 月下芙蓉牡丹花兒開
http://music..com/song/64353606
❷ 拔根蘆柴花的歌曲背景
《拔根蘆柴花》原是一首江蘇江都的漢族民歌,屬於邵伯秧號子,來源於歌會中的一段美麗的傳說:
古時候,邵伯是有名的戲曲之鄉,會唱的人可很多,但唱得最好的要數鶯歌了。那時,邵伯地區有個風俗,每年六月十九觀音會,都會有對歌競賽,唱得好的就能得到「歌王」的稱號。
然而比賽前,鶯歌卻生病了,恰巧,遇見一位神醫,叫鶯歌到水急浪大的地方拔根蘆柴花煎水服飲,連服三劑,保證葯到病除。結果,鶯歌一試,果真好了。
比賽這天,鶯歌便乾脆唱了蘆柴花,大家都驚呆了。 從此,民歌《拔根蘆柴花》在邵伯湖岸邊唱響開來,並流傳到了全國。
後來由錢靜人,費克等人帶隊到揚州、江都采風,收集了大量民歌,並對其進行了加工。於是便有了現在大家聽見的《拔根蘆柴花》了。
而當時錢靜人是江蘇省委宣傳部副部長,費克是江蘇省歌舞隊隊長,他們兩個人一個寫詞,一個改編曲調,這次的加工整理過程一直持續到1954年年底、1955年初。
在中國民歌中,「花」是一個最普遍的主題,其用法大約有三種:一種是以花喻人,借花表達情愛,如《茉莉花》和「花兒」令曲《上去高山望平川》;一種是歌頌大自然,傳授自然知識,如各地的一些《對花》;另有一種是借花起興,以花為歌唱的媒介,而花本身無特定的含義。如山西北部的「開花調」和這一首《拔根蘆柴花》等等。
1953年江蘇省歌舞團的初創團隊(當時歌舞團還沒有成立,只有一支歌舞隊),錢景仁,費克等人帶隊到江都、揚州采風,收集了大量民歌,並進行了加工。當時錢靜人是江蘇省委宣傳部副部長,費克是江蘇省歌舞隊隊長,他們兩個人一個寫詞,一個改編曲調,這次的加工整理過程一直持續到1954年年底、1955年初。
江蘇民歌演唱家雪飛是演唱這首歌曲的第一人。1956年7月,北京舉行全國民間文藝調演。雪飛在大會上演唱了《拔根蘆柴花》,受到了熱烈歡迎。接著這首歌又被選送到中南海懷仁堂給中央首長欣賞。在雪飛唱完這首歌以後,文化部的周巍峙同志到後台通知她說:「周總理還要聽你唱的淮調。」於是她又上台唱了《劉桂英是朵大紅花》中的選段。總理上台接見演員時對雪飛說:「你唱得很好,家鄉的民歌真好聽啊!」 從北京回來後,雪飛經常一邊繼續收集整理民間歌曲(近千首),一邊進行演出。《拔根蘆柴花》是每場必演,不唱這首歌觀眾就不讓她下台,可見群眾是非常喜愛這支歌的。她先後共演唱了近千場。 1956年和1981年,雪飛曾先後兩次錄制《拔根蘆柴花》,都是中央廣播電台錄制的。
❸ 有個很老很老的曲子,歌詞好像是:安金米皮雞,拔牙應花釘。請問有知道什麼曲子的嗎
是揚州方言唱的《拔根蘆柴花》,經典民歌。
拔根蘆柴花
歌手:張其萍
專輯:《思源》
發行時間:2015-01-07
拔根蘆柴花 - 張其萍
詞:江蘇民歌
曲:江蘇民歌
叫呀我這么里呀來
我呀就的來了
拔根的蘆柴花花
清香那個玫瑰玉蘭花兒開
蝴蝶那個戀花啊牽姐那個看呀
鴛鴦那個戲水要郎猜
小小的郎兒來哎
月下芙蓉牡丹花兒開了
金黃麥那個割下
秧呀來的栽了
拔根的蘆柴花花
洗好那個衣服忙把桑來采
洗衣那個哪怕黃昏那個後呀
採桑那個哪怕露水濕青苔
小小的郎兒來哎
月下芙蓉牡丹花兒開了
潑辣魚那個飛呀跳
網呀來的抬了
拔根的蘆柴花花
姐郎那個勞動來呀比賽
姐勝那個情郎啊山歌那個唱呀
情郎那個勝姐親桃腮
小小的郎兒來哎
月下芙蓉牡丹花兒開了
月下芙蓉牡丹花兒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