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櫻梅茶花 » 京劇梅花新調

京劇梅花新調

發布時間: 2023-06-04 00:54:28

⑴ 京劇曲調

京劇演唱常用的西皮和二黃曲調,是各有特色的.一般的說,西皮的腔調比較高亢、激越、明快、流暢;二黃的腔調比較深沉、渾厚、穩建、舒展。所以,西皮腔適於表現慷慨激昂、熱情奔放的感情。象《鎖五龍》單雄信押赴刑場,《擊鼓罵曹》彌衡痛罵曹操,《斷橋》白素貞逃出金山寺的悲憤急切情緒,《打漁殺家》蕭恩怒打教師爺等情節,都是採用的西皮曲腔,曲調高亢,如上青雲。二黃腔則善於表現憂郁悲愴、含蓄而深沉的感情。如《二進宮》徐延昭、楊波憂郁進宮,《賀後罵殿》賀後質問趙光義,《文昭關》伍子胥月夜憂嘆等,都採用了二黃曲腔,曲調深沉,如入幽谷。當然,這是就一般而言的,也有些戲是用西皮表現憂郁悲傷或用二黃表現激昂奔放感情的。另外,因行當的不同(在某種程度上也可說性格不同),發聲方法不同,在演唱上也各有風格特色;如老生明快、小旦細膩、花臉粗獷、武生挺拔、老旦則顯蒼勁等等,聽來都會得到美的享受

京劇演唱常用的西皮和二黃曲調,是各有特色的.一般的說,西皮的腔調比較高亢、激越、明快、流暢;二黃的腔調比較深沉、渾厚、穩建、舒展。所以,西皮腔適於表現慷慨激昂、熱情奔放的感情。象《鎖五龍》單雄信押赴刑場,《擊鼓罵曹》彌衡痛罵曹操,《斷橋》白素貞逃出金山寺的悲憤急切情緒,《打漁殺家》蕭恩怒打教師爺等情節,都是採用的西皮曲腔,曲調高亢,如上青雲。二黃腔則善於表現憂郁悲愴、含蓄而深沉的感情。如《二進宮》徐延昭、楊波憂郁進宮,《賀後罵殿》賀後質問趙光義,《文昭關》伍子胥月夜憂嘆等,都採用了二黃曲腔,曲調深沉,如入幽谷。當然,這是就一般而言的,也有些戲是用西皮表現憂郁悲傷或用二黃表現激昂奔放感情的。另外,因行當的不同(在某種程度上也可說性格不同),發聲方法不同,在演唱上也各有風格特色;如老生明快、小旦細膩、花臉粗獷、武生挺拔、老旦則顯蒼勁等等,聽來都會得到美的享受

除上面所舉的西皮、二黃變化來的西皮、二黃反調之外,屬於西皮類的還有「南梆子」,它的曲調較為纏綿委婉,表現感嘆或歡暢的情緒;前者如《霸王別姬》中虞姬巡營中所唱的「見大王在帳中和衣睡穩,我只得出帳外且散愁心」;後者如《碧波仙子》中鯉魚仙子所唱的「興波浪離水府忙把岸上,觀看這人間的美好風光。」屬於於黃類的,還有「高拔子」和四平調兩種曲腔。高撥子的曲調高亢挺拔,多用於人物心情焦灼和急切情緒。如《盜仙草》白素貞為救許仙涉險盜草,《徐策跑城》老徐策急切上殿保本的情景,都是用高撥子演唱的。四平調的旋律和節奏,比較舒展跳躍,可在悲喜兩種情緒中使用。用於歡悅情緒的,如《烏龍院》中宋江所唱的「宋公明打坐烏龍院,猜一猜。。。」唱段;用於惆悵傷感的,如《貴妃醉酒》中楊玉環所唱的「海島冰輪初轉騰」的唱段,真是短短一曲抒情懷. 西皮、二黃的音樂結構形式,除曲腔不同以外,還有各自的板式。所謂板式,就是曲腔的節奏和速度的標志。導板,很象歌曲中自由拍節的起頭,一般在人物振奮、悲傷、焦灼或震怒時使用。如《借東風》中孔明從容鎮定而又無比振奮地赴南屏山借風時,唱的是二黃導板;《斷橋》中白素貞在金山寺敗退後。懷著悲憤焦灼的心情逃至西子湖時,唱的則是西皮導板。慢板,屬於四分之四拍節,多用於人物哀傷、沉思或表白心跡、述說往事等情景。如《洪羊洞》中楊延昭哀嘆楊家往事,《竇娥冤》中竇娥在獄中傾吐不幸遭遇,唱的都是二黃慢板;《空城計》中孔明智退司馬懿,《女起解》中蘇三哀嘆不幸身世,則屬於西皮慢板。原板、為四分之二拍節,多用於人物心情平靜時或表白心跡,或抒發情懷。如《打漁殺家》中蕭恩悶坐家中所唱的,是西皮原板,《搜狐救孤》中程嬰勸慰妻子所唱的,是二黃原板。在人物情緒激烈或心潮起伏時,則分別採用自由節奏的散板或搖板。另外,西皮板式中還有四分之二的二六板和四分之一的流水板與快板,這些板式節奏舒展流暢,多用於人物委婉纏綿、侃侃而談或彼此爭執等

過去有人認為,原板是各種板式的基礎,慢板是原板曲腔的擴展和伸延;快板是原板的縮減和加速;散板、搖板、導板則是其發展而成的自由節拍等等,這恐怕是不無道理的。因為盡管節奏變化,而其調式和主要旋律卻是不變的。令人驚嘆的是;京劇正是依仗這些曲腔和不同板式變化,在舞台上塑造出數以千計的栩栩如生的人物,創造出千變萬化優美動聽的唱段的。

京劇板腔體的音樂結構形式,對於唱詞的要求,雖然不象崑曲曲牌那樣嚴格,但也需要有一定的規范和格式。這就是說,唱詞的句式和唱段的安排,必須適合曲調和板式的要求。同時,根據劇本內容需要所編寫的唱句和詞段,也必將推動曲調和板式的變化發展。兩者是互相制約又互為補充的。

京劇的唱詞,一般以五字、七字或士字為一句,每兩句唱詞構成一個相互呼應的樂句;內行也稱之為上下句。上句的唱,結尾時要揚起,給人以伸展延續的感覺;下句的唱則平穩,短促,給人以間歇和結束的感覺。每段唱不論詞句多少,都獨立成為一個樂段,通常也叫唱段。而每個唱段,都是用不同曲腔和板式來表現的。

一輪明月照窗前,愁人心中似箭穿。
實指望到吳國借兵回轉,誰知昭關有阻攔。
幸遇那東皋公行方便,他將我隱藏在後花園。
一連幾天我的眉不展,夜夜何曾得安眠。
俺伍員好一似喪家犬,滿腹的含冤我向誰言?
我好比哀哀長空雁;我好比龍游在淺沙灘;
我好比魚兒吞了鉤線;我好比波浪中失舵的舟船。
思來想去我的肝腸斷,今夜晚怎能夠盼到明天?
心中有事難合眼,翻來覆去睡不安。
背地裡只把東皋公埋怨,叫人難解巧機關。
若是真心來救我,為何幾日他不言?
貪圖富貴來害我,你就該把我獻與昭關。
哭一聲爹娘不能相見,不能見,爹娘啊!
要相逢除非是夢里團圓。雞鳴犬吠五更天,
越思越想好傷慘。想當初在朝為官宦,
朝臣待漏五更寒。到如今夜宿在荒村院,
我冷冷清清向誰言?我本當拔寶劍自尋短見,
尋短見,爹娘啊!父母的冤讎化灰煙。
我對天發下宏誓願,我不殺平王我的心怎甘!

⑵ 第30屆中國戲劇梅花獎揭曉,哪些名角成功「摘梅」

第30屆中國戲劇梅花獎揭曉,熊明霞、樓勝、楊少彭、黃齊峰、李曉旭、黃艷艷、楊升娟、彭慶華、張璇、吳美蓮、余維剛、伍思亭、張燕、塗松岩、王麗達成功“摘梅”。熊明霞憑借在新版京劇《烏龍院》中的完美演繹閻惜嬌一角 ,成功獲得了中國戲劇梅花獎。梅花獎是中國戲劇表演藝術最高獎,只有在表演藝術方面特別優秀的人,才能獲得此獎項。熊明霞是湖北宜昌人,她學習表演藝術已經有很多年了,這也許和她的家庭有關,因為她的爺爺就比較喜歡聽戲唱戲,她的爸爸媽媽也喜歡戲劇,生活在這樣一個家庭氛圍中,從小就受到戲劇的熏陶,沒有理由不喜歡戲劇。

⑶ 京劇的幾大流派分別是什麼

京劇流派及其創始人
言派——言菊明,高派——高慶奎,蓋派——蓋叫天,楊派——楊小樓,劉派——劉鴻聲,汪派——汪桂芬,李派——李春來,孫派——孫菊仙,潭派——潭鑫培,裘派——裘盛戎,程派——程硯秋,馬派——馬連良,尚派——尚小雲,荀派——荀慧生,麒派——周信芳,梅派——梅蘭芳,余派——餘步岩,金派——金少山,裘派——裘盛戎,葉盛章——葉派等。

拓展內容:

京劇是我國的國粹,是流行於全國的重要劇種之一。迄今已有200多年的歷史。清乾隆五十五年(1790年),原來在南方演出的三慶、四喜、春台、和春4個徽調班社,陸續進京演出,同來自湖北的漢調藝人合作,相互影響,又接受了崑曲、秦腔的部分劇目、曲調和表演方法,並吸收了一些民間曲調,逐漸融合、演變,發展成為京劇。其音樂基本上屬於板腔體,唱腔以徽調的二黃和漢調的西瓜為主,所以舊時稱之為「皮黃」。另有西皮反調(即「反西皮」)、二簧反調(即「反二簧」)以及南梆子、四平調、吹腔、高撥子、南鑼等唱腔。伴奏樂器以京胡為主,二胡、月琴、三弦為輔。有的唱腔及樂曲以嗩吶、笛等伴奏。打擊樂器有單皮鼓、檀板、大鑼、小鑼、鐃鈸、堂鼓、星子等。京劇表演講究唱、念、做、打並重,常用虛擬動作,重視情景交融,聲情並茂。京劇自產生以來,曾有過許多名稱,如「亂彈」、「簧調」、「京簧」、「京二簧」、「二簧(二黃)」、「大戲」、「平劇」(北京曾稱為北平)、京戲等。京劇傳統劇目有上千個,流行的有《將相和》、《群英會》、《空城計》、《貴妃醉酒》、《三岔口》、《拾玉鐲》、《打漁殺》等。

參考內容:網路-京劇

⑷ 關於京劇的知識

京劇的起源和特點分別是什麼

京劇大家都很熟悉,現在的每年的中央春晚為了發掘國粹,都要有京劇的片段,那麼京劇的起源是什麼的呢?

說起京劇,和京劇流派,我喜歡梅蘭芳,出生於北京,四大名旦之一,在梅蘭芳50餘年的演藝生涯中和舞台生活中,發展和提高了京劇旦角的演唱和表演藝術,形成了一個具有獨特風格的藝術流派,世稱「梅派」,並其代表作有《貴妃醉酒》《天女散花》《宇宙鋒》《打魚殺家》等。

當然,梅蘭芳是老一代藝術家,現代京劇名家,李玉剛,當紅花旦,一位來自吉林的小夥子,他也曾把貴妃演活了。不光是我,挺多人也喜歡李玉剛,大街上總能聽到人模仿李玉剛演唱,一些粉絲「模仿秀」!

京劇作為一種國粹,現在並不陌生,在我們小學校里分別開設了京劇特長班,喜歡京劇的家長可以給孩子報班學習,希望我們國家的國粹發揚光大,世代繁華。

⑸ 京劇梅派都有那些傳人

著名梅派傳人有言慧珠.杜近芳.梅葆玖.胡文閣.李勝素等。

言慧珠(1919年,農歷己未年-1966年9月11日,農歷丙午年七月廿七日 ),原名義來,學名仲明;蒙族旗人,祖籍北京,京劇表演藝術家,京劇、崑曲旦角女演員。

12歲從姜順仙、程玉菁等學藝。1935年登台初演《扈家莊》,後相繼在上海、天津演出,1943年在上海拜梅蘭芳為師——能得梅蘭芳實授真傳者,只有李世芳與她二人;建國後備受排擠,1957年在上海戲曲學校執教,1960年同俞振飛再婚;文化大革命爆發後受到批鬥;9月11日凌晨在衛生間懸梁自盡;代表作品有《西施》、《太真外傳》、《生死恨》、《春香傳》、《霸王別姬》、《鳳還巢》、《牆頭馬上》等劇。

杜近芳(1932年,農歷壬申年 -)著名京劇表演藝術家,著名京劇旦角,著名京劇演員,女,1932年生於北京。她曾獲第六屆世界青年和平聯歡節金質獎章。京劇演員,工旦行,師承梅蘭芳,王瑤卿。從1951年起成為國家演員,在中國文化部中國戲曲研究院的實驗京劇團工作。與李少春、葉盛蘭等固定合作,曾隨團到多國演出。與李少春共同主演的新編歷史(古裝)京劇《野豬林》(飾演林沖妻子張氏)在1962年由崔嵬、陳懷皚合作拍成彩色京劇電影。

梅葆玖(1934年3月29日—2016年4月25日),祖籍江蘇泰州,出生於上海思南路,京劇演員 ,國家一級演員。梅葆玖是京劇藝術大師梅蘭芳的第九個孩子,梅派藝術傳人,原北京京劇院梅蘭芳京劇團團長。代表作有《霸王別姬》、《貴妃醉酒》、《穆桂英掛帥》、《太真外傳》、《洛神》、《西施》等。2016年4月25日上午11時許,京劇大師梅葆玖病逝,享年82歲。

胡文閣,1967年出生於陝西西安,北京京劇院梅蘭芳京劇團領銜主演,國家一級演員。著名梅(蘭芳)派青衣,第三代嫡傳弟子。

李勝素,1966年2月16日出生於河北省邢台市柏鄉縣。中國國家京劇院主要演員,國家一級演員,工青衣、花衫。現任國家京劇院一團團長,京劇界領軍當紅名角,該團領銜主演。中國戲劇家協會會員,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

拓展資料:

「梅派」藝術的特點是從不強調特點中來體現的。梅蘭芳所創立的「梅派」,也和其他京劇流派一樣,在承師前輩藝人的基礎上,走自己的創新發展道路。梅蘭芳從吳菱仙所學到的戲,基本都是京劇青衣應工的開蒙戲,從陳德霖、王瑤卿等所學到的也都是規規矩矩的傳統老戲。梅蘭芳不僅在唱、念、做、打方面,樣樣精通,在繼承前輩藝人的藝術風格中有所創新與發展,形成獨樹一幟的京劇旦行流派--梅派,另外在表演、服裝、音樂、化妝、舞蹈、舞台燈光等方面,也有改革與創造。

網路——梅派

⑹ 京劇【梅花板】和【吹腔】有什麼不同

一樓京劇「梅花板」答案真有天才,想像力豐富,令人捧腹。但京劇演回員演唱不會用「梅花答扳手」伴奏的。(覺得答的十分有趣,開句玩笑。)
本人寡聞,查了近180種京劇板式沒發現有「梅花板式」,不知京劇板式中有無「梅花板」。覺得樓主問的可能是:演員演唱時的某段伴奏曲調是用的京劇曲牌「梅花」,但它不是一種京劇板式。如是,則兩者的區別在於:「梅花」是京劇曲牌之一,屬曲牌體。吹腔屬板腔體。曲牌體與板腔體是我國戲曲音樂的兩大體系。(這里不多做解釋,樓主若有興趣詳解,請參看新浪hxwtutu的博文:京劇曲牌的解析與欣賞一文)。
吹腔是用笛子伴奏的腔調,最初是受西北秦腔的影響,在安徽石牌一帶形成的腔調,故吹腔也叫石牌腔。它與四平調以及西皮都有很密切的血緣關系。吹腔的上下句落音基本上與四平調相同吹腔的曲調悠揚動聽,流暢華麗,可以表達多樣感情,《奇雙會》中的吹腔哀婉凄切,《古城會》中關羽用的是吹腔則庄嚴威武。
一點妄議,僅供參考。

⑺ 京劇《梅花簪》歌詞是什麼

歌名:梅花
演唱:自鄧麗君
作詞:劉家昌
作曲:劉家昌
歌詞:
梅花,梅花滿天下
愈冷它愈開花
梅花堅忍象徵我們
巍巍的大中華
看啊遍地開了梅花
有土地就有它
冰雪風雨它都不怕
它是我的國花
看啊遍地開了梅花
有土地就有它
冰雪風雨它都不怕
它是我的國花

熱點內容
梅花幣清洗 發布:2025-02-13 02:03:03 瀏覽:220
花卉小木頭 發布:2025-02-13 02:02:59 瀏覽:968
山茶花產自哪 發布:2025-02-13 02:00:49 瀏覽:368
盆景豆 發布:2025-02-13 02:00:08 瀏覽:766
陽光綠植書咖啡 發布:2025-02-13 01:46:30 瀏覽:931
葉子花語意 發布:2025-02-13 01:37:09 瀏覽:371
七夕戀詩 發布:2025-02-13 01:37:04 瀏覽:271
牡丹亭選譯 發布:2025-02-13 01:21:14 瀏覽:869
九魚牡丹 發布:2025-02-13 01:19:54 瀏覽:28
午夜的玫瑰 發布:2025-02-13 00:52:46 瀏覽:9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