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花女歌劇喬治烏
㈠ 安吉拉·喬治烏的藝術生涯
1995年喬治烏與DECCA德卡公司簽訂了她的首個獨家唱片協議,並為後者灌錄了數張唱片,包括DVD:《茶花女》(倫敦科文特花園皇家歌劇院Royal Opera House Covent Garden演出現場實錄,CD & DVD)、《愛之甘醇》(里昂歌劇院I'Opera de Lyon演出現場實錄)、《波希米亞人》(米蘭斯卡拉歌劇院管弦樂團,CD);個人錄音室專輯:《安吉拉·喬治烏:詠嘆調》(都靈皇家劇院Teatro Regio di Torino)、《威爾第女英雄》(米蘭威爾第管弦樂團Orchestra Sinfonica di Milano)、《我的世界:來自世界各地的藝術歌曲》和《宗教詠嘆調》 (倫敦愛樂樂團London Philharmonic Orchestra)。
1998年喬治烏簽約第二家唱片公司——百代古典EMI Classics(現為Warner Classics),此後她與羅伯特·阿蘭尼亞(Roberto Alagna)和倫敦科文特花園皇家歌劇院作合作錄制了一張二重唱和詠嘆調專輯《Duets & Arias》,與倫敦交響樂團(London Symphony Orchestra)合作錄制了普契尼的歌劇《燕子La Rondine》、與圖盧茲國家管弦樂團(Orchestre National Capitole Toulouse)合作錄制了古諾的歌劇《羅密歐與朱麗葉Romeo et Juliette》,並與羅伯特·阿蘭尼亞共同錄制了第二張二重唱專輯《威爾第的二重唱》,這次與他們合作的是柏林愛樂樂團(Berliner Philharmoniker),由克勞迪奧·阿巴多(Claudio Abbado)指揮。
她與百代合錄的唱片還有:普契尼歌劇《三部曲》中的第三部《賈尼斯基基Gianni Schicchi》、馬斯奈的歌劇《維特Werther》(倫敦交響樂團)和《曼儂Manon》(布魯塞爾蒙奈交響樂團Orchestre Symphonique de la Monnaie Brussels)、威爾第的歌劇《游吟詩人Il Trovatore》(倫敦交響樂團)、比才的歌劇《卡門Carmen》(圖盧茲國家管弦樂團)、紀念荷蘭女王貝婭特麗克絲登基二十五周年的慶典音樂會(2005年4月29日,阿姆斯特丹,CD & DVD)、斯卡拉歌劇院獨唱音樂會現場實錄《Live at La Scala》(2006年4月3日,米蘭)。
繼她的個人錄音室專輯《聖潔女神》之後,喬治烏發行了多張現場實錄專輯,包括《仲夏夜的愛情二重唱》(德累斯頓國家交響樂團Staatskapelle Dresden)、威爾第的彌撒《安魂曲》(柏林愛樂樂團Berliner Philharmoniker)以及2001年6月8日在倫敦皇家歌劇院的獨唱音樂會實錄《Live from Covent Garden》,以上專輯都已發行了CD和DVD版本。2008年,喬治烏發行的包含十多支普契尼詠嘆調的個人錄音室專輯《Puccini》也再次印證了她極高的藝術造詣。這張專輯廣受歡迎,使得EMI多次改版再發行。
近年來,喬治烏陸續與德國留聲機公司合作發行了馬斯卡尼(Pietro Mascagni)的《好友費瑞茲L'Amico Fritz》和喬達諾(Umberto Giordano)的《費朵拉Fedora》兩部歌劇的完整錄音。與EMI Classics合作發行了DVD《燕子》(2009年紐約大都會歌劇院演出現場實錄)和《浮士德Faust》(2004年英國皇家歌劇院現場實錄),又於2012年與DECCA Classics合作發行DVD《阿德里安娜萊科芙露爾Adriana Lecouvreur》(2011年英國皇家歌劇院現場實錄)。
2008年,EMI Classics邀請喬治烏和喬納斯·考夫曼(Jonas Kaufmann)在羅馬歌劇院領銜錄制新版本的普契尼歌劇《蝴蝶夫人》,此時距離EMI上一次錄制蝴蝶夫人已過去數十年。
2011年11月,喬治烏發行了個人錄音室專輯《向瑪麗亞·卡拉斯致敬》,曲目均選自法國和義大利的歌劇中廣受歡迎的詠嘆調。本次策劃的靈感來源於傳奇天後瑪麗亞·卡拉斯這位已故女高音歌唱家的藝術生涯和唱片。與之合作的是義大利指揮家馬可·阿米利亞托(Marco Armiliato)和英國皇家愛樂樂團(Royal Philharmonic Orchestra)。
2015年3月,Warner Classics為喬治烏發行了一套包含8張CD和1張DVD的簽名合輯《Autograph》,以紀念她首次商演以來25年的藝術生涯。這套合輯由喬治烏親自參與選曲,收錄了大量她為EMI Classics、DECCA Classics和Deutsche Grammophon留下的重要錄音。
她所有的唱片都廣受好評,獲獎無數,譬如英國留聲機獎 、法國音叉唱片獎 、法國世界音樂獎 、比利時塞西莉亞獎 、德國回聲獎 、義大利最佳外國歌劇獎 以及美國影評人獎 等。喬治烏還在2001年和2010年兩度榮獲全英古典音樂獎「年度最佳女藝術家」稱號。
1999年,喬治烏參加了在德國慕尼黑舉辦的《邁克爾·傑克遜和他的朋友們》慈善演唱會,演出大獲成功;1999年12月和2001年5月23日, 她先後為重新開放的倫敦科文特花園皇家歌劇院和威尼斯馬裡布蘭劇院進行開幕演出;2002年6月1日,她在英國女王伊麗莎白二世登基50周年音樂會上獻唱,這場音樂會後來還被錄製成DVD;她也多次在不同場合為威爾士親王查爾斯王子獻藝;2003年,她在諾貝爾和平獎音樂會上演唱;2005年5月,她在巴倫西亞新建的歌劇院開幕音樂會上演唱,西班牙王後索菲亞也親臨觀賞了演出。
2000年12月,喬治烏在伯努瓦·雅克(Benoit Jacquot)執導的歌劇影片《托斯卡》中飾演主人公托斯卡,該片在全球公映後反響熱烈,廣受好評。美國《歌劇新聞》評論:「她是人們心中最迷人的托斯卡之一……安吉拉·喬治烏的熱情和美麗是托斯卡的完美再現,彷彿集卡拉斯版和苔芭爾迪版托斯卡於一身。」(She is one of the most sensuous Toscas imaginable... Angela Gheorghiu's passion and beauty are ideal for Tosca, as if the best qualities of Callas' and Tebaldi's portrayals had come together.) 喬治烏於2001年參加了該片在威尼斯電影節的首映。另外,喬治烏也曾在影片《羅密歐與朱麗葉》中詮釋過朱麗葉一角,該片後由古典在線發行了DVD版本。
在過去的十年中,喬治烏備受贊譽的演出包括在英國皇家歌劇院上演的《波希米亞人》、《茶花女》、《燕子》和《丑角》、在法國歐宏桔歌劇節和薩爾茨堡音樂節上演的《羅密歐與朱麗葉》、在紐約大都會歌劇院、英國皇家歌劇院和蒙特卡羅歌劇院上演的《浮士德》、在英國皇家歌劇院上演的《父女情深》等歌劇,以及她在薩爾茨堡音樂節、維也納金色大廳、阿姆斯特丹(紀念荷蘭女王貝婭特麗克絲登基二十五周年)、紐約(與紐約愛樂合作的新年音樂會)、費城、洛杉磯、布加勒斯特(2010年12月「Angela, We Love You慶功音樂會)溫哥華、多倫多、首爾、上海、巴利亞多利德、倫敦(2011年7月再度與多明戈合作於O2體育場)、多哈(2011年12月卡塔拉露天劇場開業演出)、阿曼(2012年4月)、布加勒斯特(2013年12月聖誕音樂會)、布宜諾斯艾利斯(2014年於科隆劇院)、巴登巴登(2014年12月新年音樂會)等地的音樂會。喬治烏在以上演出均贏得了極高的評價。
2006年1月,她在紐約大都會歌劇院演出《茶花女》大獲成功,4月首度在米蘭斯卡拉歌劇院舉辦獨唱音樂會,5月她出席戛納電影節開幕儀式,6月她在英國皇家歌劇院首演《托斯卡》,這是為喬治烏量身定製的全新版本,2007年3月她回到紐約大都會歌劇院上演了一輪《父女情深》和一場盛大的《茶花女》,11月,她在維也納國家歌劇院演出《波希米亞人》。
2007年,安吉拉·喬治烏在羅馬和米蘭再次演唱《茶花女》,並在巴黎(普萊耶音樂廳和巴黎歌劇院)和紐約成功舉辦音樂會。2007年9月,弗拉迪米·克斯瑪(Vladimir Cosma)的歌劇《馬利尤斯與范妮Marius et Fanny》在馬賽歌劇院舉行全球首演,喬治烏在該劇中演唱主角。之後,她在舊金山上演了幾場《燕子》。喬治烏在紐約大都會歌劇院演唱《波希米亞人》的實況通過高清轉播技術被傳送到全球各地的影劇院,全世界共有超過1,500,000名觀眾同步欣賞到這場演出。此外,她在米蘭和羅馬上演的《茶花女》、在舊金山和紐約上演的《燕子》均被劇院轉播。
2011年,英國皇家歌劇院新一輪的電影季(Cinema Season 2011/12)便以喬治烏擔當主演的三部歌劇打頭陣,分別是《浮士德》(2011年9月)、《阿德里亞娜·萊科芙露爾》(2011年10月)、《托斯卡》(2011年11月),此後還在全球數以百計的劇院紛紛上映。
2010年,喬治烏舉行了契萊亞《阿德里亞娜·萊科芙露爾》的首演,該劇由倫敦科文特花園皇家歌劇院全新製作。英國《觀察報》評論:「很難找到比安吉拉·喬治烏更適合這個角色的人了。她的嗓音輕盈自如、醇美柔和,但本質上是清脆剛勁的,與她在舞台上流暢的走位相契合。她天生就是一個演員,她可以將一幕難以想見的死亡場景表現地令人無比心碎,而她標志性的那曲詠嘆調《可憐的花》簡直讓人無法忘懷 。」(It's hard to imagine anyone bettering Angela Gheorghiu in this part. Her voice, feather-light and creamy yet with a core of steel, matches the liquid way she moves on stage. She's a natural actress and made the improbable death scene heartbreakingly believable and her signature aria Poveri fiori simply unforgettable.)
2011年7月,喬治烏與安東尼奧·帕帕諾(Antonio Pappano)領銜主演了全明星版《托斯卡》。2011年9月,她回到倫敦參與了《浮士德》的復排,該劇在演出時得到影院的現場直播。2012年6月,喬治烏再次回到倫敦科文特皇家歌劇院這個令她一鳴驚人、功成名就的舞台,舉辦了自己的20周年慶典音樂會。
2014年,喬治烏在維也納演出了《阿德里亞娜·萊科芙露爾》,在巴黎、倫敦和紐約演出了《波希米亞人》,在特拉維夫演出了《燕子》;她在巴登巴登舉辦了兩場音樂會,包括2月的獨唱音樂會和12月的新年音樂會,並在巴塞羅那、米蘭斯卡拉歌劇院、雷根斯堡、黎巴嫩貝魯特、比利時根特、廣州、上海、巴黎、奧地利格雷茲、阿姆斯特丹等地舉辦了音樂會。10月,她在Cluj Napoca音樂學院獲得榮譽博士學位;12月,她重返紐約大都會歌劇院的演出《波希米亞人》再度獲得媒體高度評價 。 從1990年首度登檯布加勒斯特國家歌劇院之後,安吉拉·喬治烏在世界各地的頂尖劇院成功塑造了約20部歌劇的主要角色,包括: 歌劇角色首演年份及場館首演劇照普契尼: 波西米亞人
Puccini: La Bohème 咪咪
Mimì 1990
布加勒斯特國家歌劇院 莫扎特:唐·喬萬尼(唐·璜)
Mozart:Don Giovanni 采麗娜
Zerlina 1992.7
東京文化會館 多尼采蒂: 愛之甘醇
Donizetti: L'elisir D'amore 阿蒂娜
Adina 1992.10維也納國家歌劇院 暫無圖片普契尼: 圖蘭朵Puccini: Turandot 柳兒
Liù 1993.2
倫敦皇家歌劇院 暫無圖片威爾第: 法斯塔夫Verdi: Falstaff 安妮塔
Nannetta 1993.3
維也納國家歌劇院 暫無圖片馬斯奈: 謝呂班
Massenet: Chérubin 妮娜
Nina 1994.2倫敦皇家歌劇院 比才: 卡門
Bizet: Carmen 米凱拉
Micaëla 1994.5
倫敦皇家歌劇院 威爾第:茶花女Verdi: La Traviata 薇奧列塔
Violetta 1994.11
倫敦皇家歌劇院 古諾: 羅密歐與朱麗葉
Gounod: Roméo et Juliette 茱麗葉
Juliette 1998.3
紐約大都會歌劇院 普契尼: 燕子
Puccini: La Rondine 馬格達
Magda 1998.5 音樂會版
皇家阿爾伯特音樂廳
2002.5 歌劇
倫敦皇家歌劇院 馬斯卡尼:友人弗立茲
Mascagni:L'amico Fritz 蘇賽勒
Suzel 1999.3蒙特卡洛歌劇院 奧芬巴赫: 霍夫曼的故事Offenbach:Les contes D'Hoffmann 安東妮亞
Antonia 2000.9
倫敦皇家歌劇院 古諾: 浮士德
Gounod: Faust 瑪格麗特
Marguerite 2003.3
紐約大都會歌劇院 萊翁卡瓦洛: 丑角
Leoncavallo: I Pagliacci 內達
Nedda 2003.7
倫敦皇家歌劇院 威爾第:西蒙‧波卡涅拉Verdi: Simon Boccanegra 阿梅莉婭
Amelia 2004.2
倫敦皇家歌劇院 普契尼: 托斯卡
Puccini: Tosca 托斯卡
Tosca 2006.6
倫敦皇家歌劇院 弗拉迪米·克斯瑪:馬呂斯與芬妮
Vladimir Cosma:Marius et Fanny
(為喬治烏創作的歌劇) 芬妮
Fanny 2007.9
馬賽歌劇院 契萊亞: 阿德里亞娜·萊科芙露爾
Cilèa: Adriana Lecouvreur 阿德里亞娜
Adriana 2010.10 音樂會版
德意志歌劇院
2010.11 歌劇
倫敦皇家歌劇院 馬斯奈; 維特
Massenet: Werther 夏洛特
Charlotte 2015.3
維也納國家大劇院 除在歌劇院演出了上述角色之外,喬治烏還為百代古典(現為華納古典)、德卡古典和DG留聲機公司留下了其它歌劇角色的完整錄音(下方表格不再列出已在歌劇院演出的角色): 歌劇角色專輯初次發行年份初次發行封面普契尼: 三聯劇 -賈尼·斯基基
Puccini:Il trittico -Gianni Schicchi 勞蕾塔
Lauretta 1999 馬斯奈: 曼儂
Massenet: Manon 曼儂
Manon 2000 威爾第: 游吟詩人
Verdi: Il Trovatore 萊奧諾拉
Leonora 2002 比才: 卡門
Bizet: Carmen 卡門
Carmen 2003 普契尼: 蝴蝶夫人
Puccini: Madama Butterfly 巧巧桑
Cio-Cio-san 2009 喬達諾: 費朵拉
Giordano: Fedora 費朵拉
Fedora 2011
㈡ 歌劇茶花女1994版的主人公是由誰扮演的
1994年,羅馬尼亞女高音喬治烏在英國皇家歌劇院演出的《茶花女》是最近一個國際上較有影響的版本。這個羅馬尼亞火車司機的女兒自此一舉成名,被世人譽為「卡拉斯再生」。
㈢ 歌劇<<茶花女>>男女主角扮演者是誰
女主角:薇奧莉塔·瓦蕾莉(Violetta Valery) 高級交際花 女高音
男主角:阿弗列德傑爾蒙版(Alfredo Germont) 鄉下富農之子權 男高音
男配角:喬治3傑爾蒙(Giorgio Germont) 鄉下富農 阿弗列德之父 男中音 卡斯東子爵(Gastone) 男高音
女配角:弗洛拉(Flora Bervoix) 薇奧莉塔閨中密友 次女高音
中票在線為您解答,希望以上信息可以幫到您,歡迎您登陸我們的網站,查詢全國各大城市最新、熱門演出信息^_^
㈣ 安吉拉·喬治烏的「歌劇女皇」
在古典音樂界,安吉拉·喬治烏一直被當作一種「外星生物」。
喬治烏天賦異稟,羅馬尼亞出生長大的她,沒有經過名師指點、也沒有在任何專業比賽中摘取獎項,僅僅參加了一次電視演唱會就被考文垂花園歌劇院總監卡托納引入殿堂,並唱出美名。英國版《歌劇》把喬治烏與歌劇女王瑪麗亞·卡拉斯相提並論,盛贊她是「這個時代最好的茶花女,『歌劇女皇』是 的第一人選」。
與此同時,業界加諸在安吉拉·喬治烏身上的惡名更多,比如「地獄女聲」、「德古拉女爵」、「羅馬尼亞女暴君」,其刻薄與驚悚的程度讓人無法與美貌柔弱的喬治烏聯繫到一起。這些外號中包含的,不僅僅是「前浪死在沙灘上」的妒嫉,還有安吉拉·喬治烏本身桀驁不馴的性格和作派。
撇開她豐潤柔美的嗓音不談,安吉拉·喬治烏是個令指揮和導演們頭痛的女高音:她脾氣反復,答應了的演出隨時會反悔,而且一「砍」就是一整季;滿席觀眾都坐在台下了,喬治烏一個感覺不好照樣罷演;連BBC電視台屈尊為她直播《茶花女》時,喬治烏都敢臨時放人鴿子,讓BBC不得不臨時調換節目,迎合「女皇」的時間表;喬治烏和指揮頂牛起來絕不讓步,有兩三位指揮看到她就要退避三舍;她出門巡演更是怪毛病多多,比如在飛機上和人多的場合要戴面具……如此說來,她還真不負「德古拉女爵」的名號。 在諸多安吉拉·喬治烏把前輩們嚇到下巴著地的行動和言語中,有一句頂頂出名,「在唱歌這項職業上,老師,並不能教會我們什麼」。喬治烏14歲被父母送入布加勒斯特艾內斯庫文化宮學習歌唱,老師教了她大量德國藝術歌曲、巴洛克時期的義大利歌曲以及詠嘆調。
「我這輩子都沒有向人求教的本事。唯一我能記得的老師,就是14歲時的老師MiaBarbu。等我18歲那年,我已經決定要自己為自己負責,不再把我的未來交付給什麼人。雖然不容易,但我寧願為這種自由和真實背負錯誤。」安吉拉·喬治烏18歲考入布加勒斯特音樂學院,之後有過好幾個指導教師和經紀人,都被她打發走了,「一個連英語都不會說的人能演好莎士比亞嗎?不能!所以,那些說不來義大利語和法語的歌唱老師,沒資格在我面前解讀歌劇語言。在我成名後,有一次我看到曾經的一個音樂總監在仔細讀我《茶花女》CD上的背景介紹,顯然,他不熟悉威爾第,對小仲馬知之甚少,或許連《茶花女》的小說都沒有看過,我為什麼要找這樣的人指導我唱歌?!我學習一出歌劇,總是從語言和腳本開始,而不是唱段,正如一位律師,他必須要從法律書起步。」 成年之後,唯一能夠稱得上安吉拉·喬治烏導師的,只有她的丈夫兼合作夥伴羅貝托·阿蘭尼亞。
1994年,喬治烏前往科文特花園演唱《藝術家生涯》時,聽到阿蘭尼亞的演唱,讓她感動到淚凝於睫。「之後很多年,我們是拍檔,也是愛人。聽他的演唱能一遍遍讓我哭泣,阿蘭尼亞從不停止突破自己,同樣的歌他唱一千遍會有一千種完全不同的版本,這種專業追求是我達不到的,我太明白自己的聲音了,反而不敢拿來冒險。反而是阿蘭尼亞,他無論是唱歌劇還是流行歌曲,都能游刃有餘,我們旅遊時,總是我開車,他在車裡面唱羅馬尼亞歌手比如DoinaBadea或者GicaPetrescu的流行歌曲給我聽。」
1994年,羅貝托·阿蘭尼亞將年輕的安吉拉·喬治烏帶上舞台,為她放下身價演繹《卡門》、《羅密歐與朱麗葉》和《托斯卡》,兩年後,這對舞台情侶在紐約前任市長朱利安尼的主持下結為夫婦,喬治烏形容他們的婚姻「猶如歌劇界的伊麗莎白·泰勒與理查德·伯頓」,雖然磕磕碰碰不斷,也想過離婚,卻最後擺脫不了彼此吸引。
盡管反復強調著「日程已經排到了2015年,連睡覺都成為一種奢侈」,「歌劇女皇」安吉拉·喬治烏還是在排得滿騰騰的巡演計劃中,抽了一天時間排給上海,「因為上海是我特別慕名的一個城市,領略過北京的古老文明後,我想來看看上海。」她說。5月17日,這位歌劇界炙手可熱的女高音將在上海大劇院舉辦首個獨唱音樂會,為雅姿傑出女性藝術家系列演出獻上最新的一場節目,也為「上海之春」添上濃墨重彩的一筆。 「外貌不是一個歌劇演唱家最重要的品質,最重要的是她的嗓子!身體有時候確實會派上用場,但最值得尊敬的還是聲音,因為這是非常非常稀有的上帝的禮物。」
大多數人的印象中,在歌劇舞台上用自己的聲音征服觀眾的美聲歌唱家,不論男女都有著「令人敬畏」的體型和碩大無朋的胸腔,但是安吉拉?喬治烏(Angela Gheorghiu)的出現完全打破了人們的這種慣性思維。
當在2011年5月17日上海大劇院的演出前,一個身材高挑勻稱的女郎身著一襲白裙敏捷地走進新聞發布會大廳的時候,大家才明白「世界最美的女高音歌唱家」的頭銜並非浪得虛名了。當然喬治烏對自己的外貌還是保持著某種謹慎的驕傲,「我知道自己不漂亮,但我確實還行」,她半開玩笑半認真地說。她的五官鮮明立體,使得她就算上了銀幕也毫不吃虧(事實上她早已「觸電」)。然而,她對於別人過多地關注她的外貌並不樂意,顯然希望人們將焦點集中在她的嗓音上。采訪中,在提到自己的聲音的時候,喬治烏兩次用了「上帝的禮物」這個詞,顯然在她心中,聲音才是她真正的天賦。
在上海音樂學院聲樂系老師、歌唱表演藝術家李秀英看來,當今歌劇領域女高音歌唱家的外形和歌喉越來越趨向同等重要的地位,集美貌與嗓音為一身的喬治烏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喬治烏的嗓音擅抒情,有著戲劇女高音的力量,非常全面,她的發聲鬆弛自如、柔潤流暢,音質醇美、干凈,再加上她姣好的容貌與外形,讓她無論演繹威爾第歌劇《茶花女》中的薇奧列塔還是《波西米亞人》中的咪咪,無論是比才《卡門》中的米卡埃拉還是普契尼《圖蘭朵》中的柳兒,一顰一笑總能牽動觀眾雷鳴般的掌聲。西方媒體早早就評論她「是繼卡拉斯之後最令人感動的歌劇女高音,是『歌劇女皇』的第一人選。」
喬治烏出生於羅馬尼亞小鎮阿得迦,母親是業余歌唱家。她從小就顯露出非凡的歌唱潛質,似乎命中註定她就是為歌唱而生。「我從小就只唱歌劇,」她說。喬治烏14歲的時候師從名伶MiaBarbu,18歲入布加勒斯特音樂學院。說起這段學院生活,喬治烏有著掩飾不住的感激和自豪,「希望你們也有這樣的好運氣碰到這樣的好學校。」
學校畢業之後,正值羅馬尼亞政局鼎革,使得她可以自由出國演出。19 92年喬治烏在倫敦科文特花園皇家歌劇院演唱《波西米亞人》,首次在國際舞台嶄露頭角。同年,她又成功登上紐約大都會歌劇院和維也納國家歌劇院的舞台。1994年,在倫敦科文特花園皇家歌劇院,喬治烏首次演唱了那部廣受贊譽的《茶花女》,當時英國廣播公司甚至取消了原定的節目,專門對這出歌劇進行轉播。著名指揮家喬治?索爾蒂爵士曾在一次綵排時激動地說道:「我已經淚流滿面了,這個姑娘太不可思議了!對她而言,一切皆有可能!」這次演出奠定了喬治烏世界頂級女高音的地位。說起這段往事,她把成功的部分原因歸功於當時BBC的全程直播,這正是歷史上首次通過現場直播的歌劇演出。
功成名就的喬治烏並沒有忘記自己的祖國:「我從未離開過自己的家鄉。我有三個家,一個在羅馬尼亞,一個在巴黎,一個在瑞士。」她自稱自己還是一個典型的羅馬尼亞人,「喜歡美食和聊天」。而在羅馬尼亞,有一個最高規格的歌唱比賽就是以她的名字命名的。
喬治烏前兩次來中國,都只去了北京。這次來上海演出,開篇曲目便是她最喜愛的作曲家威爾第的《納布科》序曲。之所以喜歡威爾第,是因為喬治烏覺得他非常熱愛女性的聲音。而在喬治烏看來,一把好嗓子,便是一部歌劇的靈魂。 歌劇女皇 安吉拉·喬治烏 女高音獨唱音樂會
——繼卡拉斯之後最令人感動的天籟之音,世界上最美女高音金秋首度訪穗!
演出時間:2014年10月26日(周日)20:00
演出地點:廣州大劇院 歌劇廳
㈤ 歌劇《卡門》的最經典版本是哪個,及下載地址
是卡雷拉斯扮演的版本,《茶花女》最好的是安傑拉·喬治烏的版本。
㈥ 茶花女的歌劇哪個版本最好
個人來說比較喜歡卡拉斯的版本。
希望以上信息可以幫到您,歡迎專您登陸我們的網站,查詢全國屬各大城市最新、熱門演出信息
具體請點擊:http://www.chinaticket.com ^_^
㈦ 尤其是美聲唱法,義大利歌劇的種類 比如約德爾唱法、詠嘆調之類的 具體一點兒,舉例幾首其中著名曲目
你好
約德爾唱法起源於阿爾卑斯山,這種唱法比較著名的就是《音樂之聲》裡面的《孤獨的牧羊人》了
詠嘆調你可以聽聽莫扎特 的《費加羅的婚禮》,其中《再不要去做情郎》<Non piu andrai>、《你們可知道什麼是愛情》、《何處尋覓那美妙的好時光》都是非常著名的詠嘆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