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花樹下醉歌
A. 急需要 郭沐若的一首 梅花樹下醉歌 這首詩的全部賞析和藝術風格 求大佬
摘自《語文天地》
本詩表現了作者超前的自我崇拜,核心為創造精神,積極向上的精神,與「五四」時代精神主潮相合拍。
第一節中,抒發自我對大自然懷著特殊的感情,熱情地贊美梅花,贊美梅花從自我當中吐露幽香,「開放出窈窕的好花」。
詩人歌頌自我,從根本上否定了上帝,否定了上帝是宇宙的本體,從而變上帝崇拜為自我崇拜,這種自我意識的覺醒正是「五四」青年沖破舊思想的羈絆,睜開惺忪的睡眼,爭取自我,歌頌個性解放這一時代的真實反映。詩人對此進行了充分的肯定和熱情的歌頌。
第二節中,詩人用優美的詩句表現了對大自然的歌吟和贊美,梅花是「宇宙的精髓」,是「生命的泉水」,假使「沒有花」,「沒有愛」,無限大自然到哪裡去尋找新鮮的情調?世界將變成個什麼樣子?詩人用這一設問來表白自己對美麗自然的贊頌,抒發自己對光明,對生命,對創造的嚮往和景仰,對真、善、美的傾心,同時也表白了返歸自然的社會理想,但這理想不同於隱士的返樸歸真,隱逸出世的消極理想。
B. 郭沫若寫了多少首詩
第一輯
《女神之再生》
《湘纍》
《棠棣之花》
第二輯
《鳳凰涅盤》
《天狗》
《心燈》
《爐中煤——眷念祖國的情緒》
《無煙煤》
《日出》
《晨安》
《筆立山頭展望》
《浴海》
《立在地球邊上放號》
《三個泛神論者》
《電火光中》
《地球,我的母親!》
《雪朝》
《登臨》
《光海》
《梅花樹下醉歌》
《演奏會上》
《夜步十里松原》
《我是個偶像崇拜者》
《太陽禮贊》
《沙上的腳印》
《新陽關三疊》
《金字塔》
《巨炮之教訓》
《匪徒頌》
《勝利的死》
《輟了課的第一點鍾里》
《夜》
《死》
第三輯
《Venus》
《別離》
《春愁》
《司健康的女神》
《新月與白雲》
《死的誘惑》
《火葬場》
《鷺》
《鳴蟬》
《晚步》
《春蠶》
《蜜桑索羅普之夜歌》
《霽月》
《晴朝》
《岸上》
《晨興》
《春之胎動》
《日暮的婚筵》
《新生》
《海舟中望日出》
《黃浦江口》
《上海印象》
《西湖紀游》
《雷峰塔下》
《趙公祠畔》
《三潭印月》
《雨中望湖》
《司春的女神歌》
要數量在網路里擺擺
C. 郭沫若寫的《女神》這首詩的詩詞
一、郭沫若的《女神》中共分三輯五十七首,具體名錄如下:
序詩
第一輯
女神之再生
湘纍
棠棣之花
第二輯
鳳凰涅槃
天狗
心燈
爐中煤
無煙煤
日出
晨安
筆立山頭展望
浴海
立在地球邊上放號
三個泛神論者
電火光中
地球,我的母親!
雪朝
登臨
光海
梅花樹下醉歌
演奏會上
夜步十里松原
我是個偶像崇拜者
太陽禮贊
沙上的腳印
新陽關三疊
金字塔
巨炮之教訓
匪徒頌
勝利的死
輟了課的第一點鍾里
夜
死
第三輯
VenLls
別離
春愁
司健康的女神
新月與白雲
二、擴展知識:
1、作品簡介:《爐中煤——眷念祖國的情緒》是著名文學家郭沫若在日本留學時創作的一首新詩,寫於1920年,首次發表在1920年2月3日《時事新報·學燈》上。全詩在一系列的比喻中寄託自己的深情和熱望,一層深似一層地表現了愛國的衷腸。這首詩風格豪放、明朗,音調和諧流暢。
2、詩集簡介:《女神》。郭沫若作。收入1919年到1921年之間的主要詩作。連同序詩共57篇。多為詩人留學日本時所作。其中代表詩篇有《鳳凰涅槃》、《女神之再生》、《爐中煤》、《日出》、《筆立山頭展望》、《地球,我的母親!》、《天狗》、《晨安》、《立在地球邊上放號》等。在詩歌形式上,突破了舊格套的束縛,創造了雄渾奔放的自由詩體,為「五四」以後自由詩的發展開拓了新的天地,成為中國新詩的奠基之作。今有人民文學出版社1957年本,後又重印多次。
3、作者簡介:郭沫若(1892一1978)。1892年11月16日出生於四川省樂山縣銅河沙灣,畢業於日本九州帝國大學,現代文學家、歷史學家、新詩奠基人之一。1914年,郭沫若留學日本,在九州帝國大學學醫。1921年,發表第一本新詩集《女神》。 1930年,他撰寫了《中國古代社會研究》。 1949年,郭沫若當選為中華全國文學藝術會主席。曾任中國科學院哲學社會科學部主任、歷史研究所第一所所長、中國人民保衛世界和平委員會主席、中日友好協會名譽會長、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校長、中國文聯主席等要職,當選中國共產黨第九、十、十一屆中央委員,第二、第三、第五屆全國政協副主席。1978年6月12日,因病長期醫治無效,在北京逝世,終年86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