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花鹿的生活環境
⑴ 梅花鹿適合在什麼樣的環境下養殖
適合在森林邊緣,山地草原地區 ,闊葉林、沼澤、鹽沼和海島等地。
梅花鹿晨回昏活動,生活區隨答季節變化。春天,大多在半陰的山坡上,吃食櫟、板栗、胡枝子、野山楂、地榆等樹木和灌木的嫩葉和剛剛發芽的草本植物。夏季和秋季,它們移到陰坡的林緣,主要吃藤本和草本植物,如葛根、何首烏、黨參、草莓等。
冬季,它們喜歡在溫暖的陽坡上吃成熟的水果、種子和各種地衣,有時還喜歡在溫暖的陽坡上吃,到山上吃油菜、小麥等農作物,經常在鹽鹼地里舔。
梅花鹿為亞洲東部特產種類。國內分布於東北、華北、華東、華南,目前野生較少,大部分為家養。國外分布於俄羅斯東部、日本、朝鮮等地。瀕危情況IUCN(2009):無危(LC)。《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名錄》:I級。
(1)梅花鹿的生活環境擴展閱讀:
成年梅花鹿每年繁殖一次。每年9月至10月,雄梅花鹿與幾只雌梅花鹿交配。雌鹿懷孕約30周。它們繁殖於次年5月至6月。每個子宮里都有一隻小鹿。梅花鹿中很少有生下兩個孩子的。小鹿出生時體重約4.5至7公斤,生長迅速,夏末斷奶,生長至10至12個月,16至18個月達到性成熟。
⑵ 梅花鹿的養殖技術與管理,附生活環境
二、梅花鹿的生活環境
1、梅花鹿主要生活在針闊混交林的山地、森林邊緣和山地草原中,很少生活在茂密的森林或灌叢中,方便快速奔跑。
2、梅花鹿白天與晚上的棲息地有較為明顯的差距,白天多在向陽的山坡上且茅草叢較為深密的地方休息,該地方的顏色與梅花鹿的體色基本相似,方便隱藏。而在晚上多棲息在山坡的中部或中上部,茅草叢相對低矮稀少,利於較早發現敵害,方便迅速逃離。
3、同時梅花鹿的活動區域也會跟著季節的變化而改變,比如春季多在半陰坡活動,而在夏秋季會在陰坡的林緣地帶活動,冬季多在溫暖的陽坡活動。
4、梅花鹿性情機警,行動敏捷,雖然視覺比較弱,但聽覺和嗅覺很發達,遇到危險時會立馬逃跑。群居性不太強,一般成年的雄梅花鹿常獨自生活並有一定的領地意識。
⑶ 梅花鹿生活在哪裡
梅花鹿是亞洲東部的特產種類,主要分布在是俄羅斯東部、日本和中國。中國主要版集中在黑龍江、吉權林、遼寧、內蒙古中部、安徽南部、江西北部、浙江西部、四川、廣西等有限的幾個區域內,台灣亦分布有一個特有亞種[2]。亞美尼亞、奧地利、亞塞拜然、捷克共和國、丹麥、芬蘭、法國、德國、愛爾蘭、立陶宛、馬達加斯加、紐西蘭、菲律賓、波蘭、烏克蘭、英國和美國等地區已引進梅花鹿,但在韓國,梅花鹿已經滅絕,朝鮮和越南的種群也面臨著可能滅絕的風險[5]。
⑷ 梅花鹿的養殖環境和條件,梅花鹿的壽命是多少年
回答1、地形、地勢、土壤條件:養殖場地建立在地勢高燥,向南或偏東南,坡度5°的沙石土地塊上,要求通風、向陽。2、飼料條件:完全圈養的梅花鹿在一年之中,每隻消耗350-100kg精飼料,1200-1500kg粗飼料,需要飼料場地0.1-0.2公頃,采草場或山場0.3-0.5公頃,草原0.5-0.7公頃,而圈養放牧的牧場(擁有500-1000隻梅花鹿),每隻梅花鹿需要1公頃的放牧場地。
溫馨提示:梅花鹿屬於野生保護動物,保護野生動物從自身做起,拒絕買賣野生動物製品,不幹擾野生動物的自由生活。目前社會上存在的食用珍貴、瀕危野生動物等行為,既是一種社會陋習,也是非法獵捕、殺害珍貴、瀕危野生動物活動屢禁不止的原因之一。沒有買賣,就沒有殺害,杜絕食用野生動物,它們不屬於餐桌。
一、梅花鹿的養殖環境和條件
1、地形、地勢、土壤條件
養殖場地一般選擇修建在地勢較為高燥,向南或偏向東南,坡度為5°左右的沙石土地塊,同時要求通風、向陽、排水性能良好。
2、飼料條件
(1)如果是完全圈養的梅花鹿,平均每隻每年消耗350-100kg精飼料,1200-1500kg粗飼料,需要飼料場地1.5-3畝,采草場或山場4.5-7.5畝,草原7.5-10.5畝。
(2)如果是圈養放牧結合,具有500-1000隻梅花鹿的中等牧場,每隻梅花鹿需要15畝的放牧場地。
3、水源條件
(1)檢測當地的地下水位、水源、水量,同時對水質進行理化和生物學檢驗,並檢查水中無機鹽含量。
(2)水量要求在枯水期時,能夠滿足梅花鹿生產和生活用水需要。
(3)盡量避免使用江河等地上的自然水源或者是被污染的水源。
4、交通、電力條件
(1)養殖場要求距離公路1-1.5km,距離鐵路5-10km,方便飼料、設備、產品的運輸。
(2)電力充足,距離電源較近。
5、社會環境和經濟條件
(1)不能在工礦區,公共設施附近以及被傳染病所污染過的地區修建養殖場。
(2)養殖場距離當地居民區下水向3km以上。
二、梅花鹿的壽命是多少年
1、梅花鹿的壽命大約為20年。
2、春季和夏季的時候,梅花鹿群主要由雌鹿以及幼鹿組成,而雄鹿大多單獨活動,直至發情交配季節時,才回歸鹿群。
3、梅花鹿在每年的8-10月份左右發情交配,大約持續30天。發情交配期間,雌鹿發出特有的求偶叫聲,而雄鹿發出如同老綿羊的「咩咩」聲(一隻雄鹿與10多隻雌鹿交配)。繁殖季節期間,雌鹿可以多次發情,發情周期為5天左右,但是在受孕之後,雌鹿不再發情。
4、梅花鹿的妊娠期為230天左右,於第二年的5-6月份左右產仔(每胎大多產一仔,少數產兩仔)。幼仔在產後數小時後即可站立,第二天即可跑動。雌鹿的哺乳期為60-90天左右,1.5-3歲齡時,幼仔性成熟。
⑸ 梅花鹿的生活方式
大部分種類地方常見,少數種類為瀕危物種。其中梅花鹿是國家一級保護動物。 【生活習性】:除駝鹿外大多數種類群居生活。 【生活環境】: 山地、草原、森林均有分布。 【食物種類】:樹葉、草、果實、種子、地衣、苔蘚、灌木、花朵、水草、樹皮、嫩枝、樹苗。 【生理特徵】:一般春季3~4月發情交配,懷孕期4~10個月,每胎1~3崽。2~3歲性成熟。 【經濟價值】: 所有種類的肉可吃,皮可製革。 其中梅花鹿的鹿茸是名貴的中葯材。國內已大量進行人工飼養,並進行活鹿取茸(對鹿不會造成傷害)。角是鹿科動物中雄鹿的第二性徵(個別屬無角,如獐屬),同時也是雄鹿之間爭奪配偶的武器。角的生長與脫落受腦下垂體和睾丸激素的影響。北方的鹿過了繁殖季節,角便自下面毛口處脫落,第2年又從額骨上面的1對梗節上面的毛口處生出。剛長出來的角叫茸(我們通常叫鹿茸),外麵包著皮膚,有毛,有血管大量供血,分杈。隨著角的長大,供血即逐漸減少,外皮遂乾枯脫落。1~2歲時生出的初角幾乎是直的,以後角的分杈逐年增多,到成年後定型。 梅花鹿是鹿科鹿屬的1種。因為身上有一些明顯的白斑在背脊兩旁和體側下緣排列成行而得名。也叫花鹿。梅花鹿分7個亞種,中國有5個亞種。鼻端裸出而呈裂縫狀;雄鹿有角,每年約4月脫盤長茸,其角一般到4杈為止,眉杈斜向下伸,第2杈與眉杈相距甚遠;冬天毛的顏色為栗棕色,白色斑點不顯,尾下部為白色,腹毛淡棕;夏天毛紅棕色,有的為暗灰褐色,背部中線地方為黑色,有的至尾部黑色線變細,尾上部黑色,下部白色。分布於西伯利亞東南方,日本,中國的東北、華北、東南和台灣。現今野生梅花鹿數量非常稀少;中國列為一類保護動物。棲於混交林,山地草原和森林邊緣,一般不進入密林。冬季多在陽坡低凹背風處,春秋則在空曠少樹地區活動。夏季喜蔭涼,多在陰坡開闊透風的地方,有時為了避免蚊蠅叮咬也到高山草原活動。性機警,晨昏時結群。主要以青草、嫩芽、樹葉、沙參等為食。每年8~11月交配,懷孕期7~8個月,4~6月為產仔盛期,每胎1~2仔。
⑹ 梅花鹿的生存環境要求
梅花鹿是亞洲東部的特產種類,在國外見於俄羅斯東部、日本和朝鮮,在我國分布於黑龍江烏蘇里江、河北興隆,山東,山西太原、四川紅原、江蘇太湖、鎮江、南京,上海,浙江杭州、安徽、廣西、廣東等地。
梅花鹿生活於森林邊緣和山地草原地區,不在茂密的森林或灌叢中,因為不利於快速奔跑。白天和夜間的棲息地有著明顯的差異,白天多選擇在向陽的山坡,茅草叢較為深密,並與其體色基本相似的地方棲息,夜間則棲息於山坡的中部或中上部,坡向不定,但仍以向陽的山坡為多,棲息的地方茅草則相對低矮稀少,這樣可以較早地發現敵害,以便迅速逃離。
⑺ 梅花鹿的生活環境
梅花鹿主要生活在森林的邊緣和山地草原地區,比如闊葉林、沼澤、海島等,而且梅花鹿會根據季節的變化來改變生活區域,在春季時,它會在半陰坡上採食喬木和灌木植株的嫩葉,在夏季時,梅花鹿會遷到陰坡的林緣地帶。
梅花鹿生活在什麼地方
1、生活環境
梅花鹿是鹿科的中小型動物,它是亞洲東部的特產種類,主要分布在中國、日本和俄羅斯東部,在我國主要集中在吉林、遼寧、江西、廣西等地方,而且梅花鹿主要生活在山地草原和森林的邊緣地帶。
2、生活區域
梅花鹿的生活區域會根據季節的變化而改變,在春季時期,它會在半陰坡上採食野山楂、胡枝子、板栗等喬木和灌木植物的嫩枝葉,在夏季,梅花鹿會遷到陰坡上採食草莓等藤本和草本植物,而在冬季時,梅花鹿喜歡生活在溫暖的陽坡。
3、品種介紹
梅花鹿是國家一級保護動物,它的身體長度為125-145厘米,尾巴長度為12-13厘米,體重可達100千克,且梅花鹿在夏季時毛皮呈現栗紅色,具有較多的白斑,在冬季時毛皮呈現褐色,且白斑不明顯。
4、繁殖方法
梅花鹿是獨居動物,它會在每年的9-10月份時進行繁殖,且雌性梅花鹿的孕期約為30周左右,它會在次年的5月至6月時產下小鹿,每胎基本只會有一隻小鹿,並且小鹿出生10-12個月後即可獨立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