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花刺綉針法步驟圖
⑴ 第一次接觸刺綉,想問一下立體花朵該怎麼綉
立體的花朵是很難綉的,如果是新手的話,應該先從簡單的圖案開始綉起。等簡單的圖案能夠綉好以後再去學習綉立體花朵。
而綉制立體花朵的時候要先用8股粗細的絲線打底,粗略的綉制一個低圖。然後在此基礎上用更細的四股絲線綉制第2層。
等到大致的圖案綉制好以後,再用二股的絲線綉制花瓣上面的水珠或者是陽光。這樣一套流程下來,立體的花朵就綉好了。
⑵ 電腦綉梅花的用什麼針填充
電腦綉梅花的用塔塔米針填充。桐迅在電腦綉花製版中我們接觸到的第一件事就是綉花針法,隨著電腦綉花軟體的不斷升級,針法也在不斷地充實、巧伏擴展。由最初簡單的單針、雙針、三針發展到後來的平孝輪攜包針、他他米以及現在的E針、周線針、曲線他他米、插針、雲針等針法。電腦綉花圖案的效果也因針法的多變和靈活更加容易實現。
⑶ 古代的女子是怎麼刺綉的
刺綉 ,古代稱之為針綉,是用綉針引綵線,將設計的花紋在紡織品上刺綉運針,以綉跡構成花紋圖案的一種工藝。古代稱「黹」、「針黹」。因刺綉多為婦女所作,故屬於"女紅"的一個重要部分。刺綉是中國古老的手工技藝之一,中國的手工刺綉工藝,已經有2000多年歷史了。據《尚書》載,遠在4000多年前的章服制度,就規定「衣畫而裳綉」。
刺綉起源很早。黼黻絺綉之文,見於尚書。虞舜之時,已有刺綉。東周已設官專司其職,至漢已有宮廷刺綉。三國吳孫權使趙夫人綉山川地勢軍陣圖,唐永貞元年(公元805年)盧眉娘以法華經七卷,綉於尺絹之上,因刺綉聞名,見於前者著錄。自漢以來,刺綉逐漸成為閨中絕藝,有名刺綉家在美術史上也佔了一席之地。
至周代,有「綉繢共職」的記載。湖北和湖南出土的戰國、兩漢的綉品,水平都很高。唐宋刺綉施針勻細,設色豐富,盛行用刺綉作書畫,飾件等。明清時封建王朝的宮廷綉工規模很大,民間刺綉也得到進一步發展,先後產了蘇綉、粵綉、湘綉、蜀綉,號稱「四大名綉」。此外尚有顧綉,京綉、甌綉、魯綉、閩綉、汴綉、漢綉和苗綉等,都各具風格,沿傳迄今,歷久不衰。刺綉的針法有:齊針、套針、扎針、長短針、打子針、平金、戳沙等幾十種,豐富多彩,各有特色。綉品的用途包括:生活服裝,歌舞或戲曲服飾,檯布、枕套、靠墊等生活日用品及屏風、壁掛等陳設品。 刺綉是針線在織物上綉制的各種裝飾圖案的總稱。就是用針將絲線或其他纖維、紗線以一定圖案和色彩在綉料上穿刺,以縫跡構成花紋的裝飾織物。它是用針和線把人的設計和製作添加在任何存在的織物上的一種藝術。刺綉是中國民間傳統手工藝之一,在中國至少有二三千年歷史。中國刺綉主要有蘇綉、湘綉、蜀綉和粵綉四大門類。刺綉的技法有:錯針綉、亂針綉、網綉、滿地綉、鎖絲、納絲、納錦、平金、影金、盤金、鋪絨、刮絨、戳紗、灑線、挑花等等,刺綉的用途主要包括生活和藝術裝飾,如服裝、床上用品、檯布、舞台、藝術品裝飾。
⑷ 手帕上怎麼綉花(我想在上面綉一枝梅花)
看過電視吧,古代女子綉花有一個圓圓的圈子固定手帕使之方便刺綉,要有那個東西固定手帕。
梅花,你可以事先在手帕上畫上梅花圖,然後,用不同顏色的線綉上去
⑸ 梅花扣怎麼織
梅花扣織法:具體參考圖解。
⑹ 一線連梅花帽用幾號線釣織的
一、工具材料
1、2.5、3.0鉤針。
2、美麗諾羊毛線。
二、基礎針法
1、辮子針起針法。
2、短針、長針。
3、引拔針、3辮子狗牙。
打開APP查看高清大圖
三、編織步驟
梅花一線連,當我們學會了圍巾的針法後,鉤帽子就比較順手了。小梅花帽也是一個貝雷帽,可以從下往上鉤,也可以從上往下鉤。帽邊可以是狗牙,也可以是內外鉤。都是可以自由發揮的哈~
今天的教程是從上往下鉤。如果想著從下往上鉤,就可以從教程最後一排開始即可。如果用線比較細,就選擇2.0以下的鉤針,也就需要鉤24朵花~
第一排一朵花:
1、用3.0鉤針從帽頂第一朵花開始。6針辮子針圍成圈。
打開APP查看高清大圖
打開APP查看高清大圖
2、3針辮子針(算1針長針。下同)。1針長針,1狗牙(3辮子狗牙。下同)2長針為一組,一共鉤十一組。
打開APP查看高清大圖
第二排六朵花:
1、5針辮子針,接著鉤6(1+5)針辮子針,然後圍成5辮子圈。
打開APP查看高清大圖
2、3針辮子針,在5針辮子針上往回數,第4針辮子針上引拔。
3、1針長針1狗牙,2針長針。
打開APP查看高清大圖
4、接下來重復1、2、3步,鉤第二朵花。
打開APP查看高清大圖
5、1針辮子針,在第一排花的反面隔一個狗牙,也就是在第2個狗牙上1辮子1引拔連接,再1針辮子針轉正面1針引拔針固定。
打開APP查看高清大圖
6、2長針1狗牙2長針。
7、重復第二朵花,把剩下的四朵花鉤完。除了第一朵花是3個點,其它的都是5個點。這里每一朵花有12個點(狗牙和連接點共六組)。
打開APP查看高清大圖
8、接著把第二排的花朵回補。第六朵花接著鉤,把12個點鉤完。
打開APP查看高清大圖
9、花朵之間每個連接點鉤1引拔1辮子1引拔(或1短針1辮子1引拔。下同)。每朵花上鉤7個狗牙即:2針長針,1狗牙2長針七組。最後回補的是第一朵花,在原來的三個點上,接著補3個狗牙就可以了(也就是1狗牙2長針三組),剩下的合攏時再補上。
打開APP查看高清大圖
打開APP查看高清大圖
第三排十二朵花:
1、5針辮子針,接著鉤6(1+5)針辮子針,然後圍成5辮子圈。
2、3針辮子針,在5針辮子針上往回數,第4針辮子針上引拔。
3、1針長針,1狗牙2長針。
4、接下來重復1、2、3步,鉤第二朵花。
5、1針辮子針,在第二排第一朵花上隔一個狗牙連接後,接著鉤2長針1狗牙2長針。然後在第二朵花的第二個狗牙上連接(這朵花連接兩次)。接著鉤2長針1狗牙2長針。一共鉤7個點(相鄰的花朵之間的連接點都有3個狗牙。下同)。
打開APP查看高清大圖
6、第三朵花鉤5個點。第四朵花同第二朵花鉤7個點。重復第三朵花和第四朵花,一直鉤完十二朵花。最後第十二朵花也是連接一次,鉤5個點。
打開APP查看高清大圖
打開APP查看高清大圖
打開APP查看高清大圖
請看視頻:
7、接著把第三排的花朵回補。每一朵花上數一下,都要補足12個點(第一、二朵花上,原來有5個點,補上7個狗牙,第三朵花上原來有7個點,補上5個狗牙)。最後回補的是第一朵花,在原來的三個點上,接著補3個狗牙就可以了(也就是1狗牙2長針三組),剩下的合攏時再補上。
打開APP查看高清大圖
打開APP查看高清大圖
第四排十八朵花:
1、5針辮子針,接著鉤6(1+5)針辮子針,然後圍成5辮子圈。
2、3針辮子針,在5針辮子針上往回數,第4針辮子針上引拔。
3、1針長針,1狗牙2長針。
4、接下來重復1、2、3步,鉤第二朵花。
5、1針辮子針,在第三排第一朵花上隔一個狗牙連接後,接著鉤2長針1狗牙2長針。然後在第二朵花的第二個狗牙上連接(這朵花連接兩次)。接著鉤2長針1狗牙2長針。一共鉤7個點。
6、第三朵花和第二朵花一樣,鉤兩個連接共7個點。第四朵花鉤一個連接共5個點。重復第二第三朵花和第四朵花,一直鉤完十朵八花。最後第十八朵花也是連接一次,鉤5個點。
打開APP查看高清大圖
7、接著把第四排的花朵回補。除了第一朵花回補7個狗牙(共12個點),其他每一朵花上都回補5個狗牙(第二朵花上原來有7個點,補上5個狗牙,第三朵花上原來有5個點,也補上5個狗牙。也就是連接一次的花朵10個點)。最後回補的是第一朵花,在原來的三個點上,接著補1個狗牙。
打開APP查看高清大圖
打開APP查看高清大圖
第五排和第四排一樣十八朵花。
1、重復第四排十八朵花。
2、所不同的是:第五排的花朵回補。除了第一朵花回補7個狗牙(共12個點),其他花朵上回補5個狗牙。最後一朵花和第四排相同。
第六排和第五排一樣十八朵花。
1、重復第五排十八朵花。
2、第六排也就最後一排,十八朵花鉤10個連接點。第一朵回補連接1次鉤5個狗牙,其他都是回補3個狗牙。
打開APP查看高清大圖
回補合攏:
1、2長針後1辮子,與另一邊的花朵連接,下邊留下3個狗牙後,在第4個狗牙上連接。
2、2長針1狗牙2長針。帽邊合攏好了
打開APP查看高清大圖
3、過渡到下一朵花。2長針1狗牙2長針。
4、還是在第一朵花上連接1狗牙。2長針1狗牙2長針。1辮子在第下一朵花上連接。2長針1狗牙2長針。
5、過渡到下一朵花。2長針1狗牙2長針。
就這樣一直回補合攏到帽頂的第一朵花結束。
最後把線頭在反面藏好。
打開APP查看高清大圖
打開APP查看高清大圖
帽邊:
如果帽子的邊為三個狗牙的話,那就再鉤一排花就可以了。這里因為帽子是從上往下鉤,然後再從下往上回補合口,所以需要斷線後再鉤帽邊。
1、帽邊上有3個狗牙。另起線在中間的狗牙上起針1針辮子針為起立針,接著鉤2針辮子針,在下一個狗牙上鉤1針短針,再鉤2針辮子針,在下一個狗牙上鉤1針短針,重復把這一圈鉤好。
打開APP查看高清大圖
2、在開始的狗牙上鉤1針短針後,1針辮子針。然後在上一行的2針辮子針上,都鉤上2針短針。
3、3針辮子針,在上一行的短針上鉤一圈長針。共108針。
4、如果覺得帽子邊有點寬,就在這里換2.5的鉤針(也可以不換)。在開始的第3針辮子針上引拔針後鉤內外長針。先外鉤再內鉤~一共鉤三行。最後再鉤一圈中長針完成。
打開APP查看高清大圖
完成後的帽子。喜歡的趕緊動手哦~~~
打開APP查看高清大圖
打開APP查看高清大圖
打開APP查看高清大圖
打開APP查看高清大圖
打開APP查看高清大圖
打開APP查看高清大圖
打開APP查看高清大圖
打開APP查看高清大圖
小貼士:
這款小梅花帽很受女士們的喜愛, 成人和兒童多適宜,是一款不可多得的貝雷帽。
在編織中,只要掌握好幾個統一的針法,每一步都仔細地檢查一下要點,相信大家都會編織和喜歡。
針法:
1、狗牙:3辮子(或4辮子)。
2、連接狗牙:1針辮子針,引拔針(或短針)與狗牙連接,1針辮子針回,1針引拔針固定。
3、花朵之間過渡:1引拔1辮子1引拔(或1引拔1短針1引拔)。
要點:
1、不管是從上往下鉤,還是從下往上鉤,帽頂的花只有一朵。花朵的狗牙和連接點的多少,直接關繫到花朵的個數。如教程鉤的這款帽子,12個點的花朵是六組,每一排的花朵都是六的倍數。
2、花朵圈的大小直接關繫到花朵的大小,也就是帽子的大小。還有花朵之間的連接點的辮子針數也一樣。更是所用的鉤針和線材的不同,從而使帽子的花朵是18朵還是24朵之不等。所以恰當地選擇也是很重要的一步,不是每一個帽子都是一樣的針數和花朵。
3、這款小梅花帽最重要的一點,就是上下花朵中間有三個狗牙,不管花朵上有幾個點,而這三個狗牙都是一樣的,不可以多也不可以少
⑺ 如何在衣服上綉花
刺綉 俗稱「綉花」,是在已經加工好的織物上,以針引線,按照設計要求進行穿刺,通過運針將綉線組織成各種圖案和色彩的一種技藝。
· 彩綉 泛指以各種彩色綉線統制花紋圖案的刺綉技藝,具有綉面平服、針法豐富、線跡精細、色彩鮮明的特點,在服裝飾品中多有應用。彩綉的色彩變化也十分豐富,它以線代筆,通過多種彩色綉線的重疊、並置、交錯產生華而不俗的色彩效果。尤其以套針針法來表現圖案色彩的細微變化最有特色,色彩深淺融匯,具有國畫的渲染效果。
· 包梗綉 主要特點是先用較粗的線打底或用棉花墊底,使花紋隆起,然後再用綉線綉沒,一般採用平綉針法。包梗綉花紋秀麗雅緻,富有立體感,裝飾性強,又稱高綉,在蘇綉中則稱凸綉。包梗綉適宜於綉制塊面較小的花紋與狹瓣花卉,如菊花、梅花等,一般用單色線綉制。
· 雕綉 又稱樓空綉,是一種有一定難度、效果十分別致的綉法。它的最大特點是在綉制過程中,按花紋需要修剪出孔洞,並在剪出的孔洞里以不同方法綉出多種圖案組合,使綉面上既有灑脫大方的實地花,又有玲戲美觀的樓空花,虛實相襯,富有情趣。綉品高雅、精緻。
· 貼布綉 也稱補花綉,是一種將其他布料剪貼綉縫在服飾上 的刺綉形式。中國蘇綉中的貼續綉也屬這一類。其綉法是將貼花 布按圖案要求剪好,貼在綉面上,也可在貼花布與綉面之間襯墊 棉花等物,使圖案隆起而有立體感。貼好後,再用各種針法鎖邊。 貼布綉綉法簡單,圖案以塊面為主,風格別致大方。
· 釘線綉 又稱盤梗綉或貼線綉,是把各種絲帶、線繩按一定圖案釘綉在服裝或紡織品上的一種刺綉方法。常用的釘線方法有明釘和暗釘兩種,前者針跡暴露在線梗上,後者則隱藏於線梗中。釘線綉綉法簡單,歷史悠久,其裝飾風格典雅大方,近年來在和服中應用較多。珠片綉,也稱珠綉,它是以空心珠子、珠管、人造寶石、閃光珠片等為材料,綉綴於服飾上,以產生珠光寶氣、耀眼奪目的效果,一般應用於舞台表演服上,以增添服裝的美感和吸引力,同 時也廣泛用於鞋面、提包、首飾盒等上面。
· 十字綉 也稱十字桃花,是一種在民間廣泛流傳的傳統刺綉方法。其針法十分簡單,即按照布料的經緯定向,將同等大小的斜十字形線跡排列成設計要求的圖案。由於其針法特點,十字綉的紋樣一般造型簡練,結構嚴謹,常呈對稱式布局的圖案風格。也有寫實風格的紋樣,題材多為自然花草。十字綉具有濃郁的民間裝飾風格。
· 絢帶綉 也稱扁帶綉,是以絲帶為綉線直接在織物上進行刺綉。絢帶綉光澤柔美、色彩豐富、花紋醒目而有立體感,是一種新穎別致的和服裝飾形式。抽紗綉,是刺綉中很有特色的一個類別,其綉法是,根據設計圖案的部位,先在織物上抽去一定數量的經紗和緯紗,然後利用布面上留下的布絲,用綉線進行有規律的編繞扎結,編出透孔的紗眼,組合成各種圖案紋樣。用抽紗綉綉面具有獨特的網眼效果,秀麗纖巧,玲班剔透,裝飾性很強。由於透制有一定難度,抽紗綉圖案大多為簡單的幾何線條與塊面,在一幅綉品中作精緻細巧的點綴。
· 戳紗綉 又稱納錦,是傳統刺綉形式之一。它是在方格紗的 底料上嚴格按格數眼進行刺綉的。戳紗綉不僅圖案美麗,而且隨 著線條橫、直、斜的不同排列作豐富的變化,但花紋間的空眼必須對齊。
⑻ 古代人的刺綉是怎麼綉的呢
刺綉是針線在織物上綉制的各種裝飾圖案的總稱。就是用針將絲線或其他纖維、紗線以一定圖案和色彩在綉料上穿刺,以縫跡構成花紋的裝飾織物。它是用針和線把人的設計和製作添加在任何存在的織物上的一種藝術。刺綉是中國民間傳統手工藝之一,在中國至少有二三千年歷史。中國刺綉主要有蘇綉、湘綉、蜀綉和粵綉四大門類。刺綉的技法有:錯針綉、亂針綉、網綉、滿地綉、鎖絲、納絲、納錦、平金、影金、盤金、鋪絨、刮絨、戳紗、灑線、挑花等等,刺綉的用途主要包括生活和藝術裝飾,如服裝、床上用品、檯布、舞台、藝術品裝飾。 刺綉(圖2)刺綉[1],古稱針綉,是用綉針引綵線,按設計的花紋在紡織品上刺綉運針,以綉跡構成花紋圖案的一種工藝。古代稱「黹」、「針黹」。因刺綉多為婦女所作,故又名"女紅"。刺綉是中國古老的手工技藝之一,我國的手工刺綉工藝,已經有2000多年歷史了。據《尚書》載,遠在4000多年前的章服制度,就規定「衣畫而裳綉」。至周代,有「綉繢共職」的記載。湖北和湖南出土的戰國、兩漢的綉品,水平都很高。唐宋刺綉施針勻細,設色豐富,盛行用刺綉作書畫,飾件等。明清時封建王朝的宮廷綉工規模很大,民間刺綉也得到進一步發展,先後產了蘇綉、粵綉、湘綉、蜀綉,號稱「四大名綉」。此外尚有顧綉,京綉、甌綉、魯綉、閩綉、汴綉、漢綉、麻綉和苗綉等,都各具風格,沿傳迄今,歷久不衰。刺綉的針法有:齊針、套針、扎針、長短針、打子針、平金、戳沙等幾十種,豐富多彩,各有特色。綉品的用途包括:生活服裝,歌舞或戲曲服飾,檯布、枕套、靠墊等生活日用品及屏風、壁掛等陳設品。民代刺綉種最著名的是顧綉。 刺綉在渭南世代相傳,遍及全市。花色品種達上百個。主要有枕、童帽、裹肚、門簾、鞋墊、床圍、針線包、荷包、動物玩具等,其內容多為花鳥蟲魚和風俗畫面,潼關一帶的婦女,將象徵富貴的牡丹和素雅的荷花綉於布馬鐙兩端,做工精巧,十分耐看,人稱「東府刺綉一絕」。隨著時代的變化,鄉品內容有所更新。同時一些傳統綉品已進入外貿市場。[2] 編輯本段刺綉源流 刺綉起源很早。黼黻絺綉 對鳳對龍紋綉淺絹面衾之文,見於尚書。虞舜之時,已有刺綉。東周已設官專司其職,至漢已有宮廷刺綉。三國吳孫權使趙夫人綉山川地勢軍陣圖,唐永貞元年(公元805年)盧眉娘以法華經七卷,綉於尺絹之上,因刺綉聞名,見於前者著錄。自漢以來,刺綉逐漸成為閨中絕藝,有名刺綉家在美術史上也佔了一席之地。 在原始社會,人們用紋身、紋面來進行裝飾。自從有了麻布、毛紡織品、絲織品,有了衣服,人們就開始在衣服上刺綉圖騰等各式紋樣。據《尚書》記載,早在四千多年前的章服制度就規定"衣畫而裳綉"。在先秦文獻中有用硃砂塗染絲線,在素白的衣服上刺綉朱紅的花紋的記載及所謂"素衣朱綉"、"袞衣綉裳"、"黻衣綉裳"之說。在當時既有綉畫並用,也有先綉紋形後填 刺綉藝術彩做法。 戰國時期的刺綉已很精美,這時期的刺綉用的都是辮子綉針法,也稱辮子綉,鎖綉。湖北江陵馬山硅廠一號戰國楚墓出土的綉品,有對鳳、對龍紋綉、飛鳳紋綉、龍鳳虎紋綉禪衣等,都是用辮子股施綉而成,並且不加畫填彩,這標志此時的刺綉工藝已發展到成熟階段。這些綉品在圖案的結構上非常嚴謹,有明確的幾何布局,大量運用了花草紋、鳥紋、龍紋、獸紋,並且浪漫地將動植物形象結合在一起,手法上寫實與抽象並用,穿插蟠疊,刺綉形象細長清晰,留白較多,體現了春秋戰國時期刺綉紋樣的重要特徵。 目前傳世最早的刺綉,為戰國時期湖南長沙楚墓中出土的兩件綉品。觀其針法,完全用辮子股針法(即鎖綉)綉成於帛和羅上,針腳整齊,配色清雅,線條流暢,將圖案龍游鳳舞,猛虎瑞獸,表現得自然生動,活潑有力,充分顯示出楚國刺綉藝術之成就。漢代綉品,在敦煌千佛洞、河北五鹿充墓、內蒙古北部地方、新疆的吐魯番阿斯塔那北古墓中皆有出土,尤其1972年在長沙馬王堆出土的大批種類繁多而完整的綉品,更有助於了解漢代刺綉風格。從這些綉品看,漢綉圖案主題,多為波狀之雲紋,翱翔之鳳鳥、賓士之神獸,以及漢鏡紋飾中常見之帶狀花紋、幾何圖案等。刺綉新採用的底本質材,則為當時流行的織品,如織成「延年益壽大宜子孫」、「長樂光明」等吉祥文字之絲綢錦絹。其技法以鎖綉為主,將圖案填滿,構圖緊密,針法整齊,線條極為流暢。 刺綉佛像供養人東晉到北朝的絲織物,出土於甘肅敦煌以及新疆和田、巴楚、吐魯番等地,所見殘片綉品無論圖案或留白,整幅都用細密的鎖綉全部綉出,成為滿地施綉的特色。傳世及出土的唐代刺綉,與唐代宗教藝術有著密切的關系,其中有不少唐綉佛像,如大英博物館藏有東方敦煌千佛洞發現之綉帳靈鷲山釋迦說經圖,日本奈良國立博物館所藏釋迦說法圖等,都與當對佛敦隆盛的信仰,有直接關聯。此時刺綉技法仍沿襲漢代鎖綉,但針法已開始轉變運用平綉為主,並採用多種不同針法,多種色線。所用綉底質料亦不限於錦帛和平絹。刺綉所用圖案,與繪畫有密切關系,唐代繪畫除了佛像人物,山水花鳥也漸興盛。因此佛像人物,山水樓閣,花卉禽鳥,也成為刺綉圖樣,構圖活潑,設色明亮。使用微細平綉之綉法,以各種色線和針法之運用,替代顏料描寫之繪畫形成一門特殊的藝術,也是唐綉獨特的風格。至於運用金銀線盤繞圖案的輪廓,加強實物之立體感,更可視為唐代刺綉的一項創新。 唐以前之綉品,多為實用及裝飾之用,刺綉內容與生活上的需要和風俗有關。宋代刺綉之作,除為實用品外,尤致力於綉畫。自晉唐以來,文人士大夫嗜愛書法並及於繪畫,書畫乃當時最高的藝術表現,至宋更及於絲綉,書畫風格直接影響到刺綉之作風。歷代迄清各時代之綉畫與繪畫應有不可分離之關系。 宋代刺綉之發達,由於當時朝廷獎勵提倡之故。據《宋史·職官志》載,宮中文綉院掌纂綉。徽宗年間又設綉畫專科,使綉畫分類為山水、樓閣,人物、花鳥,因而名綉工相繼輩出,使繪畫發展至最高境界,並由實用進而為藝術欣賞,將書畫帶入刺綉之中,形成獨特之觀賞性綉作。為使作品達到書畫之傳神意境,綉前需先有計劃,綉時需度其形勢,乃趨於精巧。構圖必須簡單化,紋樣的取捨留白非常重要,與唐代無論有無圖案之滿地施綉截然不同,明代董其昌《筠清軒秘錄》載:「宋人之綉,針線細密,用絨止一二絲,用針如發細者,為之設色精妙光彩射目。山水分遠近之趣,樓閣待深邃之體,人物具瞻眺生動之情,花鳥極綽約讒唼之態。佳者較畫更勝,望之三趣悉備,十指春風,蓋至此乎」。此段描述,大致說明了宋綉之特色。 元代綉品傳世極少,台灣雇故宮博物院僅有一幅作品,由作品觀之,仍承繼宋代遺風。元人用絨稍粗,落針不密,不如宋綉之精工。 元代統治者信奉喇嘛教,刺綉除了作一般的服飾點綴外,更多的則帶有濃厚的宗教色彩,被用於製作佛像,經卷,幡幢,僧帽,以西藏布達拉宮保存的元代《刺綉密集金剛像》為其代表,具有強烈的裝飾風格。山東元代李裕庵墓出土的刺綉,除各種針法外,還發現了貼綾的作法。它是在一條裙帶上綉出梅花,花瓣是採用加貼綢料並加以綴綉的做法,富有立體感。 明代刺綉以灑線綉最為新穎突出。灑線綉用雙股捻線計數,按方孔紗的紗孔綉制,以幾何紋為主,或配以鋪絨主花。灑線綉是納線的前身,屬北方綉種,以定陵出土明孝靖皇後灑線綉蹙金龍百子戲女夾衣為例,它用三股線、絨線、捻線、包梗線、孔雀羽線、花夾線6種線、12種針法製成,是明代刺綉的精品。屬北方綉系的還有山東魯綉、衣線綉和輯線綉。 明代刺綉始於嘉靖年間上海顧氏露香園,以綉傳家,名媛輩出。至顧名世次孫顧壽潛及其妻韓希孟,深通六法,遠紹唐宋發綉之真傳。摹綉古今名人書畫,劈絲配色,別有秘傳,故能點染成文,所綉山水人物花鳥,無不精妙,世稱露香園顧氏綉,蓋所謂畫綉也。此即傳世聞名之顧綉。 顧綉針法,最主要繼承了宋代最完備之已成綉法,更加以變化而運用之,可謂集針法之大成。用線主要仍多數用平線,有時亦用捻線,絲細如發,針腳平整,而所用色線種類之多,則非宋綉所能比擬。同時又使用中間色線,借色與補色,綉繪並用,力求逼真原稿。又視圖案所需,可以隨意取材,不拘成法,真草、暹羅斗雞尾毛,薄金、頭發均可入綉別創新意,尤其利用發綉完成繪畫之製作,於世界染織史上從未一見,即此可知顧綉有極其巧妙精微之刺綉技術。 清代刺綉,多為宮廷御用的刺綉品,大部分均由宮中造辦處如意館的畫人繪制花樣,經批核後再發送江南織造管轄的三個織綉作坊,照樣綉制,綉品極工整精美。除了御用的宮廷刺綉,同時在民間先後出現了許多地方綉,著名的有魯綉、粵綉、湘綉等、京綉、蘇綉、蜀綉等,各具地方特色。蘇、蜀、粵、湘四種地方綉,後又稱為「四大名綉」,其中蘇綉最負盛名。蘇綉全盛時期,流派繁衍,名手競秀,刺綉運用普及於日常生活,造成刺綉針法的多種變化,綉工更為精細,綉線配色更具巧思。所作圖案多為喜慶、長壽、吉祥之意,尤其花鳥綉品,深受人們喜愛,享盛名的刺綉大家相繼而出,如丁佩、沈壽等。 清末民初,西學東漸,蘇綉出現了創新作品。光緒年間,余覺之妻沈雲芝綉技精湛,聞名蘇州綉壇。沈氏30歲時,逢慈嬉太後70壽辰,沈氏綉了「八仙慶壽」的八幀作品祝壽,獲賜贈「福」「壽」兩字,因而改名沈壽。沈綉以新意運舊法,顯光弄色,參用寫實,將西畫肖神模擬的特點表現於刺綉之中,新創「模擬綉」,或稱「藝術綉」,針法多變,富立體感。 近代刺綉藝術家沈壽,不但綉藝高超,還分類整理歷代刺綉針法,繼承顧綉、蘇綉傳統技藝,並引用西方素描、油畫、攝影的表現方法,創造散針、旋針、以表現物體的明暗虛實。她綉制的義大利帝王肖像,在義大利都朗世界博覽會中國工藝美術會展出,獲世界榮譽最高級之卓越獎。 1911她在年天津開設自立女工傳習所,傳授綉藝,組辦女子師范學校傳習所,培養專業人才,晚年病中寫成《雪宧綉譜》,總結中國自唐宋畫綉、明代顧綉以及她的美術綉所刺綉針法,為我國刺綉藝術作出了卓越貢獻。 隨著蘇綉的發達與創新,延至今日,又形成許多新的刺綉,如亂針綉、束綉、雙面綉、雙面異色綉、精微綉、彩錦綉等。另外還有許多邊疆少數民族的織綉,亦充分表現原始風格的自然美與拙樸之美。刺綉最早多為實用,及至宋元廣及書畫之製作,漸乃成為藝術珍賞之用。故宮所藏之刺綉,多屬此類。時代最早者為五代,而用品最多者為清代。經歷代的創新發展,各具特色,皆有高度的成就。台灣故宮博物院藏品幾乎皆為精品,綉工勻整,針線細密,設色精妙,深得書法精髓,且均裱裝成冊軸卷,使觀賞者往往誤以為書畫,欣賞珍藏藝術價值極高。 1958年,在中國長沙楚墓中出土了龍鳳圖案的刺綉品,這是二千多年前中國古代戰國時期的刺綉品,是現在已經發現的中國最早的刺綉實物之一。 到了漢代,刺綉品的應用更加廣泛,出土的實物也較多。 明代刺綉已成為一種極具表現力的藝術品,先後產生號稱"四大名綉"的蘇綉、粵綉、湘綉、蜀綉。上海的露香園顧綉,就是當時最出名的刺綉。顧氏家族世襲相傳,善於刺綉的聲譽名揚大江南北,並得到朝廷的賞識。到了清代顧綉不僅震海內,而且蜚聲海外,吸引了不少國外商人來上海,大量訂購顧派刺綉品,一時顧綉成為刺綉的通稱了。 中國古代的刺綉,很長一段時間內在國際藝術品市場上不走銷,價格平平。直至1993年起在香港、新加坡等地,才開始有人專門收集。據市場分析家推論,要使刺綉品成為國際市場上的新寵兒,還需收藏家們10年時間的努力。近兩年國內的一些藝術品拍賣會上,刺綉拍品,價格競現高攀,非常吸引買家競爭。 刺綉在國外也享有很高的聲譽。在外國人眼裡,刺綉是中國文化藝術的代表之一。 2006年,揚州刺綉技藝被省政府批准為首批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保護名錄。 編輯本段刺綉的工藝要求 刺綉的工藝要求是:順,齊,平,勻,潔。順是指直線挺直,曲線圓順;齊是指針跡整齊,邊緣無參差現象;平是指手勢准確,綉面平服,絲縷不歪斜;勻是指針距一致,不露底,不重疊;潔是指綉面光潔,無墨跡等污漬。
⑼ 電腦綉花製版基本知識
電腦刺綉基礎知識
一.電腦刺綉生產作業要素
1.電腦刺綉機操作管理人員、花樣製版師、生產人員。
2.電腦刺綉機、補針機、面線分線機、底線分線機、野胡手紙朴切斷刀。
3.裁剪好的各款刺綉裁片。
4.花樣設計軟體及花樣版帶。
5.各種色彩的面線、底線、線油、線蠟。
6.各種型號的綉花針、剪刀。
7.各種規格的紙朴、蠟紙、油紙。
8.不同粘性的雙面膠。
9.貼布綉時所需的噴膠。
10 .刺綉開位及生產時所需的紗網。
二.電腦刺綉生產作業流程
1.製作所需的花樣版帶。
2.把花樣拷貝到刺綉機內。
3.設置好所需刺綉花樣的各種參數。
4.按照色序擺放並調試好底面線的張力。
5.在紗網上合理的開出綉花位置並剪位、粘雙面膠。
6.拉紙朴(一層 506#+ 一層蠟紙 +一層 508# 並夾緊 )。
7.擺裁片時要分清楚裁片的上下、正反面、認清每一款貨的擺位線。
8.抓拉桿向右是開機刺綉,速度 700-750 轉 /每分鍾。
9.抓拉桿向左是關機、連續向左是退針、再開機就是補綉,補綉時要確認補綉機為亮紅燈。
10 .刺綉完畢綉框馳向作業人員的方向並收集裁片。
11 .重復 6、 7、 8、 9、 10 步驟就是周而復始的生產。
三.電腦刺綉基礎作業指導
1.上線:按照色序依次類推的上好各機頭所需刺綉的刺綉線,為節約生產換色時間上下色
序應安排在相鄰的針桿上。
2.穿線:自上而下按順序穿過相應的夾線座及過線通道,不可有錯漏環節,斷線穿線的時
間應在 3-5 秒鍾,線頭應留 7cm 左右長度。
3.接線:要接活結,應由前一條刺綉線系牢後一條刺綉線而順利的拉出針孔。
4.調線:底面線的拉力應適中,順暢,底面線不可過分的松或緊,那樣會影頌嫌響產綉品的質
量。
5.貼膠紙:按技術人員所傳授的方法去操作,動作要快,不可粘到花位上去離花位 3m m
即可,粘性太強的膠紙要適當的擦點線蠟。
6.換底線:通常在累計發現第二個旋梭沒有底線的情況下就應該全部機頭更換底線,換底線時左手拿梭心、右手拿梭殼 、、底線應按逆時針方向放入梭殼內,隨後底線應調試順暢, 換好後在放入梭床內時聽到清脆的一聲響聲後就確定更換好了 ,底線應拉出 5cm 左右長度 , 以便於鉤線。
7.拉紙朴 :應由倆人共同協調操作完成 ,先由前一人拉後一人放 、再由前一人放後一人拉 、 直到拉到合適的位置後才用夾子夾緊。
8.分底線 :底線的松緊度應適中 ,不可過松或過緊 ,,太緊有損梭心 ,可到致梭心變形 ,太 松用的時間太短,底線分好後應均勻,不可一邊多或一邊少。
9.換針:注意所用綉針的型號,針的護線槽應朝向操作人員一方,再向右轉 3-5 度左右即可。
10 .擺裁片 :參考擺位線 ,對准點位自然平服的擺上所綉裁片 ,擦緊 、不可起皺也不能收縮 。
11 .打噴膠:首先搖勻瓶中的噴濟,在距離貼布 25cm 左右來回噴灑 8-10 次,不可噴灑太 多也不可噴灑太少,依情況而定。
12 .貼貼布 :按照貼布輪廓線自然平服的擺上去 ,不可一邊多或一邊少 ,最後要擦緊以防貼 布暴邊。
13 .修貼布:跟據貼布壓線把多餘的貼布修剪干凈。
14 .匹布刺 :匹布刺綉時布匹不要綳夾的太緊 、自然平服不起皺就好 ,否則等拆下匹裝剪下 裁片時花樣及裁片就會收縮變形
四.良好的刺綉產品應該是這樣的
1.底面線調試順暢,綉品看上去光滑平服,平針線跡要順直;平包針底線寬應占平包針總寬的 1/3 ;榻榻米應無浮線不起底線無露底布邊緣平順無狗牙 ; 小字母刺綉要清晰端正連貫 而過 ,( 通常指 3-6mm 高度的字母 );毛巾綉線環要挺拔等高無漏針高度在 4-5mm 左右 ;亮 片綉時亮片要切圓無劃痕無翻片漏片;立體綉時要保持 EVA 完全切凈並無斷針(通常高度 在 2-4mm 左右 );花邊刺綉時面料應不起皺、不抽紗,花樣對接精準。
2.花樣針法應用得當,線條須圓順且粗細有致。
3.綉品面線需修剪干凈,撕掉紙朴蠟紙,底線應保留 5-8mm 長度。
4.保證裁片的高度整潔,不可有污漬。
5.色線、位置、正反面、花樣應參考客板需正確。
6.花樣設計完畢後一定要檢查花樣的合理性及完美性,以保證生產進度和綉品質量。
6-1 .花型的角度、水平、分中及垂直度。
6-2 .花型的整體及逐個刺綉對象的大小比例。
6-3 .刺綉對象間色序的合理性化分。
6-4 .花型的針跡走向、平包針的粗細及針跡間距的密度。
6-5 .檢查花型及花位的起做盯針點是否一致。
6-6 .刺綉對象針跡角度及出入口的設置。
6-7 .刺綉對象的屬性及刺綉對象之間的剪線及連線狀況。
6-8 .刺綉對象結束時的收針鬆弛度。
6-9 .取消花型中小於 0.5mm 以下長度的針跡以減少刺綉生產中的斷線機率。
6-10 .充分考慮裁片的性質(毛絨長度、布料彈性、布料厚度)等和刺綉花樣之間關系 , 用最少的針跡來表達出最佳的刺綉效果。
五.刺綉不良品的表現
1.線色錯誤、有色差。
2.花樣角度錯誤,位置錯誤(不平行、不對稱、不分中等 )。
3.面料正反面弄錯。
4.毛向及布紋方向弄錯。
5.選錯花樣。
6.花樣走位。
7.起底線,底面線時松時緊拉力不穩定。
8.松線及收針不緊,平包針邊緣有狗牙。
9.線抽紗、裁片抽紗。
10 .裁片及花樣起皺。
11 .綉過的裁片針孔太大、掉毛、膠紙太粘撕破裁片底襯。
12 .收縮過多綉好的裁片不夠車縫止口。
13 .經常斷線線頭過多、見底露毛。
14 .經常斷針、綉破裁片。
15 .油漬污染。
16 .綉花線不可纏繞在針尖上。
17 .同款裁片當出現兩種或更多顏色時,千萬要分開放,不可混裝。
18 .貼布刺綉不可以有暴邊暴口等現象出現。
六.影響刺綉質量的因素
1.花樣製版要精良:用最短的時間、最少的針數、最少的剪線、最少的色序製作表達出最
佳刺綉效果的花樣文件。
2.機器部件完好無缺陷: ① 梭殼內的墊片不要丟棄(它是起到保護綉花針針尖的作用) ② 梭殼上的兩彎導線彈簧不可損壞 ( 它是起到綉花針便於捕獲到底線的作用 )③ 針桿彎曲 、針 尖受損、護線槽太小 ④ XY 向傳動導軌皮帶的松緊等。
3.輔料選購要正確: ① 綉花線( a按材質可分為人造絲綉花線,滌綸絲綉花線 b按粗細可分為 50D 、75D 、108D 、120D 、150Db 等還有按兩股三股 ,左捻右捻或無捻力如牛奶絲之分 ) ② 綉花針 ( a針號粗細 b護線槽的大小 b針尖的尖銳程度 )針的大小和線的粗細搭配關系十 分重要 ③ 底朴( a普通紙朴 60g 、 80g 、棉質紙朴 1080g 、 9000g 、脆紙朴 b熱水溶膠、熱熔燙膠 、油紙 )④ 雙面膠的粘度 ⑤ EVA ( 1mm 、2mm 、3mm )⑥ 噴膠 ⑦ 亮片 ( 大小有 3mm 、5mm 、7mm 、9mm ;形狀有圓形 、方形 、梅花形 、長方形等還有同心片 、偏心片 )⑧ 面料的 厚薄、彈性的大小。
4.生產操作要規范: ① 穿線 ② 調線 ③ 夾框夾布夾朴 ④ 底線的松緊( a.分底線 c.調底線 b.底線粗細) ⑤ 底線的方向 ⑥ 需統一更換底線。
5.生產工藝要恰當:
七.電腦刺綉類型
1. 平綉 2.小字母綉 3.立體綉 4.立線綉(牙刷綉) 5.毛巾綉 6.鏈目綉 7.亮片綉 8.雕孔綉 9.貼布綉
八.電腦刺綉常見面料種類
1. 梭織布 2.針織布 3.牛津布 4.牛仔布 5.歐根紗 6.真絲 7.真皮 8.PU9. 色丁布 10. 邊綸布 11. 剪毛布 12. 超柔剪毛布 13. 磨砂布 14. 戟絨布 15. 無紡布
九.電腦刺綉常見針法
所有的綉花圖案都是由平針 、平包針和榻榻米或由他們衍生出來的針法組合而成的針法集群, 圖案的刺綉順序是由遠及近、由下到下上用相應的針法來表達的。
1.平針 :分為奇數平針和偶數平針 ,其針跡長度以花形的大小和彎角的急緩來確的 ,平針通常是用來作定位線、連接線、輪廓線或細節處的裝飾來用的。
2.平包針 :平包針也叫挨針 ,綉針首先在圖形的一側下針然後再在圖形的另一側下一針 ,綉線橫跨過圖形而中間沒有落針 ,平包針不適用於較寬較大面積的圖形 ,因為當圖形變得較寬 時,需要用更多的針跡來覆蓋底布,過長的針跡會顯得鬆散,並且容易移動影響刺綉效果,但特殊情況除外 。平包針通常用來填綉一些細長的 、彎曲的圖形 ,如裝飾圖形的邊緣和表達細小的字體。
3.榻榻米:榻榻米也叫席紋針,它是由特殊排列方式的平針組成,這些針跡跨過整個圖形,沿著圖形邊界相垂直的排列分別形成的一組前進和返回針跡 ,每一列的針跡都按照一定的偏 移值來排列的 ,從而避免在圖形中產生明顯的分割線 。榻榻米通常用來填綉較大面積的圖形 或不規則的圖形。
4.主題花紋
5.十字綉針
6.插針(亂針、長短針)
7.鏈目針
8.毛巾綉針
十.其它
1.一個刺綉產品的產能應該是指該刺綉產品的一個循環用時(一車 20 件 ),在這個刺綉循 環用時中除產品針數除以機器速度以外還要包括拉紙朴 、擺裁片 、斷線穿線 、回框補綉及生 產中的機器剪線換色 、移動綉框 、換底線 、貼貼布等都會佔用一定的時間 ,另外每一款換款 生產時的產品開刺綉位置 、參數設制 、剪刺綉位置 、貼雙面膠紙 、調試底面線的張力等也都 會佔用一定的時間。
2.通常情況下 ,針數低於 1200 針或產程低於 2分鍾的花樣不宜於開前後位置刺綉 ,但如果對花樣位置要求不嚴格(如不平行、不分中等 ),或人員增加的情況下也可。
3.機器的速度指標浮動范圍應受到裁片的厚度、膠水度、花樣的大小范圍、針跡種類、貼布綉等因素所制約。
4.關於綉線用量的計算通常都是這樣來計算的 ,1個綉線的用量可以刺綉 550000 針 -600000 針,演算法為:一個刺綉花樣的各個用線線色針數乘以生產 PO 數量再除以 550000 或 600000 (具體按裁片的厚度、針跡長度來決定)就得到了一個花樣的每一個線色的綉線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