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胡獨奏梅花伴奏
『壹』 歌唱梅花的都有啥歌
1,《梅花三弄》
《梅花三弄》是電視劇《梅花三弄之梅花烙》的主題曲,由姜育版恆演唱,瓊瑤作權詞,陳志遠譜曲編曲,歌曲被收錄在專輯《梅花三弄之梅花烙》中。
2,《梅花引》
《梅花引》是由韓靜霆作詞徐沛東作曲蔡日錫配伴奏的一首古典風格的歌曲,集詩與歌給一體。該曲目曲調幽雅,婉轉起伏,感嘆了梅花之美。宋祖英、張也、吳碧霞都曾演唱過。
3,《紅梅贊》
《紅梅贊》是由閻肅作詞,羊鳴、姜春陽、金砂作曲的愛國歌曲、歌劇《江姐》的主題歌。2009年5月25日,《紅梅贊》入選中宣部、中央文明辦等10部委推薦的100首愛國歌曲。
4,《一剪梅》
《一剪梅》,由費玉清演唱,娃娃填詞,陳彼得譜曲,最早收錄於費玉清1983年4月推出的《長江水·此情永不留》專輯,1984年成為同名電視劇片頭曲,該歌曲後又成為2009年霍建華、呂一主演電視劇《新一剪梅》的片頭曲
『貳』 京胡獨奏梅花怎麼定調
梅花 開始是西皮F 後是二黃G 再後是反二黃D 中途不換琴,也不可能調弦。
其實 調成內弦D、外弦A就成了。
『叄』 京胡和二胡的區別有哪些
外觀的差別
京胡:因為唱京劇要氣運丹田,發假聲就高亢,所以前人就發明了京胡。要高亢必須琴短弦短振動頻率高才出高聲,但要響必須蛇皮薄,還要蒙緊,琴碼要小要空,弓毛要用真馬馬尾,才增大磨擦力。所以琴筒只能採用天然的竹筒,因為筒徑圓而光滑,為增加筒桿共鳴,琴桿也用竹桿做的,弓桿都用筆竹做,但比二胡的弓桿要短。
演奏的區別:
京胡:京胡的演奏區別於二胡和高胡,琴師都取駕腿式,左腿駕到右腿上,從而提高琴筒高度方便兩手的近距離操琴,將京胡放在大腿中前部,將京胡向左斜到45度角,為什麼呢?為了弓毛與琴弦呈90度角才與琴碼縮短距離出音實而不虛,所以持弓右手必須向右上呈45度角推拉。
京劇這么復雜的旋律京胡極少換把,怎麼拉呢?京胡演奏的樂譜都是高八度和低八度,內弦沒有的音就在外弦拉,不會唱京劇的人聽不懂拉的什麼旋律,但它與伴奏樂器唱腔形成完全諧和的和聲,極其優美動聽。
二胡:二胡因為弦距長,可換五個傳統把位,適應與所有樂器的和弦演奏,二胡發音酷似人聲,所以它扮演了伴唱,獨奏,合奏的主角。特別扮演京劇的詞唱腔時演奏者採用了上滑和下滑大上和大下及回滑的各種技巧,使二胡委婉的發音近似人聲。二胡的自然泛音能發出嘹亮的哨音,高亢透明,演奏中為描寫優美景象增添了詩絕臘棚情畫意。二胡愛好者在全國有龐大的群體,走到哪兒都能聽到二胡聲,這就是中華文化的魅力。
拓展資料
二胡是一種拉弦樂器。有兩根弦,現代二胡以純五度定弦,在胡琴之中屬於中高音域樂器。現在各地方根據需要的條件,獨立發展出不同形狀的弓弦樂器,如高胡、京胡、板胡、二弦、喇叭弦等。為滿足中樂交響化的需要,根據二胡的制式,也另外發明中胡等。
制琴師通常以木材製作二胡,如紅木、小葉紫檀、烏木、雞翅木、血檀、大葉紫檀、非洲紅花梨、非洲紫檀等,也有制琴師局森以象牙、玉石、塑膠等材料製作二胡,因為他們有聲學以外的考量。琴筒一端蒙以蛇皮,這是二胡獨特音色的來源,一些高級的二胡則採用蟒蛇皮。不論是來自野生或被圈養的蛇,收集蛇皮的成本日益增高。
而瀕危野生動植物種國際貿易公約限制其參與團體對蠎蛇皮的進出口,近年有人便開發蛇皮的替代材料,以期模仿蛇皮的音色。通常使用鋼弦、尼龍弦、絲弦,羊腸弦已極少人使用。總結並則來說,這導致了用原材料製作的二胡也隨著減少了,取而代之的是替代材料。
參考鏈接 網路 二胡
『肆』 京胡與二胡的區別
我從這兩種樂器的拉法上發表一下自己的看法。
初次聽就會覺得京胡的發音剛勁、嘹亮
。而二胡的音色具有柔美抒情之特點,發出的聲音極富歌唱性,宛如人的歌聲。
有人把京胡也叫胡琴,但京胡與二胡的差別卻是很大的。二胡製作用硬木,而京胡製作用曬乾的竹子,二胡蒙皮用厚實的蟒皮,而京胡蒙皮用較薄一些的蛇皮,二胡琴竿長發音低沉悠揚,京胡琴竿短發音清脆嘹亮。
由於"小"、"噪"、"鬧"的特點,京胡比二胡更難拉一些,因為拉不好的京胡聽起來吱吱啦啦的,非常刺耳。因此要想拉好京胡要採取與拉二胡完全不同的拉法。拉好聽了的京胡就象是在草原上喊出來的花腔女高音,清脆嘹亮婉轉激昂外帶一種力量。京胡有它的交響樂像京胡協奏曲《迎春》、《梅花》,最有明的《夜深沉》;京胡曲牌《哪吒令》、《春日景和》。還有一些小開門之類的,都非常好聽。
二胡曲有
劉天華的《病中吟》《月夜》
《空山鳥語》《苦悶之謳》《悲歌》《良宵》《閑居吟》《光明行》《獨弦操》《燭影搖紅》
阿炳的《聽松》《二泉映月》《寒春風曲》
『伍』 京劇【梅花板】和【吹腔】有什麼不同
一樓京劇「梅花板」答案真有天才,想像力豐富,令人捧腹。但京劇演回員演唱不會用「梅花答扳手」伴奏的。(覺得答的十分有趣,開句玩笑。)
本人寡聞,查了近180種京劇板式沒發現有「梅花板式」,不知京劇板式中有無「梅花板」。覺得樓主問的可能是:演員演唱時的某段伴奏曲調是用的京劇曲牌「梅花」,但它不是一種京劇板式。如是,則兩者的區別在於:「梅花」是京劇曲牌之一,屬曲牌體。吹腔屬板腔體。曲牌體與板腔體是我國戲曲音樂的兩大體系。(這里不多做解釋,樓主若有興趣詳解,請參看新浪hxwtutu的博文:京劇曲牌的解析與欣賞一文)。
吹腔是用笛子伴奏的腔調,最初是受西北秦腔的影響,在安徽石牌一帶形成的腔調,故吹腔也叫石牌腔。它與四平調以及西皮都有很密切的血緣關系。吹腔的上下句落音基本上與四平調相同吹腔的曲調悠揚動聽,流暢華麗,可以表達多樣感情,《奇雙會》中的吹腔哀婉凄切,《古城會》中關羽用的是吹腔則庄嚴威武。
一點妄議,僅供參考。
『陸』 誰說梅花沒有淚(伴奏版)歌詞
誰說梅花沒有淚
演唱:張津滌&陳瑞
記得那年分別時
小風耳邊陣陣催
說好來冬還相許
為你折下一枝梅
從此漫漫長天里
不理蜂飛與蝶飛
冷極艷絕有清歡
為你藏著一顆淚
誰說梅花沒有淚
只是不和群花斗芳菲
走到嚴寒相思已成堆
淚凝枝頭等著雪花飛
誰說梅花沒有淚
只是不讓蜂蝶吻花蕊
躲開三季痴心為了誰
紅淚落處抱著雪花醉
從此漫漫長天里
不理蜂飛與蝶飛
冷極艷絕有清歡
為你藏著一顆淚
誰說梅花沒有淚
只是不和群花斗芳菲
走到嚴寒相思已成堆
淚凝枝頭等著雪花飛
誰說梅花沒有淚
只是不讓蜂蝶吻花蕊
躲開三季痴心為了誰
紅淚落處抱著雪花醉
躲開三季痴心為了誰
紅淚落處抱著雪花醉
紅淚落處抱著雪花醉
『柒』 有一種三根弦的類似阮的樂器,梅花形狀,不是三弦,是什麼民族樂曲,京劇伴奏中使用。
你說的應該就是來「秦琴」無疑源。
秦箱有梅花狀的,有圓形的。
秦琴,中國傳統彈弦樂器,由古時的「弦鞀」發展而來,結構和阮相似。音箱由六或八塊硬質木板膠接成邊框,呈梅花形、圓形、六方或八方形,兩面蒙桐木薄板。琴桿窄而長,用硬木製作,上嵌十九品,按十二平均律排列。琴頭雕有梅花、如意、蝙蝠或鏟頭為飾。全長89、音箱直徑28厘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