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花女bbc
Ⅰ 適合30歲女人看的名著有哪些
1.張愛玲《傾城之戀》2.馬格利特·杜拉斯《情人》3.考林·麥卡洛《荊棘鳥》4.村上春樹《挪威的森林》5.渡邊淳一《失樂園》《男人這東西》6.錢鍾書《圍城》(婚姻的鏡子)7.勞倫斯《虹》《愛戀中的女人》《查太萊夫人的情人》8.泰戈爾《飛鳥集》《新月集》9.塞林格《麥田裡的守望者》10.米蘭·昆德拉《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輕》《緩慢》11.西蒙娜·德·波伏娃《第二性》12.雪兒·海蒂《性學報告》13.德克旭貝里《小王子》14.讓我來成全你的幸福:小仲馬《茶花女》<<挪威的森林>> <<飄>> <<寬容>> <<吉檀迦利>> <<變形記>> <<夢的解析>> <<生命不能承受之輕>> <<包法利夫人>> <<安娜.卡列尼娜>> <<查泰萊夫人的情人>> 最值得女人看的15部電影:<<亂世佳人>> <<魂斷藍橋>> <<卡薩布蘭卡>> <<羅馬假日>> <<音樂之聲>> <<人鬼情未了>> <<與狼共舞>> <<情人>> <<阿甘正傳>> <<鋼琴課>> <<廊橋遺夢>> <<泰坦尼克號>> <<美麗人生>> <<千與千尋>> <<E.T.外星人>>人際財富:1卡耐基的《人性的弱點》幫助你更明白換位思考等交際技巧。2《世界上最偉大的推銷員》3找些理財的資料,並學著實際操作。4《杜拉拉升職記》能把這本推薦是因為比較實際吧,但是不用去看同名電影,拍的比較垃圾。婚姻家庭:1《牽手一世情》2其它育兒的書籍,網路文庫里也可以下載很多的相關資料。修養:1增加愛心-《德蘭修女傳》2培養禮儀-可以去看看余世維和金正昆的網上視頻教學。3培養情趣-去書店選擇些插花、茶藝、美食的書籍。藝術要了解:1可以讀讀貢布里希的《藝術的故事》;2可以去電驢下載下2BBC的《匠心》視頻,生動地了解很多藝術家的作品和生平。3了解創新設計,多看看時尚雜志,對於自己家庭的布置,穿著如何更得體等要有一定的審美能力。最好能夠自己製作一些家居用品,豐富自己的生活。學些技能:根據你自己的行業和興趣愛好,找些相關書籍自學,使自己在本行業有一技之長。比如設計人士,你可以去學習一些軟體,從工具書到網上的相關視頻教程,只要有耐心都可以讓自己長進。 分享女生一輩子要看的書來源: 盛平pearl的日誌1.張愛玲:《傾城之戀》 2.馬格利特·杜拉斯《情人》 3.考林·麥卡洛《荊棘鳥》 4.村上春樹《挪威的森林》 5.渡邊淳一:《失樂園》《男人這東西》 6.錢鍾書:婚姻的鏡子——《圍城》 7.勞倫斯:《虹》《愛戀中的女人》《查太萊夫人的情人》 8.泰戈爾:《飛鳥集》《草葉集》 9.塞林格:《麥田裡的守望者》 10.米蘭·昆德拉《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輕》《緩慢》 11.西蒙娜·德·波伏娃:《第二性》 12.雪兒·海蒂:《性學報告》 13.德克旭貝里:《小王子》 假如愛情 14.讓我來成全你的幸福——小仲馬《茶花女》 15.靈魂的哲學與博——司湯達《紅與黑》 16.越過愛情,看見備曖花開——簡·奧斯丁《傲慢與偏見》 17.我愛你,與你無關——茨威格《一個陌生女人的來信》 18.這簡直像戲一樣——威廉·莎士比亞《羅密歐與朱麗葉》 19.愛永遠不用說對不起——西格爾《愛情故事》 20.山在那裡,你在心碎中微關——岩井俊二《情書》 21.充滿暗礁的愛情海洋——加西亞·馬爾克斯《霍亂時期的愛情》 22.愛情終究成了一種傳說——阿蘭·德波頓《愛情筆記》 23.溫柔而堅強——夏洛蒂·勃朗特《簡·愛》 24.粉色的小愛情——堀川波《我就喜歡你這樣的地方》 25.有天堂,但是沒有道路——北村《瑪卓的愛情》 26.美與愛是獨立的——川端康成《雪國》 第二章生命本真 27.難緇糊塗的愛情與婚姻——列夫·托爾斯泰《安娜·卡列尼娜》 28.戰火中成長的美麗與堅強——瑪格麗特·米切爾《飄》 29.用哲學來思考——米蘭·昆德拉《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輕》 30.奧德修斯式的傳奇——雨果《悲慘世界》 31.二十四小時,路過愛,走過禁區——霍桑《紅字》 32.最殘酷的愛和最不忍的恨——曹禺《雷雨》 33.值得一生的等待——帕斯捷爾納克《日瓦戈醫生》 34.再翅生命的人——海倫·凱勒《假如給我三天光明》 35.只有渺小的人物,沒有渺小的愛情——西奧多·德萊塞《珍妮姑娘》 36.黃葉鋪滿地,我們已不再年輕——路遙《平凡的世界》 37.生佝寂寞,死的單調——蕭紅《呼蘭河傳》 38.愛上你的心——雨果《巴黎聖母院》 39.愛和欲的煎熬——福樓拜《包法利夫人》 40.我的成長與戰爭共呼吸——安妮·弗蘭克《安妮日記》 41.沉重的枷鎖——張愛玲《金鎖記》 42.在自我面前懺悔吧——列夫·托爾斯泰《復活》 43.片刻的浮華盛世——莫泊桑《項鏈》 44.戰爭,讓女人走開?——瓦西里耶夫《這里的黎明靜悄悄》 45.包容的愛還是徹底的恨——艾米莉·勃朗特《呼嘯山莊》 第三章詩意盎然 46.從「黑暗意識」中蘇醒——翟永明《女人》 47.溶解心靈的秘密——舒婷《舒婷詩集》 48.愛,我們曾共同用有——葉芝《當你老了》 49.你最莢的氣質足自由——惠特曼《草葉集》 第四章非常生活 50.此幸福,彼幸福——楊絳《我們仨》 51.成長是目的,愛是過程——張小嫻《麵包樹上的女人》 52.用另一個角度來看婚嫻——老舍《離婚》 53.一個女人的城市傳奇——王安憶《長恨歌》 54.愛情與食物的辯證關系——徐坤《廚房》 55.勇敢地被啟蒙——高爾基《母親》 56.跳來跳去,你跳得出生活嗎——契訶夫《跳來跳去的女人》 57.棘心天天,母氏劬勞——蘇雪林《棘心》 58.有時候,錢也是安全感——亦舒《喜寶》 59.一切只是私人生活——陳染《私人生活》 60.讓它變成事實吧!——王小波《黃金時代》
我查的資料你去看看有適合你吧。
Ⅱ 安吉拉·喬治烏的「歌劇女皇」
在古典音樂界,安吉拉·喬治烏一直被當作一種「外星生物」。
喬治烏天賦異稟,羅馬尼亞出生長大的她,沒有經過名師指點、也沒有在任何專業比賽中摘取獎項,僅僅參加了一次電視演唱會就被考文垂花園歌劇院總監卡托納引入殿堂,並唱出美名。英國版《歌劇》把喬治烏與歌劇女王瑪麗亞·卡拉斯相提並論,盛贊她是「這個時代最好的茶花女,『歌劇女皇』是 的第一人選」。
與此同時,業界加諸在安吉拉·喬治烏身上的惡名更多,比如「地獄女聲」、「德古拉女爵」、「羅馬尼亞女暴君」,其刻薄與驚悚的程度讓人無法與美貌柔弱的喬治烏聯繫到一起。這些外號中包含的,不僅僅是「前浪死在沙灘上」的妒嫉,還有安吉拉·喬治烏本身桀驁不馴的性格和作派。
撇開她豐潤柔美的嗓音不談,安吉拉·喬治烏是個令指揮和導演們頭痛的女高音:她脾氣反復,答應了的演出隨時會反悔,而且一「砍」就是一整季;滿席觀眾都坐在台下了,喬治烏一個感覺不好照樣罷演;連BBC電視台屈尊為她直播《茶花女》時,喬治烏都敢臨時放人鴿子,讓BBC不得不臨時調換節目,迎合「女皇」的時間表;喬治烏和指揮頂牛起來絕不讓步,有兩三位指揮看到她就要退避三舍;她出門巡演更是怪毛病多多,比如在飛機上和人多的場合要戴面具……如此說來,她還真不負「德古拉女爵」的名號。 在諸多安吉拉·喬治烏把前輩們嚇到下巴著地的行動和言語中,有一句頂頂出名,「在唱歌這項職業上,老師,並不能教會我們什麼」。喬治烏14歲被父母送入布加勒斯特艾內斯庫文化宮學習歌唱,老師教了她大量德國藝術歌曲、巴洛克時期的義大利歌曲以及詠嘆調。
「我這輩子都沒有向人求教的本事。唯一我能記得的老師,就是14歲時的老師MiaBarbu。等我18歲那年,我已經決定要自己為自己負責,不再把我的未來交付給什麼人。雖然不容易,但我寧願為這種自由和真實背負錯誤。」安吉拉·喬治烏18歲考入布加勒斯特音樂學院,之後有過好幾個指導教師和經紀人,都被她打發走了,「一個連英語都不會說的人能演好莎士比亞嗎?不能!所以,那些說不來義大利語和法語的歌唱老師,沒資格在我面前解讀歌劇語言。在我成名後,有一次我看到曾經的一個音樂總監在仔細讀我《茶花女》CD上的背景介紹,顯然,他不熟悉威爾第,對小仲馬知之甚少,或許連《茶花女》的小說都沒有看過,我為什麼要找這樣的人指導我唱歌?!我學習一出歌劇,總是從語言和腳本開始,而不是唱段,正如一位律師,他必須要從法律書起步。」 成年之後,唯一能夠稱得上安吉拉·喬治烏導師的,只有她的丈夫兼合作夥伴羅貝托·阿蘭尼亞。
1994年,喬治烏前往科文特花園演唱《藝術家生涯》時,聽到阿蘭尼亞的演唱,讓她感動到淚凝於睫。「之後很多年,我們是拍檔,也是愛人。聽他的演唱能一遍遍讓我哭泣,阿蘭尼亞從不停止突破自己,同樣的歌他唱一千遍會有一千種完全不同的版本,這種專業追求是我達不到的,我太明白自己的聲音了,反而不敢拿來冒險。反而是阿蘭尼亞,他無論是唱歌劇還是流行歌曲,都能游刃有餘,我們旅遊時,總是我開車,他在車裡面唱羅馬尼亞歌手比如DoinaBadea或者GicaPetrescu的流行歌曲給我聽。」
1994年,羅貝托·阿蘭尼亞將年輕的安吉拉·喬治烏帶上舞台,為她放下身價演繹《卡門》、《羅密歐與朱麗葉》和《托斯卡》,兩年後,這對舞台情侶在紐約前任市長朱利安尼的主持下結為夫婦,喬治烏形容他們的婚姻「猶如歌劇界的伊麗莎白·泰勒與理查德·伯頓」,雖然磕磕碰碰不斷,也想過離婚,卻最後擺脫不了彼此吸引。
盡管反復強調著「日程已經排到了2015年,連睡覺都成為一種奢侈」,「歌劇女皇」安吉拉·喬治烏還是在排得滿騰騰的巡演計劃中,抽了一天時間排給上海,「因為上海是我特別慕名的一個城市,領略過北京的古老文明後,我想來看看上海。」她說。5月17日,這位歌劇界炙手可熱的女高音將在上海大劇院舉辦首個獨唱音樂會,為雅姿傑出女性藝術家系列演出獻上最新的一場節目,也為「上海之春」添上濃墨重彩的一筆。 「外貌不是一個歌劇演唱家最重要的品質,最重要的是她的嗓子!身體有時候確實會派上用場,但最值得尊敬的還是聲音,因為這是非常非常稀有的上帝的禮物。」
大多數人的印象中,在歌劇舞台上用自己的聲音征服觀眾的美聲歌唱家,不論男女都有著「令人敬畏」的體型和碩大無朋的胸腔,但是安吉拉?喬治烏(Angela Gheorghiu)的出現完全打破了人們的這種慣性思維。
當在2011年5月17日上海大劇院的演出前,一個身材高挑勻稱的女郎身著一襲白裙敏捷地走進新聞發布會大廳的時候,大家才明白「世界最美的女高音歌唱家」的頭銜並非浪得虛名了。當然喬治烏對自己的外貌還是保持著某種謹慎的驕傲,「我知道自己不漂亮,但我確實還行」,她半開玩笑半認真地說。她的五官鮮明立體,使得她就算上了銀幕也毫不吃虧(事實上她早已「觸電」)。然而,她對於別人過多地關注她的外貌並不樂意,顯然希望人們將焦點集中在她的嗓音上。采訪中,在提到自己的聲音的時候,喬治烏兩次用了「上帝的禮物」這個詞,顯然在她心中,聲音才是她真正的天賦。
在上海音樂學院聲樂系老師、歌唱表演藝術家李秀英看來,當今歌劇領域女高音歌唱家的外形和歌喉越來越趨向同等重要的地位,集美貌與嗓音為一身的喬治烏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喬治烏的嗓音擅抒情,有著戲劇女高音的力量,非常全面,她的發聲鬆弛自如、柔潤流暢,音質醇美、干凈,再加上她姣好的容貌與外形,讓她無論演繹威爾第歌劇《茶花女》中的薇奧列塔還是《波西米亞人》中的咪咪,無論是比才《卡門》中的米卡埃拉還是普契尼《圖蘭朵》中的柳兒,一顰一笑總能牽動觀眾雷鳴般的掌聲。西方媒體早早就評論她「是繼卡拉斯之後最令人感動的歌劇女高音,是『歌劇女皇』的第一人選。」
喬治烏出生於羅馬尼亞小鎮阿得迦,母親是業余歌唱家。她從小就顯露出非凡的歌唱潛質,似乎命中註定她就是為歌唱而生。「我從小就只唱歌劇,」她說。喬治烏14歲的時候師從名伶MiaBarbu,18歲入布加勒斯特音樂學院。說起這段學院生活,喬治烏有著掩飾不住的感激和自豪,「希望你們也有這樣的好運氣碰到這樣的好學校。」
學校畢業之後,正值羅馬尼亞政局鼎革,使得她可以自由出國演出。19 92年喬治烏在倫敦科文特花園皇家歌劇院演唱《波西米亞人》,首次在國際舞台嶄露頭角。同年,她又成功登上紐約大都會歌劇院和維也納國家歌劇院的舞台。1994年,在倫敦科文特花園皇家歌劇院,喬治烏首次演唱了那部廣受贊譽的《茶花女》,當時英國廣播公司甚至取消了原定的節目,專門對這出歌劇進行轉播。著名指揮家喬治?索爾蒂爵士曾在一次綵排時激動地說道:「我已經淚流滿面了,這個姑娘太不可思議了!對她而言,一切皆有可能!」這次演出奠定了喬治烏世界頂級女高音的地位。說起這段往事,她把成功的部分原因歸功於當時BBC的全程直播,這正是歷史上首次通過現場直播的歌劇演出。
功成名就的喬治烏並沒有忘記自己的祖國:「我從未離開過自己的家鄉。我有三個家,一個在羅馬尼亞,一個在巴黎,一個在瑞士。」她自稱自己還是一個典型的羅馬尼亞人,「喜歡美食和聊天」。而在羅馬尼亞,有一個最高規格的歌唱比賽就是以她的名字命名的。
喬治烏前兩次來中國,都只去了北京。這次來上海演出,開篇曲目便是她最喜愛的作曲家威爾第的《納布科》序曲。之所以喜歡威爾第,是因為喬治烏覺得他非常熱愛女性的聲音。而在喬治烏看來,一把好嗓子,便是一部歌劇的靈魂。 歌劇女皇 安吉拉·喬治烏 女高音獨唱音樂會
——繼卡拉斯之後最令人感動的天籟之音,世界上最美女高音金秋首度訪穗!
演出時間:2014年10月26日(周日)20:00
演出地點:廣州大劇院 歌劇廳
Ⅲ 求推薦類似於《茶花女》的經典愛情小說
類似於《茶花女》的經典愛情小說:
1、《紅與黑》
主人公於連是小業主的兒子,憑著聰明才智,在當地市長家當家庭教師時與市長夫人勾搭成奸,事情敗露後逃離市長家,進了神學院。經神學院院長舉薦,到巴黎給極端保王黨中堅人物拉莫爾侯爵當私人秘書,很快得到侯爵的賞識和重用。與此同時,於連又與侯爵的女兒有了私情。最後在教會的策劃下,市長夫人被逼寫了一封告密信揭發他,使他的飛黃騰達毀於一旦。他在氣憤之下,開槍擊傷市長夫人,被判處死刑,上了斷頭台。
2、《傲慢與偏見》
《傲慢與偏見》是簡·奧斯丁的代表作。這部作品以日常生活為素材,一反當時社會上流行的感傷小說的內容和矯揉造作的寫作方法,生動地反映了18世紀末到19世紀初處於保守和閉塞狀態下的英國鄉鎮生活和世態人情。這部社會風情畫式的小說不僅在當時吸引著廣大的讀者,時至今日,仍給讀者以獨特的藝術享受。
3、《簡·愛》
《簡·愛》(Jane Eyre)是十九世紀英國著名的女作家夏洛蒂·勃朗特的代表作,人們普遍認為《簡·愛》是夏洛蒂·勃朗特「詩意的生平寫照」,是一部具有自傳色彩的作品。講述一位從小變成孤兒的英國女子在各種磨難中不斷追求自由與尊嚴,堅持自我,最終獲得幸福的故事。小說引人入勝地展示了男女主人公曲折起伏的愛情經歷,歌頌了擺脫一切舊習俗和偏見,成功塑造了一個敢於反抗,敢於爭取自由和平等地位的婦女形象。
Ⅳ 如何學好英語具體措施
英語學習是一個漫長系統的過程,就像寫作,要一點點積累,如春起之苗,不見其增,日有所長。有人能教你一點投機取巧的辦法,但難的是一輩子投機取巧。掌握了技巧,你能把題做對,但僅此而已,你讀不出單詞,接觸不到意境,體會不了這門語言的美感所在,那麼學英語也就失去了意義。
英語學習無外乎讀寫聽說四個方面,因此我分開來寫,大家可以單獨挑其中一部分來提高,也可以全方位來學。
01. 讀字篇
如果你想要加快閱讀速度並提升理解的准確度,你需要做大量的閱讀。我給大家的建議是讀英文小說,基礎比較好的朋友可以去讀英文原版的小說,原版的意思就是無刪減,無改動。
基礎一般的朋友可以先從含有中文譯文或者刪改版的讀起,比起原版,後者是經過了專家修改,使用了更加常見和簡單的句子去表達原版小說的基本意思。
在閱讀中,不要一目十行,更不要泛泛而讀,不用至少兩個月的時間讀完一本英文小說,你是學不到什麼東西的。你要精讀,循序漸進,必有所得。遇到生詞,根據情景先去猜,猜不出來再去查字典,推薦大家准備一本牛津詞典。
我讀的第一本英語小說,是大仲馬的《黑色鬱金香》,刪改版的,難度一般,高考後的一個暑假讀完。
大一的第一天,我去圖書館借了一本凡爾納的《神秘島》,中英雙語的,一直從九月初讀到十二月中旬,距離四級考試還有一個星期時讀完的。期間,四級的閱讀題我只練習了三篇,大部分時間在讀小說,最後,我的四級閱讀得了滿分。
大一下學期,我報名參加了六級考試,閱讀仍舊練習的不多,備考過程中我又看了《牛虻》和《茶花女》,這次讀的是英文原版,於是大一暑假時,我查到了六級分數,閱讀又是滿分。
從那以後,閱讀英文小說就成了我的一種習慣,水平達到了,我開始全部讀原版,這些年下來,我已經精讀了近50本英文小說。
以下是我這些年讀過的部分英文小說,上面的《飄》和《傲慢與偏見》是大學在圖書館借讀的,所以我重新買了兩本,准備再讀一遍。
我想告訴大家,讀英文小說不只可以用來應付考試,這對你的寫作和邏輯思維鍛煉也大有裨益。
02. 寫字篇
無論學什麼,我們總會犯眼高手低的毛病,當你感覺自己能讀懂一篇文章時,你不一定能把它落實在筆上寫出來或者寫好。對寫的練習也很重要,如何提高英語的寫作能力?我的方法是寫英語日記。
從2010年6月15日起到今天早上,近1800個日夜,我每天都在寫英語日記,每篇少則幾十個單詞,多則三四百。我喜歡把閱讀時遇到的一些比較原汁原味符合英語表達習慣的句式統統轉化後用到我的日記中,使用盡可能多的句式。
原來上初中時我用英語寫情詩,通篇下來我每句話的主語都是"I",喜歡的女孩兒收到後說看你的情詩滿眼都是骨頭(因為字母I長得比較像骨頭),你是不是罵我是狗?於是撕了個粉碎。那時候我要是會寫 "You swept me off my feet when we first met"的話,估計會少吃幾年狗糧吧?
以下是我這些年寫日記用的本子,由於涉及到隱私,日記內容我就不拍照了
03. 聽字篇
有人說,自己很難聽懂英語,各種快速連讀總讓自己跟不上節奏。其實,這依舊是練的少,對英語不夠敏感造成的。
我每天坐車的時候都會塞上耳機,聽幾篇英語新聞,要是想練美音了,就聽VOA, CNN或者NPR,要是想聽英音,就選BBC,這些新聞的音頻我都會在月初下載後了之後存進我的手機中,將近300個音頻,每個持續時間大約4分鍾,每天聽10個左右。
所有音頻都可在VOA學習網免費打包下載哦
我肯定也不是全部能聽懂,有時候在車上看見個美女我就走神了,但耳朵里還在播放純正的英語,讓耳朵處於一個全英文的狀態,刺激它,讓它始終對英語有極強的敏感度,久而久之,聽懂的就越來越多了。
還有些朋友喜歡聽英文歌,追美劇,說這樣也可以鍛煉聽力,我很贊同,可惜我每天的時間有限,就沒法踐行這兩種方法了。大家時間充裕的話,可以嘗試。
04. 說字篇
最後談說,也就是英語的口語學習。這一點我很慚愧,因為我本身的英語口語也不是太出眾,比不了常年生活在國外的朋友或者留學生。但我口語的弱只是相對於讀寫聽方面來說的,其實也還湊合。
周六日我比較喜歡宅在家裡,不去參加英語角之類的,也沒有一起練習的小夥伴,那我平時如何鍛煉口語呢?說起來我挺變態的,自己跟自己說。
每天空閑時,我都會現在腦袋裡擬一個話題,然後以此話題為中心,嘴裡開始用英語嘟囔。有時候我被老闆罵了,心裡不爽,我就用英語罵他一遍。投的稿子被拒了,我就用英語抒發一下苦悶的心情。喜歡的女孩子回我微信了,我就會用英語幻想一遍我們結婚以後的幸福生活。
切記:自己嘟囔的時候盡量小聲或者不動聲色,否則會被當成蛇精病的……如果有條件的話,還是要多參加英語角或找個partner和你一起練。
「自言自語」的方法還算有效,我在各種場合和別人英語對話時,最起碼不會停下來想該用什麼詞了,一直流利地說,而且沒什麼錯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