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花糕描寫
❶ 海棠糕作文,要描寫味道、做法
「江南好,風景舊曾諳」在蘇州,有許多美景,什麼園林啊、太湖啊、天平山啊……但在蘇州,不只有美景,還有讓人垂涎三尺的蘇州小吃。
蘇州有許多小吃,什麼梅花糕啊、海棠糕啊,還有蘇州人最喜歡吃的糖粥等等,要說最令我 「口水直流三千尺」的,就是梅花糕。不過我喜歡上梅花糕,還有一段小小的歷史呢。
想當年,我只有八歲,吃過的美食三天三夜都說不完。不知為什麼,我就是不喜歡吃梅花糕,我也不知道是什麼原因,反正我一看到梅花糕我就直打哆嗦。為此,奶奶不知皺了多少次眉頭:哎呀,一個蘇州小孩怎麼不喜歡吃蘇州小吃呢?終於有一天奶奶帶我去了蘇州著名的七里山塘街古街。奶奶帶我到梅花糕鋪前,買梅花糕的是一位四五十歲的老爺爺,他慈眉善目,和藹可親。他問我:「小朋友,要買梅花糕嗎?」我聽了,也不敢搖頭,只好一聲不吭。奶奶不管三七二十一,買了一塊給我吃,我不肯,奶奶就硬逼這我吃。她使勁把梅花糕塞在我的嘴巴里,我交了一口。啊,多麼好吃。此糕入口甜而不膩、軟脆適中、回味無窮,甚至勝過奶奶燒的美味佳餚。我一口氣全吃了,嘴裡還說:「我『愛』上它了。」奶奶再買了一個梅花糕,我細細端詳著,它全身呈金黃色、形如梅花、色澤誘人 ,怪不得叫梅花糕。我還想買一個,可是已經賣光了,老爺爺只好從新做一個。只見他取了一些麵粉放入桶內,加等量溫水,用長柄鐵勺攪拌均勻,他說要放四五個小時,就去別的地方了。我們回來後,老爺爺已經做好了。我付了錢,拿起一個熱騰騰的梅花糕。我剛准備吃,老爺爺好心地叮囑道「慢慢地咬,慢慢地咬哦,不要在嘴巴里燙出個泡來。」可是,這么誘人的小東西,還沒等他說完,我早已迫不及待地咬上一口,於是在老爺爺的笑聲中,實現了他剛才的勸告,但心裡卻是極其滿足的。吃完梅花糕,我細細的回味著……就這樣,我喜歡上了吃梅花糕。
朋友們,看了以上所述,你垂涎三尺了嗎。如果你沒有,那就到七里山塘來, 敞開肚子,盡興地品嘗美味的蘇州風味小吃。
❷ 蘇州最有名的小吃是什麼
但凡小吃比較出名的地方,都是 歷史 悠久, 歷史 上曾經有過相當長的繁榮期的城市。
比如成都,廣州,蘇州,南京,上海,長沙,因為只有經濟繁榮,人們在解決溫飽之後,才會考慮到菜餚的精緻和小吃,宵夜這種消磨時間的小玩意。
因此,小吃,註定不會是為解決溫飽而准備的東西,它總是帶著一點閑情,帶著一點精美,帶著一點消磨時間的意味。
蘇州無疑是一個適合小吃生存和發展的地方,因為它自身就是一個精緻富庶的文明古城,所謂江南文明,大概就是蘇州古城這種優雅適意的味道吧。
有人把蘇州面納入小吃,明顯不對的,蘇州一碗面,是老百姓的主食。至於什麼津津豆腐乾,采芝齋的粽子糖,甚至於黃天源的糕團,我覺得都已經和小吃的真正滋味離得遠了一點,畢竟是大規模的生產了,少了一點紅塵的煙火氣。
我來說說我心中的蘇州小吃。
潘玉麟糖粥。潘玉麟是人名,兩口子推著小車賣糖粥,一碗糖粥竟然成了全蘇州割捨不掉的情懷。至今好像潘先生都沒有自己的門面,每天和妻子熬好糖粥推到觀前街,皮市街那一帶,賣完走路。不想著規模化經營,不想著擴大再生產,不想著掙更多更大的錢,很典型的老蘇州的規矩。一碗糖粥,不過是糯米,豆沙,桂花,小圓子和糖,但是能做到無法忘懷,確是幾十年的火候和功力練成的。
祥記雞爪。深藏在 體育 場路的一個犄角旮旯店,據說是幾個下崗阿姨開的店,賣鹵雞爪和赤豆粥,旁邊學校的孩子最有口福了,放學之後就會嘰嘰喳喳的排成長隊。老闆態度極差,但是手藝極好。
其實所謂極好,我的感覺就是超級入味了,雞爪煮的時間足夠的長,已經開始發粘了,趁熱放到嘴巴里使勁一抿,能把雞爪上的肉全部卷到嘴巴里,又香又糯,非常過癮。
葑門橫街的海棠糕和梅花糕。這兩樣是典型的路邊小吃,小吃攤前永遠圍著饞嘴的孩子,看著花花綠綠的海棠糕,散發出焦糖的誘人香味,簡直是無法抗拒的事情。這兩樣小吃,秘訣就是上面放得玩意兒多,杏仁,果脯,紅絲,綠梅,光是那鮮艷的顏色,就已經是風情萬種了。唯一的缺點就是太甜,當然了,換一個詞,也可以說是殺念,過癮。
就我個人而言,最好的蘇州小吃,不在外面,而是自家就可以做的:糖水雞頭米。蘇州的雞頭米是我吃過的質量最上乘的品種。雞頭米就是芡實,芡實自古就有南北之分,南芡實的極品就是蘇州雞頭米。現在已經蘇州雞頭米價格已經超過一百元,但是物有所值。雞頭米就拿清水煮好,已經是很美味的小吃。我一般不愛吃原味的東西,唯有雞頭米的清香,的確是咀嚼的時候滿口清香,有一種讓人心情愉快的奇妙功效。如果放一點冰糖和桂花,更加妙不可言。
你喜歡什麼樣的小吃呢?
啞巴生煎
是江蘇蘇州傳統特色小吃,蘇州人沒有包子這一說,如果是肉餡的就是肉饅頭,如果是菜餡的就是菜饅頭,如果啥都沒有就是白饅頭,如果是花捲則還是花捲。生煎饅頭顧名思義就是把饅頭生著煎一下。
梅花糕和海棠糕
大概是蘇州城裡長相最漂亮的兩種小吃,事先沒在網上見過它們的「芳容」,反而讓我對這兩種花樣名字的小吃充滿期待。最正宗的梅花糕在山塘街。踏著凸凹不平的石板路,彎彎的石拱橋靜靜地橫跨在小河上。梅花糕的小攤子在通貴橋旁邊,這個小攤簡單而古樸,攤子前「姑蘇名產陳老大梅花糕、海棠糕」的字樣十分醒目。碰巧一個模子的海棠糕熟了,只見戴白帽子圍白圍裙的陳老大熟練地將蓋著鐵板的模具翻了180度,模子一撤,熱騰騰的海棠糕全都落到了鐵板上。一爐七個,就像是一朵海棠花
矮腳樓餛飩
堅持在用料及製作方法上精益求精,以良好的口碑、地道的品質和鮮滑的口感被譽為「媽媽做的餛飩」而遠近聞名。店內招牌餛飩和秘制生煎、小籠包等都已成為蘇州地區膾炙人口的純正 美食 。三鮮餛飩是矮腳樓的招牌特色,鮮肉、開洋、榨菜製成餡心,故稱「三鮮」。以肉骨頭吊湯,雞蛋絲和紫菜為佐料做出的三鮮餛飩皮薄、餡多、湯鮮。除了特色餛飩外,矮腳樓的生煎饅頭也別具風味,色澤金黃、滾燙鮮香。
楓鎮大面
由乾隆親自賜名的面條。也被譽為蘇州 「最難做、最精細、最鮮美」 的面條,面湯採用肉骨、黃鱔骨等鮮物吊成,味道濃郁鮮美,是來蘇州必嘗的 美食 。
蜜汁豆腐乾
主要採用炸好的老豆腐加入特製料汁製作而成, 可以當主菜,也可以當零嘴吃,微甜且多汁 。
蘇州糖粥
「篤篤篤,賣糖粥」 ,糖粥是蘇州人兒時的回憶。紅豆帶著糯米的香糯,好吃又營養。
啞巴生煎
在蘇州人的定義里就沒有包子這一說,肉餡的便是肉饅頭,菜餡的就是菜饅頭,所以生煎便是將包子煎著吃。一口咬下去,湯汁四溢,再裹著酥脆的外皮,成為來蘇州必吃的 美食 。 特別推薦臨濱路上的這家生煎店。
棗泥拉糕
由紅棗和糯米粉製作而成,是典型的蘇式糕點。 口感香甜軟糯。
豆腐乾
蘇州的豆腐乾 選用的是豆腐泡而不是豆腐乾 ,加入調好的鹵汁製作而成的,滿滿的湯汁非常好吃。
酒釀餅
酒釀餅的外形與月餅很像,但是它的麵粉是用清酒釀發的,所以取名酒釀餅。它的特點是只賣一季,根據餡料不同分為葷素兩種。 強烈推薦蘇州當地的老店同萬興。
海棠糕
創制於清代的海棠糕,以花生作為主料,經過烘烤,外形像綻放的海棠花,香甜且軟, 建議熱食喔!
蟹殼黃
又被稱作小麻糕。外殼金黃,有咸口和甜口兩種口味,咸口主要是以豬肉丁做餡,甜口有玫瑰、棗泥等等作為餡料的。 口感香脆松軟。
蟹粉小籠包
以蟹肉,豬肉餡製作, 咬下去滿滿的都是蟹油的鮮美 ,深受全國各地的喜愛。
1、醬汁肉
醬汁肉是蘇州當地的傳統名吃,相傳在200多年就有了,那時叫酒燜汁肉,是用紅胭脂作為著色原料,後來改用紅米著色,進而改稱為醬汁肉。 其特點:色澤桃紅,甜而不膩,酥而不爛,入口即化。
2、楓鎮大面
楓鎮大面這江蘇這帶的傳統名吃,相傳已有200多年的 歷史 了,主要是以面條為主,在加用豬骨及鱔魚熬的湯,還要加酒糟和螺絲。澆頭是一塊燜肉,是不是想一想就流口水啊。其特點:燜肉肥美,入口即化;面湯鮮滑,酒香醇厚。
3、蘇州糕團
蘇州糕團,即蘇式糕團,為蘇州糕點的統稱,是蘇州著名的傳統糕點。蘇州著名的糕點有梅花糕、海棠糕、蔥豬油糕、豬油年糕、金錢方糕、松子黃千糕、雲片糕等等。蘇州糕團尤其以黃天源牌的蘇州糕團最為著名,黃天源牌製作的糕團有近200年 歷史 ,包含時令特色糕團、玫瑰大方糕、松子黃千糕、棗松豬油夾糕、炒肉團、雙餡團等三百餘種
4、蟹殼黃
蟹殼黃,形如蟹殼,色如蟹黃。蘇州人嗜茶,舊時茶館里,點單率最高的兩種茶點之一,即是蟹殼黃。在曾經物質匱乏的年代,極偶爾的,能把蟹殼黃當作早點心,那種齒頰留香的感覺,註定要成為美好的永恆。頗受人喜愛的傳統茶食中,椒鹽味的襪底酥也是一道。小小酥餅,做工考究,一層層薄如蟬翼,真正見功夫。
5、雞頭米羹
蘇州人吃「水中人參」雞頭米有很多講究。一是要吃南塘的雞頭米,質量最好;二是買少量,一次吃完,吃的就是那帶著水的氣息的新鮮味道;三是一定要趕在中秋時節吃,一旦錯過,就只能眼巴巴地等來年的上市了。
鮮肉大湯團
芝麻大湯團
啞巴生煎
鮮肉大餛飩
小籠湯包
蟹殼黃
秘制豆腐乾
以上這些都是據我所知的。還有老款采芝齋的各種點心。還有東吳面館的面。這些都是百吃不厭的 美食 。從食品當中就可以體現出當地人的性格的甜美和修養。
梅花糕,海棠糕,雞頭米小圓子。。。
蘇州小吃都喜歡,糖粥,蟹殼黃。
酒釀餅,是我印象最深的蘇州小吃。當然,蘇州小吃太多,其他我就不去描述。
這是個好問題。
蘇州小吃眾多。春夏秋冬,每個季節都有應景的小吃,春季有青團子,腌篤鮮、夏季有楓鎮燜肉面、秋季有紅菱,茭白肉絲,大閘蟹,各式鮮肉月餅桂花糯米藕、冬季有腸肺湯,藏書羊肉,醬方,冬釀桂花酒。
真要分個伯仲高下,還真不容易。不過,陸文夫在小說《 美食 家》裡面有一段 美食 描寫。
我覺得可以轉過來,回答您的問題。
「那時候,蘇州有一家出名的麵店叫作朱鴻興,如今還開設在怡園的對面。至於朱鴻興都有哪許多花式面點,如何美味等等我都不交待了,食譜里都有.算不了稀奇,只想把其中的吃法交待幾筆。吃還有什麼吃法嗎?有的。同樣的一碗面,各自都有不同的吃法, 美食 家對此是頗有研究的。比如說你向朱鴻興的店堂里一坐.「喂!(那時不叫同志)來一碗XX面。」跑堂的稍許一頓,跟著便大聲叫喊:「來哉,XX面一碗。」那跑堂的為什麼要稍許一頓呢,他是在等待你吩咐做法的——硬面,爛面,寬湯,緊湯,拌面,重青(多放蒜葉),免青(不要放蒜葉),重油(多放點油),清淡點(少放油),重面輕交(面多些,交頭少點),重交輕面(交頭多,面少點),過橋——交頭不能蓋在面碗上,要放在另外的一隻盤子里,吃的時候用筷子挾過來,好象是通過一頂石拱橋才跑到你嘴裡—一如果是朱自冶向朱鴻興的店堂里一坐,你就會聽見那跑堂的喊出一大片:「來哉,清炒蝦仁一碗,要寬湯、重青,重交要過橋,硬點!」
一碗面的吃法已經叫人眼花繚亂了,朱自冶卻認為這些還不是主要的,最重要的是要吃「頭湯面」。千碗面,一鍋湯.如果下到一千碗的話,那面湯就糊了,下出來的面就不那麼清爽、滑溜,而且有一股面湯氣。朱自冶如果吃下一碗有面湯氣的面,他會整天精神不振,總覺得有點什麼事兒不如意。所以他不能象奧勃洛摩夫那樣躺著不起來,必須擦黑起身,匆匆盥洗,趕上朱鴻興的頭湯面。吃的藝術和其它的藝術相同,必須牢牢地把握住時空關系。」
啞巴生煎
❸ 關於梅花糕的詩句
1. 蘇州的小吃梅花糕作文300字
梅花糕 我最喜歡吃的小吃就是梅花糕。
梅花糕那熱氣騰騰的,散發著淡淡的,猶如梅花一般似有似無的香把我吸引住了。小巧的梅花糕,表面如同一朵盛放的梅花,梅花上面點綴著幾顆玉白如珠的珍珠圓子,零點灑著幾根色彩鮮亮的青紅絲,就像夜晚路邊上的那幾盞霓虹燈,格外的誘人。
趁熱咬上一口,軟軟糯糯的,珍珠圓子順舌尖滑過,在口中來回的流動,有趣的很,一口咬的大了些,就流出了糕中琥珀色的紅豆沙餡,趕忙用舌尖去舔,爽滑而甜膩額,帶著桂花的芳香,飄然至心,心情在這妙不可言的甜香里瞬間明朗起來。 梅花糕不僅好吃而且製作過程簡單。
製作時所需的特製模具,內有19個梅花狀孔。帶爐火燒得通紅,先用刷子將銅模子孔刷上油,然後老爺爺將稀面漿注進模孔里,一半深就夠了,放入豆沙,果仁,棗泥,果醬,小圓宵,松子仁等各種餡心,再在上面註上面漿,撒上些紅綠絲,瓜子仁在上面,蓋上鐵蓋烘烤。
等上些時間,一個個新鮮,可愛的梅花糕出爐了。 形似梅花,香似梅花,但味只有你親自來品嘗一下才會知到了。
2. 梅花糕作文,急6點半前
梅花糕起源於明朝,發展到清朝時成為江南著名小吃。
梅花糕還有個故事呢!相傳乾隆皇帝下江南時見梅花糕其形如梅花,色澤誘人,故作品嘗,入口甜而不膩,軟脆適中,回味無窮,勝過宮廷御點,大加稱贊,因其形如梅花,變賜名為梅花糕,故流傳至今。 聽了上面的故事,我彷彿看見了那讓人垂涎欲滴的梅花糕,熱氣騰騰的,散發著淡淡的,猶如梅花一般似有似無的香。
小巧的梅花糕,表面如同一朵盛放的梅花,梅花上面點綴著幾顆玉白如珠的珍珠圓子,零點灑著幾根色彩鮮亮的青紅絲,就像夜晚路邊上的那幾盞霓虹燈,格外的誘人。 梅花糕不僅好吃而且製作過程簡單。
製作時所需的特製模具,內有19個梅花狀孔。帶爐火燒得通紅,先用刷子將銅模子孔刷上油,然後老爺爺將稀面漿注進模孔里,一半深就夠了,放入豆沙,果仁,棗泥,果醬,小圓宵,松子仁等各種餡心,再在上面註上面漿,撒上些紅綠絲,瓜子仁在上面,蓋上鐵蓋烘烤。
等上些時間,一個個新鮮,可愛的梅花糕出爐了。 趁熱咬上一口,軟軟糯糯的,珍珠圓子順舌尖滑過,在口中來回的流動,有趣的很,一口咬的大了些,就流出了糕中琥珀色的紅豆沙餡,趕忙用舌尖去舔,爽滑而甜膩額,帶著桂花的芳香,飄然至心,心情在這妙不可言的甜香里瞬間明朗起來。
形似梅花,香似梅花,但味只有你親自來品嘗一下才會吃到了。希望能幫到你如果您認可我的答案,請點擊下面的「選為滿意回答」按鈕,謝謝!歡迎追問(*^__^*)。
3. 梅花糕作文400到600字
梅花糕起源於明朝,發展到清朝時成為江南著名小吃。
00梅花糕還有個故事呢!相傳乾隆皇帝下江南時見梅花糕其形如梅花,色澤誘人,故作品嘗,入口甜而不膩,軟脆適中,回味無窮,勝過宮廷御點,大加稱贊,因其形如梅花,變賜名為梅花糕,故流傳至今。00聽了上面的故事,我彷彿看見了那讓人垂涎欲滴的梅花糕,熱氣騰騰的,散發著淡淡的,猶如梅花一般似有似無的香。
小巧的梅花糕,表面如同一朵盛放的梅花,梅花上面點綴著幾顆玉白如珠的珍珠圓子,零點灑著幾根色彩鮮亮的青紅絲,就像夜晚路邊上的那幾盞霓虹燈,格外的誘人。00梅花糕不僅好吃而且製作過程簡單。
製作時所需的特製模具,內有19個梅花狀孔。帶爐火燒得通紅,先用刷子將銅模子孔刷上油,然後老爺爺將稀面漿注進模孔里,一半深就夠了,放入豆沙,果仁,棗泥,果醬,小圓宵,松子仁等各種餡心,再在上面註上面漿,撒上些紅綠絲,瓜子仁在上面,蓋上鐵蓋烘烤。
等上些時間,一個個新鮮,可愛的梅花糕出爐了。00趁熱咬上一口,軟軟糯糯的,珍珠圓子順舌尖滑過,在口中來回的流動,有趣的很,一口咬的大了些,就流出了糕中琥珀色的紅豆沙餡,趕忙用舌尖去舔,爽滑而甜膩額,帶著桂花的芳香,飄然至心,心情在這妙不可言的甜香里瞬間明朗起來。
00形似梅花,香似梅花,但味只有你親自來品嘗一下才會吃到了。
4. 海棠糕作文,要描寫味道、做法
「江南好,風景舊曾諳」在蘇州,有許多美景,什麼園林啊、太湖啊、天平山啊……但在蘇州,不只有美景,還有讓人垂涎三尺的蘇州小吃。
蘇州有許多小吃,什麼梅花糕啊、海棠糕啊,還有蘇州人最喜歡吃的糖粥等等,要說最令我 「口水直流三千尺」的,就是梅花糕。不過我喜歡上梅花糕,還有一段小小的歷史呢。
想當年,我只有八歲,吃過的美食三天三夜都說不完。不知為什麼,我就是不喜歡吃梅花糕,我也不知道是什麼原因,反正我一看到梅花糕我就直打哆嗦。為此,奶奶不知皺了多少次眉頭:哎呀,一個蘇州小孩怎麼不喜歡吃蘇州小吃呢?終於有一天奶奶帶我去了蘇州著名的七里山塘街古街。奶奶帶我到梅花糕鋪前,買梅花糕的是一位四五十歲的老爺爺,他慈眉善目,和藹可親。他問我:「小朋友,要買梅花糕嗎?」我聽了,也不敢搖頭,只好一聲不吭。奶奶不管三七二十一,買了一塊給我吃,我不肯,奶奶就硬逼這我吃。她使勁把梅花糕塞在我的嘴巴里,我交了一口。啊,多麼好吃。此糕入口甜而不膩、軟脆適中、回味無窮,甚至勝過奶奶燒的美味佳餚。我一口氣全吃了,嘴裡還說:「我『愛』上它了。」奶奶再買了一個梅花糕,我細細端詳著,它全身呈金黃色、形如梅花、色澤誘人 ,怪不得叫梅花糕。我還想買一個,可是已經賣光了,老爺爺只好從新做一個。只見他取了一些麵粉放入桶內,加等量溫水,用長柄鐵勺攪拌均勻,他說要放四五個小時,就去別的地方了。我們回來後,老爺爺已經做好了。我付了錢,拿起一個熱騰騰的梅花糕。我剛准備吃,老爺爺好心地叮囑道「慢慢地咬,慢慢地咬哦,不要在嘴巴里燙出個泡來。」可是,這么誘人的小東西,還沒等他說完,我早已迫不及待地咬上一口,於是在老爺爺的笑聲中,實現了他剛才的勸告,但心裡卻是極其滿足的。吃完梅花糕,我細細的回味著……就這樣,我喜歡上了吃梅花糕。
朋友們,看了以上所述,你垂涎三尺了嗎。如果你沒有,那就到七里山塘來, 敞開肚子,盡興地品嘗美味的蘇州風味小吃。
5. 梅花糕是那裡的特色小吃阿
梅花糕源於蘇州,歷史悠久。
傳說乾隆皇帝下江南行經蘇州時(微服私訪),在集市中偶然見到該糕點,色澤誘人,狀如梅花,煞是誘人,當即品嘗。入口感覺甜而不膩,噴香松軟,回味無窮,不禁大加贊賞,盛贊口感超過無數宮廷小吃。
乾隆皇帝一時興起,要給它取名,因見其形如梅花,便賜名「梅花糕」。經乾隆皇帝金口賜名後梅花糕紅極一時,「梅花糕」這個名字也沿用至今。
梅花糕它選用上等麵粉,酵粉和水拌成漿狀,注入烤熱的梅花模具,放入豆沙、果仁、棗泥、果醬、小元宵、松子仁、玫瑰等各種餡心,再註上面漿,撒上白糖、紅綠瓜絲,用灼熱的鐵板蓋在糕模上烤熟即成。 此糕呈金黃色,形如梅花,松軟可口,老少皆宜。
成本每個五角,零售一元,現做現賣,有一小推車或一小攤位就可經營。一鍋可出19個。
學費1200元,函授1000元。均含模具費用。
6. 看到梅花,想起哪些思鄉的詩
卜運算元 詠梅 毛澤東 風雨送春歸,飛雪迎春到。
已是懸崖百丈冰,猶有花枝俏。 俏也不爭春,只把春來報。
待到山花爛漫時,她在叢中笑。 卜運算元 詠梅 陸游 驛外斷橋邊,寂寞開無主。
已是黃昏獨自愁,更著風和雨。 無意苦爭春,一任群芳妒。
零落成泥碾作塵,只有香如故。 墨梅 王冕 我家洗硯池邊樹,朵朵花開淡墨痕。
不要人誇好顏色,只留清氣滿乾坤。 早 梅 張謂 一樹寒梅白玉條,回臨村路傍溪橋。
不知近水花先發,疑是經冬雪未銷。 墨梅 居簡 莫恨丹青廢畫工,不須求異只須同。
玉容不及寒鴉色,故托緇塵異漢宮。 早梅 齊已 萬木凍欲折,孤根暖獨回。
村前深雪裡,昨夜一 枝開。 墨 梅 張臬 山邊幽谷水邊村,曾被疏花斷客魂。
猶恨東風無意思,更吹煙雨暗黃昏。 早梅 李公明 東風才有又西風,群木山中葉葉空。
只有梅花吹不盡,依然新白抱新紅。 墨梅 趙秉文 畫師不作粉脂面,卻恐傍人嫌我直。
相逢莫道不相識,夏馥從來琢玉人。 憶梅 李商隱 定定住天涯, 依依向物華。
寒梅最堪恨, 常作去年花。 白梅 王冕 冰雪林中著此身,不同桃李混芳塵。
忽然一夜清香發,散作乾坤萬里春 梅 王琪 不受塵埃半點侵,竹籬茅舍自甘心。 只因誤識林和靖,惹得詩人說到今。
與薛肇明弈棋賭梅花詩 輸一首 王安石 華發尋春喜見梅,一株臨路雪倍堆。 鳳城南陌他年憶,香杳難隨驛使來。
梅 貢性之 眼前誰識歲寒交,只有梅花伴寂寥。 明月滿天天似水,酒醒聽徹玉人簫。
❹ 中國最有名的花為什麼是梅花
1、春落梅枝頭。古人說,梅具四德,初生蕊為元,開花為亨,結子為利,成熟為貞。後人又有另一種說法:梅花五瓣,是五福的象徵。一是快樂,二是幸福,三是長壽,四是順利,五是我們最希望的和平。梅花的五片花瓣,分別象徵著吉祥。 2、梅常被民間作為傳春報喜的吉祥象徵,陳志歲微型詩《梅花》這樣寫道:「為使與嚴寒搏鬥之儔儕堅持下去,便把春消息透露給人。」梅花是歲寒三友之一,花中四君子之首。自古以來,人們都贊美它的傲雪精神,它的孤獨的不與百花爭春的高潔的美。所以,她象徵: 一、隱者高士 ——疏影橫斜水清淺,暗香浮動月黃昏 二、霜美人、雪美人、冷美人 ——家住寒溪曲,梅花雜暖春,學妝如小女,聚笑發丹唇 三、高風亮節的人 ——天然根性異,萬物盡難陪。自古承春早,嚴冬斗雪開 3、梅花是中華民族的精神象徵,具有強大而普遍的感染力和推動力。梅花象徵堅韌不拔,百折不撓,奮勇當先,自強不息的精神品質。民間傳說別的花都是春天才開,它卻不一樣,愈是寒冷,愈是風欺雪壓,花開得愈精神,愈秀氣。其中有一首古詩是這么寫的:牆角數枝梅, 凌寒獨自開。 遙知不是雪 ,為有暗香來。它是我們中華民族最有骨氣的花!幾千年來,它那迎雪吐艷,凌寒飄香,鐵骨冰心的崇高品質和堅貞氣節鼓勵了一代又一代中國人不畏艱險,奮勇開拓,創造了優秀的生活與文明。有人認為,梅的品格與氣節幾乎寫意了我們「龍的傳人」的精神面貌。全國上至顯達,下至布衣,幾千年來對梅花深愛有加。「文學藝術史上,梅詩、梅畫數量之多,足以令任何一種花卉都望塵莫及。」 梅花高風亮節。二十四番花信之首的梅花,冰枝嫩綠,疏影清雅,花色美秀,幽香宜人花期獨早,「萬花敢向雪中出,一樹獨先天下春。」被譽為花魁。「遙知不是雪,唯有暗香來」的崇高品格和堅貞氣節,象徵我們龍的傳人之精神。松,竹,梅花被稱為「歲寒三友」梅花培植起於商代,距今已有近四千年歷史。梅是花中壽星,我國不少地區尚有千年古梅,湖北黃梅縣有株一千六百多歲的晉梅,至今還在歲歲作花。梅花在人們心目中斗雪吐艷,凌寒留香,鐵骨冰心,高風亮節的形象,鼓勵著人們自強不息,堅韌不拔地去迎接春的到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