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櫻梅茶花 » 油紙扇梅花

油紙扇梅花

發布時間: 2023-06-16 22:56:57

❶ 古詩的資料

王冕(1287-1359)元代著名畫家、詩人,字元章,號煮石山農、放牛翁、會稽外史、梅花屋主等。浙江諸暨人。出身農家,幼放牛,家貧,但好學如痴,讀書不倦。常晚至寺院長明燈下讀書,學識漸深。他的好學精神感動了當時會稽一個讀書人韓性,韓收他為學生,教他讀書、畫畫。王冕青年時期曾一度熱衷於功名,但考進士屢試不中,於是他滿懷憤郁,燒毀了文章,流浪江湖,永絕士途。他曾到過杭州、金陵,又渡長江,過淮河,經徐州、濟南到大都(今北京市),達居庸關。數千里的遠游,使他擴大了視野,開寬了胸懷,同時對社會現實和統治階級也有了較清楚的認識。在北京,泰不華薦以學館教職,他預感到元朝政權處於風雨飄搖之中,沒有接受,乃隻身南歸,以賣畫為生。
他工於畫梅,以胭脂作"沒骨體",尤以墨梅知名。畫梅繼承宋代仲仁和尚和揚無咎的傳統,並有新的創造,對後世影響甚大。所作梅花,有疏,有密,或疏密得當,尤以繁密見勝。枝幹交錯,蕊萼分布,主次分明,層次清晰,密中有疏,多而不繁。他繪梅干,用筆遒勁,頓挫得宜,富有質感。畫花瓣,或用濃淡水墨點染的點花法,或用雙線勾勒的圈花法,或點、圈兼施,變化多端,都能生動地表達出梅花的特有形態,並通過對梅花神韻的刻畫,抒寫自身的情懷和抱負。著有《梅譜》傳世,為早期畫梅理論著述。他亦善寫竹石,兼能刻印,用花乳石作印材,相傳是他始創。後因一首題畫詩中寫道"疏梅個個團冰雪,羌笛吹它不下來",被官員誣陷,認為他這是譏諷時政,要逮捕他,於是他逃到會稽九里山,自號煮石山農,隱居起來。白天農耕,晚上讀書、作詩畫,過著清貧生活。王冕的生活經歷對他的詩畫影響很深,貧苦朴實的山村生活又賦予他的詩畫以濃厚的生活氣息。使他的詩畫不同凡俗。

王冕:《墨梅圖卷》(北京故宮博物院藏)

王冕的詩在元代詩歌中屬上乘之作。他的詩,大都收入《竹齋詩集》里。劉基曾對王冕的詩有過正確的評價。他說:「予在杭時,聞會稽王元章善為詩,士大夫之工詩者多稱道之,恨不能識也。至正甲午(1354)盜起甌括間,予避地之會稽,始得盡觀元章所為詩。蓋直而不絞,質而不俚,豪而不誕,奇而不怪,博而不濫,有忠君愛民之情,去惡拔邪之志,懇懇悃悃見於詞意之表,非徒作也,因大敬焉。」(《竹齋詩集·原序》)
從他的《送人上燕》、《金水河春興》和《孤松嘆》看,他早年對元朝並無特殊反感。他的詩主要表現的是對人民生活困苦的同情,對權貴腐敗和驕奢的譴責,以及對功名利祿的輕視。如《悲苦行》、《傷亭戶》、《江南婦》等。王冕揭露官僚地主的荒淫無恥面目也頗尖銳,如《對景吟》、《吳姬曲》等。
王冕有相當多的詩歌表現不甘隨俗浮沉,追求清高的思想。他經常以梅花自比,他早年曾經借梅花自喻不接受吏職,晚年還以梅花顯示自己的清白本色,說:"野梅開花尚古色。"(《歸來》)其詩質朴自然。
朱元璋攻紹興,屯兵九里山,找到他,要他當咨議參軍,他突然去世。

王冕的詩:

《悲苦行》
前年鬻大女,去年賣小兒。
皆因官稅迫,非以飢所為。
布衣磨盡草衣折,一冬幸喜無霜雪。
今年老小不成群,賦稅未知何所出。

《墨梅》
我家洗硯池頭樹,
朵朵花開淡墨痕。
不要人誇顏色好,
只留清氣滿乾坤。

《孤松嘆》
昨夜飛霜下南海,
山林草木無光彩。
起來摩挲屋上松,
顏色如常心不改。
幽人盤桓重慨慷,
此物乃是真棟梁。
嗚呼,
既是真棟梁,
天子何不用是扶明堂!

參考資料:http://www.hwz123.net/ja/yuwen/yw02/2367.asp
回答者:UBee - 試用期 一級 11-1 17:58

王冕(1310—1359),宇元章,浙江諸暨人。他是元末文壇有影響的詩人,又是畫壇上以畫墨梅開創寫意新風的花鳥畫家。他的詩常流露出對元朝統治的憤懣情緒,而他的墨梅也借物抒懷,自認喜寫「野梅」,不作「官梅」,以蔑視當時那些「峨冠腐儒」。晚年他避居會稽九里山,自築「梅花屋」,種粟養魚,以清貧生活了其餘生。

王冕的墨梅

墨梅
(一)墨梅流派和他的風格。
墨梅的創始,和文學有密切關系,先是北宋林和靖、蘇東坡等詩
人熱情地歌頌梅花的豐神和風骨,陸人們對梅花產生了無限珍愛的
感情,「無聲之詩」的畫繼之而起,侮花也就成為畫壇上盛極一時的
題材了。當時對畫梅最有創造和貢獻的當推釋仲仁和揚補之。仲仁又
名華光和尚,一日,他因月光映梅影於窗紙上而得到啟發,創作了用
濃濃淡淡的墨水暈染而成的所謂墨梅。大詩人黃庭堅見了大加贊揚說:「如嫩寒清曉,行孤山籬落間,但欠香耳。」一時華光的墨梅便成了畫壇上一個新的品種。趙孟頫墨悔題跋也曾說:「世之論墨梅者,皆以華光為稱首。」揚補之接受了華光的衣缽,在此基礎上發展,把自己寫的墨梅,送給宋徽宗趙佶看。趙佶說他寫的是「村梅」,因而他自稱為「奉敕村梅」。他創造了兩種畫梅的方法:一種用水墨塗於絹上烘托出梅的點點白葩,另一種是以墨筆圈出梅花潔白芳馨的特色。金冬心(農)說:「揚補之為華光和尚人室子弟,其瘦處如鷺立寒汀,不欲為人作近玩也。」(《冬心畫梅題記》)後來揚的兩個外甥湯叔雅、湯叔用也擅長此道。《冬心畫梅題記》:「揚補之甥湯叔雅,宋開禧間與弟叔用皆工墨梅,各出新意,謂之倒暈花枝。時有茅進士汝元亦擅名當世。叔雅畫梅,曾見於吾鄉梁少師鄉林家,不愧逃禪叟(揚補之)。而叔用及汝元之疏枝瘦萼未嘗睹者。」
發展到元代,據說元四家的吳鎮(仲圭),以及王冕,都是畫梅能手。范成大雲:「近世始畫墨梅,江西揚補之者尤有名,其徒仿之者實繁,蓋吳仲圭、王元章皆用其法。」 (《范村梅菊譜》)由此看來,王冕正是這派的嫡系。

王冕正是接受了華光、揚、湯一派的傳統,孜孜不倦地學習梅花譜和梅花篇,在這基礎上,發揮了他的藝術才能。王冕的墨梅,是和他的思想感情分不開的。正如清朝朱方靄說的:「畫梅須高人,非人梅則俗,會稽煮石農,妙筆繪寒玉。」(《畫梅題記》)這種意識在王冕的題畫中表現得很突出,有的反映了人民的疾苦,有的顯示了孤傲正直的性格,有的表達了與統治階級不合作的精神,有的流露了愛國主義的熱忱,有的表現出自己的不凡抱負和樂觀的感情,他想把自己的情感激流灌注在繪畫創作的園地上。王冕愛畫的梅花,據清代宜興吳仲倫在題鄭小僬 (淳)梅冊上說:「王元章喜寫野梅,不畫官梅。」(《竹波軒梅冊>)何渭野梅?凡生長在山野清絕的地方,梅干勁直,盡自然之本性,都叫野梅,有時也叫村梅。何謂官梅?凡由人工造作,失卻天真,干多盤曲,叫做官梅,也稱宮梅。有人往往以野梅比為「疏曠平遠」,以官梅比為」金碧庄嚴」,藉以隱喻不同環境中的不同人格。明朝孫長真往往摹仿王冕此種畫法,所以他題詩說:「梅花取直不取曲,此理世人多未推。詩人獨得梅清性,不畫官梅畫野梅。」(《畫梅辨難》)
他的」墨梅」風格,可用「神韻秀逸」四字來概括。試從構圖、枝幹、花等方面來分析。畫梅構圖以枝幹為主。王冕畫梅花的成功,與他構圖是分不開的。構圖可分疏的、密的、不疏不密三種。疏的如疏影橫斜,以疏淡有致,雅淡出塵為妙。不疏不密的,如俯仰得宜,照應有情,要密中見疏,疏中仍有聚散謂之得宜。密的如繁花密蕊。第三法,首開其宗的就是王冕。朱方靄說:「宋人畫梅,大都疏枝淺蕊,至元煮石山農始易以繁花,干叢萬簇,倍覺風神綽約,珠胎隱現,為此花別開生面,明時陳憲章常師其意,吾友汪巢林、金吉金繼之。」 (《畫梅題記》)王冕這種構圖就是以密取勝,同時做到密而不亂,繁而有韻。在枝乾的構圖上,能疏疏密密,做到長處疏,短處密,疏散處疏,交錯處密,疏可走馬,密不容針;他能把握虛虛實實,而且層次分明,應有盡有。他在華光和尚白「多而不繁,少而不虧」,揚補之的「交枝而花繁累累,分梢而萼蕊疏疏」的理論基礎上更有所發揮。書枝乾的質感上,運用了湯叔雅的「其為梢也,有如斗柄者,有如鐵鞭者,有如鶴膝者,有如龍角者,有如鹿角者,有如弓梢者,有如釣竿者的理論,加以具體實踐,因此他立干如龍,勁似鐵;發梢如箭,短如戟。梅干如龍不容易,畫時必須彎曲有力,用筆多轉折,或以飛白出之。要勁也不易做到,畫時筆須頓
挫得宜,使轉有方。畫梅梢貴直,但要直中仍有韻致,絕非如尺。他的枝梢一筆拉到幾尺長,枝的梢頭,露出了筆的尖鋒,突出了梅的清高拔俗。因此令人感到風神綽約,奕奕有致。畫花,他也不是只畫一朵花的形似,而能在形似以外求神態,表現出或嬌艷,或清雅,或燦爛,或蕭疏等等姿態;在開花的形態上,也運用了湯叔雅的「其為花也,有椒子,有蟹眼,有含笑,有開謝,有落英」的理論,畫出了老樹枝怪花疏,嫩樹枝密花繁。總之對於行枝、布干、點萼、生花都是在認真觀察的基礎上,掌握了筆墨洗練功夫,集中表現了他的新風貌。明魯宗賢說:「古今畫梅誰者高,前有補之後王老。」(《雪湖梅譜》)清趙蘭舟說:「揚補之、王元章為癯仙,盡洗鉛華,別開生面,華光老人又為寫影傳神,畫梅之能事畢矣。」(《竹波軒梅冊》)前人對他評價極高。
(二)冰花個個圓如玉,羌笛吹它不下來。
墨梅自華光和尚創造以來,經過揚補之、湯叔雅等人的努力,已取得顯著成績。但它能繼承下來,還是與王冕的努力分不開的。他曾作了種種水墨畫的嘗試。筆墨的洗練功夫,使墨梅在原有的基礎上,更邁進了一大步。王冕的筆墨洗練的功力,也值得注意。他發枝筆力遒勁,形神兼備,這是他從勤學苦練,千錘百煉中得來。執筆挺直,才能筆筆堅挺,而無蛇腹鼠尾的毛病。中鋒、偏鋒用得好,行枝接續,氣力頓挫處才能斷而復連,交接處停而勿滯。手弗偏重偏輕,故能一氣呵成,這是他煉氣於骨的手法。
在圈花法上,他也有所發揮。揚補之以「筆分三越攢成辦」圈花。即花辦要如鐵線圈成,一筆三頓挫畫之。王冕把這種畫法稍加改變,改成為一筆二頓挫,這就是乾隆所說的「鉤圈略異揚家法」。這也是他從實踐中創造出來的,有人稱之為「白花頭畫法」。這個創造對後世的影響很大,明代的陳憲章、盛行之、劉世儒、清代的羅兩峰等人都學二筆圈花。後來到金冬心、童二樹等人出,更簡單地改為一筆圈花。雖然,元明以三筆二筆成辦,但其側辦及小苞還是一筆。王冕圈花的畫法是用筆不飄浮,嚴謹逼真。
另外王冕又發揮了「破蕊之法」。什麼叫破蕊之法?梅花原來有花須,須上有小點叫英,他畫花須不點英,看去很零亂,不像須,也不像英,這叫「破蕊之法」。揚補之也有此畫法,這是野梅的畫法,與官梅的畫法不同。有人稱「亂圈花辦亂拈須,野梅花與官梅殊」,就是這個意思。
總之,畫梅之難不在枝幹,而在花。王冕最成功的地方,就是花,他的「萬玉圖」真是千蕊萬朵,含笑盈枝,香度凌風,占滿在畫幅上,顯示了樂觀主義精神。就是後來的羅兩峰、童二樹也是莫及的。

墨梅圖
(三)王冕墨梅的影響
王冕的墨梅對明代影響深遠。特別通過徐渭、陳淳等人的發展與豐富,逐漸出現了大寫意與沒骨花卉繁榮並峙的局面。
徐渭對元章的畫推崇備至,他學元章的墨梅,下了相當功夫。他認為圈花最難,說:「吾圈花少讓元章筆,發干元章不若吾。」徐文長天才縱逸,睥睨一世,他認為發干元章不及他,而圈花則不及元章。從這句話里可知他對元章的佩服程度。凡是畫過梅花的人都知道,畫梅之難,不在干,而在花;畫花則難在須與蒂。清朝懶園居士說:「青藤(即徐渭)畫梅,圈不成圈,枝不成枝,一片神行,其用筆如生龍活虎,不可捉摸,其潑墨也如空中雲霧,舒捲自然。」(《畫梅辨難》)這說明徐的畫風是大寫意。徐、王二人風格是不相同的。從功夫上看,自然元章要比青藤深得多了。
徐渭不但學王冕畫梅,且學他為人,學他畫梅花換米。徐渭曾憑吊王冕墓,並對當時一些有錢有勢的人家予以嘲笑。其詩說:「君畫梅花來換米,予今換米亦梅花。安能喚起王居士,一笑花家與米家。」 (《徐文長集》)徐還同情王冕的艱苦生活,猜測他究竟多少斗米,換一幅梅花:「想見元章愁米日,不知幾斗換冰枝。」徐看了王冕的墨梅,想臨摹它,又感到無從下手,便在題王元章倒枝梅畫中寫道:「皓態孤芳壓俗姿,不堪復寫拂雲枝。從來萬事嫌高格,莫怪梅花著地垂。」

明代幾位畫梅高手,劉世儒、陳憲章、王謙、盛行之都是王冕的衣缽繼承人。劉世儒少時於故鄉的石壁上,看見元章的梅花,大為鼓舞,從此特別愛好,就深思力學,畫起梅花來了。據說,他很喜愛王元章的雪梅,曾想盡辦法,搞過試驗:其中有種畫法,是當他礬絹時,先剪好碎片的油紙,畫就搞成,這樣看去好像雪點紛紛,與花爭勝,效果很好。當時畫家謝時臣贊為「神品」。王冕畫枝條,畫得很勁秀,據說先從畫竹人手,因此劉雪湖畫梅也從畫竹開始。徐文長題其墨梅詩說:「雪湖劉子故不俗,未畫梅花先寫竹。花梅筱竹兩相於,直干橫梢鐵不如。」朱多炸題詩有「陳淳已死沈士:老,晚得山陰劉世儒」句。文徵明也贊揚說:「雪湖發干遒勁,有天然之處,花功;雅稱,異日當為第一流雲。」(《雪湖梅譜》)其實,劉世儒的成就,比不上王冕、徐渭。徐文長題雪湖墨梅詩說:「我客金陵訪畫梅,畫梅莫妙盛行之。劉君放逸不可羈,一劉一盛無雄雌。」(《畫梅辨難》)明代畫家學王冕的尚有周昊、孫從吉、王人佐、袁子初、林宏顯等人。可見摹仿王冕的筆法是風靡一時的。清代的揚州八怪,如羅聘、金農、李方膺、汪士慎等人都深受他的影響。如羅聘學他的圈白頭花,金農、汪士慎學他的千花萬蕊,李方膺學他的水墨淋漓。雖然各家風格不同,但還是從他那裡蛻化出來。其他如以畫梅稱世的童二樹也是學元章的筆法,蔣子延稱童二樹在洛陽所畫的梅花懸之能引蜂蝶。《碧溪詩》記載:「二樹生時,其母李太夫人夢一髯翁,驅一牛,負梅花而至,越日乃生。其髯翁即煮石山農王冕也,其畫蓋有所授也。」當然是無稽之談,但可見王冕的畫在人民群眾中也很有影響。
對明清畫家畫梅的特色,清朝懶園居士說:「吾人當師王元章之秀逸,劉雪湖之蒼老,徐青藤之神化,童二樹雄偉有餘,神化不足,金冬心則細枝堅挺,粗根庸弱。」這話確有道理。
王冕的畫,對明清畫壇,影響深遠。他為水墨畫打下了穩固基礎,引導了徐文長輩從摹古的一套清規戒律中跳出來,創造了新生命。他以自己的詩文畫來反抗元蒙貴族的統治,同情人民的疾苦,深刻地暴露當時的社會黑暗面,有它的積極意義。正因為此,他才受到廣大人民的熱愛和尊敬,被贊為「人奇志奇胸磊落,是花千古無枯榮」。
要嗎?請盡快答復我哦!謝謝.希望 採納我的.

熱點內容
哈爾濱香坊預定鮮花 發布:2025-02-09 08:07:54 瀏覽:620
康乃馨小貓 發布:2025-02-09 08:02:41 瀏覽:551
花店的配圖 發布:2025-02-09 08:01:53 瀏覽:60
去花店做學員 發布:2025-02-09 08:01:52 瀏覽:111
七夕選新衣 發布:2025-02-09 07:55:27 瀏覽:921
海棠鞋子 發布:2025-02-09 07:55:24 瀏覽:764
花卉花文化 發布:2025-02-09 07:53:13 瀏覽:783
安徽蘭花草 發布:2025-02-09 07:53:05 瀏覽:766
富貴盆栽樹 發布:2025-02-09 07:43:06 瀏覽:146
蟠桃樹盆景 發布:2025-02-09 07:41:35 瀏覽:2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