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花瓦當
㈠ 蟒河的概貌,寫作文 蟒河游記
蟒河旅遊風景區位於山西省陽城縣東南蟒河鎮與河南省濟源市交界處,面積120平方公里,主峰海拔1572米。蟒河景區有「秀、險、幽、奇」四大特點,享有「北方小桂林」的美譽。這里一年四季均有迷人勝景,尤以秋天看層林盡染最為賞心悅目。蟒河水從蟒河村東流過,水清如
碧玉,奔流似巨蟒;莽山又在蟒河村東流過, 水清峰錯列,鬼斧神工,妙境天成,有千峰擁黛,萬壑雲飄之象。景區內懸崖飛瀑直瀉,深谷流水淙淙,百鳥啼鳴林間,野花競相開放。起源古老的珍奇植物青檀、蘭草、山萸樹、領春木、牛鼻酸、紅豆杉星散其間,獼猴、大鯢、麝、金貓、金雕、金錢豹等或嬉驃林莽,或翱翔藍天。望莽孤峰拔地而起,狀如巨塔,水簾洞飛珠成簾、集水萬狀;試劍峰如干將出鞘,鋒芒逼天,蟒湖上碧波漣漪、白帆點點;鍘刀縫好像天斧劈開,石人峰酷似雲遊行僧;窟窿山中通一孔令人稱奇。山色之優美,古跡之奇異,令人耳目一新。
㈡ 哪些優美句子可以贊美江南
1、一隻烏篷船,搖啊搖,搖醒一江春水的夢。幾只古色的燈盞,晃動著江南,古鎮歷史悠悠的燈苗。一輪淺淺的月,撒一縷縷清泠泠的月光,擲向那幽幽的江水。
2、輕煙淡水的江南,細雨霏霏的堤岸,春日草長鶯飛,桃紅輕染,蟲燕呢喃,春透簾櫳。夏日輕解羅裳,獨上蘭舟,采蓮荷田,淡笑淺吟,嬌花照水。秋日絲雨梧桐,清秋飛雁,淡菊飄香,悠然東籬下。冬日雪依翡翠,千樹珍珠。伊人似雪,翩然嬌純。
3、江南有雨飄落,絲絲的雨輕吻油紙傘,滴落青石板上,珠落玉盤,濺起珍珠串串,串串珠玉輕托起蓮步輕移,搖曳多姿,漫妙妖嬈丁香般靜幽的姑娘,一看傾世,再看傾國,靈動了黛瓦粉牆,清新了千年古巷,驚艷了一簾雨霧,滄桑了煙雨歲月卻美艷依然,牽動著古往今來的文人墨客,傾情於詩情畫意,傾心於秦淮畫船,傾暮於斷橋蘇堤。於繚繞間夾雜著花草幽香,散落的幾滴花瓣飄然眼前,心曠神恰,沁入心脾,環繞鼻端,再一次夢纏魂牽。
4、江南的水孕育了如水的江南。江南美,美在江南的水,江南的風物,江南的人。這種美是剛與柔的結合。江南,一曲永遠唱不完的歌,讓人細細地品味著她的如詩如畫和似水流年。
5、佇立於江南的靈土,仰望冥冥天空,風煙俱凈,澄澈得如一汪清水。漫漫歲月中流淌著江南水鄉的清秀,江南古鎮的恬靜,江南雨巷的幽深,江南文傑的的靈韻。小橋,流水,人家,流溢在水墨江南里,看不明虛實,分不清究竟;水性的流淌中,滋潤了多少文人豪傑的心胸。品讀江南,凌波水韻,翰墨流芳。
6、江南是煙柳繁華之地、溫柔富貴之鄉。江南出芳草鮮花,出才子佳人,出纏綿悱惻的愛情故事。但江南又是英雄輩出的地方。古往今來,這里孕育過諸多驍勇的鬥士。那銳利的兵器——劍,也是源於江南的吳越。
7、憑欄眺望江南秀麗的江水,宛如欣賞一襲薄紗飄逸哀婉憂傷的女子彈著一曲簫箏憶盡相思如夢如幻的倒影。粉嘟嘟的桃花旖旎在荷錢圓圓點綴的江水岸邊,在秦淮畫舫中依稀可見那絕佳的藝妓在琴棋書畫中嫵媚。
8、淡煙流水,畫上江南。雖是輕摹淺描,卻是別具韻味。作畫之人,心跡瞭然。彷彿,望著望著,我已融入畫中,成為畫里的一部分,驚奇之餘又有萬分驚喜。橋岸邊,柳隨風吹,細雨如愁,就那樣,在空氣里游離漂灑,朦朧了眼前行人。走在石橋上,步步沉重,行得艱難。在這樣有文化、有歷史淵源的地方,我恭敬,有如對待神靈一半的虔誠。
9、「寒雪梅中盡,春風柳上歸」。又一度春風,冰消雪融。春風似剪,輕剪嫩柳柔條,剪出小溪歡快的跳,剪出了杏花粉裝玉雕。蜂戀蕊,蝶戀花,花香陣陣。花戀蝶,蕊戀蜂,蜂蝶匆匆。弱柳扶水、鶯歌燕舞、青石橋頭、煙柳渡口、一葉細舟、雲霧升騰、一灣灣碧水縈亭台樓閣、繞花徑小園、穿巷陌小橋,處處清新、片片花海,寸寸草青。再度的東風染指間鋪開了江南的春天生機盎然,萬紫千紅。
10、細雨秀江南,江南多雨,透著水鄉特有的滋潤,雨是江南水鄉的靈氣,充滿浪漫氣息的雨,一泓碧水粼粼而起,碧草如絲,繁花似錦,古寺的梵音在石縫間流淌,雨後的空氣溢出清新的芳香,清絕的令人深深沉醉,秀雅的讓人不舍離去。江南女子,伊人如玉,煙雨蒙蒙濕丁香,潤透了江南女子的心。如水的女子,如水的明眸,靈秀而又溫婉,似凌波仙子般清麗脫俗。
11、一曲《春天裡的故事》,盪漾了江南的江水。春天的槳聲,劃動水墨江南的悠閑,暈染素雅的藍布印花。茶花開了,清香四溢。當代茶花女的鬢角,貼著大朵的茶花,閃亮了今日江南的茶園,引來蝶影翩飛。一株株新荷頂著尖尖的粉色的角,一點點雨珠落在荷葉上珠暉滾動。
12、江南的美,是朦朧和古樸,是樹下悠然落棋,是花間醉然品酒。是庭中淡然品茶。綠水縈繞著白牆,繁花灑落於青瓦,蜿蜒曲回的小河在清晨和夕陽中淺吟低唱。乘一葉扁舟撐一支蒿,穿行在青山綠水中,默然閱讀千年江南的歷史和亘古柔情的飄零,一泓清水所承載的,是似水流年的痕跡和滄桑。
13、江南如詩如畫,一山一水,旖旎人家,淺墨清韻,何處飛花,碧水飄萍,沉落煙霞,水墨江南。在潑墨山水畫里,動人的不止是那詩人留下千古名篇里熙熙攘攘的秦淮河畔漿聲燈影,而是那份淡雅深巷小徑的寧靜。我穿行於水鄉的灰牆白瓦間,不由的想起「江南水鄉展旖旎,屋衍風鈴聲悅耳」這句詩,彷彿在一呼一吸的間隙間都充滿了江南獨有的氣息。
14、細雨秀江南,江南多雨,尤其是江南春天的煙雨,就像那吳儂軟語一般,透著水鄉特有的滋潤,雨是江南水鄉的靈氣,在江南,充滿浪漫氣息的雨,元宵節前後的雨叫燈花雨,燈花雨往往是初春的第一場雨,淅淅瀝瀝的春雨就飄然而至,鶯飛草長,一泓碧水粼粼而起,楊柳拂堤,碧草如絲,繁花似錦,飛泉鳴濺,古寺的梵音在石縫間流淌,雨後的空氣溢出清新的芳香。
15、江南的水又時有涼濤拍岸,捲起千堆雪」之勢。這堅韌而頑強的水,也涵養了江南風物和江南人的那種英豪之氣。江南大地布滿了崇山峻嶺。杭州的棲霞嶺,紹興的會稽山,常熟的虞山,都雄偉挺拔,占盡風雲。
㈢ 宜賓最好玩的地方是哪裡
1.蜀南竹海
蜀南竹海,中國重點風景名勝區、全國旅遊勝地四十佳之一,位於四川省南部、長江上游,處江安、長寧兩縣境內,東距重慶230多公里,北上成都約 330公里。總面積120平方公里,海拔600--1000平方米,氣候溫濕多雨。地質沙壤酸鹼度5.0左右,是竹木生長的最佳土壤。竹海空氣清新純凈,負氧離子含量較高,懸浮物微粒每立方米日平均0.05毫克以下,是我國一級環保旅遊區。
「蜀南竹海翠天下」,景色雄、險、幽、峻、秀,區內有楠竹七萬余畝,景點124個,有一級景點15個,二級景點19個。天皇寺、夭寶寨、仙寓洞、青龍湖、七彩飛瀑、古戰場、觀雲亭、翡翠長廊、茶花山、花溪十三橋等景觀譽稱「竹海十佳」。
最佳旅遊時間:蜀南竹海年平均氣溫約15.5C。一般每年3月到10月為旅遊旺季,尤以5、6、7、8四月最佳。
交通:蜀南竹海距宜賓城僅70公里,早晨從南站乘車出發,一個小時即可到達。經過長寧縣到達竹海西大門,即可購票進入。宜賓到竹海的旅遊車車資85元左右。
住宿:既可住在星級賓館,也可住在當地農民自辦的招待所等,價格從10元到100元不等。喜歡住賓館的朋友,介紹其中兩個:竹海山莊,二星,價格約200元/間;蜀南賓館,三星,是目前竹海景區內最好的賓館,位於竹海西大門附近的萬嶺鎮,價格約300元/間。
門票:88元
遊程參考:景區北距成都328公里,東距重慶238公里,北距瀘州75公里,西距宜賓80公里。第一天從重慶、瀘州方向進入景區可從翠門關入境,步行至青龍湖劃船。舍舟登岸經茶花山、龍吟寺、落魂台,可觀七彩飛瀑。泛舟七彩湖、游花溪十三橋、照彩潭,夜宿萬里鎮。
第二天遊仙寓洞、天寶寨,經搽耳崖、猴子洞、朝陽洞、觀雲亭,夜宿長寧萬嶺鎮。
第三天游花竹溪、墨溪、忘憂谷、竹海博物館後離境。成都、樂山、自貢方向的遊客,可經宜賓、長寧從西大門進入,游覽路線方向相反。從東大門出去的附近景區有石海洞鄉(約50公里)。
購物:到了蜀南竹海,自然而然會想到買些竹子做的產品回家去嘍,可以買到竹簧、竹筷、竹筒、竹根雕、竹編、竹傢具、竹建築等七大類數午種工藝產品。
餐飲:景區內有的飯店會以竹為原料做菜,最著名的是「全竹席」,一桌的價格從200到600不等,最珍貴的是竹中珍品:竹蓀。如果八個到十個人拼一桌,每個人花不過30元左右就盡夠了。
網友心得:在成都地區,一般的旅行社很少有前往這條線路的,但轉往宜賓市之後,就會發現不少旅行社經營竹海這條線路。自助游的朋友可在成都五桂橋車站先去宜賓然後再從宜賓南站乘車出發,一個小時即可到達。每天早晨都有班車的。八卦:蜀南竹海是著名電影《卧虎藏龍》的拍攝地之一,已經引起了中外遊客的注意,近年來逐漸成為旅遊熱點。2,興文石林,也稱石海洞鄉,是典型的喀斯特地貌,地下河汩汩流淌,石鍾乳石筍等非常豐富,在石林中有一個巨大的漏斗,讓人嘆為觀止,當年紅軍曾路過此地。
3,屏山縣的老君山,其美麗程度不亞於竹海,單就那裡的桫欏樹,就足以吸引你前往。
4,翠屏山,全國第二大森林公園,宜賓市翠屏區旁邊,山上林木參天,綠草萋萋,寺廟眾多,而哪吒行宮每年吸引大量的台灣遊客和東南亞遊客。距離宜賓市不遠的南廣鎮據傳是哪吒的出生地。
5,宜賓縣的少娥湖,風光不錯。啤酒少娥湖就是因之而得名。
6,珙縣的懸棺,不管你喜歡不喜歡歷史,懸棺是一定要看的,地點在麻塘壩,游完後就在珙縣泡溫泉,那兒的溫泉相當不錯。
7,江安的夕佳山地主庄園,現在是民俗博物館,保存完好,是旅遊和研究地方民俗的好去處。
宜賓主要的風景點就這些,至於宜賓市區的公園,大家不必去看,實在太一般。8,李庄古鎮位於宜賓市區25公里的長江南岸,是省級歷史文化名鎮。李庄歷史悠久,春秋戰國時即為古人聚居地,屬古國、侯國地。南朝梁武帝太清二年(548年)置南廣縣,治設李庄。李庄文物古跡眾多,歷史文化深厚,人文景觀薈萃。鎮上有體現明、清兩代建築藝術風格的廟宇、殿堂、宮觀等「九宮十八廟」,還有頗具四川風格的古戲樓、古民居、古街道,典雅毓秀。現較完好地保存的有明代的慧光寺、東岳廟、旋螺殿,清代的禹王宮、文昌宮、南華宮、天上宮、張家祠等10餘處。鎮里的旋螺殿建於明代,結構精巧,獨具匠心,著名古建大師梁思成先生贊譽其「樑柱結構之優,頗足傲於當世之作」,它與魁星閣、白鶴窗、九龍石碑共稱「李庄四絕」。該鎮還是抗日戰爭時期大後方的文化中心之一。1939年,國立同濟大學、中央研究院、中央博物院、中央營造學社、中國大地測量所、金陵大學文科研究所等高等學府、研究機構等共1.1萬人,陸續從北京、南京、上海等地輾轉內遷到當時本地人不足3000的李庄。一批大師級的科研、文化人如傅斯年、童第周、陶孟和、董作賓、梁思成、林徽因等雲集此地,使李庄成為抗戰文化中心而聞名遐邇。這些機構和名人直到抗戰勝利後的1947年才先後遷回原處,它們這對李庄的社會、經濟、文化都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李庄的老街保存最為完好的是席子巷。這是一條建於清朝初年的老街,長不過60餘米,寬不過2.5米,中央電視台、香港鳳凰電視台等都曾來此拍攝紀錄片《萬里長江第一鎮》。初一看,覺得只不過是一條老街,沒有什麼特別的地方,仔細一瞧,才發現確有特色。整條街都是一樓一底的木建築,穿逗結構,二樓清一色的木挑吊腳樓,上有屋檐,把不寬的街覆蓋了。街兩旁的檐口僅40厘米的距離,站在街市往上眺望,僅看見一絲天空,故而席子巷又稱作一線天。這一條青瓦遮擋陽光雨水的小街,也遮擋了外界的喧囂,人們不急不緩地過著悠閑的日子,聊天的,打牌的,做小買賣的,各得其樂。以前這里是加工、出售草席的地方,席子巷也由此得名。今天,已沒有了往昔的熱鬧,極為清幽。
老街的民居,大都由大小四合院組成。小的四合院為一進一天井,面積150至200平方米。大的有一進二、三、四天井,即復合式四合院,面積有數百上千乃至數千平方米。天井中鋪有條形青石板和良好的排水系統,主要功能是採光、休閑和晾曬衣物、糧食等,有的還修有栽花種草的台圃。這種四合院一般由朝門、過廳、天井、正廳、廂房組成。屋脊兩端有的有灰塑螯角,小青瓦覆蓋屋面,檐口瓦當和滴水瓦上有的還燒制有福、祿、壽、喜字樣及圖案。
李庄人不僅安居樂業,而且頗有口福。由於李莊上游十幾公里的地方,金沙江和岷江合二為一,一清一濁的江水帶來了各種不同的魚類,使得一些名貴魚類在這里變得極為普通。鯰魚、甲魚、鱖魚、黃辣丁等一應俱全。傍水而居的李庄人,對魚的烹飪技術也很有一套,蒸、炒、炸、燴,把河鮮弄得極其誘人。還有歷史悠久的李庄白肉,經歷代廚師不斷精益求精改進工藝而成為李庄的一個飲食品牌。李庄白肉選料精良、刀工獨特、作料考究,成品白肉形同紙薄,一片就有巴掌大。蘸上精心調製作料,口感極佳,令人回味悠長。 門票:全鎮通票20元,有4處景點,也可以購買單個景點的門票,票價5元/人 位置:位於宜賓市郊19公里處的長江南岸李庄壩 9, 宜賓的南廣黃河口風景有點好
此黃河口非彼黃河口。南廣黃河口是宜賓市翠屏區南廣鎮境內的一個小地名,距城區約20公里,從宜賓城出發東行至宜長旅遊公路八公里處下車,南行20分鍾山路即到。黃河口山青水秀,文化遺產和名勝古跡甚多,以其綠、幽、靜聞名。
黃河口在二十世紀五六十年代,茂密的森林被人為破壞,綠山變成了紅山,水土流失嚴重。改革開放初期,在黨和政府的號召下,鄉親們再造森林,如今的黃河口已是茂盛的林木遮天蔽日,處處可以聽見鳥兒的歌聲;河水清澈見底,魚兒又重新遨遊於小溪,真可謂是山青水秀。
黃河口良好的生態,吸引了各種鳥兒到此休養生棲,這兒成了鳥兒們的天堂。著名的白鴿沱,是白鷺棲息覓食的地方,加上村頭門前近30畝的大田,每到冬季來往於此的白鷺成千上萬,白茫茫的一片,好似天山白雪。此處,寒號鳥、鴉雀等珍稀動物也來久居。令人驚奇的是,在黃河口還存有眾多植物化石桫欏上千株,足以證明當地生態之好。
黃河口是歷代兵家必爭之地。在老宜長公路修建之前,宜賓至勝天大道經過本地,每天人來人往,絡繹不絕。那也是舊時土匪經常出沒的地方,在碾子灣岩腰處還殘存有一個土匪窩子,匪首在裡面可以看到近兩千米路上的行人。解放戰爭時期,解放軍在黃河口駐扎絞匪數月,費盡千辛萬苦,終於取得了勝利。
黃河口還有眾多名勝古跡以及美麗的傳說。石船、石轎子、金杯、王印、石門坎、石豬,各有各的故事和傳說,真是舉不勝舉。就說石船吧,傳說當時有一惡霸名叫周鴻毛,他駕駛著石船把這兒的石頭運到南廣外,准備把長江堵斷,殘害百姓。當他運去了一船石頭形成了南廣巨梁子後,他惹怒了雷神,雷神將錘一擊,一聲巨響,將石船打斷,百姓得以安寧,免遭一難。
村頭有眾多古建築,值得考古學家研究。
黃河口地勢平坦,形如小盆地,周圍高,中間低,只有一個缺口,若在母豬沱外切一條河壩,堵水成湖,水面可達幾百畝,湖中有山,加上名勝古跡,茂密的樹林,稍加培整,那景色可以算得是人間仙境,乃為旅遊、觀光、度假之佳處。 10,博望山11,西部大峽谷12,僰人懸棺13,丞相祠堂14,流杯池
㈣ 宜賓市內有哪些旅遊景點
1,蜀南竹海
蜀南竹海是國家AAAA旅遊景區,幅員面積120平方公里,核心景區44平方公里,共有八大主景區兩大序景區134處景點。2009年入選中國國家自然與文化遺產預備名錄。
蜀南竹海是世界上集中面積最大的天然竹林景區,獨特的地理位置,造就了「雲山竹海,天上人間」。是世界罕見、中國唯一的集竹景、山水、湖泊、瀑布、古廟於一體,同時兼有歷史悠久的人文景觀的竹文化、竹生態休閑度假旅遊目的地。
2,李庄古鎮
李庄古鎮是國家AAAA旅遊景區,中國歷史文化名鎮,國家級環境優美鄉鎮。位於宜賓市郊19公里處的長江南岸李庄壩,古為漁村,漢代曾設驛站,由於瀕臨長江,故為明清水運商貿之地。
李庄古鎮文物古跡眾多,人文景觀薈萃,古建築群規模宏大,布局嚴謹,比較完整地體現了明、清時期川南民居、廟宇、殿堂等建築的特點。
3,七洞溝旅遊景區
七洞溝旅遊景區是國家AAAA級旅遊景區,景區距離成貴高鐵長寧站約15公里。景區內有9D雲海玻璃橋(跨度388米,高188米)、綿溪河大峽谷生態漂流、旱滑道(全長328米,高差188米)、桫欏谷、百年金絲楠木林、東漢古寺飛泉寺和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東漢七個洞崖墓群等。
4,夕佳山古民居
夕佳山古民居是國家AAAA旅遊景區,夕佳山風景名勝區——中國民間古建築活化石。夕佳山風景名勝區距離蜀南竹海15公里,1996年被國務院批准為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是中國保存完整的古代民居建築群之一。
5,老君山
老君山是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四川省風景名勝區。川南地區最高峰,四川老君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是中國第一個四川山鷓鴣自然保護區,也是宜賓第三個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㈤ 關於古鎮,小橋,江南水鄉徽派建築的詩詞,需要3、4首,每一首隻要2句就可以,
1,煙柳畫橋,風簾翠幕,參差十萬人家。出自宋代柳永的《望海潮》,意思是回:如煙的柳樹、彩繪的橋梁,擋答風的簾子、翠綠的帳幕,樓閣高高低低,大約有十萬戶人家。
2,日出江花紅勝火,春來江水綠如藍。出自唐代白居易的《憶江南》,意思是:太陽從江面升起,把江邊的鮮花照得比火紅,碧綠的江水綠得勝過藍草。
3,正是江南好風景,落花時節又逢君。出自唐代杜甫的《江南逢李龜年》,意思是:沒有想到,在這風景一派大好的江南;正是落花時節,能巧遇你這位老相熟。
4,古宮閑地少,水港小橋多。出自唐代杜荀鶴的《送人游吳》,意思是:姑蘇城中屋宇相連,沒有什麼空地;即使在河汊子上,也架滿了小橋。
5,桐葉疏疏苔壁青,烏篷船向古津停。出自當代徐平的《烏鎮逢雨》,意思是:梧桐樹上的葉子稀稀疏疏,牆壁上的青苔綠意盎然,烏鎮的篷船停在向古津。
㈥ 紫砂壺的分類
陶藝壺是一種是圓非圓,是方非方,是花非花,是筋非筋的一種較抽象形體的壺,可採用油畫,國畫之圖案和色彩來裝飾,有傳統又非傳統的陶瓷藝術。
1、 幾何形體造型,主要是筋紋器,包括圓形、方形、菱花型、葵形等。
2、 直接取材於自然界的瓜果花木、蟲鳥魚獸的造型。包括整體模擬自然形體的造型,如松竹梅、柿子、蓮心;以及以幾何形為主體,以自然形態諸如竹節、松鼠葡萄等為器皿的嘴、把、蓋、足等局部的造型。
3、 受生活中某些器物式樣啟發而設計的造型,如玉笠、柱基、斗方。
4、 借鑒青銅器、錫器、玉器、彩陶、秦磚漢瓦的形式,設計的簋、瓦當等造型。
另外的一些提法,或者分為自然形、幾何形、筋紋形和水平形;或者分為高頸壺、矮頸壺和提梁壺;還有的分為素麵的"光貨"和加堆塑裝飾的花貨。
其次為花盆類。花盆造型有圓形、腰形、蛋形、四方、長方、三角、六角、八角、折角,還有如"一顆印"、筒形、升形、弓形、枕形、蝶形、豆形、葉形,以及雲肩、鍾鼎、梅花、海棠、菱花、菊花、喇叭、竹節等形狀。花盆的口沿有漂口、直口、窩口、和蒲包四種處理方式。底足分挖足、裝足兩種。
再次是罐類和其他,主要有罐、瓶、杯、盞、盤、碟、盒、文具、香熏、像生果子、枕頭、掛屏、鼻煙壺、蟋蟀罐、塑像等。
紫砂壺器造形的類型可概分為四大類:圓形器、方形器、(這兩種也可以叫光貨),筋紋器、花色器(俗稱花貨)。
光貨主要是指壺體表面為素麵的壺,或圓或方以及半圓、六方、八方,圓中有方、方中有圓的壺型。筋紋器是指幾何形體的壺上,縱向有很多的線條,這些線條稱為筋紋。有筋紋組成的壺體稱為筋囊,筋囊有凸出的,也有凹入的。有直的,也有扭曲的。
花貨是直接取材於自然界的瓜果花木、鳥獸蟲魚的造型,既包括整體模擬自然形體的造型,如松、竹、梅、柿子、蓮心、竹筍、石榴、牡丹花;也包括以幾何形體為主,以自然形態諸如竹節、松鼠、葡萄等為器皿的嘴、把、蓋、足等局部的造型。
此外,不管是光貨還是花貨,都是取材於我國以有的造型藝術和自然界存在的事物。比如鼎、尊、爵,還比如笠、斗、筐等等。最近十幾年來,隨著國際交流的增多,抽象造型以及西方的造型也有移植運用到紫砂壺造型的情況。
宜興紫砂壺自古以來就用「方匪一式,圓不一相」形容其造型形式的豐富。清代吳梅鼎在為紫砂壺作的賦中寫到:「爾其為制也,象雲罍兮作鼎。陳螭觶兮揚杯。仿漢室之瓶,則丹砂沁采;刻桑門之帽則蓮台擎台。卣號提梁,膩於雕漆。君名苦節,蓋以霞堆。裁扇面之形,觚稜峭厲。卷席方之角,宛轉瀠洄。誥寶臨函,恍紫庭之寶現;圓珠在掌,如合浦之珠回。至於摹形象體,殫精畢異,韻敵美人,格高西子。腰洵約素,照青鏡之菱花;肩果削成,採金塘之蓮蒂。菊入手而疑芳,荷無心而出水。芝蘭之秀。秀色可餐;竹節之清,清貞無比。銳欖核兮幽芳,實瓜瓠兮渾麗。」。這段賦中提到的僧帽壺、圓珠壺、束腰菱花壺、竹節壺、提梁壺等等,都是紫砂壺傳統造型的代表作品。
紫砂壺的分類無論依據什麼,都不會是完全准確的。這也是「方匪一式、圓不一相」的最好的詮釋。然而略分一個造型種類對於了解紫砂壺還是非常有幫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