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梅花針
Ⅰ 斜視怎麼矯正
斜視,是指兩眼視軸不正,有偏內、偏外或上、下不正的情形。正常人的兩眼視物應是正而平行的,當注視一個物體的時候,此物體的影像即分別落在兩眼視網膜的視黃斑中心凹上,再經過大腦的融像能力,才使兩眼所見的影像合而為一。斜視的病人因為眼位不正,其注意一個物體時,此物體影像於正常眼落在視網膜中心凹上,斜視眼眼則落在中心凹以外的位置,如此視物就會出現復視情形;一眼影像受到抑制,喪失兩眼之單一視機能與立體感,有的還會導致視力發育不良而造成弱視。因此,斜視不僅是美觀上的問題,更重要的是若不及時治療,常會造成無法彌補的視覺功能異常與弱視。
斜視一般可分為內斜視、外斜視與上下斜視。
(一)內斜視:一般俗稱斗雞眼。眼位向內偏斜。臨床上可分為先天性與後天性斜視。在出生至內發生者稱之為先天性內斜視。偏斜角度通常很大。後天性內斜視又分為調節性與非調節性,調節性內斜視常發生在2-3歲左右,通常會伴有中高度遠視,或是異常的調節內聚力與調節比率;非調節性內斜視則和調節力與屈光狀態無關。
(二)外斜視:即眼位向偏斜,一般可分為間歇性與持續性外斜視。間歇性外斜視因病人具有較好的融像能力,大部份的時間眼位可由融像能力維持在正常的位置,只有偶而在陽光下或疲乏不經心的時候,才表現出外斜的眼位。有些兒童為了避免外斜眼位引起的復視,在大太陽常會閉一隻眼睛。間歇性外斜視常會發展成持續性外斜視,而偶而出現外斜視的情形變成終目持續的外斜視。
(三)上、下斜視:即眼位向上或向下偏斜,一般較少見,上下斜視常常並有頭部歪斜的情形。
斜視的治療方法,因斜視的類別不同而異,一般可分為手術療法與非手術療法。
(一)手術療法乃以手術的方法調整外眼肌的強度與附著點的位置,使眼位趨於正常。先天性內斜視與上下斜視大多需要手術治療,非調節性而且斜度大的斜視通常亦需要借著手術的方法來矯正。
(二)非手術療法:並非所有的斜視都需要手術治療,如果是調節性內斜視,只要戴上適當的遠視眼鏡或雙光鏡就可以矯正。如果並有中高屈光異常,亦常需配戴眼鏡來矯正,另外可借著軸矯正訓練的方法來幫助兩眼單視能的恢復與增加融像能力。例如以視軸矯正訓練機來訓練,或者配戴棱鏡鏡片……等。如果並有弱視,則弱視的訓練亦是不可或缺的治療。
Ⅱ 斑禿可以用洗發水洗頭嗎
斑禿盡量少用用洗發水洗頭! 生活調理 講究頭發衛生,不要用鹼性太強的肥皂洗發,不濫用護發用品,平常理發後盡可能少用電吹風和染發。 飲食調理 飲食要多樣化,克服和改正偏食的不良習慣,油風是一種與飲食關系密切的病症,要根據局部的皮損表現辨證和分型,制定食療方案。 在一般情況下,本病以青年居多,常與心緒煩...擾有關,故除保持情志條達外,應給予鎮靜安神的食品,如百合,蓮子,酸棗仁等,精血不足的患者應多食用含有蛋白的補精益血的食品,如海參,核桃仁等。 下面為您推薦治療斑禿的有效方法 每次阿是穴與風池穴必取。配穴多取頸腰骶部。以陽性反應點為叩刺重點。針具可用普通皮膚針,亦可用電梅花針。如為單頭電梅花針,叩刺前,給病人手握銅棒,雙頭電梅花針則均由術者掌握。啟動開關,電流強度以病人能耐受為度,頻率70~90次/分。叩刺方法電梅花針和普通皮膚針相同。首先密刺脫發區,落針均勻,從脫發區邊緣開始呈螺旋狀向中心繞刺,然後再從不脫發區向脫發區中心繞刺。接著叩刺風池穴或百會穴,在穴位表面0.5~1厘米直徑內密刺。依據頭皮情況選擇刺激量,頭皮無明顯變化者採用中等刺激量叩剌,使局部充血潮紅;頭皮輕度發紅腫脹者,施以輕叩法;頭皮蒼白者則宜重叩至少量滲血。刺激次數可逐步自初期的20次左右漸增至40~50次左右。其他穴位叩刺同風池穴。背部叩刺方法為:由後頸部直至尾骶部叩打脊椎兩側和脊柱正中,反復叩打數遍。各椎體間橫刺3下。全部叩打完畢後,為增強療效可在脫發區用老薑片揉擦或塗以復方斑蝥酊。塗後局部有微痛灼熱感。皮膚針治療每日或隔日1次,15次為一療程,療程間隔為5~7天。 (1)激素外用及損害處去炎松混濁液皮內注射,每次0.2~1ml,加等量0.5%普魯卡因溶液,每周1~2次。有人用牛乳在局部做點狀注射,方法是用當日牛奶煮沸消毒後做局部皮內點狀注射,每點注射0.1ml,點間隔距離為1~2cm,每次總量不超過2ml,每周1次,10次為一療程。 (2)刺激局部引起充血的葯物如斑蝥酊、辣椒酊、濃醋酸、強氨水、芥子酊、1%敏爾啶溶液等。中醫的梅花針彈刺。 (3)局部理療 按摩、紫外線照射、共鳴火花治療、音頻電療等。 (4)組織療法 組織埋藏、羊腸線局部埋藏或胎盤組織液肌注等。
Ⅲ 頭發斑禿治療方法
斑禿是一種自身免疫性的非瘢痕性脫發,常發生於身體有毛發的部位,局部皮膚正常,無自覺症狀。那麼,有什麼治療方法嗎?下面我就和大家分享頭發斑禿治療方法,希望對大家有幫助!
頭發斑禿治療方法之古方療法
將古方斑禿再生液直接噴灑於頭皮患處,每天用葯兩次,早晚各一次,兩瓶為一個療程。此葯物能滿足不同斑禿患者的要求。防脫,止脫,生發,護發四效合一。不僅能顯著控制脫發,促進頭發的新陳代謝循環,增強了頭發的生命力,補充了營養,恢復了頭發的生長速度,牢固發根,而且能深入毛囊清除油脂,抑制皮肢腺,讓頭發重新獲得成長,還可以採用苗方促發液噴劑外治法使葯效得到充分吸收,從而實現止脫生發、固發養發之功效,達到徹底治癒斑禿症的目的。
頭發斑禿治療方法之針灸治療
針灸治療斑禿,在古籍中鮮有記載,直至清代的《醫宗金鑒》,始有用局部刺絡法治療的記載。此法現代已發展成皮膚針叩刺,是本病主要穴位刺激法之一。
現代以針灸法治療斑禿的臨床文章,較早見於1958年,採用禿發局部間隔針刺之法,效果較佳[1]。自60年代起,開始運用皮膚針治療斑禿,並沿用至今。為提高治療效果,還從普通的皮膚針改為電梅花針,另外尚加用中葯或其他穴位刺激法,如艾灸之類。除此之外,還應用穴位刺血、穴位注射以及激光針等法。採取辨證論治,施以補瀉手法。另有國外學者在禿發區邊緣及周圍針刺,也均有一定效果。近來有些學者提出如能加以心理暗示,則更有助於療效的提高。通過近30年來上千例的觀察,針灸治療本病的效果基本肯定,其有效率在85%以上。
頭發斑禿治療方法之西醫治療
1.全身用葯 內服或注射V-B1,內服溴劑或其他鎮靜葯。皮質激素可用於病變范圍廣、全禿及普禿的病人,須長期共存口服至頭發完全恢復正常。然不宜大量長期共存使用,因停葯後頭發常又脫落,而激素副作用已很明顯。
2.局部治療 各種療法的確切效果很難估價。
(1)激素外用及損害處去炎松混濁液皮內注射,每次0.2~1ml,加等量0.5%普魯卡因溶液,每周1~2次。有人用牛乳在局部做點狀注射,方法是用當日牛奶煮沸消毒後做局部皮內點狀注射,每點注射0.1ml,點間隔距離為1~2cm,每次總量不超過2ml,每周1次,10次為一療程。
(2)刺激局部引起充血的葯物如斑蝥酊、辣椒酊、濃醋酸、強氨水、芥子酊、1%敏爾啶溶液等。中醫的梅花針彈刺。
(3)局部理療 按摩、紫外線照射、共鳴火花治療、音頻電療等。
(4)組織療法 組織埋藏、羊腸線局部埋藏或胎盤組織液肌注等。
頭發斑禿治療方法之中葯治療
有報道首烏生發飲及生發酊有良效者。
治療斑禿的偏方1:旱蓮草20克(鮮晶量加倍)。用清水將旱蓮草洗凈,加熱蒸20分鍾,取出冷後放人75%酒精200毫升內浸泡(冬春浸3日,夏秋浸2日),然後過濾去渣,即成咖啡色酊劑,瓶裝備用。使用時先用棉簽蘸上葯液塗搽患處,待干後用七星針在脫發區上連續輕輕叩打,手法宜均勻,不宜忽快忽慢,忽輕忽重,針尖宜平起子落,不能歪斜,以免劃破皮膚,每次叩打至皮膚潮紅為度。開始每日塗搽葯液3次(早、中、晚),七星針叩打2次,不宜間斷。待新生的頭發日見增加時,可改為每日搽葯2次,叩打1次,直至痊癒。
治療斑禿的偏方2:生薑6片,生半夏(研末)15克。先將生薑擦患部1分鍾,稍停,再擦1-2分鍾,然後用生半夏末調香油塗擦之,連續應用一個時期,直至生出頭發為止。
治療斑禿的偏方3:何首烏、當歸、柏子仁各等分。將葯烘乾後研細粉,過80-100目篩,加蜜製成丸,每丸重9克。每日服3次,每次服1丸。
頭發斑禿治療方法之中醫治療
中醫認為斑禿主要由血熱生風,肝腎不足,瘀血阻絡所致,分型診治如下:
(一)血熱生風型脫發突然,發展迅速。多為年輕體壯者,伴有煩燥不安,或有頭皮瘙癢,失眠惡夢,唇紅舌赤,脈象弦數。治宜涼血清熱,滋陰安神。
葯方:生地15 丹皮12 蟬衣10 當歸10 合歡皮12 茯神10 鬱金10 柏子仁15 五味子6 側柏葉15 桑椹子12
(二)肝腎不足型 表現為頭皮焦黃,或兼有花白,毛發成片脫落,伴有面色萎黃,頭暈耳鳴,腰膝酸軟,舌淡脈細。治宜補肝益腎,滋陰養血。
葯方:熟地18 白芍12 川芎9 山萸肉15 菟絲子15 枸杞子12 天麻8 羌活9 木瓜8 首烏10 女貞子12
(三)瘀血阻絡型 表現為頭發禿落,日久不生,伴頭皮刺痛,面色晦暗,舌有瘀斑,脈象澀滯。治宜活血化瘀,疏經通絡
葯方:桃仁12 紅花10 赤芍10 川芎6 生地15 丹參12 夜交藤15 莪術10 當歸12 白術18 黃芪24
皮膚針
(一)取穴
主穴:阿是穴、陽性反應點、風池、百會。
配穴:太淵、內關、頸部、骶部、腰部。
阿是穴位置:即脫發區(下同)。
陽性反應點位置:多位於脊椎兩側,或為觸之有條索狀、結節狀、皰狀軟性物等陽性反應物,或為壓之有酸麻脹之陽性反應。
(二)治法
每次阿是穴與風池穴必取。配穴多取頸腰骶部。以陽性反應點為叩刺重點。針具可用普通皮膚針,亦可用電梅花針。如為單頭電梅花針,叩刺前,給病人手握銅棒,雙頭電梅花針則均由術者掌握。啟動開關,電流強度以病人能耐受為度,頻率70~90次/分。叩刺方法電梅花針和普通皮膚針相同。首先密刺脫發區,落針均勻,從脫發區邊緣開始呈螺旋狀向中心繞刺,然後再從不脫發區向脫發區中心繞刺。接著叩刺風池穴或百會穴,在穴位表面0.5~1厘米直徑內密刺。依據頭皮情況選擇剌激量,頭皮無明顯變化者採用中等剌激量叩剌,使局部充血潮紅;頭皮輕度發紅腫脹者,施以輕叩法;頭皮蒼白者則宜重叩至少量滲血。剌激次數可逐步自初期的20次左右漸增至40~50次左右。其他穴位叩刺同風池穴。背部叩刺方法為:由後頸部直至尾骶部叩打脊椎兩側和脊柱正中,反復叩打數遍。各椎體間橫刺3下。全部叩打完畢後,為增強療效可在脫發區用老薑片揉擦或塗以復方斑蝥酊。塗後局部有微痛灼熱感。皮膚針治療每日或隔日1次,15次為一療程,療程間隔為5~7天。
復方斑蝥酊制備:全斑蝥20隻、紅尖辣椒20~30克、鮮姜30克、水合氯醛50克、樟腦粉10克、甘油50毫升、升汞1毫升、奎寧粉2克,置 於1000毫升75%酒精中。
(三)療效評價
療效判別標准:痊癒:頭發全部長出,頭皮厚度恢復正常(5~7毫米),頭皮溫度亦恢復正常(30~434℃);顯效:脫發區80%長出新發,脫發停止,頭皮厚度及溫度恢復正常;有效:50%脫發區長出新發,脫發減輕或停止,頭皮厚度及溫度基本正常;無效:針刺前後改善不明顯。
共治療1089例,有效率在87.7%~100%之間。其中,電梅花針治療821例,痊癒742例(90.3%),顯效4例(0.5%),有效52例(6.4%),無效23例(2.8%),總有效率97.2%。單純皮膚針治療139例,痊癒26例(18.7%),顯效74例(53.2%),有效35例(25.2%),無效4例(2.9%)。皮膚針加塗葯為129例,痊癒65例(50.5%),顯效23例(17.8%),有效26例(20.1%),無效15例(11.6%),有效率為88.4%。後者有效率雖不高,但愈顯率明顯高於單純皮膚針[2~8,17]。
體針
(一)取穴
主穴:百會、頭維、阿是穴、生發穴、防老、健腦。
配穴:翳明、上星、太陽、風池、外 關、天井。
生發穴位置:風池、風府連線中點。
防老穴位置:百會後1寸。
健腦穴位置:風池下5分。
(二)治法
每次選2~3個主穴(阿是穴必選),療效不顯時,酌加配穴。阿是穴即脫發區,平刺,可透向脫發區中心,防老穴針尖斜向前方,針柄頭部與患者頭皮平行,沿皮進針1分,針感較大;健腦穴針尖斜向下方,進針2分,此穴在頭皮里外處,要恰到好處,過深過淺均影響療效。風池穴,針尖斜向下方刺入1.0~1.5寸,以得氣為度,余穴進針得氣後留針。留針時間均為15~20分鍾。每日針1次,10次為一療程。
(三)療效評價
以上法治療斑禿(包括少量其他脫發)共1345例,痊癒913例(67.8%),顯效236例(17.6%),有效127例(9.5%),無效69例(5.1%),總有效率為94.9%。一般治療二~三個療程左右[9~11]。
穴位注射
(一)取穴
主穴:阿是穴、曲池、足三里。
配穴:頭維、百會、風池、脾俞。
(二)治法
維生素B12,三磷酸腺苷。主穴每次用1穴(雙側),阿是穴即脫發區,多發性斑禿者,每次選2~3個。效不顯時加配穴1~2對。主穴用4號針頭刺入(阿是穴自脫發區邊緣向中心平刺),待病人有脹感,即注入維生素B12注射液(100微克/1毫升)0.5毫升。配穴用5號齒科針頭,快速刺入,至有得氣感後,注入三磷酸腺苷5~10毫克(每穴)。每日或隔日1次,10次為一療程。療程間隔3~5天。
(三)療效評價
共治98例,2例為個案,均愈。餘96例,痊癒68例,有效20例,無效8例,總有效率為91.7%。
穴位埋線
(一)取穴
主穴:阿是穴。
(二)治法
充分暴露斑禿區,在局麻下以三棱縫合針引0~1號腸線作“十”字埋藏,面積大者作雙“十”字埋藏。注意必須埋到斑禿區邊緣,線頭植入皮下勿外露,用紗布及止血纖維包紮,一般僅治療一次。
(三)療效評價
以上法共治療60例患者,痊癒54例,有效4例,無效2例,總有效率為96.7%。
穴位激光照射
(一)取穴
主穴:阿是穴。
(二)治法
以氦-氖激光治療儀照射,波長6328A埃,輸出功率8毫伏,光斑直徑2厘米,直接照射阿是穴,距離10厘米。每塊斑禿照射10分鍾,如為多發性斑禿,每塊可照射5分鍾。斑禿面積超過4×4厘米,則分區照射。每日1次,6次後停照1次,30次為一療程。
(三)療效評價
共治90例,痊癒64例(71.1%),有效20例(22.2%),無效6例(6.7%),總有效率為93.3%,其中無效者均為多發性斑禿[13]。
刺血
(一)取穴
主穴:委中。
(二)治法
令患者俯卧,腘窩作常規消毒,於委中穴上約4厘米處縛止血帶或用指壓迫,使委中穴或附近淺表小靜脈怒張,然後用7號注射針頭消毒後,垂直於皮膚進針,至皮下即橫刺入血管,深約2~3毫米,快速出針,出血量為8~10滴,每隔4~6天1次。兩腿可同時刺血,亦可交替進行。
(三)療效評價
共治63例各種脫發者,其中斑禿、普禿及全脫者,治癒率為75.7%,總有效率達94%,脂溢性脫發治癒率為38.5%,總有效率為88.4%,病程超過一年的脫發患者,療效較低。
看了頭發斑禿治療方法的人還看:
1. 防治斑禿如何調理
2. 治療斑禿的偏方
3. 斑禿是什麼原因
4. 男性斑禿的治療方法
5. 得斑禿的原因是什麼
Ⅳ 梅花針治療脂溢性脫發是怎麼回事脂溢性脫發要勤洗頭嗎
梅花針治療脂溢性脫發是怎麼回事?脂溢性脫發要勤洗頭嗎?
秀發尖狀況在中國患病率是相對比較高的,依據科學研究材料表明,在我國每10人群中就會有3人發生脫發的狀況,男士的患病率稍高於女士,給人形象和容貌產生危害。脫發在臨床醫學上的治療措施是比較多的,普遍的有用葯治療,手術醫治,中葯治療和物理療法,不一樣誘因引發的脫發,可採用不一樣的治療措施,因而為進一步加強對脫發的掌握對於用梅花針醫治脂溢性脫發的基本原理及其脂溢性脫發是不是必須勤洗頭發,下面我們為大家一一講解。
4、手術前應當做哪些打算呢?
在做磨骨手術以前,一定要做比較全方位的檢查身體,身體檢查的每個人體器官是否有器質的變病,如果有就無法開展手術治療。隨後做血、尿常規檢查檢驗,也有心電圖檢查等基本的查驗。針對一些有特別要求的還應當做x線平片,輔助醫師做出最好的削骨計劃方案。做磨骨手術的人一定要繞開月生理期和懷孕期,動手術以前不能化妝,維持牙科的清理。做磨骨手術以前要空著肚子最少十個鍾頭。
5、手術後有什麼的注意事項呢?
做完磨骨手術以後一定要留意牙科的日常保潔,6鍾頭內不必進食,6個鍾頭以後逐漸漱口清潔,適度的吃一些流質食物,隨後逐漸的恢復過來飲食搭配,可是要留意在一個月之內不能吃一些過度硬實的或是辛辣食物刺激性的食材,不然會危害創口修復。在做完磨骨手術以後的一周里,最好是要24小時24鍾頭戴好彈性保護殼,以後可以夜裡戴,大白天不戴,實際要戴多長時間,或是要和醫師溝通交流,看修復的情況。
磨骨手術並非一項簡易的手術治療,期待我們在做磨骨手術的情況下,一定要去專業的醫院門診,找閱歷豐富的大夫來做,這也是為了更好地本身安全性考慮到。做以前還需要對該項手術治療開展多方面的掌握,保證心裡有數。
Ⅳ 梅花針敲頭發有什麼效果會不會有反作用,醫生說了每天都要敲一天兩次。有用嗎
促進血液循環!吃補肝腎,補氣血的中葯生發散,調理身體,補充頭發營養,保證充足的睡眠時間,就可以生長恢復頭發了!不要熬夜!放鬆心情!
Ⅵ 中醫特色療法技術都包括什麼
葯物貼敷療法 葯物熏洗療法 葯酒療法 葯茶療法第 葯枕療法 頭針療法 梅花針療法 鉤針療法 眼針療法 腕踝針療法 電針療法 火針療法 耳穴療法 臍部療法 足部按摩療法 手穴療法 葯摩療法 點穴療法 捏脊療法 放血療法 穴位埋線療法 刮痧療法 拔罐療法 艾灸療法 醋療法 葯栓療法 臟器療法 蜂毒療法 磁療法 小兒推拿療法 第2掌骨側穴位全息療法 子午流注針法 梳頭療法 含漱療法中醫適宜技術通常是指安全有效、成本低廉、簡便易學的中醫葯技術,又稱「中醫葯適宜技術」。現代醫學將「中醫適宜技術」也稱為「中醫傳統療法」、「中醫保健技能」、「中醫特色療法」或稱為「中醫民間療法」,是祖國傳統醫學的重要組成部分,其內容豐富、范圍廣泛、歷史悠久,經過歷代醫家的不懈努力和探索,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中醫適宜技術的特點為具有「簡、便、效、廉」是中醫傳統特點之一。同時簡便效廉也是中醫的精髓所在。
【中醫適宜技術分類】
一、針法類:「針」是指「針刺」,是一種利用各種針具刺激穴位來治療疾病的方法。常用體針、頭針、耳針、足針、梅花針、火針、電針、穴位注射、小針刀療法等。傳統醫學對疑難病治療常以針罐齊施、針葯並用、內外同治獲得最佳療效。「針灸療法,重在得氣,得氣方法,提插捻轉,虛實分清,補瀉適宜」。
針法類包含體針療法、放血療法、頭針療法、耳針療法、足針療法、腕踝針療法、梅花針療法、火針療法、電針療法、穴位療法、針刀療法、艾灸療法、火罐療法、刮痧療法等。
二、灸法類:「灸」是指艾灸,艾灸療法簡稱灸法。是運用艾絨或其他葯物點燃後直接或間接在體表穴位上熏蒸、溫熨,借灸火的熱力以及葯物的作用,通過經絡的傳導,以起到溫通氣血,疏通經絡、調和陰陽、扶正驅邪、行氣活血、驅寒逐濕、消腫散結等作用,達到防病治病的一種治法。
艾灸不但可以預防疾病,而且也能夠延年益壽。「人於無病時常灸足三里、三陰交、關元、氣海、命門、中脘、神闕等穴,亦可保百餘年壽也」。艾灸神厥穴可使人延年健康。
三、按摩療法也屬於「手法類」,其中包括頭部按摩、足底按摩、踩蹺療法、整脊療法、捏脊療法、背脊療法、按摩療法、撥筋療法、護腎療法、按揉湧泉穴、小兒推拿療法、點穴療法等。按摩足底的湧泉穴能夠起到養生保健,益壽延年的功效。
四、中醫外治療法:也叫外治療法,包括刮痧療法、灌腸療法、火罐療法、竹灌療法、葯摩療法、天灸療法、鹽熨療法、熏洗療法、葯浴療法、香薰療法、火熨療法、芳香療法、外敷療法、膏葯療法、中葯蠟療、敷臍療法、蜂針療法等。
五、中醫內服法;還應該包括方葯應用(老中醫驗案、民間土單驗方應用、古方今用、成葯應用、臨床自擬方應用)等。以及中葯霧化吸入療法、中葯茶飲法、中葯葯酒療法、傳統背脊療法、飲食葯膳、養生保健、中醫護理、膏方療法以及冬病夏治等。
六、中葯炮製適宜技術;「依法炮製,復方配伍」,是中醫臨床用葯的特點,包括中葯材、中葯飲片和中成葯三種。
炮製是中醫葯的專業制葯術語,其歷史悠久,經過炮製的中草葯降低或消除中葯的毒副作用,保證用葯安全,提高了中草葯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