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花鹿T恤
Ⅰ 幼兒園美術教案
作為一無名無私奉獻的教育工作者,編寫教案是必不可少的,教案是教學藍圖,可以有效提高教學效率。怎樣寫教案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下面是我收集整理的幼兒園美術教案5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幼兒園美術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一、引導幼兒邊說兒歌邊繪畫,體驗繪畫的樂趣。
二、學會用線條繪畫梅花鹿。
活動准備
一、課件《梅花鹿》
二、記號筆、圖畫紙、水彩筆。
三、音樂。
活動過程
一、激趣引入
一請幼兒聽音樂做各種小動物的動作進活動室,教師提問,引出活動主題。
二播放課件《梅花鹿》,要求幼兒邊看邊認真聽故事。
師:老爺爺是怎麼蓋房子的?蓋好的房子變成了什麼小動物?
二、幼兒邊說兒歌邊繪畫
一教師講故事,由故事引出兒歌。
二教幼兒學說兒歌。
三請幼兒打開《幼兒用書》一邊念兒歌一邊觀看繪畫步驟。
四幼兒開始作畫,教師巡迴指導,提醒幼兒邊念兒歌邊畫畫。
五請幼兒給畫好的梅花鹿塗上漂亮的顏色並添畫背景。
三、作品展示
展示幼兒作品,教師講評,活動結束。
活動反思
本活動,始終圍繞故事中有畫、畫中有故事展開,聽完故事後引出兒歌,幼兒在說兒歌的過程中完成了用線條來畫梅花鹿,體驗到了繪畫的樂趣,活動效果較好。
幼兒園美術教案 篇2
活動目標
學習製作種子粘畫。
對種子粘貼畫這種作畫方式感興趣。
在做做玩玩中體驗快樂的情緒。
培養幼兒初步的創造能力。
能呈現自己的作品,並能欣賞別人的作品。
活動准備
范畫兩張、每組一筐種子、每組一碗白膠、幼兒人手一張鉛畫紙和鉛筆。
活動過程
(一)引入課題
1、出示幾種常見的種子,(已經對種子有初步的了解)讓幼兒加深印象。
師:小朋友,前幾天我們認識了幾種種子寶寶,今天我們再來認識一下它們。(紅豆、綠豆、豌豆、黃豆、蠶豆……)
師:對,如果我們把這些種子寶寶養在水裡或者埋在泥土裡,它們不僅可以發芽,長成各種各樣的植物,而且我們還可以讓它變魔術呢!你們想不想看一下,老師把種子寶寶變成了什麼魔術呢?
2、師出示兩張范畫。
你們看,老師用種子寶寶變成了什麼魔術?(老師講解自己為什麼用這種種子來裝飾)
(二)教師示範作畫步驟
先用記號筆在紙上畫出自己喜歡的圖形,在輪廓里粘上膠水,然後選擇自己喜歡的種子,均勻地粘貼上去(沿著畫好的線粘貼),裝飾成一幅美麗的圖畫。
誰來告訴我你想用種子寶寶來變什麼魔術呢?(幼兒自由發言)
(三)幼兒作畫。
教師指導並鼓勵幼兒大膽而仔細地粘貼,引導幼兒相互討論、交流。
(四)展示作品(講評)。
請幼兒談談自己是利用哪幾種種子寶寶來變魔術的。
活動反思:
原來的粘貼相框的活動只是單一的技能要求以直線條為主,這一操作任務對孩子已經不再具有挑戰性了,這就向我們發出信號,提醒我們要調整材料,作出應答。這正是《綱要》中提倡的教師在組織實施教育活動時應「關注幼兒在活動中的表現和反應,敏感的覺察他們的需要,及時以適應的方式應答,形成合作探究式的師幼互動。」
幼兒園美術教案 篇3
設計意圖:
在平時美術課教學中,我們一般都是畫一樣東西,先構圖,在塗色。但我發現小朋友塗色比較成問題,塗的時候同一個方向比較少。豎、橫、圈都有,塗得均勻,塗得豐滿的不是很多,本堂課我就主要是訓練幼兒塗色了,在利用情境增添活動的情趣。
目標:
1、學習塗顏色,嘗試漸變的方法。
2、積極參與鋪路的游戲,體驗到成功的快樂。
准備:
1、教師范畫一張
2、背景圖一幅。
3、剪刀、膠水、油畫棒、幼兒操作材料人手一份。
過程:
一、引題
1、小朋友們好,老師要告訴你們一個好消息,昨天我看到了一張非常漂亮的圖片,我把它帶來了,想看嗎?
2、出示範畫,提問:
這張畫畫的是什麼呢?大家說說看。
你覺得什麼地方漂亮?
(評析:第一個環節,認識圖形顏色,先介紹一下塗色,重點講解圖形。)
二、示範講解
1、怎麼會這么漂亮呢?幼兒回答
師:原來呀這些顏色它們都有自己的兄弟姐妹,兄弟跟兄弟在一起顏色會變得更好看了。
2、咦!這條路還沒鋪完,我們繼續把它鋪下去——拉開
如:深綠和淡綠是兄弟,在塗的時候,一定要同一個方向,塗均勻,在線裡面塗,不要塗到外面去,兩個好朋友要手拉手。
評析:概念方面,綠色,深綠,翠綠,淡綠。我覺得顏色講解的過細,應該讓幼兒直接認識的顏色:如深綠色,淡綠色。就可以了。
三、出示背景圖
師交代:小兔子家裡房子造好了(一邊講一邊出示背景圖)。路還沒鋪,我們來幫助小兔子鋪路,不過小兔子要求鋪三條路,一條是「△」的路,一條是「□」的路,一條是「○」的路,老師給你們准備了各種圖形的路,請你們在裡面塗上漂亮的顏色,圖好後,剪下來按小兔的要求鋪路。
(評析:幼兒看到背景圖都很激動,注意力一下子都集中過來了。)
四、幼兒操作
1、提醒幼兒塗色,注意顏色的搭配。
2、幫助有困難的幼兒。
3、剪好後,貼上去,可以幫助沒完成的小朋友。
(評析:幼兒興趣很濃,樂意參與。)
五、幼兒作品講解
1、路鋪正確的表揚。
2、顏色塗得漂亮的表揚。
3、讓幼兒感受到成功
反思:
1、本次活動是一個整合活動,再簡單的幾何圖形上裝飾,是科學與藝術的融合。整個活動以游戲化,情節化的形式展開,給幼兒營造了一個寬松和諧的學習氣氛。
2、活動中,通過講一講,想一想,畫一畫等環節。幼兒興趣極高,能大膽選擇不同的顏色進行塗色,活動效果不錯。
3、對顏色的認識可能有點兒過細,個別幼兒拿油畫棒的姿勢還需要加強教育。
4、在活動中課堂氣氛比較活躍,大部分幼兒能夠掌握了塗色的基本方法。
幼兒園美術教案 篇4
活動目標:
1、學習染紙的基本方法,大膽嘗試印染出不同的圖案。
2、體驗染紙活動的樂趣。
3、養成愛整潔的好習慣。
4、對方形、圓形,線條等塗鴉感興趣,並嘗試大膽添畫,能大膽表述自己的想法。
5、鼓勵幼兒與同伴合作繪畫,體驗合作繪畫的樂趣。
活動准備:
1、生宣紙若干。
2、彩色顏料、調色盤、報紙、濕巾、紙巾、分組擺放。
3、生活中的印染物品。
活動過程:
一、 手絹展示會:組織幼兒觀賞、討論,引出課題
課前教師印染的各種圖案的手絹懸掛在活動室內
(1)師:「小朋友們,老師舉辦了一個手絹展示會,裡面有好多漂亮的手絹,我們一起去參觀參觀吧!(教師帶領幼兒進入活動室)
(2)師「小朋友來看一看、摸一摸,感覺今天老師做手絹的紙和平常用的紙有什麼不一樣?
幼「很輕,軟軟的,很漂亮……」
(3)師:「這是宣紙,你們猜一猜這么漂亮的手絹是怎麼做成的?
幼:「畫上去的、用油畫棒塗的、用彩筆、用工廠的機器做的……」
師:「告訴你們,這些漂亮的手絹是老師用宣紙折成不同的形狀蘸上顏料印染而成的。」
二、試一試:讓幼兒自主探索,初步嘗試不同的印染方法
(1)師:「今天老師為小朋友准備了宣紙和顏料,請小朋友也來做一個漂亮的手絹。」
幼:「好!」
(2)師:「請小朋友不要把顏料濺到自己和小朋友的身上,如果手上沾上顏料要及時擦乾凈。」
師:「請小朋友輕輕的走到桌子旁邊,我們來比一比,誰的手絹做的最漂亮。」
(幼兒自主嘗試探索,教師巡迴指導,提醒幼兒注意衛生)
三、展示並總結幼兒的探索成果
(1)教師出示一組染邊的幼兒作品
師:「這是小朋友的手絹,我們來看看他是怎樣染的。」
提示幼兒觀察總結:染的是邊,染出的圖案是正方形。
(2)出是另一組折疊印染作品,幼兒總結:折成了三角形,染的是角,染出的圖案是半圓形、圓形,很漂亮。
師幼共同總結:不同的折疊方法和印染方法染出的圖案是不一樣的。
(3)師:「(拿起一個破了的,很濕的,打不開的作品)小朋友知道這個手絹為什麼變成這個樣子?」
引導幼兒總結:宣紙在顏料里時間太長容易打不開,打開時要小心,不然會弄破。
(4)師:「小朋友們想了這么多好辦法,染出的手絹都很漂亮!」
「在印染的時候要先將宣紙折疊,小朋友想一想,我們可以把它折成什麼形狀?」
幼「長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圓形……」
(5)師:「把宣紙折好後就要印染了,小朋友說一說我們可以染紙的那個地方?
幼:「邊、角、邊角一起染……」
教師請幼兒到前面示範不同的印染方法,感受印染的魅力
四、染一染:用大家探索總結的方法再一次嘗試染紙。
師:「你們想出了這么多染紙的辦法,染出的手絹一定比老師的還漂亮。」
(請幼兒用各種折疊方法和染紙方法染出豐富多彩的手絹。教師巡迴指導,提醒幼兒不要把顏料濺到自己和他人身上,及時把手上的顏料擦乾凈)
五、我們染的手絹真漂亮
展示作品。評價、欣賞、分享創造成果。
六、還能染什麼
(教師出示圍巾、衣服等印染物品,請幼兒欣賞,激發幼兒對印染的興趣,培養幼兒熱愛民間藝術的情感。)
(1)師:「我們用印染的方法染出了好多漂亮的手絹,小朋友們想一想,我們還可以染什麼東西?
幼「衣服、毛巾、襪子……」
(2)師:「小朋友們看老師手裡拿的`什麼?」
幼:「圍巾,是用黃色和綠色印染出來的。」
師:「這是什麼?」
幼:「衣服,也是印染的,有紅色、藍色、白色……」
(3)師:「對,生活中還有好多東西是印染而成的,老師請小朋友們回家後找一找還有什麼東西是印染而成的。」
七、結束部分
組織幼兒收拾活動材料,我們一起帶著作品共同去舉辦一個手絹展示會吧。
教學反思:
綱要中說,教學要貼近生活,來源於生活,手帕是孩子們生活中很熟悉一樣東西,經常用來做游戲,所以我選擇了一個和手帕有關的活動內容,孩子們真的是非常喜歡和高興。
幼兒園美術教案 篇5
設計意圖:
蒙德里安是荷蘭著名的新造型主義畫作的創始入。他的作品常常用抽象的線條來概括各種事物,簡潔而大氣,適合幼兒欣賞。在設計木活動時,我不僅僅著眼於引導幼兒感知蒙德里安畫作的特點,更關注、啟發幼兒感受蒙德里安畫作對現實生活的意義,提升活動的價值。
目標:
1.欣賞蒙德里安的代表畫作,觀察其中的線條和色塊,領略格子畫的特點及其含義。
2.借鑒格子畫的特點,設計、裝飾T恤衫。
准備 :
由與圖畫素材相關的資料製作而成的幻燈片,電腦投影設備,白色T恤衫,不幹膠,爵士音樂。
過程 :
一、欣賞蒙德里安作品的特點
1.出示蒙德里安的《紅、黃、藍的構成》(見圖1),引導幼兒觀察畫中的線條和色塊。
師:老師帶來了一些特別的圖畫,請你們看看這幅畫上有什麼?
幼:紅顏色、黃顏色和藍顏色。
師:是什麼形狀的?
幼:長方形和正方形。
師:你還發現畫里有什麼?
幼:有黑線。
師:你們觀察得真仔細!
2.出示第二幅畫作《倫敦構成》(見圖2,這幅作品以黑色線條為主,點綴了幾個彩色格子),引導幼兒觀察其中的線條。
師:看看這幅畫和前一幅畫有什麼不同?
幼:有許多格子。
師:這些格子是由什麼畫成的?
幼:許多黑線,像棋盤一樣。
師:對,黑色線條組成了格子。
3.出示第三幅畫作《構圖C》(見圖3,這幅作品色塊突出,而線條卻不是很明顯),引導幼兒觀察其中的色塊。
師:這幅畫與前面的兩幅相比,有什麼不一樣?
幼:有很多顏色。
幼:有黃的正方形,藍的大長方形,還有紅的小長方形。
師:這些有顏色的正方形、長方形都叫"色塊",這些畫都是由線條和色塊組成的。
二、想像蒙德里安作品的含義
(欣賞《百老匯的爵士樂》。)
師:你從這幅畫里看到了什麼?
幼:城市裡的馬路,有許多汽車。
師:你看到的汽車是停著的還是開著的?
幼:在開。
師:你們還從畫中看出了什麼?
幼:迷宮。一個房間里有很多門,走也走不通。
師:我很想進去冒冒險,你們想嗎?這幅畫的名字叫《百老匯的爵士樂分》。爵士樂是美國很流行的,神音樂,也許畫家就是聽著爵十樂畫出這幅畫的。讓我們來聽聽看!(幼兒欣賞一段爵士樂。)
師:這些畫都是一個名叫蒙德里安的畫家畫的。這些畫雖然只用了黑色的線條和幾個彩色格子,但能讓我們聯想到各種不同的事物,真神奇。
三、了解蒙德里安畫風的應用
師:人們都很喜歡蒙德里安的畫,就把這種繪畫風格用到了生活的各個地方。(出示他人參考蒙德里安作品風格設計的服飾、建築物等圖片,引導幼兒了解實用美術作品的價值,激發幼兒創作的興趣,為下一個環節作鋪墊。)
四、裝飾T恤衫
師:許多人把蒙德里安的作品變成了可以穿的、用的東西,你們想試試嗎?老師准備了一些白色T恤衫,還有黑色的線條、各種色塊。現在請你們來裝飾T恤衫,你們可以一個人做,也可以合作做。
五、展示作品
請幼兒穿著自己裝飾的T恤衫在集體面前展示,也可對自己的創作略作說明。(這一環節亦可作為延伸活動,讓幼兒裝飾作品後在合適的時間里集中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