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花鹿還有半
㈠ 中國有幾種鹿
中國的鹿種類很多,如梅花鹿、豚鹿、馬鹿、白唇鹿、坡鹿、黑麂、水鹿、麋鹿、毛冠鹿、貢山麂、赤麂、駝鹿、馴鹿等數十種。
1、梅花鹿
是亞洲東部的特產種類,主要分布在是俄羅斯東部、日本和中國。中國主要集中在黑龍江、吉林、遼寧、內蒙古中部、安徽南部、江西北部、浙江西部、四川、廣西等有限的幾個區域內,台灣亦分布有一個特有亞種。
2、豚鹿
分布於孟加拉國,不丹,柬埔寨,印度,尼泊爾,巴基斯坦和中國。由於棲息地破壞,種群數量極少,多存於南亞的杜德瓦國家公園和賈爾達帕拉野生動物保護園內。
中國僅有印支亞種,發現於1959-1960年間,分布於雲南西部靠近中緬邊境的耿馬、西盟兩縣的南丁河沿岸。
3、馬鹿
馬鹿在世界上分布很廣,歐洲南部和中部、北美洲、非洲北部、亞洲。包括亞美尼亞、阿富汗、保加利亞、加拿大、中國、克羅埃西亞、捷克共和國、丹麥等。
在中國分布於黑龍江、遼寧、內蒙古呼和浩特、寧夏賀蘭山;北京、山西忻州、甘肅臨潭、西藏、四川、青海、新疆等地。
4、白唇鹿
青藏高原特有種,分布青海、甘肅及四川西部、西藏東部。四川分布自南坪向南至汶川,向西經寶興、九龍至木里一線的川西北青藏高原延伸部分,約計28個縣;甘肅分布於西部肅南、肅北及祁連山東部甘南瑪曲縣。
青海分布於祁連縣以西的祁連山地區到昆侖山與唐古拉山之間的玉樹州;在西藏可可西里僅分布於東南部沱沱河沿到烏蘭烏拉山東端之間,保護區外圍通天河岸、雜日尕那等地有分布。
5、坡鹿
分布在柬埔寨、印度、寮國、緬甸、中國等地。可能滅絕:泰國、越南 。在中國分布於海南島西南部的東方、白沙。
幾十年前,在海南島的東方、昌江、白沙、崖縣、樂東、儋縣、瓊中、屯昌等縣的低丘平原灌叢地帶,都有坡鹿分布。由於棲息環境的急劇破壞和人們的強度獵殺,坡鹿由成片分布逐漸縮小到兩個點:一是白沙的邦溪,另一是東方的大田,總數也就是五六十頭。
㈡ 梅花鹿長什麼樣啊
梅花鹿是一種中小型鹿,毛色夏季為栗紅色,有許多白斑,狀似梅花。
梅花鹿是一種中型鹿,是鹿科的成員。體長140~170厘米,肩高85~100厘米,成年體重100~150千克,雌鹿較小。雄鹿有角,一般四叉。毛色夏季為栗紅色,有許多白斑,狀似梅花;冬季為煙褐色,白斑不顯著。頸部有鬣毛。
梅花鹿的毛色隨季節的改變而改變,夏季體毛為棕黃色或栗紅色,無絨毛,在背脊兩旁和體側下緣鑲嵌著有許多排列無序的白色斑點,狀似梅花,因而得名。冬季體毛呈煙褐色,白斑不明顯,與枯茅草的顏色類似。
生活習性:
梅花鹿晨昏活動,生活區域隨著季節的變化而改變。春季多在半陰坡,採食櫟、板栗、胡枝子、野山楂、地榆等喬木和灌木的嫩枝葉和剛剛萌發的草本植物。
夏秋季遷到陰坡的林緣地帶,主要採食藤本和草本植物。冬季則喜歡在溫暖的陽坡,採食成熟的果實、種子以及各種苔蘚地衣類植物,間或到山下採食油菜、小麥等農作物,還常到鹽鹼地舔食鹽鹼。
㈢ 動物園里都有哪些動物
最常見的動物有非洲獅、東北虎、金錢豹、黑熊、棕熊、狼、孔雀、獼猴、梅花鹿、駱駝、氂牛、丹頂鶴、黑猩猩、澳洲的袋鼠、美洲豹、墨西哥海牛、無毛狗、歐洲野牛、獅虎獸、大象等。
1、大象肩高2至4米。體重3至5噸,非洲象肩高3至4米體重5.5至8噸,非洲森林象平均肩高不超過2.7米,體重3.5噸。象頭大,耳大如扇,四肢粗大如圓柱以支持巨大身體,膝關節不能自由屈伸,鼻長幾乎與體長相等,呈圓筒狀,伸屈自如;
象鼻全部是由肌肉組成的,鼻孔開口在末端,鼻尖有指狀突起,能揀拾物品,象鼻非常靈活自如,可以撿拾重達1噸的物體,也可以撿拾花生那樣小的食物。
頂骨較寬;即使老齡個體也達不到頂骨的三分之一處;乳狀突很發達,致使頭骨後部顯得寬大。顴弓較弱。齶骨延伸到後臼齒的後面。鼓室扁平。下頜骨短,最後下臼齒位於眼窩前緣的後邊。
4、獼猴是自然界中最常見的一種猴。頭體長47–64厘米,尾長19–30厘米,雄猴體重7.7千克,雌猴體重5.4千克。在同屬猴類中個體稍小,顏面瘦削,頭頂沒有向四周輻射的漩毛,呈棕色,額略突,眉骨高,眼窩深,具頰囊,肩毛較短,尾較長,約為體長之半。
其身上大部分毛色為灰黃色灰褐色,背部棕灰或棕黃色,腰部以下為橙黃色或橙紅色,腹面淡灰黃色,有光澤,胸腹部的腿部的灰色較濃。
5、孔雀僅2屬3種。孔雀屬包括2種,全長達2米以上,其中尾屏約1.5米,為雞形目體型最大者。頭頂翠綠,羽冠藍綠而呈尖形;尾上覆羽特別長,形成尾屏,鮮艷美麗;真正的尾羽很短,呈黑褐色。雌鳥無尾屏,羽色暗褐而多雜斑。
㈣ 幼年梅花鹿有角和斑點嗎,附養殖方法
5、防治疾病
(1)梅花鹿是一種比較抗病的動物,雖然它自棚散身的抵抗能力也比較強,發病率較低,但在人工養殖的過程中,如果沒有使用正確的管理方法,會產生許多對梅花鹿有嚴重影響的疾病。
(2)一定要定期給鹿群注射疫苗,清理鹿舍,清除糞便等,為鹿群打造一個舒適安靜的生長環境,降低疾病發病率。
㈤ 梅花鹿有哪些外形特點
梅花鹿體長125至145厘米,尾長12至13厘米,肩高70至95厘米,體重70至100千克。頭部略圓,顏面版部較長,鼻權端裸露,眼大而圓,眶下腺呈裂縫狀,淚窩明顯,耳長且直立,頸部長,四肢細長,主蹄狹而尖,側蹄小,尾較短。
毛色隨季節的改變而改變,夏季體毛為棕黃色或栗紅色,無絨毛,在背脊兩旁和體側下緣鑲嵌著有許多排列有序的白色斑點,狀似梅花,因而得名。
(5)梅花鹿還有半擴展閱讀;
野生梅花鹿主要棲息於東北的長白山區,這里地貌復雜多樣,有山地、台地、丘陵、河流、盆地和火山群;海拔500-2.691m,屬於北半球中溫帶,呈大陸性山地氣候,季風明顯,春季風大乾燥,夏季溫暖多雨,秋季涼爽,冬季漫長寒冷;
年日照在2.109-2.660小時,無霜期平均120-130天,年降水量600-1,340mm;土壤為暗棕色土壤,還有白漿土、草甸土等;本區具有典型山地自然特徵,從山麓到山頂植物是明顯垂直分布變化,從上而下分為:闊葉林帶、針闊葉混交林帶、針葉林帶、岳樺林帶和山地苔原帶。
梅花鹿自然情況下主要棲息於闊葉林和針葉林過度地帶,即針闊葉混交林帶中。野生梅花鹿還棲於森林邊緣和山地草原。
㈥ 梅花鹿的外形特徵
梅花鹿的外形特徵
梅花鹿屬中型鹿類,體長125-145厘米,尾長12-13厘米,體重70-100千克。頭部略圓,顏面部較長,鼻端 *** ,眼大而圓,眶下腺呈裂縫狀,淚窩明顯,耳長且直立。頸部長。四肢細長,主蹄狹而尖,側蹄小。尾較短。毛色隨季節的改變而改變,夏季體毛為棕黃色或栗紅色,無絨毛,在背脊兩旁和體側下緣鑲嵌著有許多排列有序的白色斑點,狀似梅花,因而得名。冬季體毛呈煙褐色,白斑不明顯,與枯茅草的顏色類似。頸部和耳背呈灰棕色,一條黑色的背中線從耳尖貫穿到尾的基部,腹部為白色,臀部有白色斑塊,其周圍有黑色毛圈。尾背面呈黑色,腹面為白色。雌獸無角,雄獸的頭上具有一對雄偉的實角,角上共有4個杈,眉杈和主幹成一個鈍角,在近基部向前伸出,次杈和眉杈距離較大,位置較高,常被誤以為沒有次杈,主幹在其末端再次分成兩個小枝。主幹一般向兩側彎曲,略呈半弧形,眉叉向前上方橫抱,角尖稍向內彎曲,非常銳利。
梅花鹿身上該塗什麼顏色?
黃、棕、白
梅花鹿的梅花是什麼顏色
是 深棕色
真梅花鹿鹿鞭的顏色是什麼樣的
干鹿鞭顏色 是暗紅色 的 鮮鹿鞭的顏色是白色 是缺血的那種白色
分辨鹿鞭從 一下幾個方面看
1 長度 梅花鹿的要小 一般不超過40cm 如果太長的 基本上就不是梅花鹿的 有可能是馬鹿的
2 氣味 鹿鞭屬於生殖器 有輕微的 腥臊味
3 一般假鹿鞭 上的毛屬於人工粘上去的 有手一拔就下來了 如果泡到酒里會在酒里形成很多毛的 漂浮物 這就是假鞭
梅花鹿骨頭是什麼顏色
當然是白色
梅花鹿尾毛什麼顏色
和身上一種色
梅花鹿的特徵有什麼?
梅花鹿簡介
錠 梅花鹿是一種中型鹿,成年體重100~150千克,雌鹿比較小;鹿有角,一般四叉。背中央有暗褐色背線。尾短,背面黑色,腹面白色。夏毛棕黃色,遍布鮮明的白色梅花斑點,故稱「梅花鹿」。臀斑白色。生活於森林邊緣或山地草原地區。季節不同,棲息地也有所改變。雄鹿平時獨居, *** 交配時歸群。晨昏活動,以青草樹葉為食,好舔食鹽鹼。每胎1仔,幼仔身上有白色斑點。主要分布於中國,日本和俄羅斯。
形態特徵
屬中型鹿類,體長125~145厘米,尾長12~13厘米,體重70~100千克。頭部略圓,顏面部較長,鼻端 *** ,眼大而圓,眶下腺呈裂縫狀,淚窩明顯,耳長且直立。頸部長。四肢細長,主蹄狹而尖,側蹄小。尾較短。
毛色特徵
毛色隨季節的改變而改變,夏季體毛為棕黃色或栗紅色,無絨毛,在背脊兩旁和體側下緣鑲嵌著有許多排列無序的白色斑點,狀似梅花,因而得名。冬季體毛呈煙褐色,白斑不明顯,與枯茅草的顏色類似。頸部和耳背呈灰棕色,一條黑色的背中線從耳尖貫穿到尾的基部,腹部為白色,臀部有白色斑塊,其周圍有黑色毛圈。尾背面呈黑色,腹面為白色。
雌雄特徵差異
雌獸無角,雄獸的頭上具有一對雄偉的實角,角上共有4個杈,眉杈和主幹成一個鈍角,在近基部向前伸出,次杈和眉杈距離較大,位置較高,常被誤以為沒有次杈,主幹在其末端再次分成兩個小枝。主幹一般向兩側彎曲,略呈半弧形,眉叉向前上方橫抱,角尖稍向內彎曲,非常銳利。
梅花鹿身上的顏色是不是一年四季都不變啊
我感覺是這樣的都不變
小貓和梅花鹿應該塗什麼顏色
1. 10 乘乘乘10。。。
簡筆畫梅花鹿圖片大全(彩色)
如果你認可我的回答,敬請及時採納,~如果你認可我的回答,請及時點選【採納為滿意回答】按鈕~~手機提問的朋友在客戶端右上角評價點【滿意】即可。~你的採納是我前進的動力~~O(∩_∩)O,記得好評和採納,互相幫助。
㈦ 鹿的種類有哪些呢
鹿的種類舉例如下:
1、梅花鹿
一種中小型鹿,雄性第二年起生角,雌性無角。梅花鹿群居性不強,雄鹿往往是獨自生活,活動時間集中在早晨和黃昏,生活區域隨季節變化而改變。春季多在半陰坡,夏秋季遷到陰坡的林緣地帶,冬季喜歡在溫暖的陽坡,主要以草、水果、草本植物、樹芽、樹、農作物為食。
中國國家一級保護動物,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2015年《瀕危物種紅色名錄》ver 3.1——低危(LC)。
2、麋鹿
一種大型食草動物,是鹿類動物中較溫順的一種。雌性體形比雄性略小。雌麋鹿沒有角,雄性角多叉似鹿。尾巴長用來驅趕蚊蠅以適應沼澤環境。麋鹿性好合群,善游泳,主要以禾本科、苔類及其它多種嫩草和樹葉為食。
列入《中國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名錄》一級;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 2012年瀕危物種紅色名錄ver 3.1——野外絕滅(EW)。
3、斑鹿
樣子與梅花鹿差不多,也長著一些白色的斑點。斑鹿生活在印度和斯里蘭卡的草原及森林中。喜歡群居,一般每群可多達100隻以上。斑鹿的樣子很漂亮,雄性斑鹿頭上長著可長達1米而且分出三叉的角。所有的鹿科動物都是人們重點保護的動物。
4、馴鹿,又名角鹿
是鹿科馴鹿屬下的唯一一種動物,雌雄皆有角。棲息在寒溫帶針葉林中,處於半野生狀態。食物主要是石蕊,也吃問荊、蘑菇及木本植物的嫩枝葉。
主要分布於北半球的環北極地區,包括在歐亞大陸和北美洲北部及一些大型島嶼。在中國馴鹿只見於大興安嶺東北部林區,中國鄂溫克族使用馴鹿作為交通工具。
1996年列入《中國瀕危動物紅皮書》 等級易危;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 2008年瀕危物種紅色名錄ver 3.1——無危(LC)。
5、馬鹿
僅次於駝鹿的大型鹿類,共有10個亞種,因為體形似駿馬而得名。雄性有角,夏毛較短,沒有絨毛,一般為赤褐色,背面較深,腹面較淺,故有「赤鹿」之稱。
生活於高山森林或草原地區,喜群居。夏季多在夜間和清晨活動,冬季多在白天活動。善於奔跑和游泳。以各種草、樹葉、嫩枝、樹皮和果實等為食,喜歡舔食鹽鹼。
中國國家Ⅱ級保護動物;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ver 3.1 2008年瀕危物種紅色名錄——低危(L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