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做梅花
A. 魯迅在桌子上刻「早」的那篇文章的原文
三味書屋從前是一個書塾,魯迅小時候在那裡讀過書,現在是紹興魯迅紀念館的一部分。
書屋正中的牆上掛著一幅畫,畫著一棵古松,樹底下卧著一隻梅花鹿。畫前面是先生的座位,一張八仙桌,一把高背椅子,桌子上照從前的樣子,放著筆墨紙硯和一把戒尺。
學生的書桌是從自己家裡搬來的,分列在四面,魯迅的那一張在東北角上。當年魯迅就在那裡讀書、習字。有時還畫畫,把紙蒙在《西遊記》一類的小說上描綉像。
魯迅的書桌上刻著一個小小的「早」字。字橫著,很像一個還沒開放的花骨朵,又像一支小小的火把。這個「早」字有一段來歷∶魯迅的父親害了病,魯迅一面上書塾讀書,一面幫著母親料理家務,幾乎天天奔走於當鋪和葯鋪之間,把家裡的東西拿到當鋪去換了錢,再到葯鋪去給父親買葯。
有一天早晨,魯迅上學遲到了。教書認真的壽鏡吾老先生嚴厲地對他說∶「以後要早到!」魯迅默默地回到座位上,就在那張舊書桌上刻了個「早」字,也把一個堅定的信念深深地刻在心裡。從那以後,魯迅上學再沒有遲到過,而且時時早,事事早,毫不鬆弛地奮鬥了一生。
(1)學做梅花擴展閱讀:
他的書桌右角,至今還刻有一個約一寸見方的「早」字,刀法簡朴挺直,它是魯迅幼年手刻的一件極為珍貴的木刻文物。
至於它的來歷,據說是這樣的:有一天,魯迅上學遲到了,受到塾師的責備,他就用小刀刻下了這個方方正正的「早」字,來督促、提醒自己不要遲到。從此,他再也沒有遲到過。
三味書屋是晚清紹興府城內著名私塾,也是魯迅12歲至17歲求學的地方,位於都昌坊口11號。塾師壽鏡吾(晚署鏡湖),是一位方正、質朴和博學的人。他的為人和治學精神,給魯迅留下難忘的印象。
壽鏡吾在這里坐館教書達60年,從房屋建築到室內陳設以至周圍環境,基本保持當年原面貌。三味書屋是三開間的小花廳,本是壽家的書房。坐東朝西,北臨小河,與周家老台門隔河相望.
魯迅眼中的書屋
魯迅先生寫過一篇童年妙趣生活的回憶性散文《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被收入散文集《朝花夕拾》當中。
在這篇文章中,魯迅逼真地寫出了三味書屋的陳腐味,說它是「全城中稱為最嚴厲的書塾」,兒童在那裡受到規矩的束縛。但作者並未將三味書屋寫得死氣沉沉,而是通過課間學生溜到後園嬉耍,老私塾先生在課堂上入神讀書學生乘機偷樂兩個小故事的敘述,使三味書屋充滿了諧趣。
同時,書屋中學生和老師都讀一些晦澀繞口的詞句,更加的凸顯出了舊時私塾教育的不盡人意。
B. 梅花小蛋糕哪裡可以學
梅花小蛋糕可以在上海優美西點烘焙學校學習。
梅花小蛋糕配方:
第一種:水 1.1斤,白糖 2.2兩,雞蛋3個,泡打粉23克,檸檬黃9滴,蛋糕油10-20克,牛奶香精(大半勺) 10-15 克,蛋白糖 (半勺) 5-10克,小米麵 1兩,白面 9兩。
第二種:第一步: 160克白砂糖+雞蛋6隻放在攪拌器中拌勻,再加入水120克左右,純牛奶100克左右,色拉油100克左右(有黃油可加點黃油)再在一起拌勻。
第二步:低筋粉300克先過篩,加上牛奶香粉適量(牛奶香粉可不加)泡打粉11克左右在一起拌好後,倒入上面拌好的料中再打勻。
第三步:製作機器先預熱。溫度180到200左右,兩面翻下,熟了即可。
第三種:配料:鮮雞蛋19公斤,川白糖14公斤,特粉14公斤,飴糖2.5公斤,植物油3公斤。
梅花小蛋糕:
崇州最具有人間煙火氣的老牌「梅花蛋糕」。一走進這間鄉村小屋,滿屋都彌漫在濃郁的奶香味,食客們紛紛翹首以盼,一旁打著麻將的嬢嬢些對此早已司空見慣。老闆雙手握舉著一根巨大的木棍,木棍的另一端挑著一盆燒得通紅的木炭,一鍋冒著奶香熱氣的梅花小蛋糕就出鍋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