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手指點畫梅花教案
Ⅰ 小班《梅花》優秀教案
一、活動內容:吹畫《梅花》
二、活動目標:
學慣用吹畫和手指點畫的方法梅花的基本特徵,體驗吹畫的樂趣。
在創作時體驗色彩和圖案對稱帶來的均衡美感。
培養幼兒動手操作的能力,並能根據所觀察到得現象大膽地在同伴之間交流。
三、活動准備:
調色盤、墨水、紅色水粉顏料、毛筆、吸管和操作材料紙。
四、活動過程:
1.引出課題。
出示教師范畫--梅花。
介紹作畫工具。(先讓幼兒猜猜作畫工具,教師再出示特別的.作畫工具"吸管"。)
2.教師講解示範。
用毛筆蘸上墨水滴幾滴在紙的下端。
用吸管對著水滴向紙的上方吹,改變吸管的方向吹出不同方向的樹枝用右手食指蘸上紅色的顏料,點出若干朵梅花。
3.幼兒作畫。(要求:幼兒可站著、蹲著吹畫畫;注意畫面干凈;畫好後等顏料幹了以後再拿起來)
4.教師巡迴指導,鼓勵幼兒大膽作畫,獨立完成。
5.作業展覽。把幼兒的作品固定的畫袋裡,讓全體幼兒欣賞。
小網路:梅原產中國南方,已有三千多年的栽培歷史,無論作觀賞或果樹均有許多品種。許多類型不但露地栽培供觀賞,還可以栽為盆花,製作梅樁。
Ⅱ 《梅花盛開》手指點畫小班美術教案
作為一名教師,常常需要准備教案,教案有利於教學水平的提高,有助於教研活動的開展。我們應該怎麼寫教案呢?以下是我收集整理的《梅花盛開》手指點畫小班美術教案,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梅花盛開》手指點畫小班美術教案1
【活動目標】
1.學慣用手指點畫梅花,注意花兒的大小、疏密,小班美術教案手指點畫梅花盛開。
2.培養幼兒養成保持畫面整潔干凈的良好習慣。
【活動准備】
1.創意繪本,繪畫範例大圖。
2.梅花的圖片若干。
3.調好的白色、黃色、粉紅色、紅色顏料每組幼兒一份,抹布若干。
【活動過程】
1.展示梅花的圖片,提醒幼兒注意觀察梅花的形狀和顏色。教師對梅花進行簡單的介紹。
2.告訴幼兒,今天我們和小豬一起讓梅花盛開。教師在繪畫大圖上示範講解手指點畫梅花的方法。重點示範五個花瓣的畫法,及如何用手指蘸色等。
3.教師提出點畫要求。教師重點提示:蘸色要適當,把梅花點畫在樹枝上。注意先從上端樹梢點,再點下邊的。小心別把顏料弄到衣袖上,手指上的顏料不要往身上抹,保持畫面干凈。
4.作品展覽,互相欣賞講評。
【活動延伸】
1.學習兒歌《花兒好看我不摘》
公園里,花兒開,
紅的紅,白的白。
小朋友們都來看,
花兒好看我不摘!
2.可以在美工區里投放點畫材料,讓幼兒點畫出更多更美的花朵。
小班美術教案手指點畫
設計背景
通過用手指畫,讓幼兒看手指畫,是怎麼畫的,用什麼畫的',在讓幼兒暢所欲言都說出來是什麼做的,在培養幼兒的點畫的能力,資料《小班美術教案手指點畫梅花盛開》
活動目標
1嘗試用手指蘸顏料在紙上隨意點畫。
2能模仿教師的動作學習點畫。
3願意大膽點畫,感受到用手指在紙上留下痕跡的樂趣
重點難點
讓幼兒讓認識到顏色分別顏色都有什麼顏色的,提高幼兒的觀察能力。
活動准備
1顏色顏料,紅色綠色黃色顏料等每組都2到3塊抹布,在每人一張八開的大白紙。
活動過程
1教師以邊魔術的方式出示顏料,請幼兒說說顏色的名稱。
師:1看!你們知道這是什麼嗎?(顏料)
2這是什麼顏色?
2教師以游戲化的語言和誇張的動作講解示範手指點畫。
師:我們邀請顏色寶寶來和我們一起做游戲好不好呀?
師:邊做示範邊講解,點畫出一朵小花。
師:先用手指和顏色寶寶親一親,再讓顏色寶寶和紙親一親,到處親親。
師:邊將畫好的畫展示給幼兒看,邊做出驚訝的表情問:顏色寶寶怎麼啦?
師:帶領幼兒說一說:我點了一朵小花,
師:提心幼兒點畫完後將手擦乾凈。
師:最後手指和小抹布親一親,乾乾凈凈。
3幼兒做畫。
師:用語言提示和動作帶動鼓勵幼兒自己大膽作畫。
師:用驚訝的語氣引起幼兒對顏色痕跡的發現,並用語言表達。
師:你點了什麼呀?
4將幼兒畫好的作品貼出來,在幼兒一起欣賞,在為自己拍拍手,教師再為每一位幼兒貼上小紅花,表示鼓勵。
延伸活動:
1可將用完的顏料放在活動區里,提供幼兒在區角活動時間可以再玩手指點畫,讓幼兒感受到美術活動的樂趣。
2在家的時候,家長和幼兒一起用手指作畫,激發幼兒能大膽進行美術創作。
《梅花盛開》手指點畫小班美術教案2
【活動目標】
1.學慣用手指點畫梅花,注意花兒的大小、疏密。
2.培養幼兒養成保持畫面整潔干凈的良好習慣。
3.感受繪畫的趣味性,體會創作的快樂。
4.培養幼兒的技巧和藝術氣質。
【活動准備】
1.創意繪本,繪畫範例大圖。
2.梅花的圖片若干。
3.調好的白色、黃色、粉紅色、紅色顏料每組幼兒一份,抹布若干。
【活動過程】
1.展示梅花的圖片,提醒幼兒注意觀察梅花的形狀和顏色。教師對梅花進行簡單的介紹。
2.告訴幼兒,今天我們和小豬一起讓梅花盛開。教師在繪畫大圖上示範講解手指點畫梅花的方法。重點示範五個花瓣的畫法,及如何用手指蘸色等。
3.教師提出點畫要求。教師重點提示:蘸色要適當,把梅花點畫在樹枝上,注意先從上端樹梢點,再點下邊的。小心別把顏料弄到衣袖上,手指上的顏料不要往身上抹,保持畫面干凈。
4.作品展覽,互相欣賞講評。
【活動延伸】
1.學習兒歌《花兒好看我不摘》
公園里,花兒開,
紅的紅,白的白。
小朋友們都來看,
花兒好看我不摘!
2.可以在美工區里投放點畫材料,讓幼兒點畫出更多更美的花朵。
【活動反思】
從本節活動完成來看,我覺得我預設的兩個目標孩子們基本上達到了,此外,本節課還提高了孩子們動手操作能力和審美能力,看著自己的作品,她們高興的歡呼著、跳躍著。
像這樣的活動,孩子們的興趣很濃,因為是孩子們都很感興趣的,所以孩子們能在學習中感受快樂。
Ⅲ 幼兒園小班教案
在教學工作者開展教學活動前,常常要寫一份優秀的教案,編寫教案有利於我們科學、合理地支配課堂時間。那麼你有了解過教案嗎?下面是我整理的幼兒園小班教案9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幼兒園小班教案 篇1
教師可以通過梅花的活動,來引導幼兒重點觀察梅花的外形及顏色等特徵,並鼓勵孩子們大膽說說自己的見解。以下是為大家整理的幼兒園小班梅花教案,希望對你們有所幫助!
一、教學目標:
1、感知梅花的特徵:一朵一朵的,紅中帶白的顏色。
2、學習雙色相間點畫梅花。
3、體驗點畫活動的快樂及成功感。
二、活動准備:
繪畫紙、白紅兩色顏料(稍幹些)、抹布
三 、教學重點
1、幼兒作畫,教師指導,鼓勵幼兒大膽作畫,大膽嘗試雙色點畫。
2、點畫時注意花形:上下左右大小,一朵一朵
四、 教學難點
提醒幼兒注意衛生,不把帶有顏料的手到處亂摸,點畫結束,及時用抹布把手擦乾凈。
五、活動過程:
(一)、預熱階段
1、欣賞梅花。
把幼兒帶至梅樹園,幼兒自由欣賞梅花,教師引導幼兒重點觀察梅花的外形及顏色等特徵,並鼓勵孩子們大膽說說自己的見解。
2、啟發幼兒大膽想像,用動作表現梅花。
(二)、圖形刺激
教師示範雙色相間點畫梅花。
伸出食指先蘸一點紅顏色,接著再蘸一點白顏色,然後在圖畫紙上花柄的中間點畫梅花,一點表示一朵花瓣。
六、 活動延伸
把幼兒的作品沿輪廓剪下,布置成梅花園,引導幼兒共同欣賞,體驗成功的快樂。
七、 注意事項
表揚和鼓勵那些在活動中參與積極的幼兒,讓幼兒獲得愉悅的心情。同時,教師要照顧到那些在活動中比較安靜的幼兒,讓他們也能在 活動結束的時候獲得快樂,以培養他們對美術活動的興趣。
幼兒園小班教案 篇2
一、設計意圖故事
《橘子寶寶》是根據《幼兒園主題式課程》"水果寶寶真好吃"這一主題生成冊薯帶的一個語言活動。孩子們在"水果寶寶真好吃"主題教學中對"橘子"有了初步的了解,秋天又是水果豐收的季節,黃橙橙的橘子惹人喜愛。
《幼兒園教育綱要》指出:"教育內容既要貼近幼兒的生活,又要有助於拓展幼兒的經驗。"我所帶的班是小班,結合班上部分孩子不愛吃水果的情況,我設計了本次活動。活動主要通過給幼兒欣賞故事、情境體驗、動手製作橘子寶寶等,讓幼兒在輕松愉快的氛圍中感知吃橘子的好處。
二、活動目標
(一)積極參加活動,體州蘆驗活動的快樂。
(二)知道橘子的營養,吃了身體好。
(三)理解故事的基本內容,豐富詞彙:酸酸的、甜甜的。
三、活動重難點活動重點: 理解故事內容活動難點:培養幼兒對橘子的喜愛之情。
四、活動准備
(一)故事《橘子寶寶》ppt一套,歌曲《開汽車》、《輕音樂》。
(二)四棵立體橘子樹、四張桌子。
(三)一籃橘子。
(四)即時貼製作的眼睛、鼻子若干,實物橘子人手一個。
五、活動過程
(一)師幼隨音樂入場,引導認識橘子的名稱、外形特徵、味道。(播放音樂《開汽車》)(二)教師利用ppt完整講述一遍故事,幼兒欣賞。
1.提出問題:故事名稱?橘子寶寶從哪裡來?
2.教師小結:橘子是果園的叔叔阿姨辛辛苦苦種出來的,我們不要浪費。橘子酸酸甜甜,有豐富的維生素,吃了對身體好。
(三)師幼體驗橘子旅行的心情。
教師請幼兒扮演橘子寶寶,進行情境體驗。(播放音樂《開汽車》)(四)製作橘子寶寶。
1.師幼共同製作橘子寶寶。(播放音樂《輕音樂》)2.與同伴、老師一欣賞作品。
(五)活動結束。帶著橘子寶寶去旅行。
附故事:
橘子寶寶
秋天到了,橘子媽媽身手飢上結滿了又大又圓的、黃橙橙的橘子寶寶,秋風吹來,橘子寶寶在樹媽媽的枝頭上盪鞦韆。
有一天,果園里的叔叔阿姨輕輕的把橘子寶寶摘下來,放進一個大大的筐里。橘子寶寶真開心呀!橘子寶寶說:"我們就要開始旅行啦,真開心。"叔叔阿姨們把一筐一筐的橘子寶寶裝上車,"嘟嘟嘟……."汽車載著橘子寶寶出發了。
汽車嘟嘟嘟……把橘子寶寶送到了水果市場。橘子寶寶在這里看見了許許多多的朋友:蘋果、香蕉、菠蘿、葡萄、柿子………..
老師來到水果市場,買了許多橘子寶寶,把它們送到了幼兒園分給了小朋友。
小朋友們吃完了橘子寶寶,都說:"橘子寶寶酸酸甜甜有營養,吃了身體好。"小朋友們吃完橘子,把籽兒種到花園里。大家都在想,到明年春天,這里是不是就會長出一棵一棵的橘樹來。
幼兒園小班教案 篇3
活動目標
1、理解兒歌的`主要內容,初步學習仿編兒歌。
2、讓幼兒體會語言活動的快樂。
3、願意傾聽、體驗其詼諧性。
4、讓幼兒嘗試敘述兒歌,發展幼兒的語言能力。
5、培養幼兒大膽發言,說完整話的好習慣。
教學重點、難點
教學重點:讓幼兒在情景中理解兒歌內容。
教學難點:初步嘗試仿編兒歌。
活動准備
物質材料准備:課件 頭飾 音樂
知識經驗准備:課前師幼交流小老鼠和大花貓的習性。
活動過程
一、 情景引趣
1、 今天,我們班來了一位神秘的客人。
2、 吱吱吱,誰來啦?(老鼠媽媽)小朋友你們好!
3、 今天天氣真好,老鼠媽媽帶著鼠寶寶去郊遊。
4、小老鼠累了,我們回家吧。
二、 通過觀察圖片幫助幼兒初步理解兒歌
1、 有幾只小老鼠沒和我們一起去,我們來看看它們在做什麼?
2、 小老鼠在做什麼?它是怎樣抬的?我們一起學一學。
3、寶寶猜一猜花轎裡面坐的是誰?
4、我們一起看一看,原來是大花貓。
5、大花貓在做什麼?你是怎麼知道它在睡覺?
6、大花貓睡的可香啦,都打呼嚕啦,我們一起學一學。
7、老師和小朋友一起來說一首好聽的兒歌:小老鼠和大花貓。
三、幼兒學說兒歌
1、小老鼠抬得真起勁,我們也來學一學。
2、幼兒說兒歌,用動作模仿抬花轎。
3、大花貓睡醒了,它也想聽寶寶說兒歌,誰願意說給大花貓聽?
4、鼓勵幼兒大膽講述。
四、發散思維,仿編兒歌
1、 大花貓有很多好朋友,你知道大花貓的好朋友是誰嗎?
2、 大花貓也想請好朋友來坐花轎,大家看看誰來啦?
3、 原來是小花狗,我們來學一學小花狗怎樣叫?請小花狗來坐花轎。
4、小朋友,還有那些小動物想要坐花轎?
五、律動
小老鼠認識了這么多好朋友,請和小老鼠一起去郊遊。
活動反思:
在活動開始通過猜謎來導入,由於在活動前就已經在音樂書上看過這個活動,因此一出謎題幼兒很快就猜出了謎底,這為順利進行下個環節做了良好鋪墊。
在第二部分內容中,原教材都是以游戲的形式出現。考慮到這樣設計幼兒可能會不把學唱歌曲放在第一位,而是將玩放在第一位,這樣也使得活動中幼兒過於興奮,導致課堂太過活躍而收不回來。所以把這個環節改為在情景中學唱歌曲,然後再通過游戲情境表演歌曲。這樣一改先讓幼兒學會唱歌曲,然後通過啟發幼兒創編動作邊唱歌邊表演。在前奏處,教師帶領幼兒模仿老鼠出洞的動作,然後在間奏處,帶幼兒模仿老鼠找空地方「吃東西」。情境性的表演,幼兒學習興趣很濃,表演的非常投入。歌曲的後半部分也是在游戲情境中引入的,老師說:「小老鼠吃飽了嗎?還想吃點什麼?我們再出去吃點東西。這次吃東西時,如果聽到大貓來了,可千萬別動,別讓它發現你們」。幼兒扮演「小老鼠」隨音樂找空地方吃東西,老師扮演「大花貓」唱歌曲的後半部分,組織游戲活動,幼兒在情景化的氣氛中很自然地把整首歌曲給演繹了,激發了幼兒興趣始終貫穿於活動始末。
第三部分內容,通過玩游戲來鞏固歌曲內容,然後在游戲中結束活動。由於整個活動太具魅力,幼兒特別感興趣。一個活動上的好與壞影響著幼兒學習的慾望,作為教師應當反復研究教材,認真設計教案,力求把最美好的傳給幼兒,讓他們在輕松的氛圍中快樂的學習!
幼兒園小班教案 篇4
活動目標:
1、初步認識自己的身體器官,並了解身體各部分的名稱及功能。
2、懂得要愛清潔、講衛生,愛護自己身體。
3、學會保持愉快的心情,培養幼兒熱愛生活,快樂生活的良好情感。
4、使小朋友們感到快樂、好玩,在不知不覺中應經學習了知識。
活動准備: 水果及小卡片。
活動過程:
一、師幼談話引入課題今天我們的活動室來了一個水果客人老師,它們藏在魔術盒裡,我們一起把它們請出來。魔法咕嚕變(出視蘋果)
二、認識身體各部分你們看到了什麼?
蘋果請問你們是用什麼能看見蘋果的?
眼睛你的眼睛在哪裡,小朋友用小手摸摸你的小眼睛。我們的眼睛可以做什麼?
(看老師,看爸爸媽媽)還可以干什麼?(看書)我們聞一聞蘋果是什麼味道?
香香的請問你們是用什麼聞出蘋果的香味的?
鼻子指指看我們的鼻子在哪裡?鼻子有什麼用途?
我們摸一摸蘋果表面是什麼樣的?
光滑的請問你們是怎樣知道蘋果的表面是光滑還是粗糙的?
手摸的小朋友,你們的小手在哪裡?(教案出自:星星教案網)拍拍你們的小手!我們的小手還可以做什麼?
(畫畫、拿東西、)用小手可不可以打人啊?
我們把蘋果劃開,嘗一嘗?
甜甜的脆脆的請問你們是用什麼嘗出蘋果的味道的?
嘴巴嘴巴可以干什麼?(說話、吃東西)你們聽到了什麼?嚼蘋果的聲音。
那耳朵可以用來干什麼?(聽聲音)
三、動動我的身體請你跟我做:我的頭,我的臉,這是我的肩。
我的腰我的腿,這是我的膝蓋,小小手手 ,小小手,小手真可愛,上面還有我的十個手指頭。
四、引導幼兒愛護身體小朋友的身體上有這么多的寶貝。(教案出自:星星教案網)那麼我們是不是要好好的愛護它們呢?能不能讓它們臟臟的呀?
勤洗頭,勤洗澡勤洗頭,勤洗澡,身無異味身體好。
講衛生,愛整潔,儀表美觀朋友到。
小網路:身體指人或動物的整個生理組織,有時特指軀乾和四肢。人或動物各生理組織構成的整體;健康狀況。
幼兒園小班教案 篇5
【活動目標】
1、激發幼兒對手工活動的興趣。
2、培養幼兒的動手能力,發展幼兒的手眼協調能力。
3、引導幼兒學慣用橡皮泥搓小刺蝟的果子。
4、喜歡參加藝術活動,並能大膽地表現自己的情感和體驗。
5、培養幼兒的欣賞能力。
【活動准備】
橡皮泥、牙簽、故事《老奶奶的果樹》。
【活動過程】
一、聽故事引入主題。
1、幼兒聽《老奶奶的果樹》的故事。
2、提問:
①故事裡是誰幫助了老奶奶?
②小刺蝟幫助老奶奶做了什麼事情?
③猜猜看小刺蝟為什麼能幫助老奶奶呢?
(引導幼兒回答,並及時給予表揚。)
小結:原來是這樣,小刺蝟是用身上的刺把果果運回老奶奶家的。
3、你們想不想和小刺蝟做朋友呀,這個小刺蝟到底是個什麼樣子呢?瞧瞧,老師給大家帶來了一隻可愛的刺蝟。
4、教師介紹材料
①小朋友猜猜老師手中的小刺蝟是用什麼東西做的?
②教師及時肯定幼兒,並給予表揚。
二、教師示範捏小刺蝟和小果果。
三、幼兒進行操作,教師巡迴觀察指導。
四、將幼兒的作品展示,引導幼兒試著評價其他小朋友的作品,並給予鼓勵和表揚。
小網路:刺蝟是一種體長不過25厘米的小型哺乳動物,成年刺蝟體重可達2.5公斤。體背和體側滿布棘刺,頭、尾和腹面被毛;嘴尖而長、耳小、四肢短、尾短;前後足均具5趾,蹠行,少數種類前足四趾;蜷縮成團時頭和四足均不可見。
幼兒園小班教案 篇6
活動目標:
1、根據圖片的線索簡單推測太陽感冒的原由並加以表述。
2、教育幼兒知道吃冰淇淋等冷飲不能過量。
活動准備:
教學掛圖15號。故事磁帶。
過動過程:
一、一起去看望感冒的太陽。
1、趣味引入,激發幼兒的學習興趣。
師:昨天晚上,羅老師接到了月亮姐姐的電話,她告訴我說;
太陽公公感冒了,而且非常的嚴重,你們想去看望它嗎?(想)。那我們一起去看望生病的太陽吧!
師:引入二:如果開展活動的當天是陰天,教師可以結合天氣直接以「太陽變涼了」作為活動開頭,富有情景性。
2、出示第三幅掛圖,請幼兒觀看圖片上太陽感冒的情景。
師:太陽公公感冒可真嚴重呀?又打噴嚏有發燒。
3、太陽公公怎麼會感冒呢?
二、讓我們來為太陽公公診斷病因。
1、出示第一,第二幅掛圖,請幼兒根據畫面結合經驗進一步推理和表達。
師:小朋友這時一定在想,太陽公公為什麼會感冒呢?那現在就請我們的小朋友們來當當小神醫吧。一起來看看太陽公公是怎樣感冒的?
2、引導幼兒結合經驗來推斷出太陽感冒的原因。然後老師歸納幼兒的想法後,結合以上兩幅掛圖進行講述。
老師小結太陽感冒的原因:原來太陽公公是因為吃了太多的冰淇淋,冰汽水,冰棍耳等還有很多冰的東西。所以感冒了,原來吃多了冰的東西也會感冒呀?
師;那小朋友給太陽公公想個辦法,怎樣才可以讓它的感冒好起來?(讓幼兒想想辦法並大膽的表述)。
師:第二天,太陽公公的感冒好了嗎?(結合第四幅掛圖)。
3、教師和幼兒一起傾聽故事一遍。
師;是用什麼方法治好的呢?我們一起認真的來聽一遍故事。
三、不敢吃冰淇淋的太陽。
1、太陽公公身體好了以後,還愛吃冰淇淋嗎?為什麼?
2、你們喜歡吃冰淇淋嗎?吃的時候應該注意什麼呀?
3、老師根據幼兒的回答來小結。教育暗示幼兒在夏天不能吃太多的冰,很容易感冒。
幼兒園小班教案 篇7
活動目標:
1、了解圓形的多種裝飾方法,能運用中心對稱設計對稱圖案。
2、能注意選用對比色進行著色。
活動准備:
1、提供色彩和紋樣各有特點的三把傘供幼兒欣賞。
2、范畫一幅。圖案參考紋樣若干。
3、每人一張傘面紙,水筆、蠟筆。
活動過程:
一、實物欣賞
——你看到過什麼樣子的雨傘?你喜歡什麼樣子的雨傘?
——你們看看這幾把雨傘用了什麼方法來裝飾的?
小結:這些傘的傘面上用了不一樣的圖案,有的是從中心向四周散開,有的是由中心花紋組成的,還有的是從中心向四周螺旋散開的。
二、範例欣賞
——你們看,我的這些花紋圖案有什麼特別的地方?
——上面的顏色有什麼特別?
——今天我請大家來做設計師,請你自己來選一種裝飾的方法,設計出漂亮、特別的雨傘。
三、幼兒設計、教師指導
重點:
1、圖案布局、設計。
2、用色方法:深淺、過度、對比色等。
四、作品展示。
美麗的帆船(中班美術)
一、活動名稱:美麗的帆船
二、活動目標:
1、引導幼兒運用隨意折疊、塗色塊的方法表現不同的船帆。
2、初步培養幼兒對色彩的感受力。
3、發展幼兒的想像力、創造力。
三、活動准備:
1、「大海」背景圖一張、帆船模型若干
2、帆船底座人手1個、用來製作船帆的形狀各異的白紙、黑色水彩筆、油畫棒
四、活動過程:
(一)激發幼兒製作船帆的興趣和願望
1、(幼兒圍坐在「大海」背景旁)師:「小朋友看,這是什麼地方?大海上有什麼?
2、啟發幼兒觀察周圍的帆船,說說帆船上少了什麼?(部分船沒有帆)
3、師:「帆船沒有帆能航行嗎?為什麼?那怎麼辦呢?」
(二)引導幼兒共同討論船帆的製作方法
1、鼓勵幼兒自由討論船帆的製作方法。
2、引導幼兒觀察「大海」上自製的帆船,討論船帆是怎樣做成的。
師:「你知道這些船帆是怎麼做的嗎?」(引導幼兒觀察船帆上的摺痕並發現這些摺痕是通過反復折疊而產生的。)
3、給每個幼兒一張白紙,請幼兒折疊並觀察摺痕。
4、師生共同總結製作方法:將紙隨意折疊數次,注意盡量用力折疊,使摺痕明
顯,然後打開,用水彩筆描出摺痕,最後上色,盡可能淺色和深色互相搭配或有規律地交替使用顏色。船帆做好後,把它插在底座上。
(三)幼兒製作,教師指導
1、請美味幼兒自由選擇一張圖形紙當船帆進行設計、裝飾。
2、啟發幼兒將紙沿各種角度折疊,建議幼兒折疊次數不要過多,鼓勵幼兒折出與別人不同的圖案。
3、鼓勵幼兒正反面均勻塗色。
4、幫助幼兒將船帆插在底座上。
(四)組織幼兒共同欣賞
1、請幼兒將自製的帆船送到「大海」上。
2、幼兒互相欣賞,感受帆的造型美和色彩美,體驗成功的樂趣。
3、幼兒自由舉行「帆船比賽」。
幼兒園小班教案 篇8
活動目標:
1、能運用多種感官感知蘋果、橘子的特徵。
2、愛吃水果,並樂意用語言表達自己的感受。
3、在活動中,讓幼兒體驗成功的喜悅。
4、發展幼兒的觀察力、想像力。
活動准備:
1、新鮮水果:蘋果、橘子;
2、PPT課件;
3、榨汁機;
4、人手一個紙杯。
活動過程:
小班科學教案《秋天的水果》含PPT課件
三、游戲:摸水果
師:這里有一袋水果,摸一個,請你告訴大家這是什麼水果。
小結:可以仔細摸摸它們的表皮,你會發現兩種水果不一樣;捏一捏,發現它們的硬度不一樣。
四、品嘗水果
師:嘗一嘗,說一說它們的味道。
小結:蘋果是甜甜的,橘子有點酸酸的,水分多多的。
五、延伸環節:柞水果汁
師:水果還能榨成美味的水果汁呢,請你們來品嘗一下。
教學反思:
本次活動我引導幼兒由外到內認識了各種水果,通過觀察、觸摸、品嘗認識了水果的種類,感知水果的顏色、形狀、味道。豐富了幼兒的認知。
活動中幼兒敢於表現,熱情大方與人交往,培養了幼兒的興趣及合作。
幼兒園小班教案 篇9
【活動目標】
1、欣賞兒歌,感受兒歌所表達的愛媽媽的情感。。
2、能對學習兒歌產生興趣。
3、復習重點字詞"媽媽""笑"。
4、讓幼兒大膽表達自己對故事內容的猜測與想像。
5、運用已有生活經驗,根據畫面大膽想像、推測並表達自己對故事情節的理解。
【活動准備】
教學掛圖、教學光碟、大字卡(媽媽、笑)本班級幼兒媽媽的照片
【活動過程】
一、愛的萌芽請幼兒拿自己媽媽的照片欣賞,並鼓勵幼兒介紹自己的媽媽。
二、愛的體驗
1、教師帶領幼兒一起欣賞兒歌教師出示圖畫紙和蠟筆,一邊有感情的朗誦兒歌《畫媽媽》,一邊在紙上作畫,幼兒邊看教師作畫邊欣賞兒歌。畫好之後,教師親一下畫紙上的媽媽。
2、理解兒歌內容教師總結:"老師畫完媽媽之後親一下媽媽,是因為老師很愛自己的媽媽。小朋友,你們愛自己的媽媽么?你們也親親自己的媽媽吧!"幼兒親一親自己帶來的照片中的媽媽。
3、學習兒歌。
三、愛的表達游戲:字寶寶愛媽媽
游戲准備:
大字卡、小字卡
游戲過程:
(1)教師激發幼兒參與活動的興趣。
(2)幼兒人手一份小字卡,教師出示大字卡告訴幼兒:"大字卡是小字卡的媽媽,我出示大字卡,你們看到後就要馬上找出對應的小字卡,然後跑到我這里,親一親大字卡。"游戲反復進行。
教學反思:
在整個說課的過程中,從一開始准備我覺得自己還是挺認真的,我沒有按照一般的要求的去設計這節課,我以為這會是好的,沒想到這卻成了偏題,說實話有一點兒傷心,不過這是第一次嘛,而且我覺得應該是我在設計的課中並不能體現我的想法,所以老師們就更不能理解了,只是會覺得我設計的課偏題了,這對於我來說是一個經驗教訓:在還沒有把課說好的情況下就不要去一昧的講究新穎,這樣反而會弄巧成拙,不但不能表達自己的本意可能還會很亂。
Ⅳ 小學美術梅花說課稿範文錦集匯總
梅花又名春梅、紅梅。薔薇科李屬,高可達5一6米。樹冠開展,樹皮淡灰色或淡綠色。小枝細長,枝端尖,綠色,無毛。葉寬卵形或卵形,邊緣有細鋸齒,先端漸尖或尾尖,基部闊楔形。以下是我整理的小學美術梅花說課稿,希望可以提供給大家進行參考和借鑒。
小學美術梅花說課稿範文一
課時:2課時
教學目的:(1)讓學生熟悉中國畫的表現形式、工具、材料。(2)讓學生體會到傳統繪畫中的筆墨韻味以及感受到畫家所寄託的人格精神。
重點:對中國畫的欣賞與體會
難點:用水墨繪畫語言來傳遞感情
講課類型:綜合運用
教具、參考書:課件、《線條的世界》、《美的歷程》
教學過程:
導入:
提問:請說出一句形容梅花的詩詞,並且解釋詩詞所體現出來的精神內涵?
設計說明:1.以組為單位採取競答的方式,這樣不僅可以調動學生的積極性,還可以讓學生真正參與到課堂中,成為課堂的主體。2.引用有關梅花的詩詞來導入,通過對詩詞的分析讓可以讓學生了解到:「以物喻人」的表現手法在文學藝術中的運用,在此基礎上還可以點到「歲寒三友」、「四君子」等中國畫常用的題材及這些題材所反映的人格精神。
展開:
A.中國畫常識[結合課件講解]
一.提問:如何欣賞中國畫?
設計說明:在肯定學生答案的基礎上總結如何欣賞中國畫,可以從書法、印章、布局、內涵、詩句等幾方面來評敘。
二.國畫表現
根據題材國畫可分為:山水、動物、花鳥畫、人物畫。
根據製作技巧國畫可以分為:工筆、寫意和兼工帶寫。
根據畫面內容又可以分為:傳統繪畫和現代繪畫。
設計說明:運用課件演示,讓學生理解中國畫的表現形式。
三.國畫流派
嶺南畫派是嶺南文化獨具特色的祖國優秀文化之一,它和粵劇、廣東音樂被稱為「嶺南三秀」,是中國傳統國畫中的革命派。
嶺南畫派始於晚清時期,二高一陳即為早期創始人,二高即為高劍父、高奇峰,陳即為陳樹人,其弟子多成名家,形成一海內外華人都喜歡的畫派。
被稱為「嶺南畫派」第二代中最出色的畫家關山月、黎雄才,無論在審美意識上和藝術成就上都超越了他們的老師高劍父,形成各自不同的藝術風格。關山月的超越首先在於重大題材的開拓和時代精神的體現上,這是「嶺南畫派」繪畫革新的靈魂。
關山月的第二個超越,就是以寫生為基礎,不斷的求新求變。這也是「嶺南畫派」不斷發展的秘。關山月的國畫成就,來自兩方面,一是重視寫生,眼界開闊,感觸新鮮,它飽含生活氣息、時代風貌和畫家情懷,由於立意不凡,因此顯得格調高雅。二是有較深厚的理論修養,特別是對中國傳統畫論有比較深入的研究。這就有理論作指導,有比較、有鑒別,能夠堅定地走自己的路子。他在藝術上不僅超越了高劍父,也不斷地超越自我,在「嶺南畫派」的繼承和發展上作出了突出的貢獻伏仿。
設計說明:因為教材中涉及到畫家關山月的作品所以在這里選用嶺南畫派及關山月作為插入的知識點
B.學畫梅花
一.提問:請同學說說有關於梅吵廳拿花的知識或故事?
設計說明:了解梅花,為下節課畫好梅花作準備。
二.小結:梅花又名春梅、紅梅。薔薇科李屬,高可達5一6米。樹冠開展,樹皮淡灰色或淡綠色。小枝細長,枝端尖,綠色,無毛。葉寬卵形或卵形,邊緣有細鋸齒,先端漸尖或尾尖,基部闊楔形,幼時或在沿葉脈處有短柔毛,葉柄短,具腺。花梗短,1一2朵右生於1、2年生枝梢,萼筒鍾狀,有紅,暗紅及綠色等。花有單瓣或重瓣,白色、紅色或淡紅色,有芳香,多在早春1一2月先開花,後發葉。核果近圓球形,黃色或帶綠色,5-6月成熟。
梅花又名「五福花」,她象徵著快樂、幸福、長壽、順利、和平。以一種鮮花來寓喻某種情懷,這在文明民族中是一種共有的現象。但用梅花來寄託多種情思,這在世界民族大家庭中是的。
三.畫梅花
介紹國畫的工具材料及特性:
筆毛筆以其筆鋒的長短可分為長鋒、中鋒和短鋒筆,性能各異。長鋒容易畫出婀娜多姿的線條,短鋒落紙易於凝重厚實,中鋒、短升搭鋒則兼而有之,新筆筆鋒多尖銳,只適於畫細線,皴、擦、點擢用舊筆效果更好。有的畫家喜歡用禿筆作畫,所畫的點、線別有蒼勁樸拙之美。
墨常用制墨原料有油煙、松煙兩種,製成的墨稱油煙墨和松煙墨。油煙墨為桐油煙製成,墨色黑而有光澤,能顯出墨色濃淡的細致變化,宜畫山水畫;松煙墨黑而無光,多用於翎毛及人物的毛發,山水畫不宜用。
紙宣紙又分為生宣、熟宣和半生熟宣。熟宣用畫容易掌握,但也容易產生光滑板滯的毛病;生宣作畫雖多墨趣,但滲透迅速,不易掌握。
畫梅花的步驟:(重點講解)
動筆前先想好布局,做到「胸有成竹」再下筆
1.畫干:酌濃墨畫老乾暗部的邊緣線,要注意枝乾的轉折,畫亮部枝乾的邊緣線時要把筆上的墨吸干,盡量讓留在筆上的墨少而淡。畫樹皮時要把筆上多餘的水吸干,然後酌濃墨由暗至亮皺檫。
2.點花:分點深花和點淺花,點深花墨要濃、點淺花要用淡墨。
3.畫花蕊和小的枝幹
4.畫背景(背景可以最先畫也可以最後畫,這要根據畫面來安排)
設計說明:結合作品來講解,這里是本節課的重點,老師可以現場示範
總結:本課的知識點和重點
小學美術梅花說課稿範文二
一、教學目標
1、學習中國繪畫梅花的表現技法,梅花教案用中國畫的形式畫一幅梅花。(了解)
2、掌握梅花作畫的步驟,運用不同的筆法、墨法,較自如地完成梅花圖,提高學生繪中國畫的技能。(練習)梅花教案
3、通過欣賞教學,培養學生愛國主義精神,為繼承和發揚我國繪畫的優秀傳統。(接受)
二、課時安排梅花教案
一課時
三、課前准備
教師范畫;
名家畫梅作品。
四、教學建議
1、重視示範教學。
學生愛模仿,教師示範作畫,能讓學生清楚地看到作畫的步驟、運筆的方法、墨色在紙面上的顯現等作畫的全過程。
2、筆墨是寫意畫最重要的表現手段。無論形象刻畫,還是意境的渲染,離開筆墨無以成畫。如何培養學生筆墨的功力,是傳授中國繪畫藝術的重要一環。
3、畫梅,重點是枝幹。因為它是一幅畫的框架,布局取勢主要是枝乾的走向在起作用。
4、梅花為五瓣、七蕊,花托呈丁字形
5、適當板書。
6、指導學生臨摹書中的范畫。
7、完成臨摹作品後,指導學生創作。
小學美術梅花說課稿範文三
活動目標:
1.學慣用手指點畫梅花。
2.體驗點畫的快樂。
3.培養觀察能力和審美能力。
活動准備:
梅花,范畫,顏料,白紙。
活動過程:
一、出示圖片,讓幼兒觀察並初步了解梅花結構特徵。
(1)小朋友最喜歡花了,因為每一朵花都是那麼漂亮,今天老師給小朋友帶來了美麗的梅花。(出示梅花圖)小朋友,看看梅花什麼樣子的?(紅色的,五個花瓣,樹枝是彎彎曲曲的,枝上還有沒有完全開放的花骨朵。)
(2)老師想把這美麗的梅花保存下來,可我不想畫,那可怎麼辦呢?老師啊,用手指點畫了一幅梅花圖。小朋友想不想看?(看點畫圖,幼兒說一說老師是怎麼做的?)小朋友們是不是也想做啊?(幼兒:"是。")那我們今天一起做一幅美麗的梅花圖!
二、幼兒操作,老師指導。
(1)老師示範每一個步驟並進行詳細介紹,幼兒要看好老師是怎麼做的(教師示範做一朵梅花)請小朋友和老師一起做吧!
(2)幼兒動手製作,教師巡迴指導。
活動結束成果展示。
Ⅳ 幼兒園中班美術活動《吹畫梅花》教案
幼兒園中班美術活動《吹畫梅花》教案
如何做好教學教案是每個老師必須要掌握的,下面由我為大家搜集的幼兒園中班美術活動《吹畫梅花》教案,希望能幫助到您!
幼兒園中班美術活動《吹畫梅花》教案1
活動設計背景
幼兒非常喜歡美術活動,而「吹畫梅花」的製作方法有趣又簡單易操作,非常適合大班的幼兒進行學習。而且在情境的創設中,讓幼兒在與「小花貓」互動時,提高與他人的溝通能力。在製作過程中,能夠與小夥伴一起積極合作,共同完成作品。
活動目標
1、在情境的創設下,引導幼兒學習「吹畫梅花」的製作方法。
2、通過活動,培養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及與他人的溝通能力。
3、在製作作品的過程中,培養幼兒樂於助人和團結協作的意識。
教學重點、難點
1、學會「吹畫梅花」的製作方法。
2、通過活動,願意與人溝通,提高語言的表達能力。
活動准備
鋼筆水瓶(不把蓋子蓋嚴,裡面有少量墨水)、8開白卡紙1張、紅色印泥1盒、小花貓頭飾1個。
活動過程
一、創設情境,激發幼兒的學習興趣。
1、教師裝作有事情要出去一下,讓幼兒在教室等待,如果誰表現好,老師回來後就給誰獎勵。
2、教師在教室外,裝扮成「小花貓」,並模仿「小花貓」的聲音、動作回到教室。
3、 「小花貓」與幼兒進行交流,互相介紹自己後,引導幼兒說出:教師去做什麼事情了?
二、學習「吹畫梅花」的製作方法。
1、「小花貓」開始對教室里的擺設產生興趣,一會兒摸摸這兒,一會兒摸摸那兒,「一不小心」打翻了老師的鋼筆水瓶,墨水灑在了白卡紙上,(事先擺放好的),裝出非常害怕的樣子說:「哎呀,我闖禍了,弄臟了老師的紙,怎麼辦呀?」(看看幼兒會想出什麼好辦法?)
2、由「小花貓」提議:「我們把這張紙變成一幅畫吧!」 「小花貓」示範「吹畫梅花」的製作過程。
3、「小花貓」說:「老師快回來了,可是我還沒做完,你們能幫幫我嗎?」教師製作作品的局部,然後請全體幼兒一起幫忙完成整幅作品。盡量讓每一名幼兒都有實踐的機會,通過大家的合作一起完成。(培養幼兒樂於助人和團結協作的意識)
三、展示作品:
1、教師和幼兒一起欣賞作品。
2、「小花貓」退場,到教室外換回教師的裝扮。
3、教師看到作品後,表現出一幅驚訝的樣子,詢問老師不在的時候發生什麼事情了?
(看看幼兒是否能正確描述事情的發生經過,引導幼兒說出「吹畫梅花」的製作過程。)
4、教師對幼兒的回答給予及時的肯定,並對表現好的幼兒進行獎勵。
四、活動延伸:
1、學習有關梅花的小知識。
2、學習王冕的古詩《墨梅》。
教學反思
本節課的美術活動,我設計了情境表演,目的就是為了激發幼兒的學習興趣,在玩中學。「吹畫梅花」的.製作方法簡單易操作,非常適合大班的幼兒,如果在課的開始就和幼兒一起學習製作方法,整節課會比較平淡,所以,我創設了一個「小花貓」和幼兒一起學習的情境,這樣會加深幼兒的印象。在交流的過程中,也鍛煉了幼兒與他人溝通的能力。另外,也有幾處需要改進的地方:
1、教師同時要扮演兩個角色,來回換裝比較麻煩,而且浪費時間,使整節課不夠緊湊,應該再邀請一名教師兩人分角色配合完成較好。
2、在「小花貓」請幼兒幫助完成作品時,幼兒按捺不住興奮的心情,都想幫助「小花貓」,結果一哄而上,致使課堂秩序有些混亂,應該提前安排好幼兒上台的順序,使教學活動有序開展。
3、在故事發展過程中,出現一些新情況時,沒有及時進行教育,比如:打翻墨水瓶怎麼辦?許多幼兒都表現出著急的樣子,幫著出主意:「快點擦乾凈」,「把紙扔掉吧……」,當時只顧著進行下一教學環節,錯過了一個教育的機會,應引導幼兒給「小花貓」建議:犯錯誤不應該逃避,應該主動向老師承認錯誤,做一個誠實的好孩子。
幼兒園中班美術活動《吹畫梅花》教案2
活動目標
1.體驗吹畫的樂趣,激發吹畫的興趣。
2.能夠保持畫面整潔,准確體現出梅花。
3.學會用吹畫和手指點畫的方法表現梅樹和梅花的基本特徵。
活動准備
PPT、棕色顏料、毛筆、粉色顏料,白紙、紙巾、梅花圖片若干、範例。
活動過程
一、圖片導入
師:今天,老師帶來了一幅漂亮的圖片。小朋友們看,這張圖片上是什麼花呢?
教師出示梅花圖片,引導幼兒觀察梅花的結構、形態、顏色。
師:嗯,這就是梅花。小朋友們仔細觀察一下梅花有什麼特點呢?
鼓勵幼兒大膽觀察並講述梅花的特徵。
二、引導幼兒學習吹畫的方法
師:我們認識了梅花,那今天呀,老師要教小朋友一個新的本領,利用吸管吹畫和手指點畫的方法來畫梅花。我們需要用到的材料有顏料、毛筆。
師:首先,看一下這幅漂亮的梅花該怎麼製作。先拿起毛筆,蘸上一滴墨汁,輕輕地滴到畫紙下方,拿起吸管,(教案出自:)深吸一口氣,吸管的一端對准墨點往前吹,並稍稍改變吹的方向,可向上、向左或向右吹,慢慢吹出樹枝的形態。樹干就做完了,等到墨幹了,我們再用右手食指印上印泥,點出梅花。(講明製作過程)
三、幼兒操作,教師指導
師:在製作之前呢,老師有幾點要求,請小朋友注意。一定不要弄太多的顏料,不要將顏料吹到畫紙的外面,要注意畫面干凈、整潔,點畫好後要在抹布上把手擦乾凈。現在開始作畫吧!
幼兒在畫面上練習吹畫梅花。幼兒操作時,教師重點幫助幼兒掌握吹樹枝的方法。要求能力強的幼兒多吹幾棵梅樹,能力弱的幼兒掌握吹的方法。盡量使每個幼兒完成作畫,享受成功的快樂。
四、作品講述
幼兒講述自己的作品。
活動延伸:
回家與爸爸媽媽一起製作一副美麗的吹畫《梅花》。
;Ⅵ 大班美術手指畫梅花教案
1.教師要寫自己認為有重要意義的教學經歷或教學故事,即要有選擇性,典回型性,不答要事無巨細都羅列進去,要圍繞中心問題進行選擇。並不是說所有的事件都可以成為案例,要善於捕捉教學過程中的「亮點」。
2.應根據以往的經歷撰寫案例,盡量保持案例中資料的真實性,使讀者有身臨其境的感覺。可以到案例的主體即學生那是去詢問、調查他們的真實感受。
3.教學案例與其它的教學作品有區別性。
與教學論文相比,教學案例在文體和表達方式上以記錄為目的,以記敘為主,兼有議論和說明;在思維方式上,是一個從具體到抽象的過程,通過對生動的教學「故事」的描述,通過對具體的學生、老師心理感受的描述,反思、總結教學的利弊得失。
Ⅶ 手指教案
作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常常要寫一份優秀的教案,教案是實施教學的主要依據,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教案應該怎麼寫呢?以下是我整理的手指教案10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手指教案 篇1
活動准備:
彩色顏料幾樣、彩筆人手一支、白紙每人一張
活動目標:
1、讓小朋友初步學會手指點畫的方法,表現出可愛的毛毛蟲。
2、能大膽地作畫,培養小朋友對手指點畫的興趣。
活動准備:每組兩盒水粉顏料(內放棉花)、抹布、白紙、范畫一幅。
活動過程:
一、出示範畫,引起幼兒的興趣。
(1)今天呀!我給小朋友帶來了一位小客人,你們猜猜它是誰?(出示毛毛蟲掛圖),請你們仔細看一看,它是用什麼材料畫的呀
?
(2)我們一起來學慣用手指點畫毛毛蟲。
二、幼兒學習手指點畫,教師巡迴。
(1)小朋友可以用食指蘸上你喜歡的顏色,在白紙上一個靠著一個畫毛毛蟲的身體,身體可長可短,毛毛蟲也可以多畫幾條。
(2)顏色幹了以後,再用水彩筆畫觸角和腳,並用綠色油畫棒添畫小草。
(3)手上有顏色的用抹布擦一擦。
三、總結評價,結束活動。
(1)展覽作品,請幼兒相互評價。
(2)教師表揚畫面整潔,畫得好的和有進步的幼兒,並對所有作品給予肯定。
手指教案 篇2
活動目標
1.嘗試用手指點、拖的方法進行繪畫。
2.體驗手指作畫的樂趣,養成良好的繪畫衛生。
3.感受在音樂中進行美術活動的樂趣。
4.引導孩子們在活動結束後把自己的繪畫材料分類擺放,養成良好習慣。
5.感受作品的美感。
活動准備
節奏較快的音樂、水粉顏料、調色盤、泡沫板、擦手濕巾、簡筆畫、教師范畫。
活動過程
一、游戲導入
手指游戲吸引幼兒的注意力。
二、引領創作
1.出示範畫,講解繪畫步驟,使幼兒對手指點、拖畫有初步的了解。
2.重點講述點畫技能。
三、播放音樂,幼兒創作,教師巡迴指導
1.聽音樂,根據音樂的快慢,讓手指跳起來。
2.鼓勵幼兒大膽作畫,克服膽怯心理。
3.提醒幼兒用濕巾擦手,注意衛生。
4.適當指導能力較弱的孩子。
四、展示作品
把畫好的作品放在黑板上展示,並請幼兒相互交流。
教學反思:
作為教師要善於發現幼兒的不同特點,給予每一位幼兒以激勵性的評價,充分挖掘作品中成功的東西,給予積極的肯定,使他們獲得成功的體驗,感受到手工活動的樂趣,從而增強自信心。
手指教案 篇3
活動目標:
1.通過游戲,感受親情教育。
2.初步訓練手指的靈活度。
3.通過游戲,感受手指睡覺的樂趣。
重難點分析:
重點:說到哪句話出哪個手指。
難點:伸出無名指。
活動過程:
一、導入:認識手指。
提問:小朋友,你們知不知道五隻手指的名稱?(幼兒隨便說,不一定能說對,但沒關系。)
二、展開:
1.帶領幼兒初步認識「兒歌」中的手指名稱:大哥哥、小妹妹、小弟弟、你、我。
引導語:手指一家給小朋友們帶來了一個好玩的手指游戲,想和小朋友們一起玩呢!
2.幼兒學習手指游戲,師做示範。
手指游戲內容:
大哥哥睡了(伸出大拇指),
小妹妹睡了(伸出食指),
小弟弟睡了(伸出中指),
你睡了(伸出無名指),我睡了(伸出小指),
我們大家都睡了(雙手合璧裝睡覺)。
鈴聲響起… …
大哥哥醒了(打開大拇指),
小妹妹醒了(打開食指),小弟弟醒了(打開中指),
你醒了(打開無名指),我醒了(打開小指),
我們大家都醒了(打哈欠)。
3.重點指導:伸出無名指。
4.幼兒自由練習,教師重點指導能力弱的幼兒。
5.幼兒以表演的形式進行展示。
三、結束:講評認真做的幼兒。
「xxx小朋友眼睛一直看著老師,跟著老師一起做,手指非常靈活,做得可棒了。」
活動反思:
這一游戲的特點是將手指的名稱擬人化,幫助幼兒能夠很好的記憶,在口述的過程中有親切感。其實我覺得孩子們交流中最原始也是最重要的一點:簡單,明了,通俗易懂。我相信在以後的教學中我會更加重視平淡、簡單的交流方式,強調創新,因為作為教師的我們永遠只應該用孩子的眼光去看待世界。
手指教案 篇4
小孩子握筆的力道還不足,他們更願意用手指來畫畫。所以小魚哥哥也設計了許多用手指畫畫的課程。當然,老師也和每一位小朋友的家長有事先溝通,因為手指畫畫,難免會弄臟衣服,需要事先給家長打好招呼,以免造成誤會。
課程目標:
1,用手指畫畫,掌握不同的手指劃動出現的圖案的不同。
2,調動孩子的想像力,發展孩子自由的天性。
3,簡單讓孩子用手指勾畫出較有美感的畫面。例如,一朵小花,一棵小草,一枚蘋果等。
4,幫助幼兒體驗和理解故事內容,嘗試講清簡單的事情。
5,理解故事內容,大膽講述簡單的事情。
課程准備:
1,舒緩且能讓人靜心的古典音樂。
2,每一個小朋友發顏料,紙,印有各種花草,水果的列印紙一張。
3,圍裙,抹布,小凳子等。
課程重點:
1,用手指畫畫,必須強調孩子們不能用沾了顏色的手指去揉眼睛,也不能喂到口腔里。
2,用手指畫畫時,胳膊要抬高,不要讓小朋友的手肘處抹在紙上,否則畫會糊掉。
3,老師必須放大眼睛,全面積觀察孩子,發現有小朋友用顏料打鬧,揉眼睛,喂口腔的動作,要及時制止。
課程過程:
1,老師先示範一下用手指畫畫,最好是能畫出一幅較漂亮的畫來,引起孩子們強烈的興趣。
2,開始由小朋友們畫畫。老師告訴孩子們,你們可以展開想像力,想畫什麼畫什麼。
3,老師圍著小朋友做持續的轉動,發現有問題的小朋友,及時給予幫助。
課程結束:
老師從中選擇出幾張畫的好的,表現好的小朋友給予充分的肯定和表揚。
老師帶小朋友去清洗手指,課程結束。
活動反思:
每一次新的嘗試都能夠從孩子們身上反饋到或多或少的信息。雖然這是孩子們從未接觸的藝術形式,但整個過程都是在盲目的探索中的,每段盲目的探索都會有一個勞動成果的出現,而每個勞動成果的出現最終都會促進教師各方面不同水平的提升。
手指教案 篇5
教學要求
1.學會本課生字及其的詞語,規范、美觀地書寫生字。
2.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了解老奶奶培育純白金盞花的經過,體會她做事滿懷信心、堅持不懈的美好品質。
3.學習聯系具體的語言環境詞句,體會「從不沮喪」、「從不懷疑」、「滿懷信心」等詞語在表情達意方面的作用。
重點難點
1.掌握生字新詞,做好摘錄筆記。
2.在誦讀過程中展開想像,感受春天的美好。
課時安排
兩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目的
1.學會本課的生字、詞語,會規范地書寫。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理解課文的內容。
重點難點
掌握生字新詞,做好摘錄筆記。
教具准備
本課生字詞語卡片。
教學過程
一、讀課題質疑,導入新課(7)
1.齊讀課題,提出疑問:「綠手指」指什麼?
2.在你心目中,什麼樣的園丁才能稱為好園丁?
二、初讀課文,感知整體(10)
1.自由讀文,要求讀正確、流利。
2.指名分他讀課文。
3.全班齊讀。
三、自主識字,交流評議(13)
1.抽讀生詞,同桌互查。
2.抽個別讀。
3.開火車讀。
4.交流識字方法。
四、默讀課文,了解內容(10)
1.默讀課文,想想故事的起因是什麼,經過是什麼,結果是什麼。用自己的話說說。
2.說給同桌聽。
五、布置作業
1.書寫本課生字新詞。
2.朗讀課文。
教後感
第二課時
教學目的
1.復習上節課學習的內容。
2.理解課文內容,體會老園丁的美好情懷。
重點難點
在誦讀過程中展開想像,感受春天的美好。
教具准備
課文朗讀CD。
教學過程
一、查檢復習(10)
1.復習認讀生字、詞語。
2.默寫生字詞語。
3.指名朗讀課文。
二、自讀自悟,理解課文(20)
1.學習起因部分。
⑴從哪些詞句中體會到培育純白金盞花是一件十分艱難的事?勾畫有關詩句,交流理解。
⑵想一想這一部分中,哪些地方能體現出老奶奶是個「好園丁」,堪稱「綠手指」。
2.學習經過部分。
⑴哪一句話能概括老奶奶20年如一日培育金盞花的過程?勾畫出來,抓住重點詞句聯繫上下文談體會。
⑵這部分中,又能從哪些地方看出老奶奶堪稱「綠手指」。
3.學習結果部分。
⑴重點讀老奶奶話,體會她內心活動。
⑵想想從哪裡看出老奶奶堪稱「綠手指」。
三、交流討論(5)
黑色金盞花還能開放嗎?
四、布置作業(5)
黑色金盞花還能開放嗎?寫一寫。
板書設計
培育出純白金盞花將獲重金——起因
二十年如一日培育金盞花——經過充滿理想
綠手指滿懷信心
培育出了純白金盞花——結果的老園丁
還能種出黑色的金盞花
教後感
手指教案 篇6
學習目標:
1.藉助詞典、聯繫上下文,理解不懂的詞語。
2.了解課文主要內容,學習作者留心生活、善於觀察、勤於思考,從司空見慣的事物中得到啟示的習慣。
3.有感情的朗讀課文,了解五個手指的各自特點,體會到任何事物都各有所長,各有所短的道理。
課前准備:
1.課前選讀關於手指的寓言小故事,試著從中悟出一定的道理。
2.自學題的課件。
課時安排:
1課時
教學過程
一、激發興趣,導入新課
同學們,請把你們的手伸開,看看你們的手指形狀,你們說,哪根最好看,哪根最有用?同學們的說法各一,我們今天來讀讀課文《手指》,看作者寫了什麼。板題:手指
二、初讀課文,理解大意
1.自已讀一遍課文,讀不準的字問問周圍的同學,把字音讀准。
2.邊讀邊想,課文主要寫了什麼內容?
三、自學感悟,讀文明理
出示自學討論題,先自學再和小組同學交流
1.自讀課文,填表格。
手指名稱
優 點
缺 點
大拇指
食 指
內容概括:這篇介紹了關於《手指》教學設計A案,手指,希望對你有幫助!
手指教案 篇7
活動目標
1.鼓勵幼兒大膽作畫,體驗手指點畫的樂趣。
2.培養幼兒的審美感受力和創造力。
活動准備
紙、黑記號筆、調色盤、水粉顏料、抹布。
活動過程
一.手指游戲:
二.講述故事,引出手指的神秘本領——點畫:
1.教師邊講述邊作畫。
2.提問:「小手的本領是什麼?」
三.學習手指點畫的技能:
1.控制手指點畫的力度。
2.靈活交換應用五個手指進行點畫。
3.變花樣(橫著、斜著、兩個指印重疊)進行點畫。
四.幼兒合作創作:
五.評價活動:
教學實錄
以故事引出手指點畫,幼兒非常感興趣。
在幼兒創作中,幼兒的想像力是豐富的。
但從幼兒的作品來看,有些幼兒的作品不是用手指點出來的,而是用手指直接畫出來的。因為點畫和畫保留的痕跡不一樣。
這個活動,是我07年的一個原創活動。今天,我把活動目標重新做了個定位,從培養幼兒的技能和認知以及情感出發。活動中,當我以故事的形式,在幼兒的關注和感嘆中引出手指點畫時,從他們新奇的眼神中了解到了幼兒的興趣點被我激發起來了。在幼兒創作環節,我打破以往一味地模仿,而是鼓勵幼兒自主創作,從不同內容上進行趣味手指點畫。他們感受、掌握了特殊的作畫方式,充滿了快樂。這個活動形式幼兒非常喜歡,為今後的創意美術活動做好鋪墊,在今後的活動中還應更大地發揮幼兒的創造潛能,進行更好的美術創作。
每課一問:如何更好地指導幼兒區分手指點畫和手指畫畫?
手指教案 篇8
【活動目標】
1.學慣用手指點畫梅花,注意花兒的大小、疏密,小班美術教案手指點畫梅花盛開。
2.培養幼兒養成保持畫面整潔干凈的良好習慣。
【活動准備】
1.創意繪本,繪畫範例大圖。
2.梅花的圖片若干。
3.調好的白色、黃色、粉紅色、紅色顏料每組幼兒一份,抹布若干。
【活動過程】
1.展示梅花的圖片,提醒幼兒注意觀察梅花的形狀和顏色。教師對梅花進行簡單的介紹。
2.告訴幼兒,今天我們和小豬一起讓梅花盛開。教師在繪畫大圖上示範講解手指點畫梅花的方法。重點示範五個花瓣的畫法,及如何用手指蘸色等。
3.教師提出點畫要求。教師重點提示:蘸色要適當,把梅花點畫在樹枝上。注意先從上端樹梢點,再點下邊的。小心別把顏料弄到衣袖上,手指上的顏料不要往身上抹,保持畫面干凈。
4.作品展覽,互相欣賞講評。
【活動延伸】
1.學習兒歌《花兒好看我不摘》
公園里,花兒開,
紅的紅,白的白。
小朋友們都來看,
花兒好看我不摘!
2.可以在美工區里投放點畫材料,讓幼兒點畫出更多更美的花朵。
小班美術教案手指點畫
設計背景
通過用手指畫,讓幼兒看手指畫,是怎麼畫的,用什麼畫的,在讓幼兒暢所欲言都說出來是什麼做的,在培養幼兒的點畫的能力,資料《小班美術教案手指點畫梅花盛開》
活動目標
1嘗試用手指蘸顏料在紙上隨意點畫。
2能模仿教師的動作學習點畫。
3願意大膽點畫,感受到用手指在紙上留下痕跡的樂趣
重點難點
讓幼兒讓認識到顏色分別顏色都有什麼顏色的,提高幼兒的觀察能力。
活動准備
1顏色顏料,紅色綠色黃色顏料等每組都2到3塊抹布,在每人一張八開的大白紙。
活動過程
1教師以邊魔術的方式出示顏料,請幼兒說說顏色的名稱。
師:1看!你們知道這是什麼嗎?(顏料)
2這是什麼顏色?
2教師以游戲化的語言和誇張的動作講解示範手指點畫。
師:我們邀請顏色寶寶來和我們一起做游戲好不好呀?
師:邊做示範邊講解,點畫出一朵小花。
師:先用手指和顏色寶寶親一親,再讓顏色寶寶和紙親一親,到處親親。
師:邊將畫好的畫展示給幼兒看,邊做出驚訝的表情問:顏色寶寶怎麼啦?
師:帶領幼兒說一說:我點了一朵小花,
師:提心幼兒點畫完後將手擦乾凈。
師:最後手指和小抹布親一親,乾乾凈凈。
3幼兒做畫。
師:用語言提示和動作帶動鼓勵幼兒自己大膽作畫。
師:用驚訝的語氣引起幼兒對顏色痕跡的發現,並用語言表達。
師:你點了什麼呀?
4將幼兒畫好的作品貼出來,在幼兒一起欣賞,在為自己拍拍手,教師再為每一位幼兒貼上小紅花,表示鼓勵。
延伸活動:
1可將用完的顏料放在活動區里,提供幼兒在區角活動時間可以再玩手指點畫,讓幼兒感受到美術活動的樂趣。
2在家的時候,家長和幼兒一起用手指作畫,激發幼兒能大膽進行美術創作。
手指教案 篇9
學習目標:
1.藉助詞典、聯繫上下文,理解不懂的詞語。
2.了解課文主要內容,學習作者留心生活、善於觀察、勤於思考,從司空見慣的事物中得到啟示的習慣。
3.有感情的朗讀課文,了解五個手指的各自特點,體會到任何事物都各有所長,各有所短的道理。
課前准備
1.預習課文,理解字詞。
2.閱讀描寫生活中普通事物的小品文,教師可向學生推薦幾篇。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揭示課題
1.談話導入:生活中平凡的人和事,常常會帶給我們啟示,像那個"我"至今還常常想起的頂碗少年,還有那一棵棵優雅自在,顯示著勃勃生機的桃花心木。其實,生活中還有許多普普通通的'事物,對於他們的存在,我們常常司空見慣、熟視無睹,可是,如果我們仔細觀察、認真思考,這些普通的事物也會帶給我們耐人尋味的啟示的。比如我們每個人手上的五根手指。今天,我們一起學習第5課《手指》。
2.板書課題,齊讀課題。
二、初讀課文,檢查預習
1.自讀課文,讀准字音,讀通句子,互相解答不懂的詞語。
2.指生逐段讀課文,思考:課文的主要寫了什麼內容?
3.速度課文,口頭完成填空:課文先總寫一隻手上的五根手指( ),然後分別具體寫( ),最後總結寫( )。
4.請學生根據填空的內容,給課文分段,在此基礎上體會本文的寫作順序和方法。
三、自讀課文,理解內容
1.默讀課文,標畫出本文的中心句。(一隻手上的五根手指,各有不同的姿態,各具不同的性格,各有所長,各有所短。)
2.學生自主學習,思考問題:五根手指各有什麼特點?讀書標畫相關語句。
3.匯報交流,體會道理
教師引導學生抓住文中的重點語句,聯系生活實際,理解體會五根手指各自不同的特點。
理解要點如下:
(1)大拇指:短處:姿態不美――身體矮而胖,頭大而肥,構造簡單,只有一個關節;長處:最肯吃苦。
(2)食指:短處:姿態不如其他三指窈窕,都是直直落落的強硬的曲線;長處:工作不如大拇指吃力,卻比大拇指復雜、機敏。
(3)中指:短處:養尊處優,做事名義上參加,實際並不出力;長處:地位最優,身體最高、相貌最堂皇,左右有屏障,曲線優美。
(4)無名指和小指:短處:能力薄弱是其他手指的附庸;長處:體態秀麗,樣子可愛,在絲竹管弦、舞蹈上能力強,有用武之地。
4.適時指導學生朗讀課文,根據手指不同的特點,讀出不同的語氣和感受。
四、品讀課文,體會寫法
1.指生朗讀課文最後一個自然段,思考:作者通過描寫五根手指各自不同的特點,想告訴我們一個什麼道理?
2.你覺得作者喜歡哪根手指?本文的描寫果真"卻無愛憎在其中"嗎?
3.你願意做哪根手指呢?為什麼?
教學反思:
手指教案 篇10
手指印畫就是運用手指蘸上顏料印出不同的圖案的一種形式,其操作簡單,效果明顯,這種形式比較適合小班幼兒的年齡水平。這個月在我們班級里也開展了一些手指印畫的活動,怎樣在活動中適宜的教,讓幼兒在活動中主動的學,我做了一些嘗試。在開展活動時我得到了一些收獲,也反思出一些問題。
活動目標
1.欣賞手指印畫,感受手指變化後印畫所帶來的趣味性,萌發對手指印畫的興趣。
2.嘗試進行手指印畫活動,並添畫出各種小動物,體驗成功的快樂。
3.讓幼兒體驗自主、獨立、創造的能力。
4.培養幼兒動手操作的能力,並能根據所觀察到得現象大膽地在同伴之間交流。
5.引導幼兒能用輔助材料豐富作品,培養他們大膽創新能力。
活動准備
動物圖片(螃蟹、長頸鹿、小雞等)、水粉顏料、油畫棒、抹布
活動過程
1.出示預先動物圖片。
師:「春天到了,草地上來了許多的小動物。它們是誰?是什麼樣子的?」
師:現在,我用小手也能變出這些小動物來,你們瞧!
(幼兒表現:幼兒的注意力很集中,仔細觀察圖片上的動物,很多幼兒都能積極的舉手回答問題,說出圖上的動物幼兒很感興趣)
2.師用手指印畫,引起幼兒興趣。
師:先讓我的手指蘸一點顏料,然後在顏料盒的邊上舔一舔,印在紙上。再用油畫棒給小動物添畫上眼睛、腳、嘴巴等器官。(活動中向幼兒介紹手指印畫:小雞、螃蟹、長頸鹿、毛毛蟲等幾種動物,重點介紹長頸鹿、螃蟹印法)
(幼兒表現:幼兒能仔細觀察教師示範作法,請個別幼兒示範作畫A:幼兒印長頸鹿時兩個圓之間離得太遠,不便於作畫。B:幼兒印螃蟹時手指是豎著印的,因此印的螃蟹不形象,我及時引導幼兒要橫著印,再添畫上腳。)
3.啟發幼兒想像。
師:你們想不想也來試試看?除了老師上面介紹的一些小動物,你們還想變出誰來?鼓勵幼兒操作之前先想想、說說。
4.請一幼兒嘗試來印畫,對於一些細節,如:顏料不要蘸太多,予以重點提醒,引起幼兒重視。
5.請幼兒集體操作,提醒幼兒顏料不要弄到身上。
(幼兒表現:在操作的過程中大部分幼兒都能積極的參與,一些幼兒先點,再用抹布擦掉顏料,進行添畫。一些幼兒先點點子再進行添畫。在給小雞添畫時嘴巴畫得不尖,有些圓。螃蟹的腳畫得太長。)
6.展示幼兒作品,集體欣賞:「你最喜歡誰的畫,為什麼?」
活動反思:
1.結合班級幼兒的特點設計活動過程,突出重難點。
手指印畫在以前的美術活動中我帶領幼兒手指印過毛毛蟲,在區域游戲時與幼兒一起印過小雞,因此幼兒有一些用顏料作畫的經驗。因此,在示範作畫時重點向幼兒介紹了長頸鹿和螃蟹的畫法。這樣活動開展起來就有側重點,便於解決活動中出現的問題。在出示範例的時候我也注意到範例的美感,讓幼兒充分的欣賞感受作品的美,從而產生作畫的興趣。範例中選擇的畫我也是有針對性的,如印一個圓可以變出小雞和螃蟹、印兩個圓變成長頸鹿,印多個圓點可以變出毛毛蟲。這樣幼兒在向幼兒介紹作品時讓幼兒感受到遞進性,幼兒從而結合自己的能力進行作畫,便於幼兒操作。
2.把握細節扎實開展活動。
細節的把握對於一個活動來說也是很重要的,在活動中我也注意一些細節的把握,如:請個別幼兒到前面示範作畫時,我請2名幼兒分別嘗試繪畫兩種動物,這樣在他們繪畫中我會去捕捉優點進行放大,並捕捉缺點對全體幼兒進行及時教育,這樣為後面的幼兒分散去作畫做好鋪墊。再如:幼兒作畫時,我鼓勵能力弱的幼兒可以模仿老師的範例來作畫,能力強的幼兒可以大膽想像的進行作畫。還有在幼兒的作畫紙上我事先畫好了一些小草,這樣幼兒印完動物以後,作品的效果很美。
不足之處:在活動中每組提供的顏料太多,因為活動的重點並不是感受色彩的變化,因此,可以每組提供一種顏料,小組之間可以不一樣。個別幼兒作畫時的動物方向不一樣,我利用講評的時候進行了教育。
Ⅷ 求一篇小班美術教案瓶子印畫(梅花)
【活動目標】
1.學慣用手指點畫梅花,注意花兒的大小、疏密。
2.培養版幼兒養成保持畫權面整潔干凈的良好習慣。
【活動准備】
1.創意繪本,繪畫範例大圖。
2.梅花的圖片若干。
3.調好的白色、黃色、粉紅色、紅色顏料每組幼兒一份,抹布若干。
【活動過程】
1.展示梅花的圖片,提醒幼兒注意觀察梅花的形狀和顏色。教師對梅花進行簡單的介紹。
2.告訴幼兒,今天我們和小豬一起讓梅花盛開。教師在繪畫大圖上示範講解手指點畫梅花的方法。重點示範五個花瓣的畫法,及如何用手指蘸色等。
3.教師提出點畫要求。教師重點提示:蘸色要適當,把梅花點畫在樹枝上。注意先從上端樹梢點,再點下邊的。小心別把顏料弄到衣袖上,手指上的顏料不要往身上抹,保持畫面干凈。
4.作品展覽,互相欣賞講評。
【活動延伸】
1.學習兒歌《花兒好看我不摘》
公園里,花兒開,
紅的紅,白的白。
小朋友們都來看,
花兒好看我不摘!
2.可以在美工區里投放點畫材料,讓幼兒點畫出更多更美的花朵。
Ⅸ 幼兒園中班美術教案《梅花》
作為一名教職工,通常會被要求編寫教案,教案是教材及大綱與課堂教學的紐帶和橋梁。那麼應當如何寫教案呢?以下是我收集整理的幼兒園中班美術教案《梅花》,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幼兒園中班美術教案《梅花》 篇1
一、教學目的:
1、繼續學慣用團點的方法畫出梅花的花朵,並初步學慣用勾線的方法畫花枝。
2、鞏固幼兒的正確握筆姿勢,讓幼兒熟悉毛筆和顏色的使用,以及常規訓練。
二、教學准備:
(1)幼兒作彩色畫的用品;
(2)不同的姿勢的紅梅數枝。
三、教學過程:
1、復習鞏復固團點的技法
出示數幅幼兒畫的梅花朵的作品,鞏固團點的方法,接著老師出示一幅畫好花枝的畫,請個別幼兒畫上花朵。
2、講解示範勾線的方法畫花枝
(1)讓幼兒通過觀察知道畫花枝的方法與畫花朵的方法不一樣,是用勾線的方法畫花枝的,因為花枝有粗有細
有長有短,有的彎曲,有的直(同時出示實物,讓幼兒觀察)所以用筆的輕重,筆的轉動都要有變化。
(2)演示勾線方法。筆桿握直,由下端往上畫,用筆時先重後輕,這樣花枝才能由粗變細,同時用筆轉動使花枝曲直變化。
(3)示範畫一枝梅花。請二個幼兒可以先畫花後添枝,也可以先畫枝再畫花。
3、幼兒作畫,教師巡迴檢查握筆並指導蘸色、用筆方法。
4、講評作品,重點講評用筆用色的優缺點以及表揚在洗筆蘸色、擱筆等常規方面表現的好的地方。
幼兒園中班美術教案《梅花》 篇2
設計意圖:
幼兒非常美術活動,而"吹畫梅花"的製作方法有趣又簡單易操作,很適合中班的幼兒進行學習。而且在情境的創設下,讓幼兒在操作活動中能夠與小夥伴一起積極創作,完成作品。
活動目標:
1、讓幼兒了解一種新的繪畫表現方法。
2、讓幼兒掌握吹畫的方法,培養幼兒大膽的想像和創作。
3、讓幼兒體驗吹畫的樂趣。
活動重難點 :
幼兒能掌握吹畫的方法,並進行創作。
活動准備:
1、水粉顏料、水粉紙、背景音樂、吸管若干。
2、PPT課件。
活動過程:
一、觀看照片導入主題師:老師在公園見過一種花很漂亮,於是把它拍了下來,帶大家一起來欣賞一下吧!(出示梅花圖片)師:小朋友知道這是什麼樹嗎?(梅樹)
師:對,這是梅樹,那我們一起欣賞一下漂亮的梅樹吧。
二、出示PPT,欣賞圖片請幼兒觀看各種梅樹圖片,(重點引導幼兒觀察梅樹的樹枝的形狀、姿態和生長方向)師:剛才我們欣賞了這么多的梅樹,它們的樹枝是什麼樣的?(彎彎曲曲的)師:那它們的樹枝都是朝著哪個方向生長的?(樹枝都是朝著上面生長的,還有側面的)師:我們今天一起畫一畫漂亮的梅樹吧!
三、教師示範吹畫方法,激發幼兒創作慾望
師:固定好水粉紙,將調好的顏料用棉簽沾一下顏料(是黑色的顏料),滴在畫紙的中間,用吸管向四周吹。
師:好了,梅樹的樹枝已經吹好了,接下來我們用棉簽添畫上漂亮的梅花吧(自由選擇有紅色和黃色顏料)。
四、幼兒創作,教師巡迴指導
師:在繪畫之前,我請小朋友把你的衣袖挽起來,以免顏料弄在衣服上,在繪畫的過程中請你們不要用手去碰顏料。
教師播放音樂,幼兒有序找位置,進行繪畫。
五、展示作品,對作品進行評比。
幼兒園中班美術教案《梅花》 篇3
教學目的:
1.學慣用手指點畫梅花,體驗點畫的快樂。
2.培養觀察能力和審美能力。
教學准備: 梅花,范畫,顏料,白紙。
教學過程:
1.小朋友最喜歡花了,因為每一朵花都是那麼漂亮,今天老師給小朋友帶來了美麗的梅花。(出示梅花圖)小朋友,看看梅花什麼樣子的?(紅色的,五個花瓣,樹枝是彎彎曲曲的,枝上還有沒有完全開放的花骨朵。)
2.老師想把這美麗的梅花保存下來,可我不想畫,那可怎麼辦呢?老師啊,用手指點畫了一幅梅花圖。小朋友想不想看?(看點畫圖,幼兒說一說老師是怎麼做的?)小朋友們是不是也想做啊?(幼兒:「是。」)那我們今天一起做一幅美麗的梅花圖!
3.看好老師是怎麼做的(教師示範做一朵梅花)請小朋友和老師一起做吧!
4.幼兒動手製作,教師巡迴指導。
5.成果展示。
幼兒園中班美術教案《梅花》 篇4
活動目標
1.學習吹畫的基本方法,能夠運用手指點畫、彩筆添畫等輔助手段表現臘梅花的基本特徵。
2.喜歡吹點畫,體驗吹點畫的樂趣,提升孩子審美能力作為本次活動的難點。
3.對方形、圓形,線條等塗鴉感興趣,並嘗試大膽添畫,能大膽表述自己的想法。
4.引導幼兒能用輔助材料豐富作品,培養他們大膽創新能力。
活動准備
墨汁、紅色顏料、棕色顏料,圖畫紙、毛筆、彩筆,抹布,雪中臘梅的圖片、范畫一幅、乒乓球若干。
教法學法為了更好地完成教學任務,我將主要採用以下方法:
觀察法:通過播放臘梅花課件,直接讓幼兒進行觀察和學習。只是形容孩子還是不能很直觀的想到臘梅花的形態,利用課件使幼兒對梅花有直觀形象的認識。
示範法:通過教師的示範作畫讓幼兒感受吹點畫的有趣,達到激發孩子們創作的積極性和熱情。
活動過程
一、引導幼兒觀看臘梅花的課件,讓幼兒通過觀察對臘梅花有初步認識,欣賞臘梅花的美,接著出示範畫,引導幼兒觀察臘梅花的枝、干、花、花蕊的形狀顏色。引導幼兒說一說這是用什麼方法畫出來的?師:「孩子們想不想也用這種方法自己來做畫,激發幼兒學習吹點畫的熱情。」
二、1.讓孩子一起玩幫球球找家的游戲,先讓孩子練習下如何掌握吹氣的方向,以備孩子在吹樹干、樹枝時能較好的掌握生長的方向。
2.讓孩子休息下並觀看教師示範吹樹干、樹枝。這是難點部分,詳細講解。先用毛筆蘸棕色的顏料滴在紙的下半部分,然後用嘴對著顏料向前吹、改變方向吹,慢慢吹出樹干樹枝的形狀。吹時用力要適度,主幹粗吹時用力小一些,樹枝細吹時用力大一些,在吹的過程邊吹邊講解。
3.用右手食指蘸紅色顏料,在樹枝的適當位置點臘梅花的花瓣,也可點上幾個花苞。點畫前先看好位置,花瓣在排列上要注意層次,排的美觀,不能出現排隊現象。點畫後及時擦手,注意手上的顏料不要弄到衣服和桌椅上,注意衛生。
4.用彩筆添加花心。
三、教師示範完畢,幼兒作畫,教師巡迴指導1.提醒幼兒注意畫面整潔衛生。
2.能力強的幼兒可多吹畫幾顆梅花樹,能力弱的重點掌握吹的方法。幫助每個幼兒完成業,享受成功的樂趣。
四、作品展覽完成作品並進行展覽,互相欣賞評價。與幼兒用幼兒作品布置教室,讓孩子們一起欣賞自己的作品布置成的梅林,鼓勵、激勵不同水平的孩子,讓孩子們在看到自己的成績後有成就感,並在美麗的環境中學習成長。
五、活動延伸讓幼兒充分發揮自己的想像,利用點畫的方法創作出更多漂亮好看的作品供大家欣賞。
活動反思
臘梅花在我們當地的生活中不常見,在這次活動中能讓孩子們初步認識臘梅花,並能學習運用吹畫和手指點畫的方法來表現臘梅花的特點。在創作的過程中既能體驗其中的樂趣,輕松的認識臘梅花,又能感受成功的喜悅,不但可以讓孩子掌握一種新的繪畫方法,還可以很好地提高幼兒的手眼協調能力和對美的欣賞能力。
幼兒園中班美術教案《梅花》 篇5
一、活動名稱:
人在萬點梅花中
二、活動目標:
1、欣賞畫家別具風格的梅花寫意畫,感受密集線條節奏和色彩的濃淡變化。
2、整合前面活動中有關梅花的經驗
三、活動准備:
幼兒用書、掛圖
四、活動過程:
一、欣賞作品《人在萬點梅花中》
教師請幼兒靜靜的聽音樂,整體欣賞作品
1、提問:你看到了什麼?你有什麼感覺?你印象最深的地方在哪裡?它讓你想到了什麼?為什麼?
2、引導幼兒觀察細節。你覺得這是一個什麼樣的天氣,為什麼?
畫面上有哪些顏色?最密的地方在哪裡?這么多的花枝和花朵,畫家想和我們說什麼呢?這些密密的線條斜斜的交錯在一起,你覺得像什麼?
4、引導幼兒閉上在音樂聲中想像一下在花叢中行走的樣子,然後描述給大家聽。
5、再引導幼兒觀察背景
二、整合自己的相關經驗。
幼兒園中班美術教案《梅花》 篇6
活動目標
1、通過觀察、討論、歸納,初步感受梅花的外形特徵和色彩的豐富。
2、在「點」的基礎上學習「點轉」的技能,嘗試運用點轉法畫梅花。
3、能綜合運用各種色彩表現梅花的美。
活動准備
1、課件:各種形態、顏色的梅花圖片多幅。
2、國畫工具材料(提供不同底色的宣紙)。
活動過程
1、引導幼兒遷移已有經驗,激發幼兒的學習興趣。
教師:你們去過梅花山嗎?漫山遍野的梅花給你什麼感覺?
2、教師播放課件,引導幼兒欣賞梅花圖片。
(1)欣賞、交流梅花的色彩和外形特徵。
教師:今天老師帶來了一些梅花的圖片,我們一起來看一看。梅花有哪些顏色?是什麼樣子的?(五瓣,嗣起來像一個圓,中間有花蕊)
教師:梅花都開了嗎?它們長在樹的什麼地方?
(2)欣賞、感受國畫大師的梅花圖。
教師:我們一起來欣賞國畫大師畫的梅花圖,看一看它們有什麼特別的地方?你覺得什麼地方最美?(用色、布局、添畫……)
3、幼兒嘗試探索、學習梅花的畫法,教師示範小結。
(1)教師:梅花可以怎幺畫呢?
(2)教師小結:用大白雲點轉畫出花瓣,用小勾線筆濃墨麗花蕊。
4、幼兒創作,教師巡迴指導。
教師:你想畫一幅怎樣的梅花圖?怎麼才能把梅花畫得更好看?看看老師給你們准備了什麼?這些紙有什麼特別之處?
5、集體欣賞,引導幼兒側重從畫面的色彩、造型以及細節添畫等方面來評價。
幼兒園中班美術教案《梅花》 篇7
一、教學目標:
1、感知梅花的特徵:一朵一朵的,紅中帶白的顏色。
2、學習雙色相間點畫梅花。
3、體驗點畫活動的快樂及成功感。
二、活動准備:
繪畫紙、白紅兩色顏料(稍幹些)、抹布
三、教學重點
1、幼兒作畫,教師指導,鼓勵幼兒大膽作畫,大膽嘗試雙色點畫。
2、點畫時注意花形:上下左右大小,一朵一朵
四、教學難點
提醒幼兒注意衛生,不把帶有顏料的手到處亂摸,點畫結束,及時用抹布把手擦乾凈。
五、活動過程:
(一)、預熱階段
1、欣賞梅花。
把幼兒帶至梅樹園,幼兒自由欣賞梅花,教師引導幼兒重點觀察梅花的外形及顏色等特徵,並鼓勵孩子們大膽說說自己的見解。
2、啟發幼兒大膽想像,用動作表現梅花。
(二)、圖形刺激
教師示範雙色相間點畫梅花。
伸出食指先蘸一點紅顏色,接著再蘸一點白顏色,然後在圖畫紙上花柄的中間點畫梅花,一點表示一朵花瓣。
六、活動延伸
把幼兒的作品沿輪廓剪下,布置成梅花園,引導幼兒共同欣賞,體驗成功的快樂。
七、注意事項
表揚和鼓勵那些在活動中參與積極的幼兒,讓幼兒獲得愉悅的心情。同時,教師要照顧到那些在活動中比較安靜的幼兒,讓他們也能在活動結束的時候獲得快樂,以培養他們對美術活動的興趣。
幼兒園中班美術教案《梅花》 篇8
活動目標:
1、體會古詩語言的韻律,背誦古詩。
2、知道梅花不怕寒冷,在冬季開花。
活動准備:
1、幼兒通過觀賞梅花、觀看梅花圖片、咨詢家長等途徑了解梅花的顏色、生長特點等。
2、音樂。
活動過程:
一、欣賞梅花
出示梅花圖片,讓幼兒說說梅花的顏色和生長特點。
二、學古詩:
1、教師師范朗誦古詩,幼兒傾聽。
2、教師解釋詩意,引導幼兒理解古詩內容。
3、引導幼兒朗誦《梅花》,欣賞配樂古詩。
4、指導幼兒背誦古詩,注意讀出詩句的節奏。
三、畫梅花
指導幼兒用手指著色點畫梅花。
四、活動結束。
幼兒園中班美術教案《梅花》 篇9
活動目標
1、能正確流利地誦讀古詩。
2、讀中感悟,體會梅花的'特點,感受梅花的美。
3、體會梅花不畏嚴寒、凌霜傲雪的品格。
活動重點:
能正確流利地背誦和誦讀古詩。
活動難點:
理解詩意,體會梅花的特點,欣賞梅花的品格。
活動准備:
梅花圖片、課件、古箏曲
活動過程
一、復習朗誦古詩《青松》後講話引出主題。
師:在寒冷的冬天裡,不僅有勇敢高潔的青松,而且還
有不畏嚴寒、凌霜傲雪的花
二、認識梅花,指導梅花不怕冷,在冬天開放。
(1)出示梅花圖片,請幼兒欣賞。
(2)認識梅花:冬天是梅花盛開的時候,梅花有許多
枝幹,沒有葉子,有白色的、黃色的、粉色的,還有紅色的,散發出淡淡的香味。
三、請幼兒欣賞課件,理解古詩內容
(1)播放課件欣賞,知道古詩的題目,一共有幾句?
(2)再次欣賞,引導幼兒進一步理解古詩意境。
「牆角數枝梅」是什麼意思?
「凌寒獨自開」是什麼意思?
「遙知不是雪」是什麼意思?
「為有暗香來」是什麼意思?
四、學習朗誦古詩
五、鼓勵幼兒嘗試配樂朗誦古詩《梅花》
幼兒園中班美術教案《梅花》 篇10
【設計意圖】
寒冷的冬季,是各種花草樹木枝葉枯萎凋謝的季節,而「梅花」卻不畏嚴寒,不屈不撓,生長特別旺盛。
它是我們中華民族與中國的精神象徵,具有著強大而普遍的感染力和推動力。
為了培養孩子不畏酷寒、凌霜傲雪的品格,特設計了古詩《梅花》的教學活動。
【活動目標】
1、了解梅花的特點,能有感情地朗誦古詩。
2、感受古詩所表現的意境美,體會詩人的思想感情。
3、體會梅花不畏酷寒、凌霜傲雪的品格。
【活動准備】
1、古詩《梅花》掛圖1幅、課件、語言CD。
2、古箏《漁舟唱晚》音樂。
【活動過程】
一、以談話形式引出活動內容。
請幼兒猜一猜:在冬天裡,大部分花受不了寒冷的襲擊都凋零了,可有一種花卻不怕嚴寒,傲然挺立在風雪之中,這是什麼花?
二、欣賞梅花圖片,了解梅花。
1、出示梅花圖片,請幼兒觀察和欣賞。
2、啟發幼兒用「梅花」說一句話。
小結:冬天是梅花盛開的時候,梅花有很多枝幹,沒有葉子,有白色的、黃色的、粉色的,還有紅色的,散發出淡淡的香味。
三、引導幼兒想像畫面,初步感知古詩的意境。
1、欣賞教師配樂朗誦,啟發幼兒在腦海中想像出古詩中所描繪的畫面。
2、跟隨課件輕聲朗誦,讀准字音,想像畫面。
3、引導幼兒說說:你想到了什麼畫面?這首詩主要寫了什麼內容?
4、設計提問:「凌寒獨自開」是什麼意思?從這句話里,你感到梅花是一種怎樣的花?在這首詩里、嚴寒中盛開的梅花是什麼顏色的?它有沒有香味呢?你是從哪一句知道的?培養幼兒不畏嚴寒、凌霜傲雪的品質。
四、啟發幼兒在音樂的伴奏下,邊朗誦古詩邊根據古詩情境進行繪畫。
【活動延伸】
引導幼兒在美工區用吹畫、點畫的形式製作梅花。
【活動反思】
活動開始,通過談話,引起了幼兒對梅花的興趣。
在欣賞梅花的圖片及課件中,了解了梅花的特點:顏色、形狀還有花瓣的數量等。
多數幼兒對古詩的內容非常熟悉,所以在教師引導下,大多數幼兒朗誦的較熟練,並且還能夠用「梅花」說出一句完整的話。
通過朗誦,使幼兒感受到了古詩的意境美,體會到了梅花不畏酷寒、不屈不撓的品格。
為了讓幼兒進一步了解梅花的基本特徵,在延伸活動中還預設了吹畫、手指點畫等操作活動,不僅增加幼兒對梅花的印象,還會使動手能力得到提高。
幼兒園中班美術教案《梅花》 篇11
活動目標:
1.學慣用手指點畫梅花。
2.體驗點畫的快樂。
3.培養觀察能力和審美能力。
4.引導孩子們在活動結束後把自己的繪畫材料分類擺放,養成良好習慣。
5.培養幼兒的欣賞能力。
活動准備:
梅花,范畫,顏料,白紙。
活動過程:
一、出示圖片,讓幼兒觀察並初步了解梅花結構特徵。
(1)小朋友最喜歡花了,因為每一朵花都是那麼漂亮,今天老師給小朋友帶來了美麗的梅花。(出示梅花圖)小朋友,看看梅花什麼樣子的?(紅色的,五個花瓣,樹枝是彎彎曲曲的,枝上還有沒有完全開放的花骨朵。)
(2)老師想把這美麗的梅花保存下來,可我不想畫,那可怎麼辦呢?老師啊,用手指點畫了一幅梅花圖。小朋友想不想看?(看點畫圖,幼兒說一說老師是怎麼做的?)小朋友們是不是也想做啊?(幼兒:"是。")那我們今天一起做一幅美麗的梅花圖!
二、幼兒操作,老師指導。
(1)老師示範每一個步驟並進行詳細介紹,幼兒要看好老師是怎麼做的(教師示範做一朵梅花)請小朋友和老師一起做吧!
(2)幼兒動手製作,教師巡迴指導。
活動結束成果展示。
教學反思:
幼兒每次完成的作品,我都一一把它們布置在走廊內,引導幼兒觀察、分析,評價每個幼兒的繪畫特點,讓幼兒形象、直觀的欣賞作品。
小網路:梅原產中國南方,已有三千多年的栽培歷史,無論作觀賞或果樹均有許多品種。許多類型不但露地栽培供觀賞,還可以栽為盆花,製作梅樁。
幼兒園中班美術教案《梅花》 篇12
一、活動目標
1.知道梅花的基本特徵,感受屏風的藝術美。
2.學會用吹畫和棉簽點畫的方法表現梅樹和梅花,感受製作屏風的樂趣。
二、活動准備
材料准備:紅色卡紙、A4彩色紙、雙面膠、剪刀、排筆、棉簽、顏料盤、黑色墨水、紅色顏料、吸管
三、活動過程
(一)視頻導入
師:小朋友們今天老師帶來一段視頻,我們看看視頻里有什麼?對了,這是梅花。請小朋友們仔細觀察一下梅花是什麼樣子的呢?梅花是紅色的,花瓣有5瓣左右,樹枝是黑色的。
(二)引導幼兒了解梅花屏畫的製作方法
1.師:剛剛我們一起認識了梅花,今天老師想教小朋友們一個新本領,利用吸管吹畫及棉簽點畫的方法製作一幅梅花畫。
2.了解製作梅花屏風需要的材料。
介紹材料:紅色卡紙、A4彩色紙、雙面膠、剪刀、排筆、棉簽、顏料盤、黑色墨水、紅色顏料、吸管。
(三)觀看視頻,引導幼兒了解製作梅花屏風的過程
1.師:畫好的梅花畫風干後,要怎麼製作成屏風呢?下面我們一起來看看視頻吧!
2.觀看視頻。
(四)活動延伸
師:那做好的屏風有什麼用呢?我們可以將它放在娃娃家、教室美工牆的裝飾等等。小朋友們屏風的用途可多了,做好屏風之後一定要將它利用起來。
幼兒園中班美術教案《梅花》 篇13
活動目標:
1、學慣用吹畫、手指點畫、彩筆添加的方法,表現臘梅花的基本特徵。
2、喜歡吹點畫,體驗吹點畫的樂趣。
活動准備:
1、墨汁、紅色顏料,圖畫紙、毛筆、彩筆,抹布,吸管,展板。
2、雪中臘梅的圖片,點吹臘梅花的示範畫。
3、梅花的課件。
活動過程:
1、引導幼兒敢看臘梅花的課件,讓幼兒通過觀察對臘梅花有初步認識,欣賞臘梅花的美,接著出示範畫,引導幼兒觀察臘梅花的枝、干、花、花蕊的形狀顏色。引導幼兒說一說這是用什麼方法畫出來的?激發幼兒學習吹點畫的熱情。
2、教師講解示範吹點臘梅花的方法,並詳細講解。
(1)先用毛筆蘸棕色的顏料滴在紙的下半部分,然後用嘴對著顏料向前吹、改變方向吹,慢慢吹出樹干樹枝的形狀。吹時用力要適度,主幹粗吹時用力小一些,樹枝細吹時用力大一些。
(2)用右手食指蘸紅色顏料,在樹枝的適當位置點臘梅花的花瓣。點畫前先看好位置,花瓣在排列上要注意層次,不能出現排隊現象。點畫後及時擦手。
(3)用彩筆添加花心。
3、幼兒作畫,教師巡迴指導。
4、評價展覽作品。用幼兒作品布置教室。鼓勵、激勵不同水平的孩子。
5、活動延伸欣賞古詩《梅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