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櫻梅茶花 » 茶花女古文

茶花女古文

發布時間: 2023-07-02 16:59:25

茶花女的名人點評

大前年病中無聊,隨手撿起此書躺在床上重讀,竟然一口氣讀完,且潸然淚下。年輕時讀林琴南的譯本《巴黎茶花女遺事》也曾感動過,但以我現在的年紀自以為不會這樣投入了,想不到小仲馬還能左右我的感情,所以我要把此書列為愛讀的名單中。是什麼感動了我呢?主要是這個處於社會底層的女子所受到的不公正的待遇。但妓女和公子哥的這類愛情故事在中國和外國的文學作品中是屢見不鮮的,《茶花女》的獨特之處在於,它以大部分篇幅讓茶花女的情人阿爾芒復述她的遭遇,最後又以她本人的日記更深地展示她的內心世界。這種敘事方式使讀者感到格外親切。
--學者袁行霈
《茶花女》影響確是不小,作為一種流行,卻是一百年前的事情,當時正趕上戊戌變法失敗,人心沮喪,改良的路行不通,大家只好將就著胡亂看小說。《茶花女》在中國本土的誕生,是生逢其時。
--作家葉兆言
可憐一卷《茶花女》,斷盡支那盪子腸。
--教育家嚴復
自有古文以來,從不曾有這樣長篇的敘事寫情的文章。《茶花女》的成績,遂替古文開辟一個新殖民地。
--學者胡適
因為愛,勇敢跨越門第禮教;因為誤解,終生陷入悔恨遺憾,一個令人為之嘆息的愛情故事,一首首撩撥心弦的動人樂曲,造就全世界最受歡迎的歌劇名作。
--作曲家威爾第
在中國放了新劇的烽火。
--文學家松居松翁

㈡ 誰知道林譯小說准確定義急!謝謝

二十世紀初由著名學者林紓翻譯進來的一批世界名著,林紓本人不懂外文,但他與精通者合作譯書時,卻非他不可。他的文學造詣極深,要不是他思想封建了些,崇尚古文,反對新文化運動,現在的他的名聲不會低於魯迅

㈢ 《巴黎茶花女遺事》是誰根據法國作家小仲馬的小說翻譯的。謝謝

是林紓根據小仲馬的《茶花女》翻譯的

茶花女
在中國,《茶花女》可以說是讀者最熟悉、最喜愛的外國文學名著之一。早在100多年以前,著名翻譯家林紓用文言體翻譯出版了小說《巴黎茶花女遺事》之後,瑪格麗特和阿爾芒的愛情故事在中國的讀者群中迅速流傳,深入人心。
《茶花女》是小仲馬的第一部揚名文壇的力作,小說所表達的人道主義思想,體現了人間的真情,人與人之間的關懷、寬容與尊重,體現了人性的愛,這種思想感情引起人們的共鳴,並且受到普遍的歡迎。

林紓(1852-1924年),原名群玉,字琴南,號畏廬,福州蓮宅人,是我國最早翻譯西方文藝作品的人。清光緒七年(1882年)中舉人。他能詩善畫,文章擅敘事抒情,文筆婉約動人。自23歲起,即在南台從事教育工作。曾於他舊居所建的「蒼霞精舍」任漢文總教習,主授《毛詩》和《史記》,頗受門人喜愛。林紓48歲離開福州,先後在杭州東文精舍、北京金台書院、京師大學堂等處教書。晚年住在北平,專門從事繪畫和翻譯。他不懂外文,依靠別人口譯,用文言文翻譯歐美等國小說170餘種。他譯筆流暢,文字優美,又能保持原著的風貌,很受歡迎。他翻譯的名著《巴黎茶花女遺事》出版後,轟動全國。《魯濱遜飄流記》、《伊索寓言》、《新天方夜談》、《黑奴籲天錄》等譯著在當時都頗有影響,在我國翻譯史上作出顯著的貢獻。

㈣ 古文翻譯茶花女作者名字怎麼讀

林紓(shu)第一聲

㈤ 《茶花女》誰的中文譯本的比較好

一、上海譯文出版社的王振孫譯本比較權威,序言和關於小仲馬的介紹也是很好的,全面而有見地。林紓的《巴黎茶花女遺事》,文筆很古雅,那生動傳神、極富形象化的語言使小說《茶花女》的第一部中譯本具有強烈的感染力。
二、簡介:
1、王振孫,浙江湖州人,1933年4月生,是個作家。迄今已出版譯作約四百萬字,主要有《茶花女》、《悲慘世界》、《左拉中短篇小說選》、《溫泉》、《巴尼奧爾喜劇選》、《雙雄記》、《王後的項鏈》、《不朽》、《胡蘿卜須》等。
2、林紓(1852~1924年),近代文學家、翻譯家。字琴南,號畏廬,別署冷紅生,福建閩縣(今福州市)人。晚稱蠡叟、踐卓翁、六橋補柳翁、春覺齋主人。室名春覺齋、煙雲樓等。
早年曾從同縣薛錫極讀歐陽修文及杜瞎亮甫詩。後讀同縣李宗言家所藏書,不下三、四萬卷,博學強記,能詩,能文,能畫,有狂生的稱號。光緒八年(1882年)舉人,官教論,考進士不中。二十六年(1900年),在北京任五城中學國文教員。所作古文,為桐城派大師吳汝綸所推重,名益著,因任北京大學講席。辛亥革命後,入北洋軍人徐樹錚所辦正志學校教學,推重桐城派古文。後在北京,專以譯書售稿與賣文賣畫為生。曾創辦「蒼霞精舍」—氏凱—今福建工程學院前身。工詩古文辭,以意譯外國名家小說見稱於時。復肆力於畫。山水初靈秀似文徵明,繼而濃厚近戴熙。偶涉石濤,故其渾厚之中頗有淋漓之趣。其題畫詩雲:「平生不入三王派,家法微微出苦瓜,我意獨饒山水味,何須攻苦學名家?」花鳥得其師陳文台之傳,淡墨薄色,神致生動。晚年居北京,求者多以山水,而花鳥則不復作矣。著畏廬文集、詩集、春覺齋題畫跋及小說筆磨核寬記等。
三、《茶花女》簡介:
《茶花女》是法國著名作家亞歷山大·小仲馬的代表作。故事講述了一個青年人與巴黎上流社會一位交際花曲折凄婉的愛情故事。 作品通過一個妓女的愛情悲劇,揭露了法國七月王朝上流社會的生活。對貴族資產階級的虛偽道德提出了血淚控訴。

㈥ 茶花女最早翻譯者

茶花抄女最早翻譯者襲是林紓。

1897年,已步入不惑之年的林紓捧著《閩中新樂府》和讓洛陽「一時紙貴」的《巴黎茶花女遺事》譯本開始了他遲來且豐碩的著譯生涯。

當時恰逢林紓母親去世,接踵而至又是妻子病故,魏翰、王壽昌等幾位好友為幫林紓走出消沉的困境邀他一同譯書,林紓接受了這一請求,《巴黎茶花女遺事》得到國人相當的認可,從某種程度上激勵著林紓沿著翻譯文學作品的道路繼續走下去。

(6)茶花女古文擴展閱讀:

林紓翻譯的作品

林紓工詩古文辭,以意譯外國名家小說見稱於時,他一生翻譯了40餘種世界名著,包括:《魯濱孫飄流記》、《黑奴籲天錄》、《巴黎茶花女遺事》。

《哀吹錄》、《凱撒遺事》、《玉樓花劫》、《賊史》、《迦因小傳》、《鬼山狼俠傳》、《歇洛克奇案開場》、《撒克遜劫後英雄略》、《拊掌錄》、《伊索寓言》、《梅孽》,等等。

㈦ 王壽昌的翻譯茶花女

王壽昌愛好文學,兼擅詩、書、畫。在法留學期間,他接觸並閱讀了大量西方文學名著。歸國時,帶回小仲馬父子名著等多部法國小說。光緒二十三年(1897年)初夏,王壽昌在馬江任職時,好友林紓因喪偶,抑鬱寡歡,來到馬江朋友魏瀚家散心解悶。為解其憂郁,王便主動與林紓談起法國文學,向林介紹了法國小仲馬的名著《茶花女》,並建議與林合譯這本名著。因為林紓不通法語,合作是由精通法語的王壽昌口述原著情節,林紓筆錄的方式完成的。二人合作不到半年時間,此書全部譯完,書名為《巴黎茶花女遺事》。經校對後,這部以文言文譯成的小說就以王、林二人的筆名「曉齋主人」、「冷紅生」於光緒二十五年(1899)二月在福州首版發行了。此後這部小說風行全國,接著各種版本不斷出現,計有二三十種之多,「國人見所未見,不脛走萬本」,「一時紙貴洛陽」。這本譯作令國人讀後大開眼界,不少讀者為主人公的不幸遭遇灑下同情的淚水。當時嚴復有詩曰:「可憐一卷茶花女,斷盡支那盪子腸」,就是對此譯作所產生的巨大影響的真實寫照。這本具反封建意義的文言小說,對當時的西方進步文化在中國的傳播起了重要作用。
據說在二人合譯此書過程中,王壽昌每日口譯一小時,林紓筆錄三千字。王口述要意給林紓,再由林紓用生花妙筆把它寫下來,雖然用古文敘述,可是由於精神貫注其中,文筆動人,處處扣人心弦,使讀者神往不已。這精彩的譯文,很大程度上是有賴於王對原文的准確理解。王壽昌不但法語精通,中文造詣也很高,既對小仲馬的小說情節十分熟悉,又富於情感,同情茶花女的遭遇,所以在合譯時,能把原著內容詳盡、動情地口述出來,尤其是對女主人公馬克的心態描述得委婉盡致、如泣如訴,成為林紓傳神而流暢的譯筆不可或缺的前提,使林在筆譯時能夠很好地表達原文的風格神韻,這才有了中國近代文學翻譯史上里程碑式的作品《巴黎茶花女遺事》的誕生。

㈧ 翻譯茶花女的叫林什麼

林紓(shu)第一聲

熱點內容
線描形式花卉 發布:2025-02-08 08:55:15 瀏覽:593
櫻花空調是哪個國家的 發布:2025-02-08 08:50:19 瀏覽:1000
深圳紅荔路花卉市場 發布:2025-02-08 08:29:49 瀏覽:586
梔子花北方可以養嗎 發布:2025-02-08 08:28:24 瀏覽:808
梔子花有花苞為什麼老是脫落 發布:2025-02-08 08:24:32 瀏覽:384
嘉華玫瑰鮮花餅 發布:2025-02-08 08:10:13 瀏覽:119
花卉蛋糕材料 發布:2025-02-08 08:01:26 瀏覽:656
秋菊海棠 發布:2025-02-08 08:00:51 瀏覽:897
揭西龍山杜鵑花地址 發布:2025-02-08 07:57:07 瀏覽:731
創意黑白梔子花 發布:2025-02-08 07:56:34 瀏覽:5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