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花女誰的作品
『壹』 茶花女的作者是誰
《茶花女》的作者是法國作家亞歷山大·小仲馬。
《茶花女》是法國作家亞歷山大·小仲馬散滲創作的長篇小說,也是其代表作。故事講述了一個青年人與巴黎上流社會一位交際花曲折凄婉的愛情故事。作品通過一個妓女的愛情悲劇,揭露了法國七月王朝上流社會的糜爛生活。對貴族資產階級的虛偽道德提出了血淚控訴。在法國文學史上,這是第一次把妓女作為主角的作品。
《茶花女》就是根據小仲馬親身經歷所寫的一部力作,這是發生在他身邊的一個故事。小仲馬的第一部揚名文壇的力作《茶花女》,表達了人道主義思想,體現出人間的真情,人與人之間的廳禪關懷、寬容與尊重,體現了人性的愛,這種思想感情引起人們的共鳴,並且受到普遍的歡迎。
作者簡介
亞歷山大·小仲馬是法國著名小說家大仲馬任奧爾良公爵秘書處的文書抄寫員時與一女裁縫所生的私生子。因與其父重名而被稱為小仲馬。曾寫劇本:《半上流社會》、《金錢問題》、《私生子》、《放盪的父親》、《歐勃雷夫人的見解》、《阿爾米斯先生》、《福朗西雍》、《克洛德妻子》等。
小仲馬的劇作是法國戲劇由浪漫主義向現實主義過渡時期的產物,話劇《茶花女》也被視為法國現實主義戲劇開端的標志。他的劇作不以情節的曲折離奇取勝,而以真切自然的情理感人,結構謹嚴,語言流暢,富有抒情意味。1897年,翻譯家林紓翻沖伏脊譯《茶花女》,當時譯名為《巴黎茶花女遺事》。
『貳』 《茶花女》的作者是誰寫的
《茶花女》是法國作家亞歷山大·小仲馬創作的長篇小說。
亞歷山大·小仲馬(法語:Alexandre Dumas fils,1824年7月27日—1895年11月27日),法國劇作家、小說家。代表作品有《茶花女》等。
小仲馬其它有名的戲劇作品包括《半上流社會》(1855)、《金錢問題》(1857)、《私生子》(1858)、《放盪的父親》(1859)、《克洛德的妻子》(1873)、《福朗西雍》(1887)等。
《茶花女》作品影響:
《茶花女》發表後,小仲馬一舉成名,他又把小說改編為劇本。1852年,五幕劇《茶花女》上演了。小仲馬的處女作《茶花女》所取得的成功無疑是巨大的。雖然小仲馬後來發表的無數優秀問題劇,今日愛好者都已寥寥無幾,但這一部作品就足以使他取得如大仲馬一樣的名聲。
人們所津津樂道的「大小仲馬」構成了法國文學史乃至世界文學史上罕見的「父子雙壁」的奇觀。1907年,中國留日學生組織「春柳社」,又把小說改編為劇本,在日本東京首次公開上演,這次演出還標志著中國話劇的開端。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茶花女,網路-亞歷山大·仲馬
『叄』 《茶花女》的作者是誰
《茶花女》的作者是小仲馬。
《茶花女》是法國作家亞歷山大·小仲馬創作的長篇小說,也是其代表作。故事講述了一個青年人與巴黎上流社會一位交際花曲折凄婉的愛情故事。
作品通過一個妓女的愛情悲劇,揭露了法國七月王朝上流社會的糜爛生活。對貴族資產階級的虛偽道德提出了血淚控訴。在法國文學史上,這是第一次把妓女作為主角的作品。
《茶花女》創作背景:
《茶花女》就是根據小仲馬親身經歷所寫的一部力作,這是發生在他身邊的一個故事。小仲馬出生於法國巴黎,他的母親卡特琳娜·拉貝是一個貧窮的縫衣女工,他的父親大仲馬當時只是一個默默無聞的抄寫員,後來在戲劇創作和小說創作領域取得了巨大成就,成為法國十九世紀浪漫主義文學運動中的重要代表。
隨著社會地位和經濟條件的不斷改變,他的父親大仲馬越來越瞧不起縫衣女工卡特琳娜·拉貝。他混跡於巴黎的上流社會,整日與那些貴婦人、女演員廝混在一起,把小仲馬母子倆忘得一干二凈。可憐的縫衣女工只好一個人起早貪黑辛苦勞動,勉強維持母子兩人的生計。
小仲馬七歲的時候,父親大仲馬通過打官司從卡特琳娜·拉貝手中奪取了對兒子的監護權,而那位勤勞善良的縫衣女工則就此失去了自己一手養大的兒子,重新成為一個孤苦伶仃的人。這使小仲馬從小體驗到了人世間的殘酷和不平。
『肆』 《茶花女》的作者是誰
《茶花女》的作者是大仲馬。大仲馬為法國19世紀浪漫主義作家。大仲馬各種著作達300卷之多,以小說和劇作為主。代表作有:《亨利第三及其宮廷》(劇本)、《基督山伯爵》(長篇小說)、《三個火槍手》(長篇小說)等。
大仲馬小說大都以真實的歷史作背景,情節曲折生動,往往出人意料,有歷史驚險小說之稱。結構清晰明朗,語言生動有力,對話靈活機智等構成了大仲馬小說的特色。大仲馬也因而被後人美譽為「通俗小說之王」。
《茶花女》其他情況簡介。
《茶花女》講述了一個青年人與巴黎上流社會一位交際花曲折凄婉的愛情故事。作品通過一個妓女的愛情悲劇,揭露了法國七月王朝上流社會的糜爛生活。對貴族資產階級的虛偽道德提出了血淚控訴。
『伍』 《茶花女》的作者是誰
《茶花女》的作者是小仲馬。
亞歷山大·小仲馬(1824年-1895年)是法國著名小說家大仲馬當公務員時與一女裁縫所生的私生子。受父親影響,他也熱愛文學創作,並且和他父親一樣勤奮,成為法國戲劇由浪漫主義向現實主義過渡期間的重要作家。
和大仲馬側重表現歷史,專寫歷史劇和歷史小說不同,小仲馬則專寫現代劇。7歲時大仲馬才認其為子,但仍拒不認其母為妻。私生子的身世使小仲馬在童年和少年時代受盡世人的譏誚。小仲馬成年後痛感法國資本主義社會的淫靡之風造成許多象他們母子這樣的被侮辱與被損害者,決心通過文學改變社會道德。
創作特點
小仲馬的劇作大多以婦女、婚姻、家庭問題為題材,或描寫在資產階級淫靡風尚毒害下淪落的女性,或表現金錢勢力對愛情婚姻的破壞,或譴責夫妻之間的不忠,比較真實地反映了資產階級道德的腐朽性質。作為法國現實主義戲劇的先驅者之一,其劇作富有現實的生活氣息,以真切自然的情理感人,結構比較嚴謹,語言通俗流暢。
小仲馬的劇本中往往有一位善於推理、串通劇情的角色,用自己的獨白闡明全劇的主題。提出希望觀眾接受的格言式說教是小仲馬戲劇作品的一個鮮明特點。小仲馬對劇情的安排合情合理,語言樸素、接近生活,想像豐富但不誇張。
『陸』 《茶花女》的作者是誰
《茶花女》的作者是亞歷山大·小仲馬。
《茶花女》是法國作家亞歷山大·小仲馬創作的長篇小說,也是其代表作。故事講述了一個青年人與巴黎上流社會一位交際花曲折凄婉的愛情故事。
《茶花女》為讀者塑造了一些生動、鮮明的藝術形象,而其中最突出、最令人難忘的自然是女主人公茶花女,瑪格麗特。她美麗、聰明而又善良,雖然淪落風塵,但依舊保持著一顆純潔、高尚的心靈。她充滿熱情和希望地去追求真正的愛情生活,而當這種希望破滅之後,又甘願自我犧牲去成全他人。
作者簡介:
亞歷山大·小仲馬(法語:Alexandre Dumas fils,1824年7月27日—1895年11月27日),法國劇作家、小說家。代表作品有《茶花女》等。
小仲馬的作品數量遠遠不及其父。但他的思想境界遠比其父高尚,而且他扛起問題劇的大旗,獨樹一幟,最終寫出一部小說《茶花女》,並搬上舞台,賺取了法國及全世界無數讀者和觀眾的同情之淚,成了另一種類型的不朽之作。從這一點看,小仲馬的文學成就並不比大仲馬遜色。
『柒』 《茶花女》是誰寫的
《茶花女》是亞歷山大·小仲馬寫的。
小仲馬(1824~1895),19世紀法國著名小說家、戲劇家。他的父親是以多產聞名於世的傑出作家大仲馬。在大仲馬奢侈豪華而又飄浮不定的生活影響下,小仲馬最初「覺得用功和游戲都索然寡味」。
20歲時,他就結識了一些有夫之婦,過著紙醉金迷的生活。另一方面,小仲馬熱切地期望著自己也能像父親一樣,揚名於文壇。於是,他也開始從現實中取材,從婦女、婚姻等問題中尋找創作的靈感。《茶花女》就是根據他親身經歷所寫的一部力作。
內容簡介
《茶花女》講述了一個青年人與巴黎上流社會一位交際花曲折凄婉的愛情故事。
作品通過一個妓女的愛情悲劇,揭露了法國七月王朝上流社會的糜爛生活。對貴族資產階級的虛偽道德提出了血淚控訴。在法國文學史上,這是第一次把妓女作為主角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