鄢陵梅花
① 鄢陵蠟梅的傳說
「梅開臘月一杯酒,鄢陵蠟梅冠天下。」這是清朝康熙年間刑部尚書、詩人王世貞對鄢陵蠟梅的贊譽。「鄢陵蠟梅冠天下」這句話在祖國的大江南北、黃河上下名聲遠揚、婦孺皆知。經過千餘年的傳承和發展,蠟梅已成為鄢陵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物種之一,並演繹出了眾多膾炙人口的民間傳說 ……
據傳,在武則天當政時,非常喜歡種植花草。但每到冬天,後花園內百花凋零,滿眼枯枝敗葉。於是,武則天下了一道聖旨,調百花進京,欲舉辦百花盛宴。然而,在大雪紛飛的日子,後花園內只有蠟梅傲雪綻放,其它花兒仍不開放。武則天一怒之下將牡丹貶出京城,僅封了一金(蠟梅)一銀(銀柳)兩種花草。受封後的蠟梅被一姓姚的花工帶回家鄉鄢陵種植,從此,蠟梅便落戶鄢陵,成為當地一大特色花卉。
關於鄢陵蠟梅的傳說還有另外一個。相傳很久以前,汴京(開封)城內颳了場罕見的狂風,天昏地暗、飛沙走石,百姓閉戶,店鋪關門。大風經過之處,樹斷牆摧,連皇帝的寢宮門前的影壁牆也颳倒了,這樣皇帝和妃子的一舉一動都容易看見。皇帝覺得不雅,修復又恐違天意,左丞相笑容可掬,推薦鄢陵蠟梅,說鄢陵蠟梅一可遮掩;二則夏可蔽蔭;三則蠟梅花開新年,花色如金,更是黃家吉祥之兆。此一舉三得也。皇帝連連稱秒,笑逐顏開,即可准奏。鄢陵縣令接聖旨不敢怠慢,親自出馬選定一株上等百年素心蠟梅和一個技藝超群的花工一同送往汴京。
蠟梅經過花工的精心嫁接、修剪捏成了高近丈,寬八尺正好與原來的影壁牆大小一樣的屏風。到了冬天,白雪皚皚,一朵朵金黃色的蠟梅像一串串倒掛的金鍾,金光燦燦,濃郁清香、沁人心脾,皇帝大喜驚贊道「真乃國色天香,天下第一花』'。此後皇宮里種了上萬株蠟梅供皇家游賞,蠟梅身價倍增,他成了高貴和身份的象徵,也成了豪族士紳爭相栽種,相互饋贈的禮品。從此,鄢陵蠟梅享譽天下。
傳說迷人,更增添了鄢陵蠟梅的高貴。隆冬時節,鄢陵蠟梅「萬花敢向雪中發,一樹獨先天下春」。邀三五好友,踏雪尋梅,攜手同游,意趣盎然。朋友,如果你不知道「中國花木第一縣」,如果你還不了解北方最大的花卉產銷基地,就從認識鄢陵蠟梅開始吧,它會使你乘興而來,醉而不歸……
② 梅花生長在什麼地方
中國各地均有栽培,但以長江流域以南各省最多,江蘇北部和河南南部岩洞也有少數品種,某些品種已在華北引種成功。日本和朝鮮也有。
鄢陵梅花鄢陵縣位於豫東黃河沖積平原,氣候宜人,四季分明,是培育南北花卉的天然試驗場,尤以臘梅最負盛名。據《鄢陵縣志》載,這里栽培臘梅已有千餘年歷史,北宋時,就成了貢品,被皇帝稱之為「天下第一花」。此後,便有了「鄢陵臘梅冠天下」之美譽。
超山梅花超山位於浙江餘杭縣內,風光旖旎,植梅名聞天下,素有「超山梅花天下奇」之譽。千百年來,一直吸引著國內外遊人。超山北坡方圓數里,盡是梅林。梅開時畝棗芹節,雪海香濤,蔚成奇觀。梅林之中,有兩株古梅,一唐一宋,尤為名貴。超山賞梅以「宋梅亭」和「浮香閣」的山坡處為最佳,遊人可以盡情領略「不知何處香,但見四山白」的景象。
靈峰梅花靈峰位於杭州植物園東北角的青芝塢內。從前,曾與孤山、西溪並稱西湖三大賞梅風景區。如今,古老的「靈峰探梅」又露出新的風姿。近幾年來,經過重新布局建設,景區植梅已達6000餘株,品種50多個,已成為西湖最大的賞梅勝地。
(2)鄢陵梅花擴展閱讀
宋、元時代,梅花文化的發展進入興盛時期。文化上,梅詩、梅文、梅書、梅畫紛紛問世,其作品之多為歷朝歷代之最,梅花也於此時確立了百花獨尊、群芳之首的地位。宋代梅詩特多,故在宋代末年的方回《瀛奎律髓》中,別出"梅花"為一類迅畢。梅詞也多佳作。
明清兩代是梅花文化的發展期,明代詠梅之風有增無減,楊慎、焦宏、高啟、唐寅諸名家,俱有梅花詩;徐渭、姚淶、劉基等,則均有梅花文賦。另一方面,書、文、詩、畫等文化層面也有新的發展和提升。如在詠梅詩創作上,明清兩代也是人才輩出,徐渭、高啟、方孝孺、李方膺等一批詩人在繼承前人的基礎上,無論在詩的意境、內涵或是審美觀念上都有獨到的創新成就。
辛亥革命以後,創作的詠梅詩詞和繪畫作品,是空前的,數量上已無法統計。特別是毛澤東、董必武、葉劍英、陳毅等無產階級革命家,他們以偉大的革命情懷和氣概,寫下了不朽的詠梅詩篇,成為梅花文化中的新氣象、新亮點。
③ 梅花有什麼品格
梅花所表現的品質可分為三種:第一種強大、獨立、不畏、堅韌,版這個品質是使它權成為「歲寒三友」的原因之一;第二種謙虛有禮、風度翩翩,這個品質是使它成為「四大君子」的原因之一;第三種不畏、堅強,這個品質與它不畏寒風,無畏風雪在冬季開花有關。
百分之九十以上的植物都是在春季發芽,但梅花就是在剩下的百分之十中。對於植物而言想要在冬季生長開花是一件很難的事情,因為它們不僅需要擁有不畏暴雪摧殘的精神,還需要有無畏寒風吹襲的考驗。而這些品質梅花都擁有。
(3)鄢陵梅花擴展閱讀
市花市樹
中國南京、無錫、蘇州、泰州、武漢、丹江口、鄂州、淮北、梅州、南投等10個城市,已將梅花定為市花。
許多專家及民眾還積極推崇梅花為國花。2019年7月15日,中國花卉協會在中國林業網、中國花卉協會網站和「中國花卉協會」微信公眾號發出《投票:我心中的國花》,
向公眾徵求對我國國花的意向。廣大公眾對國花高度關注,積極踴躍參與,截至2019年7月22日24時,投票總數362264票,投票結果如下:同意梅花為國花44551票,佔12.30%。
④ 第八屆鄢陵蠟梅梅花文化節2019
鄢陵的臘梅花最近正開在勢頭上,政府也在臘梅盛開期間舉辦梅花文化節。在這一期間,臘梅產業論壇也在當地舉辦,不少蠟梅專家針對臘梅產業進行積極探討。梅花節對於於旅遊者來說就是又多了一個春節賞花的地方,一起去看臘梅花吧!
鄢陵梅指配花觀賞地推薦:
花博園會展中心及鄢陵梅園、花木交易市場、科新蠟梅園、新科梅園、唐韻園林、五彩大地等地
第八屆中國·鄢陵蠟梅梅花文化節
時間:
2019年1月12日至2月20日
地點:
許昌市鄢陵國家花木博覽園中心廣場
主題:
以「梅開花都·香飄九州」為主題
鄢陵梅花節介紹
本屆文化節堅持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發展理念,按照「政府支持、協會主辦、企業參與、市場運作」思路,大力弘揚中國蠟梅梅花文化,加強科技和文化交流,帶動以蠟梅梅花為主題的冬季特色旅遊,著力推進蠟梅發展規模化、產業化、國際化,不斷擴大「鄢陵蠟梅冠天下」品牌影響力。
近幾年,鄢陵立足造型蠟梅、盆景蠟梅等傳統技藝,積極探索發展精油提取、切枝切花、喬化蠟梅等新技術,形成了集生產、觀賞、科研、加工為一體的特色產業,先後建立了佔地500多畝的鄢陵梅園等十多家大規模的蠟梅生產基地,成立了許昌市鄢陵蠟梅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北京林業大學鄢陵協同創新中心瞎逗輪等科研機構,尤其是正在建設的、佔地3000畝的世界蠟梅園已初具規模,致力打造種類最多、品質最優、規模最大的蠟梅生產專業園。
鄢陵縣蠟梅種植面積1.7萬畝,擁有「虎蹄蠟梅」「罄口蠟梅」「素心蠟梅」「檀香蠟梅」等30多個品種,年產3300餘萬株(盆),年產值達2.57億元,產品遠銷全國近30個省(市、自治區)。特別是近幾年,鄢陵立足造型蠟梅、盆景蠟梅等傳統技藝,積極探磨信索發展精油提取、切枝切花、喬化蠟梅等新技術,形成了集生產、觀賞、科研、加工為一體的特色產業,先後建立了佔地500多畝的鄢陵梅園、佔地300多畝的鄢陵蠟梅資源圃、佔地450多畝的新科蠟梅園等10多家大規模的蠟梅生產基地,成立了許昌市鄢陵蠟梅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北京林業大學鄢陵協同創新中心等科研機構。尤其是正在建設的3000畝世界蠟梅園已初具規模,致力打造種類最多、品質最優、規模最大的蠟梅生產專業園。
此次文化節共安排花事花展、旅遊文化和招商推介3個板塊、13項主題活動,集中安排在1月12日。
鄢陵蠟梅以「蠟質厚、香味濃、花期長、顏色艷」聞名遐邇,享有「鄢陵蠟梅冠天下」的美譽,2013年被評為國家地理標志保護產品。目前,鄢陵縣蠟梅種植面積1.7萬畝,年產量3200餘萬株(盆),年產值達2.57億元,產品遠銷全國近30個省(市、自治區)。
近年來,鄢陵縣先後建立了佔地500多畝的鄢陵梅園、佔地300多畝的鄢陵蠟梅資源圃、佔地450多畝的新科蠟梅園等十多家大規模的蠟梅生產基地,形成了集生產、觀賞、科研、加工於一體的特色產業。正在建設的3000畝世界蠟梅園已初具規模,致力打造種類最多、品質最優、規模最大的蠟梅生產專業園。
⑤ 梅花的資料,要50字以內
梅花是中國十大名花之首,與蘭花、竹子、菊花一起列為四君子,與松、竹並稱為「歲寒三友」。在中國傳統文化中,梅以它的高潔、堅強、謙虛的品格,給人以立志奮發的激勵。在嚴寒中,梅開百花之先,獨天下而春。
梅原產中國南方,已有三千多年的栽培歷史,無論作觀賞或果樹均有許多品種。許多類型不但露地栽培供觀賞,還可以栽為盆花,製作梅樁。
鄢陵梅花
鄢陵縣位於豫東黃河沖積平原,氣候宜人,四季分明,是培育南北花卉的天然試驗場,尤以臘梅最負盛名。據《鄢陵縣志》載,這里栽培臘梅已有千餘年歷史,北宋時,就成了貢品,被皇帝稱之為「天下第一花」。此後,便有了「鄢陵臘梅冠天下」之美譽。
⑥ 關於鄢陵臘梅詩句
1. 描寫蠟梅的詩詞歌賦有哪些
贈范曄 陸凱 南朝 宋 折梅逢驛使,寄與隴頭人。
江南無所有,聊贈一枝春。 山園小梅 林和靖 唐 眾芳搖落獨喧妍,占盡風情向小園。
疏影橫斜水清淺,暗香浮動月黃昏。 霜禽欲下先偷眼,粉蝶如知合斷魂。
幸有微吟可相狎,不須擅板共金樽。 梅 王安石 牆角數枝梅, 凌寒獨自開。
遙知不足雪 ,為有暗香來。 與薛肇明弈棋賭梅花詩輸一首 王安石 華發尋春喜見梅, 一株臨路雪倍堆。
鳳城南陌他年憶, 香杳難隨驛使來。 憶梅 李商隱 定定住天涯,依依向物華。
寒梅最堪恨,長作去年花。 十一月中旬至扶風界見梅花 李商隱 匝路亭亭艷,非時裊裊香。
素娥惟與月,青女不饒霜。 贈遠虛盈手,傷離適斷腸。
為誰成早秀?不待作年芳 梅花絕句(之—) 陸游 聞道梅花圻曉風, 雪堆遍滿四山中。 何方可化身千億, 一樹梅花一放翁。
梅花絕句(之二) 幽谷那堪更北枝, 年年自分著花遲。 高標逸韻君知否, 正是層冰積雪時。
梅花絕句(之三) 雪虐風號愈凜然, 花中氣節最高堅。 過時自會飄零去, 恥向東君更乞憐。
早梅 南朝·謝燮 迎春故早發,獨自不疑寒。 畏落眾花後,無人別意看。
江梅 唐·杜甫 梅蕊臘前破,梅花年後多。 絕知春意好,最奈客愁何? 雪樹元同色,江風亦自波。
故園不可見,巫岫郁嵯峨。 早梅 唐·齊己 萬木凍欲折,孤根暖獨回。
前村深雪裡,昨夜一枝開。 風遞幽香出,禽窺素艷來。
明年如應律,先發映春台。 唐·王維 雜詩 君自故鄉來,應知故鄉事。
來日倚窗前,寒梅著花未? 雜詠 唐·王維 已見寒梅發,復聞啼鳥聲。 心心視春草,畏向玉階生。
憶梅 唐·李商隱 定定住天涯,依依向物華。 寒梅最堪恨,長作去年花。
江上梅 唐·王適 忽見寒梅樹,花開漢水濱。 不知春色早,疑是弄珠人。
庭梅詠寄人 唐·劉禹錫 早花常犯寒,繁實常苦酸。 何事上春日,坐令芳意闌? 夭桃定相笑,游妓肯回看! 君問調金鼎,方知正味難。
梅花 唐·崔道融 數萼初含雪,孤標畫本難。 香中別有韻,清極不知寒。
橫笛和愁聽,斜技依病看。 逆風如解意,容易莫摧殘。
梅花 唐·庾信 當年臘月半,已覺梅花闌。 不信今春晚,俱來雪裡看。
樹動懸冰落,枝高出手寒。 早知覓不見,真悔著衣單。
雪裡覓梅花 唐·蕭綱 絕訝梅花晚,爭來雪裡窺。 下枝低可見,高處遠難知。
俱羞惜腕露,相讓道腰羸。 定須還剪采,學作兩三技。
梅花 唐·蔣維翰 白玉堂前一樹梅,今朝忽見數花開。 幾家門戶重重閉,春色如何入得來? 梅花 宋·陳亮 疏技橫玉瘦,小萼點珠光。
一朵忽先發,百花皆後春。 欲傳春信息,不怕雪埋藏。
玉笛休三弄,東君正主張。 冬日雜興 宋·張耒 空山身欲老,徂歲臘還來。
愁怯年年柳,傷心處處梅。 綠蔬挑甲短,紅蠟點花開。
冰雪如何有,東風日夜回。 再和楊公濟梅花 宋·蘇軾 莫向霜晨怨未開,白頭朝夕自相摧。
斬新一朵含風露,恰似西廂待月來。 贈嶺上梅 宋·蘇軾 梅花開盡白花開,過盡行人君不來。
不趁青梅嘗煮酒,要看細雨熟黃梅。 墨梅 宋·朱熹 夢里清江醉墨香,蕊寒枝瘦凜冰霜。
如今白黑渾休問,且作人間時世妝。 題楊補之畫 宋·樓鑰 梅花屢見筆如神,松竹寧知更逼真。
百卉千花皆面友,歲寒只見此三人。 雪梅 宋·盧梅坡 有梅無雪不精神,有雪無梅俗了人。
日暮詩成天又雪,與梅並作十分香。 雪梅 宋·盧梅坡 梅雪爭春未肯降,騷人擱筆費評章。
梅須遜雪三分白,雪卻輸梅一段香。 從張仲謀乞臘梅 宋·黃庭堅 聞君寺後野梅發,香蜜染成宮樣黃。
不擬折來遮老眼,欲知春色到池塘。 釣雪舟倦睡 宋·楊萬里 小閣明窗半掩門,看書作睡正昏昏。
無端卻被梅花惱,特地吹香破夢魂。
2. 有關王十朋的詩
簡譯如下:
(臘梅)不是蠟製成的也不屬於梅花。梅花用蠟染(紅)了腮。飛來飛去的蜜蜂還驚訝,以為(臘梅)花中有蜜糖(註:臘梅的香味香濃,甜且香)。蝴蝶在臘梅花中採花,還將臘梅染得五彩繽紛。(註:臘梅有各種顏色,這是擬人的修辭方法)。(臘梅)開在山坡腳,(人們給它)取名壓君葩。
「蠟梅」,本名黃梅,也原產中國,如今在湖北神農架山區還發現成片的野生蠟梅,因其花小香淡,民間稱為「狗蠅梅」。栽培的優良品種,花密而香濃,如馨口蠟梅、虎蹄蠟梅、素心蠟梅、檀香蠟梅等,盛產於河南鄢陵,宋時就暢銷於汴梁。因其花瓣似黃蠟捻成,芬香又似梅花,故蘇東坡稱它作「蠟梅」。人們把它與梅花看作姐妹花,其實梅屬薔薇科,蠟梅則為蠟梅科植物,它們的親緣關系相距甚遠。
宋代浙江學者王十朋早已認識到這一點,他曾賦詩雲:「非蠟復非梅,梅將蠟染腮;游蜂見還訝,疑是蜜中來。」
3. 關於許昌的名句
年代:唐
作者:貫休
作品:送羅鄴赴許昌辟
內容:
方得論心又別離,黯然江上步遲遲。不堪回首崎嶇路,
正是寒風皴錯時。美似郄超終有日,去依劉表更何疑。
前程不少南飛雁,聊寄新詩慰所思。
郭沫若先生曾詩雲:聞聽三國事,每欲到許昌
三國魏人卞蘭作的《許昌宮賦》
何晏作的《景福殿賦》(太長了這個)
許昌是臘梅文化之鄉
唐代詩人崔道融有詩雲:「故里琴尊侶、相逢近蠟梅。」
詩人王士正《寄梁曰緝》詩:梅開臘月一杯酒,鄢陵蠟梅冠天下。
其實許昌有很多著名詩人,詞人在詞作詩賦詞,只是真跡不好找了
4. 描寫臘梅的語段
習性: 蠟梅為蠟梅落葉灌木。
它主要可分為四類;(1)素心蠟梅,又稱荷花梅,花瓣黃色,香味濃,較名貴。(2)馨口蠟梅:葉、花皆大,外輪花被淡黃色,內輪有紅紫色邊緣或條紋。
(3)狗牙蠟梅:又稱狗蠅梅、臭梅。葉較尖狹,花較小,開花遲。
(4)小花蠟梅,花特小,品質差,外輪花被片淡黃,內輪具濃紅紫紋,較罕見。 蠟梅原產我國中部地區,性喜在陽處或半陸地地生長,有一定的耐寒力,但怕風,故應栽在背風向陽處。
蠟梅耐旱力強。故有「旱不死的蠟梅」之說。
怕水濕,喜肥,宜選在土層深厚而排水良好的土質栽培。在粘性土中生長不良。
土壤以近中性或微酸性較好。鹼土中生長不好。
蠟梅可在庭園、窗前、牆角、花壇等處栽植布置。種時應選避風處,以背面有牆和樹木擋風為好。
在冬春移栽時必須帶土球。 地栽蠟梅整枝一般採用獨干培育,定植一年後,選留一強壯枝條,其餘枝條剪去,一年可長1米-2米高,經幾年可長到4米-5米高,根際萌生的枝條應去掉。
花後要及時剪枝,每枝15厘米-20厘米長,這樣可使枝條長得粗壯,也將植枝、備枝、多餘枝剪去。同時,花在凋謝時應摘除,不使結實,以使來年開花繁盛。
蠟梅好肥,花前花後應施入基肥或追肥。不幹不澆水,澆水過多會造成早期落葉,影響開花,有蚜蟲危害時要注意及時消滅。
隆冬蠟梅沖寒開 蠟梅生命力較強,很少有病蟲害危害,但在盆栽過程中,須掌握這樣幾點:喜光不耐強光,盛夏宜半蔭,防烈日灼傷葉片焦邊。喜肥怕濃肥。
上盆前,盆土應摻入1/3的有機肥。生長期每間隔2周施一次餅水液促棵。
花芽分化期(7月-8月)改施磷鉀肥育蕾。封冷前埋一次腐殖肥禦寒,蠟梅比較耐旱,故民間有「旱不死的蠟梅」說法,是指蠟梅最怕水澇。
澆水掌握不幹不澆,盆土保持干而不裂即可。水大易促徒長枝貪青,不利花芽形成。
蠟梅比較耐寒,只要氣溫不低於-15℃,就能在露地越冬。但花期以不低於-10℃,否則花蕾易受害。
風力宜控制在5級-6級。風力過大,容易形成啞花。
蠟梅耐修剪,故民間有「不愁蠟梅無分枝」說法。幼年植株,每年修剪2次-3次以擴大樹勢。
蠟梅屬發根較難樹種,移植宜帶原土,翻盆換土宜在落葉後或萌芽前。新上盆的裸根植物,早春防回芽枯死。
當芽過多時應掰去一些不當芽,當新芽伸長6片葉-7片葉時宜掐尖,基部保留2片葉-3片葉,以利製造養分,剪去嫩尖,以減少蒸騰,利於成活。讓盆栽蠟梅枝盛花繁 一是少澆水。
盆栽蠟梅耐漬性差,易發生漬害,尤其是在積水的情況下,很容易爛根枯死。因此要控制澆水,掌握不幹不澆,澆則澆透的原則,即一次澆透墒,等盆土慢慢變干以後再澆,切忌天天澆水,特別是在低溫季節,需水量小,更應注意。
二是增光照。陽光對蠟梅花綻放有重要促進作用,因此要盡可能增加光照時間。
要把花盆放在陽光充足的地,即使移入室內,也要放在陽光照得到之處。如光照時間過短,不僅整株蠟梅長勢弱,而且不易形成花蕾。
人工補充光照,對蠟梅開花有一定的作用。 三是輕修剪。
蠟梅屬落葉灌木,實施修剪對塑造理想的株型必不可少,但修剪程度宜輕不宜重,原因是蠟梅萌發力強,修剪重了,容易抽出「滑條」影響觀賞價值。 四是穩施肥。
蠟梅施肥一般可在秋冬季和春季各進行一次,以施腐透的有機肥為主,防止造成徒長。在氣溫較高的季節不宜施肥,否則很易引起「燒根」。
五是巧調節。試驗表明,盆栽蠟梅在冬季入室時間不同,可以提前或退後開花。
據此可調節花期。如果要在元旦賞花,則可在「霜降」過後,一遇天氣驟冷就把盆花轉入室內,並摘除殘葉;如要在春節賞花,則應在「小雪」前端入室內。
入室的盆花,在遇到較暖和的晴天,仍可端出室外接受光照。蠟梅為什麼落蕾蠟梅喜陽光,耐寒、耐旱,怕水濕,植於排水良好的土壤中生長健壯。
蠟梅秋季現蕾後應避風,土壤應保持乾燥。在濕潤或風吹日曬的氣候中,易出現落蕾現象。
盆栽蠟梅一般盆土甚少,含水肥量很低,使根系發育受到了約束,在這樣的條件下,往往因水肥管理不當,肥大及過濕和少光照,也會落蕾。蠟梅在它的生長周期中,現蕾後要經受一段低溫刺激,然後才能轉入生長開花,因此人室越冬的蠟梅,也應根據它生長習性的要求,給予適宜的低溫條件。
如果室內在5℃以上,就會引起蠟梅早期萌動,也可促使花蕾干縮脫落。還有室內的空氣不流通,日照少,光線弱,太陽光譜中的藍紫光成份減弱,光合作用積累相應減少,也是促使蠟梅落蕾的主要原因。
蠟梅的冬春養護追磷噴水盆栽蠟梅進入冬季是花蕾的快速生長期,為使植株有足夠的養分來源,應增施部分磷肥,如磷酸二氫鉀、磷酸二氫鈣等,也可加施少量漚熟的雞糞;一般每周一次,濃度約0.1%左右,在花放前一周停止施肥。蠟梅在長蕾期間,在保持盆土濕潤的同時,每隔3—5天噴一次水,這樣可防止落蕾。
進入開花期後,則停止噴水。 整形疏蕾在冬季可將開花蕾的雜亂小技,病蟲技全部剪去,對於過多過密的花蕾要趁早及時摘除。
蠟梅的花苞大多座落於當年生小枝上,一般每10厘米長的小枝保留3—4對花苞即可,過多則無端損耗養分。疏蕾時不應傷及枝條皮層。
剪枝縮根盆栽蠟梅花期結束後。
5. 詩詞中的梅花與臘梅
臘梅雖名「梅」,但它卻不是梅,只是花形似梅,農歷臘月開放,故名臘梅。
蠟梅,別名蠟木、黃梅。屬蠟梅科,落葉灌木,高可達4-5米。
常叢生。葉對生,近革質,橢圓狀卵形至卵狀披針形,先端漸尖,全緣,芽具多數覆瓦狀鱗片。
冬末先葉開花,花單生於一年生枝條葉腋,有短柄及杯狀花托,花被多片呈螺旋狀排列,黃色,帶蠟質,花期12-1月,有濃芳香。瘦果多數,6-7月成熟。
原產我國中部,現各地都有栽培。性喜陽光,能耐蔭、耐寒、耐旱,忌漬水。
蠟梅花在霜雪寒天傲然開放,花黃似蠟,濃香撲鼻,是冬季觀賞的主要花木。 蠟梅的花經加工是名貴葯材,有解毒生津之效。
/redianweuxue/wsj/wushijie036.htm梅花,又名春梅、紅梅。薔薇科李屬,落葉喬木,少有灌木。
高可達5一6米。樹冠開展,樹皮淡灰色或淡綠色。
小枝細長,枝端尖,綠色,無毛。葉寬卵形或卵形,邊緣有 細鋸齒,先端漸尖或尾尖,基部闊楔形,幼時或在沿葉脈處有短柔毛,葉柄短,具腺。
花梗短,1一2朵右生於1、2年生枝梢,萼筒鍾狀,有紅,暗紅及綠色等。花有單瓣或重瓣,白色、紅色或淡紅色,有芳香,多在早春1一2月先開花,後發葉。
核果近圓球形,黃色或帶綠色,5-6月成熟。 梅花原產於我國,主要以長江流域及西南地區栽培為盛。
喜溫暖而稍濕潤的氣候, 宜在陽光充足、通風涼爽處生長,其性畏澇,能耐旱。 梅花是世界著名的觀賞花木,尤以風韻美著稱,每當冬末春初,疏花點點,清香遠溢,在中國與松、竹並稱為「歲寒三友」。
梅花、梅果可入葯,梅花沖水可代茶。梅果素有「健康食品」之稱,可加工成各式乾果,不勝枚舉。
/redianweuxue/wsj/wushijie020.htm如何識別臘梅和梅花 臘梅為臘梅科臘梅屬,而梅花則為薔薇科李屬,兩者既不同科也不同屬,只因兩者都有一個「梅」字,都是先開花後長葉,又都具有芳香氣,且都為冬春季開花,所以不少人常常誤認為是同種。 其實兩者的區別非常大,主要有以下4點: 1、花色不同:臘梅花以蠟黃為主,而梅花則有白、粉、深江、紫紅等色。
2、花期不同:一般臘梅在農歷臘月開放,比梅花要早約兩個月。 3、樹冠不同:臘梅為灌木,枝叢生,而且枝直立,根頸部很發達,呈塊狀,而梅花則為喬木,有主幹,高達10米,常具枝刺,枝除直枝外,還有垂枝,樹冠呈不規則圓頭形。
4、葉片不同:臘梅葉對生,近革質,長橢圓形,全緣,上表面粗糙,呈綠色,背面光滑呈灰色;而梅花葉互生,葉廣卵形至卵形,長4-10厘米,先端長漸尖或尾尖,邊緣具細銳鋸齒,基部闊楔形或近圓形,糼時兩面被短柔毛,後多脫落,正在成長的新葉僅在葉背面脈上有毛,而以腋間為多。 梅花和臘梅是兩種不同的植物科系。
梅花的種類很多,以江南產得最好。日本櫻花是梅花的近親,紅梅是梅花的一種,四川的紅梅幾乎不香,白梅也是,有一種淡綠色的梅花(綠萼?)非常名貴。
臘梅純粹是另一種植物。梅花開放的時候大約比臘梅要晚一個多月,毛澤東詩:「梅花歡喜漫天雪」並不貼切,實際上梅花受的雪多是冬天最後的晚雪。
梅花和臘梅其實是很嬌嫩的,她們既不喜暖,又不喜熱,而且還喜歡潮濕,著名氣象學家竺可楨就是通過對古代文獻,包括詩詞里對梅花(臘梅?)的統計,得出中國古代自唐以後氣溫變寒的結論。如今梅花和臘梅只在長江流域盛開。
臘梅和梅花長在隆冬的枝條上樣子很相近,都是疏影,但臘梅的香濃烈得多,所以林和靖的「梅妻」-「暗香疏影」應該指的是梅花,而不是臘梅,好象杭州孤山上植的都是梅花。
6. 臘梅的花語是什麼
臘梅的花語是:依戀、慈愛、愛戀。
臘梅是我國特有的珍貴花木。《本草綱目》載:「臘梅,釋名黃梅花,此物非梅 類,因其與梅同時,香又相近,色似蜜蠟,故得此名。」
唐以前,臘梅常與梅花混淆,為 此北宋黃庭堅在《山谷詩序》的記述中談到:「京洛有一種花,香氣似梅花,亦五齣, 而不能品明,類女工燃蠟所成,京洛人因謂臘梅。 」 河南鄢陵是我國臘梅栽種歷史最早、最負盛名的地區,明清時期,遠銷京師,並 作貢品,素有「鄢陵臘梅冠天下」之稱,據《鄢陵縣志》載:歷史上曾出現「一株至白 金一鍰者」(1鍰約重200克)。
臘梅香極清,香殆過於梅花。古人常以臘梅相贈摯友,陸游因荀秀才送臘梅而 作《臘梅》詩,詩雲:「與梅同譜又同時,我為評香似更奇,痛飲便判千日酥,清狂頓 減十年衰。
色疑初割蜂脾蜜,影欲平欺鶴膝枝,插向寶壺猶未稱,合將金屋C 幽姿。」 臘梅寒中艷品,幽芳徹骨。
但,聞其香宜遠不宜近,《群芳譜》載:「臘梅人多愛 其香,但可遠聞不可嗅。嗅之頭痛,屢試不爽。」
7. 介紹一種梅花的主要特點,寫幾句贊美梅花的話(不是詩詞)
臘梅
學名:(Chimonanthus Praecox Link)
別名:香梅、黃梅花,屬臘梅科、臘梅屬。
形態特徵:臘梅為落葉或半常綠大灌木,最高可達4—5米,叢生性,其根頸塊狀發達,江南稱為「蠟梅」。老枝近圓柱形,灰白色,粗糙,皮孔特別明顯;嫩枝節部膨大,四棱形,表面光滑。葉為單葉,對生,卵形,全緣,表面綠色而粗糙,背面白色而光滑,長7—15cm。花多生長於去年生枝條下部,隆冬臘月陸續開放,有芳香。花被多數,內層較小,紫紅色;中層較大,黃色稍有光澤,似蠟質,稍透明;內層基部紫色至全紫色,成對著生或葉芽生,有濃香;花朵最外層由細小鱗片組成,萼片與花瓣相似,不易區別;心皮離生著生在一中空的花托內,成熟時花托發育成朔果狀,口部收縮,內含栗褐色小瘦果數粒,8月份成熟。
臘梅有以下幾個主要變種
(1)素心臘梅:花被片純黃,內輪有接近純色,花較大,香氣濃。
(2)罄口臘梅:外輪花被片淡黃,內輪花被有紫紅色邊緣和條紋,花最大,香氣清溢。
(3)狗牙臘梅:花被片狹長而尖,內輪中心花被呈紫色,花小,香氣淡,花期遲。
(4)小花臘梅:外輪花被黃白色,內輪花被具紫紅色條紋,花徑最小,不足1cm。
臘梅據花期早晚,可分早花(11月下旬一次年1月下旬,盛花期1月),晚花(2月上旬至4月上旬,盛花期2月)。
習 性:臘梅原產我國,在四川栽培很普遍;以河南鄢陵的臘梅最著名。臘梅喜光耐蔭,耐寒力較強,耐旱力極強,怕風,忌水濕。要求土層深厚,排水良好的砂壤土,在粘土中生長不良,耐肥力強,不耐鹼。
臘梅可就牆隅、窗外、山麓、庭中栽植,若在斜坡、流水岸上栽植尤覺宜人。
栽培技術:
繁殖:臘梅可用播種、分株、壓條、嫁接等方法繁殖。
(1)播種:一般用於新品種選育,8—9月採收種子,干藏至次年四月播種,發芽率高,若先經溫水浸種,則更易發芽,一年生全苗高達20cm,培養3年可開花。
(2)分株:在秋季落葉後,至春季萌芽前進行。分株時,只須將臘梅掘出,去泥分成若干小株,每小株上要有1—3枝莖干,留locm剪截,然後栽種,易成活,次年秋季可施薄液肥,2年即可開花。
(3)壓條:高壓採取流罐的方式,在2—3月進行,11月與母株切離。堆土壓條時在春季,11月切離分株。
(4)嫁接:是臘梅的主要繁殖方式,用狗爪臘梅、野生臘梅作砧木,切接在春季母株的葉芽萌動到米粒大時進行,靠接在春夏二季進行,而以5月最適宜。
管理:臘梅一般在秋冬落葉後至春季發芽前這段時間移植,大苗帶土,小苗不帶土,但露根不宜太長時間,種植深度與原地相同,在低於地表處種植時,要填土加高地面,防水濕。栽後應及時整形修剪,最好能保留20—30cm長的一段主幹讓側株從主幹上生出。當年生側枝長到3—5節以後就摘心一次,以防徒長。樹長高後要根據樹冠形狀進行修剪,實生苗修剪為叢生型,嫁接苗修剪成單干型。花謝後保留20cm左右進行短截,以促使側芽分化成花芽。園林施肥應在每年秋末至冬初花芽分化的關鍵時刻施用一次。冬季應進行樹盤耕翻,以改良土壤有利來年生長。
臘梅病蟲害少,主要以天牛危害為主,防治方法:
1.征對天牛成蟲活動習性,進行人工捕殺。
2.及早剪除被害枝梢。
3.在夏至節前後消除蟲卵及初孵幼蟲。
4.鉤殺幼蟲並用葯物堵塞蟲孔毒殺幼蟲。
用 途:臘梅為中國典型的園林花木。在寒凝大地、百花凋零的嚴冬時節,若在庭園有一二株色香俱全、富有「俏不爭春」特點的臘梅,確是別有情趣。臘梅可用為冬季室內名貴切花,瓶插時間長,可達1個月之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