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宋梅花型
1. 宋伯仁的《梅花喜神譜》記載了梅花開花過程嗎
《梅花喜神譜》是我國歷史上第一部以圖著譜的梅譜,南宋末年編繪。作者宋伯仁,字器之,號雪岩,湖州人,曾任過監淮揚鹽課官職,工詩,善畫梅。全譜分上、下兩卷,按梅花從蓓蕾、小蕊、大蕊、欲開、大開、爛漫、欲謝、就實8個過程,畫出不同姿態的梅花100幅,每幅配有題名和五言詩一首。
作者宋伯仁先畫有200幅,精心挑選而成100幅。宋人稱畫像為「喜神」,因而此譜稱為《梅花喜神譜》。《梅花喜神譜》中從蓓蕾到就實的8個過程,就是指梅花從生理分化完成後進行形態分化到花謝結實的過程。梅花花芽有鱗片2層,即外層鱗片、內層鱗片。梅花從花芽到整個開花要經過以下5個過程:①外層鱗片破、露出內層鱗片的過程。②內層鱗片破、露出花萼的過程。③花萼破、露出花瓣的過程。④花瓣破、進入開花期的過程。⑤花謝結實的過程。《梅花喜神譜》中100幅梅花姿態圖,除蓓蕾四枝及小蕊中「丁香」一枝外,其餘每幅均畫1朵花,而且都是單瓣花。『雪梅』為江梅型單瓣品種,花期較早,下面是『雪梅』品種對照《梅花喜神譜》的開花過程的描述。
(1)蓓蕾(9月至翌年1月) 《梅花喜神譜》畫有麥眼、柳眼、椒眼、蟹眼4種姿態。
麥眼、柳眼、椒眼3個時期,時間在9~12月,它是梅花開花的第一過程,即外層鱗片破、露出內層鱗片的過程。
蟹眼期,時間在11月至翌年1月,它是梅花開花的第二過程,即內層鱗片破、露出花萼的過程。內層鱗片展開時的形態,神似蟹爪。
(2)小蕊(1月至2月上旬) 它是梅花開花的第三過程,即花萼破、露出花瓣的過程。《梅花喜神譜》有丁香、櫻桃、老人星、佛頂珠、古文錢、鮑老眉、兔唇、虎跡、石榴、茨菰、木瓜心、孩兒面、李、瓜、具螺、蝌蚪16種姿態。
(3)開花期(2月上旬,6天左右) 它是梅花開花的第四過程,可分為大蕊、欲開、大開、爛漫4個時期。
大蕊(2天左右),它是花瓣開始松動期。《梅花喜神譜》畫有琴甲、葯杵、蚌殼、鸛嘴、卣、柷、籩、爵8種姿態。
欲開(1~2天),它是含苞待放期。《梅花喜神譜》畫有春瓮浮香、寒缸吐焰、蝸角、馬耳、簋、瓚、金印、玉斗8種姿態。
大開(1天左右),它是花瓣完全綻開期。《梅花喜神譜》畫有彝、黼、欹器、懸鍾、扇、盤、向日、擎露、鼎、鏞、鹿角、猿臂、顰眉、側面14種姿態。
爛漫(2天左右),它是梅花盛開期,此期花瓣或花萼因盛開常向後翻舞。《梅花喜神譜》畫有開鏡、覆杯、冕、胃、並桃、雙荔、鳳朝天、蛛掛網、漁笠、熊掌、飛蟲拉花、孤鴻叫月、龜足、龍爪、林雞拍羽、松鶴唳天、新荷濺雨、老菊披霜、瑟、鼓、蜂腰、燕尾、驚鷗振翼、野鶻翻身、顧步、掩妝、晴空掛月、遙山抹雲28種姿態。
(4)花謝期(2月上中旬:3天左右) 它是梅花開花的第五過程,即花謝、結實的過程,分為欲謝、就實兩個時期。『雪梅』品種的單朵花期,即開花到花謝的天數,一般為9天左右。
欲謝(1天左右),它是梅花衰敗期。《梅花喜神譜》畫有會星弁、漉酒巾、抱葉蟬、穿花蝶、暮雀投林、寒鳥倚樹、舞袖、弄須、鶯擲柳、鶚乘風、頂雪、欹風、蜻蜓欲立、螳螂怒飛、喜鵲搖枝、游魚吹水16種姿態。
就實(2天左右),它是梅花花謝結實期。《梅花喜神譜》畫有橘中四皓、吳江三高、二速、獨釣、孟嘉落帽、商鼎催羹6種姿態。
2. 梅花妝究竟是源自上官婉兒的創意還是南朝那位公主
古婦女之妝飾。是指女子在額上貼一梅花形的花子妝飾。相傳南朝宋武帝女壽陽公主,人日卧於含章殿檐下,梅花落於公主額上,成五齣之花,拂之不去,自後有「梅花妝」。參閱唐韓鄂《歲·華紀麗·人日梅花妝》。其式,在額上畫一圓點,或多瓣梅花狀,唐時很流行。
宮女們覺得額頭上裝飾幾朵梅花花瓣,更顯嬌俏,也學著在額頭上粘花瓣。這種妝就成了宮廷日妝。但臘梅不是四季都有,於是她們就用很薄的金箔剪成花瓣形,貼在額上或者面頰上,叫做「梅花妝」。這種裝扮傳到民間,世間女子都學了起來,像《木蘭詩》中木蘭恢復女兒身後,「當窗理雲鬢,對鏡貼花黃」,花黃就是面部的貼花,又稱花鈿。
「梅花妝」後來有所發展,不只是黃色,還有紅色綠色;也不只是梅花形,也有動物形,比如小鳥小魚小蝴蝶;材料也不只是金箔,還有紙片、玉片、乾花片、魚鱗片,最妙的是用蜻蜓翅膀。宋人陶谷在《潸異錄》上說:「後唐宮人或網獲蜻蜓,愛其翠薄,遂以描金筆塗翅,作小折枝花子。」「花子」就是貼花,把蜻蜓翅膀剪成花瓣形,塗上金粉,貼在額上,比金片更輕薄精緻。到宋代以後,女子漸漸不貼花鈿了,但後來只要形容艷妝或精緻的妝容,就用「梅花妝」一詞。
3. 請問梅花的形狀,顏色,長勢;生長地;花期;用途和傳說是什麼
一、梅花的形狀,顏色,長勢:
梅花花梗短,長約1-3毫米,常無毛;花萼通常紅褐色,但有些品種的花萼為綠色或綠紫色;萼筒寬鍾形,無毛或有時被短柔毛;萼片卵形或近圓形,先端圓鈍;花瓣倒卵形,白色至粉紅色;雄蕊短或稍長於花瓣;子房密被柔毛,花柱短或稍長於雄蕊。
五、傳說:
宋代梅詩特多,故在宋代末年的方回《瀛奎律髓》中,別出"梅花"為一類。梅詞也多佳作。名家如北宋林逋(和靖)隱居杭州孤山,植梅放鶴,號稱梅妻鶴子。其梅花詩詞甚多,而"疏影橫斜水清淺,暗香浮動月黃昏"(《山園小梅》)的詩句,更是傳神佳句。
余如北宋的蘇試、秦觀、王安石等,南宋的陸游、陳亮、范成大等,皆多梅花詩詞傳世。由於文人墨客、士大夫階層的閑情雅趣促進了私家園林的興起,各地紛建梅園,遍植梅樹、梅溪、梅湖、梅台、梅亭等賞梅景觀的引導效應,使喜梅、植梅、賞梅成為一種社會時尚。
拓展資料
大部分梅花開花的時間都是2月前後:
南京的梅花山是2月開花,是觀賞梅花盛開的首選;
上海的植物園里的梅花也是2月份開放,是不錯的旅遊勝地;
還有1月下旬就開花的浙江超山梅花,此處的梅花被譽為是天下最奇異、珍貴的梅花,尤其是那裡的兩棵古梅,是非常珍貴的植物,分別來自久遠的唐朝與宋朝;
還有更早開花的是江西的梅嶺,它的梅花在1月中旬便已經開放了,說起梅嶺,我想小夥伴們都不陌生吧,《琅琊榜》中的梅嶺就是此梅嶺,在劇中那裡是人們心中永遠無法抹去的悲痛發源地。
西溪濕地的梅園梅花會在2月至3月陸續開放;
日本的梅花則在1月下旬至2月陸續開花。
4. 卜運算元詠梅 南宋姜夔
江左詠梅人,夢繞青青路。因向凌風台下看,心事還將與。憶別庾郎時,又過林逋處。萬古西湖寂寞春,惆悵誰能賦。
5. 古代女子額間畫的花鈿是什麼時候出現的花鈿的形狀有講究嗎
至於史料記載,南朝宋武帝的女兒壽陽公主,在含章店檐下睡覺的時候,梅花落在額上,形成了一種非常好看的圖案。這種圖案在公主的額上洗不掉,一直存在了三日之久,宮女覺得十分好看,就開始模仿這種裝扮,逐漸形成了一種妝容。這種新的妝容經產生之後就很快流傳到民間,成為了女性爭相效仿的一種時尚,世人也將這種妝容稱為“壽陽妝”或“梅花妝”。
古時候婦女的化妝方式十分精巧,別出心裁,不拘一格。花鈿的顏色也有很多,形狀除了梅花形狀,還有各種小鳥、小魚等。花鈿的顏色取決於花鈿的材料,比如說金箔片就是金色,在人的額前閃爍發光。黑光紙是黑色,在額前能夠顯得更加閃亮,古代婦女還可以根據花鈿的形狀繪上各種顏色,讓裝飾變得更加絢麗多彩,從中可以看出古人的聰明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