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櫻梅茶花 » 茶花雞籠

茶花雞籠

發布時間: 2023-07-11 07:48:08

❶ 雛雞養殖密度為最好

1、網上育雛。是將雛雞飼養在距離地面50 -60 Cm 高的鐵絲網、塑料網、木板條或竹竿上,但以鐵絲網最好。網的結構分網片和框架兩部分。網孔的大小應適宜飼養育成雞,不能太小,否則,糞便下漏不暢。育雛時,在網面上鋪一層小孔塑料網,待雛雞日益長大時,撤掉塑料網。其優點是雞與糞便不直接接觸,減少疾病發生,提高成活率。
2、立體育雛。將雛雞飼養在分層的育雛籠內,育雛籠一般分為3 一4 層,採用層疊式。雞籠採用毛竹、木條或鐵絲等製作,底網大多採用鐵絲網或塑料網。雞糞從網眼漏到承糞板上,承糞板可以定期清洗。籠育的房舍利用率和勞動效率高,還可以節省熱源,又不用墊料,利於防病,管理方便。但籠具投資大,且上下層溫差大,雞群發育不整齊;同時對飼料的全價性和通風的要求較高。
3、地面育雛。要求舍內用水泥地面,便於沖洗消毒。育雛前徹底消毒,再鋪以20 - 25 cm 厚的墊料。墊料可以是鋸末、麥草、谷殼、稻草等,應因地制宜,但要求乾燥、衛生、柔軟、無霉變。地面育雛成本較低;但房舍利用率低,雛雞與糞便接觸,易發生疾病流行,如雞球蟲、雞白痢等。

❷ 贊美室內盆花的詩句

1. 關於盆花的詩句
關於盆花的詩句 1.描寫「盆景」的詩句知檔差有哪些
描寫「盆景」的詩句有:

1、《滸以秋蘭一盆為供》

宋 : 戴復古

吾兒來侍側,供我一秋蘭。蕭然出塵姿,能禁風露寒。

移根自岩壑,歸我幾案間。養之以水石,副之以小山。

儼如對益友,朝夕共盤桓。清香可呼吸,薰我老肺肝。

不過十數根,當作九畹看。

2、《和花翁盆梅》

宋 : 杜范

絕澗移來近市園,又還移入賣花分。體蟠一簇皆心匝,膚裂千梢尚手痕。

試問低回隨俗態,何如峭直抱孤根。歲寒風節應無恙,魯兀須知自有尊。

3、《紅梅》

宋: 蘇軾

年年芳信負紅梅,江畔垂垂又欲開。

珍重多情關伊令,直和根撥送春來。

4、《憶梅》

唐代:李商隱

定定住天涯, 依依向物華。

寒梅最堪恨, 常作去年花。

5、《新栽梅》

唐代:白居易

邊新栽七株梅,欲到花時點檢來。

莫怕長洲桃李嫉,今年好為使君開。
2.關於花的詩詞
1.待到重陽日,還來就菊花。(孟浩然:《過故人庄》)

2.花間一壺酒,獨酌無相親。(李白:《月下獨酌》)

3.夜來風雨聲,花落知多少。(孟浩然:《春曉》)

4.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杜甫:《春望》)

5.曉看紅濕處,花重錦官城。(杜甫:《春夜喜雨》)

6.竹徑通幽處,禪房花木深。(常建:《題破山寺後禪院》)

7.黃四娘家花滿蹊,千朵萬朵壓枝低。(杜甫:《江畔獨步尋花》)

8.無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識燕歸來。(晏殊:<;浣溪沙》)

9.西塞山前白鷺飛,桃花流水鱖魚肥。(張志和:《漁歌子》)

10.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杜牧:《清明》)

閉門不管庭前月,分付梅花自主張。

唐·元稹: 不是花中偏愛菊,此花開盡更無花。

唐·斐休: 不是一番寒徹骨,怎得梅花撲鼻香?

宋·晏殊: 春風不解禁揚花,蒙蒙亂撲行人面

唐·趙嘏: 春風賀喜無言語,排比花枝滿杏園。

元·盧摯: 春來南國花如綉,雨過西湖水似油。

宋·蘇軾: 春宵一刻值千金,花有清香月有陰。

唐·東方虯: 春雪海空來,觸處似花開。不知園里樹,若個是真梅。

唐·杜甫: 顛狂柳絮隨風舞,輕薄桃花逐水流。

明·豐坊: 東風一夜吹桃萼,桃花吹開又吹落。開時不記春有情,落時偏道風聲惡。

宋·王安石: 隔岸桃花紅未半,枝頭已有蜂兒亂。

宋·楊萬里: 骨相玲瓏透八窗,花頭倒插紫荷香。線身無數青羅扇,風不來也自涼。

唐·岑參: 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

宋·鄭思肖: 花開不並百花叢,獨立疏籬趣未窮。寧可枝頭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風中!

元·薩都刺: 江南二月風雨過,梅花開盡杏花紅。

宋·楊萬里: 接天連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

唐·王維: 君自故鄉來,應知故鄉事。來日綺窗前,寒梅著花未?

唐·皮日休: 落盡殘紅始吐芳,佳名喚作百花王。竟誇天下無雙艷,獨占人間第一香。

宋·王安石 ★詠石榴花: 濃綠萬枝紅一點,動人春色不須多。

唐·李商隱: 世間花葉不相倫,花入金盆葉作塵。惟有綠荷紅菡萏,舒捲開合任天真。

唐·杜甫: 桃花細蠢殲逐楊花落,黃鳥時兼白鳥飛。

宋·汪藻: 桃花嫣然出籬笑,似開未開最有情。

唐·杜甫: 桃花一簇開無主,可愛深紅愛洌紅。

唐·劉禹錫: 庭前芍葯妖無格,池上芙蕖凈少情。惟有牡丹真國色,花開時節動京城。

唐·劉禹錫: 迎得春花先到一,淺黃輕綠映樓台。

又是一年芳草綠,依然十里杏花紅。

正月里,梅花陣陣香;二月里,杏花暖洋洋;三月里,桃花噴噴香;四月里,薔薇都開放;五月里,石榴紅似火;六月里,茶花香滿塘;七月里,鳳仙是七巧;八月里,桂花滿園香;九月里,菊花堆得高;十月里,芙蓉小陽春;十一月,山茶滿樹花;十二月,臘梅黃燦爛。
3.關於花的詩句//
1.待到重陽日,還來就菊花。(孟浩然:《過故人庄》)

2.花間一壺酒,獨酌無相親。(李白:《月下獨酌》)

3.夜來風雨聲,花落知多少。(孟浩然:《春曉》)

4.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杜甫:《春望》)

5.曉看紅濕處,花重錦官城。(杜甫:搭皮《春夜喜雨》)

6.竹徑通幽處,禪房花木深。(常建:《題破山寺後禪院》)

7.黃四娘家花滿蹊,千朵萬朵壓枝低。(杜甫:《江畔獨步尋花》)

8.無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識燕歸來。(晏殊:9.西塞山前白鷺飛,桃花流水鱖魚肥。(張志和:《漁歌子》)

10.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杜牧:《清明》)

閉門不管庭前月,分付梅花自主張。

唐·元稹: 不是花中偏愛菊,此花開盡更無花。

唐·斐休: 不是一番寒徹骨,怎得梅花撲鼻香?

宋·晏殊: 春風不解禁揚花,蒙蒙亂撲行人面

唐·趙嘏: 春風賀喜無言語,排比花枝滿杏園。

元·盧摯: 春來南國花如綉,雨過西湖水似油。

宋·蘇軾: 春宵一刻值千金,花有清香月有陰。

唐·東方虯: 春雪海空來,觸處似花開。不知園里樹,若個是真梅。

唐·杜甫: 顛狂柳絮隨風舞,輕薄桃花逐水流。

明·豐坊: 東風一夜吹桃萼,桃花吹開又吹落。開時不記春有情,落時偏道風聲惡。

宋·王安石: 隔岸桃花紅未半,枝頭已有蜂兒亂。

宋·楊萬里: 骨相玲瓏透八窗,花頭倒插紫荷香。線身無數青羅扇,風不來也自涼。

唐·岑參: 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

宋·鄭思肖: 花開不並百花叢,獨立疏籬趣未窮。寧可枝頭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風中!

元·薩都刺: 江南二月風雨過,梅花開盡杏花紅。

宋·楊萬里: 接天連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

唐·王維: 君自故鄉來,應知故鄉事。來日綺窗前,寒梅著花未?

唐·皮日休: 落盡殘紅始吐芳,佳名喚作百花王。竟誇天下無雙艷,獨占人間第一香。

宋·王安石 ★詠石榴花: 濃綠萬枝紅一點,動人春色不須多。

唐·李商隱: 世間花葉不相倫,花入金盆葉作塵。惟有綠荷紅菡萏,舒捲開合任天真。

唐·杜甫: 桃花細逐楊花落,黃鳥時兼白鳥飛。

宋·汪藻: 桃花嫣然出籬笑,似開未開最有情。

唐·杜甫: 桃花一簇開無主,可愛深紅愛洌紅。

唐·劉禹錫: 庭前芍葯妖無格,池上芙蕖凈少情。惟有牡丹真國色,花開時節動京城。

唐·劉禹錫: 迎得春花先到一,淺黃輕綠映樓台。

又是一年芳草綠,依然十里杏花紅。

正月里,梅花陣陣香;二月里,杏花暖洋洋;三月里,桃花噴噴香;四月里,薔薇都開放;五月里,石榴紅似火;六月里,茶花香滿塘;七月里,鳳仙是七巧;八月里,桂花滿園香;九月里,菊花堆得高;十月里,芙蓉小陽春;十一月,山茶滿樹花;十二月,臘梅黃燦爛。
4.描寫盆栽的詩句
1、宋 陸游《懷舊》

翠崖紅棧郁參差,小盆初程景最奇。

誰向豪端收拾得,李將軍畫少陵詩?

2、元 劉敏中《鵲橋仙 盆梅》

孤根如寄,高標自整。坐上西湖風景。幾回誤作杏花看,被夢里、香魂喚省。

薰爐茶灶,春閑書永。不似霜清月冷。從今更愛短檠燈,夜夜看。

3、宋 趙希逢《和買盆池蓮》

終日歡陪解語蓮,浮花欲比價相千。

不須更買盆池景,寂寞無言涴眼前。

4、唐 李商隱《憶梅》

定定住天涯, 依依向物華。

寒梅最堪恨, 常作去年花。

5、宋 戴復古《滸以秋蘭一盆為供》

吾兒來侍側,供我一秋蘭。蕭然出塵姿,能禁風露寒。

移根自岩壑,歸我幾案間。養之以水石,副之以小山。

儼如對益友,朝夕共盤桓。清香可呼吸,薰我老肺肝。

(2)茶花雞籠擴展閱讀

中國是世界的詩詞王國,歷代的詩人墨客對花草樹木情有獨鍾,以凝煉的語言,傳神的文字,十分生動地概括了山水花木的精神品格和風情韻致,還有不少是吟詠盆景藝術。

元代強調盆景的「小中見大」,也要求畫理入盆的意趣。謝宗可《蟠梅》詩:「縈春絆碧裂蒼苔,歲晏寒香宛轉來;蛟蟄凍雲冰骨瘦。龍眠夜月玉鱗開。風霜氣勢從千折,鐵石心腸亦九回;只為東君甘自屈,不教枉點百花魁。」

清時,觀花盆景不僅在民間深受喜愛,在宮廷中也佔有一席之地。康熙在《詠御制盆景榴花》中寫道:「小樹枝頭一點紅,嫣然六月雜荷風; 青葉里珊瑚朵,疑是移銀金碧中。」把盆中珊瑚配景的襯托,榴花的嬌艷欲滴寫的十分傳神。
5.關於盆景的詩詞
《鵲橋仙 盆梅》

年代: 元 作者: 劉敏中

孤根如寄,高標自整。坐上西湖風景。幾回誤作杏花看,被夢里、香魂喚省。

薰爐茶灶,春閑書永。不似霜清月冷。從今更愛短檠燈,夜夜看

《午酌對盆蘭有感》

年代: 宋 作者: 陳著

山中酒一樽,樽前蘭一盆。

蘭影落酒卮,疑是湘原魂。

乘醉讀離騷,意欲招湘原。

湘原不可招,桃李花正繁。

春事已如此,難言復難言。

聊借一卮酒,酹此幽蘭根。

或者千載後,清香滿乾坤。

《滸以秋蘭一盆為供》

年代: 宋 作者: 戴復古

吾兒來侍側,供我一秋蘭。

蕭然出塵姿,能禁風露寒。

移根自岩壑,歸我幾案間。

養之以水石,副之以小山。

儼如對益友,朝夕共盤桓。

清香可呼吸,薰我老肺肝。

不過十數根,當作九畹看。

《盆池荷花》

年代: 宋 作者: 袁說友

根向盆池束,華敷菡萏叢。

細擎深院宇,低裊半窗風。

蘸水凝綃翠,當軒試臉紅。

化工雖力淺,猶折小蓮蓬。

《盆中樹》

年代: 元 作者: 王冕

橐駝已矣樹多病,後世誰能諭官政?

盤根銀節入盆盂,豈伊妡生之本性?

童童結蓋擁綠雲,皮膚轉卷生蟲紋。

幽人重之如重寶,置諸座右同佳賓。

時時玩賞勤拂試,要做人前好顏色。

自憐無路接春風,慚愧荊榛得甘澤。

人言此樹受恩愛,我獨悲之受其害。

既無所資無所求,何故矯為阿媚態?

嗟哉木命既有虧,其所玩者何為奇?

君不見石家珊瑚高且貴,今日根株在何地?

又不見李家花木比異珍,於今野草秋煙昏。

姚黃魏紫誇艷美,看到子孫能有幾?

人生所重重有德,耳目之娛何足齒?

我知萬物各有緣,胡不聽之於自然?

平原太谷土無限,樗櫟能與天齊年。

此樹那宜此中種,器小安能成大用?

願君移向長林間,他日將來作梁棟。

《憫盆松》

年代: 宋 作者: 艾性夫

物生天地間,細大各有容。

偉哉霄漢姿,厄此盆盎中。

嗟吁爾橐駝,局促吾蒼龍。

駝兮顧我笑,可憫豈獨松。

《謝東園主人惠竹石以紫石盆貯之》

年代: 宋 作者: 陳宓

幽人巧琢紫璠玙,中貯琅玕一尺餘。

怪石嵌岩苔蘚古,坐移衡霍入吾廬。

《盆中四時木犀》

年代: 宋 作者: 何應龍

一樹婆娑月里栽,是誰移種下天來。

金英恰似清霄月,一度圓時一度開。

《盆梅》

年代: 宋 作者: 施樞

白玉堂前樹,誰移此地栽。

看教清意足,喚得艷陽回。

舞片疑雲墮,留香待月來。

只應標格好,獨為歲寒開。

《盆橘》

年代: 宋 作者: 張鎡

懶向江頭置木奴,瓦盆聊玩綠垂珠。

何煩二老輸贏決,始悟商山樂不殊。
6.關於植物的詩句
1、《錢塘湖春行》

【作者】白居易 【朝代】唐

孤山寺北賈亭西,水面初平雲腳低。

幾處早鶯爭暖樹,誰家新燕啄春泥。

亂花漸欲迷人眼,淺草才能沒馬蹄。

最愛湖東行不足,綠楊陰里白沙堤。

白話翻譯:

繞過孤山寺以北漫步賈公亭以西,湖水初漲與岸平齊白雲垂得很低。

幾只早出的黃鶯爭棲向陽的暖樹,誰家新飛來的燕子忙著築巢銜泥。

野花競相開放就要讓人眼花繚亂,春草還沒有長高才剛剛沒過馬蹄。

最喜愛湖東的美景令人流連忘返,楊柳成排綠蔭中穿過一條白沙堤。

2、《春望》

【作者】杜甫 【朝代】唐

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

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

白頭搔更短,渾欲不勝簪。

白話翻譯:

長安淪陷,國家破碎,只有山河依舊;春天來了,人煙稀少的長安城裡草木茂密。

感傷國事,不禁涕淚四濺,鳥鳴驚心,徒增離愁別恨。

連綿的戰火已經延續到了現在,家書難得,一封抵得上萬兩黃金。

愁緒纏繞,搔頭思考,白發越搔越短,簡直插不了簪了。

3、《敕勒歌》

【作者】佚名 【朝代】南北朝

敕勒川,陰山下。天似穹廬,籠蓋四野。

天蒼蒼,野茫茫。風吹草低見牛羊。

白話翻譯:

遼闊的敕勒大平原,就在陰山腳下。敕勒川的天空啊,看起來好像牧民們居住的氈帳一般。

它的四面與大地相連,蔚藍的天空一望無際,碧綠的原野茫茫不盡。那風吹到草低處,有一群群的牛羊時隱時現。

4、《春雪》

【作者】韓愈 【朝代】唐

新年都未有芳華,二月初驚見草芽。

白雪卻嫌春色晚,故穿庭樹作飛花。

白話翻譯:

新年都已來到,但還看不到芬芳的鮮花到二月,才驚喜地發現有小草冒出了新芽。

白雪也嫌春色來得太晚了,所以有意化作花兒在庭院樹間穿飛。

5、《清平樂·村居》

【作者】辛棄疾 【朝代】宋

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醉里吳音相媚好,白發誰家翁媼?

大兒鋤豆溪東,中兒正織雞籠。最喜小兒亡賴,溪頭卧剝蓮蓬。

白話翻譯:

草屋的茅檐又低又小,溪邊長滿了碧綠的小草。含有醉意的吳地方言,聽起來溫柔又美好,那滿頭白發的老人是誰家的呀?

大兒鋤豆溪東,二兒子正忙於編織雞籠。最令人喜愛的是無賴的小兒子,他正橫卧在溪頭草叢,剝著剛摘下的蓮蓬。

❸ 鼎湖山的資料

鼎湖山是嶺南四大名山之首,距肇慶城區東北18公里,位於北緯23°10』,東經112°31』。因地球上北回歸線穿過的地方大都是沙漠或乾草原,所以鼎湖山又被中外學者譽為「北回歸線上的綠寶石」 。 1956年,鼎湖山成為我國第一個自然保護區。1979年又成為我國第一批加入聯合國科教文組織「人與生物圈」計劃的保護區,建立了「人與生物圈」研究中心,成為國際性的學術交流和研究基地。
鼎湖山面積1133公頃,最高處的雞籠山頂高1000.3米,從山麓到山頂依次分布著溝穀雨林、常綠闊林、亞熱帶季風常綠闊葉林等森林類型。而保存較好的南亞熱帶森林典型的地帶性常綠闊葉林是有400多年歷史的原始森林。鼎湖山因其特殊的研究價值聞名海內外,被眷為華南生物種類的「基因儲存庫」和「活的自然博物館」。
這里有野生高等植物1843種,栽培植物534種,其中珍稀瀕危的國家重點保護植物23種;以鼎湖山命名的植物有30種。鼎湖山多樣的生態和豐富的植物為動物提供了充足的食源和良好的棲息環境。因此這里的動物種類和數量也很多,有鳥類178種,獸類38種,其中國家保護動物15種,1998年12月,經中南林學院森林旅遊研究中心測定,鼎湖山的負離子含量最高達到105600個/立方厘米,為目前國內所測定的最高的負離子含量區。
鼎湖山自唐代以來就是著名的佛教聖地和旅遊勝地。公元676年,惠能高僧的弟子智常禪師在鼎湖山西南之頂老鼎建白雲寺,此後,高僧雲集這里,環山建起三十六招提,前來朝拜、游覽的香客、遊人越來越多。明崇禎年間,即公元1633年,和尚在蓮花峰建起蓮花庵,第二年又迎來高僧棲壑和尚入山奉為主持,重建山門,改蓮花庵為慶雲寺,到了清代,慶雲寺規模越來越大,成為嶺南四大名剎之首。鼎湖山因為覆蓋著茂密的森林而蘊藏著豐富的泉水,從而造就了千姿百態的流泉飛瀑。幽深的自然景觀,東西兩溪流形成兩大景區:天溪景區、老鼎景區。九十年代新開發的鼎湖山新景區叫」新鼎景區」。
鼎湖與七星岩一起於1982年組成星湖風景名勝區,成為國家首批44個重點風景名勝區之一,於1998年七月又評為國家文明風景名勝區示範點。如今,鼎湖山又建起了國際學生旅館,以低廉的價格接待海內外學生。
天目山自然保護區
天目山自然保護區地處臨安市西北部,面積4284公頃,經度范圍:119°24′11〃-119°28 ′21〃,經度范圍:30°18′30〃-30°24′55〃,海拔范圍300m-1556m,具有典型的中亞熱帶的森林生態系統和森林景觀。

天目山一九五六年被批為\"森林禁伐區\",一九八六年成立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均為全國首批,一九九六年被納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國際生物圈保護區網路,在全國的自然保護區內有著較高的知名度。

天目山之所以受到社會各界的青睞,是因為她是生物種多樣性和文化多樣性的集中點,不僅生物資源,保存較好,旅遊文化資源和區位優勢特別明顯。原1050公頃范圍內有高等植物2160餘種,其中以\"天目\"命名的37種,國家保護植物35種;有高等動物2274種,昆蟲2000餘種,其中國家一、二級保護動物34種,以\"天目\"命名的動物48種,是名符其實的\"生物基因庫\",被七十餘所大中院校定為教研實習基地。區內的森林生態有高、大、古、稀、美特點。有全國最高的57米的金錢松,整個老殿景區的樹木均為30米以上的喬木;有古柳杉群,區內胸徑1米以上的古木600餘棵,僅柳杉就有400餘棵,胸徑2米以上的柳杉19棵,最大的材積達75.4立方米;野生野杏、連香樹、香果樹,迎春木均為珍稀的古老種類,被稱為\"活化石\"。豐富的森林生態形成了優美的森林景觀,春至野花遍地香氣襲人;夏到綠樹成蔭,清新涼爽;秋來翠竹紅楓,金黃的銀杏滿山皆是;冬天則是玉樹銀花的優美景象。獨特的地形、地貌,豐富的森林植被形成了天目山獨特的復雜多變多類型的森林生態氣候。年平均氣溫仙人頂為8.8℃,山麓禪源寺為14.8℃,特別是受地勢小環境影響,禪源寺景區形成了冬暖夏涼小氣候,常年7月份的平均氣溫為26℃,是避暑的\"清涼世界\"。天目山距臨安41公里,距杭州90公里,處在黃山至杭州的黃金旅遊線上,為東南沿海的綠色明珠。天目山自古就為宗教名山,北魏酈道元所注的《水經注》中就有記載,建於元代的開山老殿,距今已有700多年的歷史,建於清代的禪源寺佔地40餘畝,曾有齋堂500餘間,僧侶1000餘人,是全國最大的韋陀道場。李白、白居易、蘇軾、李時珍、乾隆及近代的郁達夫、徐悲鴻、胡適名人都到過天目山,為天目山留下了寶貴的文化遺產。近幾年來,隨著生態旅遊的開發,保護區的旅遊接待設施已初具規模,有接待床位1300餘個,旅遊車輛30餘輛,成為東南沿海大中城市生態旅遊的首選地。

浙江天目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局成立於1988年,為副縣級事業單位,核定計財科、經營管理科、辦公室、保護科、科研所五個科室為副科級,定編人數48人。行政上由臨安市人民政 府領導,業務隸屬浙江省林業廳。天目山管理局的主要職責是:1�保護天目山保護區的生態資源和文化資源;2�加強科學研究和科普宣傳,提高全民生態保護意識,促進資源的可持續利用。3�加強生態旅遊開發,為保護區的建設積累資金,提高幹部職工的福利待遇。建局十餘年來,天目山人勤儉創業,甘於奉獻,以保護為宗旨,加強保護力度,曾獲林業部 、人事部森林防火先進單位。以科技為依託,不僅是生態科學研究和科普宣傳場所,也是學校教學實習重要基地。據統計,來天目山進行教學實習的大中專院校70餘所,每年有30餘所的中小學來天目山舉行各種科教活動。不僅生態資源保護較好,文化建設也上了一個台階,天目書院,天目山詩書畫院相繼成立;生態旅遊開發已初具規模。局設立了旅遊科,加強了旅遊的管理,整個保護區的建設,保護、科研、開發三位一體,事業逐步完善。正如詩人張學理的對聯\"天目山名山端靠前賢開拓,自然寶庫全憑來者經營\"所說,天目山管理局現任領導班子和職工以護名山,愛名山為榮,立足高起點,確定高標准,請上海同濟大學設計的天目山自然保護區總體規劃和禪源寺景區詳細規劃已經完成。即將投建,恢復天目山佛教勝 地禪源寺工程正緊鑼密鼓進行。我們相信,在社會各界的支持幫助下,二十一世紀的天目山將更加的輝煌。

---------------------------------------------------
武夷山國家自然保護區
武夷山國家自然保護區位於中國福建省北部武夷山脈的最高地段,東經117度27分至51分、北緯27度33分至54分。總面積56527平方米,是世界同緯度帶現存面積最大、保存最完整的中亞熱帶森林生態系統。森林覆蓋率為95.3%。建立於1979年,被納入聯合國「人與生物圈」保護區網路。武夷山不僅以「碧水丹山」、「奇秀甲東南」自然風光著稱,而且以豐富的動植物資源,世界罕見的物種基因庫,成為「生物模式標本」產地。

氣候特點

地處中亞熱帶,境內海拔1800米以上的山峰有34座,形成天然屏障,冬季可阻擋、削弱北方冷空氣的入侵,夏季可抬升、截留東南海洋季風,形成中亞熱帶溫暖濕潤的季風氣候區。氣候溫暖潮濕,霧日長,垂直變化顯著。保護區內年平均氣溫8.5--18度,年平均降雨量為1486--2150毫米,年平均相對濕度78--84%,早霜10月份,終霜3月份,無霜期253--273天,平均霧日達120天,隨海拔高度增加年日照數遞增率為21.3小時/百米,年降水量遞增率為44--54毫米/百米。

地質地貌

保護區位於武夷山脈地勢最高區域。平均海拔1200米以上。主峰黃崗山海拔2158米,是武夷山脈最高峰,也是中國東南大陸最高峰。區內地勢高低懸殊,高山深谷縱橫,在面積556.7平方米的小范圍內,最高處達2158米,最低處僅300米,相差1800多米。區內出露最多的岩石是侏羅系兜嶺群火山岩和燕山期花崗岩。武夷山脈有數十個與山脊直交或斜交的埡口,它們或是古老的河谷,或是由斷層隱落而成,是小股氣流運行的通道。

植物種類

保存著2萬多公頃原始類型的森林,有30類群系,100多個群落。主要森林植被類型有常綠闊葉林、針闊葉過渡林、常綠落葉闊葉混交林、針葉林、中山矮曲林、中山草甸、竹林等。

有近四千種植物。其中列入國家重點保護的珍貴樹種有銀杏、水松、南方鐵杉、鍾萼木、鵝掌楸、香果樹、銀鍾樹、觀光木等19種。還有紫楠、香花木、武夷四照花以及武夷玉山竹、崇安唐竹等百數十種珍稀物種或武夷特有物種。這些珍稀植物在研究植物進化史方面,具有很高的價值。

動物種類

野生獼猴群

自然保護區內已知脊椎動物有475種,其中哺乳綱8目23科31種,鳥綱18目47科73種,兩棲綱2目10科35種,魚綱4目12科40種。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57種,其中國家一級保護9種,二級48種。

其中被列為國家保護對象的脊椎動物有華南虎(已多年未見出沒)、獼猴、短尾猴、毛冠鹿、雲豹、金貓、大靈貓、小靈貓、白頸長尾雉、黃腹角雉、鴛鴦、白鷳、草鶚、穿山甲、蘇門羚等。崇安髭蟾(角怪)、麗棘蜥、竹鼠、蠑螈、大頭平胸龜、長腳鼠耳蝠、短腳鼠耳蝠以及崇安地蚣、武夷湍蛙、三港雨蛙等數十種動物,是全國僅見於此的獨有珍貴物種。全國昆蟲有32個目,在這里已發現31個目,金斑喙鳳蝶、寬尾鳳蝶等屬於珍稀種。蛇類已發現5科26屬64種(其中毒蛇17種),佔中國蛇類種數的1/3。

----------------------------------------------
鼎湖山自然保護區
鼎湖山自然保護區佔地面積1133公頃,最低海拔高度14.1米 ,最高海拔高度 1000.3米;有高等植物267科877屬1863種,16個自然植被類型,獸類38種,爬行類20種,鳥類178種,蝶類85種,昆蟲681種。建築面積4700多平方米,其中用於辦公和科研的3100多平方米,設有實驗室、圖書館、展覽室、標本室、講座室和接待室;職工住宅有1590多平方米。已建有珍奇觀賞植物園鼎湖山珍稀瀕危植物園、華南杜鵑園(山)、竹園,面積總計5.43公頃,種類合計158種;另有5個蔭棚及繁殖棚,佔地300多平方米,一個苗圃地佔地7000多平方米。3個永久樣地佔地4公頃,進行生態研究觀察。

翻開世界植被圖,沿著北回歸線由東往西,褐黃的標色不無遺憾地告訴你:這是令人觸景生畏的回歸沙漠帶。越過茫茫沙漠或稀樹草原,在位於北緯23°10′,東經112°34′的地方,你會驚喜地發現一片蓊蒙的綠洲,象一顆璀璨的翡翠,赫然鑲嵌在這條北回歸沙漠帶的末端。這就是素有「沙漠帶上的綠色寶庫」之稱的鼎湖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鼎湖山位於廣東省肇慶市境內,東距廣州86km,南臨西江3km,西離肇慶市中心18km,北與九坑相鄰。這里群峰列峙,滿目青翠,古木參天,鳥語花香;涓潺的溪流,高懸的飛瀑,浩瀚的林海,奇特多姿的自然景觀,獨具特色的森林群落,豐富多彩的物種資源渾然交織在一起,使其成為物華天寶之地,並以「活的自然博物館」譽滿海內外。

地處熱帶北緣,亞熱帶南緣,溫暖濕潤的季風氣侯,正是大自然對鼎湖山的

偏愛,這里保存並繁衍著眾多的森林植被類型。群峰之間,隨著海拔高度的增加,從山麓到山頂,依次分布著溝穀雨林、季風常綠闊葉林、常綠闊葉林等自然植被。前者屬於熱帶植被類型,後者屬於亞熱帶植被類型,而季風常綠闊葉林則屬於熱帶和亞熱帶之間的過渡類型,為中國南亞熱帶所特有。針葉林、針闊葉混交林、季風常綠闊葉林構成了一個森林植被的自然演替序列和方向。此外,由水翁、蒲桃和魚尾葵所組成的河岸林與溝穀雨林相連,呈一條彎曲的玉帶與溪水交輝相映,狀似一條走廊,惹人注目。在這眾多的植被類型中,最能體現鼎湖山森林地域和景觀特色的要數季風常綠闊葉林和溝穀雨林。

鼎湖山的季風常綠闊葉林,迄今已有近400年的保存歷史,它在種類組成、群落結構、生長發育和進化演替等方面都有其特殊的規律,反映了本地帶植被的最高生產力水平及其自然資源狀況,是研究自然生態平衡的樣板。季風常綠闊葉林外貌蒼綠,林冠重疊稠密,群落層次結構復雜,一般可分為五層。其中,喬木可分為了三層,外加灌木和幼樹、草本層。由錐栗、荷木等散生的陽性巨樹所組成的喬木第一亞層,林冠層不連續,呈半球狀。這些巨樹高達30多米,3-4個人攜手才能合圍。高大挺拔的樹干,粗糙的樹皮以及逐顯蒼老的枝乾和樹梢,一方面表明它們在森林中唯我獨尊,不可替代的長者地位,另一方面也預示著它們經過數百年的滄桑風雨,即將走完自己的生命歷程。喬木第二亞層由黃果厚殼桂、厚殼桂等主要種類構成。它們樹干挺直,樹皮光滑;枝繁葉茂,鬱郁蔥蔥,顯示出奮勇爭先的勃勃生機,假以時日,它們將取代上層的高大古樹。從喬木第三亞層往下,伴隨著豐富多彩的層間植物,種類組成復雜繁多,雖比不上熱帶森林物種的茂密富饒,但卻反映了南亞熱帶季風常綠闊葉林的原始風貌。具有重要的科學研究價值。

鼎湖山地勢軒昂,地形錯落,最高峰雞籠山海拔1000.3m。兩條由西北獨自發

源的溪流,終年水花飛濺,流泉淙淙。在縱跨整個鼎湖山後於東南出口處合二為一,最終奔向西江。溫暖、陰濕和靜風,使慶雲寺到半山亭一帶,以及白雲寺附近的山澗谷地上,分布著亞熱帶南部所特有的溝穀雨林。由凸脈榕、魚尾葵、橄欖、肥莢紅豆等組成的溝穀雨林,下與河岸林相接,上與季風常綠闊葉林相連。雖在群落合成特徵上已不如真正的熱帶雨林,但群落外貌、結構和種類組成有其自身的特點。當你登高俯瞰,這兩條溪流好象禮儀小姐所佩戴的綠色綵帶,而其間生長著的溝穀雨林又恰似鑲嵌在這條綵帶上的綠石,把鼎湖山裝扮得分外妖嬈。

倘佯於古林綠海之中,品味「到此已無塵半點,上來更有碧千尋」的意境,令人心曠神怡。那離奇古怪,神秘玄妙的熱帶森林景觀,會使你會味無窮,留連忘返。在那土壤淺薄的山坡上,雄偉壯觀的板狀根,形如板牆,又似昆鵬展翅,向四周延伸,牢固地支撐著仁面子、荔枝等參天大樹,使之雄踞於林冠之首。那黑的、青的、黃的、紅的,五顏六色,千姿百態的藤蔓植物,有的圓粗如巨蟒,有的扁平如履帶,有的則纖細如絲線,它們時而卧地而行,時而攀岩走壁,繞樹而上;似鞦韆,似繩桿,騰空飛掛於大樹之間,縱橫交織於林冠之上,無所不在地顯示它們魔高一丈的生存本領。植物種對生存空間的激烈爭奪,使一些附生植物選擇錐栗、荷木等大樹蒼老的枝幹,作為自己的安身之所,脆花蘭、蜈蚣藤、獅子尾等在枝幹上劃地為營,將自己發達的根系深扎於樹皮裂隙之間,巧取豪奪,繁衍生息。它們或攀附緊貼樹干,或懸垂倒掛,風姿綽約,儀態萬千,宛如空中花園一般。植物世界生存競爭最殘忍的一幕應是絞殺現象,本來依靠動物和鳥類將種子攜帶到宿主枝丫和樹皮裂縫後,才得以萌發生長的榕樹,非但不知恩圖報,反而貪得無厭,得寸進尺,憑著自己垂吊而下的氣根網,將宿主團團抱住並絞殺致死,進而占據宿主的位置,求其自身的發展。在水筒木、青果榕等桑科榕屬植物,以及水東哥的樹幹上,出現了開花結果的奇特現象,魚尾葵更是別出心裁地從莖干或葉柄處長出一個碩大的花序,似觀音手中的魔鞭,倒掛干頂,成一景。其實老莖生花的植物多數為雌雄異株,將自己鮮艷的花朵顯露於昆蟲最易觸及的位置,顯示了植物對昆蟲傳粉的一種特殊適應。至此,你不得不驚嘆自然界的博大精深。

鼎湖山遍地珍奇,滿山寶藏。保護區1133ha范圍內,生長著2500多種高等植物,約占廣東植物總數的四分之一。1845種野生高等植物中,桫欏、紫荊木、土沉香等國家保護植物達22種,鼎湖冬青、鼎湖釣樟等華南特有種和模式產地種更是多達30種。被稱為活化石的古老孑遺植物桫欏,逃過了第四紀冰川的浩劫,鼎湖山生存下來,雖野生數量已寥寥無幾,但同門兄弟-黑桫欏卻選擇陰濕避風的地方安家落戶,已成旺族。經過40年的保護和繁殖,一些珍稀瀕危種類在鼎湖山已不再是孤家寡人,家丁不旺。格木已成群落,觀光木、雞毛松的後代早已融入植物大家庭中,隨處可見其芳蹤。而長葉竹柏則成了鼎湖山獨特的行道樹種,笑迎八方賓客。

四方物種,兼容並存,薈萃於此,將鼎湖山裝點得花枝招展,充滿生機。春天,油麻藤那圓粗的莖幹上,則開出了一串串晶瑩剔透,豐腴動人的禾雀花,那白的白里泛綠,那紅的紅中紫,似一群排列有序,振翅欲飛的禾雀。在林木稀疏的杜鵑山上,20多種華南杜鵑花競相怒放,紅色、白色、紫紅色、粉紅色,滿山遍野,爭春斗艷。初夏,錐栗、荷木盛花,一簇簇淡黃色的花球點綴在高低起伏,參差不齊的林冠上,在陽光下閃閃發光,從而引來成群的蜂飛蝶舞。秋冬季節,山杜英、天料木、山烏桕的葉子由綠變紅,似一抹血色涌動在暗綠叢中。魚尾葵的果實嫣紅如瑪瑙,儼然串串佛珠,倒懸在筆直挺拔的莖幹上,耀眼奪目。紅花油茶那鮮紅碩大的果實,會使你彷彿走進了春華秋實的蘋果園。而桂花那濃郁、沁人心脾的清香,令人魄盪神遊,飄飄欲仙。

生物學家把鼎湖山稱為「物種寶庫」和「基因儲存庫」,這里蘊藏著豐富的資源植物並兼有多種用途。有以木質堅硬著稱的格木、野生荔枝等優良的用材樹

種320多種,葯用植物更是多達900種以上,除了人們所熟悉的巴戟、肉桂、何首烏外,尚有能治慢性支氣管炎的紫花杜鵑,可醫肝病的黃根豆,以及靈芝、馬勃、霍克斯蟲草等58種葯用真菌,300多種野生園林觀賞植物中,粵萬年青、長生鐵角蕨,以及各種蘭花,在裝扮大自然的同時,亦可美化你的居室,與你朝夕相伴。20多種野生果疏與人們的生活息息相關,百年以上的野生荔枝、野生龍眼,雖其果實已退化變質,苦澀難咽,但它們卻是改良、復壯、培育新品種不可缺少的基因來源。10多種保健飲料植物中,苦丁茶、絞股藍已受益於平常百姓,但被當代文豪郭沫若贊為「客來不用茶和酒,紫背天葵斟滿杯」的鼎湖特產紫背天葵,因鍥生於懸崖石壁,數量稀少而十分珍貴。此外,還有油脂植物180多種,澱粉和芳香植物各40餘種,纖維植物110多種,鞣料植物60多種。不勝枚舉的資源植物,為人們監測、研究、保存、繁殖和利用自然資源提供了豐富的原始材料。

熱點內容
山治和紫羅蘭是哪集 發布:2025-02-07 17:03:41 瀏覽:107
鮮花相筐 發布:2025-02-07 16:47:01 瀏覽:744
池州花語 發布:2025-02-07 16:42:39 瀏覽:703
七夕好難 發布:2025-02-07 16:29:47 瀏覽:207
鬱金香作文300字題目 發布:2025-02-07 16:26:56 瀏覽:329
玉蘭花鑽石畫 發布:2025-02-07 16:14:26 瀏覽:55
盆景採挖器 發布:2025-02-07 16:12:01 瀏覽:727
櫻花妹跳舞 發布:2025-02-07 15:55:19 瀏覽:168
二月十四情人節圖片 發布:2025-02-07 15:45:03 瀏覽:66
情人節沒有錢怎麼辦 發布:2025-02-07 15:31:44 瀏覽:3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