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花是誰做事
㈠ 哪些名人誰有梅花的品質舉例說說他的事跡
梅、蘭、竹、菊被人們稱為「四君子」,自古以來有多少文人墨客贊美過它們—秋菊、傲梅、清蘭、強竹。可我還是最喜歡梅花。 梅花跟其它的花可不一樣,別的花大都是在春暖才開花,必須水土、氣溫合適才能開花。而梅花卻不同,在寒冬臘月之際,梅花迎著刺骨的寒風、冰冷的大 雪頑強生長。越是風欺雪壓,越是狂風呼嘯,花反而開的愈精神愈美麗。 我們中華民族不是也出現了許多具有梅花精神的人物嗎?精忠報國的岳飛,不肯過江東的項羽,他們不管受到怎樣的欺凌都不屈服,這都是我們學習的榜樣。 在我們身邊仍有像梅花品質的人。《夢想中國》金蝶大獎得主吳文景就是一朵小梅花,父母都是工人,可他並沒有被貧困嚇倒,努力追求自己的夢想,頑強拼搏。終於,他在《夢想中國》以104萬的票數奪走了金蝶大獎,並與全球最大的唱片公司簽約,實現了自己當歌星的夢想。他參與、體驗、拼搏、成功、快樂,這一切的背後都有許多心酸和汗水,沒有付出和努力就沒有今天的他。他成功了! 人的一生,不管處境如何,都要具有梅花的精神,向梅花那樣永遠自強不息! 參考資料: http://www.tynews.com.cn/tywbmap/2005-12/19/content_1631877.htm
㈡ 梅花的主人公是誰
《梅花》這部女性勵志影片,能夠幫助善良的人們,鼓勵他們找到人生的真諦。主人公梅花的奮斗史濃縮了「真善美」的元素與主題。
㈢ 梅花指的是什麼樣的人
梅花代表著品質高潔的人,也象徵著堅強、謙虛的人,梅花深受人們的歡迎,很多人都會贊美梅花孤傲的精神,也會比喻經歷過磨難最後成功的人。
梅花可以說是我國的傳統花卉,歌頌梅花的人很多,梅花以它高貴的品格,收到人們的尊敬給人以立志奮發的鼓勵,讓人們更加勇敢的面對生活中的困難,而且梅花還被人們認為吉祥的象徵,在民間,關於梅花的傳說有很多,都是一些積極向上的。
在古代一些詩人作詩的時候,特別是寫一些人不畏權勢、堅持自己心中道義的詩,經常會用梅花來比喻。
梅花能夠在風雪中頑強屹立,不論在什麼環境下,梅花都能夠正常生長,不屈不撓,是人們學習的榜樣。
還有一些人會把梅花當作是友誼的寄託,而且梅花的觀賞價值也極高,雖然很多人都想種植梅花,但是在家種植的人非常少,我們基本會在公園裡面看到,梅花盛開的時候,去觀賞梅花的人非常多。
㈣ 誰知道具有梅花品質的人和他的事例呀!!
小說<紅岩>中的主人工--江雪琴(江姐).在白色恐怖中不畏艱險,冒著生命危險積極內為黨工作,盡管失容去了親人,也義無反顧,繼續同敵人頑強斗爭,被捕後在獄中繼續戰斗,直至英勇就義,體現了共產黨人的高風亮節,寧死不屈的大無畏精神,難道這不正是梅花"不畏嚴寒 獨步早春 凌寒獨自開"精神楷模嗎!
㈤ 梅花與王安石的故事是什麼
宋朝宰相王安石請客
作者: 大大佬
徐魯豫
提起北宋王朝宰相王安石無人不知,無人不曉,後人尊稱為政治家、思想家、文學家、大詩人,唐宋古文八大家之一。王安石出生在一個小官吏家庭。從小也是父母萬分疼愛的孩子,他特別愛讀書,記憶力超強。由於受到較好的教育,21歲時金榜題名開始做官,最後官職升至北宋王朝宰相,相當於今天的總理內閣大臣。要說他家也是榮華富貴,吃穿不盡,可這人有個特點,不講排場,為官清廉,還特別的節儉,用現在的話說「摳門」。.
王安石做宰相的時候,兒媳婦家的親戚蕭氏的兒子到京城,順便拜見王安石。王安石請他吃飯。第二天,蕭公子特意穿了漂亮衣服,高高興興地早早跑到王家。以為到宰相府不說吃山珍海味,飲瓊漿玉液,肯定少不了嘗嘗珍禽走獸、美酒佳釀吧。好不容易等王安石處理完工作,閑聊一會就到了中午。蕭公子覺得飢腸轆轆,但不敢離去。又過了很久,王安石才下令入座。蕭公子一看,這那是請客呀?除了一張空桌和幾把椅子,什麼菜餚都沒有準備。干喝了幾杯濁酒,僕人才端上兩塊胡餅,再上了幾塊切成小條的豬肉。一會兒就上飯了,也沒有什麼菜,只在旁邊擱了盆菜湯。蕭公子那也是嬌生慣養,好吃懶做的主,在家那吃過這些東西呀。蕭公子耐著性子只吃胡餅中間的一小部分,把四邊都留下,王安石也不顧宰相的面子,伸手把蕭公子剩下的胡餅邊取來大嚼起來。蕭氏子看得目瞪口呆,自覺的臉上發燒,一散席便逃命似溜跑了,再也不來什麼宰相府了。。。
後來,王安石變法失敗,被迫辭去宰相。罷官後的王安石創作一首《梅花》詩來表達思想品格和一如既往、九死未悔的勁頭。在中國古代眾多詠梅詩中,這首詩堪稱是饒有特色、膾炙人口的佳作。「牆角數枝梅,凌寒獨自開。遙知不是雪,為有暗香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