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櫻梅茶花 » 淄博臘梅花

淄博臘梅花

發布時間: 2023-07-13 05:56:23

Ⅰ 康熙青花鬥彩十二花神杯的文化底蘊

康熙帝於順治十一年三月十八日巳時誕生。他身上有滿洲、蒙古和漢人的三種血緣。康熙是中國歷史上善於治國的、為數不多的封建政治家,還是多才多藝的學者。康熙一生對中國歷史和世界文明的發展做出了重大的貢獻。中國歷史上堪稱千古一帝者:前有唐太宗,後有康熙帝!
康熙對歷代的瓷器很有研究十分欣賞,康熙十九年下令景德鎮恢復御窯廠,研製新風格的各種瓷器。康熙二十五年景德鎮御窯廠為宮廷燒制一套生活用瓷——「十二花卉紋杯」,第一次把「詩、書、畫、印」在同一器皿上並用,每隻杯上繪一種應時花卉,指代歷史上的著名女性,並題上相應的詩句,慣稱「十二月花神杯」。康熙皇帝十分喜愛,幾次南巡都帶在身邊,他不僅喜歡花神杯瓷器的工藝更喜歡花卉配唐詩的文化意境。
雍正、嘉慶、光緒、民國官窯和民窯對「十二花神杯」均有仿製,尺寸大小稍有不同,「花神杯」已經發展成為一個歷史品牌,後世仿製的底款也留有「大清康熙年制」字樣。每個花杯都被各個歷史時期的愛好者視如珍寶,真正的康熙朝十二花神杯無疑是絕對的無價之寶,是每個瓷器藏家的三大願望之一。
根據有關資料記載,二戰時的日本天皇就是一位超級的康熙青花五彩十二月花神杯迷,早在1926年,日本政府就成立了搜羅亞洲國家珍貴文物的「東方史館」,1937年七七事變之後,日本東方史館就曾經特意的在華夏收集過康熙青花五彩十二月花神杯,日本把收集到的花神杯按照每一月的杯子分批藏在各個物資據點,1945年日本戰敗,日軍大部隊倉促撤退,有的物資地點直接被銷毀,有的掩埋了下來,有的倉促運走,有人查過日軍退走的這些船隻,其中在關於阿波丸號的檔案中,有這樣一這張於1977年分發的內部油印資料,顯得格外引人注目,在資料上記載著:據確實報告反映,阿波丸號裡面裝有元青花,花神杯,銅鼎,玉器珠寶等工藝品、藝術製品和貴重物品,這些都是在戰爭期間,日本佔領中國之後,從華夏偷運出去的……
根據對種種情報的考證與推測,日本人把從華夏收集而來的康熙朝青花五彩十二月花神杯中的八月桂花杯,有可能就在這艘叫做阿波丸號的船上!只是該船行至華夏福建省牛山島以東海域,被正在該海域巡航的美軍潛水艦「皇後魚號」發現,遭到數枚魚雷襲擊,3分鍾後迅速沉沒。除1人外,2009名乘客、船員以及船上裝載的40噸黃金、12噸白金、40箱左右的珠寶和文物、3000噸錫錠、3000噸橡膠以及數千噸大米,全部沉入海底。 唐朝(公元618-907年)是我國古典詩歌發展的全盛時期,該時期的詩詞把音節和諧、文字精煉等藝術特色推到前所未有的高度,因此唐詩在歷朝歷代無不深受推崇。康熙四十四年(1705)三月,彭定求、沈三曾、中訥等十人奉敕編纂《全唐詩》,以明朝胡震亨的《唐音統簽》、清初季振宜的《唐詩》兩書為底本增訂而成,共收集二千二百餘人的四萬八千九百餘首唐詩,成為史無前例的唐詩全集。在康熙花神杯所用十二首詠花詩詞全部引用《全唐詩》或同時期的詩詞。
一月水仙花: 春風弄玉來清書,夜月凌波上大堤。
二月迎春花: 金英翠萼帶春寒,黃色花中有幾般。
三月桃花: 風花新社燕,時節舊春濃。
四月牡丹: 曉艷遠分金掌露,暮香深惹玉堂風。
五月石榴: 露色珠簾映,香風粉壁遮。
六月荷花: 根是泥中玉,心承露下珠。
七月蘭花: 廣殿輕香發,高台遠吹吟。
八月桂花: 枝生無限月,花滿自然秋。
九月菊花: 千載白衣酒,一生青女香。
十月芙蓉花: 清香和宿雨,佳色出晴煙。
十一月月季花:不隨千種盡,獨放一年紅。
十二月梅花: 素艷雪凝樹,清香風滿枝。 花是天地靈秀之所鍾,美的化身,賞花,在於悅其姿色而知其神骨,如此方能遨遊在每一種花的獨特韻味中,而深得其中情趣。如古人所言:「梅標清骨,蘭挺幽芳,茶呈雅韻,李謝弄妝,杏嬌疏麗,菊傲嚴霜,水仙冰肌玉膚,牡丹國色天香,玉樹亭亭皆砌,金蓮冉冉池塘,丹桂飄香月窟,芙蓉冷艷寒江」。
花的獨特性情便在這清、幽、雅、麗之間,一覽無遺,成為賞花者美好的心靈享受。
花因季節、時節地勢的不同而與人不同的氣質與美感。所謂「冷艷清香受雪知,雨中誰把蠟為衣」是梅花的美;「錦爛重陽節到時,繁華夢里傲霜枝」是菊花的美;「出谷送香非不遠,那能送到俗塵中」是蘭花的美。自古至今,許多騷人墨客都為花寫下動人篇章,在這些藝術作品中,花已經成為一種心的嚮往與絕美的精神境界,深深的美化人們的心。
愛花惜花之人,自然也為百花留下許多動人的傳說。因此,在中國百花各有其花神,也各擁有一段美麗的故事。
一月:水仙花
水仙:十二月才開花,一年一度,《瓶史》稱它為花中雅客。
花神:宓妃。古代常提到洛水和洛神,「偶向殘冬遇洛神,孤情只道立先春:」,「江妃方欲凌波去,漢女初從解佩歸」,「風流誰是陳思客,想像當年洛水人」。這些詩中提及的「洛神」、「江妃」、「洛水人」,都是指洛水之神宓妃。後人遂把水仙花喻為神話中的水中仙子宓妃。
二月:玉蘭花
玉蘭花:玉蘭花放杏花肥。老梅枝頭黃鸝語,曉閣庭前紫燕飛。因為早春二三月開花,故名迎春花,被稱為「春天的使者」。
花神:楊貴妃。楊貴妃天生麗質,「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宮粉黛無顏色」,堪稱大唐第一美女,此後千餘年,無出其右者。楊貴妃與西施、王昭君、貂蟬並稱為中國古代四大美女。
三月:桃花
桃花:桃花在春光明媚的季節里開放,風姿嬌媚,爛漫芬菲。
花神:息夫人。春秋時代楚國息侯的夫人,息侯在一場政變中,被楚文王所滅。楚文王貪圖息夫人的美色意欲強娶,息夫人不肯,乘機偷出宮去找息侯,息侯自殺,息夫人也隨之殉情。此時正是桃花盛開的三月,楚人感念息夫人的堅貞,就立伺祭拜,也稱她為桃花神。
四月:牡丹花
牡丹:人稱花中貴主,位居群芳之冠,雍容華貴,茂盛美艷,有國色天香之譽。
花神:麗娟。西漢武帝所幸宮人。玉肌柔軟,吹氣如蘭,嘗於芝蘭殿旁歌《回風》之曲,庭中樹花為之翻落,是謂「曲庭飛花」。
五月:石榴花
石榴:在初夏盛開,花色紅艷華美,果實甘香可口。
花神:衛子夫。漢武帝的第二任皇後,衛子夫原是平陽侯曹壽和平陽公主的謳者,後漢武帝到訪平陽公主家時臨幸了她,並把她和衛青一同帶入宮中。
六月:荷花
荷花:仲夏時節開放,在籃天碧水間亭亭玉立,清新淡雅,芳華內蘊,有花中君子的美譽,因此與佛家有緣,各種佛與菩薩多被描繪成坐在連花座中的形象,體現了不受塵世連累超逸脫俗的意味。
花神:西施。中國四大美女之首。原名施夷光,諸暨薴蘿山下薴蘿村之浣紗女,天生麗質,稟賦絕倫。相傳吳亡後西施隨范蠡駕扁舟泛五湖而去。
七月:蘭花
蘭花:蘭花多生於幽谷,故又有花中幽客之稱。芬芳馥郁,香氣怡人。
花神:蘇小小。生平無詳考,相傳是南齊時錢塘名妓,死後葬於西泠橋畔,前有石碑題曰:錢塘蘇小小之墓。「湖山此地曾埋玉,花月其人可鑄金」。
八月:桂花
桂花:一年四季都會開花,而以八月中秋前後花開最盛,香飄千里,故又得名十里香。
花神:徐賢妃(徐惠)。徐孝德之女,唐太宗李世民的妃子。生五日即能言語。四歲通論語及詩。八歲巳善屬文。父孝德曾命擬離騷為小山篇,乃擬作雲:「仰幽岩而流盼,撫桂枝以凝思;將千齡兮此遇,荃何為兮獨往」。
九月:菊花
菊花:盛開在深秋時節,季秋之月,花有菊黃,《瓶史月表》把他列它為九月花盟主,還把山茶,秋海棠作為它的奴婢。
花神:左貴嬪(左芬)。西晉女文學家,齊國臨淄(今山東淄博)人。據出土墓誌,字蘭芝,芬應作棻,我國最早的女詩人。少好學,善作文。為武帝妃嬪。
十月:芙蓉花
芙蓉又名木蓮,因花朵艷如荷花而稱木蓮。芙蓉屬落葉灌木,開在霜降之後。
花神:花蕊夫人。芙蓉花神相傳是後蜀國王孟後主的妃子花蕊夫人,她喜歡芙蓉花,孟後主為她在城裡城外栽滿芙蓉。花蕊夫人還用芙蓉花汁染布,繪制紗帳,稱為芙蓉帳。後來,宋朝軍隊打進後蜀國,花蕊夫人被俘。趙匡胤見花蕊夫人十分美麗,就納為妃子。相傳,夜深人靜時,花蕊夫人經常取出孟後主的畫像,對像流淚訴說思念之情。趙匡胤發現後,一箭將其射死,鮮血染紅了庭院中的芙蓉花。從此,人們尊稱她為芙蓉花神。
十一月:月季花
月季:又明長春花,月月紅,每月都會開花,一年四季不間斷。即使在寒冬時節,草木蕭索,百花凋零,月季仍然開放。
花神:王昭君(王名嬙)。南郡秭歸人,漢元帝時以「良家子」入選掖庭。傳因不肯賄賂畫師毛延壽,毛延壽便在她的畫像上點上喪夫落淚痣,自此一直無緣君面。昭君出塞後,漢匈兩族團結和睦,國泰民安,「邊城晏閉,牛馬布野,三世無犬吠之警,黎庶忘干戈之役」,展現出欣欣向榮的和平景象。
十二月:梅花
梅花:開在隆冬時節,孤潔清高,有花中清客之譽,與松,竹並稱歲寒三友。
花神:壽陽公主。南朝宋武帝劉裕的女兒壽陽公主躺卧在含章殿的檐下小憩,這時恰好有一陣微風吹來,將臘梅花吹得紛紛落下,其中有幾朵碰巧落到了壽陽公主的額頭上,經汗水漬染後,在公主的前額上留下了臘梅花樣的淡淡花痕,拂拭不去,使壽陽公主顯得更加嬌柔嫵媚。《紅薔薇》詩雲「若綴壽陽公主額,六宮爭肯學梅妝」。
花朝節
我國民間流傳陰歷二月十二日為百花的生日,自古有「花朝節」,又稱「花神節」,俗稱「百花生日」。該節最早在春秋的《陶朱公書》中已有記載,據說武則天執政時期(公元690-705年)流行最盛。由於武則天嗜花成癖,從官府到民間都極力仿效,流行花朝節活動。因此,當時的正月十五元宵節、二月十五花朝節與八月十五中秋節被視為同等重要的傳統佳節,人們將後兩者連稱為「花朝月夕」。「花朝節」在清朝康雍隆年間也流行鼎盛,每逢二月十五日宮廷依然保留祭花神和剪綵賞紅等傳統習俗,並在承德避暑山莊、圓明園等處都建有花神廟。

Ⅱ 山東哪裡有臘梅可以觀賞

臘梅,雖然不是梅花,卻和梅花有著一樣的品格,傲雪斗霜,品質高潔,很多朋友都喜歡將兩者放在一起,其實臘梅和梅花的美是不一樣,只要是仔細觀賞就會發現其中的不同,臘梅想起撲鼻卻很清澈,花開艷麗卻不俗氣,冬日中,任憑寒風凜冽,臘梅依舊花開不敗,顏色溫暖。

在山東這里就有很多適合大家去欣賞臘梅的地方,如果大家喜歡臘梅的話,今天小編的這篇文章就是來給大家介紹幾處山東這里適合去觀賞臘梅的地方,我們來了解一下吧!

濟南千佛山

首先小編來給大家介紹的一處臘梅觀賞地點就是這處千佛山了,微風習習不是這里的風格,這里的氣候比較冷,尤其是風吹過的時候,更是寒風凜冽。

冬季的時候,走進景區,這里的很多樹木都是都被冰雪覆蓋著,一片銀裝素裹的世界,然而在這樣冷庫的環境中,我們卻可以看見一抹最是溫暖的顏色,就是這處臘梅花了。

臘梅花盛開在仿戚纖山林之間,周圍是冰雪圍繞,很多樹木都被壓低了頭,只有臘梅還在昂著枝頭,盛開著美麗的花朵,似乎是在和這里天氣斗爭著,傲人聖潔的氣質,讓人心動。

這里種植的梅花品種比較多,包含著素心梅,還有著虎蹄梅和九英梅等,將寒風中的千佛山裝飾的很是溫柔。

濟南趵突泉

對於濟南的趵突泉,大家應該很是熟悉了,一年四季都有來這里旅遊的遊客,然而冬季這里的主題就是臘梅花了。

大家來到景區,順著清新的花香就可以找到臘梅花開的地方,目前,這里的臘梅花還沒有開的完全,大家也可以去欣賞的,含苞待放也有著自己的美麗。

另外,這里的臘梅最先盛開的地方就是泉水邊上了,因為這里的溫度是比較高的,然後其他的地方也會慢慢的盛開,一直到將梅花的味道充斥著整個景區。

濟南大明湖

對於大明湖,我們更是熟悉了,尤其是那句「您還記得大明湖畔的夏雨荷嗎?」,更是讓這里被大家熟悉。

在冬季的時候,這里的臘梅就開始盛開了,屆時金黃色的花卉在這里盛開著,是整個園區內最是亮眼的景色。

微風習習。花香四溢,讓大家不捨得離開這里,因此冬季的這里也是遊客很多,備受大家的喜歡著。

泰安·岱廟

岱廟也是欣賞臘梅花的一個地方,這里生長著很多的臘梅花,且各有姿態,有的小巧,有的精緻,有的則是婀娜,有的端莊等等,很是豐富。

冬季大家來到這里,味道清新,卻不太過濃郁,這里的梅花主要是以金鍾梅和素心梅為主的,紅色的牆壁配合著淡雅的梅花,為大家勾勒出一幅充滿著古韻的畫作。

除了岱廟,泰安這里還有很多可以欣賞臘梅的地方,比如說這里的王仔掘母池、天外村、梅園、普照寺、竹林寺等都是賞臘梅的好去處,大家可不要錯過啊!

淄博·因園(趙執信故居)

這座建築古色古香,是趙執信的備仿故居,歷史悠久,是一處園林風格的建築,園內假山涉水,亭台樓閣,背靠著荊山,巧妙地將自然風景和人工設計結合在一起。

這里種植著一些淺黃色的梅花,在冬季盛開,溫暖美麗,尤其是午後的時候,當一縷縷溫暖和煦的陽光散落在院落中,光線將花朵照射的有些靚麗,發著些許淡黃的光芒,更是讓人喜歡!

煙台·煙台山

這處煙台山這里,景點比較豐富,擁有著雄偉高聳的白色燈塔,擁有著歷史悠久的百年長廊,還有著一望無際的大海,也有著淡雅美好的臘梅花開。

寒風之後,梅花香氣撲鼻而來,走進去觀賞這一朵朵盛開的臘梅花,顏色亮麗,卻一點也不俗氣,尤其是在寒冷的冬季,更是給著人一種溫暖的感覺。

這里種植的梅花主要是以九英梅為主,這種梅花也被叫做狗爪梅,因為其盛開的形狀就像是小狗的爪子一般!

煙台·奇山所城

對比很多觀賞梅花的地方,這處奇山所城真的是比較小眾了,但是卻備受攝影愛好者的喜歡,這里的梅花花香四溢,且小巧精緻,備受大家的喜歡。

大家冬日來到這里,這里的梅花就已經開始准備著盛開了,一般最佳的時間是在二月份的時候,即使周邊是冰天雪地,這里的臘梅也是可以盛開的生機勃勃。

嶗山太清宮

冬季的時候,大家來到青島這里旅遊,可不要錯過了太清宮這里的臘梅花了啊!嫩黃色的花更是為這個冬日增添了不少的溫和和暖意!

環翠樓

最後來給大家介紹的這處欣賞梅花的地方,就是這處環翠樓了,這里也種植著幾株臘梅花,冬季的時候,就開始准備著盛開。

遠遠望去,金黃的顏色就先入了大家的眼中了,是冬日這里十分亮眼的一抹顏色,寒風吹過,迎難而上,生機盎然!

在臘梅花開的季節,大家如果來山東這里旅遊的話,這些臘梅正在等著大家去觀賞,大家可不要錯過了啊!

熱點內容
廣州珠江新城花店 發布:2025-02-07 12:10:07 瀏覽:743
紅歆素蘭花 發布:2025-02-07 11:48:12 瀏覽:127
櫻花集煤氣灶 發布:2025-02-07 11:41:11 瀏覽:639
盆景鐵樹開花 發布:2025-02-07 11:37:03 瀏覽:57
荊金條盆景 發布:2025-02-07 11:22:56 瀏覽:838
荷蘭花卉小鎮怎麼去 發布:2025-02-07 11:22:12 瀏覽:409
湖北巴東花店 發布:2025-02-07 11:10:03 瀏覽:587
黃精的盆景 發布:2025-02-07 11:06:48 瀏覽:46
茶花水怎麼澆 發布:2025-02-07 11:06:04 瀏覽:891
復古風鮮花 發布:2025-02-07 10:45:40 瀏覽:9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