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自製梅花樁
❶ 梅花樁的做法是什麼
材料:牛奶瓶
1、用這個大小的廢棄罐子製作玩教具,這個粗一些,幼兒站在上面安全。
❷ 幼兒園中班游戲優秀教案《有趣的梅花樁》含反思
作為一名教學工作者,可能需要進行教案編寫工作,藉助教案可以更好地組織教學活動。那麼應當如何寫教案呢?下面是我整理的幼兒園中班游戲優秀教案《有趣的梅花樁》含反思,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設計意圖:
《綱要》中明確指出:"開展豐富多彩的戶外游戲和體育活動,培養幼兒參加體育活動的興趣和習慣,增強體質,提高對環境的適應能力。"為了更好地貫徹《綱要》精神,我結合本班幼兒年齡特點,設計了體育活動《有趣的梅花樁》,活動中我採用幼兒感興趣的方式來發展他們走、跑、平衡、跳躍等基本動作,提高動作的'協調性、靈活性。
活動目標:
1、培養幼兒協作克服困難的精神。
2、通過活動讓幼兒學會雙腳並攏跳過15—2cm高的梅花樁,提高幼兒跳的能力。
活動准備:
梅花樁若干、音樂、墊子、椅子
活動過程:
一、開始部分聽音樂,在老師帶領下熱身操《蹦踏踏蹦踏》入場。
二、基本部分:
1、幼兒分散玩梅花樁,鼓勵幼兒玩出多種花樣。
師:"今天我們用梅花樁來鍛煉身體,請小朋友每人拿一隻分散玩,比比誰的玩法多,誰的玩法有趣。"
2、幼兒集中交流玩法,將新穎有趣的玩法推廣。
3、幼兒再次玩梅花樁(引導幼兒合作玩梅花樁)師:"可以請你的好朋友和你一起玩梅花樁,看哪些小朋友玩得多、合作的好!"
4、重點講解新玩法:跳梅花樁
(1)幼兒分成兩路縱隊,兩人一組跳過梅花樁。請幼兒師范正確的動作。
(2)增加難度,老師參與。將梅花樁兩個重疊跳過去。
5、游戲"比比誰最快"介紹玩法,師提醒幼兒注意游戲規則及安全。
三、結束部分利用梅花樁做放鬆動作,收拾整理場地。
教學反思:
走梅花樁時,從哪落地就從哪裡重新踩上梅花樁,教師注意保護幼兒的安全,通過快速奔跑的動作練習,鍛煉幼兒腿部肌肉的力量,雙手的靈活性。培養幼兒協作克服困難的精神。
❸ 幼兒園自製戶外體育器械
1.易拉罐做的梅花樁 六個一組用膠帶纏在一起 幼兒可以在上面走 練習平衡能力。 2.布飛盤 3.可樂桶從中間剪開,留上半部分,握住口 ,可以玩沙包、小球拋接游戲。 4.奶粉桶兩個一對中間開一個小洞 裝入pvc管,可以當舉重器材,也可以好幾組放在地上,當跨欄。
❹ 幼兒園梅花樁旁邊投放的材料
自製材料如:易拉罐(指定六個核桃,大小旺仔牛奶,紅牛,奶粉罐)麻繩、彩色大小膠帶等。
戶外游戲是幼兒在幼兒園的一日活動中必不可少的一種游戲方式,而戶外活動又是其中的重心,從晨間活動到律動早操,再至體育游戲,在幼兒的奔、走、跑、跳中調動身體機能,增加體能的同時又增強了自身的抵抗力。
梅花樁所用木樁,直徑3~5寸,下半截埋在地下,上半截高出地面3尺3寸,樁與樁之間的距離前後為3尺,左右為1尺5寸。隨著功夫不斷增進,樁要不斷加高,有的加高到5尺;也有人以磚塊代樁,先在平磚上練習,再站橫磚,進而站立磚。布樁講究上應天象,下合地時,中合節氣,如"北斗樁"(又名七星樁)、"三星樁"、"繁星樁"、"天罡樁"、"八卦樁"、"五行樁"、"九宮樁"等。
梅花樁,因立於樁上練習,故有別於諸拳,也不同於南拳中的梅花樁拳套,其難度遠非地面練習比,練起來要求式正勢穩,要建立嚴格的動力定型。梅花樁最適合兩人以上的集體練習,眾人圍成一梅花狀,忽開忽合,伸縮無定,饒有興味。其套路除五式固定外,無一定型,其勢如行雲流水,變化多端,活而不亂。